引水工程壓力管道水壓試驗施工方案_第1頁
引水工程壓力管道水壓試驗施工方案_第2頁
引水工程壓力管道水壓試驗施工方案_第3頁
引水工程壓力管道水壓試驗施工方案_第4頁
引水工程壓力管道水壓試驗施工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引水工程壓力管道水壓試驗施工方案目錄1 .編制依據 11.1 圖紙 11.2 主要規范規程 11.3 其他 12 .工程概況 12.1 工程總體概況 12.2 水壓試驗概況 22.3 水壓試驗分段 22.4 背靠設計 22.5 堵頭設計 53 .施工安排 53.1 項目組織體系 53.2 施工現場布置 63.3 技術準備 73.4 現場準備 73.5 材料準備 83.6 機械準備 83.7 勞動力準備 94 .施工工藝 94.1 工藝流程 94.2 施工方法 105 .質量驗收 11第 3頁共2頁6 .安全措施 117 .冬期施工措施 128 .應急預案 128.1 成立應急搶救領導小組 12

2、8.2 設立指揮機構 128.3 各種事故處理方法 13附:水壓試驗靠背結構分析計算書 181 .編制依據1.1 圖紙XX水庫引水工程施工圖設計(2015年8月版)1.2 主要規范規程表1.2主要規范一覽表廳P名稱編號1建筑結構福裁規沱GB50009-20122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3給水排水管道,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4鋼結構焊接規范GB50661-20115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測量規范SL52-20151.3其他1、XX水庫引水工程初步設計階段工程地質勘察報告(2014年7 月版)。2、( xx水庫引水工程工程地質勘察報告附圖集(2014年7月版)。 2.工程

3、概況2.1 工程總體概況Xxxx,我單位施工的中段線路從張塢鎮(樁號59+274.6 )至高新區 安康路與濱河北路交叉口(樁號111+243 ),該段為沿洛河布線,總長 51.969km ,采用雙排管鋪設。張塢鎮至宜陽縣靈山西陳宅河段(樁號 82+560.7 ),管道線路沿洛河右岸堤防背水側鋪設,長23.286km。之后 管道線路于陳宅河上游穿洛河至洛河左岸,沿洛河左岸向東直至高新區 安康路與濱河北路交叉口(樁號111+243 ),該段管線長度28.68km。引 水工程中段采用雙排球墨鑄鐵管,間距1.0m。下段線路在高新區安康路與濱河北路交叉口處管線岔開分兩路布 線:一路沿安康路西側高壓走廊向

4、北,至華夏路轉向東沿華夏路至大中 路東高壓走廊再向北穿過炎黃路后向東接入位于一五零醫院北側臺地 的高新區擬建水廠(樁號Z117+891.2,地 面高程230240m),引 水線路 長6.648km ,采用單排DN1600球墨鑄鐵管;另一路向南跨過洛河沿濱河 南路北側向東至孫辛路西側,跨洛宜路、開元大道至牡丹大道時折向東, 沿牡丹大道中心渠綠化帶,跨張橫街、宇文凱街、杜預街至瀛洲路時折 向南,沿瀛洲路中央綠化帶跨關林路至伊洛路時折向東,沿伊洛路中央 綠化帶,跨王城大道、通濟街、金城寨街、永泰街、興洛西街、興洛東 街、長興街、厚載門街、廣利街時折向北,沿廣利街行車道鋪設至關林 路,再經關林路綠化帶

5、北側鋪設至定鼎門街,隨后沿定鼎門街中心渠東 側綠化帶向北,跨翠云路,牡丹大道,展覽路、開元大道時折向東進入 關 林水廠(樁號 Y127+490.5 ),該段 線路長16.247km ,采 用單排 DN1200 球墨鑄鐵管。下段線路長度合計為22.895km。2.2 水壓試驗概況本工程壓力管道實驗壓力B由設計提供,試驗壓力P2= Pi+0.5MPa。 試驗用水取自洛河。通過與設計溝通,管道的最大和最小試驗壓力分別為:樁號 59+274.6-69+000,管徑為 DN1600 時 Pmin=1.6MPh ;樁號為 69+000-95+000 ,管徑為 DN1400 時 PMAxi=2.5Mpa ;

6、 樁號為 95+000-111+243 ,管徑為 DN1400 時 PMAX2=3.0Mpa 。本工程計劃每個施工區配備包括鋼靠背在內的一整套打壓設備,進 行平行施工,共計5套,以滿足施工需要。2.3 水壓試驗分段穿越洛河段,每期圍堰進行一次打壓試驗,其余部分每1.5公里至 2.5公里進行一次打壓試驗。2.4 背靠設計2.4.1 鋼靠背設計說明本工程采用預制鋼結構支架作為水壓試驗的背靠。鋼結構后背用工 字鋼縱橫向排列焊接在大小兩塊鋼板上,工字鋼之間焊接厚度為10mm第6頁共23頁的肋板,焊接完成后兩塊鋼板要保持平行,如圖2.4.1所示。40c2字綱次梁15厚鑰 板加肋連 系梁圖 2.4.1-1

7、鋼結構后背裝配圖.伯-刖可內而陽蚊千斤體電點千斤幾作用白干M旗島中I打圖2.4.1-2鋼結構后背俯視圖DM 600 斤質 布置)SI IOQ千斤頂布宜圖2.4.1-3鋼靠背正視圖圖2.4.1-4 鋼靠背側視圖鑄鐵管堵頭后將千斤頂置于盲板和鋼結構架體間,架體后設置兩排 200m由200mm的枕木用來增大受力面積,枕木與原狀土背靠緊密接觸。 最后排枕木要埋入土中不少于0.5m,后面原狀土面、枕木與鋼靠背接觸 面應平整且與管道軸線相互垂直。2.4.2 鋼靠背焊接順序及要求(1)首先在小尺寸鋼板上焊接次梁和次梁肋板。焊縫隔100mm焊 100mm,次梁兩側對稱焊接。次梁肋板要求能夠焊到的部分均為滿焊。

8、(2)次梁焊接完成后進行主梁和主梁肋板的焊接。主次梁之間滿 焊,主梁和肋板之間能夠焊到的部分均為滿焊。(3)接著進行大尺寸鋼板的焊接,焊接部分為兩邊主梁的外側及主梁超出小尺寸鋼板的部分。隔100mm焊100mm,主梁兩側對稱焊接。(4)最后進行支腿、附加鋼板和吊環的焊接。(5)鋼材均采用Q345B鋼,焊條采用E50型。(6)焊接端部需磨平,端面應水平。(7)焊縫高10mm,焊縫應等強度連接。同時焊縫質量應符合中華 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建筑鋼結構焊接技術規程(JGJ81-2002 ),所有 工字鋼中心偏差不大于20mm=(8)吊環應采用坡口焊,保證焊接質量。2.4.3 頂力計算樁號59+274.6

9、 到樁號111+243 段所使用的球墨鑄鐵管管徑為 1600mm和1400mm,根據試驗壓力按下列公式計算端部堵頭受力情況。2公式:F=PX兀Xd /4P試驗壓力;d管道內徑;通過計算,DN1600和DN1400堵頭所承受的最大推力分別為:F1600=3217kN ; F1400=4618kN在進行鋼結構構設計時,為保險起見按2.2倍的安全系數計算:F1 600s=7077kN ; F1400s=10160kN。 取 F=10200kN,6 個 作用點人工后背土要求回填密實,斷面寬度為6m,高度不小于5m,長度不 小于30m。中間采用6臺100T的螺旋千斤頂支撐。2.5堵頭設計管道為DN160

10、0mm時,堵頭采用PN16法蘭管及盤接管件及配套法蘭 盲板。管道為DN1400時,采用管道廠家預制的成品水壓試驗堵頭。3 .施工安排3.1 項目組織體系表3.1管理人員職責分工表序號姓名職務職責1項目經理主持項目的日常工作,政府相 關部門對接2生產經理協調主持項目工作3書記協助與外部單位的對接工作4技術負責人全面負責項目技術管理工作5質量負責人全面負責項目質量管理6安全負責人安全文明施工7商務負責人全面負責項目商務工作8物資負責人物資采購及保管管理工作9測量負責人現場定位放線測量管理10機械設備負責人負責施工用水、電、設備、機 械安全正常使用11責任工程師現場施工生產及管理12責任工程師13責

11、任工程師14責任工程師15責任工程師16責任工程師17責任工程師18責任工程師現場施工生產及管理19內業技術員方案編制、現場技術問題處理及計劃統計20內業技術員21內業技術員22測量工程師現場定位放線測量3.2施工現場布置在水壓試驗段的兩端,上游和下游分別通過盤插和盤承與管道進行 連接。安裝完成后,在盤插和盤承上連接法蘭盲板,并安裝排氣、排水 及升壓管路,升壓泵要設置在管道兩側10m范圍外,防止發生危險。在 現場管道兩端,管道高點及設計排氣閥處設置排氣閥門。吊裝鋼結構支撐,并將支撐后的枕木立好,原狀土或人工土后背進 行夯實處理,每個堵頭用6臺千斤頂與鋼結構支撐頂緊,防止試壓過程 中管道被頂開發

12、生危險。圖3.2水壓試驗現場布置圖3.3 技術準備1、根據施工圖紙和設計要求確定每段水壓試驗的工作壓力和試驗 壓力。2、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對現場管理人員進行交底,現場管理人員 對班組長進行二級交底,班組長對作業工人進行三級交底,分工明確, 責任到人,并保留簽字確認的書面技術交底。3、水壓試驗前,必須做好各項施工準備工作,并與當地氣象臺站聯 系,掌握試驗期間的氣象情況,必要時,應增添相應的技術措施。3.4 現場準備1、做好管道試壓記錄準備。2、現場兩側各設置4臺管徑200mm,工效100 m3/h的潛水泵排水, 使水位保持在后背墻工作面以下。3、管道兩側及管頂以上按設計要求回填完成,防止給水管移

13、動及 漂浮。4、廠家提供的成品管道堵頭或法蘭盲板按要求安裝到位。5、購置壓力表3塊,精度不低于1.5級,最大量程為試驗壓力的1.31.5 倍(壓力為1.6MPa時,量程2.5Mpa;壓力為2.5MPa或3MPa 時,量程4MPa)。表殼的公稱直徑不小于150mm,并出具符合規定的鑒 定證書,在有效期內使用。6、試壓管道及附屬設備詳細認真檢查,看其是否牢固、錨固合格, 碎強度是否達到設計要求強度,排氣、排泥井是否安裝到位,管內雜物 是否清除。7、試驗管段的所有閥門打開,不允許用閘閥做堵板,不得含有安 全閥等附件。8、試壓用的水源和電源應準備齊全,且水質應清潔無污。9、在水壓試驗下游端設置兩臺離心

14、泵,用來抽排管道內的試驗用 水。離心泵口徑150mm,流量240 m3/h。3.5材料準備表3.5五套水壓試驗材料投入表材料名稱材料規格數量備注工字鋼40c785m鋼板5000X 2900X 30mm ( Q345B)10鋼板5000X 1900X 30mm ( Q345B)10鋼板1100 X 300 X 30mm ( Q345B)400X 300X 30mme Q345B)各40附加鋼板枕木200 mm( 200mrK 6000mm900根法蘭盲板PN1.6MPa、DN1600、60mm4DN1600管道使用堵頭DN1400廠家定制16DN1400管道使用附屬材料閥門、三通、管件DN150

15、、DN50管件閥門與三通需配套 使用3.6機械準備表3.6每次試驗機械設備投入表序號機械名稱規格數量備注1吊車80t履帶吊22潛水泵管徑200mm工效 100 m3/h83離心泵口 徑 150mm流量 240 m3/h2抽排管道內存水4反鏟挖掘機32025對講機3km46千斤頂100T螺旋機械式247壓力表DN1600(2.5MPa)DN1400(4MPa)5表殼公稱直徑不小于150mm8多級泵DN1600(240m)DN1400(420m)2附屬配套設備9全站儀拓普康13.7勞動力準備表3.7每次試驗勞動力投入表序號工種數量工作內容1雜工8盤承盤插、盲板、注排水管道、 閥門、千斤頂等的安裝2

16、電工2用水用電保障3吊車司機2吊裝管道、盲板等4觀察員4觀察壓力表及沿線情況,配備 對講機,發現問題及時上報5安全員2安全文明施工6挖掘機司機2土方開挖及回填等4 .施工工藝4.1 工藝流程第9頁共23頁4.2 施工方法4.2.1 按平面布置中的要求將試驗系統的盤承、盤插、盲板及各類 進排水管線、排氣閥等安裝完成。4.2.2 在管道末端堵頭(法蘭盲板)后設置鋼結構后背。大塊鋼板 應設在兩層枕木上,枕木后為原狀土或人工土靠背,靠背長度不小于30m, 同時小塊鋼板表面要平整并與管道軸線垂直。用6個100T螺旋機械式 千斤頂支撐在堵頭和鋼結構后背之間,放置位置應與圖2.4.1-3 所示的 位置一致。

17、千斤頂的推力和堵頭相平衡,隨著試驗壓力的升高隨時提高 千斤頂的推力,且千斤頂的推力大于堵頭推力。在整個試壓過程中用全 站儀觀察堵頭受力背靠的位移情況,如果發現有位移應及時用千斤頂來 調整。4.2.3 在洛河沿岸選取距離進水口較近且合適的位置作為試驗水源, 并設置打壓泵,接通上水管道,安裝好壓力表。4.2.4 試壓前對試壓系統進行共檢。檢查全系統的管道閥門關閉狀 況,觀察其是否滿足分段試壓的要求,不得用閘閥作堵板。檢查合格后, 注水之前先進行試壓,將千斤頂加壓到實驗頂力,觀察鋼結構后背和原 狀土變形情況。若原狀土穩定且變形小于規范要求,則可開始水壓試驗。 開啟管道上預留的排氣閥,將水從低端緩慢注

18、入,注滿水且管道內的空 氣排完后關閉排氣閥門,在不大于工作壓力的條件下充分浸泡24小時, 以防水泥砂漿內襯吸水掉壓。4.2.5 打開試壓泵開始進水壓試驗,如在升壓過程中發現彈簧壓力 計表針擺動、不穩,且升壓較慢時,應重新排氣后在升壓。水壓試驗時, 后背頂撐和管道兩端嚴禁站人。4.2.6 管道升壓采用分級升壓,超過1MPa后每0.3MPa為一級,每 升一級應檢查接口、后背、鎮墩及接口部位,無異常情況再繼續升壓。 水壓試驗時,遇有缺陷應作出標記,卸壓后進行修補,嚴禁帶壓修補。4.2.7 預試壓階段:將管道內水壓緩緩地升至試驗壓力并穩壓30min , 期間如有壓力降可注水補壓,但不得高于試驗壓力;檢

19、查管道接口配件 等處有無漏水、損壞現象;有漏水、損壞現象應及時停止試壓,查明原 因并采取相應措施后重新試壓。4.2.8 主試壓階段:停止注水補壓,穩定15min ,當15min壓力下 降不超過規定的0.03Mpa (鋼管的允許壓力降為0Mpa)允許壓力降數值 時,將試驗壓力降至工作壓力并保持恒壓30min ,進行外觀檢查,若無 漏水現象,則水壓試驗合格。4.2.9 若在試壓過程中壓力降超過規定或有漏水現象,要及時查明 原因,泄壓防水,修補后重新進行水壓試驗。4.2.10 排水管道試驗合格后打開泄水閥井排水。4.2.11 試驗完畢后應填寫水壓試驗記錄。5 .質量驗收5.1 待管道試壓達到試驗壓力

20、后由監理、業主等單位進行檢查。穩 定15min ,當15 min壓力下降不超過規定的0.03Mpa (鋼管的允 許壓力 降為0Mpa)允許壓力降數值時,將試驗壓力降至工作壓力并保持恒壓 30min ,進行外觀檢查,若無漏水現象,則水壓試驗合格。5.2 對試壓合格的管段及系統,各方人員檢查完畢后,應共同簽字 確認。6 .安全措施6.1 管道系統試壓時應劃定警戒區,并設專人負責警戒,非試壓人 員不得進入。嚴禁踩踏敲打正在試壓的管線及臨時管線。管道試壓用設 備應性能良好。6.2 管道系統試壓過程中,操作人員與壓力表監測人員必須保持聯 絡暢通,以防系統超壓。6.3 試驗過程中發現泄漏,嚴禁帶壓補焊或修

21、補。施工人員嚴禁正對法蘭口檢查操作6.4 盲板加設時應注意安全,不得壓壞墊片,螺栓須上緊均勻等。6.5 試壓合格后降壓應緩慢進行,降壓速度不宜超過0.5MPa/min , 當系統高點壓力表為零時,應及時打開進氣口,防止系統產生負壓。氣 壓試驗結束后,排氣口周邊做好警戒。6.6 高處作業應嚴格執行高處作業操作規程,作好孔洞、臨邊防護, 嚴禁拋擲工具等物品。6.7 試壓用水不得隨意排放,應排入指定地點或地溝。7 .冬期施工措施7.1 冬季進行水壓試驗需采取有效的防凍措施。7.2 水壓試驗前收聽天氣預報并測量大氣溫度,當氣溫低于0c時, 水壓試驗所需的注水管、升壓管、排氣管及排水管管道表面需用橡塑保

22、 溫管進行保溫。7.3 閥門井里的閥門及管道需用兩層巖棉被覆蓋進行保溫。8 .應急預案8.1 成立應急搶救領導小組為了發生事故后,能夠有效的開展應急救援工作,本項目成立以項 目經理為組長,項目各部門經理為副組長,項目管理人員為組員的安全 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8.2 設立指揮機構在發生事故的現場要成立現場指揮部,由緊急救援組長擔任總指揮, 副組長任副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工作的指揮和協調,指揮各組員負責 救援的具體指揮和協調工作。主要職能:1、由組長發出應急救援命令、信號;2、及時向有關單位通報事故情況;3、立即組織力量成立救援隊伍,指揮實施救援行動,按需要向有 關單位調度人員、救援設備和器

23、材,接到緊急救援的單位要服從指揮, 及時趕赴現場;4、具體組織現場保護,負責傷員搶救和事故善后處置工作。8.3各種事故處理方法1、坍塌事故應急措施本工程坍塌事故所指范圍:邊坡坍塌;坍塌事故應急措施:(1)坍塌事故發生時,安排專人及時切斷有關電源、閘門,并對 現場進行聲像資料的收集。發生后立即組織搶險人員在半小時內到達現 場。根據具體情況,采取人工和機械相結合的方法,對坍塌現場進行處 理。搶救中如遇到坍塌巨物,人工搬運有困難時,可調集大型的吊車進 行調運。在接近邊坡處時,必須停止機械作業,全部改用人工扒物,防 止誤傷被埋人員。現場搶救中,還要安排專人對邊坡、架料進行監護和 清理,防止事故擴大。(

24、2)事故現場周圍應設警戒線。(3)統一指揮、密切協同的原則。坍塌事故發生后,參戰力量多, 現場情況復雜,各種力量需在現場總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積極配合、 密切協同,共同完成。(4)以快制快、行動果斷的原則。鑒于坍塌事故有突發性,在短 時間內不易處理,處置行動必須做到接警調度快、到達快、準備快、疏 散救人快、達到以快制快的目的。(5)講究科學、穩妥可靠的原則。解決坍塌事故要講科學,避免 急躁行動引發連續坍塌事故發生。(6)救人第一的原則。當現場遇有人員受到威脅時,首要任務是 搶救人員。(7)傷員搶救立即與急救中心和醫院聯系,請求出動急救車輛并 做好急救準備,確保傷員得到及時醫治。(8)事故現場取

25、證救助行動中,安排人員同時做好事故調查取證 工作,以利于事故處理,防止證據遺失。(9)自我保護,在救助行動中,搶救機械設備和救助人員應嚴格 執行安全操作規程,配齊安全設施和防護工具,加強自我保護,確保搶 救行動過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2、機械傷害事故故應急措施(1)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立即召集應急小組成員,分析現場事 故情況,明確救援步驟、所需設備、設施及人員,按照策劃、分工,實 施救援。(2)需要救援車輛時,應急指揮應安排專人接車,引領救援車輛 迅速施救。(3)小型機械設備事故應急措施:(4)發生各種機械傷害時,應先切斷電源,再根據傷害部位和傷 害性質進行處理。(5)根據現場人員被傷害的

26、程度,一邊通知急救醫院,一邊對輕 傷人員進行現場救護。(6)對重傷者不明傷害部位和傷害程度的,不要盲目進行搶救, 以免引起更嚴重的傷害。3、觸電事故(1)觸電事故預防措施堅持電氣專業人員持證上崗,非電氣專業人員不準進行任何電氣部 件的更換或維修。建立臨時用電檢查制度,按臨時用電管理規定對現場的各種線路和 設施進行檢查和不定期抽查,并將檢查、抽查記錄存檔。檢查和操作人員必須按規定穿戴絕緣膠鞋、絕緣手套;必須使用電 工專用絕緣工具。臨時配電線路必須按規范架設,架空線必須從采用絕緣導線,不得 采用塑膠軟線,不得成束架空敷設,不得沿地面明敷。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的架設和使用必須符合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 技

27、術規范(JGJ46-2005 )的規定。施工機具、車輛及人員,應與線路保持安全距離。達 不到規定的最 小距離時,必須采用可靠的防護措施。配電系統必須實行分級配電。現場內所有配電箱的內部設置必須符 合有關規定,箱內電器必須可靠、完好,其選型、定值要符合有關規定, 開關電器應標明用途。配電箱內電器系統需統一樣式,統一配置,箱體 統一刷涂桔黃色,并按規定設置圍欄和防護棚,流動箱與上一級配電箱 的連接,采用外搽連接方式(所有配電箱必須使用定點廠家的認定產品)工地所有配電箱都要標明箱的名稱、控制的各線路稱謂、編號、用 途等。應保持配電線路及配電箱和開關箱內電纜、導線對地絕緣良好,不 得有破損、硬傷、帶電

28、梯裸露、電線受擠壓、腐蝕、漏電等隱患,以防 突然出事。獨立的配電系統必須采用三相五線制的接零保護系統,非獨立系統 可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接零或接地保護方式。各種電氣設備 和電力施工機械的金屬外殼、金屬支架和底座必須按規定采取可靠的接 零或接地保護。在采取接地和接零保護方式的同時,必須設兩級漏電保護裝置,實 行分級保護,形成完整的保護系統。漏電保護裝置的選擇應符合規定。為了在發生火災等緊急情況時能確保現場的照明不中斷,配電箱內 的動力開關與照明開關必須分開使用。開關箱應由分配電箱配電。注意一個開關控制兩臺以上的用電設備 不可一閘多用,每臺設備應由各自開關箱,嚴禁一個開關控制兩臺以上 的用

29、電設備(含插座),以保證安全。配電箱及開關箱的周圍應有兩人同時工作的足夠空間和通道,不要 在箱旁堆放建筑材料和雜物。各種高大設施必須按規定裝設避雷裝置。分配電箱與開關箱的距離不得超過30米;開關箱與它所控制的電 氣設備相聚不得超過3米電動工具的使用應符合國家標準的有關規定。工具的電源線、插頭 和插座應完好,電源線不得任意接長和調換,工具的外絕緣應完好無損, 維修和保管有專人負責。施工現場的照明一般采用220V電源照明,結構施工時,應在頂板 施工中預埋管,臨時照明和動力電源應穿管布線,必須按規定裝設燈具, 并在電源一側加裝漏電保護器。電焊機應單獨設開關。電焊機外殼應做接零或接地保護。施工現場 內

30、使用的所有電焊機必須加裝電焊機觸電保護器。接線應壓接牢固,并 安裝可靠防護罩。焊把線應雙線到位,不得借用金屬管道、金屬腳手架、 軌道及結構鋼筋做回路地線。焊把線無破損,絕緣良好。電焊機設置點 應防潮、防雨、防砸。(2)觸電與急救截斷電源,關上插座上的開關或拔除插頭。如果夠不著插座開關, 就關上總開關。切勿試圖關上那件電器用具的開關,因為可能正是該開 關漏電。若無法關上開關,可站在絕緣物上,如一疊厚報紙、塑料布、木板 之類,用掃帚或木椅等將傷者撥離電源,或用純子、褲子或任何干布條 繞過傷者腋下或腿部,把傷者拖離電源。切勿用手觸及傷者,也不要用 潮濕的工具或金屬物質把傷者撥開,也不要使用潮濕的物件

31、拖動傷者。如果患者呼吸心跳停止,開始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若傷者昏 迷,則將其身體放置成臥式。若傷者增經昏迷、身體遭燒傷,或感到不適,必須打電話叫救護車, 或立即送傷者到醫院急救。高空出現觸電事故時,應立即截斷電源,把傷人抬到附近平坦的地 方,立即對傷人進行急救。(3)現場搶救觸電者的原則現場搶救觸電者的經驗原則是:迅速、就地、準確、堅持。迅速一 一爭分奪秒時觸電者脫離電源;就地一一必須在現場附近就地搶救,病 人有意識后在就近送醫院搶救。從觸電時算起,5分鐘以內及時搶救, 救生率90%左右。10分鐘以內搶救,救生率6.15%希望甚微;準確 人工呼吸發的動作必須準確;堅持只要有百萬分之一希望就

32、要近百 分之百努力搶救。(4)電焊傷害事故應急措施未受過專門訓練的人員不準進行焊接工作。焊接承壓部件、管道及 承壓容器等設備的焊工,必須按要求,經過基本考試和補充考試合格, 并持有合格證,方可允許工作。焊工應穿帆布工作服,戴工作帽,上衣不準扎在褲子里。口袋須有 遮蓋,腳下穿絕緣橡膠鞋,以免焊接時被燒傷。焊工應帶絕緣手套,不得濕手作業操作,以免焊接時觸電。禁止使用有缺陷的焊接工具和設備。高空電焊作業人員,應正確佩戴安全帶,作業面設水平網兜并鋪彩 條布,周圍用密目網維護,以防焊渣四濺。不準在帶有壓力(液體壓力或氣體壓力)的設備上或帶電的設備上 進行焊接。現場上固定的電源線必須加塑料套管埋地保護,以

33、防止被加工件壓 迫發生觸電。(5)管道破裂事故應急預案試壓時發現管道破裂,所有人員不得靠近,待泄壓完成后方可靠近 處理試壓時如發現安全事故按相應處理措施進行救援。第 19 頁共23頁附*1荊板wonxi£K)ox30iiiii&1KT砰鵬和由fT 撲卻n圖2靠背立面布置圖附:水壓試驗靠背結構分析計算書一方案背景水壓試驗靠背按受力方向分為五層,第一層與第四層分別是厚度為 30mm與30mm的鋼板,第二層與第三層為40c工字鋼,第五層為枕木。 其中工字鋼之間連有10mm厚鋼板,所有鋼構件材質均為Q345。水壓試驗過程中,有兩組千斤頂同時垂直施加在靠背上,每組六個, 施加位置及靠背布置圖分別見圖1,圖2,其中每個千斤頂軸力以1700KN 進行結構分析。I OmtriJV第銀制1助正品攀 制DO 乂為0口冥Miihi鋼板方案分析本方案采用MIDAS軟件對鋼靠背進行結構分析,MIDAS模型如圖3 所示。圖3剛靠背MIDAS真型分析過程中主要考慮四個方面因素:1 ,工藝可行性分析;2 ,荷載分析;3,邊界條件分析;4,荷載工況分析。2.1 工藝可行性分析由于所有鋼構件之間的連接方式均為焊接,工字鋼之間的加勁板, 尤其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