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旅游資源的開發現狀和潛力_第1頁
南通旅游資源的開發現狀和潛力_第2頁
南通旅游資源的開發現狀和潛力_第3頁
南通旅游資源的開發現狀和潛力_第4頁
南通旅游資源的開發現狀和潛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南通旅游資源的開發現狀和潛力 一 . 導語目的:了解南通旅游業的情況,以實現其旅游資源的充分開發對象:南通市的經典旅游勝地時間:2012年 10月 13日 2012年 10月 28日地點:狼山,濠河沿岸風景,文峰公園方法:問卷調查,實地觀察,抽樣調查二 . 旅游資源介紹南通市濱江臨海, 地處長江入海口, 是由長江北岸古沙嘴不斷發育、 合并若干沙洲而成, 屬長江下游沖擊平原,與上海、蘇南隔江相望。約 6000多年前,長江從上游夾帶大量泥沙 不斷沉積在江口,南通由此成為陸地,并逐漸延伸擴展,現海安縣最早,如皋市其次,南通 市區和附近地帶古稱胡逗洲。 獨特的地理環境, 數千年的歷史積淀, 使南通市具

2、有悠久的文 明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良好的人文環境。 2003年南通市順利通過了國家、省有關部門 的驗收,被命名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1、風土民情資源2003年末,南通市總人口 777.6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 542.70萬人,非農業人口 234.92萬人;共有 38個民族,漢族人口最多,少數民族以苗族人口居多。隋以前,南通已是沙洲, 人煙稀少,先民 “ 俗尚淳樸,好節約 ” 。至唐,洲上多 “ 流人 ” ,煮鹽為業,謙和相處, “ 性輕 揚而尚鬼好祀 ” 。 宋時, 產鹽業發達, 移民遷入, 商賈往來, “ 民俗樸厚而不爭, 好學而文實 ” , “ 風土與揚州并盛,號小揚州。 ” 明朝,南通城

3、市繁榮,經濟發達, “ 風土龐厚,民俗淳雅, 甲諸維揚。 ” 史志中始有婚喪喜慶的歲時節令記載。 如正月初一要 “ 種田 ” , 立春要 “ 燒春 ” 和 “ 打 春 ” ,元宵要 “ 放哨火 ” ,端陽吃 “ 和菜 ” 、重陽登狼山、除夕 “ 打囤子 ” 等。清代,藍印花布、 捺印花布成為人們主要的衣料, 民間有戲盆景、 聽僮子戲、 放鷂子、 做冷蒸、 吃脆餅等習俗。 2、江海自然資源南通是著名的花園城市, 濠河靜靜地環抱著老城區的中心, 在她的兩岸, 有中國人自己 最早創辦的博物館、 圖書館和師范學校等等, 現代化城市景致與歷史文化建筑巧妙結合, 襯 托出南通市濃郁的文化底蘊。 以此形成了

4、南通濠河歷史文化保護區。 在市區長江之畔, 有全 國佛教八小名山狼山以及軍山、 劍山、 馬鞍山、 黃泥山沿江拱形排列組成的狼山風景名勝區。 在海安縣, 有青墩遺址和新四軍七戰七捷紀念館, 海安縣被稱為中華花鼓龍舞之鄉。 在如皋 市,有蘇北名園水繪園、綠園、定惠寺等旅游景點。在如東縣,有海邊灘涂的 “ 海上迪斯科 踩文蛤 ” 和 “ 空中交響樂 放風箏之旅 ” 等特色旅游項目。在通州市,有戲劇古鎮石港 鎮和生態休閑農莊。 在海門市, 有海上奇礁礪蚜山和中國最大的家紡城 疊石橋。 在啟東 市,有中國四大漁港之一呂四漁港, 有萬里長江入海口 圓陀角,遠看水天一色,近看江 水海水涇渭分明,自然風光尤為

5、獨特。3、歷史人文資源南通市歷代人文薈萃,明賢輩出。范仲淹、 王安石、文天祥等文學家在南通留下了許多 不朽的詩篇和軼聞逸事。 三國名臣呂岱、 明代名醫陳實功、揚州八怪之一李方膺、 清末狀元 張謇等歷史名人均為南通籍人士。 特別是 100多年前的清末狀元張謇在興辦實業的同時, 還 創造性地開展了城市建設,以南通城區為主體, 構建了 “ 一城三鎮、 城鄉相間 ” 的獨特城市格局,把世界近代城市物質、精神文明的諸多要素包容其中,被譽為 “ 中國一個理想的文化城 市 ” 。從世界范圍看, “ 一城三鎮 ” 格局的近代南通城,比近代城市規劃先驅者英國霍華德 “ 田 園城市 ” 理念的提出還早。 2002

6、年 7月,兩院院士、我國規劃建設界的泰斗、清華大學教授 吳良鏞先生在通實地考察后,向海內外學術界提出了南通是 “ 中國近代第一城 ” 的命題。 4、旅游經濟運行狀況國際旅游方面:據有關部門統計資料顯示, 2003年全市接待入境旅游者達 8.43萬人次 (在全省 13個省轄市中排第 7位 ,比 2002年增長 8.1%,占全省接待總量的 3.8%,其中, 旅游飯店接待入境旅游者 7.53萬人次,比 2002年增長 8.7%,占全省總量的 3.6%。從洲際 市場看,去年,亞洲、美洲、歐洲、大洋州客源市場均有增長。亞洲增長 11.8%,占市場份 額的五成多; 美洲增長 16.5%, 占市場份額的近三

7、成; 歐洲增長 35.2%, 占市場份額的一成; 大洋洲增長 111.6%,占市場份額的 2%。從客源國看,日本是南通市第一大客源國,游客數 量比上年增長 12%,占全市入境接待總量的四成多;美國居第二位,增長 12.5%,占總量的 近三成; 其余三大客源國分別是:韓國、 德國、 英國。 隨著入境接待人數及能力的提高, 2003年旅游外匯收入 7972.38萬美元(在全省 13個省轄市中排第 5位 ,比 2002年增長 15.8%, 占全省總量的 7.0%。國內旅游方面:據有關部門統計資料顯示, 2003年南通市共接待國內旅游者 514.97萬 人次 (在全省 13個省轄市中排第 8位 , 比

8、 2002年增長 14.4%, 占全省總量的 4.5%。 據 2002年江蘇省國內旅游抽樣調查資料顯示, 在 1088名來通的國內旅游者中, 過夜旅游者占 90%, 比全省平均水平高 3.2個百分點。旅游者來通平均逗留時間為 1.67天,略高于全省 1.60天 的平均水平。在被調查的過夜國內旅游者中,過一夜的占 41.2%,比全省平均水平低 3.2個 百分點;過 2夜的占 28.0%,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過 3夜的占 9.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 1.6個百分點;過 4夜及以上的占 7.4 %,比全省平均水平高 1.8個百分點。 2002年國內旅 游者在通人均花費為 840元,低于全省 890元

9、的平均水平,其中,過夜旅游者人均花費 938元,與全省平均水平相當;一日游游客的人均花費 212元,比全省 383元的平均水平低 171元。 2002年南通市前三位大客源市場分別是: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他們的市場份額 占總量的 50%、 13.7%和 7.3%。另外, 2003年國內旅游收入 40.24億元(在全省 13個省轄 市中排第 9位 ,比 2002年增長 14.4%,占全省總量的 4.1%5、旅游資源經營狀況旅游景區(點是發展旅游業的最基本條件,據有關部門資料顯示, 2003年底,全市 共有旅游景區 (點 50多處, 其中, 南通濠河風景區、 狼山風景區為國家 4A 級旅游區 (

10、點 和省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3個,分別是:南通博物苑、水繪園、張謇墓;省 級文化保護區 1處, 為南通濠河歷史文化保護區; 省級森林公園 1個, 為南通狼山森林公園; 去年新開放旅游區 2處,分別是江海風情園、開沙島旅游區。全市主要旅游景區(點接待游客情況,據有關部門統計資料顯示, 2003年全市旅游 景區(點共接待游客 744.48萬人次,年接待量 50萬人次以上的景區(點有:濠河風景 區共接待游客 265.50萬人次,接待量居全省第二位;狼山風景區 104.60萬人次;南通博物 苑 50.70萬人次。 2003年末, 全市 19個主要旅游景區 (點 從業人數 393人, 旅游

11、景區 (點 共接待游客 40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 30.6%,實現營業收入 2298.03萬元,增長 13.6%,年 門票收入 1818.43萬元,增長 33.9%,上交稅金 16.42萬元, 19個主要旅游景區(點年末 共擁有固定資產凈值 1883.83萬元。6、對外接待能力狀況旅游接待能力反映了一個城市旅游業的發展水平, 是一個城市旅行社、 賓館飯店接待量、 經營規模、管理水平的具體體現。據有關部門統計資料顯示, 2003年底南通市共有旅行社 58家,占全省總量的 5.7%,其中,國際旅行社 3家,占全省總量的 4.2%;國內旅行社 55家,占全省總量的 5.8%; 5家旅行社榮獲 “ 江

12、蘇省誠信旅行社 ” 稱號,占全省總量的 8.7%。 2003年全市 3家國際旅行社外聯海外旅游者 284人次,接待海外旅游者 329人次。 2003年 全市旅 行社共組團國內游客 15.90萬人次,接待國內游客 2.68萬人次。 2003年,全市各類 旅行社實現營業收入 1.13億元,上繳稅金 46.30萬元,年末凈資產 2328.25萬元,固定資產 537.50萬元。三 . 旅游業現狀據 2002年江蘇省國內旅游抽樣調查資料顯示,旅游者對南通市自然山水和文物古 跡的感興趣程度分別達 42.74%和 30.15%,是所有旅游資源中比例最高的,但仍低于全省同 類指標 47.73%和 51.69%

13、的平均水平,以上兩項指標值在全省 13個城市中分別排第 5位和 第 8位。旅游者對其他列明的旅游資源感興趣程度依次是:民俗風情 18.01%(江蘇省為 22.29% 、飲食烹飪 14.34%(江蘇省為 21.07% 、海灘 14.15%(江蘇省為 4.85% 、文化藝 術 13.69%(江蘇省為 16.59% 、 城市風光 12.96%(江蘇省為 26.61% 、 節慶活動 11.49%(江 蘇省為 8.89% 、旅游購物 8.82%(江蘇省為 14.91% ,另外有 18.38%(江蘇省為 9.05% 的旅游者對其他未列名的資源感興趣。 總的來看, 旅游者對南通市的旅游資源的感興趣程度 各有

14、側重, 山水風光對旅游者的吸引最大, 海灘和節慶活動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但游客對 南通市旅游資源感興趣程度不太高,各項抽樣調查指標值均未超過 50%。四 . 南通現有旅游資源開發存在問題分析以上調查表明, 目前南通市的旅游資源不太具備競爭優勢和特色, 難以引起游客的注目。 客觀上分析,南通市與省內其他城市相比較旅游資源較為貧乏。江蘇山清水秀、歷史悠久, 旅游資源頗為豐富。據 2003年江蘇省旅游業年度報告顯示,截止年底,江蘇省共有世 界文化遺產 10處(南通市無 ,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3處(南通市有 3處 ,國家級水利 風景區 6個(南通市無 ,國家級、省級旅游度假區 7個(南通市無

15、,國家級、省級歷史文 化名城 12座 (南通市未列入 , 國家級、 省級風景名勝區 19個 (南通市有省級 2個 。 可見, 南通市既沒有世界級、 國家級旅游資源, 且擁有的省級旅游資源也甚少, 自然、 人文、 古跡、 遺址等資源為數不多,知名度低,不具魅力,對游人的吸引力不強。目前,正在建設和待開 發的項目較少, 而且開發利用的難度較大。現有的旅游線路單一、 項目不夠豐富, 部分景點 缺乏綜合性、吃、住、行、游、娛樂等配套設施,難以形成較高質量的旅游產業體系。 南通在長三角都幣圈乃至在全國都享有獨特的施滯資源優勢, 目前南通施滯工作取得了 新的發展, 成績也比較顯著。 怛南通的施滯資源不太具

16、備競爭優勢和特色, 難以引起滯客的 注目。主要有以下問題:1旅游資源零散分割南通市現有的景區景點形式功能單, 缺少亮點, 缺乏特色, 具有足夠競爭力的拳頭產品 較少, 狼山和淳河風景區也只是區域性的旅游產品, 旅游景點分散, 目前還不能在全國性范 圍內形成較大影響。 南通的旅游產品如何包裝,怎樣有機整合,打造成為幣場知名度高、受 游客歡迎的產品,仍然是篇亟待探化的大文章。2旅游產品比較單南通的旅游產品比較單, 特別是適合現代旅游要求的休閑度假產品比較缺乏, 尤其是體 驗型、 參與型的項目缺乏。 如市區濠河及周邊環境雖然得到了成功整治以及如東海上迪斯科 也有了定的影響力,怛綜合性的水上旅游文章還

17、提有做足、做透、做好。提有做優、做強已 有的景觀, 隨著新城區的推進, 狼山不再是遠方的山,而是城市的綠肺和景觀的中心, 卻沒能成為個休閑的五山、 景觀的五山。 濠河比起過去已經很美, 但還有很大的擴展休閑功能的 空間,卻未能將兩個 AAAA 級景區聯系起來,所以旅游產品的結構轉型和升級是關鍵的一 步。3旅游要素不夠配套不少景點、 景區與交通、 食宿不相配套, 給游客帶來不便。例如蘇州千人團來到文化廣 場或體育廣場, 找不到吃飯喝水的店鋪; 外地到南通的游客多以一日游為主, 過夜比例偏低, 消費帶動作用不強; 南通的民間文化產品和旅游特色商品也有很多, 但至今沒有上規模, 更 不能有效整合。4

18、宣傳促銷自缺乏力度目前南通幣旅游業的幣場化水平仍然較低, 旅游的投入機制、 管理機制、 促銷機制等自 未健全。 在這方面, 仍然是依賴政府主導戰略, 缺乏市場化的運作機制吸引社會和外來力量 投資旅游業。 自于受到經費和旅游產品等因素的制約, 旅游市場促銷自然難以取得預期的效 果, 旅游整體形象策劃等方面仍有待創新。 南通作為近代第城, 與省內的其他歷史文化名城 完全可以齊名, 然而有關部門在這方面持續性宣傳力度不夠, 如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 “第一 城”的自來和底蘊。5整體包裝不夠明顯以南通市區為例, 不少古跡可以開發利用, 有的彼此相距較近, 極易形成個旅游觀光帶, 然而, 到目前為止, 我們

19、還很難看到條便捷完整、 具有個性的旅游線路。 而在名勝風景區 (點 人口處、 也較少看見這些名勝的方向箭頭及有關簡介, 這在歷史文化名城中是不多見的。 因 為缺乏這種整體包裝及方向感,游人常常有身在“福地”不知福的感覺。五.開發建議當前,我們應當認清形勢,把握時機,因勢利導,搶抓并用好戰略機遇期,努力實現南 通旅游業既快又好的發展。 就是要在大旅游、 在長三角區域的全盤中去研究南通旅游業要擔 當的角色,關鍵是尋找自己的優勢和 “ 閃光點 ” ,抓住優勢和 “ 閃光點 ” 去開發建設、去優化整 合。我認為,發展南通特色旅游業的主要途徑是:1、統一科學規劃,推動全市旅游業健康有序發展統一科學規劃就

20、是要站在國際國內旅游市場的高度, 建立戰略性規劃體系, 以提升南通 市旅游業的整體競爭力為導向,立足長遠、適度超前、科學論證、合理布局。第一,要繼續 大力實施政府主導戰略, 政府主導制定南通旅游產業發展的總體規劃, 明確全市旅游產業發 展的目標、方向、分工、優先項目、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有效整合全市的旅游資源,營造 一個優良的旅游發展大環境, 為南通旅游業健康有序發展奠定基礎。 第二, 有關部門應盡快 對全市的旅游資源進行摸底、系統研究和科學評價,并就其在發展方向、市場定位、保護措 施等方面進行科學的詳細規劃。 在詳細規劃過程中, 應本著統一規劃的原則、 突出特色的原 則、市場經濟的原則、可持

21、續發展的原則,在南通旅游總規劃的指導下,徹底打破現有行政 區劃地域概念的限制, 統籌安排各縣 (市 區旅游業發展的方向和目標。 南通市區和六縣 (市 都有一些值得開發的景區(點資源,但要防止景區(點的重復建設、項目雷同,同時, 協調好全市以及各縣(市區旅游發展的方針政策。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各自比較優勢, 實現旅游產業結構的戰略優化調整, 形成既有地方特色, 又相互聯動發展的新格局, 最大限 度地整合全市的旅游資源, 促進旅游產業有序發展, 使南通市旅游產業形成規模效益。 這對 提高市民生活質量、改善投資環境、促進全市經濟協調發展具有深遠意義。2、立足長三角,從戰略的高度選準市場目標未來南通被

22、定義為綜合性的特大城市和上海都市圈副中心城市(北上海 。顯然,南通市的定位就是建成旅游強市。 以長遠的眼光謀發展, 就是要充分發揮南通市歷史淵源、 交通 樞紐、 地大物博、 江海風貌等旅游資源獨特的優勢, 將南通建設成為上海市民休閑度假的 “ 后 花園 ” 。南通市旅游產品的策劃與開發、旅游設施的規劃和建設都應圍繞這一市場定位來進 行, 作到遠近互補、 長短結合, 使旅游資源優化配置, 最大限度地發揮旅游資源效能。 為此, 整合南通市特有的旅游資源及開發旅游產品要從這一戰略高度出發, 要針對旅游市場的新變 化和現代都市人健康生活的新理念, 由以資源為導向轉向以市場為導向, 大力開發具有南通 特

23、色的休閑度假旅游資源,包括:文化藝術旅游、體育運動旅游、綠色農業旅游、長壽健身 旅游、港口經濟旅游、自助休閑旅游等,并借助南通豐富的美食文化、民俗文化,以 “ 看江 海風貌、賞田園風光、嘗江鮮海鮮 ” 為個性主題,吸引游客來南通休閑觀光旅游,逐步把南 通建設成為長三角地區名副其實的休閑度假、 旅游觀光型城市,既上海的 “ 后花園 ” , 迎合當 今游客休閑度假旅游的新趨勢。3、加強區域合作,主動融入長三角旅游體系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 區域旅游是當今世界旅游業發展的主趨勢, 互動合作 是其主要模式。 加強區域旅游合作就是以政府為主導, 通過政府層面的交流與協商, 就區域 旅游合作達成共

24、識, 并組織專門的職能機構, 定期召開會議, 對區域旅游的發展進行研討和 決策。從目前現狀看,長三角區域旅游業比較發達,上海、蘇州、杭州等城市都是具有國際 影響力的旅游城市; 南京、 無錫的旅游產業也較為成熟, 我們要搶抓區域旅游發展給南通旅 游帶來的商機,主動接受上海輻射,加強與上海、蘇南旅游企業的合作與聯合。第一,要成 立區域旅游聯合推廣機構。 在國際國內旅游市場上聯合推廣長三角旅游城市形象, 建立長三 角旅游信息平臺,統一編制區域旅游完成手冊等宣傳資料,共同營銷。 第二, 開展捆綁式宣 傳促銷。 在國內外旅游市場上以聯合推介會等形式, 開展捆綁式宣傳促銷活動, 在長三角城 市各自旅游網站

25、的首頁上實現相互鏈接, 并設立城市間協作板塊, 主動與上海、 蘇南旅行社、 旅游公司合作, 抓住旅行社、旅游公司就等于抓住一方市場。 第三,加強旅游管理方面的合 作交流。 上海、 蘇南發展旅游業的歷史比較悠久, 旅游企業管理經驗豐富, 管理水平比較高, 這些都是寶貴的資源, 南通應充分借鑒其成功的經驗, 引進其旅游業管理人才和先進的管理 理念、方法、手段,在旅游業的宏觀、微觀層面上,提高南通旅游經濟整體運行質量。最終 在更大范圍內、更高層次上實現資源共享,市場共享,信息共享,客源共享等,形成真正意 義上的區域大旅游的發展新格局。4、充分利用資源,精心打造 “ 近代第一城 ” 品牌針對南通市旅游

26、業發展的實際情況, 在旅游建設資金的籌集方面, 要進一步加大政府對 旅游業的資金投入, 本著對現有景點的改造和新景點建設相結合的原則, 在充分發揮旅游部 門主要職能的同時, 進一步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 形成旅游大開發的合力。 可以通過拍 賣、轉讓景點的開發權、 經營權,鼓勵民間資本和外來資本投入南通市旅游開發, 特別要積 極吸引國內外有實力、 有影響的企業集團參與南通市旅游建設, 努力培育發展多元化的旅游 市場主體。 在打造旅游產品品牌方面, 必須從市情出發, 積極應對和參與長三角的合作與發 展, 重點在品牌策劃、 特色服務等方面形成自己的鮮明個性。 首先要充分挖掘南通民族文化, 強化特色旅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