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用學讀書報告(共5頁)_第1頁
語用學讀書報告(共5頁)_第2頁
語用學讀書報告(共5頁)_第3頁
語用學讀書報告(共5頁)_第4頁
語用學讀書報告(共5頁)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語用學概論讀書報告書名:語用學概論作者:何自然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長沙)出版時間:1988.4, 1991.10重印一、關于作者何自然先生何自然:男,1937年3月出生,漢族,廣東中山人,外國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語用學會會長。1959年畢業于西安外國語學院,留校任教;1973年調往廣州外國語學院(現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1983-1984年赴加拿大西蒙弗雷澤大學攻讀語言學,師從著名學者S. Davis教授,專攻語用學。1993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遴選為語言學博士生導師,1994年作為高級訪問學者在英國杜倫大學從事認知語用學研究,1998年應聘

2、赴香港理工大學作有關社會語用學的合作研究。何自然教授自1978年以來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近二百篇,出版了國內第一部語用學概論及其他有關英語語法及語用學的譯著、論著及合著十多部。如語用學概論(1988,2002)、現代英語語法教程(譯著,1990)、語用學與英語學習(1997),語用學探索(2000),Notes on Pragmatics (語用學講稿)(2002),當代語用學(2004),英語語用語法(2004),語用三論:關聯論·順應論·模因論(2007),英語語用學(譯著,2009),新編語用學概論(2009),等。據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統計,何自然教授

3、的論著在各學科論文中被引用次數多年來都排在全國前列,具有較大的學術影響,最近入選2008年中國杰出人文社會科學家名單。二、內容概要 何自然先生的這本語用學概論在中國這個領域可謂是開拓之作。全書一共7章,全面系統的介紹討論了語用學的有關理論。第一章主要討論了什么是語用學的問題,牽涉出了語用學在語言學中占怎樣的地位和同語義學之間的區別等其它問題。語用學英語叫pragmatics,意為語言實用學,主要研究三個方面:(1)語言形式意義以外的意義;(2)怎樣理解這種言外之意;(3)怎樣準確運用恰當的語言形式達到理想的交際效果。而對于語用學和語義學二者的區別這個問題,何先生的觀點同美國哲學家莫里斯的觀點是

4、一致的,他認為前者研究的是符號與符號解釋者的關系;后者研究符號與符號所指對象的關系。同時,何先生以研究方法為標準,將語用學的研究分為純語用學(即形式語用學)、描寫語用學和應用語用學等三大類型。而本書著重闡釋的是后兩種類型。第二章專門討論的是指示語。所謂指示語,就是指那些能傳遞指示信息的詞語。它主要包括人稱指示、時間指示、地點指示、話語指示和社交指示。作者運用大量英語和漢語的素材,分析了各種指示語的言語功能、語用意義極其應用。第三章闡述了語用含義,即透過語言形式的表層結構,闡釋話語蘊涵的意思。本章主要討論的是“會話含義”理論中的合作原則(cooperative principle)好禮貌原則(p

5、oliteness principle)及其二者之間的關系。作者指出,合作原則具有可取消性、不可分離性、可推導性、非規約性和不穩定性的特征;而禮貌原則具有級別性、沖突性和合適性的特征。以上種種特性,是指導正確運用合作原則和禮貌原則的重要規則。第四章討論的是前提。何先生從區分“前提”、“蘊涵”、“斷言”這三個基本概念著手,對“前提”進行闡釋,并對英漢兩種語言在前提方面的差異進行了辨析。第五章主要論述了言語行為,何先生對英國哲學家奧斯丁的言語行為理論和美國語言哲學家舍爾對這一理論的發展做了較詳細的介紹。同時還探討了四種以言行事以及間接言語行為的表達方式,即根據不同的語境,通過邏輯語義、句法結構、語

6、境信息、感情意義來表達言語行為。第六章主要分析的是語用結構。通過對指示語、前提、會話含意和言語行為等概念的綜合,闡述表達“請求”、“邀請”、“宣告”的預示語列結構和表達應答語條件或前提的插入語列結構的語用意義,還描寫了輪流發話的語用特征。此外,何先生根據自己的讀書經驗,分析了模糊限制語和信息這兩種特殊的語用結構和它們的分類及其語用功能。第七章主要從語用語言學、社交語用學、語用失誤三個方面討論語用學的應用問題。語用語言學研究的是語用學與語言學其他學科之間的關系,特別是語用學與語法形式之間的關系,特別是語用學與語法形式之間的關系。這一部分涉及的內容是動詞的時體形式、情態助動詞、條件句式和否定式這四

7、種語言形式的語用功能。社交語用學研究的是話語意義的社會特征,即語言形式中的社會成分。它著重探討語言形式在社交場合如何才能做到得體、合適,分析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語言交際者的語言習慣和特點,解決人們學外語時因本民族文化與外族文化的差異而導致的語用失誤問題。在這里,作者主要通過比較漢英兩種語言在社交應酬和人際關系方面表現出來的種種語用差異,討論社交語用學中有關語言的社會因素問題。同時,何先生還列舉了中國學生使用英語時容易犯的一系列語用失誤,并逐一分析了其原因。在這章最后一節談了英語教學與語用失誤的問題。何先生認為,英語的語用能力是衡量英語水平的更高標準,然而,這絕不是英語學習過程的最后環節。因此,它

8、建議把語用能力和交際能力的培養納入英語教學大綱,要求教師從開始階段就要注意提高學生這兩方面的能力。三、關于本書 何自然先生的這本語用學概論自1988年出版以來,一直是語用學的經典必讀書目。作為語用學領域的開拓之作,這本書將語用學這門古老而又年輕的學科展現在我們面前,把我們引入了一個新的領域。語言是一個紛繁的、多層級的意義和形式相結合的結構系統。在結合中又產生了語義內容和語言形式的矛盾。對語言的靜態描寫顯然解釋不了這個矛盾。可以說語用學是以對語言的動態描寫的姿態應運而生。在第一章什么是語用學有 “今天是星期天”這一句簡單的話,用在不同的語境中其表達的意思是不同的,此時此地妻子對丈夫用這句話是這番

9、意思,彼時彼地又是另外一番意思,如果是孩子對父親用它,意義又換了。原來生活中一句簡單的話是都會存在著很多有趣、有理的與語言形式大相矛盾的語義解釋,真正讓我們見識了語用學的魅力。這本書最主要的一個特點是始終沿著一根主線發展,所有的小結都是圍繞著這條主線進行論述的,即:“語用學研究特定情境中的特定話語,研究不同的語言交際環境下如何理解和運用語言。”讀者跟著這條線讀下去就會找到一條明朗和深透理解的線索。第二章指示語中指出:“指示語是一些不能單用語義學的真假條件衡量的詞語,它們的意義只有結合語境才可能得到正確的解釋。”第三章語用含義中說:“語用含義不是從語言系統內部(語音、語法、語義等)去研究語言本身

10、表達的意義,而是根據語境研究話語的真正含義,解釋話語的言下之意,弦外之音”。只有結合特定的語境才能完成從“說了什么”到“意味著什么”的過渡,才能解釋一個詞語同時具有幾個可能的說話人意義,才能理解為什么會出現那么多的廣義的同義結構群。由于抓住了話語和語境的關系這條主線,比較難懂的第四章“前提條件”也變得容易為讀者所接受了:“前提關系既反映語句間的邏輯語義關系,也反映語句間受語境影響的語用關系。”而下面的解釋更清楚:“前提對語境因素十分敏感,它實際上也是一種語用推論。”邏輯語義分析的缺陷一經作者指出,語用前提分析的誕生就及其自然了。在其后的“言語行為”一章中,何先生依然抓住如何在特定的環境下理解和

11、運用語言這根主線。他在本章中寫道:“要真正理解話語,只靠句子結構分析,靠邏輯語義分析,只求確定句子的真假意義是遠遠不夠的,因為話語本身就是一種行為,言語行為不僅是言語所述,而且是言有所為,甚至言后有果。”這樣就把言語行為為什么是語用學研究的重要內容的原因說清楚了。第六章“話語結構的語用分析”中說:“使用間接緩和語時,說話人本人的看法只能從旁推敲”。而所謂“從旁推敲”就是從“特定情景和語言交際環境”中推敲。緊接著本章其后又說:“信息傳遞不僅是一個語言形式安排問題,它更多地取決于說話人的意圖和話語環境”。而在第七章“語用學的應用”里就更清楚不過地顯示了在特定情景、特定話語、交際環境中如何理解和語用

12、話語。四、讀后感想何先生的這本著作雖然不是特別厚,但分量真是足足的,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沒有何先生這樣的先驅人物的努力語用學是不會這么快在中國就建立的。在當時那樣的艱苦環境,無論是信息資料還是設備條件都不能和現在不能同日而語,但就是這樣老一輩的語言的刻苦鉆研、嚴謹務實的態度都令我們深深的感佩。在網上看到一張何先生年輕時候在廣州外國語學院,也就是現在的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照片,新舊對比,也讓我生出很多感慨。今天我們的校園環境好了,資源信息豐富了,設備齊備了,可學習的精神卻并不比過去歲月強。今天的學術理論學術成就很多還是前輩語言學家們創造的。作為一名研究生真的很慚愧,浮躁、得過且過,真是浪費了很多時間。現在的時代對于英語的要求也是更加高和嚴格了,而作為老一輩的語言學家,何先生在這一方面的造詣真是讓人由衷的佩服。而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在這樣的一個大環境下,都沒有學好英語的我真是深受震撼。因此,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都不能放松,要學好英語,擴大知識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