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學前兒童藝術教育音樂答案_第1頁
最新學前兒童藝術教育音樂答案_第2頁
最新學前兒童藝術教育音樂答案_第3頁
最新學前兒童藝術教育音樂答案_第4頁
最新學前兒童藝術教育音樂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品文檔學前兒童藝術教育(音樂)作業 1(第1至2章)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15分)1 加德納認為要想理解兒童的藝術發展就需要理解生命過程中的三大系統,這三大系統是:制作系 統、知覺系統、 感受系統 。2 幼兒園音樂作品表現性的二種依附性是對形式的依附、對再現性的依附。3 兒童藝術發展三階段是:(0-1歲)前符號階段 、(2-7歲)符號運用階段 、8歲后)繼續進步與可能的退步階段。4 .音樂的句法因素是旋律 、禾廿聲 、 節奏 。5 節奏的兩個方面是拍子、節奏型 。6 幼兒拍感的兩個方面是合拍、二拍、三拍的強弱韻律感。7 音樂的非句法因素是音色、 織體、速度 、 曲式結構 、 力度。8. 早

2、期兒童藝術教育研究者需要解決的一個核心問題是:如何讓讓8歲以后的兒童的藝術表達能力不退化。9. 對于幼兒園音樂教師來說,挖掘音樂作品再現內容一般可以采取以下兩個步驟:第一步曲式分析,旨在捕捉再現內容的音樂主題;第二步:動作表現,旨在詮釋再現內容。10. 用肌肉感引導幼兒辨認先緊后松節奏型的方法是:雙手抱拳與伸展二、簡答題:1.簡述音樂教育的兒童在八歲前沒有獲得全面而基礎的音樂經驗的可能原因是什么?答:第一,早期音樂學習缺乏感受系統的參與;第二,早期音樂學習缺乏音樂知覺系統的參與;音樂學習缺乏制作系統的參與。2 .幼兒節奏感發展特征。答:3-4歲幼兒可以通過大量的身體動作表演與打擊樂演奏表演獲得

3、穩定的節拍感;4-5歲幼兒通過 快與慢的配合理解節拍,通過歌謠朗誦理解節奏型; 5-6 歲幼兒已經能夠理解歌曲的節奏型,能獨立完成 快慢節拍的變換,能理解節奏的主題、動機。3. 簡述制作系統,知覺系統,感受系統的含義。 答:(1)制作系統:制作系統的產物是行動,而行動是指向目的的,不只是單純的身體運動 (2)知覺系統:知覺系統的產物是識別,從音樂學習的角度來說,是對各種音樂形式樣式的辨別、 確認。(3)感受系統:感受系統的結果是情感,從音樂學習的角度來說,這種情感可以包括任何有關兒童 的情緒情感反應。4. 簡述音樂作品的形式性,再現性及表現性的含義。 答:(1)音樂作品的再現性:音樂作品中的句

4、法與非句法形式主要用來描繪或刻畫人、物、地點、 事件等客觀現實的性質。(2)音樂作品的形式性:音樂作品中涉及由句法與非句法因素組成的作曲或即興的音樂設計。 (3)音樂作品的表現性:音樂作品中的句法與非句法形式對人類情感、情緒的表達性質。5. 簡述符合幼兒趣味的歌曲特點。答:(1)歌詞本身生動、具有兒童語言的口味,幼兒容易朗誦;( 2)歌詞所描述的主題突出、故事性強、幼兒容易動作表演; ( 3)旋律音調與詞調吻合,幼兒容易歌唱。四、論述題(每題 10 分,共 20 分)1論述學前兒童的三大音樂趣味。答:( 1)音量要素是幼兒最主要的音樂興趣; (2)運動是幼兒對音樂感興趣的第二重要因素; (3)

5、讓 幼兒感興趣的音樂作品類型是“關于”某些事情的音樂。2論述幼兒園音樂作品再現性的形式規限。答:幼兒園音樂作品再現特性的挖掘是處理張力的結果, 其中再現性是價值范疇, 是我們追求的; 而形式性是規限范疇,即所有的再現性內容的挖掘以符合形式性為基本條件,離開了形式規限的再現性往往是離了題的臆想。學前兒童藝術教育(音樂)作業 2(第3至4章)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15分)1 .幼兒的三種身體動作類型非移動動作、移動動作、與物體一起移動動作。2 .非移動動作可以從四個方面探究,它們是意識到身體的部分與整體、空間、層次、重量3.達爾克羅茲信奉“人類的身體是第一個用來表達音樂的樂器的信念,并說音樂中最

6、強有力的要素是與生命關系最密切的節奏運動。4.3-4歲幼兒嗓音能達到的音區是d1-b1 。4-5歲幼兒嗓音能達到的音區是d1-c2 。5-6歲幼兒嗓音能達到的音區是 d1-d2。5 幼兒的音樂創作形式是即興。歌曲即興的兩種類型是創編歌詞、自發詠唱 。6. 音樂制作的關鍵經驗有動作制作、歌唱、演奏 。7 .幼兒音樂學習中的原有知識是音樂音響之外的內容。8 .音樂再現性最重要特征是與幼兒生活經驗相連。9 .幼兒音樂感知有效性的兩個制約條件是在行動中感知 、感知的內容指向音樂形式的樣式。10.即興表演的兩個條件是:經驗鋪墊和明確的任務意識。二、簡答:1.簡述引發幼兒自發詠唱的策略。答:(1 )在日常

7、生活中教師經常與幼兒進行喧敘調式的對話;(2)當引導幼兒創編完整曲子時,要求幼兒最起碼說三件事。2 .學前兒童音樂經驗獲得的三個條件是什么?答:(1 )在聽音樂的同時讓幼兒“見”到音樂的再現內容;(2)用一種制作方式讓幼兒去感知與其音樂經驗相符的音樂形式樣式;(3)用其它類型的制作方式讓幼兒去解釋他們對音樂形式樣式的理解。3再現音樂內容的三項標準是什么?答:(1)形式規限標準; (2)意象思維標準; (3)以身體動作呈現方式為主,以其它呈現方式為輔 標準4進入音樂思維遷移環節有哪四種情況?答:( 1)歌曲的動作表演與歌唱活動完成后進入音樂思維的遷移環節;(2)舞曲的動作表演完成后進入音樂思維的

8、遷移環節; ( 3)器樂曲的動作表演完成后進入音樂思維的遷移環節:( 4)身體打擊樂完成后進入音樂思維的遷移環節。5.簡述幼兒對歌曲與器樂曲節奏型提煉的四種方式是什么? 答:(1)對音符單一的旋律直接提煉節奏型; ( 2)對重拍特征明顯的旋律提煉重拍節奏型; (3)對 拍子突顯的旋律提煉拍子節奏型; ( 4)提煉重拍或拍子,但在長音處保留長音的時值。三、論述題 1論述柯達伊教學法中幼兒歌唱教學的三個要點及準確音調歌唱的三個條件是什么? 答:歌唱教學的三個要點( 1)按照準確音調歌唱; ( 2)克服幼兒的不良音調; ( 3)歌唱能力的發展 步驟。準確音調歌唱的三個條件: 1)選擇適合幼兒智力和身

9、體發展程度的音域合適的短小歌曲進行教學。( 2)選擇在合適的音高上歌唱。 (3 )教師要為幼兒提供具有準確音調、正確發音吐字和帶有愉快情緒的范唱。2針對幼兒音樂經驗,談談一個經驗二個特征的含義。 答:對幼兒音樂經驗來說,一個經驗第一個特征的含義是表現與再現性(情感) 、制作性(實踐) 、 形式性(理智)三者融合為整體,而這種整體是以音樂制作的方式出現;第二個特征的含義是這種經驗以 音樂形式模型的方式在頭腦中留下表象,表象的形成與表達都依賴三種音樂制作方式。學前兒童藝術教育(音樂)作業 3(第 5 至 7 章)一、填空題(每空 1 分,共 15 分)1幼兒園音樂課程目標的主要取向是表現性目標 。

10、2 學前兒童音樂課程目標的四個層次是音樂課程目標、年齡階段目標、單元目標、具體活動目標。3 學前兒童音樂課程內容組織的標準是連續性 、順序性、整合性 。4 幼兒園音樂課程評價的四個基本問題是評什么、誰來評、為什么評、怎么評。5 學前兒童音樂技能類型有身體動作音樂技能、嗓音表達音樂技能、打擊樂器音樂技能 、即興音樂技能 。6 .在幼兒園音樂教學中運用鋪墊手法的兩種目的是為音樂審美經驗鋪墊、為生活經驗本身鋪墊。7 幼兒園音樂教學中的兩種鋪墊方式是圍繞目的進行鋪墊 、以綜合為視角進行鋪墊。8. 幼兒掌握一手歌曲的過程,首先是學會歌詞,接著是節奏,然后是旋律輪廓和音程。9. 集體舞教學語歌曲,器樂曲等

11、教學最大的區別是集體去教學離不開隊形和舞步的:方向10. “媽媽用梳子,梳著我的頭發;風是樹的梳子,梳著樹的頭發。”這句兒歌的原有形象是用梳子梳頭發,意象是風“梳”樹的“頭發”二、簡答題:1 以音樂教育內容為結構框架的目標體系中組成體系的四部分內容結構與三個目標緯度各是什么?答:四部分內容結構:歌唱、韻律活動、打擊樂器演奏、欣賞;三個目標維度:認知、情感與態度、 操作技能。2 音樂表現性評價設計的三個步驟是什么?答:第一步,確定表現性任務;第二步,設計表現性任務的情境;第三步,確定評價標準。3 .簡述教育心理學的學習理論觀。答:學習者原有的經驗是學習的基礎,知識或信息的獲得過程是學習者的新舊知

12、識反復地、雙向交互的過程。只有針對學習者已有經驗和興趣的教學,才能激發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學習才有可能是主 動、有效、深入的。精品文檔4簡述器樂曲動作意象的三種方式?答:( 1)依據作品原意進行情節性的動作意象; (2)離開作品原意,進入幼兒能理解的生活情節 的動作意象; ( 3)帶有舞蹈意味的無情節的動作意象。5簡述動作意象的原則。答:( 1)把握音樂形式結構,事先畫出句段圖的原則;(2)動作詮釋遵循音樂重復、對比等音樂形式組織手法的原則; ( 3)動作與音樂句法與非句法形式吻合原則;(4)動作簡單原則。四、論述題(每題 10 分,共 20 分) 1闡述幼兒年齡階段音樂關鍵經驗目標中第一、二

13、個層次的音樂形式經驗目標。答:( 1)節奏:穩定的節拍;疏密節奏型。 (2)旋律:聲音的高低;旋律的上行與下行;旋律的跳進與級進。( 3)音色:日常音色、打擊樂音色、人聲、樂器音色。(4)速度:快與慢;漸快與漸慢。 (5)織體:打擊樂、舞蹈中聲音的多層次;有伴奏無伴奏比較;聲音厚薄比較;多聲部歌唱。6)力度:輕與重;漸強與漸弱。(7)結構:模仿句;重復句;喊答句;主副歌;三段體、回旋曲;引子。8)風格:搖籃曲、舞曲、進行曲。五、音樂材料分析題(每題 10 分,共 10 分)1分析“水族館”的曲式結構與音樂內容主題。C |D |B' |a ba ba b c dA 段表示小朋友在水族館先

14、看見魚兒尾巴打著圈、輕盈地游著(這樣的動作在A 段反復); B 段表示再看見水草由高到低地飄??; C 段表示又看見波浪在翻騰或者看見一圈一圈的魚群;D 段表示然后看見水中的大泡泡與小泡泡的出現與消失;最后E段或B '段又是水草。學前兒童藝術教育(音樂)作業4(第8至15章)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15分)1 .節奏經驗的年齡目標有 有穩定的節拍、疏密節奏型。2 .節奏與節拍分離的二種音樂材料類型是童謠與常規游戲、一字一音并具活潑風格的歌曲。3速度經驗的年齡目標有快與慢以及漸快與漸慢。4 學習人聲所用的四類音樂材料是分辨說、唱、悄悄話與喊叫的音響材料、故事、歌曲、用于辨別的音響 。5 風

15、格經驗的年齡目標有搖籃曲 、 舞曲 、 進行曲。6 進行曲的音樂特點是用偶數拍子、節奏鮮明、重拍突出、結構整齊 。7. 進行曲的二種類型是比較優雅的進行曲、比較喧鬧的進行曲8. 旋律經驗的年齡目標有聲音的高與低、旋律的上行與下行、旋律的跳進與級進。9. 力度經驗的年齡目標有重與輕;漸強與漸弱。10. 需要學前兒童掌握的曲式有三段式、回旋式。二、簡答題(每題7分,共35分)1 簡述節拍音樂經驗獲得機制。答:(1)幼兒通過模仿老師的身體動作制作方式來感知拍子。(2)用同樣的身體制作方式在不同的音樂作品中表達對拍子的理解。(3)對同一音樂作品通過打擊樂制作方式來表達對拍子的理解。2 簡述打擊樂器音色

16、經驗的獲得機制。答:(1)用打擊樂器模擬日常生活音色;(2)探索錄音中的打擊樂聲音是如何發出來的,并實踐嘗試;(3)即興創作打擊樂器作品的演奏。3“雨落在草地上,雨落在樹上,雨落在房頂上,就不落在我身上?!睂懗鲞@首童謠的節奏型與節拍。節奏型:A YA XcA "Xca AA YA YcA A A ' A XAYcA YA YA A ' YA YcA YA XcA/節拍:AAAA' A A A 'A A A4 簡述聲音高低經驗獲得機制。(1 )幼兒通過對空間高低的探究來知覺聲音的高低。(2)幼兒通過教師手勢的提示來理解聲音的上與下。(3 )用嗓音模擬生活

17、環境中的高低聲音。5.簡述速度經驗的獲得機制。答:(1)通過身體肌肉感來理解速度的各種變化,累積有關音樂速度的經驗;(2 )通過歌唱、身體動作制作方式體會速度的變化。分析“未出殼雛雞的舞蹈”的曲式結構與再現主題內容。答:此曲為三段體 大寫字母表示鱗小寫字母表示樂句旬式結構圖II: A: | B| A' | |a b | a '段尾a b c ab a '尾聲 第一段a句的音響效果兩音一組、 一高一低 尖銳而突兀 有小雞啄東西的就 b句則是由低到高音的連貫走向 有小雞扭屁股的戟o第二段abc三句在速度與 緊張度上明顯具有一句比一句強烈的遞進感 似乎是這樣-個過程小雞先稍慢同時刼輪繃動跚然后中速同時動兩邊翅膀 最后快速同時動秘翅僵第三段是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