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屆高三生物必修一模塊檢測(10)_第1頁
2012屆高三生物必修一模塊檢測(10)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9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2 屆高三生物必修一模塊檢測 10 一、選擇題 1. (2010 山東理綜,7)蠶豆根尖細胞在含3H 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培養基中完成一個細胞周期, 然后 在不含放射性標記的培養基中繼續分裂至中期,其染色體的放射性標記分布情況是 ( ) A. 每條染色體的兩條單體都被標記 B. 每條染色體中都只有一條單體被標記 C. 只有半數的染色體中一條單體被標記 D. 每條染色體的兩條單體都不被標記 2. 對斐林試劑和雙縮脲試劑的配方,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 都含有 NaOH 溶液和 CuSO 溶液 B. 斐林試劑的配制是將 45 滴 0.05 g/ml 的 CuSQ 溶液滴入 2 mL 0

2、.1 g/mL 的 NaOH 溶液中即成 C. 雙縮脲試劑是將 34 滴 0.01 g/mL 的 CuSQ 溶液滴入 1 mL 0.1 g/mL 的 NaQH 溶液中混合而成的 D. 雙縮脲試劑含有兩種試劑:質量濃度為 0.1 g/mL 的 NaQH 溶液和質量濃度為 0.01 g/mL 的 CuSQ 溶液 3. (思維拓展題)小麥種子萌發時產生淀粉酶,將淀粉水解為麥芽糖、葡萄糖等。小麥種子萌發的最適溫 度為 30C左右。取適量小麥種子在 20C和 30C培養箱中培養 4 天后,做如下處理: 小老種子 堵捽4天石,臨 I 淀粉槪 丙 在 3 支試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試劑并加熱至 50C左右,搖勻后

3、觀察試管中的顏色。結果是 ( ) A. 乙呈藍色,乙呈磚紅色,丙呈無色 B. 甲呈無色,乙呈磚紅色,丙呈藍色 C. 甲、乙皆呈藍色,丙呈磚紅色 20T| - - 30 提職淮I 提底液II D. 甲呈淺磚紅色,乙呈磚紅色,丙呈藍色 4. 用高倍顯微鏡觀察黑藻葉片細胞,正確的結論是 A. 葉綠體在細胞內是固定不動的 B. 葉綠體在細胞內是均勻分布的 C. 葉綠體的存在是葉片呈綠色的原因 D. 葉肉細胞含有葉綠體,不含線粒體 5. 把混有反應物的液體,加到搗碎的土豆汁液中 (酶液),在 37C下觀察到某些反應現象。在這種情況下, 學生甲設計的對照實驗是用蒸餾水代替反應物,加入酶液中,也可觀察到該反

4、應現象;學生乙設計的對照 實驗是用蒸餾水代替酶液,加入反應物中,則觀察不到該反應現象。下面是對此問題的解釋,其中可能性 最大的一項是 ( ) A. 酶催化的反應即使完全沒有反應物,也可緩慢進行 B. 酶由于被蒸餾水溶解出來,因而能進行反應 C. 由于該酶液中混有與反應物相同的物質 D. 由于該酶液中混有催化同一反應的多種酶 6. 下圖甲表示某種哺乳動物細胞在正常培養液中,某時刻所測得的不同 DNA 含量的細胞在整個細胞群體中 的分布情況。向該培養液加入某種化合物并繼續培養幾小時后,分布情況如圖乙所示,則該化合物所起的 作用是( ) 甲 乙 A. 抑制 DNA 復制 B.刺激細胞分裂 C.抑制

5、RNA 聚合酶的活性 D .抑制細胞質分裂 7. 觀察細胞中染色體行為并計數時,使用光學顯微 鏡的正確方法是 ( ) A. 低倍鏡對焦,將觀察目標移至視野中央,轉用高倍鏡并增加進光量,調焦觀察 B. 低倍鏡對焦,將觀察目標移至視野中央,轉用高倍鏡并減少進光量,調焦觀察 C. 低倍鏡對焦,轉用高倍鏡,將觀察目標移至視野中央,減少進光量,調焦觀察 D. 高倍鏡對焦,將觀察目標移至視野中央,增加進光量,調焦觀察A. 光合作用在類囊體上進行 B. 光合作用產物 Q 中的氧元素來自 CQ C. 光反應能產生還原劑和 Q2 D. 光合作用與葉綠體基質無關 11.如圖甲、乙、丙分別表示動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

6、的三個階段, a 是染色體數目,b 是染色單體數目, c 是 DNA 分子數目, A.甲、乙 .甲、乙、丙 12.下列關于細胞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共性的說法,錯誤的是 A.都有紡錘絲和紡錘體的出現 B. 都可以產生可遺傳的變異 C. 都具有染色體復制的過程 8. 艾滋病(AIDS)是一種削弱人體免疫系統功能的疾病,它是由于感染 HIV 所引起的。HIV 具有囊膜,囊膜 是 HIV 從宿主細胞內出來時裹上的生物膜。下圖甲、乙、丙、丁分別表示四種細胞結構。下列說法正確的 是() A. HIV 的囊膜基本結構與甲基本相同 B. 從結構上看,HIV 和乙、丙都具有雙層膜,這些膜結構都屬于生物膜系統 C.

7、 丁和 HIV 的組成物質完全相同 D. HIV 與乙、丙、丁含有相同的遺傳物質 9. 某實驗田小麥種子的含水量約為 14%此時活細胞內水分( ) A. 全部為自由水 B.全部為結合水 10. (2011 年南通檢測)2,6-二氯酚靛酚是一種藍色染料, 能被還原劑還原成無色。 從葉綠體中分離出類囊 體,置于 2,6-二氯酚靛酚溶液中,對其進行光照,發現溶液變成無色, C.主要為自由水 D. 主要為結合水 并有氧氣釋放。此實驗證明 甲 乙 丙 丁 ( B a、b、c 的數量關系正確的是 D.都有同源染色體分離的現象 13. 吞噬細胞能夠吞噬衰老的細胞以及侵入人體的病原菌,對這一過程的認識正確的是

8、 A. 消耗 ATP,體現了細胞膜的流動性和選擇透過性 B. 消耗 ATP,體現了細胞膜的流動性和識別功能 C. 不消耗 ATP,吞噬的動力來源于膜的流動性 D. 不消耗 ATP,吞噬過程的實質是病原菌的入侵 14. 組成細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A.磷脂、蛋白質、糖類 B.糖脂、糖蛋白 C.脂質、蛋白質、無機鹽 D. 磷脂、蛋白質、核酸 15. 在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過程中,既有 H又有 ATP 產生的是( ) 光合作用的光反應階段 光合作用的暗反應階段 、填空題 16. 某同學進行實驗,甲圖為實驗開始狀態,乙圖為實驗結束狀態。請在乙圖所示實驗結果的基礎上繼續 實驗,探究蔗糖的水解產物能否通過半透膜

9、。增添的實驗材料:蔗糖酶溶液、斐林試劑、試管、滴管、水 浴鍋等。 有氧呼吸第一階段 有氧呼吸第三階段 A. 有氧呼吸第二階段 B. b 管 亂管 Lb 管 絡蔗糖溶蔗糖溶蔽 (1 設計出繼 續實驗的簡要步驟: 蒸憾水 _ 。 (2)預測實驗現象并作出結論。 _ 。 17. 如圖為典型的細胞核及其周圍部分結構示意圖。 請據圖回答:(在 填標號, 只有在 _細胞中,使用 _ 顯微鏡才可以看到此圖所表示的結構。 (2) 在有絲分裂過程中,4 _ 在 _ 期消失。 (3) 3 _ 主要由在細胞質中翻譯形成的物質以及 _ 一起組成,前者是通過 細胞核的。 圖中可見1 _ 和 _ 的連通,使細胞質和核內物

10、質的聯系更為密切。 (5)細胞核的功能是科學家通過實驗得出的,下圖為漢麥林的地中海杯狀藻實驗,該實驗可說明 A.決定杯狀藻的藻杯的形態發生的遺傳信息來自細胞核 B.決定杯狀藻的藻杯的形態發生的遺傳信息來自細胞質 C. 杯狀藻的藻杯的形態發生是由細胞核和細胞質的遺傳信息共同作用的結果 D. 能再生一杯是因為 c 中含有細胞核轉錄而來的信息 18. 請回答下列有關遺傳物質的問題: I. 如圖是細胞內遺傳物質的組成示意圖。據圖回答問題: 選)( ) 填相應名稱) _ 進入 * 元素 a-*- c f (1) _ 細胞內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是 。 e 的名稱是 _ , e 和 f 的關系是 _ 。 1 分

11、子的 e 是由 _ 、 _ 、 _ 組成 的。e 共有 _ 種。 (3)a 包括 _ 等元素。f 被徹底水解后的產物是 _ (用字母表示)。 4用圖示表示 1 分子 e 的組成成分的連接方式 _ 。 n .已知菠菜的干葉病是干葉病毒導致的,但不清楚干葉病毒的核酸種類,試設計實驗探究。 實驗原理:(略)。 (1) 實驗材料:苯酚的水溶液 (可以將病毒的蛋白質外殼和核酸分離 )、健康生長的菠菜植株、干葉病毒樣 本、DNA 水解酶、其他必需器材。 (2) 實驗步驟: 選取兩株生長狀況相似的菠菜植株,編號為 a、bo _ _ _ o 再過一段時間后,觀察兩株菠菜的生長情況。 (3) 實驗結果及結論:

12、_ _ 0. 2012 屆高三生物必修一模塊檢測 10 答案解析 一 、選擇題 1.B 2. 解析:正確區別斐林試劑和雙縮脲試劑的組成的相同點,都有 NaOH 和 CuSO 溶液兩種成分,兩試劑配制 的濃度不同,使用的方法不同。斐林試劑的配制是將 0.1 g/ml 的 NaOH 溶液和 0.05 g/ml 的 CuSO 溶液等 量混合。 答案: B 3. D 解析:丙試管中淀粉是非還原糖,試管中的顏色為斐林試劑的顏色;提取液中含有酶和麥芽糖及葡萄糖, 30C時的提取液中酶和還原糖的含量高于 20C時的提取液,因此甲試管中還原糖少于乙試管, 甲呈淺磚紅 色,乙呈磚紅色。 4. C 解析 黑藻是植

13、物,葉肉細胞有葉綠體和線粒體葉綠體靠近細胞壁分布,并在細胞質內環流。 5. C 6. 解析:甲圖中,加入物質前,多數細胞中 DNA 含量少,乙圖中,加入該物質后,多數細胞的 DNA 含量增 加,說明該物質不會抑制 DNA 復制,而是抑制細胞質分裂,從而導致細胞內 DNA 含量增加。 答案: D 7. A 解析 使用顯微鏡必須先低倍鏡后高倍鏡,換高倍鏡時,因視野范圍要變小,視野變暗,所以要將觀察目 標移到視野中央,并增加進光量。 8. 解析:甲是生物膜結構,乙是葉綠體,丙是細胞核,丁是核糖體。 HIV 的囊膜來自宿主細胞的生物膜, 其結構與甲基本相同。 HIV 的囊膜是單層膜,也不屬于生物膜系統

14、。核糖體和 HIV 主要有 RNA 和蛋白質, 但組成物質并不完全相同。 HIV 的遺傳物質是 RNA 乙、丙的遺傳物質是 DNA 核糖體中的 RNA 不是遺傳物 質。 答案: A 9. C 解析:活細胞中水分大部分為自由水,少部分是結合水。曬干之后的種子中主要是結合水。 10. 解析:依據題中信息可判斷:光照后溶液變為無色,說明有還原劑產生;有氧氣釋放,說明該過程有 氧氣產生。類囊體是光合作用光反應階段的場所,說明光反應能產生還原劑和 O2。 答案: C 11. B 12. D 13. B 14. A 15. 解析:光合作用的光反應階段產生 H和 ATP,暗反應階段消耗H和 ATP 有氧呼吸

15、的第一、二階段產 生H和 ATP,第三階段利用前兩個階段產生的 H與 Q 結合生成水,釋放大量能量。 答案: B 二 、填空題 16. 答案 (1)向 a、b 兩管分別加入等量蔗糖酶溶液,水浴加熱(或隔水加熱) U 型管至適宜溫度,觀 察 a、b 兩管內液面的變化 吸取 a、b 兩管內適量液體,分別加入 A、B 兩試管中,并加入斐林試劑,(60C, 65 C)水浴加熱,觀察 A、B 試管內有無磚紅色沉淀 (2)如果 a、b 兩管液面高度差縮小且 A、B 試管內均有磚紅色沉淀,則蔗糖的水解產物能通過半透膜; 如果 a、b 兩管液面高度差增大且 A 試管內無磚紅色沉淀、B 試管內有磚紅色沉淀, 則

16、蔗糖的水解產物不能 通過半透膜 17. 解析:真核細胞才具有成形的細胞核,且只有使用電子顯微鏡觀察染色的細胞切片才能看清楚細胞核 的亞顯微結構。4核仁在細胞有絲分裂前期消失, 3是染色質,主要由蛋白質和 DNA 組成,其中蛋白質 是在細胞質中核糖體上合成經核孔進入核內, 1 內質網是真核細胞中分布最廣泛的生物膜,外連細胞膜, 內連外層核膜。在地中海杯狀藻的近杯處切斷,中間的莖可再生一杯,說明地中海杯狀藻中間莖內有相應 的遺傳信息。第二次切斷后,中間的莖不能再生一杯,說明中間莖內開始時所具有的遺傳信息并不能自己 產生,這也體現了細胞核是控制其中間莖再生藻杯的主要部位, 決定杯狀藻的藻杯的形態發生的是細胞核, 而不是細胞質。 答案: (1) 真核 電子 (2) 核仁 前 (3) 染色質 DNA 2 核孔 (4) 內質網 5 核膜 (5)AD 18. IfDNA (2)脫氧核苷酸 e 是 f 的基本組成單位 1 分子磷酸 1 分子脫氧核糖 1 分子含氮堿 4 (3)C、HON、P b、c、d (4) - ! n .(2)用苯酚的水溶液處理干葉病毒, 并設法將其蛋白質和核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