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術---鋼筋工程_第1頁
建筑工程施工技術---鋼筋工程_第2頁
建筑工程施工技術---鋼筋工程_第3頁
建筑工程施工技術---鋼筋工程_第4頁
建筑工程施工技術---鋼筋工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鋼筋的原材料分類及檢驗二、鋼筋的連接-電渣壓力焊三、機械連接u1 1、鋼筋的原材料分類、鋼筋的原材料分類 l多種分類方法,一般按力學性能分類多種分類方法,一般按力學性能分類 常見鋼筋的種類、強度和彈性模量、斷后伸長率常見鋼筋的種類、強度和彈性模量、斷后伸長率種類種類鋼筋鋼筋牌號牌號標志標志d d (mmmm)f fykyk ( (MPaMPa) )f fy y ( (MPMPa a) )f fy y ( (MPaMPa) )RmRm( (MPaMPa) )A A斷后斷后伸長伸長率率AgtAgt熱軋熱軋光圓光圓鋼筋鋼筋HPB235 HPB235 (Q235)(Q235)6 622222352

2、3521021021021037037025%10%熱軋熱軋帶肋帶肋鋼筋鋼筋HRB335 HRB335 (20M(20Mn nS Si i) ) 6 6505033533530030030030045545517%7.5%HRB400 HRB400 (20MnSiV(20MnSiV、 20MnSiNb20MnSiNb、 20MnTi)20MnTi)6 6505040040036036036036054054016%HRB400級之所以稱之為新級鋼筋,是因歷史上曾經有過級鋼筋。當時的牌號是25MnSi,其碳當量偏高且可焊性較差,強度也較低(370MPa)。HRB400級是一種低合金熱軋鋼筋,低合

3、金鋼筋是在碳素鋼基礎上,在冶煉時根據鋼筋性能要求和生產條件加入適量合金元素,可使含碳量較低的鋼筋獲得較高強度,并能保證足夠的塑性和良好的焊接性能。 建設部把推廣HRB400級作為2005版十項新技術之一。 HRB400級是指屈服強度為400MPa(抗拉強度為570MPa)的鋼筋。它可應用于非抗震和抗震設防地區的工業與民用建筑和一般構筑物,可適用于做縱向受力鋼筋和箍筋、構造鋼筋,以及預應力混凝土結構中的非預應力筋。u2 2、鋼筋的進場檢驗、鋼筋的進場檢驗GB50204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1499.1/GB1499.2的規定:9.2.2.1鋼筋應按批進行檢查和驗收,每批由同一牌號、同

4、一爐罐號、同一尺寸的鋼筋組成。每批重量通常不大于60t。超過60t的部分,每增加40t(或不足40t的余數),增加一個拉伸試驗試樣和一個彎曲試驗試樣。2 2、鋼筋的進場檢驗、鋼筋的進場檢驗(GB50204-2002GB50204-200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GB50010-2002中中變形與耗能余量不可過強GB50010-2002GB50010-200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的說明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的說明GB50011-2010GB50011-2010建筑抗震設計規范的說明建筑抗震設計規范的說明工程上的一個普遍問題:GB50011-2010版:3.9.2條

5、(2008修訂版)意味著:在一、二、三級框架和斜撐構件中,普通的HRB335、HRB400難以滿足抗震要求,不能使用。除非實測的最大力總伸長率超出合格的7.5%要求,達到9%的抗震鋼筋要求。實踐中這很難達到。而且存在進貨標準和使用要求的矛盾。嚴格意義上來說必須設計選用HRB335E、HRB400E的抗震鋼筋。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結構,其縱向受力鋼筋的性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結構,其縱向受力鋼筋的性能應滿足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對按能應滿足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對按一、二、三級抗震等級設計的各類框架中的縱向一、二、三級抗震等級設計的各類框架中的縱向受力鋼筋應采用受力鋼筋應采用HRB33

6、5EHRB335E、HRB400EHRB400E、HRB500EHRB500E、HRBF335EHRBF335E、HRBF400EHRBF400E、HRBF500EHRBF500E鋼筋。鋼筋。目前工程中面臨的問題:目前工程中面臨的問題:1 1、責任問題:、責任問題:規范?設計?審圖?施工購料?2 2、技術問題:、技術問題:如何評估?補救?3 3、市場問題:、市場問題:采購?價格差?退貨和返工損失?將兩鋼筋安放成豎向對接形式,利用焊接電流通過兩鋼筋端面間隙,在焊劑層下形成電弧過程和電渣過程,產生電弧熱和電阻熱,熔化鋼筋,加壓完成的一種壓焊方法。電渣壓力焊適用于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中豎向或斜向(傾斜

7、度在4:l范圍內)鋼筋的連接。不得在豎向焊接后橫置于梁、板等構件中作水平鋼筋用。 工藝原理:電渣壓力焊是借助被焊鋼筋端頭之間形成的電孤,來熔化焊劑而獲得2000左右高溫熔渣將被焊鋼筋端頭均勻地熔化,再經擠壓而形成焊接接頭的方法。 詳細過程:接通電路產生電孤,電弧熔化焊劑形成渣池,隨后上部鋼筋潛入渣池中,電弧熄滅,電渣形成的電阻熱使鋼筋全斷面熔化,渣池溫度在15002000左右,待上下兩鋼筋的端部熔化至一定程度時,附近鋼筋也達到熱塑性狀態,此時斷電同時向下擠壓,擠出渣池全部熔渣和液態金屬,形成一圈凸出的光亮的焊接接頭。隨碳含量不同,鋼材的熔點約在12001500。過程控制的技術要素:焊劑的選擇焊

8、劑的選擇:焊劑熔化后形成渣池,電流通過渣池產生大量的電阻熱;焊劑熔化后產生氣體和熔渣,保護電弧和熔池,保護焊縫金屬,更好地防止氧化和氮化;減少焊縫金屬中化學元素的蒸發和燒損;使焊接過程穩定;具有脫氧和摻合金的作用,使焊縫金屬獲得所需要的化學成分和力學性能;包裹被擠出的液態金屬和熔渣,使接頭獲得良好外形;形成的渣殼對接頭有保溫和緩冷作用。常用的焊劑為“焊劑431”(HJ431),它是高錳、高硅、低氟類型的,可交、直流兩用,適合于焊接重要的低碳鋼鋼筋及普通低合金鋼鋼筋。焊劑使用前,須經恒溫250烘焙12h;焊劑回收重復使用時,應除去熔渣和雜物,如果受潮,尚須再烘焙。否則焊包中會出現氣孔。過程控制的

9、技術要素:焊接時間與電流的控制焊接時間與電流的控制:鋼筋直徑 (mm) 焊接電流 (A)焊接電壓(V)焊接通電時間(S)電弧過程電渣過程電弧過程電渣過程142002203545222712316200250144182503001552030035017522350400186254004502162850055024632600650277對不同直徑的鋼筋進行焊接時,應按較細鋼筋的直徑選擇電流參數;焊接時間可適當延長。鋼筋直徑之差不宜過大,應控制在7mm內(2010征求意見稿)。質量驗收:質量驗收:力學性能:力學性能:在不超過二樓層中 300 個同牌號鋼筋接頭作為一批;當不足 300 個接頭

10、時,仍應作為一批。每批隨機切取 3 個接頭做拉伸試驗。外觀檢驗:外觀檢驗:1 四周焊包凸出鋼筋表面的高度不得小于 4mm ; 2 鋼筋與電極接觸處,應無燒傷缺陷; 3 接頭處的彎折角不得大于 3; 4 接頭處的軸線偏移不得大于鋼筋直徑的 0.1 倍,且不得大于 2mm 。焊接缺陷措施軸線偏移軸線偏移1、矯直鋼筋端部 ;2、正確安裝夾具和鋼筋;3、避免過大的頂壓力;4、及時修理或更換夾具彎折彎折1、矯直鋼筋端部;2、注意安裝和扶持上鋼筋;3、避免焊后快卸夾具;4、修理或更換夾具咬邊1、減小焊接電流;2、縮短焊接時間;3、注意上鉗口的起點和止點,確保上鋼筋頂壓到位未焊合未焊合1、增大焊接電流;2、

11、避免焊接時間過短;3、檢修夾具,確保上鋼筋下送自如焊包不勻焊包不勻1、鋼筋端面力求平整;2、填裝焊劑盡量均勻;3、延長焊接時間,適當增加熔化量氣孔1、按規定要求烘焙焊劑;2、清除鋼筋焊接部位的鐵銹;3、確保接縫在焊劑中合適埋入深度燒傷1、鋼筋導電部位除凈鐵銹;2、盡量夾緊鋼筋;焊包下淌焊包下淌1、徹底封堵焊劑筒的漏孔 ;2、避免焊后過快回收焊劑鋼筋機械連接的發展狀況: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用于混凝土結構的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迅速發展,自主開發了各種連接形式,并形成了配套技術。最早出現的連接形式是套筒擠壓連接接頭,即通過側向擠壓力使連接套筒產生塑性變形而與帶肋鋼筋的橫肋形成緊密的咬合,從而實現

12、被連接鋼筋通過套筒的傳力。為了方便施工和降低成本,鋼筋機械連接的形式不斷改進。繼套筒擠壓連接以后主要向兩個方向發展。(1)通過在套筒及鋼筋端頭加工螺紋,以螺紋的咬合作用傳遞鋼筋拉力。 (2)在套筒和被連接鋼筋的間隙中填充能夠持力的介質(熔融金屬、環氧樹脂或改性的水泥漿體等),以實現通過套筒的傳力。-鋼筋套筒灌漿連接定義:-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程JGJ107-2010適用標準:-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程JGJ107-2010;帶肋鋼筋套筒擠壓連接技術規程JGJ108-1996(廢止);帶肋鋼筋擠壓連接技術及驗收規程YB 9250-1993 (參考);鋼筋錐螺紋接頭技術規程 JGJ108-1996(廢止

13、);滾軋直螺紋鋼筋連接接頭JG163-2004 (產品標準);鐓粗直螺紋鋼筋接頭JG171-2005(產品標準);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程JGJ10720103.0.4 接頭應根據抗拉強度、殘余變形以及高應力和大變形條件下反復拉壓性能的差異,分為下列三個性能等級:級:接頭抗拉強度等于被連接鋼筋實際拉斷強度或不小于1.10倍鋼筋抗拉強度標準值,殘余變形小并具有高延性及反復拉壓性能。級:接頭抗拉強度不小于被連接鋼筋抗拉強度標準值,殘余變形較小并具有高延性及反復拉壓性能。級:接頭抗拉強度不小于被連接鋼筋屈服強度標準值的1.25倍,殘余變形較小并具有一定的延性及反復拉壓性能。鋼號屈服強度標準值MPa抗拉強

14、度標準值MPa級接頭MPa級接頭MPa級接頭MPaHRB335335455455,斷于鋼筋455418.75500.5,斷于接頭HRB400400540540,斷于鋼筋540500594,斷于接頭鋼筋的螺紋連接主要有3種形式: 錐螺紋連接、 鐓粗直螺紋連接以及滾軋直螺紋連接(帶肋滾軋或剝肋滾軋)。錐螺紋連接接頭施工方便,適應性強;但連接質量受施工條件、操作等因素影響很大,容易發生倒牙、脫扣等缺陷。鐓粗直螺紋連接接頭克服了錐螺紋的一些缺陷,而且可以達到很高的強度(超強),但鐓粗加工造成母材金相組織改變而影響鋼筋性能:變形模量降低,延性損失,容易在鐓頭區域脆斷。滾軋直螺紋克服了錐螺紋、鐓粗直螺紋的

15、弱點。不用切削方式加工螺紋,而用滾軋方式碾軋鋼筋表面形成螺紋,因此避免了鐓粗引起的鋼材性能劣化,同時基本保持了原鋼筋的承載面積。因此截面和材料基本未受影響,強度、延性均無明顯變化。因而得到了迅速發展。目前各種形式的滾軋直螺紋連接接頭已成為鋼筋連接的主要形式。滾軋直螺紋連接的工序:鋼筋下料,并平頭滾軋直螺紋利用連接套筒對接鋼筋。施工現場鋼筋絲頭的加工:鋼筋下料時不宜用熱加工方法切斷,鋼筋端面宜平整并與鋼筋軸線垂直;不得有馬蹄形或扭曲;鋼筋端部不得有彎曲;出現彎曲時應調直。鋼筋滾軋直螺紋連接技術規程 DB34/T4632004對于絲頭的規定:(公差均為1P)鋼筋直徑16 18 20 22 25 2

16、8 32 3640完整絲扣牙數8910111011131415絲頭加工應使用水性潤滑液,不得使用油性潤滑液。鋼筋絲頭宜滿足6f級精度要求。應用專用直螺紋量規檢驗,通規能順利旋入并達到要求的擰入長度,止規旋入不得超過3p。抽檢數量10%,檢驗合格率不小于95%。關于滾軋直螺紋套筒的要求:鋼筋接頭質量的好壞,連接套筒是關鍵性部件。由于各廠家的螺紋參數和尺寸均有不同,鋼筋接頭設計的安全富裕量的取值也不一致,因此連接套筒的各項參數很難做到統一,在國家規范中對此未作統一規定。各生產單位設計時,滾軋直螺紋連接套筒所選取的基本尺寸參數互有差異,產品也有所不同,最終只能通過型式檢驗而加以驗證。因此滾軋直螺紋連

17、接技術是一種因此滾軋直螺紋連接技術是一種成成套技術套技術,為保證施工質量,技術提供單位所提供的加工,為保證施工質量,技術提供單位所提供的加工設備及連接套筒應配套使用,不能與其他單位加工的連設備及連接套筒應配套使用,不能與其他單位加工的連接套筒混用,以免出現質量問題。接套筒混用,以免出現質量問題。滾軋直螺紋連接套筒的現場檢驗:1)標志 為了方便施工和防止混料錯批,連接套筒上應有必要標志,以便施工現場識別滾軋直螺紋鋼筋連接接頭的標記。連接套筒上標志的內容簡述如下:(1)廠家標志。 (2)名稱代號(G)以及特征代號(表達連接方式的F、Y、K、S)。 (3)主參數代號 鋼筋強度級別(、R)及規格(直徑

18、以mm計)。(4)在套筒保護蓋上應有被連接鋼筋規格(直徑以mm計)的標志。 鋼筋滾軋直螺紋連接技術規程 DB34/T4632004對于套筒的規定:各地的地標:如重慶地標對套筒的規定并不一致,形成技術壁壘,建議參考,不宜強制。2).包裝 連接套筒(及鎖母)應包裝(裝箱)出廠,包裝上應標名產品的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制造日期、產品批號、生產廠家,以及產品合格證。 這些包裝上標明的內容是商品進入市場時所必須的,目的是生產者向用戶傳達的必要的質量信息以方便應用。同時還表明廠家承諾對該產品的質量保證。 將來萬一有問題,還可以據此追查,承擔相應的責任。 連接套筒裝箱前套筒應有保護端蓋,套筒內不得混入雜 物。3).產品合格證 包裝內必須附有產品合格證,這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廠方向用戶承諾質量的書面文件。產品合格證應作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