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及道岔安裝標準_第1頁
軌道及道岔安裝標準_第2頁
軌道及道岔安裝標準_第3頁
軌道及道岔安裝標準_第4頁
軌道及道岔安裝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軌道及道岔安裝標準1、軌道的鋪設標準1.1 井下運輸大巷鋪設軌道必須使用軌型為30kg/m 及以上的軌道。斜巷及采區(qū)等區(qū)域鋪設軌道可根據設計選擇軌型,但軌型不得低于 22kg/m。1.2 軌道扣件必須齊全、緊固并與軌型相符。軌道接頭必須使用合格的道夾板或魚尾板, 并用 4 條螺栓固定, 井下鋪設軌道如需改變軌道型號,不同型號軌道接頭必須使用合適的異形道夾板,道夾板不得有斷裂或少眼等現象。1.3 所有軌道接頭間距不得大于5mm,高低和左右錯差不得大于2mm。1.4 軌道方向應符合標準,目視直順,不得有硬彎。主要運輸線路軌道直線段應目視直順, 用 10m 弦量不超過 10mm (煤業(yè)子公司在特殊條

2、件下,局部巷道底鼓較嚴重區(qū)段用30m 弦量不超過 50mm) ;曲線段, 目視圓順, 用 2m 弦量相鄰正矢差半徑50m以下不超過 3mm。1.5 軌道軌面前后高低應目視平順,明顯變坡點處不得有接頭,應根據巷道變坡處的彎曲半徑,采用圓弧過渡。 主要運輸線路軌面前后高低允許偏差用10m弦量不超過 10mm。1.6 接頭采用懸接時,30kg/m 型號軌道軌枕距接頭距離為240mm,偏差不超過30mm,22kg/m 型號軌道軌枕距接頭距離為220mm,偏差不超過 30mm;接頭采用承接時,接頭處共3 根軌枕,中間一根在兩軌道的接頭處, 另兩根分別距中間軌枕240mm (30kg/m軌道) 、 220

3、mm (22kg/m 軌道) ; 直線段應對接,相對錯距不大于50mm;曲線段應錯接,相對錯距不小于2m。1.7 主要運輸線路軌道單軌中心線符合設計要求,偏差為設計值的 50mm;雙軌中心線的間距不小于設計要求,不大于設計值的20mm,雙軌的中心位置與設計位置的偏移不大于50mm。1.8 主 要運 輸線 路軌 道軌 面的 實際標 高與 設計 標高偏 差 為 50mm;坡度 50m 內誤差不超過 1/1000,高差不超過 50mm。1.9 井下軌道軌距為 600mm,主要運輸線路軌道直線段允許偏差+5mm、-2mm;曲線段加寬后允許偏差 +5mm、-2mm,在曲線段內應設置軌距拉桿。一般運輸線路

4、軌道直線段允許偏差+5mm、-2mm;曲線段加寬后允許偏差 +5mm、-2mm。1.10 同一線路必須使用同一型號鋼軌,不得使用雜拌道同一條運輸線路或區(qū)段范圍內有兩種不同型號的軌道(分支除外)或軌道長度低于 2.5m 的稱為雜拌道 。所用道岔的鋼軌型號不得低于線路的鋼軌型號。1.11 主要運輸線路軌道直線段兩股鋼軌頂面的高低差誤差不大于 5mm;曲線段加高后誤差不大于5mm。一般運輸線路軌道水平允許偏差不大于 10mm,消滅陰陽道。1.12 軌道軌枕質量合格, 敷設符合設計要求,接頭處軌枕無失效,無兩根以上軌枕連續(xù)失效(腐朽、損壞、斷裂、懸浮、不起作用者為失效) ,軌枕與軌道垂直。主要運輸線路

5、軌道軌枕間距為700mm,偏差不超過 50mm;一般運輸線路軌道軌枕間距為800mm,偏差不超過50mm。一般運輸線路木軌枕規(guī)格(寬 高)不小于 120 150mm。1.13 軌道道釘規(guī)格應與軌型配套,數量齊全,浮離不大于2mm,混凝土軌枕螺栓、壓板緊固齊全、浮離不大于2mm。每月應對軌道及軌枕各部螺栓滴油一次。1.14 軌道路基必須無嚴重塌坡、地鼓、沉降現象。主要運輸線路軌道道碴厚度不小于100mm,個別底板突出處不小于50mm,道碴應埋沒軌枕 2/3,軌枕必須露出 1/3,對道床應經常清理,應無雜物、無浮煤、無積水;一般運輸線路軌道道碴不超過枕面,不低于枕面1/3。軌道道碴的粒度應符合標準

6、要求,必須搗固堅實,無空板、吊板現象。1.15 軌道嚴禁用氣割進行截割, 如需截割的必須使用切軌機, 運輸大巷軌道不允許進行截割分段(較短距離修整除外)。軌道截割頭平面應與軌面垂直, 鋸切面不得歪斜。 軌道截割頭進行重新加工道夾板螺栓孔時,必須用鉆床進行加工,嚴禁使用氣割割眼。螺栓孔直徑為 24mm,孔水平中心線離軌面距離:30kg/m 型號軌道為 51.9mm,22kg/m 型號軌道為 59.7mm。 第一個螺栓孔中心距截割面距離30kg/m型號軌道為 60.5mm,22kg/m 型號軌道為 63.5mm。第二個螺栓孔中心距第一個螺栓孔中心距離為127mm。2、道岔的鋪設標準2.1 道岔軌距

7、按標準加寬后不大于3mm,轍岔前后的軌距偏差+3mm,-0mm。2.2 尖軌前端、直曲連接軌中部和道岔后部的兩股鋼軌的水平偏差不大于 5mm。2.3 道岔水平方向直線目視平順,用10 m 弦量不超過 10mm,曲線目視圓順,用 1m 弦量相鄰兩點正矢差不大于2mm,用 2m弦量相鄰兩點正矢差不大于3mm(煤業(yè)子公司在特殊條件下,在局部巷道底鼓較嚴重區(qū)段用30m弦量不超過 50mm) 。2.4 軌面前后高低目視平順,用10m 弦量不超過 10mm。2.5 道岔接頭處兩軌面高低和內側左右錯差不大于2mm。2.6 尖軌尖端與基本軌密貼,間隙不大于2mm,無跳動。尖軌損傷長度不超過100mm,在尖軌頂

8、面寬20mm 處與基本軌高低差不大于 2mm。2.7 尖軌開程為 80110mm。2.8 尖軌根部軌縫不大于8mm,其它軌縫與線路部分的軌縫要求相同。2.9 心軌至護軌工作邊間距為572mm,偏差為 2mm。2.10 護軌零件齊全,安裝牢固,無松動、失效現象。心軌尖端與護軌工作邊中心垂直相對,偏差為 50mm。2.11心軌在頂面寬 35mm處和翼軌喉部的垂直磨耗不超過7mm,鉚釘無松動,焊縫無裂紋。2.12滑床板應于軌底面貼合,其間隙不超過2mm。2.13基本軌與連接軌垂直磨損不大于7mm。2.14 軌撐應與基本軌密貼,間隙不大于1mm,數量齊全,無松動現象。2.15 扳道器拉桿零件齊全,連接

9、牢固,動作靈活可靠,安裝道岔處應使用長軌枕。2.16 主要運輸大巷應裝設司控道岔,司控道岔應動作靈活,控制箱完好,同一程序的司控道岔安裝間距不得小于控制器控制距離,1 個控制器不得使2 個司控道岔同時動作。主要運輸線路不得使用簡易道岔。2.17 斜巷串車提升的線路,使用的單開道岔不得小于4 號,曲線半徑不得小于 12m。2.18同一運輸線路使用不同軌型道岔應符合以下條件:2.18.1可以采用較線路軌型高一級的鋼軌,不允許采用低一級的鋼軌。2.18.2采用不同軌型道岔時,道岔前后端應各敷設5m 與道岔軌型相同的鋼軌,然后用異型道夾板與線路鋼軌連接。三、警沖標概念及安裝標準1、警沖標概念:是在道岔

10、后部兩線路之間設置的停車位置示警標志。2、警沖標作用:是為了使停放在道岔后部兩線會合處的列車或機車車輛,不妨礙鄰線上的列車安全運行,所有車輛停放都不得越過警沖標。所有警沖標是確定機車車輛的停車位置,保證行車安全的標志。3、 單開道岔轍岔尾部向后2m處安裝, 電子式可固定于巷道頂部,中心在雙股軌道中心,最下端距軌面不低于2.6m,牌板式固定于副道側巷壁上,安裝高度為牌板下端距巷道底板1m 。 4、偏口與大巷連接處道岔在轍岔尾部向后2m處安裝,兩股軌道分別安裝,不許固定在偏口最突出點處,電子式可固定于巷道頂部,中心在該股軌道中心點,最下端距軌面2.6m,牌板式固定于該股軌道非偏口頂點側巷壁上,安裝高度為牌板下端距巷道底板1m 。5、渡線道岔處安裝位置為岔尖前方(基本軌)1m處(雙側)安裝,電子式可固定于巷道頂部,中心在雙股軌道中心,最下端距軌面不低于2.6m,牌板式固定于人員正對岔尖方向左側巷壁上,安裝高度為牌板下端距軌面1m 。6、渡線道岔警沖標安裝位置位于距兩軌道中心線各0.75米處,共兩個點。安全停車位置位于距兩軌道中心線各0.8 米以上的路段。7、警沖標安裝形式可根據現場情況,在安裝位置點打水泥臺,并刷紅漆或貼反光警示牌等。8、如現場安裝位置不具備安裝條件,可在該點一側巷幫上安設警沖標。9、對采區(qū)車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