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居民收入分配現況_第1頁
美國居民收入分配現況_第2頁
美國居民收入分配現況_第3頁
美國居民收入分配現況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參閱資料:美國居民收入分配現況劉 強根據美國人口調查局公布的年度報告,2003 年美國居民收入分配的主要狀況是:居民收入水平與2002 年相比,基本保持不變,但居民收入差距繼續擴大,貧困人口數和貧困率出現上升。一、美國居民收入水平和分布構成情況 2003 年美國居民人均收入的中位數為23276 美元,比 2002 年的 233 16 美元下降0.2%。戶均收入的平均數為59067 美元,而中位數(下同)是43318 美元,比2002 年的 43381 美元略下降0.1%,出現了自1999 年居民收入達到44922 美元后連續4 年的收入下降現象。美國居民收入的分布構成是:從人種分布看, 白人和

2、黑人的收入分別為45572 美元和 29689美元,亞裔人的收入為 55262 美元,三者之間的比例是1:0.65:1.21;從年齡分布看,65歲以上居民的收入是23787 美元, 15 歲以上、 65 歲以下居民的收入是50171 美元,收入水平最高的年齡段是45 至 54 歲,收入達到60242 美元。 從區域分布看, 東北部地區的收入水平為 46742 美元, 中西部地區的收入水平為44732 美元, 南部地區的收入水平為39823 美元,西部地區的收入水平為46820 美元。從城際分布看,生活在大都市圈內的居民收入為46060美元,但中心城市內部的居民收入反而較低,僅為37 174 美

3、元,大都市圈外的居民收入為 351 12 美元。從性別分布看,全時工作的男性工人收入為40668 美元,全時工作的女性工人收入為30724 美元,特別需要指出,與 2002 年相比,男性工人的收入仍然有 0.6%的增加,而女性工人的收入卻出現0.6%的下降。二、美國居民收入差距及其變化情況美國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可以通過幾個常用指標加以分析,從基尼系數看,2003 年美國居民收入差距的戶均基尼系數為0.464,比 2002 年的 0.462 擴大了 0.2 個百分點。從收入的五等分分組看,最低、中等偏低、中等、中等偏高、最高五等分組收入占總收入的份額分別為 3.4%、8.7%、14.8%、23.

4、4%、49.8%,最高組是最低組的14.6 倍。從收入水平看,最高組是最低組的14.7 倍。從收入的九等分分組看,戶均收入5000 美元以下最低組的收入份額為 3.4%,而戶均收入10 萬美元以上最高組的收入份額為15.1%,兩組的收入水平和收入份額分別為20 倍和 4.44 倍,貧富差距十分懸殊。從收入差距的變化情況看,美國的基尼系數呈現逐步上升的趨勢。1970 年為 0.394,1980年超過 0.4,1990 年為 0.428,2000 年達到 0.462。從 19702000 年的 30 年間, 基尼系數擴大了 6.8 個百分點,而1990 以來的 10 年間,基尼系數擴大了3.4 個

5、百分點,表明居民收入差距在 20 世紀最后十年出現急劇擴大。泰爾指數同樣也是逐年擴大,1970 年為 0.271, 1980年為 0.274,1990 年為 0.317,2000 年為 0.404,2003 年達到 0.397。此外,收入五等分分組中最高組與最低組收入份額之比同樣呈現加速擴大趨勢,1980 年為 10.2 倍,1990 年為 11.9倍, 2000 年為 13.8 倍, 2003 年達到 14.6 倍。各種指標的變化情況,如表1 所示。表 1 美國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變化情況年份2003 2000 1995 1990 1985 1980 1975 基尼系數0.464 0.462 0

6、.450 0.428 0.419 0.403 0.397 泰爾指數0.397 0.404 0.317 0.274 收入份額比14.6 13.8 13.2 11.9 11.3 10.2 9.8 資料來源:美國人口調查局(下同)注: “ 收入份額比 ” 為居民收入五等分組中最高組與最低組之比三、美國居民的現狀況 2003 年美國公布的官方貧困率是12.5%,比 2002 年的 12.1%上升 0.4 個百分點,貧困人口是 3590 萬人,比2002 年增加了130 萬人,自2000 年以來美國貧困人口和貧困年出現了連續三年的上升, 但比 1959 年的 3949 萬人和 22.4%分別減少459

7、萬人和降低了9.9 個百分點,貧困人口和貧困率的變化情況如表2 所示。表 2 美國居民的貧困狀況年份2003 2000 1995 1990 1980 1970 1959 貧困率 % 12.5 11.3 13.8 13.5 13.0 12.6 22.4 貧困人口 (萬人 ) 3586 3158 3643 3359 2927 2542 3949 關于貧困的標準,美國人口調查局根據美國預算管理辦公室統計法規中第14 條,在規定家庭規模和人口結構基礎上,制定了一套用貨幣收入來衡量貧困率的標準。貧困標準為居民稅前收入不包括資本收益和非現金補貼,不隨著地理位置變動而變化,但要進行物價指數化調整。 如果家庭

8、的貨幣收入低于這個標準,則該家庭和成員均被認定處于貧困狀態。從絕對數看,與戶均收入的中位數相比,美國目前貧困標準的相對比例區間是0.220.82,如表 3所示,表中單位為美元。表 3 美國居民的貧困標準家庭規模無 1 2 3 4 5 6 7 8 以上單人65 歲以下9572 65 歲以上8825 雙人65 歲以下12321 12682 65 歲以上11122 12634 三人14393 14810 14824 四人18979 19289 18660 18725 五人22887 23220 22509 21959 21623 六人26324 26429 25884 25362 24586 241

9、26 七人30289 30479 29827 29372 28526 27538 26454 八人33876 34175 33560 33021 32256 31286 30275 30019 九人以上40751 40984 40404 39947 39196 38163 37229 36998 35572 2003 年,美國貧困人口的分布情況主要是,從人種分布看,白人的貧困人口和貧困率分別為 2495 萬人和 10.6.,黑人的貧困人口和貧困率分別為911 萬人和 24.3%,亞裔人的貧困人口和貧困率分別為153 萬人和 11.8%。從年齡分布看,65 歲以上的貧困人口和貧困率分別是 355

10、萬人和 10.2%, 18歲以上、64 歲以下的貧困人口和貧困率分別是 1944 萬人和 10.8%。18 歲以下的貧困人口和貧困率分別是1287 萬人和 17.6%。從區域分布看,東北區的貧困人口和貧困率分別為605 萬人和 11.3%,中西部地區的貧困人口和貧困率分別為 693 萬人和 10.7% ,南部地區的貧困人口和貧困率分別為 1455 萬人和 14.1% ,美國的西部地區的貧困人口和貧困率分別為833 萬人和 12.6%,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區。從城際分布看,生活在大都市圈內的貧困人口和貧困率分別為2837 萬人和 12.1%,但中心城市內部的貧困人口和貧困率分別為1455 萬

11、人和 17.5%,大都市圈外的貧困人口和貧困率分別為 750 萬人和 14.2% 。從國別分布看,本國居民中的貧困人口和貧困率分別為2997 萬人和 11.8%,外國人口中的貧困人口和貧困率分別為 590 萬人和 17.2%。四、美國各地區居民的收入與貧困狀況對于各州的居民收入進行橫向比較時,美國人口調查局采用各州三年數據的平均數來評價;而對各州居民收入的縱向增長情況,采用兩年數據的平均數來衡量。如表 4 所示。 2003年美國 50 個州的居民收入中位數是43527 美元,收入最高的是新澤西州,達到 55221 美元,最低的是西弗吉尼亞州,達到31210 美元,高低收入之比為1.77:1。最

12、高和最低的州都集中在東北部地區。美國 50 個州中,居民收入出現增長的有4 個州,即北達科塔、華盛頓和西弗吉尼亞;居民收入出現下降的有10 個州,即南部地區的愛達荷、阿肯色斯、肯他基、北卡羅來納和德克薩斯州、 東北部地區的馬薩諸塞、賓西法尼亞和羅德群島、西部地區的阿拉斯加和亞里桑那州。其他州的居民收入與上年基本持平。美國人口調查局對貧困狀況的評價與收入相同,2003 年美國 50 個州的平均貧困率是12.1%,最高的州是阿肯色,貧困率為18.5%,最低的州是新罕布夏州,達到6.0%。50 個州中,貧困率出現增長的有7 個州卡, 即南部地區的北卡羅來納、德克薩斯和弗吉尼亞州,中西部地區的伊利諾伊

13、州、密西根和南達科他州、西部地區的內華達州。貧困率出現下降的有兩個州,即密西西比和北達科塔州。表 4 美國各州居民的收入與貧困狀況全國平均最高的州最低的州高低之比收入水平(美元)43527 55221 31210 1.77 :1 州名(地區)12.1% 新澤西(東北)西弗吉尼亞(東北)貧困率( %)18.5 6.0 3.1:1 州名阿肯色(南部)新罕布夏州(東北)五、對分析我國收入分配狀況的若干啟示 2002 年,美國 gdp 總量為 10.45 萬億美元, 人均 gdp 為 36651 美元 屬于經濟高度發達國家, 但是居民收入中具有的收入水平高、分配差距大、 貧困人口多的特點。對于我們分析

14、和判斷我國收入分配狀況具有某些參考價值。主要的啟示是: 1、分析居民收入增長應與經濟增長相結合按照國際社會的標準,基尼系數超過0.4 就表明收入差距已經較大。美國的收入分配差距從基尼系數1972 年突破 0.4 后長期居高不下, 一直保持著差距較大的狀況,而且 20 世紀 90年代以來出現了加速趨勢(如果按照人均數計算,基尼系數可能更高),這與美國經濟出現的新亮點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密切相關,可以說經濟活力的再現、經濟增長的加速與分配狀況的失衡是相伴生的,但是美國的經濟增長、差距擴大與居民收入的增加是有內在聯系的,從宏觀分配的內部結構看,居民收入增長要高于經濟增長。根據美國經濟分析局(bea)

15、的資料, 2002 年美國居民的人均收入與產出之比達到0.641,經濟增長的大部分(超過2/3)成果由個人所分享。19902002 年,美國人均gdp 平均年增長速度為3.8%,而美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費水平年增長速度分別為3.9%和 43%,收入和消費的增長從中期趨勢看,快于經濟的增長。收入的穩定增長,為擴大消費, 實現收入分享、增強收入差距的社會承受力提供基礎和條件我國居民的收入分配狀況從20 世紀 90 年代開始,出現居民收入低于經濟增長和收入差距持續擴大的趨勢。按可比價格計算,“ 八五 ” 和“ 九五 ” 時期, cdp 實際年均增長分別達到12%和 8.3%,而同期城鎮居民可支配

16、收入實際年均增長7.9%和 5.7%,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實際增長4.3%和 4.7%,居民的收入增長均遠低于gdp 的增長,另一方面,收入分配中的不公已成為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問題。相當部分的社會成員沒有實現充分分享經濟發展成果。除了調節收入差距的稅收等措施有待進一步加強外,保持居民收入的穩步增長,應該成為經濟轉型時期保持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政策取向。二、分析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應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相結合從基尼系數看,美國的居民收入差距已經超過了我國(2002 年為 0.442),分組資料也顯示美國的貧富分化已經十分懸殊。但是 美國各州之間的居民收入差距并不大,高低之比不超過 1.8: 1,可以

17、說,美國居民收入的懸殊是建立在地區之間相對均衡的收入水平之上的,即較低的地區差別條件下,存在著較高的個人收入差距。而在我國收入分配中出現的問題是:較高的地區差別與較高的個人收入差別并存,2002 年我國居民的省際差別(最高與最低之比)分別為城鎮居民(2.28 倍)和農村居民(4.26 倍),特別是農村居民收入的地區差明顯偏高。對于解決我國居民收入分配中的問題較為不利。 3、分析貧困狀況應與經濟發展階段相結合美國居民的貧困率為12.5%,貧困人口超過3500 萬人, 但這是在人均gdp 超過 36000 美元的情況下出現的。我國雖然剛剛跨過了人均1000 美元的低收入門檻,但 2003 年底我國農村仍未解決溫飽的絕對貧困人口為2900 萬人,貧困發生率僅為3.3%。從國際比較看,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與所確定的貧困率存在著逆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