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課程資源,助力能力培養_第1頁
用好課程資源,助力能力培養_第2頁
用好課程資源,助力能力培養_第3頁
用好課程資源,助力能力培養_第4頁
用好課程資源,助力能力培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用好課程資源,助力能力培養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使用好“資料袋”和“閱讀鏈接”這個 課程資源, 將會令我們的教學錦上添花。 但怎么樣做到充分運用 好“資料袋”和“閱讀鏈接”中的資料和信息來提高語文教學 的質量,卻是我們每個從事語文教學的老師應該認真思考的課 題。通過我多年的從事語文教學的經驗積累和不斷的思考總結, 我認為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才能充分高效地使用好“資料袋”和 “閱讀鏈接”,達到助力能力培養的真正目的。 一、把握特點,系統梳理一一“用”之基礎 1.把握特點 (1)形式多樣,擴大閱讀面 “資料袋”和“閱讀鏈接”都是安排在課文的最后, 篇幅短 小,語言精練,信息較為集中。它出現的形式多種多

2、樣,主要從 背景資料介紹、人物生平介紹、原著作品推薦、文本知識補充、 同類資料拓展等五個維度進行設置, 有文字信息, 有圖片的展示, 有散文,有詩歌,有回憶錄等等,與文本的整合解讀配合得恰到 好處,讓“資料袋”和“閱讀鏈接”不僅合理而有效地服務了文 本解讀,而且擴大了閱讀面。 (2)貼近生活,突出閱讀點 “資料袋”和“閱讀鏈接”的內容緊密聯系生活實際, 其中 對歷史、動物、自然的介紹有 5 次,對作者人物介紹有 7 次,貼 近生活, 增加了學生學習的熱度, 為學生深入學習文本提供了良 好的輔助素材, 學生在“資料袋”和“閱讀鏈接”的幫助引領下 抱著“有趣”、 “想學”、“快學”的積極心態走進課

3、文的學習。 充分利用“資料袋”和“閱讀鏈接”的內容來營造一個與所學 課文內容相關的特定環境、時代氛圍,突出閱讀重點,把學生引 入到這個感興趣的情境當中來, 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學習熱度和激 發學習潛能的效果。 (3)拓展延伸,拓寬閱讀度 “資料袋”為學生提供相關語文材料, 拓展閱讀, 感悟作者 的創作心境和意圖, 深化對課文主旨的理解, 關注不同文章的表 達方法,開拓學生的閱讀視野,提升語文智慧、人文精神、審美 情趣、個 l 生風采,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凸顯語文學習的 價值。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教學應該讓學生更 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 充分利用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 ”所 以,高年段的“

4、資料袋”和“閱讀鏈接”非常重視課內外的語文 學習的聯系, 注重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 這樣不僅延展了學生學 習的寬度,給學生提供了理解語言、運用語言的好素材,還拓寬 了學生認知的深度和高度, 將有限的課堂學習延伸到無限的生活 空間。 2. 正確分類 有效的運用“資料袋”和“閱讀鏈接”, 能幫助我們提高教 學的效率。“資料袋”和“閱讀鏈接”是教材的有機組成部分, 它們篇幅精短,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引導學生進行語言實踐 的范本,我們要把握教材各部分之間的有機聯系,充分、靈活地 運用教材資源。 筆者對第三學段的“資料袋”和“閱讀鏈接”進 行了梳理,詳見下圖: 二、有機結合,豐富讀法一一“用”之效率

5、課后“資料袋”和“閱讀鏈接”內容豐富多彩, 對于學生知 識的拓展和閱讀能力的提升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所以在閱讀學 習“資料袋”和“閱讀鏈接”時, 不僅要讀, 更要做到與文本內 容有機結合,適時讀,在不同時機的閱讀中,豐富閱讀方法,提 高閱讀效果。 1. 結合預習一一嘗試自我閱讀 “資料袋”和“閱讀鏈接”中的內容都是新課教學學習的 極好材料, 平時我布置學生進行自主預習, 提前激發學生的閱讀 興趣,以達到“課未始,情已人”的效果,提高預習質量和自我 閱讀能力。 教學跨越百年的美麗一課,這是本單元“科學精神”的 第一篇課文, 學生在過去的語文學習和課外閱讀中, 已經了解了 不少科學技術成就以及一

6、些科學家的故事, 教學中我就提出了這 樣的預習要求: 1.初讀課文,要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讀閱讀 鏈接,了解居里夫人的事跡。 3. 初步理解課題“跨越百年的美 麗”。課一開始,同學們在閱讀鏈接的引領下,就感受到居里夫 居里夫人美麗的容貌, 也不光是她偉大的研究成果, 更重要的是 她的科學精神對科學追求, 為科學奉獻終身, 以及淡泊名利。 所以,愛因斯坦說,“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熱忱,哪怕只有一 小部分存在于歐洲的知識分子中間, 歐洲就會面臨一個光明的未 來。”課后的閱讀鏈接既引領了同學們的課前預習, 又提高了預 習質量。同時這個閱讀鏈接悼念瑪麗 ?居里也是課后第四 題“閱讀下面的閱讀鏈接

7、, 結合課文想一想, 你體會到 了什么, 再簡單寫下來”的要求, 既把鏈接內容同課文內容結合 起來,同時又把讀寫結合起來, 體現了語文知識綜合運用的要求。 由此可見,巧用課后“資料袋”和“閱讀鏈接”可以充分喚 起同學們學習課文的興趣,引導學生做好學習新課之前的預習, 既提高了同學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學習效率, 又培養了同學們自 我閱讀的良好習慣。 2、插入教學嘗試多元閱讀 (1)整合文本,體會畫龍點睛 “資料袋”和“閱讀鏈接”是課文學習的重要有機組成部 分,可以利用這些資源整合課堂,優化課堂結構,使教學內容更 富有層次感,真情實感和生動性。巧妙穿插此教學環節,會對詮 釋課文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讓

8、學生的閱讀體驗更深刻。 一夜的工作一課,本課的教學重在引導學生準確的把握 文章的主旨總理工作勞苦、 生活簡樸的基礎上, 尊重學生的 獨特體驗。 教學過程中就出現許多個 l 生化的感悟, 有的學生著 重感受到總理的嚴肅認真、 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 有的學生著重 感受到總理簡樸的生活態度, 有的學生著重感受到總理的平易近 人但在深入學習教材的時候, 學生也提出了許多問題。例如: “作者僅僅親眼目睹了總理一夜的工作, 為什么說總理的每一夜 都是這樣工作的?”“周總理為什么不先審閱作者帶去的文件, 而要讓作者等了幾乎一夜?”“總理為什么不白天工作, 晚上休 息?”學生問了這些問題我沒有敷衍、 搪塞,

9、而是讓學生聯系上 下文,多次運用課后“資料袋”與學生一起解決問題, 在解決問 題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周總理的偉大人格。在課堂教學 中,要找到關鍵點,然后解讀好它,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課堂 氣氛自然會達到預期效果,此時才能自然而然地銜接好教學環 節,使教學環節流暢、渾然一體。學生只有人情入境,才能激發 對學習的熱情與欲望, 使之情不自禁的走人文本, 做到融會貫通。 (2)用于補充,體會文盡其用 “資料袋”和“閱讀鏈接”充分地體現了整合的課程理念, 我把“資料袋”和“閱讀鏈接”的使用與課文的學習結合起來, 根據教學的需要適時補充, 學生的感情趨向熱烈的時候, 抓住時 機充分利用好“資料袋”或者“閱讀

10、鏈接”, 拉近文本與學生的 距離,填補空白,充實內容,做到文盡其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 觀能動性,強調“可以這么學習運用”、“也可以那樣理解運 用”。 教學白楊一課,文章中有一個片段:爸爸一手摟著一個 孩子,望著窗外閃過去的白楊樹,又陷入了沉思。突然,他的嘴 角又浮起一絲微笑, 那是因為他看見火車前進方向的右面, 在一 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 幾顆小樹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 這段話中, 從“沉思”到“微笑”描寫了爸爸的兩次神情變化。 教學中我引 導學生讀閱讀鏈接帳篷。讀完學生更加明白:爸爸看到窗外 閃過去的白楊樹, 由白楊樹想到自己, 想到千千萬萬個扎根邊疆、 建設邊疆的戰友。而他更多想到的是,子女

11、在邊疆的未來,他們 能否傳承白楊樹的精神, 也能成長為戈壁灘上的“白楊”。 有的 學生不止一次的讀閱讀鏈接帳篷,通過課后的閱讀鏈接,學 生豁然開朗, 深深體會到老一輩邊疆開拓者、 建設者“獻了青春 獻終身, 獻了終身獻子女”的博大情懷。 學生學習起來就容易多 了。 課后“資料袋”和“閱讀鏈接”有利于加深學生對課文的 理解和感悟,引起共鳴,從而突破學習難點。對課文中所涉及的 內容進行了有效補充, 這些課后信息對學生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文 本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 (3)提供交流,體會閱讀空間 “資料袋”和“閱讀鏈接”的呈現方式和用途都與課文的 內容相關, 有的成為課后思考練習題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12、有的 滲透了對比閱讀的理念, 我們只有學會比較鑒賞, 才能更好的體 會它、把握它、運用它。 三、學以致用,拓展延伸一一“用”之目的 1.編制“資料袋”和“閱讀鏈接”,培養廣泛閱讀的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重視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 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味。課外閱讀在語文學習 中非常重要,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怎樣激活學生閱讀興 奮點,值得每一位語文教師思考。葉瀾教授教曾說:“我們的語 文教學,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 ?Z 言文字,才能使其變成生 命的涌動。” 我根據“資料袋”和“閱讀鏈接”的不同類型, 設計了形式 多樣的語文閱讀實踐活動。如根據課文北京的春節的課后“閱

13、讀鏈接”的材料讓學生與課文進行對比閱讀, 看看在寫法上有什 么不同,對你的寫作有什么啟發。學習七律 ?長征我組織學 生了解長征途中感人至深的故事,并在班級開展了故事會活動; 還鼓勵學生搜集毛澤東詩詞進行閱讀,大大豐富了課堂教學內 容。根據課文草船借箭將相和的課后資料,進行名著知 識競賽等。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既增強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又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還提高了他們口語表達的能力。 從閱讀一篇課內文章起步,可以延伸到閱讀與其相關的一段 歷史、一本書、一批書,再去嘗試品讀書中的人物、情節,潛移 默化地向學生提供閱讀資源。 學習完一篇課文之后,我讓學生通 過名著閱讀交流會、制作手抄報、人物辯論

14、賽、表演課本劇等形 式讓學生匯報自己的閱讀成果。得法于課內,受益于課外。使其 發揮出更大的教學價值,在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方面起到 應有的作用。 2. 編制“資料袋”和“閱讀鏈接”,培養延伸閱讀的習慣 課后鏈接的大量信息知識, 其安排目的在于“引導學生更加 主動地了解與課文有關的信息。 ”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說: “語 文教師要做牧羊人, 語文教學要把學生領到水草豐茂的牧場, 而 不是圈養。”這告訴我們:語文學習是沒有“圍場”的,我們要 引導學生以“資料袋”和“閱讀鏈接”為原點和起點,學會閱 讀,熱愛閱讀,延伸閱讀,把知識內化,最終變成“自己的東西”, 養成良好的自主和延伸閱讀習慣,走向更廣闊的閱讀空間。 3. 編制“資料袋”和“閱讀鏈接”,培養讀寫結合的能力 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是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之一, 所 以,當我們以教材中的課文為例子, 在學生學好原有知識的基礎 上,我們可以借用“資料袋”和“閱讀鏈接”來蓄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