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地鐵車站基坑監(jiān)測方案_第1頁
武漢地鐵車站基坑監(jiān)測方案_第2頁
武漢地鐵車站基坑監(jiān)測方案_第3頁
武漢地鐵車站基坑監(jiān)測方案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武漢市軌道交通2號線 18標洪山廣場站基坑工程施工監(jiān)測方案(版本號V2.0送審用)上海輝固巖土工程技術有限公司2009年 5月1 工程概況1.1工程位置武漢市軌道交通 2 號線洪山廣場站位于洪山廣場西側廣場下,洪山廣場周圍為廣場環(huán)路。根據招標設計說明,工程共分為兩個標段:18A及 18B。其中, 18A標基坑工程為洪山廣場站北側部分, 18B 標基坑工程為洪山廣場站南側部分。施工前洪山廣場鳥瞰圖見圖 1。1.2 工程簡況洪山廣場站是軌道交通 2 號線與規(guī)劃中的軌道交通 4 號線的換乘車站,且同期建設,一次建成。洪山廣場站沿 2 號線方向車站長度約 169m,沿 4 號線方向車站長度約155m,

2、車站整體呈楔形。見圖 2。車站為地下三層島式車站。站臺層西側為 2 號線軌道線,東側為 4 號線軌道線。 2 號線與 4 號線的站臺通過換乘通道相連通。車站共設置 11 個地面出入口、 18 個地面風亭。18A標基坑大致呈四邊形形狀,東、西兩邊長度分別為約90m及 80m,南、北兩邊長度分別為約 100m及 150m。18B 標基坑大致亦呈四邊形形狀,東、西兩邊長度分別為約 74m及 81m,南、北兩邊長度分別為約 55m及 100m。洪山廣場站用“蓋挖逆作法”設計和施工,施工順序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現狀地面上進行車站主體的圍護樁和支承樁的施工?;訃o結構由 12001400mm鉆孔灌

3、注樁 + 850mm旋噴樁止水帷幕構成。第二階段是制作整個車站結構的頂板,為此要將頂板以上的復土剝離。 按設計底板的深度為 35 米不等,剝離這部分土層的工作從技術、安全方面考慮相當于一個淺型的基坑, 所以第二階段稱為 “淺基坑(階段)”。它的圍護采用“靠近中南路下穿隧道一側采用 SMW工法樁圍護,其余三側采用放坡圍護”的設計。第三階段為車站主體施工。車站頂板埋深: 3.00 5.09 米;車站底板埋深:25.01 26.20 米。車站主體主要采用蓋挖逆作法施工, 以鉆孔灌注樁為支護結構,另在車站內有多排基礎樁與中間鋼管混凝土柱復合體作為開挖過程中車站結構體的主要承力體和車站永久結構的一部分。

4、根據委托單位提供的招標設計說明,基坑變形控制等級為一級。N圖 1 施工前洪山廣場現狀鳥瞰圖1.3 沿線周邊環(huán)境(1)周圍建筑物洪山廣場站地處洪山廣場西側廣場下, 廣場周邊的建筑物主要有: 西北側 - 洪山賓館(距離基坑約 60m); 西南側 - 在建的保利文化廣場(距離基坑約 65m); 西側- 洪山體育館(距離基坑約 40m); 東北側 - 電信大樓(距離基坑約 100m); 東側- 湖北科技大廈 (距離基坑大于 150m); 東南側 - 武漢鐵路局(距離基坑約 100m); 西北側 - 洪山廣場家具中心(距離基坑約 65m)。(2)周圍構筑物周邊構筑物:洪山廣場下的中南路下穿隧道(距離基坑

5、約 7m,為箱式矩形隧道)。(3)周圍管線車站周圍管線眾多,含軍用電纜、給水、電力、電信、煤氣及排水管線等。圖 2 洪山廣場站平面示意圖1.4 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1.4.1區(qū)域地質概況武漢地區(qū)位于淮陽山字型弧頂西側與華夏構造復合部位,也處于山字型構造上的新華夏系第二沉降帶。燕山運動在本區(qū)遺留的構造形跡表明,本區(qū)內主壓應力為近南北向,因此形成了一系列近東西向的壓性結構面和相伴而生的近東西向壓性斷層、北北西及北北東的壓扭性、張扭性斷層。(1)地質構造根據武漢市基巖地質圖,洪山廣場處于大橋倒轉向斜的核部偏北翼。大橋倒轉向斜西起漢陽余氏墩,向東經長江大橋、珞珈山至新店。長約60km,寬約 1.5 2.

6、0km,軸線為北西西向。核部為三疊系大冶組灰?guī)r,兩翼為泥盆、二疊系地層。北翼倒轉,傾向北,傾角 70 80 度。該場地巖層產狀近于0 75。(2)新構造運動及地震武漢市位于幕阜山地震小區(qū)西北緣,西與江漢洞庭地震小區(qū)鄰接,北與桐柏大別地震小區(qū)相連。 由于上述構造性斷裂活動的不均勻性,區(qū)內中強地震分布具不均勻性,中強地震分布零散。自1330 年以來的 676 年,記載發(fā)生 M4.7 級地震 43 次,其中 M 6.0 級地震 3 次,最大一次為 1917 年湖南常德 6.75 級地震,若將范圍稍作擴大包含鄰近區(qū)內共發(fā)生 M 4.7 級地震 45 次,最大一次為 1631 年安徽霍山 6.25 級地

7、震。自 1970 年至今,儀器記錄的地震活動表現為弱震和群震活動為主。 主要震源深度在 815km,平均在 14km,屬上殼淺源地震。武漢市地震活動較為頻繁,但多屬弱震,且具震級小、烈度偏低的特點。1.4.2 地形地貌本場地屬長江三級階地地貌。場地內有沖溝發(fā)育,沖溝內分布有可塑軟塑狀態(tài)粉質粘土(地層代號6-1 、6-1a )。依孔口標高計,其地面標高變化在32.02 33.75m。1.4.3 地層巖性通過鉆探揭露,場地內的主要地層有:(1)人工填土( Qml )層雜填土(地層代號 1-1 ):表面為裝飾板材、 瀝青路面,其下為碎石及粘性土墊層。厚度為 0.50 3.10m,平均厚度為1.54m

8、。素填土(地層代號1-2 ):黃褐色,主要由粘性土組成,含少量碎石、角礫等硬雜質,呈濕的、稍密狀態(tài)。厚度為0.30 4.20m,平均厚度為 1.63m。(2)第四系全新統(tǒng)沖洪積(Q4pal )層粉質粘土(地層代號6-1 ):灰褐色黃褐色,含黃色鐵錳氧化物花斑,呈飽和、可塑狀態(tài)。分布于廣場北面沖溝地段。厚度為0.60 7.70m,平均厚度為 3.94m。粉質粘土(地層代號6-1a ):灰褐色黃褐色,含黃色鐵錳氧化物花斑,呈飽和、軟塑狀態(tài)。分布于廣場北面沖溝內。3.20 5.30m,平均厚度為 4.25m。al(3)第四系上更新統(tǒng)沖積(Q3 )層粉質粘土(地層代號 7-2 ):褐黃黃褐色,含黑色鐵

9、錳氧化物及灰白色高嶺土,呈飽和、硬塑狀態(tài)。厚度為 1.70 11.70m,平均厚度為 6.91m。(4)第四系中更新統(tǒng)沖洪積( Q2pal )層含碎石粘土(地層代號 10-2 ):棕紅色,含黑色鐵錳氧化物 , 碎石含量 530%左右,粒徑大小一般為20 300mm,巖性為堅硬的石英巖狀砂巖。呈濕的、硬塑狀態(tài)。厚度為 1.10 8.90m,平均厚度為 3.70m。含角礫粉質粘土(地層代號11-3a ):褐褐灰色,含有 3050的角礫,角礫成分為炭質泥巖及硅質巖,粒徑大小為620mm,呈飽和、可塑狀態(tài)。其厚度為11.90m。含粘性土礫砂(地層代號11-3b ):黃褐色,礫砂成分主要為硅質巖,粒徑大

10、小為25mm,含有 30的粘性土,呈飽和、密實狀態(tài)。其厚度為7.10 25.50m,平均厚度為 17.36m。(5)第四系殘坡積( Qdel )層粘土(地層代號 13-2 ):黃色棕黃色,含有少量母巖巖屑,呈飽和、硬塑狀態(tài)。該層分布于洪山廣場地段,厚度為0.80 3.30m,平均厚度為 1.93m。(6)二疊系( P)巖層硅質巖(地層代號17a):褐色肉紅色,主要成分為石英,隱晶質結構,層狀構造,裂隙極發(fā)育,裂隙面為黑褐色或肉紅色。強風化巖層極破碎,巖芯為碎屑狀;中風化巖層較破碎,呈碎塊狀或短柱狀。屬極硬巖。傾向北,傾角75。煤層(地層代號 17b):黑色,粗粒結構,顆粒為片狀或粒狀,可見已炭

11、化的樹木等植物,局部夾有炭質泥巖及炭質頁巖,巖芯呈碎屑狀。傾向北,傾角75。炭質灰?guī)r(地層代號17c):黑色,主要由方解石組成,含微量生物碎屑、褐鐵礦,隱晶微粒結構,層狀構造,上部有少量巖溶發(fā)育,下部巖芯完整。傾向北,傾角75。泥巖(地層代號 17e):黑灰灰紫紅黃等多種顏色,以黑灰色為主,主要由水云母組成,并含有白云石、炭質、黃鐵礦,泥質結構,層狀構造,強風化層巖芯較完整,中微風化巖層巖芯完整。傾向北,傾角75。鈣質泥巖(地層代號 17f ):灰青灰色,主要成分為水云母,泥質結構,層狀構造,鈣質膠結,強風化層巖芯較破碎,中微風化巖層巖芯較完整。傾向北,傾角 75。(7)石炭二疊系( C-P)

12、巖層泥灰?guī)r(地層代號 18b):灰淺灰色,主要由隱晶微粒方解石組成,含少量水云母及微量的石英礦物、鈣質生物碎屑,方解石呈隱晶狀,水云母呈鱗片狀。巖石完整性好。傾向北,傾角 75。泥巖(地層代號 18c):黃紫紅色,主要成分為水云母,并含少量石英粉砂、白云母、白鈦石,泥質結構,薄層狀構造,層面及裂隙面上有黑色薄膜。巖石完整性好。傾向北,傾角 75。石灰?guī)r(地層代號18d):灰色,主要由隱晶微粒方解石組成,含少量鈣質生物碎屑,方解石呈他形,常與泥巖呈互層狀產出。巖石完整性好。傾向北,傾角75。1.4.4 不良地質作用及特殊巖土(1)不良地質作用擬建車站地帶未發(fā)現不良地質作用。(2)特殊巖土擬建場地

13、內特殊巖土主要有人工填土。人工填土主要分布于整個擬建場地沿線,雜填土居上部,為瀝青路面,其下為礦渣、碎石及粘性土墊層。素填土居下部,由粘性土組成,含少量碎石、角礫等硬雜質。呈中密狀態(tài),是上層滯水的賦積之處。(3)煤層現階段地質勘察報告揭示局部場地有煤層分布,但未明確煤層性質,施工前應探明煤層中是否有瓦斯等有害氣體分布,防止瓦斯燃燒、有害氣體傷人等危險發(fā)生。1.4.5 水文地質(1)地下水類型場地地下水類型為上層滯水、承壓水、基巖裂隙水三種類型。上層滯水主要賦存于人工填土之中, 大氣降水及廣場灌溉用水是其主要補給來源。其地下水位埋深 1.20 3.40m,相當于標高 32.63 28.72m。該

14、層地下水主要向廣場中心下汽車地下通道內的排水設施集中排泄。車站施工時,宜設置止水帷幕,阻斷地下水的來源。承壓水賦存于沖溝的含粘性土礫砂層(地層代號11-3b )中,該礫砂層分布于工程地質平面分區(qū)圖II區(qū)的狹長地帶內,呈東西向展布,寬度約50m,北面有含碎石粘土(地層代號 10-2 )阻隔,南面是硅質巖隔斷。該承壓水從西向東徑流與排泄,具有承壓性,勘察其間,測得該承壓水水位在8.66m,相當于標高23.73m。洪山廣場車站底板埋深在 24m左右,已深入至該礫砂層之中,該承壓水的存在對施工有不利影響。施工時,在東、西兩頭設置止水帷幕,阻斷地下水的來源,并在施工中采取降水。基巖裂隙水存在于基巖裂隙之

15、中,水量小,對施工影響不大。(2)滲透性根據室內試驗及經驗數據,各土層滲透系數見表1。(3)地下水的腐蝕性該處承壓水對混凝土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均無腐蝕性,對鋼結構具有弱腐蝕性。表 1各土層滲透性系數巖土名稱地層代號滲透系數( m/d)滲透性分類雜填土1-13.20 4.50透水層素填土1-20.15 0.30弱透水層粉質粘土6-1 、 6-1a0.0005 0.0008不透水層粉質粘土7-20.0007不透水層含碎石粘土10-20.0003不透水層含角礫粉質粘土11-3a0.006 0.007微透水層含粘性土礫砂11-3b1.5 1.6透水層粘土13-20.0002 0.0003不透

16、水層2 監(jiān)測方案編制2.1 工程要點根據對工程地質資料及周圍環(huán)境情況綜合了解,通過對工程情況進行分析和預測,認為工程有以下要點:(1)基坑開挖深度較深,在基坑開挖施工過程中,由于水、土壓力等各種荷載作用下產生側向變形,而引起周圍一定范圍的地層移動,應加強對周圍環(huán)境的監(jiān)測,尤其車站東側的中南路下穿隧道和管線的監(jiān)測。(2)基坑開挖主要采用蓋挖逆作法施工,在蓋挖施工過程中和結構最終狀態(tài)下的結構重量、支撐體系要經歷重大變換, 施工中必須加強中間立柱與圍護體差異沉降的監(jiān)測。(3)因淺層土中富含上層滯水、含粘性土礫砂層中含承壓水,施工中應加強對地下水位的監(jiān)測。(4)因基坑分三個階段進行施工,在第二階段(淺

17、基坑)選用放坡為主的圍護設計,開挖施工時要加強對坡頂/ 坡腳穩(wěn)定的監(jiān)測。(5)因至今未見車站附屬結構(出入口、風井、通道等)的明確設計,故本監(jiān)測方案只涉及車站主體施工的監(jiān)測。附屬結構的監(jiān)測另案處理。2.2 方案編制的原則(1)布設的監(jiān)測內容及監(jiān)測點必須滿足設計和有關規(guī)范規(guī)程的要求,同時必須能客觀全面反映工程施工過程中周圍環(huán)境及基坑圍護體系的變化情況,滿足信息化施工的要求。(2)以三倍于基坑開挖深度為影響范圍,周圍建(構)筑物、地下管線和基坑本身作為監(jiān)測及保護的對象。(3)監(jiān)測過程中,采用的監(jiān)測儀器及監(jiān)測頻率應符合設計和規(guī)范要求,能及時、準確地提供數據,滿足信息化施工的要求。采用的監(jiān)測儀器必須滿

18、足精度要求且在有效的檢校期限內,采用方法必須準確、監(jiān)測頻率必須適當,符合設計和規(guī)范規(guī)程的要求,能及時準確提供數據。(4)監(jiān)測數據的整理和提交應能滿足現場施工和遠程上傳的要求。2.3 監(jiān)測工作的目的(1)對基坑施工期間基坑(及支護體)變形和其影響范圍內的環(huán)境變形、被保護對象的變形以及其它與施工有關的項目或量值進行測量,以及時和全面地反映它們的變化情況,是本工程實現信息化施工的主要手段,是判斷基坑安全和環(huán)境安全的重要依據;(2)為修正設計和施工參數、預估發(fā)展趨勢、確保工程質量及周邊建(構)筑物、管線的安全運營提供實測數據。是設計和施工的重要補充手段;(3)為優(yōu)化施工方案提供依據;(4)為理論驗證提

19、供對比數據;(5)積累區(qū)域性設計、施工及監(jiān)測的經驗。2.4 方案編制的依據(1)委托單位提供的洪山廣場站招標設計圖紙及相關資料和要求;(2)建筑基坑工程技術規(guī)范(YB9258-97);(3)建筑基坑圍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99);(4)基坑工程技術規(guī)程(湖北省地方標準)(DB42/159-2004);(5)建筑地基基礎技術規(guī)范(湖北省地方標準)(DB42/242-2003);(6)工程測量規(guī)范( GB50026-2007);(7)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guī)范(GB/T12897-2006)。3 監(jiān)測工作項目監(jiān)測點的布置是以委托單位提供的招標設計資料及湖北省地方相關規(guī)范/ 規(guī)程為依據,結合本工程

20、的特點,各監(jiān)測項目的測點布設位置及密度應與圍護結構類型緊密相關,控制測點布設密度以20m左右為一監(jiān)測斷面。為把握基坑變形狀況,提高監(jiān)測數據的質量,應在每一開挖段內有監(jiān)測點。同時,也注重監(jiān)測斷面的布置,主要為了解變形的范圍、幅度及方向,從而對基坑變形信息有一個清楚全面的認識,為圍護結構體系和基坑環(huán)境安全提供監(jiān)測信息。結合工程分段特點,監(jiān)測項目如下:3.1 深基坑圍護體系(1)圍護體(內部)水平位移監(jiān)測(測斜);(2)圍護墻體頂部水平位移監(jiān)測;(3)圍護墻體頂部垂直位移監(jiān)測;(4)(各層內)立柱與圍護墻差異沉降監(jiān)測;(5)支撐體系(樓板)應力監(jiān)測;(6)主動區(qū)水 / 土壓力監(jiān)測;(7)圍護樁鋼筋應

21、力監(jiān)測。3.2 周圍環(huán)境保護體系(1)地下水位監(jiān)測;(2)基坑周圍地表沉降監(jiān)測;(3)周圍建(構)筑物沉降監(jiān)測;(4)周圍地下管線沉降變形監(jiān)測。3.3 淺基坑圍護體系(1)坡頂 / 坡腳沉降監(jiān)測。4 監(jiān)測方法、儀器和監(jiān)測點布置的原則、埋設方法4.1 深基坑圍護體系4.1.1圍護體(內部)水平位移監(jiān)測(測斜)4.1.1.1監(jiān)測工作原理本項監(jiān)測是深入到圍護體內部,用測斜儀自下至上測量預先埋設在圍護樁體內的測斜管的變形情況,以了解基坑開挖施工過程中,作為圍護體和結構體一部分的圍護樁在各深度上的水平位移情況。(1)測斜管在待測圍護墻內埋設一條專門制造的“測斜管”。測斜管用PVC塑料制成,其內部有兩對互

22、成 90角的凹槽,是為“測斜儀”使用的“定向槽”。(2)測斜儀 一種有兩對(四個)導輪的角度測量儀器。其角度測量部分能測出測斜儀軸向與(即時的)鉛垂線間的角度 ( t );它的兩對導輪間距離是定長 “L”(一般 L=50cm)。測斜儀本身防水,其尾后有一條兼作信號傳送和荷重的鋼絲多芯電纜。 使用時將導輪納入測斜管待測方向的一對導槽中。 當測斜儀停在測斜管的某深度位置時,該處測斜管與鉛垂方向的夾角t 就被斜儀所測出。從簡單的數學關系可知此位置時測斜管與鉛垂位置偏開的距離(水平位移)為:S= L sin t。見圖 3。圖 3測斜儀的工作原理4.1.1.2測點安裝方法測點(測斜管)埋置于圍護樁內,深

23、度與圍護樁等深,以便能測到樁底處的變形。圍樁體中的測斜管固定在鋼筋籠上與之一起放入并埋入混凝土中。埋設時,測斜管的一對槽口必須與所在的圍護墻體成垂直位置。在圍護樁頂部處要加鋼套管于測斜管外以起保護作用,鋼套管的上口必須高出圍護樁頂部15cm、埋入圍護樁的深度不能小于1m。投入使用的測斜管管口部要設可靠的保護裝置。4.1.1.3儀器美國 SLOPE INDICATOR公司雙向測斜儀, DATA MATE數據采集儀;輪距: 500mm;量程: 53;分辨率: 0.02mm/500mm;重復性: 0.01%FS。見圖 4、圖 5。4.1.1.4測點數量18A標共計 17個測點。 18B標共計 11個

24、測點。 18標共計 28個測點。圖 4(活動式)測斜儀、電纜和管口輔助滑輪圖 5 DATEMATE 數據采集儀圖 6蘇一光 RTS632全站儀圖 7徠卡 NA2型水準儀4.1.2圍護墻頂部水平位移監(jiān)測(1)原理:利用前視固定點形成的測量基線,用全站儀測量地表各測點與基線間距離的變化;通過實測水平角、水平距進行計算,從而了解圍護體頂部水平位移的情況。(2)儀器:蘇州一光 RTS632全站儀(圖 6);精度: 2(2+2ppm*D)。(3)布設方法與位置:在圍護墻體頂部的測點處埋入(或打入)頂部為光滑的凸球面的鋼制測釘。測釘與混凝土體間不應有松動。布設位置為:測斜孔對應的位置;在相鄰兩個測斜孔中點

25、位置。(4)監(jiān)測數量: 18A標共計 34個測點。 18B標共計 22個測點。 18標共計 56個測點。 4.1.3 圍護墻頂部垂直位移監(jiān)測(1)原理:通過后視水準控制基準點,觀測圍護墻頂部測點高程的相對變化情況。(2)儀器:徠卡 NA2型水準儀(圖 7)及 GPM3平板測微器,因瓦合金標尺;精度: 0.5mm/km。(3)布設方法與位置:同“4.1.2圍護墻頂部水平位移監(jiān)測”。(4)監(jiān)測數量18A標共計 34 個測點。 18B 標共計 22 個測點。 18 標共計 56 個測點。4.1.4 (各層內)立柱與圍護墻差異沉降監(jiān)測(1)原理:利用水準儀觀測測點,了解(各層內)立柱和圍護墻高程差異情

26、況。(2)儀器:徠卡 NA2型水準儀(圖 7)及 GPM3平板測微器,因瓦合金尺精度: 0.5mm/km。(3)布設方法:在(各層內)立柱與圍護墻上打入頂部為光滑凸球面的鋼制測釘,測釘與結構體間連接牢靠。實施中18A 標布設 5 組斷面,斷面布設的原則為: 18A標段自北向南 1/4D、1/2D 及 3/4D( D: 18A 標段南北向寬度)位置設三個斷面(A-A、B-B 和C-C),每個斷面計劃30 個測點;同時沿南北向中軸線(沿中軸線各20m)鄰近位置設 2 組斷面( D-D和 E-E)每個斷面計劃30 個測點。累計 5 組斷面, 150 個測點。18B實施中布設 3 組斷面,斷面布設的原

27、則為: 18B標段自北向南 1/4D、1/2D(D:18B 標段南北向寬度)位置設二個斷面(F-F和 G-G),每個斷面計劃30 個測點;同時沿南北向中軸線位置設 1 組斷面( D-D,系 D-D的延續(xù)),計劃該斷面 30 個測點。累計 3 組斷面, 90 個測點。說明:因出土的需要,預計在頂板及相應樓板上留尺寸較大的孔。這些開孔若與本項監(jiān)測測點布置的斷面重合,則監(jiān)測斷面和測定應作適當調整,以避開開孔位置。此調整留待開孔設計完成后在實施監(jiān)測時進行。(4)監(jiān)測數量18A標:共 5個截面(每個截面 30個測點), 150個測點。18B標:共 3個截面(每個截面 30個測點), 90個測點。4.1.

28、5支撐體系(樓板)應力監(jiān)測(1)原理:在本工程蓋挖逆作法施工中,頂板、兩層中板及底板既作為結構體,也作為重要的支撐體系?;娱_挖中受周圍土壓力、立柱位移引起的應力及其他荷載的作用,會對各層板結構(內)應力產生影響。通過埋設在板上、下緣主筋上鋼筋測力計的應力變化,監(jiān)測板結構的應力變化。(2)儀器:GJJ-10 型振弦式鋼筋測力計 (圖 8);量程: 100MPa(壓),200MPa(拉);規(guī)格暫取 24;分辨率: 0.05%FS。ZXY-2 型頻率讀數儀(圖 9);分辨率: 0.1Hz。(3)工作原理和安裝方法這是一種用(振)弦式原理工作的應變計,它通過附著在被測對象表面的振弦隨著被測對象受力變

29、形而自身(弦)的松緊發(fā)生變化導致的自振頻率的變化而工作,頻率值反映了被測對象的受力狀況(方向和數值)的變化。(4)布設方法監(jiān)測斷面分別為 B-B、D-D( 18A 標)和 F-F、D-D(18B標)。(頂板、下一層及下二層板)結構施工時在鋼筋綁扎完成后,應力計安排在指定被測監(jiān)測截面上,必須在監(jiān)測截面上、下主鋼筋上分別布設一個應力計,分別得到板上、下緣不同的應力值。在綁扎鋼筋時在安裝位置處切斷主筋,將應力計兩端與主筋用電弧焊的方法搭接,焊縫標準應符合規(guī)范要求,并且要采取冷卻措施防止焊接時的熱量傳入應力計的鋼弦式組件損壞應力計。鋼筋應力計信號線用PVC管保護引出,在引出端要加以有效的保護裝置。圖8

30、 GJJ-10型振弦式鋼筋測力計圖 9 ZXY-2 型頻率讀數儀(5)監(jiān)測數量18A標:共 2個斷面(每個斷面設 2組測點,每組 6只鋼筋計),共計 24只鋼筋計。18B標:共 2個斷面(每個斷面設 2組測點,每組 6只鋼筋計),共計 24只鋼筋計。4.1.6主動區(qū)水 / 土壓力監(jiān)測(1)原理:為實現對圍護體主動區(qū)土體孔隙水壓力及土壓力的觀測,要在鉆孔樁(迎土側)布置水壓力 / 土壓力監(jiān)測項目。用埋設在鉆孔樁內的水/土壓力計來進行測試。水/土壓力讀數可反映不同工況下鉆孔樁圍護體不同深處所受土體孔隙水壓力及側向土壓力的大小。(2)傳感器: JTM-V3000C型振弦式孔隙水壓力計(圖 10)和

31、JTM-V2000B型振弦式土壓力計(圖 11);量程:(土壓力計) 0.4/1.0 MPa ,(孔隙水壓力計) 0.6/1 MPa ;ZXY-2 型頻率讀數儀(圖9);分辨率: 0.1Hz 。(3)布設方法:監(jiān)測點安排在鉆孔樁圍護體指定幅的鋼筋籠中。水/ 土壓力計布置在迎土面外側圍護體上,且成對布設。布設位置為-1m、-4m、-7m、-10m、-13m、-16m、-19m、-22m、-25m 及-28m 共十處。每個深度安排水 / 土壓力計一只,共10 只孔隙水壓力計, 10 只土壓力計(見圖12)。圖 10 JTM-V3000C 型振弦式孔隙水壓力計圖 11 JTM-V2000B 型振弦式

32、土壓力計圖 12鋼筋應力、主動區(qū)孔隙水/ 土體圖 13 氣動頂出裝置工作原理圖側壓力測點布置示意圖(4)安裝方法采用(氣動)頂出器進行輔助安裝土(水)壓力計。將土(水)壓力計和相應的(氣動)頂出器預先安裝在鋼筋籠內預定的位置,隨鋼筋籠一起放入鉆孔中;鋼筋籠就位后,用(氣動)頂出器將土(水)壓力計壓向槽壁的土體,緊密貼合。隨后澆筑混凝土。壓力計的電纜順鋼筋向上引出,并要加以有效的保護裝置。(5)(氣動)頂出器性能特點(氣動)頂出器安裝方法是一種改進,比“掛布法”可靠。適合大深度要求的條件下安裝。其可靠性高,預裝在鋼筋籠上就位尺寸準確。隨鋼筋籠就位后,氣泵即可以加壓,將土(水)壓力計壓入( 或)

33、壓向土層,就此進入工作狀態(tài)。讀數即刻就可以被地面上的儀器接收顯示。提高了安裝的成功率。見圖13。(6)監(jiān)測數量18A標設 1處孔隙水壓力 / 土壓力監(jiān)測。共計 10只孔隙水壓力計; 10只土壓力計。18B標設 1處孔隙水壓力 / 土壓力監(jiān)測。累計 10只孔隙水壓力計; 10只土壓力計。4.1.7圍護樁鋼筋應力監(jiān)測(1)原理:采用鋼弦式鋼筋應力計來測量。 應力計應預埋在圍護樁鋼筋中指定位置處,隨鋼筋籠一起就位。為最終計算彎矩提供原始數據。(2)儀器:GJJ-10 型振弦式鋼筋測力計 (圖 8);量程: 100MPa(壓),200MPa(拉);規(guī)格暫取 24;分辨率: 0.05%FS。ZXY-2

34、型頻率讀數儀(圖9);分辨率: 0.1Hz。(3)布設方法:布設深度為25m,在圍護樁主動區(qū)及被動區(qū)均安裝鋼筋應力計,間距均為 6m(圖 12)。在安裝位置處切斷主筋, 將應力計兩端與主筋用電弧焊的方法搭接,焊縫標準應符合規(guī)范要求,并且要采取冷卻措施防止焊接時的熱量傳入應力計的鋼弦式組件損壞應力計。鋼筋應力計信號線用PVC管保護引出至地面,在地面的引出端要加以有效的保護裝置。(4)數量18A標設 1處圍護樁鋼筋應力監(jiān)測。共計10只鋼筋計。18B標設 1處圍護樁鋼筋應力監(jiān)測。共計10只鋼筋計。4.2 周圍環(huán)境保護體系4.2.1地下水位監(jiān)測基坑工程有降水措施,有專業(yè)降水單位進行坑內(包括承壓水)水

35、位監(jiān)測,所以本監(jiān)測方案不重復安排這部分工作。對于坑外,根據委托單位提供的資料,18A 及18B標分界處位于軸線 1-8 1-10 及2-7 2-9 間有一承壓水帶(東西向貫穿整個基坑,寬度約50m),水位監(jiān)測按二部分進行。一般水位監(jiān)測基坑采用鉆孔樁加旋噴樁止水帷幕作為隔水的圍護體,坑內、外降水主要是降低水位以便挖土施工??觾?、外抽水時,坑外觀測孔的水位會受影響而發(fā)生波動;但在抽水暫停的間歇期,坑外(靠近圍護體區(qū)域)的水位應會穩(wěn)定在一個高度上,此時若有明顯水位的下降,應視為是圍護墻可能有漏水的現象發(fā)生的提示。本項水位監(jiān)測目的主要是用于了解圍護墻的止水(隔水)功能。承壓水監(jiān)測在坑內外降(承壓)水的

36、間歇期,若坑外承壓水觀測孔水位有明顯的下降,視為是圍護墻可能有漏水的現象發(fā)生的提示。(1)原理:預埋水位測管于基坑外的土體內,用水位計測量,了解水位變化。(2)儀器:尺式水位計;量程:40m;分辨率: 1cm。(3)埋設方法:先在土體內鉆孔至設計深度, 然后將帶有進水孔 (孔外包有過濾材料)的水位管放入孔中,于管外回填中粗砂至進水段上方 30cm,再在管外用粘土回填至地面高度?;靥顣r要注意切實封閉被監(jiān)測土層上所有可能含水的土層。管口設必要的保護裝置。(4)監(jiān)測數量18A標:共計 3個測點(孔)(含承壓水位觀測:共2個測點)。18B標:共計 1個測點(孔)。圖 14 尺式水位計4.2.2基坑周圍

37、地表沉降監(jiān)測(1)原理:通過后視水準控制基準點,觀測基坑周圍地表沉降測點高程的相對變化情況。(2)儀器:徠卡 NA2型水準儀及 GPM3平板測微器,因瓦合金標尺;精度:0.5mm/km。(3)測點布設: 在相應于“ 4.1.1 圍護墻(內部)水平位移監(jiān)測(測斜)”的測點對應的邊坡坡頂外側 1m處的地表布置地表沉降測點。在上述“”圍護墻外側任意2 個地表沉降測點之間設加密測點,位置于圍護墻外側 1m處。 在 18 標基坑的四側布設地表沉降盆測點??拷心下废麓┧淼酪粋雀鳒y點距離圍護體的距離分別為17111835m?;悠渌齻雀鳒y點距離邊坡坡頂的距離分別為 1 71118 35m。 在中南路下穿

38、隧道上方加密監(jiān)測,共增設8 個測點。間距為 20m。(4)布設方法:測點為頂部光滑的具有凸球面的鋼制測釘。打入土體中的測釘要有足夠的長度,測釘與土體間不允許松動。(5)監(jiān)測數量18A標: 60個。 18A標: 40個。累計 100個測點。4.2.3周圍建(構)筑物沉降 / 水平位移監(jiān)測(1)原理:通過后視水準控制基準點,觀測建筑物測點高程的相對變化情況,從而了解各監(jiān)測點沉降的數值和其是否發(fā)生會引起傾斜或開裂的不均勻沉降。對中南路下穿隧道,同時進行沉降和水平位移的監(jiān)測。(2)儀器:徠卡 NA2型水準儀及 GPM3平板測微器,因瓦合金標尺;精度:0.5mm/km。蘇州一光 RTS632全站儀(圖

39、6);精度: 2(2+2ppm*D)。(3)測點布設基坑實施中以距離基坑 3倍開挖深度范圍內的建筑物為重點監(jiān)測對象。主要包括西北側的洪山賓館、西側的洪山體育館、在建的保利文化廣場及洪山廣場下的中南路下穿隧道。A對建筑物,測點設在四角,沿外墻每10m15m布設 1個測點監(jiān)測沉降。B對洪山廣場下的中南路下穿隧道,測點設在隧道西側的結構上,間距為20m。同時監(jiān)測沉降和水平位移,測點共用。在待測部位,將專用測量測釘打入或埋入近地面的結構體內,測釘頭部磨成凸球型。測釘與結構體間不允許有松動。(4)監(jiān)測數量建筑物測點累計 40個。中南路下穿隧道累計17個。共計 57個測點。4.2.4周圍地下管線沉降變形監(jiān)

40、測工作重點主要對基坑周圍相應于“三倍基坑開挖深度”范圍內的地下管線進行監(jiān)測和保護。具體監(jiān)測安排宜待管線搬遷后對尚處于開挖影響區(qū)內的管線進行重點監(jiān)測。監(jiān)測工作將以管線的沉降監(jiān)測為主。(1)原理:通過后視水準控制基準點,觀測周圍地下管線測點高程的相對變化情況,從而了解各監(jiān)測點沉降的數值和其是否發(fā)生會引起管線處于不利狀態(tài)的不均勻沉降。(2)儀器:徠卡 NA2型水準儀及 GPM3平板測微器,因瓦合金標尺;精度:0.5mm/km。(3)測點布設:測點間距宜為1525m,實際埋設中可根據地面交通、管線類別及臨近基坑開挖深度適當調整。布設方法根據現場情況靈活取用。(4)布設方法: 間接法布點A沉降測點采用

41、16( 18)mm螺紋鋼筋埋(打)入管線上方緊鄰土層中(螺紋鋼筋的端部應深入到管線上方10cm左右;頂部應磨成光滑的凸型球面并高出地表12cm);再在其外加一段長度比螺紋鋼筋短23cm、內徑 25mm的鋼管,亦打入土中(套管上口與地面平齊),這樣可保證測到近管線埋設深度部分的土體沉降,并以此來表示管線的沉降。 B. 在管線窨井邊直接布設凸型球面金屬測釘作為管線沉降測點。 C.在不方便上述兩種測點布置時亦可采用測量專業(yè)沉降測釘布置在管線正上方表面硬層土體中或混凝土中,測釘在土層或混凝土中不能有松動。 直接布點對距地面較淺的壓力管線,沉降測點可直接設點,方法是將各管線覆土挖開,暴露出管線,然后將

42、12mm左右的螺紋鋼筋一端用機械或其它合適的方法固定在管道上,另一端垂直向上引到地面高程(頂端磨成凸球面),然后回填土至原地面高度。在現場監(jiān)測點布設中應做到: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每條路上盡可能取一條最重要、最危險的管線布設直接監(jiān)測點;監(jiān)測點盡可能設在管線出露點,如閥門、窨井上。在此基礎上,根據管線的埋深,合理布點。(5)數量: 120 個測點。(測點根據現場交通、管線搬遷情況及管線類別確定測點布設方法。當管線搬遷開挖時,采用直接布點法;當不具備開挖出露條件時,采用間接布點法。)4.3 淺基坑圍護體系4.3.1 坡頂 / 坡腳沉降監(jiān)測(1)原理:通過后視水準控制基準點,觀測淺基坑開挖時坡頂 / 坡

43、腳成對沉降測點高程的相對變化情況。(2)儀器:徠卡 NA2型水準儀及 GPM3平板測微器,因瓦合金標尺;精度:0.5mm/km。(3)測點布設:測點布設于第一階段淺基坑的坡頂/ 坡腳部位。成對布設。(4)布設方法:測點為頂部光滑的具有凸球面的鋼制測釘。打入土體中的測釘要有足夠的長度,測釘與土體間不允許松動。測點間距為20m。(5)監(jiān)測數量18A標共設 12對測點。18B標共設 6對測點。每對測點在坡頂及坡腳各設1個測點。4.4 監(jiān)測點匯總表 2基坑及周圍環(huán)境監(jiān)測測點匯總表序號監(jiān)測項目單位數量備注1-1圍護體水平位移監(jiān)測(測斜)孔28孔深 32m1-2圍護墻頂部水平位移監(jiān)測點561-3圍護墻體頂

44、部垂直位移監(jiān)測點56蓋1-4挖(各層內)立柱與圍護墻差異沉降監(jiān)測截面8每截面設30 個測點,共計240 個測點逆作1-5基支撐體系(樓板)應力監(jiān)測截面4每截面設2 組測點,每組6 只鋼筋計,坑共計 48 只鋼筋計圍每處共 10 個深度,每個深度設水/ 土壓護1-6體主動區(qū)水 / 土壓力監(jiān)測處2力計各 1只。共 20 只滲壓計, 20 只土壓系計。用 JACK法安裝。1-7圍護樁鋼筋應力監(jiān)測處2每處共 5個深度,每個深度設鋼筋計各 2只。共 20 只鋼筋計。1-8基坑周圍地表沉降監(jiān)測點1002-1淺基坑坡頂 / 坡腳沉降對18坡頂、坡腳各設 1 個測點,共 36個測點3-1周圍地下水位監(jiān)測孔4含

45、 2 個承壓水觀測孔。3-2環(huán)境周圍建 / 構筑物沉降監(jiān)測點57保護3-3體系周圍地下管沉降變形監(jiān)測點120表 3儀器設備匯總表名稱型號規(guī)格數量備注(活動式)雙向測斜儀美國 SLOPE INDICATOR 公司1量程: 53;分辨率: 0.02mm全站儀蘇州一光 RTS632全站儀1精度: 2(2+2ppm*D)水準儀徠卡 NA2型/GPM3平板測微器1精度: 0.5mm/km振弦式鋼筋測力計國產68量程: 100MPa(壓), 200MPa(拉)尺式水位計國產1量程: 40m;分辨率: 1cm振弦式土壓力計國產20量程: 0.4/1.0MPa振弦式孔隙水壓力計國產20量程: 0.6/1.0M

46、PaZXY-2 型頻率讀數儀國產1量程: 5005000HZ;分辨率: 0.1Hz臺式電腦 / 打印機國產1 套P4 (CPU)5 監(jiān)測頻率及報警值5.1 監(jiān)測頻率基坑變形控制等級為一級。根據設計文件及基坑工程技術規(guī)程(湖北省地方標準)( DB42/159-2004)等規(guī)范,現場監(jiān)測的時間間隔按表4執(zhí)行。表 4現場監(jiān)測時間間隔表基坑等級施工狀況一級施工前至少測 2次初值圍護樁、地基加固和降水施工3d7d開挖施工1d頂板、各中層板結構施工1d澆好底板后 7d內2d澆好底板后 7d 30d內2d7d澆好底板后 30d后15d備注當變化量或累計變化量超警戒值時,監(jiān)測頻率適當加密。注:當監(jiān)測數據達到報

47、警范圍,或若遇到特殊情況,如暴雨等惡劣天氣以及其它意外工程事件,應適當加密觀測、直至24小時不間斷的跟蹤監(jiān)測。在基坑開挖間歇期、變形趨于穩(wěn)定時,監(jiān)測時間間隔可適當放長,例如調整為 5天7 天。加密監(jiān)測時,考慮到土體變形特性及監(jiān)測時間限制,監(jiān)測項目首選:A 圍護體水平位移(測斜)監(jiān)測;B 支撐體系(樓板)應力監(jiān)測;C 地下水位監(jiān)測。由委托單位審批后執(zhí)行。5.2 報警值基坑變形控制等級為一級,因此監(jiān)控施工過程中的基坑變形、環(huán)境變化情況工作應全面滿足安全等級控制保護要求,使施工單位能隨時了解變形情況,以便及時采取有關措施,調控施工步序與節(jié)奏,作到信息化施工,確保工程施工順利進行。各項監(jiān)測的數值達到一定范圍(即:將產生不可接受的負面影響時)要進行“報警”。根據現有資料,報警值根據設計文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