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nventor對繞線機的傳動裝置進行三維建模與運動仿真(畢業(yè)論文+全套CAD圖紙)(答辯通過)_第1頁
基于Inventor對繞線機的傳動裝置進行三維建模與運動仿真(畢業(yè)論文+全套CAD圖紙)(答辯通過)_第2頁
基于Inventor對繞線機的傳動裝置進行三維建模與運動仿真(畢業(yè)論文+全套CAD圖紙)(答辯通過)_第3頁
基于Inventor對繞線機的傳動裝置進行三維建模與運動仿真(畢業(yè)論文+全套CAD圖紙)(答辯通過)_第4頁
基于Inventor對繞線機的傳動裝置進行三維建模與運動仿真(畢業(yè)論文+全套CAD圖紙)(答辯通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下載文檔就送全套 CAD 圖紙,扣扣 414951605 學習好資料,畢設專用,答辯優(yōu)秀 摘 要 本課題是基于電子行業(yè),紡織行業(yè)的繞線工序,傳統(tǒng)行業(yè)中大部分依靠手工繞線對人員依賴程度高,導致與繞線工藝相關的繞線行業(yè)存在一些無法逾越的問題,首先在電子行業(yè),激烈的競爭以及國內(nèi)人力成本的逐步提高,導致一些企業(yè)利潤相當微薄,再次由于磁環(huán)繞線工作枯燥乏味,工人流動性極大,從而導致繞線企業(yè)缺乏熟練的繞線工,容易產(chǎn)生誤差,不能保證產(chǎn)品的高精度,例如在儀表加工行業(yè)中,手工繞制的線圈產(chǎn)品,誤差相差三圈會導致一起的測量精度會降低 0.01,使得產(chǎn)品不能達到萬分之五的精準這直接用想到企業(yè)的生產(chǎn)效率與生產(chǎn)質(zhì)量,因此開發(fā) 自動繞線機成為制造業(yè)的一個新的機遇。 本課題主要針對繞線機的傳動部分元件,利用 Inventor 對繞線機的傳動裝置零件進行三維實體建模,在進行繞線機的傳動裝置設計時,首先考慮的傳動平穩(wěn),運動可靠問題,在使用過程中不能存在任何的安全隱患問題,使用簡便、容易操作。 運用 Inventor 軟件對設計出線機的傳動裝置零件進行裝配,檢查干涉情況,并運動仿真分析。 關鍵詞: Inventor 繞線機; 三維建模; 運動仿真 下載文檔就送全套 CAD 圖紙,扣扣 414951605 學習好資料,畢設專用,答辯優(yōu)秀 Abstract This topic is based on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textile industry during the process, the traditional industry rely on hand to personnel during most of the dependent degree is high, cause and winding process related coiling industry has some not insurmountable problem, first in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the fierce competition and domestic the gradual improvement of the human cost, leading some corporate profits are lean, once again, because they can work during boring, workers liquidity is great, leading to coiling enterprise shortage of sk illed work during, easy to produce the error, cant guarantee products of high precision, for example in the instrument processing industry, the coil products made by hand, are three laps will lead to the error of measurement accuracy together will reduce 0.01, make product cant reach five over ten thousand of the precise directly with the though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production quality, and so develop automatic winding machine be manufacturing a new opportunity. This subject mainly for coiling machine of the transmission part components, the use of coiling machine Inventor of the transmission parts for 3 d entity modeling, in coiling machine transmission device design, the first consideration of smooth transmission, sports and reliable, in use process cant exist any safety concerns, easy to use, easy to operate. Using software to design qualification machine Inventor of the transmission parts assembly, check the intervene problem, and motion simulation analysis. Key words: Inventor software; Autodesk maya; motion simulation。 下載文檔就送全套 CAD 圖紙,扣扣 414951605 學習好資料,畢設專用,答辯優(yōu)秀 目 錄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 2 總體方案設計 1 2.1 曲柄搖桿三維建模 2 2.2 連桿模型繪制 3 2.3 圓盤曲柄 3 2.4 制動爪 4 2.5 止動爪的模型構造 6 2.6 棘輪的模型繪制 6 2.7 軸承與螺母的繪制 8 2.8 箱體的建模過程 10 3 零件的裝配 12 3.1 裝配相關技術 13 3.2 創(chuàng)建新零部件 13 3.2.1 結果類型控制 13 3.2.2 文件名稱和位置 13 3.2.3 默認 BOM 表結構 13 3.2.4 虛擬零部件 13 4 運動仿真 13 基本概況 13 5 潤滑與封閉 14 5.1 潤滑 14 5.2 封閉 14 5.3 安全 14 6 結論 15 參考文獻 16 致謝 17 下載文檔就送全套 CAD 圖紙,扣扣 414951605 學習好資料,畢設專用,答辯優(yōu)秀 下載文檔就送全套 CAD 圖紙,扣扣 414951605 學習好資料,畢設專用,答辯優(yōu)秀 下載文檔就送全套 CAD 圖紙,扣扣 414951605 學習好資料,畢設專用,答辯優(yōu)秀 下載文檔就送全套 CAD 圖紙,扣扣 414951605 學習好資料,畢設專用,答辯優(yōu)秀 中國地質(zhì)大學長城學院 2012 屆畢業(yè)設計 1 前 言 繞裝機是金屬導線生產(chǎn)中最后環(huán)節(jié)封裝 ,完成家用電器 ,電機及工業(yè)電機線圈繞制的電工專用設備 . 它主要目的是把生產(chǎn)出的金屬導線纏繞成卷,便于運輸。由于是生產(chǎn)的最后環(huán)節(jié),所以一定要保證設備不會對產(chǎn)品構成破壞,也要求有記數(shù)系統(tǒng)以便于統(tǒng)計產(chǎn)量和方便銷售。國外繞線機的線嵌設備已由電器自動控制發(fā)展到微機控制 .有些還具備關鍵部位的狀態(tài)監(jiān)視和故障診斷功能 .然而我國在這類設備的控制方面還基本上采用傳統(tǒng)的電器控制 ,生產(chǎn)效率低 ,線圈繞制的質(zhì)量差 ,屬于半手工半自動的操作方式。 2 總體方案設計 繞線機的傳動裝置 主要包括動力傳入部位與繞線部位兩部分,中間由曲柄連桿鏈接,其動力的輸入部分由輸入軸連接外部電機,輸出軸外部連接線圈繞管。由于本設計是基于Inventor 對繞線機的傳動裝置進行三維建模與運動仿真,其各部分零件均由實體測量而得,由于技術問題,對其進行修改并重新進行三維設計。具體詳細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 圖 1 總體圖形 1 箱體; 2 連桿; 3 曲柄搖桿; 4 棘輪; 5 止動爪 6 制動爪; 7動力輸出軸; 8 曲柄; 9 動力輸入軸 中國地質(zhì)大學長城學院 2012 屆畢業(yè)設計 2 Inventor 是一個全面的機械設計軟件,包括五個基本模塊;零件造型、鈑金、裝配、表達視圖、工程圖。這些模塊創(chuàng)建了有關聯(lián)而又相對獨立的文件;零件( .ipt)、鈑金( .ipt)、裝配( .iam)、表達視圖( .ipn)、和工程圖( .idw)。除了基本模塊外,還有焊接、結構件、設計加速器。此外,還有附加的模塊;管路設計、線路設計、有限元分析、運動仿真。 Inventor 是一個“參數(shù)化 /變量化特征建模的三維設計軟件”,整個設計可以在裝配中,或者給予裝配關系進行。裝配的基礎要素是相關的零件;零件時由若干參數(shù)化的可以給予裝配關系的 特征堆砌而成;特征是一些與機械設計的表達意圖相關的簡單幾何形體,這些幾何形體的基礎是參數(shù)化的,可以給予裝配關系的二維或者三維草圖;草圖是一些簡單類型的圖線,可以用幾何關系結束,裝配關系約束和驅(qū)動尺寸加以控制盒關聯(lián)。 運動仿真在三維設計中的作用 在 Inventor 的部件構造型環(huán)境中,裝配模型零件之間的運動關系由裝配玉樹定義。通過對裝配約束的驅(qū)動,還可以墨跡零件的運動,顯示裝配部件的運動形式。 運動仿真要比運動模擬強大很多,運動仿真功能提供了一個分析機械部件復雜運動行為和動力的強大工具。在運動仿真環(huán)境中,首先對 裝配部件創(chuàng)建有準確的物理力學意義的運動機理。本課題就是利用 Inventor 對零件進行三維建模與運動仿真,步驟如下: 2.1 曲柄搖桿三維建模 首先對其進行草圖的繪制,打開 Inventor 軟件,進入二維草圖面板設置,對零件進行草圖繪制,其尺寸為上孔內(nèi)直徑 5.08cm 外圓到內(nèi)徑距離 5.08cm 支桿高度 60.96cm 下圓內(nèi)直徑 3.81cm 外直徑 4.411cm,斜桿長度 14.212cm 寬度為 3.81cm 斜桿內(nèi)小孔為通孔,直徑為 1.048cm。右鍵結束草圖。準換為零件特征,進入拉伸指令,拉伸厚度為 2.540cm 豎直桿內(nèi) 鍵槽尺寸高度 49.604 寬度 1.5,鍵槽深度 0.254cm,注意的是;有些時候事不能夠整體拉伸的,就需要在零件圖完成的時候令加上打孔指令,需要在零件圖上創(chuàng)建草圖平面,找到所要打孔的基準點,標出后執(zhí)行打孔指令執(zhí)行后點擊完成并保存所繪制的零件圖。 圖 2 曲柄搖桿 曲柄搖桿的作用是將動力由輸入部分傳遞到棘輪上完整動力的輸出,中間由軸承連接外端,其下端與如下所述的連桿連接,做搖擺運動,上端部分連接制動爪,爪與桿之間有彈簧連接,防止松脫。 中國地質(zhì)大學長城學院 2012 屆畢業(yè)設計 3 2.2 連桿模型繪制 圖 3 拉桿 圖 4 連桿是連接圓盤曲柄與曲柄搖桿的裝置,圖右側部分與圓盤曲柄連接,做圓周運動,左端與曲柄搖桿連接,使曲柄搖桿做左右周期性搖擺運動,完成動力的輸出,繪制步驟為在草圖內(nèi)部分別完成左側圓環(huán)繪制,尺寸為內(nèi)徑 1.987,外徑,到內(nèi)徑距離 0.635cm,右鍵完成草圖,在零件特征里完成對草圖的拉伸,拉伸厚度為 5.080cm。在管型步驟一的基礎上創(chuàng)建草圖,繪制除管型右部分的繪制,完成錐型及圓環(huán)部分一次拉伸成型,其尺寸為兩空中心距為 17.78cm,錐底側 寬度 3.196cm,頂側寬度 1.987cm,右側圓環(huán)內(nèi)徑 2.54cm,外徑到內(nèi)徑距離 1.27cm 右鍵結束草圖,完成對草圖的拉伸,拉伸高度為 2.540cm。 圖 5 2.3 圓盤曲柄 在二維草圖中繪制直徑為 27.94cm 的圓右鍵結束草圖,改為零件特征進行拉伸拉伸厚 中國地質(zhì)大學長城學院 2012 屆畢業(yè)設計 4 圖 6 曲柄草圖 度為 2.54 厘米在圓盤上新建草圖,對其打 0.254cm 的平頭孔,直徑為 21.305cm 在內(nèi)圓上距圓心 6.948cm 的圓上打直徑為 2.766cm 的通孔,并對其進行做環(huán)形陣列,個數(shù)為五個。 圖 7 拉伸圖 右側圓孔為距圓心 12.7cm 處 X 軸上直徑為 1.27cm 深度為 0.653 沉頭孔。圓盤曲柄右側為一軸承,作用是與外界動力輸入裝置連接軸承直徑 5.022,軸承長度為 圖 8 側視圖 2.4 制動爪 制動爪與曲柄搖桿由鍵連接,附加彈簧以完成伸縮過程,是動 力由曲柄搖桿的搖擺運中國地質(zhì)大學長城學院 2012 屆畢業(yè)設計 5 動轉(zhuǎn)換成棘輪的圓周運動的動力傳遞裝置,如圖 圖 9 制動爪 在二維草圖中建立坐標系,以制動爪與曲柄搖桿連接鍵出建立 X Y 軸,繪制圓環(huán),內(nèi)徑 1.27cm,外徑為 2.54cm,距 X軸負方向 10.793cm 處畫直線,以局 X軸 Y軸距離分別為 22.86cm: 2.615cm 處為圓心,以 R=24.297cm 畫圓弧,分別教育圓環(huán)外徑與 -10.793cm處,下齒是以距 X Y軸距離分別為 12.178cm; 4.971cm 處畫半徑 R=12.162cm 的圓弧 ,斜齒長度為 1.863cm。 圖 10 草圖 草圖繪制后如圖所示 制動爪草圖繪制 右鍵完成草圖,在零件特征模式下對草圖進行拉伸:圖 11 拉伸后圖形 對草圖拉伸后形狀 在圖上單機鼠標右鍵,創(chuàng)建草圖,距圓心 6.166cm 處面中點繪制圓, D=0.857cm 完成中國地質(zhì)大學長城學院 2012 屆畢業(yè)設計 6 草圖并對其拉伸,拉伸高度為 1.72cm,圓柱的作用是將制動爪與搖桿用彈簧連接,完成制動爪的彈性運動。 圖 12 制動爪成型后圖示,平面上圓柱連接彈簧與曲柄搖桿 2.5 止動爪的模型構造 圖 13 止動爪 止動爪由鍵與箱體固定,附加彈簧彈簧的作用是在棘輪轉(zhuǎn)動的同時讓止動爪回歸到棘輪齒的齒根部位,防止棘輪反轉(zhuǎn),完成動力的輸出,從而達到繞線目的,止動爪的繪制與制動爪的大體相同。同樣是將其建立 X Y 坐標系的草圖環(huán)境中完成拉伸,只是將制動爪的圓柱改為通孔。 圖 14 其尺寸 為下圓弧直徑距 X軸 Y軸距離為 13.513;和 5.384單位為厘米,半徑為 13.276cm的圓弧,上圓弧為距兩軸距為 20.819; 2.381cm 的圓弧,齒面長度為 1.393 厘米,小圓孔是距圓心 Y 軸 X 軸分別為 6.364; 0.514cm 小孔大小為直徑 D=0.611cm 通孔。 中國地質(zhì)大學長城學院 2012 屆畢業(yè)設計 7 2.6 棘輪的模型繪制 棘輪的作用是通過制動爪與止動爪的配合完成圓周運動,從而達到動力的傳遞是動力傳出過程最后環(huán)節(jié),棘輪圓心與外端軸承固定連接,其軸承部分伸出箱體,連接線圈管,從而達到繞線目的。其繪制過程如圖所示 圖 15 棘輪 在草圖中繪制圓盤,直徑為 30.48 厘米,以 Y 軸為起始點,順時針繪制一條角度為 18度的直線,與圓相交,伸出圓外高度 2.286 厘米,找基準點距 X Y 軸距離分別為 6.651;5.161 厘米的點為圓心以半徑 R=10.02 厘米繪制圓弧,與 Y軸和與圓成 18 度角的直線相交于一點,將剩余部分用指令修剪得到圖形為上圖,對上圖部分進行環(huán)形陣列后可得下圖 圖 16 環(huán)形陣列后單擊鼠標右鍵結束草圖可得棘輪初圖后對棘輪進行下步打孔操作 中國地質(zhì)大學長城學院 2012 屆畢業(yè)設計 8 圖 17 在上圖平面單擊鼠標右鍵創(chuàng)建草圖,找到及輪盤圓心并標記,以此為基準點對其兩面打直徑 D= 240 厘米的平頭孔,深度為 0.506 厘米,再次添加圓形墊片,高度為 0.506 厘米,大小為外徑 8.68,內(nèi)徑為 3.996 厘米的圓環(huán)型墊片,中間位通孔。在墊片頂端打鍵槽高度距圓心 2.54,寬度為 1.27 繪制后如圖, 圖 18 2.7 軸承與螺母的繪制 先在二維草圖環(huán)境中繪制圓,圓直徑為 D=3.849厘米,完成后拉伸,拉伸高度為 10.160.中國地質(zhì)大學長城學院 2012 屆畢業(yè)設計 9 厘米以此部分作為總長度,將坐標平面移動到圓柱中部,建立 X Y 平面,做繪制與圓柱同心的圓,半徑直徑為 6.497 厘米,對其進行拉伸 拉伸厚度為 1.016 厘米,再在圓盤平面上創(chuàng)建草圖,繪制外切圓半徑為 R=2.645 厘米的八棱型并對其進行拉伸,拉伸高度為2.540 厘米對圓柱頭部進行道教,倒角大小為 0.318 厘米。倒角到螺栓部位進行螺紋指令操作其具體圖示如下所示: 圖 19 圓 柱 圖 20 圖 21 中國地質(zhì)大學長城學院 2012 屆畢業(yè)設計 10 圖 22 螺母 在圓盤上繪制正八變形 圖 23 2.8 箱體的建模過程 箱體的作用是將所有零部件;軸承,曲柄圓盤,連桿,曲柄搖桿,棘輪,制動 /制動爪,輸出軸承進行固定的元件,其建模過程如下圖示, 圖 24 箱體 在草圖環(huán)境中對箱體的尺寸包括箱體整體高 121.92 厘米,上側寬度 60.96 厘米,底座寬度, 91.44 厘米,座厚度 5.08 厘米完成草圖并其進行拉伸,拉伸厚度為 20.320 厘米拉伸后圖形為下圖 中國地質(zhì)大學長城學院 2012 屆畢業(yè)設計 11 圖 25 拉伸完成后對箱體進行打鍵槽操作,深度為 15.240 厘米目的是將其制為中空箱,距上,左 ,右距離分別為 1.651 厘米,距下邊緣厚度 3.408 厘米再對箱體進行邊倒圓指令操作,倒圓后圖形為一中空的外倒圓半徑 R=5.08 厘米,邊框倒圓半徑為 1.27 厘米倒圓后,未被倒圓厚度為 0.381 厘米 生成模型如下圖所示 圖 26 對箱體進行打孔定位,目的是將各個零部件進行固定,軸孔的定位 圖 27 上孔距底面距離為 91.44 厘米,距中心線 Y軸 5.08 厘米,大小為直徑 D=5.08 厘米,上孔墊片外經(jīng)委 8.755 厘米,下孔距底面高度 30.48 厘米,距中心線 Y 軸 10.1 厘米大小同樣為 5.08 厘米下孔外墊片外徑 6.729 厘米在距離上孔右上方兩個小圓孔分別用來固定止動爪與彈簧,距上孔水平豎直距離分別為 11.503 厘米, 18.852 厘米,最小孔距上圖軸中國地質(zhì)大學長城學院 2012 屆畢業(yè)設計 12 承中心距水平距離豎直距離分別為 18.721 厘米, 14.785 厘米繪制完成后完成草圖,打通孔,步驟完成后添加軸承,完成后如下圖所示結果。 圖 28 3 零件的裝配 3.1 裝配相關技術 裝配,是 CAD 軟件軟件之所以能夠真正進行輔助設計 的基礎功能。 一個 CAD 軟件能否對設計過程做出有效的支持,裝配能力和裝配中相關書籍的關聯(lián)能力,是最主要的指標。裝配的第一個目標是實現(xiàn)“基于裝配關系的關聯(lián)設計”。 這就有可能實現(xiàn)在幾何設計范圍內(nèi),相當程度上的“概念設計”。基于裝配關系的關聯(lián)設計能力,使 Inventor 能夠順暢的與工程設計構思一致,比較理想的完成自頂向下的創(chuàng)成設計,或者完成對已有設計的檢驗。這是 Inventor 最令人滿意的功能。 在裝配過正中,將零件和子裝配經(jīng)裝配組合在一起形成裝配模型,可以編輯單個零件或整裝配。 裝配環(huán)境中可以完成如下工作。 創(chuàng)建或打開部件文件 在部件中創(chuàng)建或者插入零件和子裝配模型 相對于其他零件,特征或子裝配進行裝配,用裝配約束來約束零件位置。 實用切割,孔,倒教特征工具撞見影響裝配中多個零件的裝配環(huán)境特征 使用瀏覽器設置零部件,草圖,特征,約束,零件或特征可見性,設計視圖表達,圍著表達和詳細等級表達。 輸入和輸出零件以供其他裝配使用 分析質(zhì)量特性,檢查干涉以及跟蹤測量零件之間的距離。 中國地質(zhì)大學長城學院 2012 屆畢業(yè)設計 13 將部件轉(zhuǎn)換為焊接件。 進入“結構件生成器”和“設計加速器”環(huán)境;進入“創(chuàng)建管路”和“創(chuàng)建線束”環(huán)境;進入“運動分析”環(huán)境。 3.2 創(chuàng)建新零部件 3.2.1 結果類型控制 實際上,結果類型完全是由所以來的模版文件控制的。方法是展開“模版”列表,選擇合適的模板。所有在默認位置的模板都會被列出來。而對于非默認位置模板,需要點擊“瀏覽模板 ”按鈕,并挑選合適的模板。 3.2.2 文件名稱和位置 可以再相關欄目中直接鍵入,也可以點擊“新文件位置”欄目右邊的“瀏覽 ”按鈕直接確認。 3.2.3 默認 BOM 表結構 這是確定新零件在未來明細表處理中的身份。目前可用的是:普通間,不可拆分件,外購件,虛構件和參考件幾種。 3.2.4 虛擬零部件 這是個開關,這種“虛擬”零件 是只有名分的構成。因此一旦打開這個開關,零件類型,存放位置等都會灰顯而不可操作。 4 運動仿真 4.1 基本概況 Inventor Professional 運動仿真,能夠完成裝配下的零部件運動和載荷條件下的動態(tài)仿真,也可以再任何運動狀態(tài)下將載荷條件輸出到盈利分析中;能展示運動狀態(tài)以及某瞬間的動態(tài)載荷。運動仿真處理僅在裝配環(huán)境下實用,包括以下幾方面。 1.可添加運動連接約束,所提供的連接約束多余 Inventor 自身裝配約束 2.可添加外力和力矩。 3.可按時間參數(shù),按相關的位置,速度,加速度,扭矩 以及外載荷等工況,試試運動仿真。 4.可創(chuàng)建運動軌跡 中國地質(zhì)大學長城學院 2012 屆畢業(yè)設計 14 5.可將結果數(shù)據(jù)輸出成圖標或者 Excel 表 6.可將零件在運動某瞬間的工況結果,傳遞到盈利分析模塊或 ANSYS Workbench。 7.可解析運動中里平衡所產(chǎn)生的條件 8.可將 Inventor 裝配約束中符合條件的設置,自動轉(zhuǎn)換成運動仿真中對應的連接約束。 9.可在定義運動連接中,使用與實踐相關的摩擦,阻尼,彈簧等條件。 按照 Inventor 自己的解釋,運動分析將依據(jù)下列規(guī)則。 1.只能在 Inventor 裝配環(huán)境使用運動仿真。 2.使用零件所設置的物理特性。 3.瀏覽器中一直或未激活的零件處于“空閑”狀態(tài),不參與仿真。 4.原始坐標系原點與運動仿真坐標系原點重合。 5.默認情況下,零件之間沒有運動連接。 6.非柔性的裝配模型將作為單個剛體:不能再非柔性裝配模型中的零件之間定義運動連接 本設計基于 Inventor 對繞線機的傳動裝置進行三維建模與運動仿真具體情況附錄視頻連接 5 潤滑與密封 5.1 潤滑 本設計中的齒輪采用脂潤滑,每隔 10個工作日手工加一次脂,從而經(jīng)常保持齒面的清潔。潤滑脂采用鈣基潤滑脂中的 2號,它具有抗水 性好等優(yōu)點,環(huán)境適用性強。 軸承潤滑采用黃油潤滑,每隔 8個工作日用手工機槍加一次油,保持軸承良好的工作特性。 5.2 密封 本設計中的密封主要是軸承的密封,主要使用氈圈密封的形式密封,防止灰塵進入軸承內(nèi)部,使軸承保持清潔。 氈圈密封因其結構簡單、價格便宜而廣泛使用在軸承密封領域內(nèi),其密封效果是靠矩形氈圈安裝于梯形槽所產(chǎn)生的徑向壓力來實現(xiàn)的。 5.3 安全 在使用模具時,應保證人身安全問題。應注意以下幾點: ( 1) 盡量避免操作者的手部或身體的其他部位伸入模具的危險區(qū)。 中國地質(zhì)大學長城學院 2012 屆畢業(yè)設計 15 ( 2) 設計時應明確指示該模具的危險部位,并解決好防護措施 。 ( 3) 保證模具的零件及附件不因設計原因而損壞。其主要的零件應有必要的強度和剛度,防止在使用時斷裂和變形。 ( 4) 防止操作者的手部伸觸到模具的可動部位,以免受到夾擊和彈傷。 ( 5) 不應要求操作者做過多、過難的動作,不應要求操作者的腳步有過大的移動,以免身體失去平衡,出現(xiàn)失誤。 結論 本次設計主要完成了基于 Inventor 對繞線機的傳動裝置的三維建模與運動仿真,對控制系統(tǒng)做了基本研究。繞線機構能夠可靠的完成繞線以及上卸料功能;排線機構能夠準確排線,并與繞線機構能夠準確協(xié)調(diào)工作,對三維建模進行了更為深入的了解。 這次畢業(yè)設計, 雖然我做了充分的準備,認真的查閱文獻和外文資料,但是由于本人知識、能力有限,難免有錯誤和不足之處,衷心希望老師們能夠批評指正, 中國地質(zhì)大學長城學院 2012 屆畢業(yè)設計 16 參考文獻 1 朱田倫關于成品油定價機制與國際接軌的相關討論 J今日南國 (理論創(chuàng)新版 ), 2009 2 苗作華,劉耀林,王先華 GPS 智能汽車監(jiān)控信息服務系統(tǒng)的研 究與實現(xiàn) J微計算機信息,2008 (7): 35-38 3 王文斌 機械設計手冊 (M)北京:機械工業(yè) 出版社, 2004 4 徐尊 平 ,雷斌隆,陳 輝壓力鋼管弧坑缺陷有限元分析叨電焊機, 2005,38( 8) :7-9 5 鄭志峰鏈傳動設計與應用手冊 M北京:機械工出版社, 1992 6 王京衛(wèi),郝光榮,王金輝基于 WebGIS, GPRS GPS 的車輛監(jiān)控調(diào)度系統(tǒng)研究 J計算基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