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科教育論文-面向21世紀的基礎地理教育改革半個世紀以來,我國的地理教育難以認為是很成功的。近年來,許多高校地理系紛紛改換名稱;基礎教育中地理課程始終處在最易遭受沖擊的地位;高考科目刪除地理引起那么大的震動,以致地方師范院校地理系幾乎已難以為繼等等,都表明地理教育沒有能得到全社會的普遍了解和承認。地理教育的發展與地理科學的發展密切相關。分析過去數十年中屢現危機的原因,一是地理科學研究對象地球表層系統是一個過于復雜的開放巨系統,對它的研究確需有待先進理論、方法的指導和先進技術手段的支持;二是地理學界長期受二元論的影響,致使地理學以人地關系為研究核心、處于自然社會科學橋梁紐帶地位的綜合性難以發揮,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結合不夠密切。特別是基礎地理教育,如與實際生活相脫節,更難于被接受。當今,全球變化導致對地球表層系統的研究蓬勃開展;可持續發展問題的提出使人地關系研究得到共識;高技術、新方法的引進,為地理學及地理教育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機遇。基礎教育要求改變“應試教育”的偏向,強調著眼于提高公民素質,更是為基礎地理教育提供了大好的發展前景。把握時機、時不待我,如何迎接挑戰,亟待明確。此文擬就基礎地理教育改革陳述一些意見。一、基礎地理教育的目標何在?1988年澳大利亞悉尼地理國際大會后,國際地理聯合會地理教育委員會醞釀起草了地理教育國際憲章(以下簡稱憲章),1992年提交華盛頓會議,發表至今,已經6年。但憲章的基本精神和論點并未過時,甚至還需要再加強調和貫徹。憲章序言中說:“地理教育為今日和未來世界培養活躍而又負責任的公民所必需”。不僅“為今日”,而且為“未來世界”,地理教育必須有超前意識。這與鄧小平所說的教育要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的精神是相符合的。地理教育是為了使培養對象能在未來世界上成為活躍而負責任的公民,也就是說,是為了提高公民的素質。在討論中國人口、資源、環境、發展的關系中,人口數量龐大固然是一個大問題,但其實更重要的問題在于素質。素質太低,難以希望他活躍起來的人太多;素質太低,不明白自己對社會應承擔的義務、不負責任的人太多,這是社會改革、進步中的最大障礙。進一步需要明確的是“為培養活躍而又負責任的公民”,地理教育是不是屬于“所必需”。憲章中另有一段話:“要解決我們世界面對的主要問題和困難,需要全人類世世代代的全身心投入。下列問題都有很強的地理成分:人口動態、食物和饑荒、城市化、社會經濟差異、文盲、貧困、失業、難民和無國籍者、違反人權、疾病、罪惡、性別歧視、人口遷移、動植物的滅絕、伐林、土壤侵蝕、荒漠化、自然災害、有毒廢料和核廢料、氣候變化、空氣污染、臭氧層空洞、資源限制、增長限制、土地利用、種族沖突、戰爭、地方主義、民族主義、地球太空船全球化。上述困難和問題所造成的沖突,向有志于給人類以希望、信心和能力,以建設一個更美好世界的地理教育工作者們提出了挑戰?!保☉椪绿魬鹋c反應)。對這段話,我曾提出過應作三層思考:第一,當今這個世界上問題和困難真是夠多的。如果世界上的每一個公民都接受過與這些問題有關的基本教育,認識清楚一些,負起一定的責任來,世界上的矛盾、困難就會緩和一些。如果都盲目行動,特別是如果負主要責任的領導者們對這些問題一竅不通,瞎指揮,就該使人擔心會不會出現地方的、國家的、甚至世界的紊亂以致最終的崩潰。中國在環境、資源、人口等許多方面已產生的而且恐怕還是難以挽回的后果,可引以為這段話的注解。第二,在基礎教育有限的課程中,有關上述“有很強的地理成分”的重大問題的教育任務,應該由誰來承擔?有許多問題是需要多方面的學科來共同負擔解決的。但總體來說,在基礎教育中實際上承擔了全部地學教育任務的地理教育,應負有首位的、不可推卸、義不容辭的責任。第三,地理教育工作者應該把自己的工作提到“給人類以希望、信心和能力,以建設一個更美好的世界”的高度上來認識和評價。美國總統克林頓訪華,在香港發表的講話中說:“發展經濟和開發人民的潛在能力,是一個國家變得強大的最佳途徑。多數國家都不再認為一個國家的影響力取決于軍事力量的大小,而是由國內生產總值和具有世界觀念的公民所占比重來決定的。”地理教育應該能夠在“開發人民潛能”、培養“具有世界觀念的公民”方面起重要作用。二、基礎地理教育怎樣才能起到這樣的作用?這個問題也可以反過來問一問,為什么老是起不到這樣的作用?從教學上來說,我認為有幾個方面需要改革:一是課程體系和結構的改革?;A地理教育的目標是提高公民素質,不是培養地理工作者,但一向卻都以培養地理工作者的高等地理教育課程體系、結構為自己的藍本:地質、地貌、氣候、水文總論、分論、區域論,等等。可是,并不是每個中小學生都想成為地理工作者的,難怪他們對這一套八股文章的格局、體系會感到厭煩。地理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出符合于基礎教育培養目標的課程體系來,放棄以培養地理工作者為目標的學科體系。這項工作需要有設計、有較長時間的實驗。二是課程內容的改革。主要是要跳出以單純知識充填為內容的框架,著重于能力培養。不妨先與基礎教育中的其它課程作一個比較。語文、數學、外語這三門課程在基礎教育中是始終處于首位、立于不敗之地的。什么原因?原因就在于它們不僅是給了學生以知識,更重要的是給了學生終身有效、終身必備的工具和技能,與此同時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地理教育應能在這些課程的基礎上,在能力培養方面發展到與之相當、甚至是更高層次的地位。識字、寫文章、計量都只是技能,“文以載道”,有了“道”,這個“文”才有真正的意義。人地關系就是一種高級的、重要的“道”。憲章說:“地理在各個不同級別的教育中都可以成為有活力、有作用和有興趣的科目,并有助于終身欣賞和認識這個世界”?!靶蕾p”這個世界、“認識”這個世界,是一種高級能力,是一種終身需要的能力,實際上也就是對人地系統綜合認識、分析的能力,這需要長期培育且經過實際鍛煉才能具有,學校的地理教育應在這方面起到啟蒙的作用。在地理教育課程中應該著重培養學生對國際、國內“經濟、政治、文化、環境和安全等廣泛的項目上”(憲章)能具有獨立判斷、作出正確結論的能力。做到了這一點,地理教育就為“建立一個更美好的世界”、為國家的發展、世界的進步盡到了在國民素質教育中應盡的責任,同時也才能使自己在基礎教育中確立應有的地位。強調跳出單純的知識充填,并不是說地理素材、區域知識是不重要的。相反,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都離不開對具體的區域特征的了解,區域知識非常重要。把區域描述長期被看成是地理教育不成功的原因是不公平的。一切正確的結論都來自于對大量資料的占有和歸納,在這方面,地理和歷史課程有相似之處,只是地理資料更多地來自空間,歷史資料來自于時間,兩者都只有在取得大量資料、素材的基礎上,學會如何歸納、綜合,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才能算是完成了教學任務。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并進一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宇宙觀、世界觀、人地關系觀,這才符合地理教育的終極目標。但應該明白的是,地理知識幾乎可以認為是無限的。若是將有限的課堂時間用來追逐這個無限的知識,盡管不斷在教科書中更新資料,仍是沒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海洋油氣開采中的深海鉆探技術考核試卷
- 電商客服職業素養小課堂
- 靜脈留置針的應用與維護 2
- 克拉瑪依市白堿灘區2024-2025學年三下數學期末達標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h2025屆三下數學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宜昌市虎亭區2025屆三下數學期末綜合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新疆第一師阿拉爾市2025屆六年級下學期小升初數學試卷含解析
- 遼寧省昌圖縣2025年初三下學期開學收心考試數學試題含解析
- 豫章師范學院《高等代數與幾何》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喀什大學《計算機組成原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荊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
- 2024年中考語文復習:文學類文本閱讀 考點分類練習題匯編(含解析)
- 汽車租賃服務方案(投標方案)
- 2024年江蘇高考語文試題(含答案)
- 項目2-低頻電療法
- 胸腔閉式引流護理-中華護理學會團體標準
- 三方安全管理協議書模板
- 幼兒園大班古詩《春夜喜雨》課件
- 2023-2024學年河南省鄭州外國語中學八年級(下)期中數學試卷(含解析)
- 人體發育學??荚囶}與參考答案
- 制造執行系統集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