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市居民消費變化趨勢看激發消費的著力點.doc_第1頁
從我市居民消費變化趨勢看激發消費的著力點.doc_第2頁
從我市居民消費變化趨勢看激發消費的著力點.doc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從我市居民消費變化趨勢看激發消費的著力點2003-03-10【訪問次數: 5】當前在我市居民收入持續增加、消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結構日益優化的同時,消費需求不足仍然是近幾年制約我市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本文以濟南市城市住戶抽樣調查資料為依據,對當前我市居民消費變化特征進行剖析,探求激發我市城市居民消費的著力點,供領導參考。一、當前我市居民消費的變化特征(一)從整體看,居民消費水平穩步提高,消費結構正經歷重大轉型隨著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我市居民收入不斷提高,消費水平平穩上升。2002年,濟南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0092元,比上年增長14.6%;人均消費性支出為7817元,增長7.8%;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恩格爾系數由2001年的33.1%下降到2002年的32.9%。 在人民生活穩步提高的同時,我市居民消費正經歷一次新的重大轉型,即居民消費的重點由滿足基本生活需要向追求生活質量的提高轉變,由以衣、食消費為主向以住、行消費為主轉變,由重實物消費向物質和服務消費并重轉變,由大量普及性消費向追求時尚、追求個性化、追求個人發展與提高的方向轉變。為方便分析問題,我們將城市住戶調查八大類消費劃分為基本生活需求性消費(包括食品、衣著和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和提高性消費(包括醫療保健、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娛樂服務、居住、雜項商品和服務)。調查資料顯示,2002年濟南市城市居民人均食品、衣著等基本生活需求性消費分別為2574.68元和806.51元,增長相對緩慢,分別增長7.3%、4.9%;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消費因居民家庭耐用消費品的基本飽和而下降16.3%,人均為585.24元;而人均醫療保健、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娛樂服務等提高性消費分別為613.74元、875.92元、1413.73元,增長分別高達24.9%、15.0%、18.0%。盡管我市住房制度改革已經基本完成,居民的居住消費所占比重在下降,2002年人均居住支出為691.13元,增長2.4%;但其中的住房裝潢支出卻大幅增長,人均為225.44元,增幅為30.3%。與此相對應,居民消費結構亦發生著變化。2002年,濟南市城市居民用于基本生活需求性消費的食品、衣著和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支出占消費性支出的比重分別為32.9%、10.3%、7.5%,與2001年相比分別下降0.2、0.3、2.1個百分點。用于提高性消費的醫療保健、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娛樂服務的比重分別為7.9%、11.2%、18.1%,與2001年相比分別提高了1.1、0.7、1.6個百分點。教育文化娛樂服務已成為僅次于食品消費的第二大類消費。居民家庭耐用品擁有量的變化也基本上反映出這一特征。曾是改革開放前期城市居民消費追求熱點的三大件彩電、冰箱、洗衣機已經基本飽和,2002年末每百戶擁有量分別達到122.74、93.98、91.97臺。城市居民基本生活需求性消費得到滿足以后,以提高生活質量為主旨的消費需求迅猛增長。2002年末家用電腦、影碟機、照相機、微波爐、空調器、淋浴熱水器、移動電話等耐用品的百戶擁有量已分別達到32.44、50.50、51.17、37.12、73.24、71.91、71.91臺(架、部)。(二)從居民收入分層結構看,不同收入階層的居民消費特點各異 收入分層以現行城市住戶調查的劃分為依據,即按戶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序,依次將調查總樣本的每20%劃定為一組,即低收入家庭、較低收入家庭、中等收入家庭、較高收入家庭和高收入家庭五組。調查資料顯示,不同收入階層的居民消費特征各異。1、高低收入階層消費差距巨大。2002年,五組居民家庭的人均消費性支出由低至高依次為3885.15元、5784.17元、7362.73元、8350.67元和15323.23元,高收入家庭是低收入家庭的近4倍,差距達11438.08元。2、不同收入階層居民消費傾向與收入高低呈反向變動趨勢。2002年,由低到高五組居民家庭的消費傾向依次為1.16、0.95、0.87、0.69和0.65,高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消費傾向相差0.51,低收入家庭的消費實際上是收不抵支。3、不同收入階層居民消費的階段性特征明顯。2002年調查數據顯示,低收入家庭生活停留在由溫飽向小康轉型的消費水平上,恩格爾系數高達43.9%,衣著類消費占7.8%,兩項合計占消費性支出的一半以上,為51.7%。中等收入家庭更注重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支出比重為36.0%,比低收入家庭低7.9個百分點,用于醫療保健、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娛樂服務、居住、雜項商品和服務支出等提高性消費的比重比低收入家庭高3.7個百分點。高收入家庭消費呈多樣化、高檔化,食品消費所占的比重僅為24.5%,低于全市平均水平8.4個百分點,低于低收入家庭19.4個百分點,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娛樂服務兩項所占比重卻高達16.6%和19.6%。從耐用消費品的擁有量看,也反映出低收入家庭消費趨勢明顯滯后于高收入家庭。當高收入家庭消費向影碟機、家用電腦、照相機、微波爐、空調器、淋浴熱水器、健身器、移動電話等以提高生活質量為主的耐用消費品發展和普及時,低收入家庭的這類消費尚處于起步階段。二、激發消費的著力點依據以上分析,我們認為,必須順應居民消費特征的變化趨勢,從改善居民收入、消費預期,調整供給結構,優化消費環境,培育市場熱點等方面著手,激發消費,擴大內需。(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尤其是中、低收入階層的收入,促進居民消費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影響消費的重要因素,收入預期的穩定性、理想度,直接影響居民的即期消費。造成高低收入家庭消費結構之別的首要因素是高低收入家庭收入的巨大差異。2002年高收入家庭與低收入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23431.03和3339.71元,前者是后者的7倍。低收入家庭消費并非已經飽和,而是缺乏進一步提高的能力,實際上低收入家庭比高收入家庭具有更高的消費傾向,如果提高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將激發比高收入家庭更大的消費潛能。 提高收入主要應提高中、低收入階層居民收入,提高其消費傾向,從而提高整體居民消費傾向。從長遠看,還要大力提高低收入家庭的科學文化水平,增加其受教育機會,提高他們的勞動素質,從而為其勞動就業創造機會。一要進一步建立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提高社會保障能力。隨著經濟的發展,合理提高最低生活保障線、國有企業職工基本生活保障線和失業保障線水平,刺激低收入家庭消費需求的增長,挖掘消費潛能;二要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大力發展就業容量大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和第三產業,拓寬就業渠道,提供更多就業機會。三要繼續保持機關事業單位職工收入的穩定,這是當前個人消費的中堅力量。(二)調整供給結構,滿足居民消費需求目前供需之間,存在著供給結構不適應需求結構的要求而形成的結構性過剩。從社會需求看,居民消費正處于轉型期,大眾化的傳統消費已經基本飽和,提高生活質量將成為消費者的主要追求,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娛樂服務等個性化消費支出將較快增長。從社會供給來看,生產供應者應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市場,根據消費的趨勢進行產品開發,對居民的消費行為起到引導作用。要針對當前城市居民不同收入階層的消費特征,加大力度調整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壓縮過剩產品生產能力,積極開拓新產品,提供能滿足不同階層消費的多種產品和服務。(三)加強政策配合力度,改善居民消費預期隨著就業、住房、醫療、教育和養老等各項改革的集中推進,居民消費預期大大增加,儲蓄傾向增強。2002年末我市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達643.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0,增幅較城市居民消費性支出高12.2個百分點,較上年末增幅高4.5個百分點。當居民收入不足以兼顧即期消費與遠期消費時,只有通過抑制即期消費以保障遠期消費。國家和各級政府應協調好深化改革與擴大消費的關系,健全完善各項社會保障制度,減少人們對未來的不確定感和不安全感,解決居民消費的后顧之憂,改變收入和支出預期,從而提高居民的即期消費意愿,正確引導好居民的遠期消費,提高城市居民整體消費水平。(四)改善居民消費環境,拓寬居民消費領域居民消費的環境,亦決定著居民的消費水平。近幾年來,市場商品豐富,成交活躍,2002年我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446.5億元,比上年增長12.3%。商業競爭日趨激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處于低位徘徊的狀態,2002年我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98.8,影響著消費者的即期消費,消費者謹慎消費,并預期未來價格會更低,從而減少即期消費。因此,在客觀上要繼續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從而指導調節商品的市場價格,刺激消費,另外還要發展、完善消費信貸制度,進一步擴大如住房、汽車等消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