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缺血性卒中TIA二級預防指南陳湛愔.ppt_第1頁
中國缺血性卒中TIA二級預防指南陳湛愔.ppt_第2頁
中國缺血性卒中TIA二級預防指南陳湛愔.ppt_第3頁
中國缺血性卒中TIA二級預防指南陳湛愔.ppt_第4頁
中國缺血性卒中TIA二級預防指南陳湛愔.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前言,缺血性卒中和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常見的腦血管病類型,我國腦卒中亞型中,近70%的患者為缺血性腦卒中。最新數據顯示,我國缺血性卒中年復發率高達17.7%。有效的二級預防是減少復發和死亡的重要手段。 為了規范中國腦血管病二級預防臨床實踐,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的專家對2010年二級預防指南進行了更新修訂。,目錄,危險因素控制 口服抗血小板藥物在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TIA二級預防中的應用 心源性栓塞的抗栓治療 癥狀性大動脈粥樣硬化性缺血性卒中/TIA的非藥物治療 其他特殊情況下腦卒中患者的治療 指南指導的二級預防藥物依從性

2、,危險因素控制,1、高血壓 2、脂代謝異常 3、糖代謝異常和糖尿病 4、吸煙 5、睡眠呼吸暫停 6、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1、年齡 2、性別 3、家族史,可預防,不可預防,危險因素控制高血壓,1、既往未接受降壓治療的缺血性卒中/TIA患者,發病數天后如果收縮壓140mmHg或舒張壓90mmHg,應啟動降壓治療(級推薦,A級證據),對于血壓140/90mmHg的患者,其降壓獲益并不明確(級推薦,B級證據) 2、既往有高血壓病史長期接受降壓藥物治療的缺血性卒中/TIA患者,如果沒有絕對禁忌,發病后數天應重新啟動降壓治療級推薦,A級證據) 3、由于顱內大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狹窄率70%-90%)導致的

3、缺血性卒中/TIA患者,推薦收縮壓降至140mmHg以下,舒張壓降至90mmHg以下(級推薦,B級證據) 由于低血流動力學原因導致的腦卒中或TIA患者,應權衡降壓速度與幅度對患者耐受性及血流動力學影響(級推薦,D級證據) 4、降壓藥物種類和計量的選擇以及降壓目標值應個體化,應全面考慮藥物、腦卒中的特點和患者三方面的因素(級推薦,B級證據),危險因素控制脂代謝異常,1、對于非心源性卒中/TIA患者,無論是否伴有其他動脈粥樣硬化證據,推薦給予高強度他汀類藥物長期治療以減少腦卒中和心血管事件的風險(級推薦,A級證據)。有證據表明,當LDL-C下降50%或LDL-C1.8mmol/L時,二級預防更為有

4、效(級推薦,B級證據) 2、對于LDL-C2.6mmol/L的非心源性卒中/TIA,推薦強化他汀類藥物治療以降低腦卒中和心血管事件風險(級推薦,A級證據),對于LDL-C2.6mmol/L的卒中/TIA患者,目前尚缺乏證據推薦強化他汀藥物治療(級推薦,C級證據) 3、由顱內大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狹窄率70%-90%)導致的缺血性卒中/TIA患者,推薦給予高強度他汀類藥物長期治療以減少腦卒中和心血管事件的風險,推薦目標值為LDL-C1.8mmol/L(級推薦,B級證據)顱外大動脈狹窄導致的缺血性卒中/TIA患者,推薦高強度他汀類藥物長期治療以減少腦卒中和心血管事件(級推薦,B級證據) 4、長期使

5、用他汀類藥物總體上是安全的。有腦出血病史的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TIA患者應權衡獲益和風險合理使用(級推薦,B級證據),NEW,危險因素控制脂代謝異常,5、他汀藥物治療期間,如果監測指標持續異常并排除其他因素影響,或出現指標異常相應的臨床表現,應及時減藥或停藥觀察(參考:肝酶超過3倍正常值上限,肌酶超過5倍正常上限,應停藥觀察);老年人或合并嚴重臟器功能不全的患者,初始劑量不宜過大(級推薦,B級證據)。,危險因素控制糖代謝異常及糖尿病,1、缺血性腦卒中或TIA患者糖代謝異常的患病率高,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是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腦卒中復發或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臨床醫師應提高對缺血性腦卒中或TIA患者血糖

6、管理的重視(級推薦,B級證據)。 2、缺血性腦卒中或TIA患者發病后均應接受空腹血糖、HbA1C監測,無明確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在急性期后應常規接受口服葡萄糖耐量實驗來篩查糖代謝異常和糖尿病(級推薦,B級證據)。 3、對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患者進行生活方式和(或)藥物干預能減少缺血性腦卒中或TIA事件,推薦HbA1C治療目標為7(級推薦,B級證據)。降糖方案應充分考慮患者的臨床特點和藥物的安全性,制訂個體化的血糖控制目標,要警惕低血糖事件帶來的危害(級推薦,B級證據)。 4、缺血性腦卒中或TIA患者在控制血糖水平的同時,還應對患者的其它危險因素進行綜合全面管理(級推薦,B級證據)。,危險因素控制吸煙

7、,1、建議有吸煙史的缺血性腦卒中或TIA患者戒煙(級推薦,B級證據)。 2、建議缺血性腦卒中或TIA患者避免被動吸煙,遠離吸煙場所(級推薦,B級證據)。 3、可能有效的戒煙手段包括勸告、尼古丁替代產品或口服戒煙藥物(級推薦,B級證據)。,危險因素控制呼吸睡眠暫停,1、鼓勵有條件的醫療單位對缺血性腦卒中或TIA患者進行睡眠呼吸監測(級推薦,B級證據) 2、使用CPAP可以改善合并睡眠呼吸暫停的腦卒中患者的預后,可考慮對這些患者進行CPAP治療(級推薦,B級證據)。,危險因素控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對近期發生缺血性腦卒中或TIA患者且血同型半胱氨酸輕度到中度增高的患者,補充葉酸、維生素B6以及維生

8、素B12可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尚無足夠證據支持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能夠減少腦卒中復發風險(級推薦,B級證據),口服抗血小板藥物在非心源性缺血性腦卒中或TIA二級預防中的應用,1、對非心源性栓塞性缺血性腦卒中或TIA患者,建議給予口服抗血小板藥物而非抗凝藥物預防腦卒中復發及其他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級推薦,A級證據)。 2、阿司匹林(50325mg/d)或氯吡格雷(75mg/d)單藥治療均可以作為首選抗血小板藥物(級推薦,A級證據)。阿司匹林單藥抗血小板治療的最佳劑量為75100mg/d。阿司匹林(25mg)+緩釋型雙嘧達莫(200mg)2次/d或西洛他唑(100mg)2次/d,均可作為阿司匹林或

9、氯吡格雷的替代藥物治療(級推薦,B級證據)。抗血小板藥應在患者危險因素、費用、耐受性和其他臨床特性基礎上進行個體化選擇(級推薦,C級證據)。 3、發病在24h內,具有腦卒中高復發風險(ABCD2評分4分)的急性非心源性TIA或輕型缺血性腦卒中患者(NIHSS評分3分),應盡早給予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21d(級推薦,A級證據),但應嚴密觀察出血風險。此后單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作為缺血性腦卒中長期二級預防一線用藥(級推薦,A級證據)。,4、發病30d內伴有癥狀性顱內動脈嚴重狹窄(狹窄率7090)的缺血性腦卒中或TIA患者,應盡早給予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90d(級推薦,B級證據)。此后單用阿

10、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均可作為長期二級預防一線用藥(級推薦,A級證據)。 5、伴有主動脈弓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證據的缺血性腦卒中或TIA患者,推薦抗血小板及他汀類藥物治療(級推薦,B級證據)。口服抗凝藥物與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效果的比較尚無結論(級推薦,B級證據)。 6、非心源性栓塞性缺血性腦卒中或TIA患者,不推薦常規長期應用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療(級推薦,A級證據)。,心源性栓塞的抗栓治療-心房顫動,1、對伴有心房顫動(包括陣發性)的缺血性卒中/TIA患者,推薦使用適當劑量的華法林口服抗凝治療,預防再發的血栓栓塞事件。華法林的目標劑量是維持INR在2.0-3.0(級推薦,A級證據) 2

11、、新型口服抗凝劑可作為華法林的替代藥物,新型口服抗凝劑包括達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以及依度沙班(級推薦,A級證據)選擇何種藥物應考慮個體化因素。 3、伴有心房顫動的缺血性卒中/TIA患者,若不能接受口服抗凝藥物治療,推薦應用阿司匹林單藥治療(級推薦,A級證據)。也可以選擇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療(級推薦,B級證據),4、伴有心房顫動的缺血性卒中/TIA患者,應根據缺血的嚴重程度和出血轉化的風險,選擇抗凝時機。建議出現神經功能癥狀14d內給予抗凝治療預防卒中復發,對于出血風險高的患者,應適當延長抗凝時機(級推薦,B級證據) 5、缺血性卒中/TIA患者,盡可能接受24h動態心電圖檢查。

12、對于原因不明的患者,建議延長心電監測時間,以確定有無抗凝治療指征(級推薦,B級證據),心源性栓塞的抗栓治療-其他心源性栓塞,伴有急性心肌梗死的缺血性卒中/TIA患者,影像學檢查發現左室附壁血栓形成,推薦給予至少3個月的華法林口服抗凝治療(目標INR值為2.5;范圍2.0-3.0;級推薦,B級證據) 對于有風濕性二尖瓣病變但無心房顫動及其他危險因素(如頸動脈狹窄)的缺血性卒中/TIA患者,推薦給予華法林口服抗凝治療(目標INR值為2.5;范圍2.0-3.0;級推薦,B級證據) 對于已使用華法林抗凝治療的風濕性二尖瓣疾病患者,發生缺血性卒中/TIA后,不應常規聯用抗血小板治療(級推薦,C級證據)。

13、但在使用足量的華法林治療過程中仍出現缺血性卒中/TIA時,可加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療(級推薦,B級證據),不伴有心房顫動的非風濕性二尖瓣病變或其他二尖瓣病變(局部主動脈弓、二尖瓣環鈣化、二尖瓣脫垂等)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可以考慮抗血小板聚集治療(級推薦,B級證據) 對于植入人工心臟瓣膜的缺血性卒中/TIA患者,推薦給予長期華法林口服抗凝治療(級推薦,B級證據) 對于已經植入人工心臟瓣膜的既往有缺血性卒中/TIA病史的患者,若出血風險低,可在華法林抗凝的基礎上加用阿司匹林(級推薦,B級證據),癥狀性大動脈粥樣硬化性缺血性卒中/TIA的非藥物治療,頸動脈顱外段狹窄 顱外椎動脈狹窄 鎖骨下動脈

14、狹窄和頭臂干狹窄 顱內動脈狹窄,癥狀性大動脈粥樣硬化性缺血性卒中/TIA的非藥物治療,1、對于近期發生TIA/6個月內發生缺血性卒中合并同側頸動脈顱外段嚴重 狹窄(70-99%)的患者,如果預計圍手術期死亡和卒中復發6%,推薦行 CEA或CAS治療(級推薦,A級證據) 2、對于近期發生TIA/6個月內發生缺血性卒中合并同側頸動脈顱外段中度 狹窄(50-69%)的患者,如果預計圍手術期死亡和卒中復發6%,推薦行 CEA或CAS治療(級推薦,A級證據) 3、頸動脈顱外段狹窄程度50%時,不推薦行CEA或CAS治療(級推薦, A級證據) 4、當缺血性卒中/TIA患者有行CEA或CAS治療的指征時,如

15、果無早起再 通禁忌癥,應在2周內進行手術(級推薦,B級證據),頸動脈顱外段狹窄,癥狀性大動脈粥樣硬化性缺血性卒中/TIA的非藥物治療,癥狀性顱外椎動脈狹窄患者,內科藥物治療無效 時,可選擇支架植入術作為內科藥物治療輔助技 術手段(級推薦, C級證據),顱外椎動脈狹窄,癥狀性大動脈粥樣硬化性缺血性卒中/TIA的非藥物治療,1、鎖骨下動脈狹窄或閉塞引起后循環缺血癥狀 (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 如果標準內科藥物治療無效,且無手術禁忌,可行 支架置入術或外科手術治療(級推薦,C級證據) 2、頸總動脈或者頭臂干病變導致的卒中/TIA內科藥 物治療無效,且無手術禁忌,可行支架置入

16、術或外 科手術治療(級推薦,C級證據),鎖骨下動脈狹窄和頭臂干狹窄,癥狀性大動脈粥樣硬化性缺血性卒中/TIA的非藥物治療,對于癥狀性顱內動脈狹窄70%的卒中/TIA患者, 在標準內科藥物治療無效的情況下,可選擇血管 內介入治療作為內科藥物治療 的輔助技術手段, 但患者的選擇應嚴格和慎重(級推薦,C級證據),顱內動脈狹窄,其他特殊情況下腦卒中患者的治療,動脈夾層 卵圓孔未閉 未破裂動脈瘤 煙霧病 顱內出血后抗栓藥物的應用,其他特殊情況下腦卒中患者的治療,1、顱外頸動脈或椎動脈夾層的缺血性卒中/TIA至 少進行3-6個月的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療(級推薦, B級證據) 2、有顱外頸動脈或椎動脈夾層的缺血性卒中或TIA 患者,使用最佳藥物治療但仍出現明確的復發腦缺 血事件,可以考慮支架置入術(級推薦,C級證據) 3、顱外頸動脈或椎動脈夾層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 者,如果不具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