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物理中考真題詳解_第1頁
歷年物理中考真題詳解_第2頁
歷年物理中考真題詳解_第3頁
歷年物理中考真題詳解_第4頁
歷年物理中考真題詳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物理中考必備

歷年物理中考真題詳解(完整版)

目錄

一、中考物理真題分類詳解----聲現象........................3

二、中考物理真題分類詳解----光現象........................6

三、中考物理真題分類詳解----物態變化....................14

四、中考物理真題分類詳解——微觀世界及分子運動.........21

五、中考物理真題分類詳解——內能與熱機..................22

六、中考物理真題分類詳解——力...........................28

七、中考物理真題分類詳解——力與運動...................33

八、中考物理真題分類詳解——簡單機械....................37

九、中考物理真題分類詳解——機械能.......................42

十、中考物理真題分類詳解——質量與密度..................46

十一、中考物理真題分類詳解——壓強.........................51

十二、中考物理真題分類詳解——簡單電路....................55

十三、中考物理真題分類詳解——電功與電功率................64

十四、中考物理真題分類詳解——磁現象.......................74

附錄一、八年級物理基礎知識..............................82

附錄二、九年級物理基礎知識..............................91

中考物理真題分類詳解

一、中考物理真題分類詳解----聲現象

1、(20GG?南充中考)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高速公路邊的隔音板可以阻斷噪聲傳播

B.聲波不能傳遞能量

C."震耳欲聾"說明盧音的音調高。

D.只要物體振動,我們就一定能聽到聲音

【解析】選A。本題綜合考查聲學知識。高速公路邊的隔音板可以在傳播過程中

減弱噪聲,所以A選項正確;聲波可以傳遞能量,所以B選項錯誤;"震耳欲

聾"是指聲音的響度大,所以C選項錯誤;如果沒有傳播聲音的介質,物體振

動也不會使我們聽到聲音,所以D選項錯誤。故選A。

2、(20GG?安徽中考)下列各圖描述的實驗中,用來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的是

【解析】選D.本題考查聲音的傳播條件.A項正在發聲的音叉接觸水面時會濺

起水花,這個現象表明發聲體在振動.B項聲音的響度和振動的幅度有關,故加

大力度敲擊音叉,塑料小球振動的振幅增大,故響度變大C項尺子振動越快聽

到聲音越高,說明音調和振動的快慢即頻率有關.D項當把玻璃罩內的空氣逐漸

抽出時,傳聲介質越來越少,所以傳聲效果越來越不好,實驗過程中聽到聲音越

來越小,設想空氣全部抽凈時,就不傳聲了,也就聽不到聲音了,證明了聲音的

傳播需要介質.故選D.

3、(20GG?瀘州中考)聲音是一種常見的現象,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以下有

關聲現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用超聲波能粉碎人體內的"結石",說明超聲波具有能量

B.有些高科技產品,不振動也可以發出聲音

C.市區內某些路段"禁鳴喇叭",這是在聲音的傳播過程中減弱噪音

D."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據聲音的音調來判斷的

【解析】選A.本題考杳的是聲現象知識點的綜合:聲音產生的原因--物體的振

動,所以B中物體不振動就發生是錯誤的;聲音的特性中音調和音色應用,聲

音的音調是由發聲體頻率決定的,而音色是判斷發聲體不同的因素,所以D中

"聞其聲而知其人"是由聲音的音色來判斷的,?噪聲危害的控制"禁鳴喇叭”是

在聲源處減弱的;利用聲音能傳遞信息和能量,超聲波能粉碎人體內的“結石"

就是聲音傳遞能量的佐證

4、(20GG?南京中考)關于聲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B.高速公路兩側安裝透明板墻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C.只要物體振動,我們就能聽見聲音

D.人們根據音調來辨別不同樂器發出的聲音

【解析】選A。本題考查聲現象的知識。一切發聲體都在振動,人項正確;高速

公路兩側安裝透明板墻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B項錯誤;我們能聽見聲音,

至少滿足物體振動、有傳播聲音的介質、有良好的聽覺系統三個條件,C項錯誤;

人們能辨別不同樂器發出的聲音,是根據音色,不是根據單調,D項錯誤。

5、(20GG?廣東中考)下列有關聲現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B.人耳能聽到各種頻率的聲音

C.聲音可以在真空中傳播D.聲音不能在水中傳播

【解析】選A.本題考查聲音的產生和傳播.聲是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所以A對;

振動頻率不同,發出的聲頻率也不同,能引起人聽覺的聲的頻率范圍是大于

20Hz,小于20GG0Hz,所以B錯;;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傳播聲音的介質可以是氣體、液體、固體,c、D都不正確。

6、(20GG?荊門中考)關于聲音的說法正確的是

A.聲音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

B.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C.大象的語言聲音對人類來說是一種超聲波

D.聲波不能傳遞能量

【解析】選Bo本題考查聲現象。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A選項錯誤;聲音是

由物體振動產生的,B選項正確;大象的語言聲音是次聲波,C選項錯誤;聲波

可以傳播能量,D選項錯誤。故選Bo

7、(20GG?株洲中考)下列現象說明聲能夠傳遞能量的是

A.利用聲口內探測魚群

B.醫生利用超聲波振動除去人體內的結石

C.醫生通過"B超"檢查胎兒的發育情況

D.蝙蝠靠超聲波探測飛行中的障礙物和發現昆蟲

【解析】選B.本題考查聲音的利用。選項A利用聲音探測魚群,獲得的是信息;

選項B振動擊碎結石,傳遞的是能量,故符合題意;選項C,胎兒的發育情況,

獲得的是信息;選項D,是否有障礙物或昆蟲也是獲得信息

8、(20GG河北中考)下列關于聲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A.聲音在各種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一樣大

B.只要物體在振動,我們就一定能聽到聲音

C.減弱噪聲的唯一方法是不讓物體發出噪聲

D.拉二胡時不斷地用手指控制琴弦,是為了改變音調

【解析】選D本題考查對聲現象的理解;不同介質中的聲速不同,固體中最快,

氣體中最慢;物體振動產生聲音,需要通過介質傳入耳朵,才能聽到聲音;減弱

噪聲可以從聲源處、傳播過程中和入耳處減弱,?用手指改變琴弦的松緊度,可以

改變琴弦振動的頻率,改變發聲的音調。

9、(20GG?咸寧中考)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聲音的傳播可以不需要介質

B.聲源的振幅越大,音調越高

C.某些路段"禁鳴喇叭",這是在聲音傳輸路徑上隔離和吸收聲波

D.人能分辨出不同樂器發出的聲音,主要是根據它們發聲的音色不同

【解析】選本題考查聲音的產生、傳播與聲音的特征。物體振動產生聲音,

Do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可知A錯誤;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大,聲

音的響度越大;振動的頻率越高,音調越高,由此可知B錯誤;防治噪聲的途

徑可以在"聲源處"、"傳播過程中"和"人耳接收處","禁鳴喇叭"是防止喇叭

振動發聲,這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C錯誤;我們能夠區分不同的發聲體,主要

是根據聲音的音色,D正確。

10、(20GG?濰坊中考)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B.聲音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3xl08m/s

C.放鞭炮時捂耳朵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D.超聲波能夠粉碎體內"結石"是因為聲波其有能量

【解析】選AD。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故A選項正確;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故B選項錯誤;放鞭炮

時捂耳朵是在人耳處減弱嗓聲,故C選項錯誤;超聲波的高頻率振動在帶動“結

石"振動的過程中將其粉碎,故D選項正確。

11、(20GG?自貢中考)下列有關聲現象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摩托車上安裝消聲器的目的是為了減小噪聲

B、我們能區分不同同學說話的聲音,是因為他們的音色不同

C、只要物體在振動,我們就一定能聽到聲音

D、在醫院里醫生通常利用超聲波震動除去人體內的結石,說明聲波能傳遞

能量

【解析】選C.本題考查聲音相關知識,消音器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的產生;音

色是聲音的特色,由發聲提的材料和結構決定,不同人的音色一定不同;人耳的

聽覺范圍是20Hz-20GG0HZ,聲波的頻率要在這一頻率范圍內,且音量到達人

耳達到OdB才能聽得見;擊碎結實需要能量說明聲波可以傳遞能量。

12、(20GG?湛江中考)我們欣賞音樂時能分辨處不同樂器發出的聲音,主要是

因為不同樂器發出聲音的()

A.音色不同B.音調不同C.響度不同D.傳播速度不同

【解析】選A.本題考查樂音的特性。我們能分辨出各種樂器發出的聲音,不是

由于它們所發出聲音的音調和響度不同,而是由于它們所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

即A選項正確。

13、(20GG?蘭州中考)下列幾種說法中正確的是

A.聲音可以在真空中傳播B."低聲細語”是指聲音的響度小

C.只要物體振動,人就能聽到聲音D.聲音只能傳播信息,不能傳播能量

【解析】選Bo本題考查的是聲音的相關知識。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不能在真

空中傳播。響度是指聲音的強弱,"低聲細語”是說聲音較弱,B正確。聲音是

由振動產生的,但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沒有傳播介質,聲音是不能到達人耳的。

聲音有兩大作用,一是聲音能傳遞信息,二是聲音能傳播能量。

14、(20GG?聊城中考)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據聲音的響度來判斷的

B."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中的"高”是指聲音的音調高

C.城市某些路段禁鳴喇叭,這是在聲音傳播的過程中減弱噪聲

D.用超聲波能粉碎人體內的“小石頭",說明聲波能傳遞能量

【解析】選Do本題考查聲現象的相關知識."聞其聲而知其人"是根據聲音的

音色來判斷的「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中的"高”是指聲音的響度大;;禁

鳴喇叭,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聲波能傳遞信息和能量,用超聲波能粉碎人體內

的“小石頭",說明聲波能傳涕能量。故應詵D?

二、中考物理真題分類修

1、(20GG?泰安中考)威30。夾角,則()

A.反射角是60。

B.反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是60°

C.入射角是30°

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

【解析】選A。本題考查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及對光的反射定律的理解。入射

角是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在光的反射現象

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由圖可知入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是30°,因此入射角是

60°,反射角也是60°,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也增大5°,故選B.o

2、(20GG?瀘州中考)有了光,自然界才絢麗多彩。下列有關光的說法中正確的

A.瀘州市城區內南宋建筑的“白塔"塔身潔白,是因為它吸收了所有的色光

B.光從空氣進入水中,傳播方向一定發生改變

C.電影屏幕選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避免光發生漫反射

D.一束光與鏡面成30。角照射到平面鏡上,其反射角是60。

【解析】選D.本題考查的是“光現象"部分知識點。A選項考察的是白色物體

反射所有的光,而不是吸收,;B選項考查的是"光的折射"的知識點,光從空

氣垂直入射到水中,傳播方向時不發生改變的;C選項考查的是漫反射知識點,

粗糙的布料是利用漫反射。一束光與鏡面成30。角照射到平面鏡上,入射角為

3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30°.

3、(20GG?荊門中考)紅外線和紫外線的應用非常廣泛,下列儀器中,屬于利用

紫外線工作的是

A.電視遙控器B.醫用"B超機"

C.驗鈔機D.夜視儀

【解析】選C。本題考查不可見光。電視遙控器、夜視儀是利用了紅外線,A、

D選項不符合題意;醫用"B超機"是利用超聲波,B選項不符合題意;驗鈔機

是利用紫外線,符合題意。故選C。

4、(20GG?重慶中考)在光現象中,屬于光的直線傳播的是()

A.鉛筆在水面處"折斷"B.樹林中的陽光C.平面鏡中的陶罐D.水中樹的

"倒影"

【解析】選B。鉛筆好像在水面處"折斷”了,是由光的折射造成的,屬于光的

折射現象"樹林中的陽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光,屬于光的直線傳播現象,故B"平

面鏡中的陶罐"和水中樹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A.水中的英子看B.林在水中的倒影C.放大輯把文字放大D.太陽光在樹蔭下

起來向上彎折成I▲形成圓形光斑

【解析】選D。本題考查區分三種光現象。A筷子彎折是由于光從水中折射到空

氣中,傳播方向發生了改變,屬于光的折射,A錯;B中的倒影,是由于平靜的

水面相當于平面鏡,倒影是岸上的物體在水所成的像,屬于光的反射,B錯;C

透鏡工作時,光分別在空氣和玻璃中傳播,屬于光的折射,C錯;D中的圓形光

斑,是太陽的實像,這是小孔成像現象,屬于光的直線傳播,D正確。

6、(20GG?黃岡中考)下列現象由光的折射產生的是

A.立竿見影B.刀光劍影C海市蜃樓D.杯弓蛇影

【解析】選Co本題考查光的折射、直線傳播和光的反射的應用。立竿見影、刀

光劍影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海市蜃樓是由于空氣的密度不均形成的,是光的

折射現象;杯弓蛇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7.(20GG?濰坊中考)光的世界變幻莫側,奧秘無窮。下列關于光現象的說法中,

正確的是()

A.不同顏色的光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不同

B.雨后彩虹是由于光發生反射形成的

C.海市蜃樓是由于光發生折射形成的

D.日食和月食現象都是光沿直線傳播造成的

【解析】選CD。本題考查光速和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以及光的折射的辨析。

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都相同,都是3xl08m/s,故A選項正確;雨后彩虹其

實質是光的色散,故B選項錯誤;海市蜃樓是由于光在經過不同高度的密度不

均勻的空氣時發生折射形成的,故C選項正確;日食和月食現象都是光沿直線

傳播造成的,故D選項正確。

8、(20GG揚州中考)下列現象中,能用光的直線傳播解釋的是

線透過樹蔭

4藤用勰留哪口3檄市搟柒九以裝露普忑鐲奧兀腎揉梟褰&珠相當于放

大鏡,實質是光的折射;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現象

9、(20GG?自貢中考)光線從空氣斜射到一塊玻璃表面時,下圖中可以較全面、

正確反映光傳

【解析】選C.本題考查光的折射和反射.玻璃板既可以反射光線,又可以透過光

線。在反射現象中,反射角=入射角,在折射現象中,光從空氣斜射入其他介質

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空氣大角)

10、(20GG?湛江中考)如圖1所示的四個情境中,屬于光的直線傳播的是()

手影

A.平面鏡成像B.塔在水中的“倒影”C.放大鏡把文字放大D手的影子

【解析】選C。本題考查生活中常見的光學現象。A是平面鏡成像的實驗,平面

鏡成像是光的反射,塔在水中的“倒影"也是光的反射,手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線

傳播形成的。放大鏡把文字放大是利用了物距在一倍焦距內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的

原理,放大鏡成像是利用的光的折射,故選

Co

12、(20GG期城中考)關于物體通過平面鏡成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通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實像

B.物體與它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大小一定相等

C.物體離平面鏡越遠,所成的像越小

D.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大于像到平面鏡的距離

【解析】選本題考查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平面鏡成像特點是像與物的大小相

Bo

等,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像與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所成的像是虛像。綜

上所述,故應選B.

13、(20GG?福州中考)下列注學詩備中,應用的原理與如圖5所示的凸透鏡

.........PF…"’……F"P

v哥

A.照相機B.老花鏡困5

C.幻燈機D.放大鏡

【解析】選A。本題考查透鏡及其應用。照相機的原理是當u>2f時,凸透鏡成

倒立、縮小實像;幻燈機原理是當2f>u>f時,凸透鏡成倒立、放大實像;放大

鏡的原理是當u<f時,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老花鏡是利用凸透鏡對光

的會聚作用來矯正遠視眼。在圖中,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是照相機的成

像原理。

14、(20GG?泰安中考)凸透鏡的焦距是10cm,將物體放在主軸上距凸透

鏡中心25cm處,物體所成的像是()

A.倒立、縮小的實像B.倒立、放大的實像

C.正立、放大的虛像D.倒立、等大的實像

【解析】選A。本題考查了凸透鏡的成像規律。物體放在主軸上距凸透鏡中心

25cm時,物距為25cm,焦距為10cm,物距大于2倍焦距,故成倒立、縮小

的實像。

15、(20GG?雅安中考)張寧用圖8甲所示的裝置測出凸透鏡的焦距,并"探究

凸透鏡成像規律",當蠟燭、透鏡、光屏位置如圖8乙時,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凸透鏡的焦距是30cm

B.圖乙中燭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

C.照相機成像特點與圖乙中所成像的特點相同

D.將蠟燭遠離凸透鏡,保持凸透鏡、光屏位置不變,燭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甲乙

圖8

【解析】選B.本題考查凸透鏡成像特點的應用.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會聚

在凸透鏡另一側焦點處,故凸透鏡的焦距為30cm-20cm=10cm,A錯;由圖乙

知蠟燭在一倍焦距與二倍焦距之間,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B正確;照相機成像

是利用物體在二倍焦距之外,成倒立、縮小的實像,C錯;將蠟燭遠離凸透鏡,

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這時是物距增大,像笈巨應減小,故D錯。

16、(20GG?荊門中考)下列光學儀器成放大實像的是

A.潛望鏡B.平面鏡

C.放大鏡D.幻燈機

【解析】選本題考查平面鏡和凸透鏡的應用。潛望鏡和平面鏡成的都是等大

Do

虛像,A、B選項不符合題意;放大鏡成的是放大虛像,C選項不符合題意;幻

燈機成的是放大實像,符合題意。故選

Do

17、(20GG?聊城中考)生活中經常提到的"影",與我們所學到的光學知識

有關.在立竿見"影"和水中倒"影"中,前者是由光的形成的,

后者是由光的形成的.

【解析】本題考查光現象的形成原理。立竿見"影"是由于光沿直線傳播而在桿

的后面形成的陰影,水中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

形成的。

答案:直線傳播反射

從水中斜射向水面,人射光線

口折射光線。

【解析】本題考查光的反射和折射的作圖。光從水中斜射向水面,在水面處發生

反射和折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答案:如圖所示。

19、(20GG遂寧中考)根在圖中作出物體AB在平面鏡

中所成的像A夕。(保留作圖非

第21題(1)圖

【解析】平面鏡成的是正立、與物等大的關于鏡面對稱的虛像,因此分別作A、

B的對稱點A、B',然后連接A與B'兩點作虛線,并在點畫上與A相同的

箭頭。

答案:如圖所示。

20、(20GG?南充中考)以下是小明"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的實驗過程,

請將其補充完整:

(1)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

(2)點燃蠟燭,調整燭焰中心、透鏡中心、光屏中心,使其在.

(3)小明將點燃的蠟燭分別放在如圖8所示的a、c、e三點;

①蠟燭在a點時移動光屏,接收到了清晰的像,生活中利用了此成像規

津(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

②在凸透鏡位置不變時,將蠟燭從a點移至C點,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

屏應向

透鏡方向移動;

③將蠟燭移到c點時,移動〕--'‘‘a’'收到清晰的像(選填"能"、

“不能"x—I~~''£,皆

【解析】本題考杳"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的實驗。(2)在做"探究凸透鏡成

像的規律"的實驗時,為了使燭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心,應使燭焰中心、凸透鏡

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線上;(3)蠟燭在a點時,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

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利用了此成像規律;將蠟燭從a點移動到c點時,根據

“物近像遠"的規律可知,應使光屏向遠離透鏡的方向移動才能找到清晰的像;

當將蠟燭移動到e點時,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虛線,所以不能在光屏上

接到像。

答案:(2)同一水平線(同一高度)(3)照相機遠離不能

21、(20GG雅安中考)在圖13所示的四幅小圖中,正確表示遠視眼成像情

況的是

圖13

【解析】本題考查眼睛的矯正.遠視眼成像在視網膜后,用凸透鏡矯正;近視眼

成像在湎阪I瞳前田凹;禿豐音懷TF

【解析】(1)題考查凸透鏡和凹透鏡的特殊光線畫法.凸透鏡的特殊光線是①平

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過凸透鏡匯聚于焦點.②通過凸透鏡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③

由焦點發出或經過焦點射向凸透鏡的光線,平行于主光軸.;凹透鏡的特殊光線

①平行于凹透鏡主光軸的光線折射后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經過焦點.②延長線

23、(20GG?湛江中考)如圖8所示是一束平行主光軸的入射光線,請畫出

折射光線.

【解析】本題考查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的作圖。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

折射,折射光線經過凸透鏡的華占

A

答案:實驗序號物距u/cm像距v/cm像的性質

206.7倒立縮小實像

6.720倒立放大實像

157.5倒立縮小實像

24、(2■②器材做

7.515▲

"探究1010倒立等大實像

分析表中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⑴實驗中所用透鏡的焦距為cm;

⑵當u=7.5cm時,像的性質為;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小亮將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

50cm刻線處不動,如圖19所示。調節燭焰、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1)將蠟燭移至光具座上20cm處,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的實像,應

用這一原理可以制成0

(2)要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蠟燭應向移動,光屏應向移動(均選填“左”

或“右”)。

【解析】本題考查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1)將蠟燭移至光具座20cm處,

此時物距為30cm,大于凸透鏡的2倍焦距,所以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

是根據這一原理制成的.(2)要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物距應在1倍焦距和2倍

焦距之間,像距應大于2倍焦距,故蠟燭應向右移動,光屏應向右移動.

答案:

(1)縮小照相機(2)右右

三、中考物理真題分類詳解一一物態變化

1、(20GG?福州中考)仲夏清償翔髭瑩透亮的露珠,如圖I所示。

這個現象的形成屬于物態變化中

圖1

A.熔化B.凝固

C.凝華D.液化

【解析】選D。本題考查物態變化。由題意可知,露珠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

液化液態的水而形成的;熔化是物質由固態變成液態;凝固是由液態變成固態;

凝華是物質由氣態直接變成固態。故選D

2、(20GG?南充中考)北方秋、冬兩季早晨常出現霜,下列有關霜的形成的說

法正確的是()

A.是凝華現象且吸熱B.是凝華現象且放熱

C.是凝固現象且放熱D.是凝固現象且吸熱

【解析】選B。本題考杳物態變化。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放熱直接變成固態

的小冰晶形成的,屬于凝華現象。故選B。

3、(20GG?泰安中考)下列關于物態變化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是升華現象

B.夏天,冰棍兒周圍"白氣",是汽化現象

C.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現的小露珠是熔化現象

D.冬天,,是車內水蒸氣的液化現象

【解析】選Do本題考查物態變化的概念。河里冰雪消融是固態的冰熔化為液體

的水;冰棍兒周圍的“白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較冷的冰棒液化成液體的小

水滴、早晨花草上出現的小露珠是空氣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溫暖的車

內窗玻璃會變模糊是由于車內熱的水蒸氣遇到冷玻璃液化成小水滴附著在玻璃

上。故選D

4、(20GG?臨沂中考)下列現象中屬于熔化吸熱的是()

A.游泳結束上岸后感到有點冷B.加冰塊使飲料溫度降低

C.利用干冰降溫防止食品變質D,向地上灑水降低環境溫度

【解析】選B.本題考查物態變化的知識。A選項中游泳結束上岸后感到冷是由于

身體表面是水分蒸發時吸收熱量,B選項中冰塊在飲料中熔化是會吸收熱量,所

以會使飲料溫度降低,C選項中干冰升華時會吸收大量的熱,能夠防止食品變質;

D選項中向地上灑水后水會因為蒸發而吸收大量的熱,所以會使周圍溫度降低。

所以本題選Bo

5、(20GG?寧波中考)下列數據接近實際的是()

A.課桌的高度大約是80mm。

B.1個雞蛋的質量大約是600g.

C.人體的安全電壓是220V。

D.人體的正常體溫為37。(:左右。

【解析】選Do本題考查學生對生活中的物理問題進行估測的能力,人課桌的高

大約是80cm,A錯,1個雞蛋大約是50g,B錯。人體的安全電壓是不高于36V,

C錯,人體的正常體溫是(大致介于36.2℃~37.2℃),故D對。

6、(20GG?泰州中考)冬天的早晨,室外物體表面常有白色的霜。霜的形成屬

于()

A.凝固B.液化C?凝華D.升華

【解析】選C.本題考查物態變化。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在溫度較低時,直接凝

華成固體形成的。故選C.

7、(20GG?雅安中考)下列物態變化的過程中,吸收熱量的是()

Q)春天,冰雪融化(2)夏天,從冰箱里面拿出來的飲料罐"出汗"

(3)秋天,清晨出現的霧(4)冬天,早晨在太陽照射下,草地上的霜消失

A.⑴⑵B.⑴⑷C.⑵⑶D.⑵⑷

【解析】選氏本題考查物態變化的特點.春天,冰雪融化是冰熔化吸熱;夏天,從

冰箱里面拿出來的飲料罐"出汗",它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的飲料罐液化放熱

形成的小水滴;霧是空氣中水蒸氣液化放熱形成的小水滴附在空氣浮塵上形成

的;冬天,早晨在太陽照射下,草地上的霜是一升華現象,吸熱;故B選項正確。

8、(20GG?江西中考)"估測"是物理學中常用的一種方法下面是小勝同學對自

己相關物理量的估測,其中明顯不合理的是()

A.正常體溫約為39℃B.體重約為450N

C.步行速度約為5Am/hD.脈搏約為70次/min

【解析】選A。本題考查對物理量和物理單位的認識,同時注重對物理知識的應

用。人體的正常體溫為36.5℃,高于38。(2屬于發高燒了,所以A不合理;中學

生的質量約為45?50Ag,體重約為450N~500N,故B合理;人步行速度約

為l~L5m/s,即3.6~5.4Am/h故C合理人安靜時脈搏約為60~80次/min,

故D合理。

9、(20GG瀘州中考)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冬天常見的霜,是空氣中水蒸氣直接升華而成的小冰粒

B.仲夏,從冰箱里面拿出來的冰棍冒"白氣"是一種汽化現象

C.大風吹起塵土"漫天飛揚",是擴散現象造成的

D.100℃的水蒸氣燙傷比100℃的沸水燙傷更嚴重,是因為水蒸氣液化時要放

出熱量

【解析】選D.本題考查物態變化的特點:霜是水蒸氣凝華而成的,;冰棍冒"白

氣"是液化現象,生活中汽化的水蒸氣我們是看不到的。塵土"漫天飛揚”是砂

石和灰塵的機械運動,而不是分子的擴散。100℃的水蒸氣燙傷比100。(2的沸水

燙傷更嚴重,是因為水蒸氣液化時要放出熱量.故選D

10、(20GG?荊門中考)熱現象在一年四季隨處可見,下列屬于液化現象的是()

A.初春,湖面上的薄冰層開始融化

B.盛夏,打開冰箱門形成的"白氣"

C.深秋,屋頂的瓦上結了一層霜

D.隆冬,教室的窗戶玻璃上出現冰花

【解析】選本題考查物態變化。冰層融化屬于熔化現象,選項不符合題意;

BoA

盛夏,打開冰箱門形成的"白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B選項

符合題意;霜是凝華形成的,C選項不符合題意;隆冬,教室的窗戶玻璃上出現

冰花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固形成的,D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

11、(20GG?濰坊中考)用電熱壺燒水時,水沸騰后,從壺嘴里冒出“白氣";

夏天打開冰棒紙時,可以看到冰棒周圍也出現"白氣"。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壺嘴里冒出的"白氣”是水沸騰時產生的水蒸氣

B.冰棒周圍的“白氣”是冰棒發生升華形成的水蒸氣

C.在這兩種“白氣"形成的過程中,都需要吸收熱量

D.這兩種"白氣"都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解析】選本題考查了對液化的理解與判斷。水沸騰后,壺嘴冒出的水蒸氣

Do

遇到溫度較低的空氣會發生液化而形成小水珠,懸浮在空氣中就是我們看到的

"白氣",而夏天打開冰棒紙時,冰棒周圍的空氣溫度較低,空氣中的水蒸氣遇

到冰棒周圍的冷空氣也會發生液化而形成“白氣",這些"白氣"的實質是小水

珠,故A、B選項錯誤,D選項正確;液化是放熱過程,所以在這兩種"白氣”

形成的過程中,都需要放出熱量,故C選項錯誤。

12、(20GG?自貢中考)小明同學在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描繪出的

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水沒有沸騰

B.水的沸騰溫度低于100℃,說明水的比熱容大

【解析】選D.本題考查沸騰的特點.圖像中lOmin后,吸熱加熱,溫度不變,則

水處于沸騰狀態.水的沸點與上方大氣壓有關,大氣壓越小,沸點越低.,水的沸

點低于1OCTC是由于當時大氣壓小于1個標準大氣壓,燒水時對水加熱,水的

內能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的.

13、(20GG?自貢中考)下列過程中,屬于凝華的是()

A.初春,冰雪融化匯成溪流

B.仲夏,從冰箱里面拿出來的飲料罐"出汗"

C.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現霜

D.嚴冬,湖水結成冰

【解析】選C.本題考查物態變化過程

冰雪融化是固態到液態熔化過程;飲料"出汗”是空氣中水蒸氣液化成的小水珠

液化;霜是北方秋冬季節空氣中水蒸氣遇冷凝華的小冰晶;結冰是液態水凝固成

冰的過程

14、(20GG?安徽中考)小明在一次測量體溫時,體溫計的示數如圖所示,

則他的體溫為

HTT

35363?狗第40

【解析】本題考查體溫計的使用及其讀數。由圖可知體溫計的測量范圍是35~

42℃,其分度值為0.1℃,圖中所示溫度為36.5℃.

答案:36.5

15、(20GG?南京中考)如圖甲是某種物體熔化時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圖

像(假設在加熱過程中物質的質量不變,單位時間內吸收的熱量相同)。

口圖乙,在

甲乙

第18題圖

【解析】本題考查物態變化的知識。(1)從熔化圖象上看,這種固體在熔化過

程繼續吸熱,但溫度不變,所以這種物質的固體屬于晶體,從溫度計上可讀得物

質的溫度為-6P(注意在零攝氏度以下);(2)8。段晶體吸熱,當溫度不變,

是晶體熔化過程,。段吸熱,溫度不斷升高,為液態;(3)從圖中可以看出在

力8段物體升高10℃用的時間是。段物體升高10℃用的時間的一半,即AB

段吸收的熱量是。段吸收的熱量的g,由Q=cmAt知,質量相等,升高的溫

度相同,故比熱容比與熱量成正比。故&=

答案:(1)晶體-6(2)液(3)1:2

16、(20GG?聊城中考)如圖所示是某物質物態變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

象。由圖可知,該圖象是物質(選填"熔化"或"凝固")時溫度變化曲

線.該物質的凝固點是

D

BC

48

40

410g^fej/Bin

【解析】本題考查晶體的熔化和凝固。觀察題圖可知,溫度隨時間呈上升的趨勢,

所以該圖象是物質熔化時溫度變化曲線.熔點是48℃,同種晶體的熔點和凝固

點是相同的,所以該物質的凝固點也是48。匚

答案:熔化48

17、(20GG?福州中考)(5分)在做“觀察水沸騰”的實驗時,

(DA組同學用的是如圖22甲所示裝置,他們測出的水溫將偏(選填"高"

或"低")。

(2)圖22乙是B組同學在實驗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此時水的溫度是一℃o

(3)B、C兩組同學雖然選用的實驗裝置相同,但將水加熱到沸騰用的時間不同,

【解析】本題考查觀察水沸騰實驗、溫度計的正確使用、液體沸點與氣壓的關系。

(1)使用溫度計測液體溫度時,玻璃泡要全部進入液體,不要碰容器底或容器

壁,加熱時玻璃泡若碰到容器底,溫度計示數將比液體的實際溫度高。(2)使

用前要弄清溫度計的量程和分度值。故溫度計的示數為92℃(3)1標準大氣壓

下水的沸點為100℃,液面上的氣壓越大,液體的沸點越高。否則,液體的沸點

就越低。由圖像可知,B、C兩位同學測得水的沸點相同,水的初溫相同,但沸

騰前的加熱時間不同,可能是水的質量不同。

答案:(1)高(2)92(3)98;<;質量

18、(20GG?長沙中考)在做"探究物質熔化規律”的實驗時,小軍采用了如圖

甲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實驗,并將實驗數據描繪成如圖乙所示的圖像。

Q)由圖像可知,該物質是_____(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2)BC段表明該物質處于態。

⑶該物質在AB段的比熱容比CD段的比熱容______。

【解析】本題考杳晶體的熔化和如何比較比熱容大小的問題。根據圖像可知,該

物體有一定的熔點,是晶體;BC段晶體吸熱溫度不變,是熔化過程,晶體處于

熔化過程時,是固液共存狀態;物態的變化不改變物體的質量,從圖中可以看出,

相同質量的這種晶體,固態升高4。(:加熱了1分鐘,而這種物質的液態升高4℃

加熱了2分鐘,也就是說他們升高了相同的溫度,液態比固態吸收的熱量多,

所以液態的比熱容大。

答案:(1)晶體(2)固液混合(3%

19、(20GG?聊城中考)如圖所文同學探究"水的沸騰”的實驗裝

(1)如圖所示的實驗操作中出現的錯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組正錯誤后,小3時間的變化情況,并

記錄了有關數據如下兄K沸騰時溫度隨時間變

化的圖象njfRj/min~78

一度/七i--98-

(3)依據上表數據可知,當地大氣壓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標準大氣壓。

【解析】本題考查了水的沸騰實驗.(1)在圖示的情景中,溫度計的玻璃泡接

觸到了容器底,這與溫度計的使用規則相矛盾.故這是其操作中的錯誤.(2)

根據表格中的數據首先在圖象上描出點,然后用平滑的曲線連接各點,即可做出

)當水的溫度達到沸點后繼續吸熱水就會

。。,低于100℃,故當時的大氣壓低于標

孕器底(2)如圖所示

(3)小于

四、中考物理真題分皿二軍

1、(20GG.廣州中》:或、固三態分子排列

。-。@?

的特點,正確的說法甲

乙丙

圖6

A.甲是氣態B.乙是氣態C.丙是氣態D.甲是固態

【解析】選C.本題考查固液氣三種狀態對應的分子排布。固體分子排列規則,

緊密,有固定的形態;液體分子排列有一定規律,較為緊密,有一定的形態;氣

體分子排布極度散亂,無規則;所以甲圖是液態,乙圖是固態,丙圖是氣態

2、(20GG?湛江中考)5月31日是“世界無煙日",吸煙有害健康已成為同學

們的共識,會議室里貼了如圖3的標志,這主要是考慮到在空氣不流通的房間

里,只要有一個人吸煙,整個房間就會充滿煙味,這是因為()

A.分子在不停地運動B.分子間有引力

C.分子間有斥力D.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

【解析】選A。本題考查分子動理論的知識。一人吸煙,整個房間就會充滿煙味

屬于擴散現象,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運動造成的。

3、(20GG?連云港中考)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摩擦起電并沒有創造電荷,而是電荷的轉移

B.固體和液體很難被壓縮是因為分子間存在斥力

C.用手捏海綿,海綿的體積縮小了,說明分子間有空隙

D."南國湯溝酒,開壇十里香",遠遠地聞到酒香是由于分子的無規則運動引起

【解析】選C。本題考查分子動理論知識。摩擦起電是電子的轉移,A項說法正

確;由于存在斥力,固體和液體難于壓縮,B項說法正確;捏海綿體積減小,是

排出了海綿內的空氣,不能說明分子間有空隙,C項說法錯誤;聞到酒香是酒分

子運動引起的,D項說法正確.

4、(20GG?雅安中考)有關分子熱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液體很難被壓縮,說明分子間有引力

B.用手捏海綿,海綿的體積變小了,說明分子間有間隙

C.有霾天氣大量極細微的塵粒懸浮在空中,說明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

D.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擴散實驗中,我們看不到墨水的分子在運動

【解析】選D。本題考查分子的動理論.由分子動理論知:液體很難被壓縮,說明

分子間存在斥力,A錯;用手捏海綿,海綿的體積變小了,是力改變物體的作用效

果,B錯;有霾天氣大量極細微的塵粒懸浮在空中是一種機械運動,C錯;墨水

滴入水中它一種擴散現象,是由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形成的,分子的數量為10-

肉眼是看不到墨水的分子在運動的,D正確。

5、(20GG?南京中考)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A.固體和液體很難被壓縮,是因為分子間沒有空隙

B.原子中原子核帶正電,電子帶負電

C.當物體的溫度降至(TC時,分子就停止運動

D.破鏡不能重圓,主要是因為分子間有排斥力

【解析】選B。本題考查分子動理論的知識。固體和液體很難被壓縮,是因為分

子間有斥力,A選項錯誤;原子中原子核帶正電,電子帶負電,B選項正確;當

物體的溫度降至0℃時,分子仍在運動,C選項錯誤;破鏡不能重圓,主要是因

為多數分子距離太遠,分子間作用力太弱的原因,D選項錯誤。

6、(20GG?遂寧中考)某容器內水面上方的氣壓為1.5個標準大氣壓,則容器

內水的沸點100℃(選填:"高于"、"低于"或"等于"X

【解析】本題考查沸點與大氣壓的關系.根據液體沸點與氣壓的關系知,氣壓增

大,沸點升高,而為1個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為100℃,所以此時容器內水

的沸點高于

100℃o

答案:高于

7、(20GG?江西中考)又到了收獲芒果的季節,果園里四處飄蕩著芒果的香味,

這是芒果的芳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______運動;掛滿芒果的枝條被壓彎了,這

說明力可以使物體發生______O

【解析】本題考查分子熱運動和力的作用效果,?構成物體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

無規則運動,我們聞到香味臭味都是分子無規則運動的結果;枝條受到芒果的拉

力作用而發生形變,說力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力的另一個作用效果是改變物體

的運動狀態。

答案:無規則形變

8、(20GG?廣東中考)在銀河系、宇宙、太陽系中尺度最大的是—。組成原

子的質子、中子、電子中質量最小的是___o同種物質在固態、液態和氣態中,

分子間作用力最小的是0

【解析】本題考查宇宙的組成和物質的組成.宇宙中擁有數十億個星系,銀河系

只是這數十億中的一個星系,而太陽不過是銀河系一兩千億顆恒星中的一員,所

以宇宙最大;質子和中子質量差不多,電子的質量是質子質量的1836分之一,

所以電子質量最?。粴怏w分子之間距離大于其分子直徑的10倍,所以,氣體分

子之間的作用力就非常微弱,氣體分子可以到達它所能到達的任何空間。

答案:宇宙;電子;氣態。

五、中考物理真題分類詳解一內能與熱機

1、(20GG?南充中考)關于溫度、熱量、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的溫度越高,所含熱量越多.

B.溫度高的物體,內能一定大

C.0℃的冰塊1內能一定為

D.溫度相同的兩物體間不會發生熱傳遞

【解析】選Do本題綜合考查溫度、熱量和內能的知識。熱量是過程量,不能說

"物體含有多少熱量",所以A選項錯誤;內能的大小不但與物體的溫度有關,

還與物體的質量有關,所以B選項錯誤;一切物體,不論溫度高低,都有內能,

所以C選項錯誤;熱傳遞的發生條件是存在溫差,當兩物體溫度相同時不會發

生熱傳遞。所以D選項正確。故選D。

2、(20GG?泰安中考)關于溫度、比熱容、熱量、內能,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一塊0。(:的冰沒有內能,它的分子不會運動

B.一個物體吸收了熱量,它的溫度一定會升高

C.一個物體溫度升高了,內能一定增加

D.用水作為汽車發動機散熱器的冷卻劑,其主要原因是因為水的比熱容小

【解析】選配本題考查溫度、比熱容、熱量、內能的概念及其之間的關系;物

體在任何溫度下都有內能,且分子無時無刻的都在做無規則的運動.A錯;晶體

熔化時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B錯;內能與溫度有關,同一物體溫度越高,

內能越大.C正確;用水作為汽車發動機散熱器的冷卻劑,其主要原因是因為水

的比熱容大,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多,D錯。

3、(20GG?泰安中考)如圖所示實驗或事例,屬于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是()

A.由滑悌上滑F臀B.搓手取暖C鉆木取火D.水蒸氣將軟

部會有灼熱感木塞沖出

【解析】Do本題考查內能與機械能的相互轉化問題。由滑梯上滑下,臀部變熱

是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的緣故,A錯;冬天搓手取暖和鉆木取火也是將機械能轉

化為內能,B、C錯;水蒸氣將軟木塞沖出是水蒸氣的內能轉化為軟木塞的機械

能,D正確。

4、(20GG?臨沂中考)下列現象中.通過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的是()

A.白行車輪胎放氣時.氣門嘴處溫度會降低

B.放進冰箱冷凍室的水變成冰塊

C.在汽油機的壓縮沖程中,氣缸內氣體的溫度升高

D.用手來回彎折鐵絲,彎折處鐵絲溫度升高

【解析】選B.本題考查改變內能途徑。A選項中自行車的氣門嘴處溫度降低是通

過做功的方式改變物體內能的,C選項中。汽油機氣缸內的溫度升高也是通過做

功的方法使其內能增加的,D選項中將鐵絲反復彎折的地方溫度升高,也是通過

做功的方法達到這一效果的。只有B選項中放入冰箱中的水變成冰塊是通過熱

傳遞的方法降低內能的,所以本題選B。

5、(20GG?濰坊中考)6.關于熱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溫度高的物體比溫度低的物體內能多

B.熱量只能由內能多的物體轉移到內能少的物體

C.物體內所有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D.分子間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不能同時存在

【解析】選Co本題考查內能、熱量以及分子動理論的理解。只有對于同一個物

體來說,溫度高的物體比溫度低的物體內能多,對于不同的物體,無法通過溫度

的高低來判斷內能的多少,故A選項錯誤;只有兩個物體存在溫度差,才會發

生熱傳遞,即熱量從溫度高的物體轉移到溫度低的物體上,而不是從內能多的物

體轉移到內能少的物體上,若內能不同的兩個物體的溫度相同,就不會發生熱傳

遞,故B選項錯誤;物體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組成物體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

規則運動,故C選項正確;分子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

是同時存在的,故D選項錯誤。

6、(20GG雅安中考)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機械能為零的物體,內能一定也為零

B.熾熱的鐵水具有內能,冰冷的鐵塊不具有內能

C.鐵絲被快速彎折的過程中,溫度升高是因為機械能轉化成內能

D.汽油機的壓縮沖程中,主要是用熱傳遞的方式增加了氣缸內物質的內能

【解析】選C。本題考查內能的理解.內能是物體本身所具有的能量,任何時候、

任何情況都有,因此機械能為零的物體,內能一定不為零,A錯、B錯;在汽油機

的壓縮沖程中,是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屬于做功的方式增加了氣缸內物質的內能,

D錯;鐵絲被快速彎折的過程中,溫度升高是因為機械能轉化成內能,屬于做功方

式改變物體內能,故C正確。

7、(2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