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設計產品評價規范雙罐式無負壓供水設備_第1頁
綠色設計產品評價規范雙罐式無負壓供水設備_第2頁
綠色設計產品評價規范雙罐式無負壓供水設備_第3頁
綠色設計產品評價規范雙罐式無負壓供水設備_第4頁
綠色設計產品評價規范雙罐式無負壓供水設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91.140.60

P40

中國工業節能與清潔生產協會標準

T/CIECCPAXXX—2019

綠色設計產品評價規范

雙罐式無負壓供水設備

Specificationforgreen-designproductassessmentof

double-tanknon-negativepressurewatersupplydevices

(征求意見稿)

在提交反饋意見時,請將您知道的相關專利連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XXXX–XX–XX發布XXXX–XX–XX實施

中國工業節能與清潔生產協會發布

T/CIECCPAXXX—2019

綠色設計產品評價規范雙罐式無負壓供水設備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雙罐式無負壓供水設備的術語與定義、設備及部件結構、綠色設計評價要求和評價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民用和工業建筑中生活或生產給水系統的雙罐式無負壓供水設備綠色設計產品評價。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

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18597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

GB18599一般工業固體廢棄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

GB/T19001質量管理體系要求

GB/T23331能源管理體系要求

GB/T23384產品及零部件可回收利用標識

GB/T24001環境管理體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4040環境管理生命周期評價原則與框架

GB/T24044環境管理生命周期評價要求與指南

GB/T24256產品生態設計通則

GB/T2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求

GB/T32161-2015生態設計產品評價通則

GB/T33000-2016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

GB/T33761-2017綠色產品評價通則

GB/T36132-2018綠色工廠評價通則

GBZ2.1/2.2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3術語和定義

以下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雙罐式無負壓供水設備double-tanknon-negativepressurewatersupplydevices

可直接與供水管網連接,不產生負壓,且能夠完成瞬時補償流量、穩定壓力及小流量保壓功能的設備,

主要由綜合水力控制單元、加壓泵組、恒壓罐體、高壓罐體、智能控制系統等組成,其中綜合水力控制單

元由流量控制系統、雙向補償系統組成。

3.2

恒壓罐steadypressuretanks

能夠使供水保持恒定壓力的罐體。

1

T/CIECCPAXXX—2019

3.3

高壓罐highpressuretanks

分別連接綜合水利控制單元與恒壓罐體,高峰供水用于瞬時補償穩定市政壓力及非高峰供水用于夜間

小流量保壓。

3.4

綜合水力控制單元integratedhydrauliccontrolunit

用水低峰時,通過其實現增壓泵對高壓罐體進行蓄水,可保證恒壓罐體對用戶管道起穩壓補償作用,

當用水高峰高壓罐體中水可通過其與恒壓罐體的水匯合對供水管網進行水量瞬時補償,夜間小流量狀態下,

高壓罐體中水可通過其直接供給后端用戶。

4設備及部件結構

雙罐式無負壓供水設備部件與結構見圖1。

圖1雙罐式無負壓供水設備示意圖

5綠色設計評價要求

5.1基本要求

5.1.1企業近三年無重大質量、安全、環保等事故。

5.1.2企業應按照GB/T19001、GB/T24001及GB/T28001分別建立、實施、保持并持續改進質量管

理、環境管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等體系.。

5.1.3清潔生產水平行業領先。生產企業的污染物排放狀況應達到國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的要求。

污染物總量控制,應達到國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

2

T/CIECCPAXXX—2019

5.1.4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水平應符合GB/T33000-2016的要求。

5.1.5企業應設置必要的產品檢測設備,以確保批量生產與產品檢驗合格產品的一致性。

5.2評價指標要求

產品的評價指標應按GB/T32161要求從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影響的角度進行選取,包括資源屬性指標、

能源屬性指標、環境屬性指標和產品屬性指標。產品的評價指標名稱、基準值、判定依據(產品檢驗方法

以及各指標的計算方法)等要求見表1和表2。

表1雙罐式無負壓供水設備評價指標要求(設備級)

一級指標二級指標單位基準值判定依據

不銹鋼材料為百分之百可回

材料可回收利用率%100

收物

包裝減量化率=1-當年包裝

包裝減量化率%0.15

重量/上一年包裝重量

資源屬性

有:-1,無:0,依據質量保

廢品率/0

障部數據無報廢產品

有:-1,無:0,不銹鋼原材

有毒有害材料比率/0

料未含有毒有害物質

d=[∑(ρi×ni)]/P

ρ-能源折標系數;i-能源

消耗種類;

千克標煤/

能源屬性產品單耗115.14n-能源消耗實物量;d-單

位產品能耗(kg/套);

P-合格產品產量,單位產品

取1;

固體廢棄物kg64.25所有零部件固體廢棄物相加

溫室氣體排放噸CO2/套0.22第三方檢測機構報告

有:-1,無:0(第三方檢測

有害氣體排放/0

機構報告)

有:-1,無:0(第三方檢測

水體污染物/0

環境指標機構報告)

噪音dB58.40第三方檢測機構報告

供應商具備環保認證/具備環保資質認證的供應商

%15.00

資質數量/所有供應商數量

重復用水總量-補充水量/重

水資源重復利用率%92.00

復用水總量

填寫,可重用零部件指整個

產品生命周期結束時,使用

零部件重用率%98.37

壽命未到上限的零部件/產

品整體零件數

產品屬性查表,可回收再利用的零部

零部件回收利用率%100件占整個產品零件總體的比

產品有害毒物/0有:1,無:0

安全性/1電機外殼保護使用安全

3

T/CIECCPAXXX—2019

三臺3kw水泵1m距離內實測

運行噪音聲壓級dB55.00

噪音值

耐腐蝕性小時128經中性鹽霧實驗測出。

該產品/子模塊占用的空間

外形尺寸m35.17

尺寸

表2雙罐式無負壓供水設備評價指標要求(零部件級)

一級指標二級指標物料名稱單位基準值判定依據

恒壓腔體75.97

材料利用率=部件重量/原材料重

資源指標材料利用率高壓腔體%83.66

匯總管87.47

恒壓腔5.21通過solidworks軟件測量,根據原

固體廢棄物高壓腔Kg9.45材料輸入和最終設計成型的高壓

匯總管0.078腔耗材,計算材料差額

恒壓腔0.81?=A?×??

環境指標直接用電和熱用電,i電,i

高壓腔0.71+A?用熱×??熱

溫室氣體排,i,i

噸EF-排放因子系數=0.70735噸

匯總管0.44AD-產品活動系數=設備用電*(8月

度生產14套)

5.3指標定義和計算方法

各評價指標應按照附錄A的方法測定。

6綠色設計評價方法

按照5.1基本要求和5.2評價指標要求開展自我評價或第三方評價,同時滿足以下條件,并能提供

一定的符合有關要求的驗證說明材料,按照相關程序要求經過審核,公示無異議的雙罐式無負壓供水設備

可稱為綠色設計產品。

4

T/CIECCPAXXX—2019

附錄A

(規范性附錄)

指標定義、指標計算方法

A.1資源指標

A.1.1總則

產品、零部件對于資源利用程度的評價指標,計算后填寫。

A.1.2包裝

A.1.2.1包裝減量化

綠色包裝在滿足保護、方便、銷售等功能的條件下,應是用量最少的適度包裝,指薄壁化技術、包裝

層數和包裝體積減量化、包裝材料結構優化設計、材料選配輕量化、化零為整集裝化等幾種可實現包裝減

量化的方法,提出減量需與資源循環利用相平衡,包裝材料工藝與傳統工藝包裝材料的減少率。計算公式

見(A.1):

B

b1i(A.1)

iB

bai,

其中:

bi—第i種產品包裝減量化率;

Bi—第i種包裝材料用量;

Bba,i—第i種產品包裝材料基準指標。

外包裝等密度較高的包裝材料可測量重量來表示用量,填充物等密度較低的包裝材料可測量體積來表

示用量。

A.1.2.2包裝材料無毒害以及包裝物的生產過程中無毒害(綠色包裝標示)

包裝材料中不應含有有毒物質或有毒物質的含量應控制在有關標準以下,如包裝材料不得含有聚氯乙

烯或其他含鹵素的塑料。

A.1.3可回收標示

A.1.3.1包裝物可回收標示

提供標識的使用說明和管理文件。包裝紙質應符合GB/T19141對包裝、運輸和貯存的規定。

A.1.3.2產品零件可回收標示

產品或零部件可回收標識應符合GB/T23384的規定。

A.1.4材料利用率

該件(部件/子模塊/產品)的重量除以該件所包括的所有零部件的重量之和。計算公式見(A.2):

W

R=(A.2)

∑Wi

其中:

R——材料利用率;

W——該件的重量,單位KG;

Wi——該件所包括的所有零部件的重量之和。

A.1.5可再生材料利用率

可重復利用或易于回收再生。在產品的生命周期結束時,易于拆解后可以重復利用或者

易于回收再生的零部件的比重。計算公式見(A.3):

5

T/CIECCPAXXX—2019

W

iire,

W

ii(A.3)

其中:

η—可再生材料率;

Wi,re—該件的可回收的重量,單位KG.

A.1.6廢品率

產品綜合廢品率。綜合廢品率是指全部廢品量占合格品和全部廢品總量的百分比。它說明全廠在某一

加工階段生產工作質量的好壞。用廢品數量占合格產品的產量進行計算,計算公式見(A.4):

p

i,fa(A.4)

P

i

其中:

ε—廢品率(%);

pi,fa—第i種產品不合格產品產量,單位kg;

Pi—第i種合格產品產量,單位kg;

A.1.7有毒有害材料比率

含有毒有害物質的原材料所占的比率,以及生產、使用、焚燒或填埋處理時會產生有毒有害物質的材

料所占的比率。計算公式見(A.5):

Y

ito,

Y

i(A.5)

其中:

?—有毒有害材料比率;

Yi,to—某產品有毒有害材料重量;

Yi—某產品原材料重量

參見相關國家標準。

A.1.8邊角料利用率

邊角料利用率計算公式見(A.6):

P

i,bianul

P

i,bian(A.6)

其中:

κ—邊角料利用率;

pi,bian—第i種產品邊角料產量,單位kg;

pi,bianul—第i種產品邊角料利用量,單位kg;

*隨著材料利用率的提高,邊角料利用率權重下降。

A.2能源指標

A.2.1總則

產品對于能源利用水平的評價指標,計算后填寫。

6

T/CIECCPAXXX—2019

A.2.2產品能耗

A.2.2.1產品單耗

統計報告期內,用能單位生產某種產品或提供某種服務的綜合能耗與同期該合格產品產量的比值。計

算公式見(A.7):

N

di

iP

i(A.7)

其中:

i—某產品

di—第i種單位產品能耗(kg/kg);

Pi—第i種合格產品產量,單位kg;

N—第i種產品消耗的能源實物量(能源單位)

首先確定即物料明細表;統計小批量生產、大批量生產過程中每種元器件使用的數量(包括不良品、

遺撒品等);使用的數量除以產品的良品數量就是實際單耗;其單位產品的物料消耗需要從ERP系統中進行

數據對接,并從中導出所需要的計算數據。產品質量、合格率需要從產品生產報表中統計產品的報廢率以

及次品率計算得到。

A.2.2.2綜合能耗

指規定的耗能體系在一段時間內實際消耗的各種能源實物量,按規定的計算方法和單位,分別折算為

一次能源(標準煤)后的總和,計算公式見(A.8):

Nn

ii(A.8)

其中:

i—能源消耗種類

ρ—能源折標系數

n—能源消耗實物量

A.2.3產值能耗

統計報告期內,用能單位生產某種產品的產值與同期該合格產品產量的比值。計算公式見(A.9):

z

i

di

P(A.9)

其中:

d—單位產品能耗(萬元/kg);

P—合格產品產量,單位kg;

z—產品產值(萬元)

合格產品產量的計算原則參考產品單耗的計算。

A.3環境指標

A.3.1總則

產品或子模塊對于環境影響的評價指標,部分計算、部分引用填寫。

A.3.2固體廢棄物

7

T/CIECCPAXXX—2019

按照生產物料表統計固體廢棄物。

A.3.3溫室氣體排放

產品溫室氣體排放可分為三部分組成,計算公式見(A.10):

EEEEEE++

GHG燃燒過程直接用電、熱輸出固定(A.10)

A.3.3.1燃料燃燒的溫室氣體排放

按照燃料種類分別計算燃燒過程排放的二氧化碳量,計算公式見(A.11):

EE

燃料i燃燒,i(A.11)

其中:

E燃燒,i—第i種燃料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T)

A.3.3.2過程排放

按照過程分別計算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計算公式見(A.12):

EE

過程i過程,i(A.12)

其中:

E過程,i—第i個過程分別生產的二氧化碳排放量(T)

A.3.3.3購入的熱力電力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采用排放因子法計算,溫室氣體排放量為活動數據與溫室氣體排放因子的乘積。統計報告期內,用能

單位生產某種產品的溫室氣體活動數據與同期溫室氣體排放因子乘積。計算公式見(A.13):

EADEFADEF

直接用電和熱用電,i電,i用熱,i,熱i(A.13)

其中:

EGHG—溫室氣體排放量(T);

AD—產品溫室氣體活動數據;

EF—產品溫室氣體排放因子;

A.3.3.4輸出的電力、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采用排放因子法計算,溫室氣體排放量為活動數據與溫室氣體排放因子的乘積。統計報告期內,用能

單位生產某種產品的溫室氣體活動數據與同期溫室氣體排放因子乘積。計算公式見(A.14):

EADEFADEF

輸出輸出電,i電,i輸出熱,i電,i(A.14)

A.3.4有害氣體排放

根據對廢氣測試,統計有害氣體排放量。

參見相關國家標準。

A.3.5水體污染物

根據對廢水的監測,統計排放的化學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

A.3.6噪音

8

T/CIECCPAXXX—2019

根據噪聲測試報告,監測統計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噪音。

A.3.7供應商具備環保認證/資質

要求供應商具有環保認證的比例。計算公式見(A.15):

NU

NU(A.15)

其中:

τ—供應商中具有環保資質的比例;

NUα—供應商中具有環保資質的樹數

NU—所有供應商數量

A.3.8水資源重復利用率

是否有使用循環水

A.4產品指標

A.4.1總則

對產品、子模塊或零部件本身具備屬性的評價指標,引用填寫。

A.4.2零部件重用率

零部件中可在產品的生命周期(最貴產品的)完結之后被重新利用的部分,與全部零部件的比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