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歷史大一輪復習第1講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世界教案含解析北師大版選修3_第1頁
2024高考歷史大一輪復習第1講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世界教案含解析北師大版選修3_第2頁
2024高考歷史大一輪復習第1講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世界教案含解析北師大版選修3_第3頁
2024高考歷史大一輪復習第1講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世界教案含解析北師大版選修3_第4頁
2024高考歷史大一輪復習第1講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世界教案含解析北師大版選修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第1講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戰(一)背景1.時代背景:20世紀初的世界已經基本成為一個整體,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已經形成。2.根本緣由: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了帝國主義階段,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性加劇。3.重要緣由(1)法德、英德、俄奧三大沖突激化,形成三國同盟與三國協約兩大軍事集團。(2)列強的爭奪、民族沖突的日益激化,使巴爾干地區成為沖突沖突的焦點。(3)20世紀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和科技的不斷進步,為大戰爆發和擴大供應了必要的物質基礎和技術基礎。4.干脆緣由:1914年6月28日的薩拉熱窩事務,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二)經過階段時間主要戰役(事務)影響爆發1914年6月薩拉熱窩事務一戰爆發的導火線第一階段1914年馬恩河戰役德軍“速戰速決”戰略破產其次階段1916年凡爾登戰役、索姆河戰役、日德蘭海戰斗爭主動權轉移到協約國一方第三階段1917~1918年美對德宣戰,蘇俄退出大戰,中國對同盟國宣戰同盟國相繼倒戈,一戰結束(三)性質1.帝國主義斗爭(1)帝國主義國家之間沖突斗爭的實質是爭奪殖民地。(2)在對殖民地的爭奪與分贓過程中形成了兩大軍事侵略集團。(3)兩大軍事侵略集團重新瓜分世界的斗爭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2.非正義斗爭(1)從斗爭的起因來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帝國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必定結果,是帝國主義國家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發動的。(2)斗爭過程中,各帝國主義國家提出的斗爭目標和瓜分領土的要求,露骨地顯示了這次斗爭的侵略性質。(3)從斗爭的結果看,在戰勝國對戰敗國的處置中,巴黎和會的召開就是戰勝國對戰敗國的宰割與掠奪。(四)影響1.經濟方面:促使政府機構變更了職能。一戰中,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幾乎將整個國家經濟納入了斗爭的軌道,斗爭迫使政府建立起一整套特地機構對經濟進行干預,促使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起先萌芽。2.政治方面:變更了世界格局。(1)促成一個新型的社會主義國家出現,變更了人類歷史發展的進程。(2)歐洲在國際上的統治地位發生了動搖,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戰敗瓦解,英法等國受到重創。(3)美日等國乘機快速崛起。(4)被壓迫民族覺醒,掀起了民族解放運動的新高潮,沖擊了世界殖民體系。3.科技方面:一戰成為新技術發展和應用的催化劑。(1)一戰前,獨創不久的飛艇、飛機等在斗爭中受到重視,一戰后很快向民用方面推廣。一戰中汽車的機動性被人們重視,漸漸代替馬車成為陸上主要交通工具。(2)斗爭還推動了化工技術的發展及生產流程和管理的不斷改進。4.思想觀念:使和平主義思潮盛行。一戰引起人民要求和平、反對斗爭心情的高漲,同時也使和平主義思潮盛行一時。(五)人類在20世紀出現世界大戰的緣由1.隨著工業革命深化發展,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2.19世紀末,資本主義列強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整個世界基本上被瓜分完畢,世界最終連成一個整體。同時,出現了英、法、美、德等幾個世界性大國。3.由于資本主義發展不平衡,19世紀下半期,美、德、日三國跳動式發展,實力直逼或超過老牌殖民帝國,從而引發了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斗爭。4.對殖民地的爭奪中英德沖突最為尖銳,德國首先構筑同盟體系應付英法,從而出現了兩大軍事集團在歐洲重兵對峙的局面。5.其次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應用于軍事領域,為世界大戰供應了技術基礎。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一)建立背景1.一戰變更了帝國主義之間力氣的對比。2.戰勝國迫切須要宰割戰敗國,協調各種沖突。(二)凡爾賽體系1.建立:協約國先后同德國、奧地利、保加利亞、匈牙利等國簽訂了一系列和約,這些和約構成了所謂的凡爾賽體系。2.內容:領土問題;殖民地問題(委任統治權);軍備問題;賠款問題。3.特點:掠奪性;分贓性;不能長久。4.影響(1)短暫協調了帝國主義之間的沖突,建立了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贓體系。(2)使歐洲和西亞的政治格局發生了很大的變更,歐洲出現了一系列新興的民族獨立國家。(3)建立了戰后資本主義世界的新秩序,重新劃分了殖民地,有利于戰后歐洲的穩定與復原。(4)體系內部隱含了很多沖突,如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的沖突、戰勝國之間的沖突、資本主義國家與社會主義蘇聯之間的沖突。(三)華盛頓體系1.建立:華盛頓會議上簽訂的一系列條約構筑了東亞和太平洋地區國際關系的新格局。2.影響(1)短暫緩和了列強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特殊是在中國的利益沖突。(2)確立了美國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主導地位;確立了美英同為海上第一強國的地位;打破了日本獨霸中國的局面,重新確認了對華“門戶開放、機會均等”的原則。(3)日本在東南亞地區的擴張受到了限制。(4)中國成為華盛頓體系的受害者。(四)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調整1.經濟:道威斯支配的實施,帝國主義由遏制德國轉向扶植德國。2.政治:《洛迦諾公約》的簽訂使德國的國際地位上升。3.外交:《非戰公約》的簽訂,使20世紀出現了短暫的和平。(五)國際聯盟1.背景(1)一戰后期,威爾遜在“十四點和平支配”里提出了建立國際聯盟的建議。(2)巴黎和會在一些重大問題上取得一樣看法,通過國聯盟約。2.成立:1920年初,國聯正式成立。3.主要機構:大會、行政院、秘書處。4.宗旨:促進國際合作,保證國際的和平與平安。5.性質:英法限制下的維護凡爾賽體系的工具。6.解散:二戰期間,國聯名存實亡。聯合國成立后,1946年國聯宣告解散。7.活動(1)復原戰后歐洲經濟。(2)1924年締結了《日內瓦議定書》。(3)九一八事變后國聯進行調查,宣布日本為侵略國,卻要對東北實行國際共管。(4)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亞,國聯對其進行經濟制裁,卻不把石油等重要戰略物資列入禁運范圍。8.評價(1)在復原戰后歐洲經濟、處理國際爭端、裁軍和促進國際和平方面發揮了肯定的作用。(2)對法西斯侵略姑息縱容,未給世界帶來長久和平。(六)《非戰公約》的簽訂1.時間:1928年8月。2.創始國及簽訂:美、德、法等15國在巴黎簽訂《關于廢棄斗爭作為國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條約》,即《非戰公約》。3.內容:規定了和平解決國際爭端或沖突的原則。4.評價(1)有利于鞏固歐洲的和平秩序。(2)第一次提出放棄把斗爭作為國家政策的國際條約,有肯定進步意義。(3)為和平解決國家之間的爭端,奠定國際法中的互不侵擾原則,供應了重要的法律基礎。(七)凡爾賽體系脆弱性、不穩定性的緣由1.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的規律確定,一旦新的力氣對比出現,建立在舊的力氣對比基礎上的國際格局就必將被打破。2.凡爾賽體系不但沒有消退各大國之間的沖突,反而更加激化了固有的沖突,甚至孕育了新的沖突。(1)和約對戰敗國懲處性的掠奪必定會激化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的沖突,尤其是法、德之間。(2)對弱小國家的隨意宰割,也必定會激化戰勝國與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之間的沖突。(3)巴黎和會策劃了對蘇俄的武裝干涉,成為反蘇斗爭司令部,導致兩大社會制度之間的對立與仇視。(4)分贓不均導致戰勝國之間的沖突也非常突出,將來更大沖突的種子已經悄然埋下。(八)巴黎和會與華盛頓會議的比較1.不同點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背景一戰變更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力氣對比,世界格局發生了變更;戰勝國與戰敗國媾和美、日為爭奪在亞太地區的霸權,沖突尖銳;美、日、英三國開展海軍軍備競賽目的協調帝國主義國家在西方的沖突協調帝國主義國家在亞太地區的沖突內容簽訂《凡爾賽和約》;簽訂對奧、保、匈、土和約;探討建立國際聯盟問題《四國條約》、《五國條約》、《九國公約》、中日《解決山東問題懸案條約》及《附約》結果形成凡爾賽體系形成華盛頓體系2.相同點:都是帝國主義的分贓會議;均由少數大國操縱;都侵擾了中國的主權;都短暫建立了戰后帝國主義和平體系,為經濟的復原與發展創建了條件。1.(2024·長郡中學一模)材料斗爭伊始,法國用滿意羅馬尼亞領土要求的方法把這個東歐小國拉入協約國集團,僅1915年法國就向俄國和比利時供應了多達2.5億法郎的資金,還對希臘和塞爾維亞等國進行貸款。1914年9月5日,英國外交大臣和俄、法駐英大使簽署了《不單獨媾和宣言》。9月14日,俄國外交大臣又就戰后重新瓜分勢力范圍問題提出了非正式建議,這些建議得到了英、法兩國的贊同,但在法國將取得部分萊茵地區的問題上,英國卻持否定看法,這就為戰后兩國的關系投下了陰影。1915年3月,俄國公開索取君士坦丁堡和黑海海峽,以往英、法都極力反對,但經過一番幕后交易,英、法在俄國同意后,于1916年5月初簽訂了《賽克斯—皮柯協議》。依據這個協議,敘利亞、大部分庫爾德斯坦和一部分安那托利亞都將落入法國手中。——摘編自張芝聯主編《法國通史》(1)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指出一戰期間法國開展外交活動的表現。(6分)(2)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簡評一戰期間法國的外交活動。(9分)解析:第(1)問,依據材料從資金救濟、建立同盟、拉攏小國等方面分析。第(2)問,從法國戰時的外交目的、外交措施等方面綜合分析評價。答案:(1)表現:通過簽訂條約以維護與英、俄的同盟關系;通過資金支援和放貸以爭取斗爭的同盟者;拉攏東歐小國以鞏固和擴大協約國集團。(2)簡評:法國意在向德國報仇,重建歐洲霸主地位;有利于增加協約國力氣,加速同盟國的失敗。但是,法國不惜勾結英、俄兩國,用犧牲小國利益的方法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因此,法國的外交是從維護本國國家利益動身的。2.材料雖然迫于美國的壓力,英法不得不同意以“十四點”為和談的基礎。但在巴黎和會上,威爾遜的“十四點”建議幾乎每條都被違反,被歪曲或被忽視。他們排斥了俄國,愚弄了美國,苛刻地懲處了德國,構建了一個異樣拙劣的凡爾賽體系,這個體系從精神到內容都是老牌帝國主義強權政治的持續,即使與一個世紀以前拿破侖斗爭后的對法和約相比,和當時列強構建的維也納體系相比,克里孟梭一流的歐洲政治家也顯得的確是太退化和墮落了。英國人的錯誤就在于他們小估了希特勒的胃口。他們想修正以前的錯誤,但不是任何事情都可以靠簡潔地亡羊補牢來挽回的。慕尼黑會議后,希特勒不僅吞并了剩余的捷克斯洛伐克領土,繼而又對波蘭提出了領土要求,二戰最終不行避開地爆發了。——摘編自宋曉東《凡爾賽和約與慕尼黑陰謀》(1)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概述凡爾賽體系隱含的沖突并舉例說明。(6分)(2)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分析凡爾賽體系的實質及其對世界的影響。(9分)解析:第(1)問,凡爾賽體系下沖突重重,戰勝國之間,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資本主義國家同社會主義國家之間,資本主義國家同被壓迫民族國家之間等等,結合所學學問和材料舉例即可。第(2)問,由所學學問可知凡爾賽體系的實質是一戰后帝國主義國家支配的戰后世界國際關系體系;其影響可以從主動和消極兩個方面來思索。答案:(1)戰勝國之間的沖突,如英法對美國的愚弄;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的沖突,如法國與德國的沖突;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沖突,如英法排斥蘇俄;資本主義國家與被壓迫國家、民族之間的沖突,如英法美等不顧中國反對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交給日本。(任答三點即可)(2)實質:是一戰后帝國主義國家支配的戰后世界國際關系體系。影響:凡爾賽體系確立了列強在歐洲、非洲和西亞地區的國際關系新秩序,短暫緩和了列強之間的沖突,有利于經濟的發展;促進德國民族主義和報仇主義心情擴散,為德國的侵略擴張和二戰的爆發埋下種子;促進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3.(2024·廣西百校聯考)材料由于法國出兵魯爾,德國宣布停止支付斗爭賠款,而法國從魯爾區只掠奪到了5億法郎。法國騎虎難下,直到1924年道威斯支配的提出。道威斯支配實施后,外國資本不斷流入德國。1924~1929年,德國共得到外國貸款及投資326億馬克,其中美國資本占70%。貸款90%以上落到德國各大公司及企業中,貸款利息達6.5%~10%。賠款方面,道威斯支配削減賠款總額,在1924~1925年度至1928~1929年度5個年度的賠款額由起先年度的10億馬克遞增到最終年度的25億馬克,詳細可隨年度旺盛指數調整。實際狀況是,在1928年以前的4年里,德國支付的現金和實物僅相當于他們從國外所借款項的一半,隨后賠款基本上停止支付,后來連債務都拒付。——摘編自《道威斯支配》(1)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概述一戰后英、美、法三國對德國的政策。(8分)(2)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說明道威斯支配對德國的影響。(7分)解析:第(1)問,結合所學可知英國和美國反對過分減弱德國以維護歐洲大陸實力均衡,而法國則主見最大限度地減弱德國。第(2)問,據材料最終一句話并結合所學可知德國經濟由此獲得了發展,重新強盛起來。答案:(1)政策:英國和美國反對過分減弱德國,反對占據德國工業區,主見復原和發展德國經濟,穩定歐洲資本主義體系,維護歐洲大陸實力均衡。法國則主見最大限度地減弱德國,從德國獲得盡可能多的賠款,防止德國卷土重來。(2)影響:道威斯支配是協約國對德國政策的一次重大調整,由減弱德國的政策轉向了扶植德國經濟發展再賠款的方針。德國經濟由此獲得了發展,重新強盛起來。4.(2024·大連一模)材料20世紀初,克勞塞維茨提出“斗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接著”,斗爭與道德無關,無所謂正義與否的觀點,被歐洲各國奉為經典。然而,1914年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成為這種斗爭觀的滑鐵盧。戰后被殘酷斗爭震驚了的精英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