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15專題04文學文化常識01考情透視·目標導航 02知識導圖·思維引航03核心精講·題型突破考點一文學文化常識【真題研析】?考法01文學文化常識基礎選擇?考法02基礎知識綜合考查【核心精講】?知識點一文學常識?知識點二文化常識?文學文化常識做題技巧?中考語文常考的文化常識【命題預測】考點二名著基礎常識【真題研析】?考法01名著基礎知識選擇?考法02名著基礎知識填空【核心精講】?知識點名著基礎知識概要?名著常識復習方法?名著常識記憶技巧【命題預測】【課標要求】《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版對文學文化常識部分的核心素養中的文化定位要求是“文化自信”,學生需“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關注傳統文化在語文學習中的滲透,增強文化認同感。【總體目標】1.語言積累與梳理:第四學段(7-9年級)要求“了解重要作家作品知識和文化常識”,體會作品的精神內涵、審美追求和文化價值。2.閱讀與鑒賞古詩文:背誦優秀詩文,小學階段推薦60篇(段),初中增至80篇(段),注重理解內容、體會情感及文化價值。名著閱讀:要求閱讀《西游記》《水滸傳》《紅星照耀中國》等經典,了解文學樣式和文化背景(附錄提供具體推薦書目)。革命文化:學習反映革命傳統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作品,理解精神內涵。3.文化理解與傳承通過漢字起源、書法、傳統節日、歷史典故等內容學習,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關注地域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增強文化多樣性的認知。【學業質量目標】第四學段(初中)需達成:1.能結合語境理解重要作家作品知識及文化常識。2.能分析作品中的文化現象(如民俗、禮儀等)及其現實意義。3.在寫作中恰當運用文化典故、經典名句,體現文化修養。【主要考點】1.文學常識主要考查點包括:(1)識記教材中涉及的主要作品的作家名(字、號)、稱謂、生活時代(國籍)、所屬流派、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或成就)以及主要代表性作品名及其體裁。(2)識記教材中涉及的文體知識。(3)能夠在具體語境中運用常見的文體知識。(3)掌握課標要求的名著篇目的基本常識。2.文化常識主要考查點包括:(1)能夠識記常見的對聯、節日習俗、官職名稱、天文歷法、紀年紀時、風俗禮儀、地理山川、河流湖泊、交通橋梁、建筑宮室、漢字書法、文房四寶、琴棋書畫、服飾器物、音樂戲曲、武術兵器、飲食起居、科舉常識、典章制度、文化典籍等文化常識等。(2)能夠在具體語境中運用常見的文化常識。【主要題型】其題型主要有兩種。一是文學文化常識的判斷,多以客觀選擇題的形式呈現,這是一種比較傳統的考查題型。它面廣量大,是近年中考中常見的熱點題型,也是易失分的題目。二是融合其它考點在語段語境題目中考查,一般以填空題的形式結合名著導讀出現,難度更大。【命題趨勢】近三年中考語文試卷中,文學文化常識部分的命題呈現出以下趨勢,體現了新課標核心素養導向和考查方式的創新:一、考查內容多維拓展1.傳統文化比重提升(1)高頻考查"二十四節氣""傳統節日""書法藝術""戲曲行當"等知識(如2023北京卷考查《詩經》六義)(2)新增"非遺文化""傳統禮儀"等考點(如2022杭州卷考查"拱手禮"文化內涵)2.名著閱讀深度關聯(1)經典片段與文學常識融合考查(如2023南京卷結合《西游記》考查明代白話小說特點)(2)創設情境考查名著文化內涵(如2021成都卷通過大觀園建筑分析園林文化)二、命題形式顯著創新1.情境化命題成主流(1)設置"傳統文化體驗活動"等真實情境(如2023廣州卷"班級戲劇節"情境考查臉譜知識)(2)采用非連續性文本(圖表+文字)綜合考查(如2022天津卷"茶文化"主題材料分析)2.跨學科融合趨勢明顯(1)與歷史結合考查"典籍里的中國"(如2021山西卷《天工開物》相關考題)(2)與藝術結合考查"詩畫關系"(如2023江蘇卷對比題畫詩與水墨畫)三、核心素養導向突出1.強化文化理解與傳承(1)通過比較閱讀考查文化認知(如2022浙江卷對比中外神話意象)(2)設置開放題考查文化評析能力(如2023重慶卷"評析網絡用語對傳統詞匯的影響")2.注重思維發展與提升(1)設計"錯誤診斷"類題型(如2021河北卷辨識文化常識表述錯誤)(2)增加邏輯推理題(如2023長沙卷通過對聯推斷書院功能)考點一文學文化常識考法01文學文化常識基礎選擇1.(2024·山東煙臺·中考真題)小語同學積累的文學文化常識有誤的一項是(
)A.“說”是古代一種議論性文體,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種現象抒發感想,如《愛蓮說》;“表”是古代向帝王陳情言事的一種文體,如《出師表》。B.《史記》是一部紀傳體史書,由西漢歷史學家司馬遷撰寫而成;《戰國策》是一部編年體史書,由西漢劉向根據戰國時期史料整理編輯而成。C.古人稱謂通常有謙稱與尊稱的區分,例如“敝人”“家慈”“愚兄”是謙稱,“令尊”“賢弟”“大兄”是尊稱。D.從“生盆火烈轟鳴竹,守歲筵開聽頌椒”中可以看到除夕放爆竹、守歲的習俗;從“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中可以看到端午節包粽子、插艾草的習俗。2.(2024·江蘇無錫·中考真題)在“城·印象”探究活動中,同學們的發言內容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有些古人的稱呼與城市有關,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被世人稱作“柳柳州”。B.相較于流連都市,有些文人更喜歡寄情山水,如蘇軾與百姓同游滁州醉翁亭。C.古代城市也有學校,“今諸生學于太學”中,“太學”是設在京城的最高學府。D.許多作品都以作家生活過的城市為寫作背景,如汪曾祺的散文《昆明的雨》。3.(2024·四川廣元·中考真題)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堅持文化自信是民族復興的強大動力。下列描述中,不屬于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項是(
)A.一架繡繃、一縷絲線、一枚鋼針,在蘇州平江古城的一家小店里,深研刺繡技藝30多年的蘇繡傳承人盧建英埋首錦緞之上,巧手翻飛。B.素凈的坯體亭亭玉立,你不敢相信它竟出自腳下的泥土,一旦工匠繞指揮毫,再經高溫煅燒,那淡雅的青花便躍然瓶上。C.登臺六十載,臉上一點白,在插科打諢里演繹百樣人生。念白做工里,一團精氣神,在念念不忘中傳承國粹未來。D.苦后回甘,飲下的是力量與熱情。與茶媲美,共寫飲品文化。當醇香的苦澀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追捧者時,咖啡文化也慢慢進入了中國百姓的生活。考法02基礎知識綜合考查4.(2024·江蘇連云港·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的語段,完成相關任務。我們頭頂的星空既美麗又神秘。人類從dàn(
)生起,就對它充滿好奇,產生種種遐想,并用有限的想象力編織出許多神話故事,如“夸父追日”“______”“______”,等等。如果說這些古代神話滿足了人類精神上的需求,那么古代天文學的méng(
)生,則是人類有意識地觀察自然、觀測宇宙,以滿足生產生活之需的結果。為了耕種,甲;為了出行,乙;為了起居和休息,丙。這些都與日月星辰(
)的天象變化有關。早在兩千三百多年前,詩人屈原就發出了“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的天問……(選自《人民日報》2024年4月19日有刪改)(1)根據拼音寫漢字或給加點字注音。(2)在橫線處補寫兩個符合語境的神話故事名稱。(3)填入甲乙丙三處的語句排序恰當的一項是(
)①人們必須辨別方向
②人們需要了解季節和氣候
③人們需要掌握時間A.③②①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4)寫出畫波浪線句子的主干。5.(2024·吉林長春·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學問是精神的食糧,它使我們的精神生活更加豐富。肚皮裝得飽飽的,是一件樂事,心靈裝得飽飽的,是一件更大的樂事。一個人在學問上有濃厚的興趣,精深的造詣,他會發現萬事萬物各有一個妙理在內,他會發現自己的心涵蘊萬象,澄(
)明通達,時時有jì(
)托,時時在生展,這種人的生活決不會干枯,他也決不會做出卑污下賤的事。《論語》記“顏子在陋巷,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孔子贊他“賢”,并不僅因為他能安貧,尤其因為他能樂道,換句話說,他有極豐富的精神生活。(節選自《朱光潛人生九論》)(1)給文中加點字注音,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1)澄明()
(2)jì()托(2)填入文中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一項是(
)A.不僅 B.盡管 C.如果 D.雖然(3)“子”是古代對男子的美稱,如“孔子”“顏子”;也用以尊稱對方。下列詞語同樣可以用來尊稱對方的一項是(
)A.君 B.仆 C.愚 D.汝(4)“學問是精神的食糧”,這個比喻句的本體和喻體之間的相似點是。知識點一文學常識【考向分析】文學常識主要考查點包括:(1)識記教材中涉及的主要作品的作家名(字、號)、稱謂、生活時代(國籍)、所屬流派、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或成就)以及主要代表性作品名及其體裁。(2)識記教材中涉及的文體知識。(3)能夠在具體語境中運用常見的文體知識。【知識梳理】(一)教材中的文體1.說,古代一種議論文體,用以陳述作者對某些問題的看法,雖是議論文體卻講究文采。例如:《愛蓮說》《馬說》。2.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文辭簡練有韻,讀來鏗鏘有力,體制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與格言頗相似。例如《陋室銘》。3.序,一種文體,有書序和贈序之分。贈序等同于臨別贈言,這類文體在贈人以言的同時,也抒發了作者的某些情志和心懷。例如《送東陽馬生序》。4.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或信札,是一種應用性文體,多用于記事陳情或者寫景。例如《誡子書》,《答謝中書書》《與朱元思書》。5.表,古代臣子向帝王陳情言事的一種文體,文辭往往恭敬懇切。表的主要用途就是表達臣子對君主的忠誠和希望,動之以情,可以說是這種文體的基本特征。例如《出師表》6.記,古代的一種散文,可分為碑記、游記、雜記、傳記、樓記等。以記敘描寫為主,大多數是游記,用來記敘旅游見聞和某地政治生活、社會面貌、風土人情、山川景物以及名勝古跡等。例如《桃花源記》、《小石潭記》、《岳陽樓記》、《醉翁亭記》。7.詩,又稱詩歌,是一種用高度凝練的語言,形象地表達作者豐富的思想和情感,集中反映社會生活并具有一定節奏和韻律的文學體裁。起源于先秦,興盛于唐朝。可分為兩類,一是古體詩,例如《離騷》《木蘭詩》《孔雀東南飛》,二是近體詩,如律詩,絕句。8.歌行體:古代詩歌體裁之一,由漢魏六朝樂府詩發展而來,音節、格律一般比較自由;采用五言、七言、雜言,形式富于變化。例如《登幽州臺歌》《雁門太守行》《梁甫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9.詞,一種韻文形式,由五言詩、七言詩和民間歌謠發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又叫作“長短句”。二般都分兩段(上下片或上下闋)。詞牌是曲調的名稱,它與詞的內容沒有必然聯系,如《江城子·密州出獵》中的“江城子”是詞牌名,“密州出獵”是題目。詞的流派主要有婉約派和豪放派兩種。婉約派的代表:李煜、晏殊、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的代表:蘇軾、辛棄疾等。10.曲:盛行于元代的一種文藝形式,包括雜劇和散曲。散曲沒有動作、說白,包括套數和小令兩種基本形式。套數由若干曲子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為獨立單位,《天凈沙·秋思》《山坡羊。潼關懷古》都是有標題的小令。《山坡羊·潼關懷古》中“山坡羊”是小令的曲牌名,“潼關懷古”是標題。11.寓言:一般比較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動植物或其他事物。如《伊索寓言》《穿井得一人》《杞人憂天》。12.小說: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與個人生活。必須具備三個要素:生動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活動的具體環境。明清小說:明清時期突出的文學形式,主要有白話短篇小說和長篇小說兩大類。如《智取生辰綱》《范進中舉》《三顧茅廬》《劉姥姥進大觀園》等。13.新聞:廣義包括消息、通訊、新聞特寫等,狹義專指消息基本原則是“用事實說話”。“何時”“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被稱為新聞“六要素”。其特點是內容真實、迅速及時、語言簡明。如《首屆諾貝爾獎頒發》。14.戲劇:一種融文學、音樂、舞蹈、美術于一體的綜合藝術。戲劇按照藝術表現形式,可以分為話劇、詩劇、歌劇、舞劇、歌舞劇、戲曲等:按篇幅長短分為獨幕劇、多幕劇;按內容、性質及美學范疇分為悲劇、喜劇、正劇等。供戲劇演出和影視拍攝用的文字依據就是劇本。如《屈原》(節選)。15.童話:兒童文學的一種。這種作品通過豐富的想象、夸張和象征手法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思想教育。語言通俗生動,情節離奇曲折。如《皇帝的新裝》。(二)作家作品1、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2、并稱“韓柳”的是韓愈和柳宗元,他們是唐朝古文運動的倡導者。3、一門父子三詞客:蘇洵(老蘇)、蘇軾(大蘇)、蘇轍(小蘇)。4、豪放派詞人:蘇軾、辛棄疾,并稱“蘇辛”;婉約派詞人:李清照(女詞人)。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隱、杜牧。6、屈原:我國最早的偉大詩人,他創造了“楚辭”這一新詩體,開創了我國詩歌浪漫主義風格。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他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被稱為“孔圣人”,孟子被稱為“亞圣”,兩人并稱為“孔孟”。8、蘇軾稱贊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9、杜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其詩廣泛深刻的反映社會現實,被稱為“詩史”,杜甫也因此被尊為“詩圣”,有著名的“三吏”:《潼關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10、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史記》(又稱《太史公書》),作者是漢朝的司馬遷,魯迅稱《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12本紀、30世家、70列傳、10表、8書,共130篇。11、“四史”:《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12、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鄭光祖、白樸、馬致遠。13、《聊齋志異》是我國第一部優秀文言短篇小說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聊齋”是他的書屋名,“志”是記敘,“異”是奇怪的事情。14、書法四大家: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趙孟頫(fǔ)15、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主要流派及代表: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韓非子;道家:莊子、列子;墨家:墨子16、南宋四大家:陸游、楊萬里、范成大、尤袤17、邊塞詩人:高適、岑參、王昌齡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趙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漢武:漢武帝劉徹19、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是東晉的陶淵明(陶潛),他“不為五斗米折腰”。20、中國吝嗇鬼的典型:嚴監生。(三)中國文學之最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最早的愛國詩人是屈原;最早的田園詩人是東晉的陶淵明;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邊塞詩人是盛唐的高適和岑參;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詞人是北宋的蘇軾;古代最杰出的女詞人是南宋的李清照;古代最著名的愛國詞人是南宋的辛棄疾;古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是唐代的李白;古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是唐代的杜甫;古代寫詩最多的愛國詩人是南宋的陸游;古代最著名的長篇神話小說是明代吳承恩的《西游記》;古代最著名的長篇歷史小說是明初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古代最早寫農民起義的長篇小說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滸傳》;古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長篇小說是清代曹雪芹的《紅樓夢》;古代最杰出的長篇諷刺小說是清代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是清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古代最早的語錄體散文是《論語》;古代最早的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是《左傳》;古代最早的紀傳體通史是《史記》;古代最杰出的銘文是唐代劉禹錫的《陋室銘》;現代最偉大的文學家是魯迅;現代最杰出的長篇小說是茅盾的《子夜》;現代最有影響的短篇小說集是魯迅的《吶喊》。知識點二文化常識【考向分析】文化常識主要考查點包括:(1)能夠識記常見的對聯、節日習俗、官職名稱、天文歷法、紀年紀時、風俗禮儀、地理山川、河流湖泊、交通橋梁、建筑宮室、漢字書法、文房四寶、琴棋書畫、服飾器物、音樂戲曲、武術兵器、飲食起居、科舉常識、典章制度、文化典籍等文化常識知識等。(2)能夠在具體語境中運用常見的文化常識知識。【方法提煉】文學文化常識做題技巧1.對于文學和文化常識的考核,側重于課文中出現的比較常見且具有代表性的內容①中國古代某些常見作家的字、號、別名、筆名,所處的朝代,外國作家的國籍。他們的代表作品及藝術風格。②對于與課本有關的中國著名作品的體例、命名,以及作品里的主要人物形象,典型的故事情節;作品中出現過的名言警句。③對于文學作品的分類;古代詩詞曲、史傳、小說、論文、雜記的特點及分類。④在中國文學歷史上有影響的文學流派、文學團體、詩人作家的合稱和文學運動等等。2.強化傳統文化與時代融合①高頻考點:傳統經典方面重點考查《詩經》《論語》《史記》等典籍的核心思想,非遺文化方面結合地方特色,考查剪紙、皮影、節氣習俗的文化內涵。②新增方向:革命文化、科技與人文結合。3.文學文化常識題型分類(1)選擇題:這種考題,其知識容量同樣可以包含得非常廣泛,一個選擇項可以看作是一個小題,可以考查許多方面,體現出極高的效率。在一些例子中,它既可涉及到了中國詩歌和小說,也能考查到外國名家名著;在時間上,既有古代的,又有現代的。除了考查除作家作品的對應關系外,還會注意到作品的文體分類,時間的先后順序等。(2)填充題:在形式上比較傳統,但在內容上已經有了較大的變化,新的趨向是不再簡簡單單地就一般記憶性常識來考查學生,而是深入到作品中的人物、情節等靈活理解的方面,側重考查對作品的閱讀與分析。【知識梳理】中考語文常考的文化常識【基礎常識】1、初唐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2、三國:魏、蜀、吳。3、“四大古典名著”:《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西游記》。4、“四大民間傳說”:《牛郎織女》、《梁山伯與祝英臺》、《孟姜女》、《白蛇傳》。5、世界四大短篇小說巨匠:契訶夫、莫泊桑、馬克·吐溫、歐·亨利。6、蘇軾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詩與黃庭堅并稱“蘇黃”。7、馬致遠的散曲代表作《天凈沙·秋思》,被譽為“秋思之祖”。8、曹雪芹“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創作了我國古典小說中最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紅樓夢》(又稱《石頭記》),它問世后就廣為流傳,深受人們喜愛,還出現了專門研究該書的一門學問——“紅學”,“紅學”現已成為世界文學研究中的重要課題。9、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陳毅被稱為“元帥詩人”;臧克家因詩作多為農村題材,有“泥土詩人”之稱;田間被聞一多譽為“時代的鼓手”(擂鼓詩人)。10、歲寒三友:松、竹、梅。11、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12、文人四友:琴、棋、書、畫。13、文房四寶:筆、墨、紙、硯。14、四庫全書:經、史、子、集。15、《詩經》“六義”指:風、雅、頌(分類)、賦、比、興(表現手法)。16、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17、桂冠、鰲頭、榜首、問鼎、奪魁:第一。18、三綱五常:“三綱”:父為子綱、君為臣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19、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媧、神農;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20、五金:金、銀、銅、鐵、錫。21、五味:酸、甜、苦、辣、咸。22、五行:金、木、水、火、土。【謙稱】1、自稱:愚、敝、卑、臣、仆2、帝王自稱:孤、寡、朕3、古代官吏自稱:下官、末官、小吏4、讀書人自稱:小生、晚生、晚學、不才、不肖5、古人稱自己一方的親屬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敬稱】1、對帝王:萬歲、圣上、天子、圣駕、陛下、大王2、對將軍:麾下3、對于對方或對方親屬的敬稱用令、尊、賢令:令尊(對方父親)令堂(對方母親)令兄(對方哥哥)令郎(對方兒子)令愛(對方女兒)尊:用來稱與對方有關的人和物。尊上(對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對方父親)尊堂(對方母親)尊親(對方的親戚)尊命(對方的吩咐)尊意(對方的意思)【古代官職任免升降】1、遷:調職、調動,一般指升官;左遷則為降職調動。2、謫:降職并遠調。3、拜:授給官職。4、授:授予官職。5、擢:選拔,提拔。6、除:免去舊職而任新職。7、罷:罷免、停職。8、免:免除官職。9、黜:廢黜,貶退,也用于剝奪王位或太子的繼承權。年齡稱謂:垂髫:三四歲——八九歲。總角:八九歲——十三四歲。豆蔻:十三四歲——十五六歲(比喻人還未成年,未成年的少年時代稱為“豆蔻年華”。)弱冠:20歲。而立:30歲。不惑:40歲。知天命:50歲。花甲:60歲。古稀:70歲。耄耋:80歲、90歲。期頤:100歲。古人稱謂:1.稱字:幼時命名由父親長輩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沈德鴻字雁冰,魯迅字豫才。2.稱號:一般只用于自稱,以顯示某種志趣或抒發某種情感,年齡不限,如李白號青蓮居士,白居易號香山居士,李清照號易安居士。3.稱謚號:古代王侯將相、高級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稱號,如范仲淹稱文正,歐陽修稱文忠。4.稱籍貫: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然稱孟襄陽,柳宗元又稱柳河東。5.稱官名:以人的官名來命名,如杜甫稱杜工部。6.稱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來命名。如岑參:岑嘉州柳宗元稱柳柳州7.古代帝王對貴族功臣的封賜爵號(位):公、侯、伯、子、男(五等)常見借代1、桑梓--家鄉
2、桃李--學生
3、社稷、軒轅--國家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學
6、烽煙戰爭7、巾幗--婦女
8、絲竹--音樂
9、須眉--男子10、嬋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冊
13、伉儷--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15、傴僂、黃發老人
16、提攜,垂髫--小孩17、桑麻--農事
18、桂冠、鰲頭、榜首、問鼎、奪魁--第一。19、函、簡、箋、鴻雁、札--書信
20、廟堂朝廷文史典籍“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史記》、《尚書》、《禮記》、《易記》、《春秋》“四史”:《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四庫”:經、史、子、集六藝:也稱六經,即禮、樂、射、御、書、數地理方位1、陰陽:
山北水南
陽:山南水北2、左右:
東為左
右:西為右。3、江河:
江:長江
河:黃河4、三山五岳:三山”:相傳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萊、方丈、瀛洲。五岳:泰山(東)、衡山(南)、華山(西)、恒山(北)、嵩山(中)5、佛教四大名山:五臺山、九華山、峨眉山、普陀山。6、三國:指東漢后分裂成魏、蜀、吳。7、三秦:指潼關以西的關中地區。8、六合:天、地、東、南、西、北六個方位。9、八荒:東、東南、南、西南、西、西北、北、東北八個方向。10、“九州”:傳說中的我國上古行政區劃,后成為中國的別稱。11、赤縣:古人把中國稱作“赤縣神州”。12、海內:古代傳說我國疆土四面環海,故稱國境之內為海內。13、中國的古稱:九州、神州、赤縣、華夏、九土、中華、華夏。14、重要城鎮名,古今對照。蘇州:姑蘇成都:錦官城南京:金陵、建業、建康、丹陽、江寧、白下、石頭城。揚州:維揚、揚城、淮上、江都、廣陵。北京:大都、燕京、神京。開封:大梁、汴梁、東京。鎮江:京口。杭州:臨安、武林、錢塘。1.(2024·四川廣元·中考真題)文物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的忠實記錄者與傳播者,它記載著歷史的興衰,刻錄著民族發展的軌跡。請根據你對作者的了解,判斷下面文物典籍與標識不符的一項是(
)A. B.C. D.2.(2024·四川遂寧·中考真題)下列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舞臺說明是劇作者根據演出需要,提供給導演和演員的說明性文字。它交代劇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的語言,所需的道具、布景,提示人物的表情、動作等。B.初冬時節,雪花翩然而至,我們相邀更定時分賞雪游玩。“更定”在古代是晚上十時左右。C.端午節有很多風俗:吃粽子呀、喝雄黃酒呀、掛艾草呀、賽龍舟呀……其中賽龍舟最受人們喜愛。這句話的標點符號使用正確。D.“冰絲帶”“冰立方”“冰之帆”等場館不僅圓滿完成了北京冬奧會所有使命,而且向世界傳遞出中國式的浪漫。這是表示遞進關系的復句。3.(2024·浙江湖州·二模)小文是2024年甲辰龍年出生,請問2031年,他8歲時是什么年。(
)A.壬子 B.庚戌 C.丁卯 D.辛亥4.(2024·江蘇南京·一模)在書展上購買文創產品可以自主定制產品文案。你購買了《先生·朱自清》筆記本,想將朱先生的作品嵌入對聯并印在封面上。以下最合適的一項是(
)A.背影匆匆春色永在,清氣滿滿經典常談 B.匆匆背影滿滿清氣,經典常談春色永在C.背影匆匆常談經典,清氣滿滿春色永在 D.清氣滿滿春色永在,經典常談背影匆匆5.(22-23九年級上·湖南長沙·期中)古人體育之樂不只表現在競技場上,還體現在宴游活動之中。某同學在閱讀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時,對文中宴游活動所涉及的傳統文化進行了探究,其中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文句分析探究野芳發而幽香A.春和景明,此時正是適合出游的好時節。如清明節就有踏青、放風箏等游樂活動。射者中,弈者勝B.眾賓客樂在其中的“射”和“弈”分別指的是“射箭”、“下棋”這兩項活動。起坐而喧嘩者C.參與宴會的賓客,在起身準備進行活動比拼時,常會自謙表示“敝人獻丑了”觥籌交錯D.宴會之樂少不了飲酒,古人不少節日都涉及酒,如端午節飲雄黃酒,中秋節飲桂花酒,重陽節飲菊花酒。A.A B.B C.C D.D6.(2024·江蘇鹽城·三模)根據語境完成題目。“征途雖遠,行則將至。”中國航天捷報頻傳。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順利發射;鵲橋二號中繼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嫦娥六號開啟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樣返回;愛因斯坦探針衛星成功升空,為空間科學探索再添利器……從“神舟”揚帆到“天問”繞行,從“嫦娥”探月到“祝融”起航,先輩的瑰(
)麗想象和美好愿望正在一一成為現實。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要大力傳承hóng(
)揚航天精神,將靈魂觸動轉化為拼bó(
)進取的“動力引擎”,以甲之志、乙之姿、丙之功筑夢蒼穹、照亮青春征途。(1)根據拼音寫漢字,給加點字注音。瑰麗()
hóng揚()
拼bó()(2)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請寫出正確的句子。(3)請根據語境,從下列選項中為甲、乙、丙三處填入合適的詞語(只填字母)。A.追風趕月
B.日拱一卒
C.鵬程萬里
D.韶華不負甲:
乙:
丙:(4)“天問一號”的名字出自我國第一位浪漫主義詩人所寫長詩《天問》,表達了中華民族對真理追求的堅韌與執著。7.(2024·浙江嘉興·三模)【制作詞卡】為了解“友”的豐富內涵,同學制作了三張詞卡,請你幫助完善。(1)閱讀“字形卡”,推測“友”字的本義是。(2)根據拼音寫出“類型卡”中相應的漢字,。(3)結合語境,選擇恰當的雅稱,填入“雅稱卡”(填序號)()()A.忘年之交B.莫逆之交C.竹馬之交D.勿頸之交8.(2024·浙江杭州·二模)閱讀回答問題。(1)閱讀圖、文,根據語境填空。:看我做的《杭州地名有文化》(圖),有發現嗎?有些地方以地理特征命名。近水之地,如“①、”等,地名就含與水有關的字。:有些地名能顯示與山水的位置關系呢,如蕭山區的“山陰路”,就表示這個地方位于山的②:有些地方以功能命名,如“醋坊巷”因宋時此地為醋庫之一,故得名。:有些地方是以人物命名,如白居易在杭任刺史過程中,看到西湖堵塞,人們苦旱,就發動州民興筑了一條錢塘湖③(dī),人民為了表達感激,就以他的姓氏命名。:《錢塘湖春行》里提到的④“,”說的就是這個地方。:有些地方以美好愿望、精神追求命名,如“眾安橋”寄托著蘇軾心系百姓的人文關懷,他的精神追求可以與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的⑤“,”相近。(2)根據上面對杭州地名的梳理,你對杭州地名文化有了怎樣的發現?請把你的發現補充在橫線處,使之成為一段完整的語段。提起杭州,你會想起什么?是初春煙雨蒙蒙的蘇堤垂柳桃香的初漏,是盛夏青苔茵茵的曲院荷風酒香的馥郁,是深秋空谷幽幽的滿隴旁金粟遍的香甜,還是隆冬青石疊疊的斷橋白雪風寒的清冷。我被這座城市的地名深深地吸引,那里藏著,藏著,還藏著中國人終極的浪漫。任憑四季流轉,杭州都在用她的美打動著人。(2024·河北保定·三模)班級進行“園林中的漢字”主題探究活動,請你參與。9.下面是本次探究活動的開場白選段,請你完成下面的任務。漢字具有意象性、詩意性、體悟性等審美特點。各體漢字作為一門藝術,成為中國園林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漢字園名題詠,是中國園林的“靈魂”;漢字匾額,是園林建筑的“臉面”;漢字碑刻、書條石,乃相欠在園林壁間的書藝史;講究聲韻、文字典雅的對聯,則作為中國文化的“名片”,帶著濃郁的中華文化馨香,穿越時空,飄溢在世界華人文化圈。園林廳堂中,隸書蠶頭燕尾,楷書嚴整穩健;或水邊、或花畔的亭榭樓閣間,則往往是篆書___________、草書___________、行書___________。漢字是“詩意棲居”的文明實體——中國園林必不可少的妝飾。(1)文段中加著重號的詞語在朗讀時要注意,請你標出正確讀音。①馨香
②棲居(2)小文抄寫文段時,將加橫線的兩個詞寫成了同音的錯詞,請你幫他改過來。①“相欠”應改為“”
②“妝飾”應改為“”(3)把下面三個詞語填到文段中的橫線上,要求與書體對應。(填序號)①流動
②圓柔
③飛舞10.活動中,同學們對出自承德避暑山莊的一副對聯非常感興趣,請你一起交流。上聯:山月滿庭,影疏橫藻荇
下聯:松風繞壑,韻遠葉笙簧小文:這副對聯上聯的意境好優美!你(1):它巧妙化用了(人名)的名篇《》中的詞句。小冀:下聯中的“笙簧”指笙這種樂器演奏出的聲音。古代有許多竹制樂器,除了“笙”,還有“濫竽充數”的“竽”。你們還能說幾個帶竹字頭的樂器嗎?你(2):我知道的有“”“”,還有“笳”。小冀:這副對聯生動形象,誰能從多感官描寫角度賞析一下表達效果呢?你(3):小文:分析得真好,我都身臨其境了!(2024·河南南陽·三模)①“旅”字的部分字形演變:②《說文解字》中“旅”的釋義:旅,軍之五百人為旅。③旅行,起初作為一種社會行為dàn(A)生于我國。在殷周,人們習慣用“旅”字專指當時最火熱的一種旅行——商旅。直到后來才逐漸將單純的旅行與商旅、公差等功利性旅行區分開來。④目前我國所公認的第一篇旅游文學作品是《詩經·鄭風·溱有》,講述了少男少女的春游之樂。隨著時代的變遷,旅行開始與人生聯系在一起——它見證了孔子、徐霞客的跋山涉水,見證了李白、謝靈運的放蕩不jī(B),見證了鄭和、張騫的蹉跎歲月。其實,一旦邁上旅途,每個人都只需做心無旁wù(
C)的自己,讓青澀的底蘊逐步沉淀,人生的意義。11.根據拼音,填寫漢字。ABC12.填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一項是(
)A.昭然若揭 B.不言而喻 C.有目共睹13.劃線句子有一處用語不得體,請作修改。14.對于以上內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旅”屬于會意字,本義是指士兵追隨著戰旗行軍征戰。B.《關雎》《式微》與我國第一篇旅游文學作品均出自《詩經》中的“風”。C.范仲淹《岳陽樓記》“商旅不行,檣傾楫摧”中的“商旅”二字應理解為旅行。D.旅行的意義隨著時代的變化而逐漸豐富,主要是因為其與人之間的關系日漸親近。考點二名著基礎常識考法01名著基礎知識選擇1.(2024·四川雅安·中考真題)下列關于名著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駱駝祥子》被譽為“抗戰前夕中國最佳的長篇小說”。通過祥子“三起三落”后變成行尸走肉的故事,作者無情地批判了這個黑暗的社會。小說為我們展示了一幅具有濃郁的老北京風情的人物畫與世態圖。B.《昆蟲記》中作者將專業知識與人生感悟熔于一爐,娓娓道來。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本人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充滿了對萬物的贊美之情。C.魯迅評論吳承恩《西游記》“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從文學角度講,豬八戒的人物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他性情憨直、奸懶讒滑、挑撥離間,常懷退縮之心,善奉承諂媚。如在“三打白骨精”中豬八戒就表現出了性情憨直的一面。D.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紅星照耀中國》書以紀實性手法向西方國家介紹了紅色中國以及紅軍長征的大量事跡,一度風靡全世界。書中塑造了毛澤東、朱德等一大批中國無產階級革命領導人的群像。2.(2024·江西·中考真題)學校開展“推薦名著制作海報”活動,下列擬用于海報的宣傳語,內容有誤的一項是(
)A.《西游記》
跟隨師徒西游的腳步,走進科幻的世界,感受堅韌品質B.《昆蟲記》
走進法布爾的昆蟲世界,體會科學精神,感受敬畏生命的情懷C.《經典常談》
聆聽朱自清談中華經典,找到經典閱讀門徑,航到經典的海里去D.《艾青詩選》
透過豐富的意象,感受時代的旋律,探尋情感背后的理性之美3.(2024·廣東·中考真題)下列名著中,人物關系不正確的一項是(
)選項作品名稱人物人物關系A《駱駝祥子》劉四爺與虎妞父女B《海底兩萬里》阿龍納斯與康塞爾主仆C《朝花夕拾》壽鏡吾與魯迅師生D《儒林外史》嚴貢生與嚴監生父子A.A B.B C.C D.D考法02名著基礎知識填空4.(2024·江蘇無錫·中考真題)故鄉是生命的起點。閱讀《朝花夕拾》,我們知道紹興城是魯迅生長的地方。紹興城里的那些人,有的給予他溫馨的回憶,如方正質樸的壽鏡吾先生、①……有的讓他產生理性的思考,如搬弄是非的衍太太、②……5.(2024·天津·中考真題)在“閱讀經典名著,感悟精神內涵”閱讀分享活動中,一位同學撰寫了發言稿。請根據你的閱讀積累,幫助他將下面一段文字補充完整。閱讀經典名著,讓我們走近作家,走進作品,感悟精神內涵。讀著名詩人的《我愛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我們看到了詩人的赤子情懷,感受到詩人熱愛祖國、謳歌勞動人民的熾烈情感,這種情感引發了我們強烈的共鳴;讀法國昆蟲學家的《昆蟲記》,我們讀出了作者對生命的熱愛與尊重,感受到作者嚴謹求實、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這種精神激勵著我們去發現神奇的科學世界;讀夏洛蒂·勃朗特的《》,我們結識了一位人格獨立、積極進取的女性,主人公追求幸福生活、敢于斗爭的精神,影響著無數人不向命運低頭,去追求自身價值;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們被主人公鋼鐵般的意志、不屈不撓的拼搏精神所折服,這種精神引領著我們為實現人生理想而努力奮斗。知識點名著基礎知識概要【考向分析】課標推薦閱讀名著共計18部,從全國各地中考近年考情看,名著基礎知識的考查一般都是選擇題,給出四個選項,選出有誤的一項;這類積累題可以給出作品中的人物,問這個人物出自哪部作品,還可以考作品的作者叫什么名字,是哪個朝代、哪個國家的,該作者還有哪些著作等。近年中考更傾向于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而不僅僅是死記硬背。情境化考查將成為常態,比如結合具體情節分析人物性格,或者考查學生對名著整體結構的把握。此外,跨名著比較也是一個重要方向,比如比較不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或主題。還要注意核心素養的導向,比如文化傳承、思辨能力、價值取向。這將體現在題目設計上,引導學生思考名著中的現實意義,或者分析作品的社會背景。【方法提煉】名著常識復習方法1、熟悉名著中的開篇詞以及相關的重要句子例:人最寶貴的東西就是生命,生命對于我們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當是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鋼鐵是怎樣煉成的》2、熟悉名著中的主要情節、回目或梗概例:《水滸傳》中“林教頭風雪山神廟”、“花和尚倒拔垂楊柳”、“宋公明三打祝家莊”、“武松打虎”、“智取生辰綱”等膾炙人口故事情節應熟練掌握。《西游記》中的“大鬧天宮”、“大鬧五莊觀”、“真假美猴王”、“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等等,這些婦孺皆知的故事情節,閱讀名著時也應予以重點掌握,相關人物要能對號入座,切勿張冠李戴。3、熟悉名著中的人物性格、字、綽號和典型語言《水滸傳》中宋江(及時雨):仗義疏財,濟弱扶貧,既有反抗性,又有妥協性;魯智深(花和尚):粗獷豪放、行俠仗義,粗中有細;林沖(豹子頭)逼上梁山前逆來順受,委曲求全,其后變得精明果敢;武松(行者):勇而有謀、有仇必復、有恩必報;李逵(黑旋風)直爽率真、脾氣火爆,富有反抗性和同情心等。《西游記》中孫悟空叛逆者和反抗者的形象;豬八戒憨厚淳樸,貪吃好睡、常懷退縮之心,善奉承諂媚的形象;唐僧善良、迂腐、虔誠的苦行僧形象。當然這些重點人物的性格還要能與其精彩故事掛鉤,并要能熟悉其典型語言。如宋江在“菊花會”上,作了《滿江紅》一詞,當唱到“望天王降詔早招安”時,誰便睜圓雙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鳥安?”(李逵)名著知識記憶小技巧1、多積累:明確課標要考的知識點,復習時涉及面要廣,記憶要準確。2、分類法:將類似的知識點進行分類總結,形成清晰的知識框架。可以按古代、現代、外國三類整理,也可以按小說、散文、詩歌的體裁整理。3、網絡法:如情節——人物——形象,形成整本書閱讀的全面網絡。4、表格法:即對某一大類列表對照,注意多本名著之間由外到內的聯系,進行比較,建立表格。1.(2024·上海閔行·二模)文學社成員對“閱讀與空間”的關系已有一定認識,現擬開展“名著中的地理空間”畫報繪制活動。下列設想中最恰當的一項是(
)A.繪制《朝花夕拾》中魯迅求學路線圖時,可以按照“南京→紹興→日本”繪制。B.繪制《魯濱遜漂流記》中魯濱遜的某次出海路線圖時,可以標識出目的地淵洲。C.繪制《簡·愛》中簡·愛經歷圖時,可標識出她兩次重返的地點:蓋茨黑德府。D.繪制《西游記》中師徒西天取經路線圖時,可以標識出唐僧取經出發地五行山。2.(2024·江蘇泰州·三模)下面關于名著的說法正確的兩項是(
)A.朱熹最早將《大學》《中庸》《論語》《春秋》編在一起,后來這四部經典被稱為“四書”。B.《駱駝祥子》中劉四車廠名“人和”,表明劉四本性善良,希望人心歸向、上下團結。C.《朝花夕拾》以簡潔舒緩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時夾雜著有趣的議論或犀利的批判:既有溫情與童趣,也有對人情世故的洞察。D.《海底兩萬里》想象豐富,全書用第三人稱,語言平實,將科學與文學巧妙地結合,體現了作者的科學精神和非凡的想象力。E.《紅星照耀中國》曾易名《西行漫記》,此部紀實作品從多個方面展示中國共產黨為民族解放而艱苦奮斗、犧牲奉獻的崇高精神。3.(2024·湖南邵陽·三模)閱讀名著要關注讀書方法,下面是小語同學做的讀書筆記,有誤的一項是(
)A.圈點批注讀《駱駝祥子》:祥子起初老實堅忍、自尊好強、吃苦耐勞,最后麻木潦倒、好占便宜、自甘墮落。B.精讀和跳讀《西游記》:人生就要有所追求,為了實現理想不懼艱難險阻,以超強韌勁和斗志戰勝一切困難,直至到達勝利的終點。C.選擇性閱讀《昆蟲記》:法國昆蟲學家儒勒·凡爾納根據觀察獲得的第一手資料描寫昆蟲的生活習性,字里行間洋溢著對生命的敬重。D.摘抄閱讀《簡·愛》:小說采用第一人稱,敘述簡·愛為尋求人格獨立、愛情和尊嚴而奮斗的故事,情感豐富細膩,富有感染力。4.(2024·江西贛州·二模)某班為了分享名著閱讀探究成果,準備舉辦辯論賽,擬了以下辯題,其中不合適的一項是(
)A.正方:簡愛的離開是懦弱的逃避反方:簡愛的離開是勇敢的反抗B.正方:出身是導致祥子墮落的主要原因反方:職業是導致祥子墮落的主要原因C.正方:閱讀《朝花夕拾》更需關注溫馨的回憶反方:閱讀《朝花夕拾》更需關注理性的批判D.正方:《昆蟲記》的科學性比文學性更強反方:《昆蟲記》的文學性比科學性更強5.(2024·貴州遵義·模擬預測)下列材料中的“她”指的是(
)材料一:她看著院中將化的冰,與那些破碎不堪的衣服,聞著那復雜而微有些熱氣的味道,聽著老人們的哀嘆與小兒哭叫,心中涼了半截。在冬天,人都躲在屋里,臟東西都凍在冰上,現在,人也出來,東西也顯了原形,連碎磚砌的墻都往下落土,似乎預備著到了雨天便塌倒。滿院花花綠綠,開著窮惡的花,比冬天要更丑陋著好幾倍。哼,單單是在這時候,她覺到她將永遠住在此地。材料二:大家都得早早地起來操作,唯有她可以安閑自在地愛躺到什么時候就躺到什么時候。到了晚上,她拿著個小板凳到街門外有風的地方去坐著,直到院中的人差不多都睡了才進來,她不屑于和大家閑談。A.《朝花夕拾》中的衍太太 B.《駱駝祥子》中的虎妞C.《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達雅 D.《儒林外史》中的沈瓊枝6.(2024·貴州黔東南·二模)小語用魚骨圖梳理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關于保爾的情節和成長經歷,請幫助她完成對應內容。7.(2024·廣東廣州·一模)選擇閱讀,專題探究。小越想探究白話小說,查閱了《經典常談》中的①。受其啟發,有如下收獲:四大名著之一《②》是以《大宋宣和遺事》講述的梁山泊故事為最初藍本;《西游記》中③的原形竟然是《山海經》中“金目雪牙、輕利倏忽”的水怪無支祁。這只水怪竟然在《西游記》中經歷九九八十一難,修煉成“④”。附《經典常談》目錄:《說文解字》第一、《周易》第二、《尚書》第三、《詩經》第四、三禮第五、《春秋》三傳第六、四書第七、《戰國策》第八、《史記》《漢書》第九、諸子第十、辭賦第十一、詩第十二、文第十三。8.(2024·陜西商洛·模擬預測)我們閱讀過的名著中也有許多描寫自然美景的內容。《西游記》中的(山名)“筆峰挺立,曲澗深沉。筆峰挺立透空霄,曲澗深沉通地戶……誠為三界坎源山,滋養五行水簾洞”,描寫了山之美景;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孫行者一調芭蕉扇中的“山以石為骨,石作土之精。煙霞含宿潤,苔蘚助新青。嵯峨勢聳欺蓬島,幽靜花香若海瀛……”描寫了(洞名)的景象。《水滸傳》中(人名)在殺了差撥、陸虞候、富安后,將三人人頭擺在山神面前的供桌上,后出廟門時雪越下的猛:凜凜嚴凝霧氣昏,空中祥瑞降紛紛。須臾四野難分路,頃刻千山不見痕……描寫了大雪之景。9.(2024·廣東廣州·二模)通過閱讀,小棉發現,文學作品中常有“虎”出現,借以展現人物形象或有所喻指。請按要求寫出下列文段對應的內容。①他三人徑下寶殿,與眾官到朝房里,抬出鐵籠,將假虎解了鐵索。別人看他是虎,獨行者看他是人。(《西游記》第三十一回豬八戒義激猴王孫行者智降妖怪)此假虎其實是:。本書的作者是(朝代)的②他是個大個子,像只老虎一樣強壯有力。他已年過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他們說他在長征路上背著許多受傷的部下行軍。(《紅星照耀中國》)文段中的“他”是:(人名)10.(2024·甘肅隴南·三模)班級開展名著閱讀分享活動,小美發現《朝花夕拾》中的魯迅和《西游記》中的孫悟空都有“出走——歸來”的歷程,請你幫助她完成下表。魯迅孫悟空S城——南京——①——回國花果山——靈臺方寸山……——靈山出走國門:不滿于洋務派辦學的不切實際、“烏煙瘴氣”,倍感迷茫,“所余的還只有一條路:到外國去”。《②__》(填篇目)出走花果山:想逃離規則,“躲過輪回,不生不滅”,到“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尋心。歸來:回國后,棄醫從文,寫世人的冷眼,揭露國民劣根性。歸來:取經歸來,在靈山修成正果,成為③(填封號)。專題文學文化常識01考情透視·目標導航 02知識導圖·思維引航03核心精講·題型突破考點一文學文化常識【真題研析】?考法01文學文化常識基礎選擇?考法02基礎知識綜合考查【核心精講】?知識點一文學常識?知識點二文化常識?文學文化常識做題技巧?中考語文常考的文化常識【命題預測】考點二名著基礎常識【真題研析】?考法01名著基礎知識選擇?考法02名著基礎知識填空【核心精講】?知識點名著基礎知識概要?名著常識復習方法?名著常識記憶技巧【命題預測】【課標要求】《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版對文學文化常識部分的核心素養中的文化定位要求是“文化自信”,學生需“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關注傳統文化在語文學習中的滲透,增強文化認同感。【總體目標】1.語言積累與梳理:第四學段(7-9年級)要求“了解重要作家作品知識和文化常識”,體會作品的精神內涵、審美追求和文化價值。2.閱讀與鑒賞古詩文:背誦優秀詩文,小學階段推薦60篇(段),初中增至80篇(段),注重理解內容、體會情感及文化價值。名著閱讀:要求閱讀《西游記》《水滸傳》《紅星照耀中國》等經典,了解文學樣式和文化背景(附錄提供具體推薦書目)。革命文化:學習反映革命傳統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作品,理解精神內涵。3.文化理解與傳承通過漢字起源、書法、傳統節日、歷史典故等內容學習,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關注地域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增強文化多樣性的認知。【學業質量目標】第四學段(初中)需達成:1.能結合語境理解重要作家作品知識及文化常識。2.能分析作品中的文化現象(如民俗、禮儀等)及其現實意義。3.在寫作中恰當運用文化典故、經典名句,體現文化修養。【主要考點】1.文學常識主要考查點包括:(1)識記教材中涉及的主要作品的作家名(字、號)、稱謂、生活時代(國籍)、所屬流派、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或成就)以及主要代表性作品名及其體裁。(2)識記教材中涉及的文體知識。(3)能夠在具體語境中運用常見的文體知識。(3)掌握課標要求的名著篇目的基本常識。2.文化常識主要考查點包括:(1)能夠識記常見的對聯、節日習俗、官職名稱、天文歷法、紀年紀時、風俗禮儀、地理山川、河流湖泊、交通橋梁、建筑宮室、漢字書法、文房四寶、琴棋書畫、服飾器物、音樂戲曲、武術兵器、飲食起居、科舉常識、典章制度、文化典籍等文化常識等。(2)能夠在具體語境中運用常見的文化常識。【主要題型】其題型主要有兩種。一是文學文化常識的判斷,多以客觀選擇題的形式呈現,這是一種比較傳統的考查題型。它面廣量大,是近年中考中常見的熱點題型,也是易失分的題目。二是融合其它考點在語段語境題目中考查,一般以填空題的形式結合名著導讀出現,難度更大。【命題趨勢】近三年中考語文試卷中,文學文化常識部分的命題呈現出以下趨勢,體現了新課標核心素養導向和考查方式的創新:一、考查內容多維拓展1.傳統文化比重提升(1)高頻考查"二十四節氣""傳統節日""書法藝術""戲曲行當"等知識(如2023北京卷考查《詩經》六義)(2)新增"非遺文化""傳統禮儀"等考點(如2022杭州卷考查"拱手禮"文化內涵)2.名著閱讀深度關聯(1)經典片段與文學常識融合考查(如2023南京卷結合《西游記》考查明代白話小說特點)(2)創設情境考查名著文化內涵(如2021成都卷通過大觀園建筑分析園林文化)二、命題形式顯著創新1.情境化命題成主流(1)設置"傳統文化體驗活動"等真實情境(如2023廣州卷"班級戲劇節"情境考查臉譜知識)(2)采用非連續性文本(圖表+文字)綜合考查(如2022天津卷"茶文化"主題材料分析)2.跨學科融合趨勢明顯(1)與歷史結合考查"典籍里的中國"(如2021山西卷《天工開物》相關考題)(2)與藝術結合考查"詩畫關系"(如2023江蘇卷對比題畫詩與水墨畫)三、核心素養導向突出1.強化文化理解與傳承(1)通過比較閱讀考查文化認知(如2022浙江卷對比中外神話意象)(2)設置開放題考查文化評析能力(如2023重慶卷"評析網絡用語對傳統詞匯的影響")2.注重思維發展與提升(1)設計"錯誤診斷"類題型(如2021河北卷辨識文化常識表述錯誤)(2)增加邏輯推理題(如2023長沙卷通過對聯推斷書院功能)考點一文學文化常識考法01文學文化常識基礎選擇1.(2024·山東煙臺·中考真題)小語同學積累的文學文化常識有誤的一項是(
)A.“說”是古代一種議論性文體,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種現象抒發感想,如《愛蓮說》;“表”是古代向帝王陳情言事的一種文體,如《出師表》。B.《史記》是一部紀傳體史書,由西漢歷史學家司馬遷撰寫而成;《戰國策》是一部編年體史書,由西漢劉向根據戰國時期史料整理編輯而成。C.古人稱謂通常有謙稱與尊稱的區分,例如“敝人”“家慈”“愚兄”是謙稱,“令尊”“賢弟”“大兄”是尊稱。D.從“生盆火烈轟鳴竹,守歲筵開聽頌椒”中可以看到除夕放爆竹、守歲的習俗;從“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中可以看到端午節包粽子、插艾草的習俗。【答案】B【詳解】本題考查文學文化常識。B.“《戰國策》是一部編年體史書”有誤,應為:《戰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書。故選B。2.(2024·江蘇無錫·中考真題)在“城·印象”探究活動中,同學們的發言內容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有些古人的稱呼與城市有關,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被世人稱作“柳柳州”。B.相較于流連都市,有些文人更喜歡寄情山水,如蘇軾與百姓同游滁州醉翁亭。C.古代城市也有學校,“今諸生學于太學”中,“太學”是設在京城的最高學府。D.許多作品都以作家生活過的城市為寫作背景,如汪曾祺的散文《昆明的雨》。【答案】B【詳解】本題考查文學常識。B.錯誤。與百姓同游滁州醉翁亭的是歐陽修,不是蘇軾,此項發言內容不正確。故選B。3.(2024·四川廣元·中考真題)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堅持文化自信是民族復興的強大動力。下列描述中,不屬于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項是(
)A.一架繡繃、一縷絲線、一枚鋼針,在蘇州平江古城的一家小店里,深研刺繡技藝30多年的蘇繡傳承人盧建英埋首錦緞之上,巧手翻飛。B.素凈的坯體亭亭玉立,你不敢相信它竟出自腳下的泥土,一旦工匠繞指揮毫,再經高溫煅燒,那淡雅的青花便躍然瓶上。C.登臺六十載,臉上一點白,在插科打諢里演繹百樣人生。念白做工里,一團精氣神,在念念不忘中傳承國粹未來。D.苦后回甘,飲下的是力量與熱情。與茶媲美,共寫飲品文化。當醇香的苦澀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追捧者時,咖啡文化也慢慢進入了中國百姓的生活。【答案】D【詳解】本題考查文化常識。A.句子描述的是蘇繡的制作,蘇繡是中國傳統手工藝品之一,起源于江蘇蘇州地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精湛的技藝,屬于中國傳統文化;B.句子描述的是青花瓷的制作過程,青花瓷是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又稱白地青花瓷,常簡稱青花。屬于中國傳統文化;C.句子描述的是京劇中的丑角,京劇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最具象征意義的符號之一,是中國戲曲文化的國粹典范,屬于中國傳統文化;D.句子描述的是咖啡文化走進中國百姓的生活,咖啡,最初被發現于非洲,而在阿拉伯地區首次被消費,并逐漸傳入歐洲和世界各地,不屬于中國傳統文化;故選D。考法02基礎知識綜合考查4.(2024·江蘇連云港·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的語段,完成相關任務。我們頭頂的星空既美麗又神秘。人類從dàn(
)生起,就對它充滿好奇,產生種種遐想,并用有限的想象力編織出許多神話故事,如“夸父追日”“______”“______”,等等。如果說這些古代神話滿足了人類精神上的需求,那么古代天文學的méng(
)生,則是人類有意識地觀察自然、觀測宇宙,以滿足生產生活之需的結果。為了耕種,甲;為了出行,乙;為了起居和休息,丙。這些都與日月星辰(
)的天象變化有關。早在兩千三百多年前,詩人屈原就發出了“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的天問……(選自《人民日報》2024年4月19日有刪改)(1)根據拼音寫漢字或給加點字注音。(2)在橫線處補寫兩個符合語境的神話故事名稱。(3)填入甲乙丙三處的語句排序恰當的一項是(
)①人們必須辨別方向
②人們需要了解季節和氣候
③人們需要掌握時間A.③②①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4)寫出畫波浪線句子的主干。【答案】(1)誕
萌
chén(2)嫦娥奔月
后羿射日
女媧補天
牛郎織女(鵲橋相會)
開天辟地(3)D(4)屈原發出天問【詳解】(1)本題考查字音字形。誕生,dànshēng,(人)出生,也比喻事物形成。萌生,méngshēng,,意思為孳生、始生。星辰,xīngchén,星的總稱。(2)本題考查文化常識。列舉兩個關于星空的,富有想象力的古代神話即可。嫦娥奔月:后羿娶了美麗的妻子嫦娥,除了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有一天,昆侖山上的西王母送給后羿一丸仙藥,據說吃了此藥便能成仙,后羿舍不得妻子,便把仙藥交給嫦娥保管,不料被逢蒙看到了,他趁后羿外出狩獵時闖入內宅搶奪仙藥,嫦娥抵擋不住逢蒙,就自己吃下了仙藥,飛出窗口,飛到了月亮上。后羿射日:相傳遠古時期,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烤得大地冒煙,海水枯干。一位名叫后羿的人決心為老百姓解除這個苦難,他登上昆侖山頂,拉開弓箭射下了九個太陽,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3)本題考查句子排序。第一空:根據前面的“為了耕種”可知,應用:人們需要了解季節和氣候。第二空:根據前面的“為了出行”可知,應用:人們必須辨別方向。第三空:根據前面的“為了起居和休息”可知,應用:人們需要掌握時間。故選D。(4)本題考查句子主干。主干一般由“主+謂+賓”組成。“詩人”是定語,“屈原”是主語,“就”是狀語,“發出”是謂語,“了”是補語,“‘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的”是定語,“天問”是賓語。故主干為:屈原發出天問。5.(2024·吉林長春·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學問是精神的食糧,它使我們的精神生活更加豐富。肚皮裝得飽飽的,是一件樂事,心靈裝得飽飽的,是一件更大的樂事。一個人在學問上有濃厚的興趣,精深的造詣,他會發現萬事萬物各有一個妙理在內,他會發現自己的心涵蘊萬象,澄(
)明通達,時時有jì(
)托,時時在生展,這種人的生活決不會干枯,他也決不會做出卑污下賤的事。《論語》記“顏子在陋巷,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孔子贊他“賢”,并不僅因為他能安貧,尤其因為他能樂道,換句話說,他有極豐富的精神生活。(節選自《朱光潛人生九論》)(1)給文中加點字注音,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1)澄明()
(2)jì()托(2)填入文中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一項是(
)A.不僅 B.盡管 C.如果 D.雖然(3)“子”是古代對男子的美稱,如“孔子”“顏子”;也用以尊稱對方。下列詞語同樣可以用來尊稱對方的一項是(
)A.君 B.仆 C.愚 D.汝(4)“學問是精神的食糧”,這個比喻句的本體和喻體之間的相似點是。【答案】(1)chéng寄(2)C(3)A(4)滿足了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需要。【解析】(1)本題考查字音字形。澄——chéng。澄明:清澈明亮。jì——寄。寄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托付在某人或某事物上面。(2)本題考查關聯詞的使用。根據語境“一個人在學問上有濃厚的興趣,精深的造詣”和“他會發現萬事萬物各有一個妙理在內,他會發現自己的心涵蘊萬象”可知,兩個分句之間是條件關系,要滿足“有濃厚的興趣”這個條件,才會達到“發現萬事萬物各有一個妙理在內,他會發現自己的心涵蘊萬象”這一效果,所以應填表示條件關系的關聯詞;A.“不僅”表示遞進關系;B.“盡管”表示假設關系;C.“如果”表示條件關系;D.“雖然”表示轉折關系;故選C。(3)本題考查謙敬詞。A.君:在古代漢語中,“君”常常用于尊稱對方,無論是君主對臣下,還是臣下對君主,亦或是平輩之間,都可以使用“君”來表示尊敬。B.仆:這個詞語在古代是自我謙稱,意思是“我”或“自己”,通常用于表示自己地位低下或態度謙卑,并不用于尊稱對方。C.愚:這個詞語也是自我謙稱,常用于表示自己見識淺薄或能力有限,同樣不用于尊稱對方。D.汝:在古代漢語中,“汝”常用于第二人稱代詞,指“你”,但并沒有明顯的尊稱意味。故選A。(4)本題考查修辭的作用。“學問是精神的食糧”這個句子中本體是“學問”,喻體是“精神的食糧”;如同人體需要食物來維持生命活動,精神也需要“食糧”(即學問)來滋養和成長。食物為人體提供必需的營養物質,而學問為精神提供知識和理解,使人的精神得到充實和提升。所以,本體和喻體之間的相似點是:滿足了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需要。知識點一文學常識【考向分析】文學常識主要考查點包括:(1)識記教材中涉及的主要作品的作家名(字、號)、稱謂、生活時代(國籍)、所屬流派、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或成就)以及主要代表性作品名及其體裁。(2)識記教材中涉及的文體知識。(3)能夠在具體語境中運用常見的文體知識。【知識梳理】(一)教材中的文體1.說,古代一種議論文體,用以陳述作者對某些問題的看法,雖是議論文體卻講究文采。例如:《愛蓮說》《馬說》。2.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文辭簡練有韻,讀來鏗鏘有力,體制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與格言頗相似。例如《陋室銘》。3.序,一種文體,有書序和贈序之分。贈序等同于臨別贈言,這類文體在贈人以言的同時,也抒發了作者的某些情志和心懷。例如《送東陽馬生序》。4.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或信札,是一種應用性文體,多用于記事陳情或者寫景。例如《誡子書》,《答謝中書書》《與朱元思書》。5.表,古代臣子向帝王陳情言事的一種文體,文辭往往恭敬懇切。表的主要用途就是表達臣子對君主的忠誠和希望,動之以情,可以說是這種文體的基本特征。例如《出師表》6.記,古代的一種散文,可分為碑記、游記、雜記、傳記、樓記等。以記敘描寫為主,大多數是游記,用來記敘旅游見聞和某地政治生活、社會面貌、風土人情、山川景物以及名勝古跡等。例如《桃花源記》、《小石潭記》、《岳陽樓記》、《醉翁亭記》。7.詩,又稱詩歌,是一種用高度凝練的語言,形象地表達作者豐富的思想和情感,集中反映社會生活并具有一定節奏和韻律的文學體裁。起源于先秦,興盛于唐朝。可分為兩類,一是古體詩,例如《離騷》《木蘭詩》《孔雀東南飛》,二是近體詩,如律詩,絕句。8.歌行體:古代詩歌體裁之一,由漢魏六朝樂府詩發展而來,音節、格律一般比較自由;采用五言、七言、雜言,形式富于變化。例如《登幽州臺歌》《雁門太守行》《梁甫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9.詞,一種韻文形式,由五言詩、七言詩和民間歌謠發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又叫作“長短句”。二般都分兩段(上下片或上下闋)。詞牌是曲調的名稱,它與詞的內容沒有必然聯系,如《江城子·密州出獵》中的“江城子”是詞牌名,“密州出獵”是題目。詞的流派主要有婉約派和豪放派兩種。婉約派的代表:李煜、晏殊、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的代表:蘇軾、辛棄疾等。10.曲:盛行于元代的一種文藝形式,包括雜劇和散曲。散曲沒有動作、說白,包括套數和小令兩種基本形式。套數由若干曲子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為獨立單位,《天凈沙·秋思》《山坡羊。潼關懷古》都是有標題的小令。《山坡羊·潼關懷古》中“山坡羊”是小令的曲牌名,“潼關懷古”是標題。11.寓言:一般比較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動植物或其他事物。如《伊索寓言》《穿井得一人》《杞人憂天》。12.小說: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與個人生活。必須具備三個要素:生動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活動的具體環境。明清小說:明清時期突出的文學形式,主要有白話短篇小說和長篇小說兩大類。如《智取生辰綱》《范進中舉》《三顧茅廬》《劉姥姥進大觀園》等。13.新聞:廣義包括消息、通訊、新聞特寫等,狹義專指消息基本原則是“用事實說話”。“何時”“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被稱為新聞“六要素”。其特點是內容真實、迅速及時、語言簡明。如《首屆諾貝爾獎頒發》。14.戲劇:一種融文學、音樂、舞蹈、美術于一體的綜合藝術。戲劇按照藝術表現形式,可以分為話劇、詩劇、歌劇、舞劇、歌舞劇、戲曲等:按篇幅長短分為獨幕劇、多幕劇;按內容、性質及美學范疇分為悲劇、喜劇、正劇等。供戲劇演出和影視拍攝用的文字依據就是劇本。如《屈原》(節選)。15.童話:兒童文學的一種。這種作品通過豐富的想象、夸張和象征手法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思想教育。語言通俗生動,情節離奇曲折。如《皇帝的新裝》。(二)作家作品1、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2、并稱“韓柳”的是韓愈和柳宗元,他們是唐朝古文運動的倡導者。3、一門父子三詞客:蘇洵(老蘇)、蘇軾(大蘇)、蘇轍(小蘇)。4、豪放派詞人:蘇軾、辛棄疾,并稱“蘇辛”;婉約派詞人:李清照(女詞人)。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隱、杜牧。6、屈原:我國最早的偉大詩人,他創造了“楚辭”這一新詩體,開創了我國詩歌浪漫主義風格。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他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被稱為“孔圣人”,孟子被稱為“亞圣”,兩人并稱為“孔孟”。8、蘇軾稱贊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9、杜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其詩廣泛深刻的反映社會現實,被稱為“詩史”,杜甫也因此被尊為“詩圣”,有著名的“三吏”:《潼關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10、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史記》(又稱《太史公書》),作者是漢朝的司馬遷,魯迅稱《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12本紀、30世家、70列傳、10表、8書,共130篇。11、“四史”:《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12、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鄭光祖、白樸、馬致遠。13、《聊齋志異》是我國第一部優秀文言短篇小說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聊齋”是他的書屋名,“志”是記敘,“異”是奇怪的事情。14、書法四大家: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趙孟頫(fǔ)15、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主要流派及代表: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韓非子;道家:莊子、列子;墨家:墨子16、南宋四大家:陸游、楊萬里、范成大、尤袤17、邊塞詩人:高適、岑參、王昌齡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趙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漢武:漢武帝劉徹19、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是東晉的陶淵明(陶潛),他“不為五斗米折腰”。20、中國吝嗇鬼的典型:嚴監生。(三)中國文學之最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最早的愛國詩人是屈原;最早的田園詩人是東晉的陶淵明;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邊塞詩人是盛唐的高適和岑參;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詞人是北宋的蘇軾;古代最杰出的女詞人是南宋的李清照;古代最著名的愛國詞人是南宋的辛棄疾;古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是唐代的李白;古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是唐代的杜甫;古代寫詩最多的愛國詩人是南宋的陸游;古代最著名的長篇神話小說是明代吳承恩的《西游記》;古代最著名的長篇歷史小說是明初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古代最早寫農民起義的長篇小說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滸傳》;古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長篇小說是清代曹雪芹的《紅樓夢》;古代最杰出的長篇諷刺小說是清代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是清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古代最早的語錄體散文是《論語》;古代最早的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是《左傳》;古代最早的紀傳體通史是《史記》;古代最杰出的銘文是唐代劉禹錫的《陋室銘》;現代最偉大的文學家是魯迅;現代最杰出的長篇小說是茅盾的《子夜》;現代最有影響的短篇小說集是魯迅的《吶喊》。知識點二文化常識【考向分析】文化常識主要考查點包括:(1)能夠識記常見的對聯、節日習俗、官職名稱、天文歷法、紀年紀時、風俗禮儀、地理山川、河流湖泊、交通橋梁、建筑宮室、漢字書法、文房四寶、琴棋書畫、服飾器物、音樂戲曲、武術兵器、飲食起居、科舉常識、典章制度、文化典籍等文化常識知識等。(2)能夠在具體語境中運用常見的文化常識知識。【方法提煉】文學文化常識做題技巧1.對于文學和文化常識的考核,側重于課文中出現的比較常見且具有代表性的內容①中國古代某些常見作家的字、號、別名、筆名,所處的朝代,外國作家的國籍。他們的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鐵路旅客運輸服務出站服務80課件
- 活動演出保證金協議
- 搜救雷達應答器SARTGMDSS綜合業務課件
- 鐵路班組管理班組安全管理課件
- 特種貨物運輸車輛運用與管理課件
- 鐵路路基與軌道64課件
- 《GB 14891.7-1997輻照冷凍包裝畜禽肉類衛生標準》(2025版)深度解析
- 中華文化課件下載
- 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生涯發展展示
- 中專傳統文化課件
- 江蘇省2024年中職職教高考文化統考烹飪專業綜合理論真題試卷
- 2025年電力人工智能多模態大模型創新技術及應用報告-西安交通大學
- 離婚協議書電子版下載
- 招商銀行入職培訓招商銀行新員工試題
- 威海職業學院學籍檔案簿
- 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第2單元 練習二》教學課件PPT小學公開課
- 長期購銷合作協議書參考
- 入團志愿書(2016版本)(可編輯打印標準A4) (1)
- 警棍盾牌術基本動作
- 撰寫課題申請書的五個關鍵(課堂PPT)
- 英語作業分層設計案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