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昌黎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2020-2030)昌黎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2020-2030)昌黎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文本)昌黎縣人民政府2020年6月總則1.1規劃背景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關于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的總體要求,認真落實國家、省、市重大戰略決策部署,緊密圍繞解決農業農村環境污染重點問題,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生態工程,加快補齊農村生態環境短板,因地制宜,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構建分類治理、綜合利用、長效運營的農村生活污水管控機制,提高污水處理效率,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努力提升農村環境質量,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根據“三深化三提升”活動要求,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秦皇島市轄區內涉及農村污水治理工作的縣區已經全面啟動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的建設工作。大批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終端的建成并投入運行,農村生活污水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居民的環保意識得到了很大提高,生態環境也有了根本改善,但也存在較多的問題:農村污水治理項目重工程、輕規劃、目標不明確;各地之間現狀差異較大、發展不平衡、治污任務重而施工難;污水處理終端運行維護和質量監管工作不到位;資金需求大而籌措難、投資和運行維護經費短缺、對治理工作主觀需求不高等。因此,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工作必要且迫切,要緊緊圍繞“削減污染物排放,保護農村水環境,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和確保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正常運行、持續發揮功效的基本目標,為建立生態宜居農村和高水平小康社會提供保障。當前,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進入縱深推進與全面提高階段,在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集中攻堅任務的基礎上,著眼長遠、立足長效,深化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鞏固和提升集中攻堅的建設成果,不斷提高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自然村覆蓋率與農戶受益率,全面消除農村生活污水無序排放對環境污染的影響。在此背景下,昌黎縣通過委托方式確定了秦皇島欣藍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作為技術服務單位,開展昌黎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規劃的編制工作。在昌黎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在縣住建局、資源與規劃局、農業農村局、秦皇島市生態環境局昌黎縣分局、財政局、民政局等部門及各鄉、鎮、村的大力支持下,通過現場調研、實地考察、廣泛收集資料和充分征求各方意見的基礎上,編制完成了《昌黎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1.2編制過程《規劃》編制技術路線見圖1-1。圖1-1《規劃》編制技術路線圖1.3編制依據1.3.1法律、法規(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4年4月修訂);(2)《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19年4月修正);(3)《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2016年7月修正);(4)《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6月修正);(5)《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20年7月修正);(6)《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018年12月修正);(7)《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2019年12月修正);(8)《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2007年8月);(9)《城市供水條例》(2020年3月修正);(10)《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2010年12月修正);(11)《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2010年12月修正);(12)《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2015年6月)。1.3.2國家及地方規范和標準(1)《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2)《城市給水工程規劃規范》(GB50282-2016);(3)《城市水系規劃規范(2016年版)》(GB50513-2009);(4)《室外給水設計標準》(GB50013-2018);(5)《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6)《給水排水構筑物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41-2008);(7)《城市排水工程規劃規范》(GB50318-2017);(8)《室外排水設計規范[2016年版]》(GB50014-2006);(9)《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10)《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GB/T31962-2015);(11)《農村生活污水排放標準》(DB13/2171-2015);(12)《農莊整治技術標準》(GB/T50445-2019);(13)《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技術標準》(GB/T51347-2019);(14)《農村生活污染控制技術規范》(HJ574-2010);(15)《村莊整治技術標準》(GB/T50445-2019);(16)《農村戶廁衛生規范》(GB19379-2012);(17)《鎮(鄉)村排水工程技術規程》(CJJ124-2008);(18)《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2005);(19)《糞便無害化衛生要求》(GB7959-2012);(20)《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農用泥質》(CJ/T309-2009);(21)《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混合填埋用泥質》(GB/T23485-2009);(22)《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園林綠化用泥質》(GB/T23486-2009);(23)《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土地改良用泥質》(GB/T24600-2009);(24)《農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標準》(GB4284-2018);(25)《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1993);(26)《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05-2010);(27)《人工濕地水質凈化工程技術規范》(DB13/T5184-2020)。1.3.3相關政策文件(1)《縣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編制指南(試行)》(環辦土壤函[2019]756號);(2)《關于印發<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指南(試行)>的通知》(環辦土壤函[2019]826號);(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中發[2015]12號);(4)《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發〔2018)1號);(5)《關于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導意見》(中農發[2019]14號);(6)《生態省、生態市、生態縣建設指標(修訂稿)》(環發[2007]195號);(7)《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2018年2月);(8)《關于印發<2016年河北省美麗鄉村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冀鄉建[2016]1號);(9)《關于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意見》(冀發[2016]3號);(10)《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行動計劃》(環土壤[2018]143號);(11)《河北省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冀環水體[2018]49號);(12)《河北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0年);(13)《河北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技術導則(試行)》(冀環土壤〔2019〕523號);(14)《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項目建設與投資指南》(環發[2013]130號);(15)《河北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行動計劃》(冀水領辦[2019]5號);(16)《秦皇島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行動方案》(秦水防領辦[2019]11號)。(17)《昌黎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行動方案》(昌黎縣人民政府[2019]14號)。1.3.4相關規劃和報告(1)《秦皇島市城市總體規劃(2008-2020)》;(2)《秦皇島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3)《秦皇島市生態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4)《昌黎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0-2020)》(2019年修改)(5)《昌黎縣城鄉總體規劃(2011-2030)》;(6)《秦皇島北戴河新區總體規劃(2011-2020)》;(7)《昌黎縣域鄉村建設規劃(2016-2030)(昌黎縣美麗鄉村建設全域規劃)》;(8)《昌黎縣水系統規劃(2016-2030)》;(9)《昌黎縣排水專項規劃(2011-2030)》;(10)各鄉鎮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及相關專項規劃;(11)昌黎縣農村生活污水相關設計文件。1.4術語定義1、農村生活污水農村居民生活活動所產生的污水,主要包括沖廁、洗滌、洗浴和廚房等排水,不包括工業廢水。2、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對農村生活污水進行收集處理的建筑物、構筑物及設備。3、農村生活污水收集系統對農村生活污水進行收集和輸送的管道及附屬設施,如戶內管路、入戶支管、村級干管、檢查井、沉砂井、消能井和泵站等。4、尾水利用生活污水經處理達到相應的水質標準或要求后用于農田施肥或灌溉、漁業用水等行為。5、集中處理通過較大范圍的管網,對村莊或一定區域內產生的生活污水進行收集,并建設處理設施集中處理的方式。6、分散處理對單戶或多戶農村居民產生的生活污水,采取就地就近利用或處理的方式。1.5規劃范圍本規劃范圍為昌黎縣域行政管轄范圍,轄11個建制鎮、5個鄉和1個管理區,共418個行政村(社區),其中11個建制鎮包括昌黎鎮、靖安鎮、安山鎮、龍家店鎮、泥井鎮、大蒲河鎮、新集鎮、劉田莊鎮、茹荷鎮、朱各莊鎮、荒佃莊鎮;5個鄉包括團林鄉、葛條港鄉、馬坨店鄉、兩山鄉、十里鋪鄉;1個管理區為城郊區。圖1-2昌黎縣行政區劃圖1.6規劃期限本規劃期限為2020-2030年,其中近期為2020-2024年,中期為2025-2030年,遠期規劃與昌黎縣城鄉總體規劃保持一致。1.7規劃目標貫徹落實科學發展,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提高農村生活污水的收集治理率,實現昌黎縣農村地區水環境的基本改善,全面解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問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升農村居民生活質量。農村生活污水經治理后出水水質要達到受納水體水質要求。1.7.1近期規劃目標1、全面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具備條件的村莊全部建成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徹底改變一些村莊污水橫流的現象。2、嚴格落實河長制,將臨河農村水環境治理納入河長制管理,建立農村污水管控長效運行機制,累計實現296個村莊生活污水有效管控,基本實現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全覆蓋,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有效改善。3、保障全縣農村生活污水站點出水污染物達標排放,轄區內的水環境污染現狀得到根本改善。4、污泥處置按照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資源化的原則,鼓勵回收和利用污泥中的能源和資源。1.7.2遠期規劃目標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在總結經驗成效的同時,積極系統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加快形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標準化技術體系。根據鄉鎮發展情況繼續完善鄉鎮污水管網配套工程;維護好現有農村污水處理站的同時,建設新建農村污水處理站,保證農村生活污水全部處理;收尾農村戶廁改造及污水治理工程,特殊情況特殊處理。2區域概況2.1地理區位及行政區劃昌黎縣位于河北省東北部環渤海地帶,秦皇島市域西南部,地處東經118°45′~119°20′,北緯39°22′~39°48′之間。昌黎縣東臨北戴河新區,西臨灤河,并與唐山市灤縣、灤南縣隔河相望,北與撫寧縣、盧龍縣相鄰,南以灤河為界與唐山市樂亭縣相鄰。東北距秦皇島市中心45km;西北距北京市234km;西距唐山市90km;西南距天津市180km、距石家莊市438km。縣域東西寬50.5km,南北長47.5km,全縣陸域面積1209.995km2。圖2-1昌黎縣地理位置圖2.2自然氣候條件1、地形地貌昌黎縣占據了秦皇島市域內近80%的平原區,僅北部少數區域為低山丘陵。境內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燕山山脈的東南余脈延伸至境內,海拔8~28m,平均坡降為4.7‰。縣內最高峰為碣石山主峰仙臺頂,海拔695.1m。縣域內主要地貌構成為:低山丘陵:位于境內北部,約占全縣總面積的4.9%。主要分為碣石山地、武山和龍山丘陵。山體多數為裸露巖石,植被稀少;在谷地為褐土及棕壤,植被茂密。低山丘陵區富有花崗巖、石灰巖,也是林果的主要產區。平原:縣域內平原區約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83.6%,可分為山前平原和濱海平原。山前平原分布在低山丘陵以南,灤河以東,具有豐富的潮土和褐土,是本縣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種植區。濱海平原分布在沿海岸線一帶,地勢低平,是主要水稻種植區。洼地:約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11.5%,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帶,地勢低洼,以坑塘、灘涂為主,多為濕潮土、濱海鹽土及風砂土,并有省內著名的瀉湖―七里海。海岸沙丘:分布與海岸走向一致,屬風積沙丘鏈地貌。蜿蜒起伏的新月型砂丘,寬1~3km,長約35km,沙丘一般海拔5~20m,最高的沙丘海拔40余m,成為海陸的自然屏障。海岸沙丘周圍已經營造大面積防風固沙林,黃沙、綠林與大海相輝映,自然景觀優美。2、氣候條件昌黎縣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因受海陸風影響,風向多變,一年中以西南偏西風最多,東北風次之,其中6-8月份以東北風最多,其它月份以西南偏西風最多。光照充足,年均日照時數為2949.3h;降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575mm;年均氣溫11.9℃;無霜期196天;最大凍土深度57cm。3、河流水系昌黎縣內有河渠12條,俗稱“四河八溝”。縣域河流可概括為三大水系:灤河水系、飲馬河水系、七里海水系。其中灤河境內河流水系流域面積353.4km2;飲馬河水系境內流域面積372.4km2;七里海水系流域面積486.6km2。七里海乃省內著名的瀉湖,水域寬約3km,長約5.5km,面積約15km2;東南岸有沙丘與渤海相隔,東北通新開口與渤海相連。昌黎縣域海岸線全長64.9km,占秦皇島市海岸線的41.2%,占河北省海岸線總長的10.7%。本縣海域開闊,海底較平坦,坡度較小,等深線20m位于距海岸約40~46km處,此范圍海域面積約805.5km2。潮間帶面積19.3km2。海底底質為游泥、細沙或粉沙。圖2-2昌黎縣域水系現狀分布圖昌黎縣境內共有10座地表水庫,分別為下洼水庫、水峪水庫、萬佛宮水庫、小山口水庫、趙家溝水庫、正明山水庫、西溝水庫、李家墳水庫、楊樹溝水庫、果鄉水庫。10座水庫主要集中在北部山區,建設初期用于防洪和農田灌溉,現基本無灌溉功能。4、水文地質昌黎地區地下水類型主要是:北部山區為基巖裂隙水。中南部平原為松散層孔隙水。水量由西北向東南,由灤河沖積扇向飲馬河沖洪積帶逐漸減少,沿海因受海水侵入影響,有二、三層咸水存在。其底板埋深在40~160m之間,由西向東、由北向南遞增,局部因受降雨垂直淡化作用,有淺層淡水分布。昌黎縣地下水分潛層水和承壓水兩種。潛水遍及全縣,水位埋深2~6m左右,山前一帶為10m左右。全縣共分五個水文地質分區:(1)灤河沖積扇水文地質區;(2)飲馬河沖積扇水文地質區;(3)河間水文地質區;(4)山前坡洪積水文地質區;(5)基巖山區水文地質區。全縣地勢總的趨勢是西北高,東南低,并有大面積松散巖層覆蓋,形成了良好補排條件。地下水的主要補給來源為大氣降水的垂直補給,殘留水泊為蓄存降水入滲提供了有利場所。其次是來自鄰縣(盧龍)的山前側向補給和西部灤河的側滲補給。其三是縣城北部的山前的側向補給,但補給量很小。地下水總的流向是:由北西流向南東,由山區流向平原。地下水的自然排泄是:(1)本縣境內灤河上游有少量排泄;(2)王家樓-小營段地下水補給灤河;(3)濱海地區側向排泄。從90年度城關地下水位觀測可以看出,飲馬河北岸地下水補給河水,南岸河水補給地下水。全縣沿海一帶水陰離子以氯離子為主,陽離子以鈉離子為主,其余地區陰離子以HCO3-為主。5、土壤、植被全縣土壤由于受降水、河水、地下水、海水等自然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影響,有其特定的規律性。土質以潮土、褐土、鹽土、風沙土為主,土壤類型從碣石山至濱海平原由北向南隨地貌和地形的變化呈有規律的分布。北部低山丘陵,發育著棕壤、褐土;中部由于河流沖擊發育著潮土;東南部沿海、沿河發育著鹽土和風沙土;沖積平原、濱海平原局部洼地分布有沼澤土。具有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優質耕地91萬畝。昌黎縣屬于落葉闊葉林帶,或為溫帶夏綠林地域。有栽培植被和野生植被兩種,野生植被有600余種,其中可作牧草的170多種,藥用的300多種,還有大面積可食用的鹽蓿菜、小薊(曲菜)等。在不同地形條件下植被類型各有不同。在低山、丘陵崗坡地區,植被覆蓋率較低,野生植被有酸棗、荊條、野草木棲、鐵桿蒿等,栽培樹種有楊樹、椿樹、油松側柏、栗樹、棗樹等。在山麓坡地及沖溝溝頭,有零星酸棗,胡枝子等野生耐旱植物,栽培植被有白薯、谷子、高粱、玉米、小麥以及干鮮果樹等。在沖積平原區,野生植被有蒼耳、狼尾草、車前子、益母草、小薊,還有一些喜濕性的禾本科和莎草科植被,常年積水的洼地長有菖蒲、蘆葦、三棱草、稗草等,栽培植被有楊樹、柳樹、榆樹、槐樹、椿樹、小麥、玉米、水稻、高粱、花生、豆類、甘薯等。在濱海平原區,野生植被有鹽吸、蘆葦、堿蓬、鹽蓬、檉柳、青蒿等。水源地周邊主要為基本農田,幾乎全部采用地膜和大棚技術替代裸地種植,種植作物以甜玉米、馬鈴薯、甘藍為主,種植模式分別為“一糧一菜”,“兩菜一糧”,區域內無大面積自然植被覆蓋。6、礦產資源縣域礦產可分為金屬、非金屬和地下水等三大類,其中金屬礦產有銅、鐵、錳3種,非金屬礦產有草(泥)煤、長石、石英砂、水泥灰巖、花崗巖、粘土礦、建筑砂等7種;地下水主要有地熱、礦泉水2種。其中,具備開采條件的鐵礦儲量1億噸以上,最大的朱各莊坎上鐵礦儲量達3507萬噸,具備開采條件的花崗巖儲量有5億立方米,石灰石儲量2億立方米。目前已開發利用的主要有水泥灰巖、花崗巖、粘土礦、建筑砂、地熱等。2.2社會經濟狀況2.2.1行政區劃昌黎縣轄11個建制鎮、5個鄉和1個管理區,共418個行政村(社區),2019年末總戶數為222788戶,總人口數為522911人,詳見表2-1。表2-1規劃范圍涉及鄉鎮、村莊統計表序號鄉鎮區行政村數量戶數人口名稱1昌黎鎮104446088625一村、二村、三村、四村、五村、何家莊村、汀泗澗村、八里店村、五里營村、杏樹園村2靖安鎮361796143012西莊、馬芳營、于莊子、靖安南、靖安北、達子營、曾各莊、胡家莊、張各莊、龐各莊、唐莊子、西蔡各莊、東蔡各莊、廖各莊、燕各莊、閆莊、陳莊子、東大水泡、西大水泡、北新莊、新莊、侯莊子、小史家口、南新莊、西莊窠、大史家口一村、大史家口二村、陳各莊一村、陳各莊二村、陳各莊三村、趙各莊、港心、吳各莊、椹子莊、西和睦營、東和睦營3安山鎮391993147333安山街、馬莊、后石莊、賈莊、萬莊、沙子營、后所營、東劉莊、西劉莊、周莊、邸莊、東牛欄、西牛欄、小牛欄、白莊、徐新莊、卞新莊、董新莊、牛甫莊、員外莊、總屯二村、總屯一村、羅家營、高莊子、東北莊、大田莊、小田莊、東景佃子、西景佃子、白坨子、牛各莊、王各莊、西毛各莊、東毛各莊、黨各莊、劉官營、白官營、榆林、金莊4龍家店鎮441770643952龍家店、前土橋、后土橋、一募河、汪上、燕埝坨、武埝坨、李埝坨、岳營、康埝坨、楊古泊、劉古泊、八百戶、小營、南各莊、中各莊、北各莊、龍封臺、邊封臺、左封臺、后封臺、楊封臺、蘇莊、繞灣西村、繞灣北村、繞灣中村、繞灣東村、小心莊、燕莊子、曬甲坨一村、曬甲坨二村、曬甲坨三村、鐵莊村、楊家莊、垂柳莊、東刁坨、西刁坨、劉雙坨、黃雙坨、蒿子水、陸莊、張百戶、徐雙坨、王莊子5泥井鎮361119226393泥井一村、泥井二村、泥井三村、楊莊、韋莊、牛心莊、崔家坨、陳官營、侯家營、趙家港、秦莊、馮莊、前劉坨、后劉坨、李化莊、張家坨、呂莊、才莊、李成莊、西北莊、前北莊、后北莊、肖官營、東魏官營、后坨、大西莊、小莊、新金鋪一村、新金鋪二村、新金鋪三村、井而莊、莫各莊一村、莫各莊二村、堡子、夏莊、金莊6大蒲河家營、楊家營、段家營、黃土灣、裴家堡、段莊、張家莊、常莊、黃營、楊洼、趙莊、王莊、大李莊、小李莊7新集鎮421252731206尖角一村、尖角二村、丁村、高莊、施家坨東村、施家坨西村、小營、西趙莊、新集、北趙莊、裴各莊一村、裴各莊二村、西新莊子、東佃、槐馮莊、吳家坨、鄭莊、槐李莊、槐賈莊、北房子、馬踏店、南套、小港、崖上一村、崖上二村、東沙子、三八家子、小寨、大盧莊、小魯莊、徐杜莊、東荒草佃、西荒草佃、常陳莊、大周莊、桃園、西馬莊子、茍家套、王家樓、小周莊、厚佃、太平莊8劉臺莊鎮26933023269劉臺莊一村、劉臺莊二村、劉臺莊三村、劉臺莊四村、郭莊子、范莊子、高坨、東新莊子、東窯窠莊、西窯窠莊、白棗林、左營、大葛莊、小葛莊、馬莊子、小灘東、小灘西、小灘南、摩天莊、毛河北、石河北、田上莊、劉上莊、東新立莊、中新立莊、西新立莊9茹荷拗榆樹、西拗榆樹、中拗榆樹、少佛林、茹荷、東倉上、西倉上、趙莊子、楊太莊、東石各莊、南石各莊、北石各莊、大灘、大東莊、胡草科、棉花坨、前七里莊、后七里莊10朱各莊鎮141250732291坎上、指揮、里各莊、相公營、孫莊、崔莊、洼里、下莊、上莊、朱各莊、前白石院、后白石院、大樊各莊、小樊各莊11荒佃莊鎮301267729279荒佃莊、冷各莊、陳青坨、會君坨、大營、劉各莊、韓營、南小營、后雙坨、河南莊、郭青坨、西騰遠、前雙坨、東騰遠、張青坨、皇后寨、新家寨、黃土廟、后王各莊、前王各莊、歐坨、信莊、西坨、赤崖、北坨、豆軍莊、前齊軍莊、后齊軍莊、新桃園、老君坨12團林鄉826807256牛官營一村、牛官營二村、牛官營三村、王官營、茍莊子、坨上、賈河北、馮莊子13葛條港條崗、張官莊、葛條港、歇馬臺、解官營、董家營、石橋營、西沙河、東沙河、草場莊、羅家營、佟莊子、康官營14馬坨店鄉321564037876馬坨店、楊坨、后馬坨、前馬坨、圍桿莊、尹坨、莊窠、鄭林子、安岐莊、張莊子、劉林子、大夫莊、后孟營、前孟營、解家橋、白莊子、張劉莊、武各莊、賈莊子、小林上、大林上、邱家營、康艾莊、楊柳上各莊、楊柳莊、東趙莊、巢莊、渠流港、潘各莊、施各莊東、施各莊西、李家莊15兩山鄉16819219715草糧屯、前兩山、中兩山、后兩山、五峰山、正明山、長峪山、河東張各莊、河西張各莊、梁各莊、施各莊、東林上、東坎上、后營、樵夫山、段家店16十里鋪鄉12510113420十里鋪、張各莊一村、張各莊二村、張各莊三村、苓芝頂、王稗莊、耿莊、秦印莊、東山馬莊、條子峪、西山場、灣里17城郊區281285429644中卓莊、劉李莊、東高莊、平安莊、東錢莊、西錢莊、后錢莊、西王莊、姚家莊、邢莊、東崗子、小劉莊、小張莊、大張莊、宋莊、西地、吳莊、沈莊、后崗子、馬鐵莊、兩河、新莊子、犁灣河一村、犁灣河二村、犁灣河三村、犁灣河四村、郝宋莊、孔莊總計418222788522911/2.2.2產業類型昌黎縣按照“一縣一區、一區多園”的要求,通過特色產業園區建設,突出園區整合作用,推進集約集聚發展、產城融合發展、城鄉統籌發展,實行“一區六園”的管理體制。各園區實行“管委會+公司制”運營模式,均成立了市場化公司,負責園區開發、建設、融資和運營等工作,由分園管委直接領導。1、昌黎工業園規劃面積11.53km2,建成區面積2km2。園區采用“管委會+公司”運營模式與華夏幸福基業合作開發園區,目前園區已達到了“八通一平”要求。園區骨干企業6家,包括新佳鑄業、孟氏制罐、時代天華太陽能、吉泰板業、國能生物發電、濟農生態農業。2、循環經濟產業園規劃面積37.69km2,建成區面積12.32km2(含村莊)。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采用PPP模式與碧水源公司進行合作,主要包括宏興路、灤河大街和園區污水處理廠。目前宏興路已開工建設。灤河大街和園區污水處理廠項目正在辦理前期手續。園區骨干企業9家,包括安豐鋼鐵、宏興鋼鐵、順先鋼鐵、裕興工貿、興國鑄件、冀東水泥、天源水泥、興昌紙業、昌興紙業。3、空港園區規劃面積12.19km2。目前正在啟動園區基礎設施相關手續。園區骨干企業1家,河北致遠通用航空有限責任公司。4、葡萄酒產業園規劃面積79km2,建成面積為15.62km2。目前修筑了連接昌盧公路和茅臺鳳凰酒莊一條道路。園區骨干企業10家,包括華夏、茅臺、朗格斯、地王、夏都、田氏、金海、今朝美、長城莊園。5、皮毛產業園規劃面積4km2,已建成區面積815畝。目前園區內無基礎設施。園區骨干企業8家,包括昌黎中昌倉儲有限公司、昌黎佳朋皮毛交易市場有限公司、昌黎東源飼料有限公司、昌黎縣金山縫制設備有限公司、河北華杰縫紉機零件有限公司、昌黎縣益明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昌黎縣同和皮草有限公司。6、黃金海岸文化旅游產業園規劃面積6.2km2,全部為建成區,園區持續實施了基礎設施升級改造工程。園區骨干企業6家,包括北京電視臺(四星級賓館)、中技度假村(三星級賓館)、中科院培訓中心、中震科教活動中心、豐臺文教、文化部培訓中心(4家為二星級賓館)。
2.2.3社會經濟狀況2019年生產總值預計同比增長7.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2.5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預計增長14.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分別增長8.5%和9%。2.2.4土地利用昌黎縣2009年土地總面積為120999.50公頃,其中農用地面積為92275.02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76.26%,主要分為耕地、園地、林地和其他農用地;建設用地為18119.97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4.98%,主要包括城鄉建設、交通水利和其他建設用地;其他土地面積為10604.51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8.76%,主要包括水域及自然保留地。昌黎有著悠久的果樹栽培歷史,全縣有果園面積7300公頃,主要生產葡萄、梨、蘋果、桃、板栗等果品,其中,玫瑰香鮮食葡萄、赤霞珠釀酒葡萄和蜜梨等遠近聞名。2.2.5旅游昌黎倚山傍海,山、海、灘、泉具備,有“東方夏威夷”美稱的黃金海岸旅游區,是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國際滑沙活動中心、翡翠島海洋大漠風光,國內獨有,國際罕見。根據昌黎的休閑旅游市場分析和資源的時空分布,確定昌黎縣的休閑旅游空間發展結構為“一軸兩線三片區”。1、一軸:“黃金海岸”濱海休閑度假軸范圍:黃金海岸旅游度假區及國家自然保護區、茹荷鎮濱海區。發展定位:以北戴河新區核心區、七里海組團為節點,充分利用濱海景觀資源,打造濱海休閑度假軸,串聯沙雕世界、翡翠島、七里海等景點。2、兩線為“碣石文化”都市休閑旅游線,“生態灤河”親水休閑旅游線。(1)“碣石文化”都市休閑旅游線范圍:串聯碣石山風景區、昌黎城區、城郊區直至黃金海岸中心區一線。發展定位:串聯葡萄溝景區、碣石山風景區、昌黎中心城區向東延伸至黃金海岸,結合歷史人文、宗教文化等資源重點發展都市文化休閑游線。(2)“生態灤河”親水休閑旅游線范圍:串聯靖安鎮、新集鎮、荒佃莊鎮、茹荷鎮沿灤河區一線。發展定位: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現代農業基礎,開發濕地休閑觀光和濱水休閑娛樂項目,挖掘灤河文化,發展濱水文化休閑、濕地觀光、鄉村體驗,填補昌黎縣西南部旅游產品的空白。3、三片區即北部“葡萄酒產業”特色旅游區,中部“康體養生”特色旅游區和南部“風情鎮村”特色旅游區。(1)北部“葡萄酒產業”特色旅游區范圍:兩山鎮、十里鋪鎮。發展定位:依托葡萄種植、釀造打造集吃、住、游、娛為一體的度假區。(2)中部“康體養生”特色旅游區范圍:城郊區西部、龍家店鎮、泥井鎮。發展定位:以溫泉養生、花卉種植為依托,以“曬甲溫泉—源影溫鄉—漁島溫泉”為主線,打造健康時尚的度假區。(3)南部“風情鎮村”特色旅游區范圍:靖安鎮、安山鎮、新集鎮、茹荷鎮。發展定位:依托各村鎮自身農業和鄉村傳統旅游資源,打造獨具特色的高科技農業展示區和生態休閑區。2.3生態環境保護狀況2.3.1水功能區劃狀況昌黎縣境內一級水功能區共14個,包括8個縣級一級水功能區,省級水功能區和市級水功能區在昌黎境內的一級水功能區有6個,全部為開發利用區。詳見圖2-3和表2-2。昌黎縣境內二級水功能區共14個,其中6個農業用水區、6個景觀娛樂用水區和2個工業用水區。具體包括8個縣級二級水功能區(其中包含2個農業用水區和6個景觀娛樂用水區),省級水功能區和市級水功能區在昌黎境內的二級水功能區有6個(其中包含4個農業用水區和2個工業用水區)。詳見圖2-4和表2-3。圖2-3昌黎縣域一級水功能區劃圖表2-2昌黎縣一級水功能區劃表序號河流流入何處功能區名稱范圍現狀水質區劃依據河流流入何處功能區名稱起訖點長度(km)現狀水質區劃依據1營山河(西沙河)灤河營山河(西沙河)昌黎開發利用區盧龍縣界——河口23劣Ⅴ開發利用區2灤河渤海灤河唐山、秦皇島開發利用區巖山渠首--九間房76.1Ⅱ開發利用區3飲馬河渤海飲馬河秦皇島開發利用區1源頭--歇馬臺30劣Ⅴ開發利用區4飲馬河渤海飲馬河秦皇島開發利用區2歇馬臺—入海口14劣Ⅴ開發利用區5賈河(龍鳳河)飲馬河賈河(龍鳳河)昌黎開發利用區盧龍縣界——河口20劣Ⅴ開發利用區6東沙河渤海東沙河昌黎開發利用區長峪山——昌黎縣界18劣Ⅴ開發利用區7崖上東溝灤河崖上東溝昌黎開發利用區渤河寨—河口18劣Ⅴ開發利用區8崖上西溝灤河崖上西溝昌黎開發利用區靖安北村—河口17劣Ⅴ開發利用區9大沙河飲馬河大沙河昌黎開發利用區西山場村—河口7劣Ⅴ開發利用區10潮河—趙家港溝七里海趙家港溝昌黎開發利用區金莊—昌黎縣界29劣Ⅴ開發利用區11泥井溝七里海泥井溝昌黎開發利用區康艾莊—昌黎縣界20劣Ⅴ開發利用區12劉坨溝七里海劉坨溝昌黎開發利用區康艾莊—昌黎縣界24劣Ⅴ開發利用區13劉臺溝七里海劉臺溝昌黎開發利用區楊柳上各莊—昌黎縣界11劣Ⅴ開發利用區14稻子溝劉臺溝稻子溝昌黎開發利用區尖角二村—昌黎縣界27劣Ⅴ開發利用區圖2-4昌黎縣域二級水功能區劃圖表2-3昌黎縣二級水功能區劃表序號河流流入何處功能區名稱范圍功能排序現狀水質水質目標區劃依據河流流入何處功能區名稱起訖點長度(km)功能排序現狀水質水質目標區劃依據1營山河(西沙河)灤河營山河(西沙河)昌黎農業用水區盧龍縣界——河口23農業劣ⅤⅣ有分散小型農業取水戶2灤河渤海灤河唐山、秦皇島開發利用區巖山渠首--九間房76工業、農業ⅡⅢ工業、農業3飲馬河渤海飲馬河昌黎工業用水區盧龍縣界--歇馬臺18工業、農業劣ⅤⅣ工業、農業4飲馬河渤海飲馬河昌黎農業用水區歇馬臺--昌黎縣界6農業劣ⅤⅣ農業5賈河(龍鳳河)飲馬河賈河(龍鳳河)昌黎農業用水區盧龍縣界——河口20農業劣ⅤⅣ有分散小型農業取水戶6東沙河渤海東沙河昌黎農業用水區長峪山——昌黎縣界18農業、景觀娛樂劣ⅤⅣ有分散小型農業取水戶7崖上東溝灤河崖上東溝昌黎農業用水區渤河寨—河口18農業劣ⅤⅣ農業用水8崖上西溝灤河崖上西溝昌黎農業用水區靖安北村—河口17農業劣ⅤⅣ農業用水9大沙河飲馬河大沙河昌黎景觀娛樂用水區西山場村—河口7景觀娛樂、農業劣ⅤⅣ流經葡萄溝景區10潮河—趙家港溝七里海潮河—趙家港溝昌黎景觀娛樂用水區金莊—昌黎縣界29景觀娛樂、農業劣ⅤⅣ匯入七里海濕地11泥井溝七里海泥井溝昌黎景觀娛樂用水區康艾莊—昌黎縣界20景觀娛樂、農業劣ⅤⅣ匯入七里海濕地12劉坨溝七里海劉坨溝昌黎景觀娛樂用水區康艾莊—昌黎縣界24景觀娛樂、農業劣ⅤⅣ匯入七里海濕地13劉臺溝七里海劉臺溝昌黎景觀娛樂用水區楊柳上各莊—昌黎縣界11景觀娛樂、農業劣ⅤⅣ匯入七里海濕地14稻子溝劉臺溝稻子溝昌黎景觀娛樂用水區尖角二村—昌黎縣界27景觀娛樂、農業劣ⅤⅣ匯入七里海濕地2.3.2生態保護區狀況縣域生態環境一級保護區:主要包括黃金海岸旅游區及國家自然保護區,碣石山風景區、靖安水源地保護區、施各莊水源地保護區、后孟營水源地保護區、康官營水源地保護區和灤河口濕地保護區及防洪保護區四大一類生態環境區域。縣域生態環境二級保護區:重點保護區以外的所有區域,主要包括基本農田及各鎮村。縣域劃分為六大生態功能區,區劃情況如下表所示。表2-4昌黎縣域生態功能區劃表區名范圍生態類別生態功能保護與建設方向北部森林生態保護區碣石山風景區、兩山鎮、十里鋪鎮東部區域森林生態保護區與生態旅游利用區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旅游環境,全縣重要的水源涵養和水土保持功能區以植被撫育、生態保養、文物古跡保護為主,發展生態旅游和生態農業,促進水土保持,控制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環境東部濱海生態保護區大蒲河、團林、劉臺莊、茹荷的濱海區域,黃金海岸自然保護區近海及海洋生物多樣性與漁業資源保護區支持旅游業及養殖業發展,強化生態保護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海濱民俗和避暑度假旅游,控制漁業捕撈,適當發展生態養殖,擴大海珍品精養規模西北部礦山、工業生態恢復區朱各莊鎮工礦水土流失與生態恢復區支持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強化水土流失治理與生態恢復積極采取措施,加大礦山生態環境保護,工業生態環境的治理,做好水土保持控制工程,提高礦山廢棄地的恢復治理中南部農業生態保育區安山鎮、龍家店鎮、馬坨店鎮、泥井鎮、劉臺莊鎮、靖安鎮、新集鎮、荒佃莊鎮、茹荷鎮基本農田保護區及生態農業示范區支持區域農業發展,防風固沙,維護較好的農田生態系統發展高效農業以及農產品加工,注重保持該區良好的農業生態環境,加強農田防風林網建設與維護使其起到防風固沙,改善生態環境作用河流濕地生態景觀保護區灤河河道沿線,北起朱各莊,南至茹荷入海口。飲馬河、后劉坨河及其它河流沿線100-200米寬地帶河流濕地生態景觀保護區維持濕地景觀以生物多樣性,補充地下水采取濕地保護、生態修復措施通過工程措施與合理的水資源調配,加強景觀建設,構建較為完整的濕地景觀系統城鎮生態建設區城區和鄉鎮規劃區城鎮生態建設區及城鎮生態建成區為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生態空間與聚集地,通過構建完整的城市生態設施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空間通過合理規劃,加強園林綠化,建設包括污水處理、垃圾處置工程在內的完整的生態環境基礎設施,提高城鎮生態調控能力,維護城鎮發展與周邊區域的生態和諧根據昌黎縣生態環境的重點區域、景區及自然景觀特點劃分昌黎縣的生態環境區。秦皇島市基本農田大量集中在昌黎縣境內,且屬于濱海地帶,因此保護等級設為兩級,為一類生態環境區和二類生態環境區。一類生態環境區:為生態環境的重點保護區,主要有黃金海岸旅游區及國家自然保護區,碣石山風景區、靖安水源地保護區、施各莊水源地保護區、后孟營水源地保護區、康官營水源地保護區和灤河口濕地保護區及防洪保護區四大一類生態環境區域。二類生態環境區:重點保護區以外的所有區域,主要包括基本農田及各鎮村。表2-5昌黎縣域一類生態環境區情況列表名稱面積(km2)級別保護對象備注黃金海岸昌黎黃金海岸自然保護區334.38(海域240.65陸域93.73)國家級沙丘、沙堤、潟湖、林帶、鳥類、海水、文昌魚等海洋生物現有黃金海岸旅游區(森林公園)54.21省級天然次生林現有灤河口濕地自然保護區及防洪保護區500省級濕地景觀與唐山樂亭縣共建靖安、施各莊、后孟營、康官營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市級飲用水現狀富水區域碣石山風景區51.0市級旅游現有3污染源分析3.1用水及排水體制3.1.1用水情況水資源總量昌黎縣咸淡水水資源總量為2.73億m3,水資源總量包括地表水資源量與地下水資源量,其中地表水資源量為0.97億m3,地下水資源量為1.93億m3,重復計算量為0.17億m3。地表水供水水源地表水包括自然地表水和客水兩部分。自產地表水8381.49萬m3,主要來自降水。客水4996.05萬m3,主要是通過灤河、飲馬河、賈河、西沙河等河道直接流入境內的。昌黎縣集中水源地包括現狀后孟營水源地和現狀康官營水源地,另規劃2個集中水源地,分別為靖安水源地和施各莊水源地,集中水源地主要為中心城區及部分臨近中心城區的工業園區服務。圖3-1昌黎縣域集中地表水源地1、后孟營水源地位于昌黎縣安山鎮東南部馬坨店鄉,范圍包括卞新莊、后孟營、大夫莊一帶,地理坐標東經118°58′21″~118°58′45″,北緯39°38′51″~39°39′29″。該區屬于灤河沖積扇頂上部東段,為灤河沖積扇II類富水區,含水層巖性為中粗砂與卵礫石互層,但卵礫顆粒較其西部I富水區細,粒徑一般2~3cm,層狀沉積,分選性好,垂向上有兩個含水組,組間多存在連續性較好厚薄不等的粘性土隔水層。含涂層厚度30~100m,底板埋深30~120m,由西北向東南傾斜。由于含水組連續性較好,層位穩定,利于地下水徑流與補給,為強富水區。水位降深5m,單井出水量2000~3000m3/d,鉆孔單位涌水量10~15m3/h?m。根據水文地質物探普查推斷,該區是第I灤河古道帶的發源地,包氣帶巖為中細砂,滲透性較強,有利于降水入滲。其綜合補給量多年平均為5354.05萬㎡,地下水排泄方式以側向徑流和人工開采為主,地下水排泄量為2298.2萬㎡,年內余水3055.85萬㎡。該區地下水儲備存量為21.4億㎡。現有井深60~90米,有8臺潛水泵,每小時出水量1040噸。從地下水均衡和儲存量計算可知,該區地下水補給量較大,開采出的水量當年均可得到調節,無需動用儲存量。后孟營水源地,水源井呈帶狀分散均布,各井間距>500m,供電范圍>2km,選用高壓10kv輸電,多變壓器降壓,分散多點供電。并配有UPS不間斷電源系統,保持整個系統正常運行。整個供水系統是由檢測儀表和自動控制系統組成。日設計供水能力達到2.8萬t,通過凈化消毒后由一條長16kmDN800的球墨鑄鐵管直接供給城區管網。2、康官營水源地范圍在西沙河、陳官營、康官營一帶,中心位置在東經119°13′39.7″,北緯39°37′57.5″,控制面積20km2,負責向黃金海岸旅游區供水。屬飲馬河沖擊帶水文地質區上段亞區。水文地質物探普查推斷,該區為第I期灤河古河道帶與飲馬河古河道帶之交會部位,地下水補給量充足,地表巖性為滲透性較強的中細砂,降水入滲充沛。該區揭露深度67m,見含水層3層,巖性為粗砂、中砂為主,細砂次之,局部含小礫石,累積厚度43m,底板埋深120~180m,含水層厚度大而穩定,富水性中等,據抽水試驗資料,鉆孔單位涌水量8~16m3/h?m,水位降深5m時,單井出水量可達1000~2000m3/d。水質良好,礦化度小于0.5g/L,為HCO?-Ca?Na和HCO??Cl-Ca型水。該水源地地下水主要受大氣垂直補給和古河道上游的側向補給。排泄方式以人工開采為主。本區補給量為1091.1萬m3,總排泄量為336.0萬m3,年內余水755.1萬m3。含水層結構松散,富水性中等,地下水儲存量為2.38億m3。康官營水源地已作為黃金海岸中區水源地,與1995年開發,建井3眼,位于康官營村西北,井深67~70m,井徑400mm,為鋼筋混凝土。單井采水量2000m3/d,靜水位埋深3.2m,動水位埋深8m。三井合計采水量6000m3/d,該區采水量作為旅游旺季調峰供水量,用水時間為90天,每年的補給余量即夠調峰需水量,可不動用地下水儲存量,即可滿足用水需求。3、備用水源地昌黎縣集中水源地包括后孟營水源地和康官營水源地,另規劃2個集中水源地,分別為靖安水源地和施各莊水源地10個地表水庫作為備用水源地(水庫明細見表3-1),集中水源地主要為中心城區及部分臨近中心城區的工業園區服務。表3-1地表水庫參數表水庫流域面積(km2)設計灌溉面積(萬畝)降雨收集水量(m3)夏季蒸發量(m3)灌溉水量(m3)蓄存水量(m3,考慮灌溉用水)蓄存水量(m3,不考慮灌溉用水)果鄉水庫8.50.568000058833.2225000396166.8621166.8正明山水庫2.80.42208001613915750047161204661水峪水庫1.501176801046.714850101783.3116633.3下洼水庫2.70.221200030230.710350078269.3181769.3小山口水庫0.30240001474.7135009025.322525.3萬佛宮水庫0.20160001364.9135001135.114635.1趙家溝水庫0.30240001738.6180004261.422261.4李家墳水庫0.40.132000968542750022315楊樹溝水庫10800002661.41575061588.677338.6西溝水庫0.30240001876.4180004123.622123.6小計————1430480125050.4622350703514.51305430地下水資源利用昌黎縣平原區淺層水利用段為第四系含水層的第I、II含水組,其底板埋深100米左右,機井深度多在40~80m。截止2013年底,全縣淺層水分布區共有機井23953眼,地下水開采量21013萬m3。其中農業灌溉用水17780萬m3,工業供水1648萬m3,鄉鎮生活用水1585萬m3,分別占地下水開采量的84.6%、7.8%、7.6%。按各鄉鎮用水情況統計分析,龍家店鎮用水量最大為2312萬m3,十里鋪鄉最小為231萬m3。在農業用水中馬坨店鄉最大為2122萬m3,十里鋪鄉最小為185萬m3;工業用水中,龍家店鎮最大為473萬m3,馬坨店鄉最小為8萬m3;鄉鎮生活用水中,昌黎鎮最大為344萬m3,十里鋪鄉最小為23萬m3。各工業區、村鎮,除由縣域集中統一供水的區域外,水源均取自當地地下水。供水系統昌黎縣供水系統由自來水公司供水和自備井供水兩部分組成。除縣城和各鄉鎮有集中供水設施外,農村基本以自備井供水為主。集中水廠:縣域規劃集中水廠12座,主要為中心城區和各鎮區、各工業區集中供水。各集中供水廠設計規模、占地規模以及服務片區詳見附表3-2。農村供水:近期采用“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供給,地處北部山區的農村,采用“幾戶一井、一戶一井”的供水形式,處于平原的農村采用“一村一井”的供水形式。遠期逐步取消自備井,形成統一供水體系。農業灌溉供水:供水采用“農田水利灌溉工程”,通過機井開采地下水供給。表3-2昌黎縣域各水廠統計表水廠名稱設計規模(萬噸/日)占地面積(公頃)服務區域中心城區給水廠16.244中心城區、十里鋪鎮區、空港產業園,安山鎮。龍家店鎮、特色粉絲產業園昌黎工業園區西區給水廠4.31.8昌黎工業園區西區、北戴河高新產業園黃金海岸一水廠3.01.5黃金海岸片區、赤洋口片區和七里海片區循環產業園給水廠13.63.5朱各莊鎮區、循環經濟產業園北區靖安給水廠5.62.0靖安鎮區、循環經濟產業園南區昌黎縣皮毛產業園給水廠1.450.5昌黎工業園南園、荒佃莊鎮區碣石酒鄉產業園給水廠1.250.33碣陽酒谷產業園、兩山鄉集鎮鳳凰酒谷產業園給水廠0.50.15鳳凰酒谷產業園新集給水廠0.30.15新集鎮區、果蔬貿易特色產業園泥井給水廠1.01.0泥井鎮區、畜牧產業園區馬坨店給水廠0.120.22馬坨店鎮區劉臺莊給水廠1.00.5劉臺莊鎮區、茹荷鎮區現狀水資源開發利用存在問題(1)安山、龍家店鎮過量開采地下水,產成了地下水位降落漏斗。(2)沿海地區海水倒灌現象存在,受自然因素影響,海水入侵面積呈現波形變化。(3)畜禽養殖業造成地下水超標,生活垃圾、糞便以及農業大量使用化肥造成地下水超標。(4)沿賈河、飲馬河兩側區域地下水遭受污染,影響群眾飲水安全。(5)中部沙帶區域地下水補充不足,群眾飲水困難開始不同程度出現。3.1.2排水情況昌黎縣根據省市統一部署,結合美麗鄉村建設的契機,加強農村生活污水的治理。針對城郊結合部和經濟社會發展特點,在治理農村生活污水過程中,根據昌黎縣農村的區域區位、地形地貌、地址地勢、土壤植被、受納水體、村點布局、住宅分布等具體情況,本著效率優先、因村制宜、經濟適用、維護簡單、循環利用的原則治理農村生活污水。將具備納入集中式污水處理廠條件的行政村,農村生活污水直接納廠處理;不具備納入城鎮污水管網的行政村,開展村域自建型生態化污水處理設施。城鎮污水處理現狀昌黎縣域范圍內各個鄉鎮區排水系統不完善,中心城區存在部分雨污合流管網,鄉鎮大部分道路下沒有完善的雨、污水管道。昌黎縣目前有兩個相對獨立的排水系統:減河排水系統和賈河排水系統。減河排水系統主要收集昌黎縣城、黃金海岸旅游區、昌黎工業園區及沿途鄉鎮部分地域的生活污水,經現狀昌黎縣污水處理廠處理后尾水排入減河;賈河系統主要收集安龍工業園區污水及上游(盧龍)賈河污水,經現狀賈河污水處理廠處理后尾水排入賈河。昌黎縣現有昌黎縣污水處理廠、賈河污水處理廠和昌黎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3座污水處理廠。現狀污水處理廠總設計規模為11.1萬t/d,實際處理水量約為9.8萬t/d,出水水質基本滿足一級A排放標準。圖3-2昌黎縣污水排放現狀圖農村污水處理現狀農村生活污水排放的顯著特征是間歇排放、排水量少且分散、遠離排污管網及大水體、水環境容量小和瞬時變化較大,污水排放量全天不穩定,上午、中午、下午均有峰值,深夜很少或基本沒有污水排放。居民做飯、洗衣等的時間有所差別,導致每天的污水量變化規律不一致。另外,因受人口密度、經濟結構、水資源條件、節水水平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各區域農村的用水指標值差別很大。不同區域農村的不同因素,導致不同地域農村生活污水的產生和排放特點存在很大的差異。某些自備水源的村落,由于水資源豐富,加上節水意識差,居民用水不收費等因素,污水排放量相對較大。除日常生活污水外,養殖廢水以及農家樂、飯店、民宿等也是農村污水的重要組成部分,會造成旺季淡季水質、水量急劇變化。部分村莊洗衣污水、廚房污水一般是由院內陽溝或地表徑流直接排至街道,廚房污水也未設計隔油池設施。農村生活污水直排現象嚴重,生活污水與雨水多采用合流制匯合匯入納污坑塘或污水溝渠,對環境造成污染,夏季蠅蟲孳生,嚴重影響居民的生活環境。通過近幾年“美麗鄉村”工作推進和建設投入,昌黎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取得了一定的實效,部分村莊具備了完善的排水管渠和污水處理系統,居民日常產生的污水大部分經系統性收集和有效處理后排放入周邊農田、坑塘和溪溝河流等。但昌黎縣農村生活污水環境形勢仍比較嚴峻,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1)農村飲用水安全存在隱患,除部分完成環境綜合整治的村莊外,部分農村集中式與分散式飲用水水源地無截污及隔離設施,農村生活污水往往直接進入飲用水體,農村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難以得到保障。(2)由于資金的缺乏及生活習慣影響,大多數農村未建有基本的排水及污水處理設施,每年產生農村生活污水直接排放或沉積房前屋后、村邊溝渠等地,流入地表河流,有的流入農田、水塘或直接滲入地下,對飲用水源、河流、農田造成污染,生活污水污染問題尤為突出。由于昌黎縣農村現存各種環境問題中,生活污水污染問題尤為突出,對村民身體健康等危害大,生活污水的治理迫在眉睫。據統計昌黎縣臨河村莊數為58個,占全區村莊的13.8%。農村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至河流,應優先考慮生活污水污染和飲用水安全問題并盡快予以治理。3.1.3農戶改廁普及情況戶廁改造是農村污水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戶廁改造是從源頭收集類便并將其無害化,是防控糞源性傳染病傳播重要措施之一。在農村地區建造無害化衛生廁所并進行正確的管理,防控糞源性傳染病的傳播、改善農村衛生環境、保障農民的身體健康將起到重要作用。戶廁改造原則(1)農村改廁是預防糞源性疾病傳播的環境干預措施,改廁目的在于糞便無害化。(2)因地制宜地選擇無害化衛生廁所類型,包括三格化糞池式、三聯式沼氣池式、糞尿分集式、雙甕漏斗式、雙坑交替式和具有完整上下水道水沖式廁所等。(3)新、改建廁所質量、使用和維護,均應符合《農村戶廁衛生規范》(GB193789-2012)的要求。(4)戶廁應建造在室內或庭院內,禁止在水體周邊建造廁所,禁止廁所污水直接排入水體。(6)提倡糞便無害化后糞液的農業應用,例如三格化糞池應在第三池清掏糞液;三聯式沼氣池的沼液應經沉淀后溢流貯存或應用;雙甕漏斗式戶廁應在后甕取糞液等。戶廁改造模式根據各地區區域特點、風俗習慣,村莊布置等差異,戶廁改造主要以下七種模式:(1)三格式化糞池廁所;(2)三聯通沼氣池廁所;(3)糞尿分集式生態衛生廁所;(4)雙翁漏斗式廁所;(5)雙坑交替式廁所;(6)具有完整上下水道水沖式廁所;(7)小型一體化生物處理裝置。表3-3各種廁改模式及工藝表改廁模式技術特點優點缺點適用地區三格式化糞池式由三個相互聯通的密封糞池組成,容量>1.5m3技術成熟,適用性強、衛生效果好對施工技術要求較高平原地區雙翁漏斗式由前后兩個甕形貯糞池和過糞管組成,容量>1.2m3適用性強,造價低、結構簡單對施工技術要求較高丘陵地區三聯沼氣式由廁屋、畜圈、發酵間等部門組成產生的沼氣可用來做飯、照明,池渣可做肥料占地較多,受季節影響較大有家庭飼養業的農戶糞尿分集式由儲糞池和糞尿分流器組成減少了需要處理和排放到環境的廢水量不適合在地下水位較高或降水量豐沛地區干旱缺水的丘陵山區雙坑交替式由兩個結構相同又互相獨立的廁坑組成結構較簡易異味大空間狹小的住戶完整下水道水沖式配套完善的上下水系統和城里人一樣的衛生間必須有完善的給排水系統新型社區小型一體化生物處理裝置將化糞池與污水處理相結合一體化成型,工業化制作運行要求較嚴格,有一定運行費用農村經濟條件較好地區戶廁改造普及情況根據當地特點以及經濟發展情況,本次現場調查,村莊戶廁改造多采用雙翁漏斗式糞池,現已落實戶廁改造完成及近期計劃統計表見表3-4。表3-4昌黎縣農村改廁統計表序號鄉鎮
名稱村莊
總數戶廁改造時間及數量正常使用的戶廁數量2017年末前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1昌黎鎮10/////2靖安鎮3638404685130050383安山鎮3923201993200022204龍家店鎮4447623933878067405泥井鎮36441010440005456大蒲河鎮14700523170697新集鎮4230705741200060408劉臺莊鎮26264012927803909茹荷鎮180119120860327010朱各莊鎮14578014281100200011荒佃莊鎮30328025533000288012團林鄉800241600013葛條港鄉134892502813150102014馬坨店鄉320028701900280015兩山鄉1644050410444016十里鋪鄉122056124210219817城郊區287181042112402884合計418107485000270102600042534注:昌黎鎮所轄村屬于城中村,納入城市污水管網體系3.1.4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行現狀城鎮污水治理現狀昌黎縣域范圍內各個鄉鎮區排水系統不完善,中心城區存在部分雨污合流管網,鄉鎮大部分道路下沒有完善的雨、污水管道。昌黎縣目前有兩個相對獨立的排水系統:減河排水系統和賈河排水系統。減河排水系統主要收集昌黎縣城、黃金海岸旅游區、昌黎工業園區及沿途鄉鎮部分地域的生活污水,經現狀昌黎縣污水處理廠處理后尾水排入減河;賈河系統主要收集安龍工業園區污水及上游(盧龍)賈河污水,經現狀賈河污水處理廠處理后尾水排入賈河。昌黎縣現有昌黎縣污水處理廠、賈河污水處理廠和昌黎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3座污水處理廠。現狀污水處理廠總設計規模為13.1萬t/d,實際處理水量約為7.1萬t/d,出水水質基本滿足一級A排放標準。表3-5昌黎縣域污水處理廠現狀序號污水處理廠名稱設計規模(萬噸/日)實際處理能力(萬噸/日)運行復核率(%)污水處理廠類別服務范圍1昌黎縣中心城區污水處理廠6350城鎮生活污水昌黎縣縣城區2賈河污水處理廠7457工業污水昌黎縣粉絲園區3昌黎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0.10.1100工業污水昌黎縣工業園區昌黎縣現狀污水排水系統主要存在以下問題:(1)污水系統不完善,中心城區存在部分雨污合流管網,汛期易對河流造成污染;鄉鎮及村莊污水處理基本空白。(2)污水處理能力不足,現狀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已接近飽和,不能滿足中心城區未來污水處理要求。(3)污水資源化利用程度低,污水處理廠尾水全部排入河流水系,縣域范圍內污水再生利用基本空白。農村污水治理現狀靠近城區、鄉鎮且滿足城鎮污水收集管網接入要求的區域,生活污水宜優先納入城鎮污水管網收集系統,集中治理,其余多采用分散或分散和集中結合方式的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目前,在昌黎縣范圍內共90個行政村建設完成污水處理終端,詳見表3-6。表3-6昌黎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統計表編號鄉鎮名稱村莊名稱治理模式完成年份受益人口(人)1昌黎鎮一街村集中+分散式相結合2018年29072二街村集中+分散式相結合2018年21953三街村集中+分散式相結合2018年14134四街村集中+分散式相結合2018年28395五街村集中+分散式相結合2018年28546八里莊集中+分散式相結合2018年19117汀泗澗集中+分散式相結合2018年26068何家莊集中+分散式相結合2018年19839杏樹園集中+分散式相結合2018年320110五里營集中+分散式相結合2018年352911靖安鎮新莊村分散式2019年37712西莊村分散式2019年450813侯莊子分散式2019年10414西蔡各莊分散式2019年169615陳莊子分散式2019年173416馬芳營村分散式2019年177917安山鎮西牛欄村分散式2019年103718白莊村分散式2019年53319萬莊村分散式2019年92320小牛欄分散式2019年92821賈莊分散式2019年96722龍家店鎮邊封臺分散式2019年104923繞灣東村分散式2019年88824繞灣西村分散式2019年71725左封臺分散式2019年66526后封臺分散式2019年92527垂柳莊分散式2019年128428蘇莊分散式2019年56729泥井鎮崔家坨村分散式2019年100430新集鎮西趙莊村分散式2019年58631厚甸村分散式2019年75232馬踏甸村分散式2019年114733槐馮莊村分散式2019年95034小魯莊村分散式2019年41135北房子村分散式2019年31136小周莊村分散式2019年53337尖角一村分散式2019年112738三八家子村分散式2019年64539崖上一村分散式2019年90440崖上二村分散式2019年95141東甸村分散式2019年68542太平莊村分散式2019年21543王家樓村分散式2019年33944茍家套村分散式2019年63745小營村分散式2019年152446茹荷鎮少佛林村分散式2019年63047東拗榆樹分散式2019年70648中拗榆樹分散式2019年113149東石各莊村分散式2019年75050南石各莊村分散式2019年75451西倉村分散式2019年106052東倉村分散式2019年80453朱各莊鎮前白石院村分散式2019年82654洼里分散式2019年108955荒佃莊鎮西坨村分散式2019年53156北坨村分散式2019年57357前王各莊分散式2019年76058后王各莊分散式2019年184359信莊分散式2019年263260歐坨分散式2019年70161赤崖村分散式2019年42962馬坨店鄉大夫莊村分散式2019年202063解家橋村分散式2019年99864前孟營分散式2019年33465康艾莊村分散式2019年168766兩山鄉前兩山村集中+分散式相結合2018年87967五峰山村集中+分散式相結合2018年119068正明山村集中+分散式相結合2018年147369草糧屯村集中+分散式相結合2018年104170施各莊村集中+分散式相結合2018年104771長峪山村集中+分散式相結合2018年102272河東張各莊集中+分散式相結合2018年185273河西張各莊集中+分散式相結合2018年225874東林上村集中+分散式相結合2018年35375樵夫山村集中+分散式相結合2018年32876段家店村集中+分散式相結合2018年140677后營村集中+分散式相結合2018年129078十里鋪鄉秦印莊集中+分散式相結合2018年68379西山場村集中+分散式相結合2018年45180條子峪村集中+分散式相結合2018年48881王稗莊村集中+分散式相結合2018年120782張各莊二村集中+分散式相結合2018年130883張各莊三村集中+分散式相結合2018年186584西山場村集中式2019年130885張各莊三村集中式2019年186586東山馬莊分散式2019年105987城郊區劉李莊分散式2019年223088東高莊分散式2019年44789中卓莊分散式2019年226990東崗子分散式2019年1291昌黎縣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存在的問題:(1)已接管農戶存在化糞池漏損或無化糞池、廚房洗滌水未接入等情況,導致實際污水收集率偏低;還存在部分農戶自辦的民宿、農家樂、早餐店等配備的隔油池不標準或無隔油池。(2)部分村內存在制酒、加工豆腐制品、番薯粉等家庭作坊,其污水對村內的污水設施損害頗大,導致污水設施無法正常運行。(3)集聚園區周邊部分村莊外來人口激增,村內出租房生活油污較重,影響污水設施的正常運行;部分旅游村客流量大,農戶自辦的農家樂、燒烤夜攤較多,隔油池沒有定期清掏或無隔油池,污水管網內油污嚴重,影響污水設施正常運行。(4)大多數村由于缺少雨水管網,排水設施不完善,導致雨污合流現象仍然嚴峻。(5)部分早期已建污水終端施設容量偏小,處理工藝過于簡單,出水多項指標不合格,水質達標率相對較低,有待提升改造。(6)分散處理設施工藝水準不一,給運行維護管理帶來困難。(7)以各村村民為主的當地分管負責人缺乏相應的專業技能,調查中對當地農村污水處理設施、污水管網缺少應有的了解,難以勝任日常管理工作。(8)由于資金問題,導致部分因地形地勢復雜等問題實施成本偏高的住戶未能接戶。3.2污染負荷量預測3.2.1人口預測人口預測按照以下公式計算:Pt=P0(1+R)t其中:Pt—預測年人口;P0—現狀人口,按2019年末人口計;R—人口自然增長率;t一預測年限。注:根據《昌黎縣城鄉總體規劃(2011-2030)》確定昌黎縣人口自然增長率為8‰。3.2.2污水量預測村莊居民用水量和排水量受生活條件、生活習慣等因素直接影響。本項目對村莊污水量預測主要依據如下幾項標準(1)用水量。昌黎縣農村經濟相對較好,農村污水主要以居民的生活污水為主,依據《華北地區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指南》(見表3-7),并結合當地居民的生活條件、水資源利用方式、生活習慣等因素基礎上,農村居民生活用水量取140L/人·d。表3-7華北地區農村居民生活用水量參考取值村莊類型用水量(L/人·日)戶內有給水排水衛生設備和淋浴設備100~145戶內有給水排水衛生設備,無淋浴設備40~80戶內有給水龍頭,無衛生設備30~50無戶內給水排水設備20~40污水量。農村生活排水量宜結合村莊衛生設施水平、用水習慣、排水系統的組成和完善程度等因素,采用用水量乘以排污系數方式確定。依據《華北地區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指南》(見表3-8),結合昌黎縣農村污水治理要求,本規劃農村污水取排水系數選取0.5。表3-8華北地區農村居民生活排水量參考取值排水收集特點排水系數全部生活污水混合收集進入污水管網0.8只收集全部灰水進入污水管網0.5只收集部分混合生活污水進入污水管網0.4只收集部分灰水進入污水管道0.2綜上所述,計算出昌黎縣各鄉鎮農村近中期的污水量,建表3-9。表3-9昌黎縣農村生活污水量預測表序號鄉鎮
名稱村莊
總數2019年末人口(人)近期2020-2024年中期2025-2030年規劃人口(萬人)預測用水量(m3/d)預測污水量(m3/d)規劃人口(萬人)預測用水量(m3/d)預測污水量(m3/d)1昌黎鎮10886259.221291264569.601343767182靖安鎮36430124.48626631334.66652132613安山鎮39473334.93689634485家店鎮44439524.57640332024.76666433325泥井鎮36263932.75=384519232.86400120016大蒲河鎮14118171.2317228611.2817928967新集鎮42312063.25454622733.38473123668劉臺莊鎮26232692.42339016952.52352817649茹荷鎮18161021.68234611731.742441122110朱各莊鎮14322913.36470423523.504896244811荒佃莊鎮30292793.05426621333.174439222012團林鄉872560.7610575290.79110055013葛條港鄉13217212.26316515822.353293164714馬坨店鄉32378763.94551827594.105742287115兩山鄉16197152.05287214362.142989149516十里鋪鄉12134201.4019559781.452035101717城郊區28296443.08431921593.2144942247合計41852291154.42761833809256.6379280396403.2.3污水水質農村生活日漸城市化,生活污水主要來自農家的廁所沖洗水、廚房洗滌水、洗衣機排水、淋浴排水及其他排水等。昌黎縣農村生活污水水質參考《河北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技術導則(試行)》,詳見表3-10。表3-10昌黎縣農村居民生活污水水質參考值單位:mg/L,pH值除外主要指標pH值CODBOD5NH3-NTPSS取值范圍6.5~8.0200~450200~30020~902.0~6.5100~2004污水處理設施建設4.1總體部署1、應分盡分近中期持續推進雨污分流改造工作,嚴禁地下水、地表水等雨水進入污水管網。2、應收盡收完善各村的污水管網(除位于偏遠地區、地形地勢復雜、人口稀少、附近無重要水系的村莊),對化糞池漏損或直排的農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采用一體化玻璃鋼化糞池或磚砌化糞池進行改造,對新建房屋的農戶進行統一接戶或對自行接入污水管網的農戶應在有關單位驗收許可后才能排污,提高總體接戶率。3、源頭控制(1)對于外來人口居住密集的村莊,應要求出租房統一配備標準化隔油池,對于村內農戶自辦的農家樂必須配備標準化隔油池,對于零散流動性燒烤夜攤應要求配備簡易污廢水收納裝置,不得隨意傾倒,收納的污廢水必須經過標準化隔油池后方能接入污水管網,并根據相關要求定期維護清掏隔油池,將油污影響降至最低。(2)對于制酒、豆腐制品、番薯粉等農副產品加工作坊,成規模盈利的必須配備初步污廢水處理設施,過濾掉污廢水中不利于污水設施正常運行的物質,對于零散家庭作坊應配備簡易隔離裝置,將影響降至最低。(3)對于用水免費的村落,應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村民節約用水意識,減少用水量,降低污水設施和城市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負擔;4、充分利用充分利用現有污水終端處理設施,對部分容量偏小、處理工藝簡單、出水不達標的污水設施進行提標改造,改造的設施原則上在原址重建,且位于水源保護區、生態保護區的村莊應優先考慮MBR工藝。新建或撤銷合并處理設施設置在夏季主導風向的下風口且地勢相對低洼處,配套人工濕地宜采用表流式人工濕地,若土地資源有限可采用潛流式人工濕地;4.2治理設施建設基本原則根據昌黎縣的土地、植物、地形地勢、道路交通、經濟條件以及居民住宅建設布局等具體情況,探索因地制宜的鄉鎮、社區及村莊的生活污水收集、治理方式,既解決當前村鎮污水達標排放問題,又能充分考慮今后污水治理回用的需要,節約水資源、保護水環境,促進村鎮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相協調。1、集中優先的原則靠近城區、鄉鎮且滿足城鎮污水收集管網接入要求的區域,生活污水宜優先納入城鎮污水管網收集系統,集中治理。2、因地制宜的原則對人口規模較大、集聚程度較高、經濟條件較好的區域,宜通過鋪設污水管道集中收集,采用生態治理、常規生物治理等無動力或微動力治理技術進行治理。對人口規模較小、居住較為分散、地形地貌復雜的村莊,宜就地就近分散治理。3、經濟實用可靠的原則在選擇生活污水治理技術工藝時,要考慮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財政狀況、常住人口、產生污水的實際規模和當地居民的實際需求等,選擇在常年運行中,保證污染物的處理效率,要求處理效果穩定,技術成熟可靠,投資小,能耗低,并且適合當地實際情況的污水治理技術。4、維護簡便的原則由于廣大村鎮地區經濟基礎薄弱,從事生活污水治理的專業人員少、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低,因此村鎮生活污水治理技術選擇應特別注重方便管理、操作簡單、運行穩定,易于普及、推廣和應用。5、資源利用的原則應充分利用區域的地形地勢、水塘溝渠及閑置地,提倡采用生物組合治理技術,實現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和氮、磷的生態去除,結合當地農業生產需要,回灌農田、經濟林木、濕地、河流等,加強生活污水消減和尾水的回收利用,滿足循環經濟和生態農業的需要。4.3治理方式選擇4.3.1治理模式介紹農村生活污水的收集模式根據社區人口規模、聚集程度、地形地貌、排水特點及排放要求、經濟承受能力等具體情況,結合鎮村布局規劃及污水處理廠的現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秋節慰問活動方案
- 2025年銷售工作總結和工作方案演講稿
- 贈與協議(附贍養義務)
- 內蒙古通遼歷年中考作文題與審題指導(2008-2024)
- 2025年玻璃門保鮮柜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燃油切斷裝置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湖南省郴州市第五完全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第二次調研考試(物理試題文)試卷含解析
- 云南省玉溪市紅塔區2024-2025學年初三下第一次測試化學試題含解析
- 湖南師范大學樹達學院《品牌規劃與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沈陽工業大學工程學院《生物醫學圖像處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YY/T 0489-2023一次性使用無菌引流導管及輔助器械
- 中醫藥適宜技術頸椎病課件
- 幼小銜接視野下大班幼兒學習習慣的現狀調查及養成策略研究
- 中職電子商務班級建設方案
- 2024年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小兒常見病的預防和護理
- 《教育學》課件 第五章 學校教育制度
- 畢業論文-XXX公司招聘管理的研究
- 單位降薪通知范本
- 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歷程、問題及前瞻
- 電子病歷系統開發和實施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