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二語文第三單元A卷_第1頁
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二語文第三單元A卷_第2頁
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二語文第三單元A卷_第3頁
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二語文第三單元A卷_第4頁
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二語文第三單元A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單元A卷

—.試題(共14小題)

1.選出下列加點字注音全部正確的一組()

A.膏腮(yu)藩籬(fan)嶗山(ydo)蒙情(tan)

B.逡巡(qtln)鋒銅(di)躡足(ni?)墨翟(zhdi)

C.謫戍(zh6)鞭管(chi)戮首(qian)囊括(nang)

D.D名城(hul)戶牖(ydu)棘矜(ji)贏糧(yin)

2.下列各句中,加線的“以”與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一

A.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

B.然后噠六合為家

C.然秦幺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

D.銷鋒銅,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3.下列各句中,沒有詞類活用現象的一項是()

A.邪曲之害公也

B.蟬蛻于濁穢

C.懷王貪而信張儀

D.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

4.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斬木為兵,艱竿為旗揭:舉

B.不蒙珍器重寶肥饒之地愛:愛護

C.偉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信:可靠的

D.序八州而朝同列序:排列座次

5.下列各句沒有介詞省略現象的一項是()

A.身死人手,為天下笑

B.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

C,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

D.俯首系頸,委命下吏

6.下列選項與對聯所涉及的人物對應恰當的一項是()

①定六藝于杏壇,紹虞夏商周之統;藏諸經于魯壁,開關閩濂洛之傳。

②乘激流以壯志拋家,風雨百齡;講真話而憂心系國,楷模一代。

③云過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煙。

④筆律時政,心在蒼生,萬戶爭傳新樂府;堤建西湖,神歸東洛,千秋永祀老詩翁。

A.孔子茅盾昭君白居易

B.屈原巴金昭君蘇軾

C.孔子巴金蘇武白居易

D.屈原茅盾蘇武蘇軾

7.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A.蒙故業,因遺策

B.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

C.或師焉,或不焉

D.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8.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一個社會整體科學素養低,不但會影響一個社會的判斷力、科技創新力與競爭力,而且會為一些“偽

概念”“偽科學”的流行和泛濫提供溫床.

B.米芾湖北襄陽人,是北宋著名畫家,生活在文人畫的成熟時代,其繪畫題材十分廣泛,包括人物、

山水、松石、梅蘭、竹菊無所不畫.

C.2011年底,教育部發出通知,要求不得給幼兒布置家庭作業.因此,幼兒園該不該布置書面作業不

是一個需要討論的問題,而是必須嚴格執行的規定.

D.政府把“治污減霾”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出臺了系列“鐵腕”措施,大力治理水污染和大氣污染,

還給百姓碧水藍天.

9.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過秦論》中“,”兩句表明秦始皇統一六國后仍然派良將

精兵駐守要害之地,控制天下。

(2)《蜀道難》中想象鳥獸難以逾越來映襯蜀道雄奇險峻的句子是:,o

(3)月是我國古典詩歌中的傳統意象,意蘊豐富,以月烘托情思是常用手法?!杜眯小分?,白居易與

友人告別時吟唱“,",借月烘托離別之情。

10.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各題。

朝中措?送劉仲原甫①出守維揚

歐陽修

平山②闌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手種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

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鐘。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注)①劉仲原甫:劉敞,字原甫。《宋史?劉敞傳》載,劉敞“為文尤瞻敏。掌外制時,將下直,會追

封王、主九人,立馬卻坐,頃之,九制成"。②平山:慶歷八年(1048),歐陽修任揚州太守,“作平山

堂,壯麗為淮南第一。堂據蜀岡,下臨江南數百里”。

(1)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山色有無中”借用王維詩句,寫登平山堂遠望江南,可欣賞到美妙的遠近山色,自然貼切。

B.楊柳本就寄寓離愁別恨,“手種”“別來”二詞,更深化了感情的表達,凄婉感傷,深情縈懷。

C.“文章太守,揮毫萬字”極寫劉敞為文贍敏,可謂倚馬之才,表達了詞人對他的贊譽之情。

D.上片追憶昔日生活,從平山堂所見之景寫到堂前垂柳;下片勉人勸己,從被送者寫到送者,一氣呵

成。

(2)有人認為,本詞開了豪放之詞的先路。對此你是怎樣理解的?請結合詞句分析。

1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各題。

【甲】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

溶,流入宮墻。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纏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盤盤焉,困困焉,蜂

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臺暖

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錨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

柱,多于南畝之農夫;架梁之椽,多于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

帛縷;直欄橫檻,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

日益驕固。成卒叫,。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

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

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節選自杜牧《阿房宮賦》)

【乙】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靖函之固,自若也。陳涉之位,非尊于齊、楚、燕、趙、韓、魏、宋、

衛、中山之君也;鋤慢棘矜①,非錯于鉤戟長鏤②也;謫戍之眾,非抗于九國之師也;深謀遠慮,行軍用兵

之道,非及向時之士也。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也。試使山本之國與陳涉度長蒙大,比權量力,則不可

同年而語矣。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方因為家崎函為宮一

去作難而七廟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著何也仁義丕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節選自賈誼《過秦論》)

【注釋】①鋤穆棘矜:均指農具。②鉤戟長鏤:均指兵器。

(1)下列加點詞中,古今義相同的一項是

A.各抱地勢,鈔勺4用

B.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要

C.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D.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也

(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然后以六合為家/靖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疆/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B.然后以六合為家靖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粟/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C.然后以六合為家靖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疆/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D.然后以六合為家/靖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輯/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3)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函谷:即函谷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是中國歷史上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

之一。與“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劍門關都是重要關口。

B.山東:戰國、秦漢時指泰山以東地區;戰國時除秦外,韓、趙、魏、齊、楚、燕等國都在泰山以東,

故稱“山東之國”。

C.八州:是指雍州以外的其他八個州。相傳古代把“天下”分為九州,分別為豫州、青州、徐州、揚

州、荊州、梁州、雍州、冀州、兗州。秦居雍州。

D.六合:指上下和東西南北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成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②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5)在兩則文段中,杜牧和賈誼分別指出了秦滅亡的原因。他們的觀點是否相同?請結合文本簡要說

明你的理由。

1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據報道,某省中考體育分數即將跟語文、數學、外語一樣都是100分,消息傳出,引來了巨大的爭議。

有人認為“重視國民身體素質,身體才是硬道理”,有人認為“進一步提高體育分值,會讓學校、家庭更

重視體育”,有人認為“此舉可以解決體育教學被邊緣化的問題”,有人認為“如果各校圍繞體育考試科目

進行訓練,會形成新的應試科目”,有人認為“此舉很可能使孩子們成為教育試錯的犧牲品”,有人認為“體

育成績不好不能上高中影響教育公平”……

對此,你是怎么看的?請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作文,體現你的思考、權衡與選擇。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

信息;不少于800字。

1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民間剪紙善于用比興的手法創造出各種吉祥物,又善于把的物象組合起來表達美好的愿望,“以

象寓意”及“以意構象”,而不是根據客觀的自然形態來造型。如以蓮花和鯉魚組合,代表;以柿

子和如意組合,代表事事如意;以蝙蝠、梅花鹿、丹頂鶴組合,代表福祿壽三齊等。追求吉祥的寓意成為

意象組合的最終目的之一。如花開富貴、鴛鴦戲水、麒麟送子、喜鵲登梅、龍鳳呈祥、鹿鶴同春、鯉魚跳

龍門、獅子滾繡球等。地域的封閉、文化的局限以及自然災害的侵擾,激發了人們對美滿幸福生活的渴求。

因此,民間剪紙常以、人丁興旺、健康長壽、萬事如意為主題。民間社會生產力在相對低下的情況

下,人們擺脫疾病和死亡的痛苦是一直的理想。因此,民間剪紙又常以生的歡樂、對生命的崇拜為主題。

()。如大大的魚、大大的辣椒、大大的蠶等,往往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的民間剪紙慰藉了

人們的心靈,張揚了征服自然的偉大創造力,鼓舞著人們創造和延續美好的生活。

(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部恰當的一項是

A.約定俗成如魚得水錦衣玉食琳瑯滿目

B.約定俗成連年有余豐衣足食豐富多彩

C.蔚然成風連年有余錦衣玉食豐富多彩

D.蔚然成風如魚得水豐衣足食琳瑯滿目

(2)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

A.民間社會生產力在相對低下的情況下,擺脫病魔和死亡的痛苦是人們一直的理想。

B.民間社會生產力在相對低下的情況下,擺脫病魔和死亡的痛苦是人們永恒的理想。

C.在民間社會生產力相對低下的情況下,擺脫病魔和死亡的痛苦是人們永恒的理想。

D.在民間社會生產力相對低下的情況下,一直擺脫病魔和死亡的痛苦是人們的理想。

(3)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A.民間剪紙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夸大所表現的主體

B.民間剪紙還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對所表現的主體進行夸大

C.民間剪紙有一個特點非常鮮明,就是對所表現的主體進行夸大

D.民間剪紙還有一個特點非常鮮明,就是夸大所表現的主體

14.下面是介紹《蘇武傳》的一段文字,但有些句子在語法、用詞、標點上存在問題,請找出并加以修改。

①《蘇武傳》是“漢書”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②它記述了蘇武出使匈奴,面對威逼利誘堅守節操,

歷盡艱辛而不辱使命,③生動地刻畫了一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愛國志士的光

輝形象。④作者采用經常寫人物傳記運用的縱式結構來組織文章,以順敘為主,適當運用插敘的方法,依

時間的先后進行敘述,脈絡清晰,故事完整。

第三單元A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題號12345678

答案CDCBCCAD

—.試題(共14小題)

1.選出下列加點字注音全部正確的一組()

A.膏腮(yu)藩籬(fan)崎山(ydo)蒙情(tan)

B.逡巡(qun)鋒鎬(di)躡足(nie)墨翟(zhai)

C.謫戍(zh6)鞭等(chi)戮首(qidn)囊括(nang)

D.聚名城(hul)戶牖(you)糅矜(ji)羸糧(yin)

【答案】C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識記并辨析現代漢語中常見漢字的讀音的能力。解答本題時,要結合平時所積累

字音知識及相關技巧進行辨析,尤其是對多音字的辨析,要結合詞義、詞性進行。

【解答】A項,“靖山”中的“靖”應讀“xido”,“蒙恬”中的“恬”應讀“tidn”;

B項,“墨翟”中的“翟”應讀“di”;

C項,正確;

D項,“贏糧”中的“贏”應讀“ying”。

故選:Co

2.下列各句中,加線的“以”與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項是()

例句: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一

A.嘗噠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

B.然后以六合為家

C.然秦縣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

D.銷鋒鎬,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答案】D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對于文言虛詞類題目,要著眼“意義”和“用法”兩點,

“意義”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詞性而言的。解答此題時,需要逐項分析。

【解答】例句:連詞,表目的,來。

A.介詞,用。

B.介詞,把。

C.介詞,憑借。

D.連詞,表目的,來。

故選:D?

3.下列各句中,沒有詞類活用現象的一項是()

A.邪曲之害公也

B.蟬蛻于濁穢

C.懷王貪而信張儀

D.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

【答案】C

【分析】此題考查文言文中詞類活用的現象.解答此類題目時,首先辨別詞語的詞性,然后再看其在后

面詞語的詞性,最后辨別該位置需要一個什么詞性的詞語,由此確定其活用類型.

【解答】A、“邪曲”,形容詞活用為名詞,邪惡的小人;

B、“蟬”,名詞作狀語,像蟬一樣;

C沒有詞類活用;

D、“祖”,名詞作動詞,模仿;

故選:Co

4.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斬木為兵,指竿為旗揭:舉

B.不擘珍器重寶肥饒之地愛:愛護

C.值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信:可靠的

D.序八州而朝同列序:排列座次

【答案】B

【分析】本題考查考生對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含義的理解能力,考生應借助平時積累,根據具體語境來

推斷詞義。

【解答】A.正確。

B.愛:吝惜。譯文:不吝惜珍貴的財寶以及肥沃富饒的土地。

C.正確。

D.正確。

故選:Bo

5.下列各句沒有介詞省略現象的一項是()

A.身死人手,為天下笑

B.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

C.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

D.俯首系頸,委命下吏

【答案】C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正確判斷文言句式的能力,解答時文句翻譯是最重要的依據,也要依據不同文言

句式特征分析判斷。

【解答】A.“身死人手”省略了介詞“于”,應是“身死(于)人手”。句子譯為:自己卻死于他人之

手,被天下人恥笑。

B.“聚之咸陽”省略了介詞“于”,應是“聚之(于)咸陽”。句子譯為:收繳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

陽。

C.以為桂林、象郡省略了代詞“之”,應是“以(之)為桂林、象郡”。句子譯為:向南攻取南邊的百

越之地,把它設置為桂林郡,象郡。

D.“委命下吏”省略了介詞“于”,應是“委命(于)下吏"。句子譯為:頸上捆著繩子,性命聽憑秦

的下級官吏處理。

故選:Co

6.下列選項與對聯所涉及的人物對應恰當的一項是()

①定六藝于杏壇,紹虞夏商周之統;藏諸經于魯壁,開關閩濂洛之傳。

②乘激流以壯志拋家,風雨百齡;講真話而憂心系國,楷模一代。

③云過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煙。

④筆t爭時政,心在蒼生,萬戶爭傳新樂府;堤建西湖,神歸東洛,千秋永祀老詩翁。

A.孔子茅盾昭君白居易

B.屈原巴金昭君蘇軾

C.孔子巴金蘇武白居易

D.屈原茅盾蘇武蘇軾

【答案】C

【分析】本題考查語言表達的簡明、連貫、準確,要求掌握對聯式仿寫。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對聯

的種類有春聯、婚聯、挽聯、壽聯、書畫聯、行業聯等。對聯要求字數相等,斷句一致,平仄相對,音

調和諧。要詞性相同,位置相同,要內容相關,上下銜接。忌重字合掌,合掌就是上下聯意思重復。

【解答】①“杏壇”傳說是孔子聚徒講學的地方?!敖B虞夏商周”,承紹虞、夏、商、周等古代的傳統。

“魯壁”,孔子故宅井后之夾壁墻。所以是孔子。

②上聯概括了巴金先生風雨百齡,著作上千萬字。其中代表作的激流三部曲為《家》《春》《秋》三部長

篇小說。下聯以“講真話”表明了巴金先生一生憂國憂民,晚節如冰透明,映日成彩。

③蘇武曾經被扣押在匈奴不得歸來,只好牧羊維生。所以是蘇武。

④根據“新樂府”和“老詩翁”可以判斷是白居易。

故選:Co

7.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A.蒙故業,因遺策

B.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

C.或師焉,或不焉

D.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答案】A

【分析】本題考查文言文中的通假字,通假是我國古書中用字現象之一,即“通用,借代”,用讀音相

同或相近的字或其它類型的字代替本字,需要考生平時對通假字多歸納匯總,并熟悉常見通假字。

【解答】A.沒有通假字;

B.“景”通“影”,名詞作狀語,像影子一樣;

C.“不”通“否”,指不從師學習;

D.“受”通“授。傳授。

故選:Ao

8.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一個社會整體科學素養低,不但會影響一個社會的判斷力、科技創新力與競爭力,而且會為一些“偽

概念”“偽科學”的流行和泛濫提供溫床.

B.米芾湖北襄陽人,是北宋著名畫家,生活在文人畫的成熟時代,其繪畫題材十分廣泛,包括人物、

山水、松石、梅蘭、竹菊無所不畫.

C.2011年底,教育部發出通知,要求不得給幼兒布置家庭作業.因此,幼兒園該不該布置書面作業不

是一個需要討論的問題,而是必須嚴格執行的規定.

D.政府把“治污減霾”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出臺了系列“鐵腕”措施,大力治理水污染和大氣污染,

還給百姓碧水藍天.

【答案】D

【分析】本題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

辨析病句時,單句先找主干,后理枝葉;復句要劃分層次,辨明關系.

【解答】A.語序不當,“不但會影響一個社會的判斷力、科技創新力與競爭力,而且會為一些“偽概

念”“偽科學”的流行和泛濫提供溫床”遞進顛倒,可將關聯詞后的內容互換。

B.句式雜糅,“包括人物、山水、松石、梅蘭、竹菊無所不畫”將“包括人物、山水、松石、梅蘭、

竹菊”和“人物、山水、松石、梅蘭、竹菊無所不畫”雜糅,可二者取其一。

C.不合邏輯,“幼兒園該不該布置書面作業…而是必須嚴格執行的規定”不合邏輯,可將“該不該”

改為“不得”(“不該”)。

D.正確。

故選:D。

9.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過秦論》中“良將勁弩守要害之地,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兩句表明秦始皇統一六國

后仍然派良將精兵駐守要害之地,控制天下。

(2)《蜀道難》中想象鳥獸難以逾越來映襯蜀道雄奇險峻的句子是: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

度愁攀援。

(3)月是我國古典詩歌中的傳統意象,意蘊豐富,以月烘托情思是常用手法。《琵琶行》中,白居易與

友人告別時吟唱“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借月烘托離別之情。

【答案】(1)良將勁弩守要害之地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2)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3)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分析】此題考查了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能力層級為A,高考時,以《考試說明》規定的篇目為主,

文體側重于詩歌和散文,完成此類型題目,主要是靠同學們平時的積累,同時也要注意突破關鍵字(生

僻字,通假字,同義異形字,語氣助詞等),避免錯別字的出現,做題時,書寫要工整清晰,留意語句

的出處和具體的語境。

【解答】故答案為:

(1)良將勁弩守要害之地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重點字:弩)

(2)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重點字:攀)

(3)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重點字:慘)

10.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各題。

朝中措?送劉仲原甫①出守維揚

歐陽修

平山②闌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手種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

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鐘。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注)①劉仲原甫:劉敞,字原甫?!端问?劉敞傳》載,劉敞“為文尤瞻敏。掌外制時,將下直,會追

封王、主九人,立馬卻坐,頃之,九制成"。②平山:慶歷八年(1048),歐陽修任揚州太守,“作平山

堂,壯麗為淮南第一。堂據蜀岡,下臨江南數百里”。

(1)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B

A.“山色有無中”借用王維詩句,寫登平山堂遠望江南,可欣賞到美妙的遠近山色,自然貼切。

B.楊柳本就寄寓離愁別恨,“手種”“別來”二詞,更深化了感情的表達,凄婉感傷,深情縈懷。

C.”文章太守,揮毫萬字”極寫劉敞為文贍敏,可謂倚馬之才,表達了詞人對他的贊譽之情。

D.上片追憶昔日生活,從平山堂所見之景寫到堂前垂柳;下片勉人勸己,從被送者寫到送者,一氣呵

成。

(2)有人認為,本詞開了豪放之詞的先路。對此你是怎樣理解的?請結合詞句分析。

【答案】(1)B

(2)①描寫境界開闊。平山堂凌空矗立,壯麗雄偉,憑闌遠眺之景,氣勢磅礴。②人物形象豪情萬丈。

“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鐘”運用夸張手法,刻畫出一個才華橫溢、氣度豪邁的太守形象。③抒

情積極達觀?!靶袠分表毮晟?,尊前看取衰翁”寫人生感慨,體現了詞人積極生活,豪放達觀的心態。

【分析】(1)本題考查對詞的內容的理解。結合注釋等內容,整體上把握這首詞的大意。對比選項仔細

辨析作答。

(2)本題考查對詞的風格特色的理解。可以從這首詞營造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態度等方面作答。

【解答】(1)B.“更深化了感情的表達,凄婉感傷,深情縈懷”表述錯誤。飽含深情,但卻不凄婉,

而是豪放。特別是“幾度春風”四字,更能給人以欣欣向榮、格調軒昂的感覺。

故選:B

(2)整體把握詞的內容,找出體現豪放風格的相關句子作答。

①從意境的角度作答。體現豪放特點的詞,如:“境界開闊”/“壯麗雄偉”/“氣勢磅礴”;從內容的角

度分析,如:“平山堂凌空矗立”/“憑欄遠眺”等。

②從“文章太守”的角度作答。體現了豪放的特點,如:“豪情”/“豪邁”/“夸張手法”;從內容的角

度分析,如:“揮毫萬字,一飲千鐘”/“才華橫溢,氣度豪邁”等。

③從情感態度的角度作答。答出體現豪放特點的詞,如:“達觀”/“灑脫”等積極的生活態度;還可結

合內容的分析,如:聯系“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答案:

(1)B

(2)①描寫境界開闊。平山堂凌空矗立,壯麗雄偉,憑闌遠眺之景,氣勢磅礴。②人物形象豪情萬丈。

“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鐘”運用夸張手法,刻畫出一個才華橫溢、氣度豪邁的太守形象。③抒

情積極達觀?!靶袠分表毮晟?,尊前看取衰翁”寫人生感慨,體現了詞人積極生活,豪放達觀的心態。

譯文:

平山堂的欄桿外是晴朗的天空,遠山似有似無,一片迷蒙。我在堂前親手栽種的那棵柳樹啊,離別它

已經好幾年了。我這位愛好寫文章的太守,下筆就是萬言,飲酒千杯。趁現在年輕趕快行樂吧,您看那坐

在酒樽前的老頭兒己經不行了。

詩歌鑒賞:

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與歐陽修過從甚密的劉敞(字原甫)知制誥;嘉祐元年(1056),因避親出

守揚州,歐公便作此詞送給他。歐公曾于仁宗慶歷八年(1048)知揚州,此詞借酬贈友人之機,追憶自己

揚州的生活,塑造了一個風流儒雅、豪放達觀的“文章太守”形象。詞中所寫平山堂為歐公任揚州太守時

所建。

這首詞一發端即帶來一股突兀的氣勢,籠罩全篇?!捌缴綑跈懸星缈铡?頓然使人感到平山堂凌空矗立,

其高無比。這一句寫得氣勢磅礴,便為以下的抒情定下了疏宕豪邁的基調。接下去一句是寫憑闌遠眺的情

景。據宋王象之《輿地紀勝》記載,登上平山堂,“負堂而望,江南諸山,拱列檐下”,則山之體貌,應該

是清晰的,但詞人卻偏偏說是“山色有無中”。這是因為受到王維原來詩句的限制,但從揚州而望江南,

青山隱隱,自亦可作“山色有無中”之詠。

以下二句,描寫更為具體。此刻當送劉原甫出守揚州之際,詞人情不自禁地想起平山堂,想起堂前的

楊柳?!笆址N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深情又豪放。其中“手種”二字,看似尋常,卻是感情深化的基

礎。詞人平山堂前種下楊柳,不到一年,便離開揚州,移任潁州。這幾年中,楊柳之枝枝葉葉都牽動著詞

人的感情。楊柳本是無情物,但中國傳統詩詞里,卻與人們的思緒緊密相連。何況這垂柳又是詞人手種的。

可貴的是,詞人雖然通過垂柳寫深婉之情,但婉而不柔,深而能暢。特別是“幾度春風”四字,更能給人

以欣欣向榮、格調軒昂的感覺。

過片三句寫所送之人劉原甫,與詞題相應。此詞云”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不僅表達了詞人“心服

其博”的感情,而且把劉敞的倚馬之才,作了精確的概括。綴以“一飲千鐘”一句,則添上一股豪氣,栩

栩如生地刻畫了一個氣度豪邁、才華橫溢的“文章太守”的形象。

詞的結尾二句,先是勸人,又回過筆來寫自己。餞別筵前,面對知己,一段人生感慨,不禁沖口而出。

無可否認,這兩句是抒發了人生易老、必須及時行樂的消極思想。但是由于豪邁之氣通篇流貫,詞寫到這

里,并不令人感到低沉,反有一股蒼涼郁勃的情緒奔瀉而出,滌蕩人的心靈。

歐詞突破了唐、五代以來的男歡女愛的傳統題材與極力渲染紅香翠軟的表現方法,為后來蘇軾一派豪

放詞開了先路。此詞的風格,即與蘇東坡的清曠詞風十分接近。歐陽修政治逆境中達觀豪邁、笑對人生的

風范,與蘇東坡非常相似。

1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各題。

【甲】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

溶,流入宮墻。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緡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盤盤焉,困困焉,蜂

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臺暖

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錨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

柱,多于南畝之農夫;架梁之椽,多于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

帛縷;直欄橫檻,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

日益驕固。戍卒叫,.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

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

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節選自杜牧《阿房宮賦》)

【乙】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靖函之固,自若也。陳涉之位,非尊于齊、楚、燕、趙、韓、魏、宋、

衛、中山之君也;鋤慢棘矜①,非鉆于鉤戟長錢②也;謫成之眾,非抗于九國之師也;深謀遠慮,行軍用兵

之道,非及向時之土也。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也。試使山亭之國與陳涉度長黎大,比權量力,則不可

同年而語矣。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亦因為家泰函為宮一

天作難而七廟騏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丕施而攻守之勢易坦。

(節選自賈誼《過秦論》)

【注釋】①鋤慢棘矜:均指農具。②鉤戟長錢:均指兵器。

(1)下列加點詞中,古今義相同的一項是D

A.各抱地勢,鈔》斗曲

B.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不

C.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D.然而成敗異變,物業相反也

(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D

A.然后以六合為家/靖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第/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B.然后以六合為家嵯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慎/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C.然后以六合為家靖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疆/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D.然后以六合為家/靖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囊/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3)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B

A.函谷:即函谷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是中國歷史上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

之一。與“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劍門關都是重要關口。

B.山東:戰國、秦漢時指泰山以東地區;戰國時除秦外,韓、趙、魏、齊、楚、燕等國都在泰山以東,

故稱“山東之國”。

C.八州:是指雍州以外的其他八個州。相傳古代把“天下”分為九州,分別為豫州、青州、徐州、揚

州、荊州、梁州、雍州、冀州、兗州。秦居雍州。

D.六合:指上下和東西南北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②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5)在兩則文段中,杜牧和賈誼分別指出了秦滅亡的原因。他們的觀點是否相同?請結合文本簡要說

明你的理由。

【答案】(1)D

(2)D

(3)B

(4)①戍邊的陳涉、吳廣一聲呼喊,函谷關被攻下,項羽放一把火,可惜(阿房宮)化為了一片焦土。

②然而秦憑借著小小的地方,發展到兵車萬乘的國勢,給八州按次第排列,并使六國諸侯都來朝見,已

經一百多年了。

(5)示例:相同,杜牧認為秦滅亡的原因是不愛惜百姓;賈誼認為秦滅亡的原因是不施行仁義。兩者

本質上都是不愛惜百姓。

示例:不同,杜牧認為秦滅亡的原因是驕奢淫逸;賈誼認為秦滅亡的原因是以暴力奴役百姓,不施行仁

義。

【分析】(1)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重點考查古今異義詞。考生要根據課內的積累并結合語

境,認真分析,確認詞義。

(2)本題考查文言斷句。解答該題可以根據句意、虛詞和結構判斷。

(3)本題考查識記古代文化常識,答題關鍵在于平時的積累與識記。

(4)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

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冊調”

“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代漢語的規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

達到詞達句順。

(5)本題考查篩選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時明確題目要求,篩選正確信息,用簡明的語言概括。

【解答】(1)A.各自依著地形,四方向核心輻犢,又互相爭雄斗勢。鉤心斗角:文中指宮室建筑結構的

交錯和精巧,今比喻用盡心機,明爭暗斗。

B.燕趙、韓魏收藏的金玉珍寶,齊國楚國挑選的珍寶。精英:文中指金玉珍寶,今指出類拔萃的人。

C.一天之中,一宮之內,氣候卻不相同。氣候:文中指天氣,今指一個地方一個季度的整體氣候。

D.可是條件好的失敗而條件差的成功,功業完全相反。功業:文中指功勛和事業,與今天相同。

故選:D。

(2)“六合為家”與“靖函為宮”結構對稱,中間斷開,排除B、C;“何也”的意思是“為什么呢”,

一般單獨成句,排除A。故選:D。句子翻譯為:這之后把天下當作家,把嵯山、函谷關當作自己的宮

墻;陳涉一人起義國家就滅亡了,秦王子嬰死在別人(項羽)手里,被天下人恥笑,這是為什么呢?就

是因為不施行仁政而攻和守的形勢不同了啊。

(3)B.山東:戰國、秦漢時指靖山以東地區;戰國時除秦外,韓、趙、魏、齊、楚、燕等國都在靖山

函谷關以東,故稱“山東之國”。

(4)①函谷舉:被動句式;可憐:可惜。句子翻譯為:戍邊的陳涉、吳廣一聲呼喊,函谷關被攻下,

項羽放一把火,可惜(阿房宮)化為了一片焦土。

②區區:小小的;致:發展;序:給……排次序;朝:使……朝見。句子翻譯為:然而秦憑借著小小的

地方,發展到兵車萬乘的國勢,給八州按次第排列,并使六國諸侯都來朝見,已經一百多年了。

(5)由“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可知,杜牧指出秦滅亡的原

因是:不愛惜百姓。

由“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可知,賈誼指出奏滅亡的原因:不施行仁義。

如果認為相同,就指出兩者本質是相同的,都是不愛惜百姓。

如果認為不同,就從文中找到更加具體和直接的原因,如杜牧認為“秦愛紛奢”,賈誼認為“仁義不施

而攻守之勢異也”。

答案:

(1)D

(2)D

(3)B

(4)①戍邊的陳涉、吳廣一聲呼喊,函谷關被攻下,項羽放一把火,可惜(阿房宮)化為了一片焦土。

②然而秦憑借著小小的地方,發展到兵車萬乘的國勢,給八州按次第排列,并使六國諸侯都來朝見,己

經一百多年了。

(5)示例:相同,杜牧認為秦滅亡的原因是不愛惜百姓;賈誼認為秦滅亡的原因是不施行仁義。兩者

本質上都是不愛惜百姓。

示例:不同,杜牧認為秦滅亡的原因是驕奢淫逸;賈誼認為秦滅亡的原因是以暴力奴役百姓,不施行仁

義。

參考譯文:

【甲】

六國滅亡,四海統一;蜀地的山變得光禿禿了,阿房宮建造出來了。它從渭南到咸陽覆蓋了三百多里

地,宮殿高聳,遮天蔽日。它從驪山北邊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陽。渭水、樊川浩浩蕩蕩的,流進

了宮墻。五步一座樓,十步一個閣,走廊長而曲折,突起的屋檐像鳥嘴向上撅起。各自依著地形,四方向

核心輻轅,又互相爭雄斗勢。樓閣盤結交錯,曲折回旋,如密集的蜂房,如旋轉的水渦,高高地聳立著,

不知道它有幾千萬座。長橋橫臥水波上,天空沒有起云,何處飛來了蒼龍?復道飛跨天空中,不是雨后剛

晴,怎么出現了彩虹?房屋忽高忽低,幽深迷離,使人不能分辨東西。歌臺上由于歌聲響亮而充滿暖意,

有如春光融和;舞殿上由于舞袖飄拂而充滿寒意,有如風雨凄涼。一天之中,一宮之內,氣候卻不相同。

唉,一個人的意愿,也就是千萬人的意愿啊。秦皇喜歡繁華奢侈,人民也顧念他們自己的家。為什么

掠取珍寶時連一錨一銖都搜刮干凈,耗費起珍寶來竟像對待泥沙一樣。致使承擔棟梁的柱子,比田地里的

農夫還多;架在梁上的椽子,比織機上的女工還多;梁柱上的釘頭光彩耀目,比糧倉里的粟粒還多;瓦楞

長短不一,比全身的絲縷還多;或直或橫的欄桿,比九州的城郭還多;管弦的聲音嘈雜,比市民的言語還

多。使天下的人民,口里不敢說,心里卻敢憤怒??墒鞘ПM人心的秦始皇的思想,一天天更加驕傲頑固。

結果戍邊的陳勝、吳廣一聲呼喊,函谷關被攻下,楚兵一把大火,可惜阿房宮化為一片焦土。

唉!滅亡六國的是六國自己,不是秦國啊。消滅秦王朝的是秦王朝自己,不是天下的人啊。可嘆呀!

假使六國各自愛護它的人民,就完全可以依靠人民來抵抗秦國。假使秦王朝又愛護六國的人民,那么皇位

就可以傳到三世還可以傳到萬世做皇帝,誰能夠族滅它呢?秦人來不及哀悼自己,而后人替他們哀傷;如

果后人哀悼他卻不把他作為鑒戒吸取教訓,也只會使更后的人又來哀悼這后人啊。

【乙】

況且那天下并沒有變小變弱,雍州的地勢,靖山和函谷關的險固,還是從前那個樣子。陳涉的地位,

沒有比齊、楚、燕、趙、韓、魏、宋、衛、中山的國君尊貴;鋤頭木棍也不比鉤戟長矛更鋒利;那遷謫戍

邊的士兵也不能和九國部隊抗衡;深謀遠慮,行軍用兵的方法,也比不上先前九國的武將謀臣。可是條件

好的失敗而條件差的成功,功業完全相反,為什么呢?假使拿東方各國跟陳涉比一比長短大小,量一量權

勢力量,就更不能相提并論了。然而秦憑借著它的小小的地方,發展到兵車萬輛的國勢,給八州按次第排

列,并使六國諸侯都來朝見,已經一百多年了;這之后把天下當作家,把嵯山、函谷關當作自己的宮墻;

陳涉一人起義國家就滅亡了,秦王子嬰死在別人(項羽)手里,被天下人恥笑,這是為什么呢?就是因為

不施行仁政而攻和守的形勢不同了啊。

1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據報道,某省中考體育分數即將跟語文、數學、外語一樣都是100分,消息傳出,引來了巨大的爭議。

有人認為“重視國民身體素質,身體才是硬道理”,有人認為“進一步提高體育分值,會讓學校、家庭更

重視體育”,有人認為“此舉可以解決體育教學被邊緣化的問題”,有人認為“如果各校圍繞體育考試科目

進行訓練,會形成新的應試科目”,有人認為“此舉很可能使孩子們成為教育試錯的犧牲品”,有人認為“體

育成績不好不能上高中影響教育公平”……

對此,你是怎么看的?請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作文,體現你的思考、權衡與選擇。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

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見解答

【分析】本題考查寫材料作文的能力。寫材料作文,首先要讀懂材料,抓住主旨,注意材料的特點,單

則材料要從整體上把握其主旨,多則材料應弄清它們的異同,從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

意義,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即所謂抓住主旨;其次要選擇角度,準確立意,主旨單一的

材料據材料立意即可,蘊涵豐富的材料,可從多角度立意,即發散思維多向立意。這則材料是富含思辨

意味的材料,從有利的角度,首先,體現了“五育并舉”中“體”這一極的意識,具有明顯的回應時代

的精神,其次,引起了包括社會、家庭、學校的全方位的重視,最后落實到學生學校生活,引導學生思

考“體育課被邊緣化”這一習常話題;從不利的角度講,首先,舊應試沒有完全去除,又形成了對新應

試的擔憂,其次,不成熟的舉措很可能導致學生成為犧牲品,最后,對產生的新的教育不公平的擔憂。

該材料提供的是學生身邊的話題,容易拉近考生和材料的距離,使得考生有話可說有文可寫,并且具有

強烈的思辨意識,在考查辯證思維方面具有優勢。

參考立意:

1.身體好是一切的基礎;

2.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3.提高國民身體素質;

4.在政策層面重視體育;

5.體育科目新應試不可取;

6.體育帶來的教育不公平;

7.探討學生是否會成為教育試錯的犧牲品……

【解答】

體育加分,青春添采

聽聞某省中考體育成績上調至100分的消息后,我雖稍有意外,但也覺是情理之中。體育加分是好事,

從此少年多健兒,靚麗青春添風采。

雖然,近幾年中考體育也在加分,但力度仍不夠,總有“隔靴搔癢”之感。常言道,頑疾須下“猛藥”

醫,此次讓體育與語文、數學、英語一下子平起平坐,大有“翻身農奴把家當”的感覺,更是一劑良方。

且不說近些年常有“中國少年的體質遠不及日韓”“中小學校多肥胖學生”“小學何以如此之多的近視”之

類的報道見諸報端,單看我們的周圍:很多同學跑個兩百米,氣喘吁吁,直呼難過;做十個引體向上,也

是“要他的命”;更不要說打籃球、踢足球和三步跨欄之類稍有技巧的運動,除非是在電腦或手機上。因

此,校園里胖子“尋常見”,“眼鏡”遍地是,“憂郁王子”每班有,“弱柳妹妹”級級多,也是見怪不怪;

社會上“宅男宅女”“佛系少年”,甚至“偽娘”等,也是“奇葩”輩出。難怪有人感嘆“如今少年太陰柔”!

何以如此?“重智育、重體育”的教學觀念是最魁禍首。雖然如今中高考已不是“千軍萬馬擠獨木橋”,

但分數仍是懸在家長、學生、甚至老師(包括校長您)頭上的一把劍。于是乎“分分就是命根”,為了分

數,一個個都打了雞血一般:“只要學不死,就往死里學”,“多考一分,干過千人”。且不論“身體是革命

的本錢”,更不要以“以后有機會鍛煉”為借口,忽視體育,長此以往,“東亞病夫”的擔憂決不是什么危

言聳聽!

幸好,有識之士看到這個問題,管理者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既然大家都要分,那么就用分數的杠

桿,撬動那些不當的教學觀念,攔住那些急功近利的做法,打碎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所以,我為此次加

分叫好!當然,作為校長,您也有你的擔心:強化學生的體育鍛煉,必然要增加體育活動與訓練強度,安

全事故的概率出會提升。常言道,不能因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就不行船。只要做好必要的安全防

護,就沒有必要過分擔心。其實,即使在鍛煉中受點傷,這也是成長的必然代價,哪個孩子的成長沒有一

些傷疤?

總之,此次體育加分,于生有利,于國有益。只要學校、家長、學生充分重視體育鍛煉,我想我中華

少年定會重現一派生龍活虎、虎虎生威的新氣象。

1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民間剪紙善于用比興的手法創造出各種吉祥物,又善于把的物象組合起來表達美好的愿望,“以

象寓意”及“以意構象”,而不是根據客觀的自然形態來造型。如以蓮花和鯉魚組合,代表;以柿

子和如意組合,代表事事如意;以蝙蝠、梅花鹿、丹頂鶴組合,代表福祿壽三齊等。追求吉祥的寓意成為

意象組合的最終目的之一。如花開富貴、鴛鴦戲水、麒麟送子、喜鵲登梅、龍鳳呈祥、鹿鶴同春、鯉魚跳

龍門、獅子滾繡球等。地域的封閉、文化的局限以及自然災害的侵擾,激發了人們對美滿幸福生活的渴求。

因此,民間剪紙常以、人丁興旺、健康長壽、萬事如意為主題。民間社會生產力在相對低下的情況

下,人們擺脫疾病和死亡的痛苦是一直的理想。因此,民間剪紙又常以生的歡樂、對生命的崇拜為主題。

()。如大大的魚、大大的辣椒、大大的蠶等,往往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的民間剪紙慰藉了

人們的心靈,張揚了征服自然的偉大創造力,鼓舞著人們創造和延續美好的生活。

(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部恰當的一項是B

A.約定俗成如魚得水錦衣玉食琳瑯滿目

B.約定俗成連年有余豐衣足食豐富多彩

C.蔚然成風連年有余錦衣玉食豐富多彩

D.蔚然成風如魚得水豐衣足食琳瑯滿目

(2)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C

A.民間社會生產力在相對低下的情況下,擺脫病魔和死亡的痛苦是人們一直的理想。

B.民間社會生產力在相對低下的情況下,擺脫病魔和死亡的痛苦是人們永恒的理想。

C.在民間社會生產力相對低下的情況下,擺脫病魔和死亡的痛苦是人們永恒的理想。

D.在民間社會生產力相對低下的情況下,一直擺脫病魔和死亡的痛苦是人們的理想。

(3)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B

A.民間剪紙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夸大所表現的主體

B.民間剪紙還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對所表現的主體進行夸大

C.民間剪紙有一個特點非常鮮明,就是對所表現的主體進行夸大

D.民間剪紙還有一個特點非常鮮明,就是夸大所表現的主體

【答案】(1)B

(2)C

(3)B

【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詞語的能力。此類試題的作答,一般適用排除法,需要考生在備考

過程中必須加強對詞語的積累記憶,同時在此基礎上借助一些技巧和方法提高做題的正確率。比如:注

意語體色彩;注意適用對象;注意感情色彩;防止出現語意重復。

(2)本題考查學生辨析病句的能力。此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