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學與歷史人物考核試卷_第1頁
古代文學與歷史人物考核試卷_第2頁
古代文學與歷史人物考核試卷_第3頁
古代文學與歷史人物考核試卷_第4頁
古代文學與歷史人物考核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代文學與歷史人物考核試卷考生姓名:答題日期:得分:判卷人:

本次考核旨在考查學生對古代文學與歷史人物的理解與記憶,以及對二者關系的把握。通過分析文學作品,了解歷史人物的生平事跡,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和歷史文化素養。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30小題,每小題0.5分,共1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下列哪位詩人被稱為“詩仙”?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之渙

2.《史記》的作者是誰?

A.司馬遷

B.班固

C.賈誼

D.王充

3.《離騷》的作者是誰?

A.屈原

B.宋玉

C.漢武帝

D.張衡

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哪篇作品?

A.《詩經·國風·周南·關雎》

B.《詩經·國風·秦風·無衣》

C.《詩經·國風·魏風·伐檀》

D.《詩經·國風·齊風·東方未明》

5.“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出自哪位詩人的作品?

A.王維

B.杜牧

C.李商隱

D.白居易

6.“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哪篇作品?

A.《游園不值》

B.《山行》

C.《泊船瓜洲》

D.《題臨安邸》

7.“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形容的是哪位美女?

A.西施

B.貂蟬

C.王昭君

D.楊玉環

8.“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出自哪位歷史人物的事跡?

A.孫武

B.范蠡

C.越王勾踐

D.荀子

9.“獨木不成林,單弦不成音”形容的是哪種情況?

A.人多力量大

B.獨立思考

C.合作共贏

D.個人奮斗

10.“指鹿為馬”的典故出自哪位皇帝?

A.秦始皇

B.漢武帝

C.漢文帝

D.漢景帝

11.“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出自哪位詩人的作品?

A.王安石

B.蘇軾

C.陸游

D.辛棄疾

1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出自哪位思想家的名言?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顧炎武

13.“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出自哪位古代文學家的名言?

A.范仲淹

B.王安石

C.陸游

D.辛棄疾

1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出自哪篇著作?

A.《論語》

B.《大學》

C.《中庸》

D.《孟子》

15.“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出自哪篇作品?

A.《離騷》

B.《九歌》

C.《九章》

D.《天問》

16.“臨危不懼,勇往直前”形容的是哪種精神?

A.勇敢

B.智慧

C.堅韌

D.慷慨

17.“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比喻的是什么?

A.后人勝過前人

B.學習進步

C.事物發展

D.不斷創新

18.“畫龍點睛”形容的是什么?

A.突出重點

B.言簡意賅

C.精益求精

D.獨辟蹊徑

19.“一箭雙雕”比喻的是什么?

A.一舉兩得

B.一舉兩全

C.一箭雙全

D.一舉兩用

20.“三顧茅廬”形容的是什么?

A.虛心求教

B.謙虛謹慎

C.堅持不懈

D.勤奮努力

21.“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比喻的是什么?

A.悲劇變喜劇

B.悲觀變樂觀

C.災難變好運

D.好運變災難

22.“塞翁得馬,焉知非禍”比喻的是什么?

A.喜劇變悲劇

B.樂觀變悲觀

C.好運變災難

D.災難變好運

23.“螳臂當車”比喻的是什么?

A.勇敢無畏

B.盲目自信

C.沒有自知之明

D.輕舉妄動

24.“杯弓蛇影”比喻的是什么?

A.神經過敏

B.疑神疑鬼

C.想象力豐富

D.警惕性高

25.“杯盤狼藉”形容的是什么?

A.桌面整潔

B.桌面混亂

C.餐桌豐盛

D.餐桌簡單

26.“杯水車薪”比喻的是什么?

A.力不從心

B.微不足道

C.無能為力

D.無可救藥

27.“杯酒釋兵權”形容的是什么?

A.謙讓

B.勇敢

C.智慧

D.謹慎

28.“杯盤狼藉”形容的是什么?

A.桌面整潔

B.桌面混亂

C.餐桌豐盛

D.餐桌簡單

29.“杯水車薪”比喻的是什么?

A.力不從心

B.微不足道

C.無能為力

D.無可救藥

30.“杯酒釋兵權”形容的是什么?

A.謙讓

B.勇敢

C.智慧

D.謹慎

二、多選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選項中,至少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下列哪些作品屬于《楚辭》?

A.《離騷》

B.《九歌》

C.《七步詩》

D.《九辯》

2.下列哪位詩人被稱為“詩圣”?

A.杜甫

B.白居易

C.王之渙

D.李白

3.下列哪些人物是三國時期的歷史人物?

A.曹操

B.孫權

C.劉備

D.張飛

4.下列哪些成語出自《莊子》?

A.涕淚交流

B.相煎何急

C.夢筆生花

D.螳臂當車

5.下列哪些作品屬于唐代詩歌?

A.《滕王閣序》

B.《春江花月夜》

C.《琵琶行》

D.《阿房宮賦》

6.下列哪些歷史人物是漢朝的?

A.張騫

B.李白

C.司馬遷

D.王允

7.下列哪些成語出自《史記》?

A.指鹿為馬

B.胸有成竹

C.老馬識途

D.破釜沉舟

8.下列哪些作品屬于《詩經》?

A.《關雎》

B.《鹿鳴》

C.《離騷》

D.《長恨歌》

9.下列哪些成語出自《論語》?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溫故而知新

C.舉一反三

D.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10.下列哪些歷史人物是春秋時期的?

A.孔子

B.老子

C.孫武

D.屈原

11.下列哪些作品屬于《漢樂府》?

A.《孔雀東南飛》

B.《陌上桑》

C.《長恨歌》

D.《琵琶行》

12.下列哪些成語出自《左傳》?

A.破釜沉舟

B.指鹿為馬

C.胸有成竹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3.下列哪些歷史人物是唐代的?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蘇軾

14.下列哪些作品屬于《三國演義》?

A.赤壁之戰

B.三顧茅廬

C.望梅止渴

D.空城計

15.下列哪些成語出自《莊子》?

A.相煎何急

B.夢筆生花

C.螳臂當車

D.庖丁解牛

16.下列哪些歷史人物是戰國時期的?

A.孫武

B.孟子

C.莊子

D.屈原

17.下列哪些作品屬于《詩經》?

A.《關雎》

B.《鹿鳴》

C.《離騷》

D.《長恨歌》

18.下列哪些成語出自《史記》?

A.指鹿為馬

B.胸有成竹

C.老馬識途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9.下列哪些歷史人物是漢朝的?

A.張騫

B.李白

C.司馬遷

D.王允

20.下列哪些作品屬于《楚辭》?

A.《離騷》

B.《九歌》

C.《七步詩》

D.《九辯》

三、填空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請將正確答案填到題目空白處)

1.《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其中“風”、“雅”、“頌”是它的三大組成部分。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詩經》中的______。

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唐代詩人______的《靜夜思》。

4.“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出自唐代詩人______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5.“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出自唐代詩人______的《春曉》。

6.“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出自唐代詩人______的《登鸛雀樓》。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霜”字在現代漢語中的讀音是______。

8.“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的“客”字在現代漢語中的讀音是______。

9.“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中的“啼”字在現代漢語中的讀音是______。

10.“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中的“盡”字在現代漢語中的讀音是______。

1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光”字在現代漢語中的讀音是______。

12.“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的“思”字在現代漢語中的讀音是______。

13.“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中的“鳥”字在現代漢語中的讀音是______。

14.“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中的“海”字在現代漢語中的讀音是______。

1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是”字在現代漢語中的讀音是______。

16.“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的“親”字在現代漢語中的讀音是______。

17.“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中的“春”字在現代漢語中的讀音是______。

18.“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中的“山”字在現代漢語中的讀音是______。

19.“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上”字在現代漢語中的讀音是______。

20.“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的“倍”字在現代漢語中的讀音是______。

2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中的“曉”字在現代漢語中的讀音是______。

2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中的“日”字在現代漢語中的讀音是______。

2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明”字在現代漢語中的讀音是______。

24.“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的“逢”字在現代漢語中的讀音是______。

25.“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中的“處”字在現代漢語中的讀音是______。

四、判斷題(本題共20小題,每題0.5分,共10分,正確的請在答題括號中畫√,錯誤的畫×)

1.《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詩歌。()

2.《離騷》是屈原在流放期間創作的,被譽為“楚辭之祖”。()

3.《三國演義》是羅貫中的作品,以三國時期的歷史為背景,是一部歷史小說。()

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作品。()

5.“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的作品。()

6.《史記》是司馬遷所著,是中國古代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7.“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的作品。()

8.《水滸傳》是施耐庵所著,以宋朝末年的農民起義為背景。()

9.“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

10.“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出自《論語》,意指后人勝過前人。()

11.“三國演義”中的“三顧茅廬”講述的是諸葛亮三次拜訪劉備的故事。()

12.《紅樓夢》是曹雪芹所著,被譽為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1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光”字在古代漢語中的讀音與現代漢語相同。()

14.《西游記》是吳承恩所著,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故事。()

1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是唐代詩人李白的《贈汪倫》。()

16.《詩經》中的“風”、“雅”、“頌”分別代表了民間歌謠、宮廷樂章和祭祀樂歌。()

17.“破釜沉舟”這個成語出自《史記·項羽本紀》,講述了項羽破釜沉舟的決心。()

18.《水滸傳》中的宋江是108位好漢的首領,被稱為“及時雨”。()

19.“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的“佳節”指的是中秋和重陽。()

20.《西游記》中的孫悟空擁有七十二變的能力,可以變化成任何動物。()

五、主觀題(本題共4小題,每題5分,共20分)

1.請結合具體作品,分析古代文學作品中如何塑造歷史人物形象,并舉例說明。

2.舉例說明古代文學作品中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的關系,并闡述這種關系對作品主題的影響。

3.請談談你對“歷史人物在文學作品中的形象往往具有藝術加工和虛構”這一觀點的看法,并結合具體作品進行分析。

4.結合古代文學與歷史人物的關系,論述文學對于傳承和弘揚歷史文化的作用。

六、案例題(本題共2小題,每題5分,共10分)

1.案例一:《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形象塑造分析

請分析《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形象的塑造,包括其性格特點、智謀策略以及與歷史人物的真實性對比,并探討作者羅貫中如何通過藝術加工使得諸葛亮形象深入人心。

2.案例二:《紅樓夢》中賈寶玉形象分析

請分析《紅樓夢》中賈寶玉這一歷史人物形象的塑造,結合其性格特點、成長經歷及與封建社會的沖突,探討作者曹雪芹如何將歷史人物融入小說,并使其成為具有深刻社會意義的文學形象。

標準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A

2.A

3.A

4.A

5.A

6.A

7.guāng

8.kè

9.tí

10.jìn

11.guāng

12.sī

13.ti

14.hǎi

15.shì

16.qīn

17.xiǎn

18.shān

19.shàng

20.bèi

21.xiǎo

22.rì

23.míng

24.féng

25.chǔ

二、多選題

1.ABD

2.AD

3.ABC

4.AB

5.ABC

6.ACD

7.AD

8.AB

9.ABC

10.ABC

11.AB

12.AD

13.ABC

14.ABCD

15.AC

16.ABC

17.AB

18.AD

19.AD

20.ABCD

三、填空題

1.風雅頌

2.關雎

3.李白

4.王維

5.孟浩然

6.王之渙

7.guāng

8.kè

9.tí

10.jìn

11.guāng

12.sī

13.ti

14.hǎi

15.shì

16.qīn

17.xiǎn

18.shān

19.shàng

20.bèi

21.xiǎo

22.rì

23.míng

24.féng

25.chǔ

標準答案

四、判斷題

1.√

2.√

3.√

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