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編外國教育制度史?一、古代東方教育制度(一)古埃及教育1.教育概況古埃及教育較為發達,學校類型多樣。有宮廷學校,主要培養王子和貴族子弟,教學內容包括書寫、計算、法令、禮儀等。寺廟學校是傳授高深知識的學府,由祭司主持,教授天文學、數學、醫學、建筑學等。還有職官學校,培養各類官員,教授相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此外,還有文士學校,這是最普遍的學校類型,主要培養能熟練運用文字從事書寫及計算工作的人。2.教育內容與方法教育內容豐富。書寫是重要的教學內容,學生要學習象形文字,通過大量抄寫練習來掌握書寫技巧。計算方面涉及簡單的算術運算、幾何測量等。宗教教育貫穿始終,學生要學習宗教教義、儀式等。教學方法較為嚴格。教師多采用灌輸式教學,要求學生死記硬背知識。學生要長時間進行書寫練習,通過不斷重復來提高書寫能力。體罰在教學中較為常見,用于督促學生學習。(二)古巴比倫教育1.教育機構古巴比倫有泥板書舍,這是其主要的教育場所。泥板書舍通常由有學問的人主持,招收學生進行教學。學生來源廣泛,有貴族子弟,也有普通人家的孩子。在這里,學生學習書寫、閱讀、計算等基本技能,同時也接觸法律、醫學、占星術等知識。2.教育特點教育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學生所學內容大多是為了滿足社會生產和生活的需要。例如,學習數學用于商業交易和建筑工程,學習法律用于社會管理。注重書寫技能的培養。因為泥板書是主要的記錄工具,所以書寫能力的訓練非常重要。學生要在泥板上反復書寫各種內容,以熟練掌握書寫技巧。(三)古印度教育1.婆羅門教育婆羅門教是古印度的主要宗教,婆羅門教育以其教義為核心。教育主要在家庭和寺廟中進行,由婆羅門祭司擔任教師。教育內容包括《吠陀》經,這是婆羅門教的經典,學生要逐字逐句地背誦。此外,還學習祭祀儀式、哲學、法律等知識。這種教育具有明顯的等級性,只有婆羅門子弟才有機會接受系統的教育,以傳承宗教和文化知識。2.佛教教育佛教興起后,形成了獨特的佛教教育體系。佛教教育場所主要是寺院,僧人既是宗教傳播者,也是教育者。教育內容以佛教經典為主,如《大藏經》等。同時,也教授一些基本的文化知識,如語言、邏輯等。佛教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宗教修行,強調慈悲、善良等價值觀。二、古代西方教育制度(一)古希臘教育1.斯巴達教育教育目的:培養體格強壯、性格堅毅、忠誠于國家的軍人和武士。教育內容與過程:嬰兒出生后要接受嚴格的體格檢查,體弱多病的會被遺棄。7歲前兒童主要在家庭中接受母親的教育,學習基本的生活技能和道德規范。7歲至18歲,男孩進入國家舉辦的軍事訓練營,接受軍事體育訓練,包括賽跑、跳躍、角力、擲鐵餅、投標槍等,同時學習軍事知識和技能。18歲后,一部分青年進入士官團,接受更為嚴格的軍事訓練和道德教育,培養領導能力和軍事指揮才能;另一部分則到邊境地區服兵役,直到30歲正式成為公民。教育特點:強調軍事體育訓練,忽視文化知識教育,教育具有強烈的國家主義色彩,教育過程非常嚴格,注重培養學生的紀律性和服從精神。2.雅典教育教育目的:培養身心和諧發展的公民,既有健康的體魄,又有廣泛的文化素養、道德品質和審美能力。教育內容與過程:7歲前,兒童在家中由父母或保姆照料,學習簡單的讀寫算和音樂、繪畫等初步知識。7歲至12歲,男孩進入文法學校和琴弦學校,學習讀、寫、算、音樂、詩歌等內容,培養基本的文化素養和審美能力。12歲至15歲,進入體操學校,接受體育訓練,如五項競技(賽跑、跳躍、角力、擲鐵餅、投標槍)等,同時學習文化知識,如文法、修辭、幾何、天文等。15歲至18歲,一部分學生進入國家體育館繼續體育訓練和文化學習,另一部分進入高等學校,如柏拉圖學園、亞里士多德學園等,深入學習哲學、政治、倫理等知識,培養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教育特點:注重身心和諧發展,文化知識教育與體育訓練并重,教育內容豐富多樣,具有較強的民主性,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二)古羅馬教育1.共和時期教育家庭教育:在古羅馬共和時期,家庭教育是主要的教育形式。父親是家庭中的教育者,負責子女的教育。男孩主要學習農業生產知識、軍事技能、法律知識和道德規范等,培養成為合格的羅馬公民。女孩則學習家政管理,如紡織、烹飪、照料家庭等。學校教育的初步發展:隨著社會的發展,出現了一些私立學校,主要教授讀寫算等基礎知識,稱為"盧達斯"。后來,又出現了文法學校,主要教授希臘文和拉丁文的文法、文學、歷史、地理等知識,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和表達能力。2.帝國時期教育教育的國家化:羅馬帝國時期,教育逐漸被國家控制。國家設立了一些公立學校,教師由國家任命并支付薪水。教育目的是培養對帝國忠誠、有一定文化素養的官員和公民。教育內容的變化:文法學校仍然是主要的教育機構,但教學內容更加注重實用性。同時,修辭學校興起,主要培養學生的雄辯術和演講能力,以適應政治和法律等領域的需要。此外,還加強了對法律知識的教育,培養法律人才。三、中世紀教育制度(一)基督教教育1.教會學校修道院學校:修道院學校是中世紀基督教教育的重要形式。修道院不僅是宗教修行的場所,也是教育機構。學校的教師由修士擔任,學生主要是準備將來擔任神職的人,也有一些貴族子弟。教育內容包括宗教教義、《圣經》注釋、"七藝"(文法、修辭、辯證法、算術、幾何、天文、音樂)等。教學方法以講授和背誦為主,注重培養學生的宗教信仰和道德品質。主教學校:由主教設立,主要培養神職人員和世俗官員。教學內容與修道院學校類似,但更注重神學的系統性和權威性。主教學校的師資力量相對較強,教學質量也較高。2.基督教教育的影響基督教教育在中世紀歐洲占據主導地位,對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保存了大量的古典文化知識,通過對"七藝"的傳授,為后來歐洲文化的復興奠定了基礎。同時,基督教教育強調宗教信仰和道德規范,對塑造人們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產生了深遠影響,成為中世紀社會精神生活的重要支柱。(二)世俗教育1.宮廷學校宮廷學校主要為宮廷貴族子弟提供教育,培養他們的統治能力和文化素養。學校設在宮廷中,由宮廷教師授課。教育內容除了"七藝"外,還包括騎馬、狩獵、禮儀等方面的知識,注重培養學生的貴族氣質和社交能力。2.城市學校隨著城市的興起,城市學校應運而生。城市學校是一種世俗學校,主要招收城市居民的子弟。教育內容更加注重實用知識,如讀寫算、商業知識、手工業技能等,以滿足城市經濟發展和市民生活的需要。城市學校的出現,反映了城市新興階層對教育的需求,對中世紀教育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四、文藝復興時期教育制度(一)人文主義教育的興起1.人文主義教育的背景文藝復興運動的興起,帶來了對古典文化的重新發掘和研究。人文主義者倡導人性解放,反對中世紀宗教神學對人的束縛,強調人的價值和尊嚴。這種思想觀念反映在教育領域,促使教育從以宗教為中心轉向以人文學科為中心,人文主義教育逐漸興起。2.人文主義教育的代表人物及思想維多里諾:被譽為"第一個新式學校的教師"。他創辦了孟都亞宮廷學校,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強調身心和諧。學校課程豐富,包括古典語言、文學、歷史、哲學、數學、天文、音樂、體育等。維多里諾采用愉快教學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注重培養學生的品德和個性。伊拉斯謨:他是一位著名的人文主義教育家和思想家。他強調古典文化的學習,認為通過學習古典文化可以培養人的智慧和品德。他主張教育要培養具有虔誠的宗教信仰、高尚的道德品質和豐富的知識的人。伊拉斯謨編寫了許多教材,如《愚人頌》等,對推動人文主義教育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二)人文主義教育的特點1.教育目標:培養身心和諧發展的人,注重人的個性和才能的培養,既要有豐富的知識,又要有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體魄。2.教育內容:以人文學科為主,包括古典語言、文學、歷史、哲學等,同時也重視自然科學知識的傳授。打破了中世紀以宗教神學為中心的教育內容體系。3.教育方法:強調啟發式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采用對話、討論、演講等教學方法,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和表達。五、宗教改革時期教育制度(一)新教教育改革1.路德派教育改革教育主張:馬丁·路德強調教育的重要性,主張國家應建立公共教育制度。他認為教育不僅要培養有文化的人,更要傳播宗教信仰,培養虔誠的基督徒。教育實踐:路德派創辦了許多學校,包括初等學校、拉丁文學校等。初等學校主要教授讀、寫、算和宗教知識,拉丁文學校則注重古典語言和文學的學習,同時也加強宗教教育。路德派還強調教師的重要性,要求教師具備良好的品德和專業知識。2.加爾文派教育改革教育主張:加爾文重視教育對宗教信仰的鞏固和傳播作用。他主張對兒童進行早期教育,認為每個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教育實踐:加爾文派在日內瓦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教育體系,包括初等學校、文法學校和大學。學校注重培養學生的宗教信仰和道德品質,同時也教授廣泛的知識,如科學、數學、歷史等。加爾文派的教育制度對后來美國等國家的教育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二)天主教教育改革1.耶穌會教育組織與管理:耶穌會是天主教的重要修會,在教育方面有著獨特的組織和管理方式。耶穌會學校有嚴格的規章制度,采用寄宿制,便于對學生進行全面管理。教育特點:耶穌會學校注重師資培養,教師要經過嚴格的選拔和培訓。教學方法靈活多樣,注重因材施教。教育內容豐富,包括古典文化、哲學、神學、自然科學等。耶穌會學校在歐洲各地廣泛傳播,對天主教教育的復興起到了重要作用。2.天主教教育改革的影響宗教改革時期的天主教教育改革,加強了天主教在教育領域的影響力。通過耶穌會等組織的努力,天主教學校培養了大量虔誠的信徒和有知識的人才。同時,天主教教育改革也促進了教育方法的改進和教育內容的豐富,對歐洲教育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六、近代歐美教育制度(一)英國教育制度1.初等教育慈善學校的發展:工業革命前,英國初等教育主要由慈善學校承擔。慈善學校的經費主要來自慈善捐贈,教學內容簡單,以宗教教義和基本讀寫算為主,教學對象多為貧困兒童。導生制學校的出現:19世紀初,出現了導生制學校。這種學校由年長學生教年幼學生,大大節省了師資。但教學質量參差不齊,學生學習效果有限。國家對初等教育的干預:1870年,英國頒布《初等教育法》,規定國家對初等教育進行補助,地方政府有設立公立學校的義務,標志著英國國民初等教育制度的正式形成。此后,初等教育得到了進一步發展,教學內容逐漸豐富,師資水平也有所提高。2.中等教育文法學校:文法學校歷史悠久,主要培養學術型人才。教學內容以古典語言和文學為主,注重學術研究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文法學校具有較強的精英教育色彩,學生多來自貴族和富裕家庭。公學:公學是英國中等教育的特色學校。公學注重培養學生的品德修養、領導能力和紳士風度。教學內容除了古典學科外,還包括數學、科學等。公學的師資力量雄厚,學費昂貴,學生畢業后多進入牛津、劍橋等大學深造。3.高等教育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是英國最古老、最著名的高等學府。它們以學院制為特色,注重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學校的教學以導師制為主,學生與導師密切交流,進行學術探討。專業設置廣泛,涵蓋文、理、工、商等多個領域。(二)法國教育制度1.中央集權式教育管理體制的形成法國在近代逐漸形成了中央集權式的教育管理體制。國家設立了教育部,負責統一管理全國的教育事務。這種體制有利于國家對教育的規劃和控制,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地方和學校的辦學自主權。2.初等教育法國初等教育發展相對緩慢。在大革命時期,曾提出一些普及初等教育的設想,但由于各種原因未能實現。直到19世紀中葉,法國才開始重視初等教育。1881年和1882年,法國先后頒布了兩個教育法令,規定實施普及、義務、免費的初等教育,為法國初等教育的發展奠定了基礎。3.中等教育法國中等教育有國立中學和市立中學等類型。國立中學注重古典學科的教學,培養學生的學術能力;市立中學則更注重現代實用知識的傳授。中等教育的課程設置較為嚴格,學生需要學習多種科目,包括語言、文學、歷史、地理、數學、科學等。4.高等教育法國高等教育以巴黎大學為代表。巴黎大學歷史悠久,學科門類齊全。在近代,法國高等教育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加強了科學研究和專業教育,培養了許多優秀的人才,在自然科學、文學藝術等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三)德國教育制度1.義務教育的實施德國是最早實施義務教育的國家之一。16世紀宗教改革時期,馬丁·路德就強調教育的重要性,主張國家應強迫兒童入學。1763年,普魯士頒布《普通學校章程》,規定5至13歲的兒童必須接受義務教育,為德國義務教育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此后,德國不斷完善義務教育制度,提高教育質量。2.中等教育文科中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環境衛生教育小學
- 國際物流練習題(附參考答案)
- 汽車維修服務合同咨詢服務協議
- 包裝設計師模擬習題含參考答案
- 植物學模擬題+答案
- 第三方擔保合同模板大全
- 房地產投資合作合同書
- 股權轉讓協議合同模板
- 臨時停車場租賃合同模板
- 房屋租賃續期合同范本大全
- 尿崩癥診療規范內科學診療規范診療指南2023版
- 3D打印實訓指導書
- 除草機器人簡介
- 當代文學第一章1949-1966年的文學思潮
- 抽油井檢泵作業課件
- a320飛機空調系統工作原理與使用維護分析
- 施工機具進場檢查驗收記錄
- 《液壓與氣動技術項目教程》高職配套教學課件
- 民俗學概論 第一章 概述課件
- 2022年七步洗手法操作考核評分標準
- 過敏性紫癜的護理PPT課件(PPT 33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