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I 504-2024 科研機構數字化建設驗收指南_第1頁
T-CI 504-2024 科研機構數字化建設驗收指南_第2頁
T-CI 504-2024 科研機構數字化建設驗收指南_第3頁
T-CI 504-2024 科研機構數字化建設驗收指南_第4頁
T-CI 504-2024 科研機構數字化建設驗收指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CCSA00T科研機構數字化建設驗收指南Guidelinesforacceptanceofdigitalconstructionofscientificresearch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4縮略語 6驗收條件 7驗收組織 8驗收依據 9驗收內容 9.1資料評審 9.2系統(tǒng)測試 9.3硬件基礎設施 10驗收流程 10.1總體要求 10.2提出驗收申請 10.3組織驗收評估 11驗收結果 附錄A(資料性)驗收內容清單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提出并歸口。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劉丹、朱洪波、康雪婷、肖紅陽、李海龍、陳平、于敏、楊亞楠、雷玉玲、全曉東、曾祥龍、彭小南、佟盛、高辰杰、洪偉成、尚爾鈞、張林虎、張燦燦。1科研機構數字化建設驗收指南本文件提供了科研機構數字化建設的驗收條件、驗收組織、驗收依據、驗收內容、驗收流程、驗收本文件適用于科研機構的數字化建設項目驗收工作。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GB4943.1音視頻、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設備第1部分:安全要求GB/T23011信息化和工業(yè)化融合數字化轉型價值效益參考模型GB/T43803科研機構評估指南GB4943.1信息技術設備的安全通用要求GB/T25000.51系統(tǒng)與軟件工程系統(tǒng)與軟件質量要求和評價(SQuaRE)第51部分:就緒可用軟件產品(RUSP)的質量要求和測試細則3術語和定義GB/T23011、GB/T43803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科研機構scienceandtechnologyresearchorganization以自然科學與技術研發(fā)為核心業(yè)務,有明確的職能定位、研發(fā)布局,擁有研發(fā)人才隊伍,具備研發(fā)資源條件,能夠有組織、系統(tǒng)性、持續(xù)性開[來源:GB/T43803—2024,3.1]3.2智慧科研機構intelligentscientificresearchinstitutions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實現科研流程數字化、智能化、協(xié)同化、3.3數字化轉型digitaltransformation深化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建立、提升、整合、重構組織的內外部能力,形成應對不確定性變化的[來源:GB/T23011—2022,3.3,有修改]23.4建設單位construction建設項目的投資主體或投資者,是建設項目管理的主體。3.5承建單位builder,建設項目受委托方,由建設方招標確定,按設計文件、建設單位要求完成建設目標,質量、進度、安全接受監(jiān)理單位監(jiān)控。3.6監(jiān)理單位supervisor行驗收,發(fā)現建設中的問題;發(fā)送監(jiān)理工作聯(lián)系單、監(jiān)理通知單,嚴重的問題由總監(jiān)理工程師發(fā)停工令。4縮略語下列縮略語適用于本文件。ARP:地址解析協(xié)議(AddressResolutionProtocol)BIOS:基本輸入輸出系統(tǒng)(BasicInput/OutputSystem)DCB:數據中心橋接(DataCenterBridging)DSCP:差異化服務代碼點(DifferentiatedServicesCodePoint)ECN:顯式擁塞通知(ExplicitCongestionNotification)FC:光纖通道(FiberChannel)IBMC:服務器智能管理系統(tǒng)(IntelligentBaseboardManagementController)IPMI:智能平臺管理接口(IntelligentPlatformManagementInterface)ISCSI:互聯(lián)網小型計算機系統(tǒng)接口(InternetSmallComputerSystemInterface)LEAF:網絡交換機(NetworkSwitch)LUN:邏輯單元號(LogicalUnitNumber)NSLB:網絡服務負載均衡器(NetworkServiceLoadBalancer)NTP:網絡時間協(xié)議(NetworkTimeProtocol)PFC:基于優(yōu)先級的流控(Priority-basedFlowControl)RAID:獨立冗余磁盤陣列(RedundantArrayofIndependentDisks)RoCE:基于融合以太網的遠程直接內存訪問(RemoteDirectMemoryAccessoverConvergedEthernet)SATA:串行高級技術附件(SerialAdvancedTechnologyAttachment)SAS:串行連接SCSI(SerialAttachedSCSI)SSD:固態(tài)硬盤(SolidStateDrive)SPINE:核心交換機(CoreSwitch)SSH:安全外殼協(xié)議(SecureShellProtocol)VLAN:虛擬局域網(VirtualLocalAreaNetwork)5總則5.1驗收工作宜確保合理性、客觀性、可度量性和可驗證性,充分體現公平、公正、公開,保證檢查驗收工作的嚴肅性和科學性,以便在驗收過程中能夠準確地進行評估和判斷。35.2保密性原則:參與驗收的相關人員宜遵守國家法律法規(guī)及科研機構關于網絡、信息系統(tǒng)、數據安全的所有規(guī)定,不泄露敏感信息。5.3實用性原則:驗收過程中注重系統(tǒng)的實用性和操作性,確保科研人員能夠熟練使用系統(tǒng),滿足科研工作的實際需求。5.4可擴展性原則:考慮到科研機構未來發(fā)展的需要,驗收時評估系統(tǒng)的可擴展性和升級潛力。6驗收條件6.1承建單位已按合同要求完成規(guī)定時間的試運行,完成自驗并提出驗收申請。6.2數字化建設完成的功能、性能等指標達到合同設計的要求。6.3數字化建設項目中網絡安全建設內容,已進行了網絡運行安全保護和網絡信息安全保護。6.4已完成對使用單位相關人員的技術培訓,系統(tǒng)的主要使用人員能夠獨立操作使用。6.5承建單位提供的驗收內容清單詳細見附錄A。6.6項目建設的文檔資料齊全、規(guī)范,資料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可行性方案論證意見;——項目立項及批復文件;——技術方案專家論證意見;——過程資料(質量、變更、進度等建設過程控制資料);——自檢自驗報告、試運行報告;——培訓記錄;——知識產權歸屬聲明;——保密性聲明;——用戶手冊。7驗收組織7.1宜成立驗收組,大型數字化項目宜成立驗收委員會,推選驗收組組長(驗收委員會主任)。7.2驗收組(驗收委員會)根據項目實際建設和項目類型情況進行分組驗收:——軟件開發(fā)類項目可分為資料驗收組、技術驗收組;——系統(tǒng)集成類項目可分為資料驗收組、技術驗收組、設備安裝驗收組;——基礎設施建設類項目分為為資料驗收組、技術驗收組、施工質量驗收組;——大型數字化項目可根據項目建設情況先分各個子系統(tǒng)驗收組,每個子系統(tǒng)再按上述方式進一步分組驗收。注:驗收的具體分組情況由驗收組(驗收委員會)討論確7.3驗收組(驗收委員會)宜由建設單位代表(最終用戶代表)和專家組成,其中技術及經濟專家不少于驗收人員總數的三分之二,人數為奇數。7.4驗收組可聘請有資質的數字化工程咨詢機構人員參加驗收。8驗收依據驗收依據宜包括但不限于:——項目的立項文件、合同、招投標文件、正式設計文件、變更文件等;——數字化建設涉及的國家法律法規(guī)或國家、行業(yè)、地方標準,按照GB4943.1和GB/T25000.51的要求,并根據科研機構的特點做相應修改;——系統(tǒng)的軟件、硬件技術用戶手冊或使用說明書等。49驗收內容9.1資料評審驗收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基礎資料:采購說明、有關合同、有關批復文件、系統(tǒng)設計說明書、系統(tǒng)功能說明書、系統(tǒng)結構圖、工程詳細實施方案、操作使用說明書、售后服務保證文件、培訓文檔、其他文件;——開發(fā)程序:可執(zhí)行程序、配置腳本、測試程序或腳本;——開發(fā)文檔:需求分析說明書、概要設計說明書、詳細設計說明書、數據庫設計說明書、測試計劃、測試報告、程序維護手冊、程序員開發(fā)手冊、用戶操作手冊、項目總結報告;——管理文檔:項目計劃書、質量控制計劃、配置管理計劃、用戶培訓計劃、質量總結報告、評審報告、會議記錄、開發(fā)進度月報。9.2系統(tǒng)測試9.2.1軟件測試驗收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功能驗證,如:驗證是否有項目管理、經費管理等功能;——性能:多用戶使用,多并發(fā);——統(tǒng)一門戶入口,統(tǒng)一軟件平臺;——測試方式:黑盒、白盒等測試報告等。9.2.2硬件測試宜滿足GB4943.1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危險的防護;——布線、連接和供電;——結構要求;——電氣要求和模擬異常條件;——與通信網絡的連接;——與電纜分配系統(tǒng)的連接。9.2.3驗收組宜對源代碼重新生成的可執(zhí)行程序進行測試,驗收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安裝(升級)、啟動與關機;——功能測試(正例、重要算法、邊界、時序、反例、錯誤處理);——性能測試(正常的負載、容量變化);——壓力測試(臨界的負載、容量)配置測試;——平臺測試;——安全性測試;——恢復測試(在出現掉電、硬件故障或切換、網絡故障等情況時,系統(tǒng)是否能夠正常運行);——可靠性測試等。9.2.4智慧科研機構需驗收的內容宜包括應用服務軟件、數字化平臺、傳輸網絡建設、智能感知系統(tǒng)、9.3硬件基礎設施9.3.1服務器驗收內容驗收內容包括但不限于:——硬件無損壞;——模塊標示清晰易辨認;——可正常上電并進入BIOS,在BIOS里查詢到的部件與現場檢測到的型號和數量一致;——操作系統(tǒng)安裝正常;——各部件具備狀態(tài)指示燈,并能針對相應狀態(tài)變化顯示;——IBMC查詢設備序列號與維護資料序列號一致;——服務器IBMCIP可正常訪問、登錄;——BIOS、IPMI、RAID固件版本與項目預期一致;——可通過IBMC管理頁面獲取處理器、內存、電源、風扇等部件信息;——IBMC設置NTP服務器為項目指定NTP服務器;5——IBMC查詢設備無硬件告警;——拔出1個電源后,服務器業(yè)務正常;——拔掉任意1個風扇后,仍然能進入系統(tǒng),并且風扇轉速增加,說明風扇失效后,調速策略使其余風扇加速運轉用來加強散熱。9.3.2存儲驗收內容驗收內容包括但不限于:——管理界面可登陸;——硬件無當前告警,歷史告警全部處理完畢;——存儲服務License狀態(tài)正常,需提供License截圖(如涉及——按客戶需求對磁盤組或池進行配置;——設備序列號是否與維護資料中一致;——存儲設備配置信息是否完整,包括機頭的數量、單個機頭緩存大小、接口種類及數量(如FC口ISCSI口等),機框的數量、單個機框接口種類及數量、硬盤盤位數量、已安裝硬盤規(guī)格(尺寸、容量、接口、SATA/SAS/SSD)、熱備盤信息(全局或專用)、RAID信息;——資料中存儲業(yè)務IP地址段資料完整,與設備配置一致;——創(chuàng)建及刪除LUN功能測試是否成功;——雙電源模塊單路電斷電測試;——單控制器中斷冗余測試(包括斷單路電、斷單路鏈路、控制器拔出——服務器到存儲設備鏈路冗余測試(如具備測試條件)。9.3.3網絡驗收內容9.3.3.1交維資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驗收內容:a)資源池交維資料。b)資源池網絡部分實施方案,包括但不限于:——圖示流量走向;——圖示備份路由流量走向;——靜態(tài)路由除規(guī)劃說明外在設備中增加備注描述;——防火墻策略與安全域配置中增加備注描述;——安全設備功能、模式、策略的描述,截圖或圖示說明,以及Bypass方案。c)資源池路由備份方案(有安全設備需要提供)。d)資源池測試報告(網絡部分)。9.3.3.2無損網絡,驗收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參數面設備正常啟動,鏈路狀態(tài)均UP;——NSLB配置檢查(查看rail-group配置與網絡實施方案一致);——服務器北向流量入LEAF設備,驗證多打一可以hash均勻(待服務器確認——LEAF北向流量入SPINE設備,驗證多打一可以hash均勻(待服務器確認——LEAF設備ECN配置正確;——LEAF設備DSCP映射使能配置正確;——LEAF設備DCBPFC及PFC死鎖監(jiān)控;——LEAF與SPINE之間、LEAF與服務器之間配置正確;——SPINE設備ECN配置與正確;——SPINE設備DSCP映射使能配置正確;——SPINE設備DCBPFC及PFC死鎖監(jiān)控。9.3.3.3無損網絡管理平臺,驗收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控制器支持自動發(fā)現硬件交換機;——控制器支持設備間鏈路發(fā)現和查看;——控制器支持在設備管理頁面查看設備信息(機框、單板、子卡、端口等信息——控制器支持在設備管理頁面直接SSH登錄設備;——控制器納管交換機后,能對底層設備的ARP、路由等資源進行監(jiān)控,避免資源不足時導致業(yè)務下發(fā)失敗或者資源搶占進而影響現網業(yè)務;6——當控制器納管創(chuàng)建較多業(yè)務后,能查詢應用網絡、邏輯網絡、物理網絡之間的映射關系;——控制器支持查看設備單板狀態(tài)并導出對應信息;——查看設備告警信息。9.3.3.4訓練監(jiān)控,驗收內容包括但不限于:——運維系統(tǒng)支持通過Telemetry的設備性能與資源數據,并支持可視化呈現;——驗證運維系統(tǒng)支持RoCE網絡關鍵指標可視;——運維系統(tǒng)支持RoCE網絡指標變化分析。10驗收流程10.1總體要求10.1.1驗收流程分為提出驗收申請、組織驗收評估,組織驗收評估宜分成初驗和終驗兩階段進行。所有規(guī)定。未經許可,不擅自翻閱、查看科研機構內與本工作無關的文件和資料,不擅自向第三人公開、10.2提出驗收申請10.2.1宜與驗收組明確驗收時間、地點。10.2.3各種變更手續(xù)的完善和遺留建設內容相關方的確認。10.3組織驗收評估10.3.1初驗要求,包括但不限于:——項目竣工后經測試和試運行合格,承建單位根據合同、招標書、計劃任務書,檢查、總結項目完成情況后,提出初驗申請;——承建單位提供材料:初驗申請書、完工報告、項目總結報告,以及驗收評審資料;——驗收組制定驗收內容和標準,編寫項目驗收計劃書;由建設單位報相關部門審核,審核同意后方可實施;——驗收組編寫驗收報告、項目總結報相關部門。10.3.2終驗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a)初驗合格后,承建單位根據合同、招標書、任務書,檢查、總結項目組織實施和完成情況后提出驗收申請,并提交驗收方案。b)驗收時參照相關驗收內容及標準進行,驗收后提交驗收報告。c)項目承建單位宜把項目有關資料進行移交、歸檔并存檔,需要向檔案管理部門移交的資料按檔案管理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d)項目涉及的項目實體及有關設備等資產宜根據合同的約定進行交接,交接雙方需在移交清單上簽字確認。e)召開驗收會議,宜由建設單位或其主管部門組織召開,驗收會議的主要程序和步驟如下:——建設單位作關于項目整體實施情況的報告;——承建單位作關于項目建設情況、自檢情況及竣工情況的報告;——監(jiān)理單位作關于項目監(jiān)理情況的報告;——建設單位作項目試運行情況的報告;——驗收組(驗收委員會)代表作初驗報告;——全體人員進行現場查驗,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組檢查;——驗收組(驗收委員會)對關鍵問題進行抽樣復核和資料評審,并質詢相關單位;——驗收組(驗收委員會)對項目進行全面評價,給出驗收意見;7——驗收組(驗收委員會)驗收簽字。經過驗收、評審形成的驗收報告和評審報告,驗收組成員簽字,由建設單位存檔。11驗收結果11.1驗收組(驗收委員會)成員及專家宜遵循客觀、公正的態(tài)度按照驗收依據和驗收內容對項目進行全面驗收,給出驗收結論。11.2驗收結論宜為通過驗收或不通過驗收。驗收意見和建議項如實填寫在驗收結論表內。驗收不通過時,建設單位宜組織相關單位進行限期整改,整改完成后重新組織驗收。11.3信息化項目通過驗收組(驗收委員會)驗收后,根據驗收組的驗收結論和意見,建設單位宜出具項目的正式驗收報告,驗收報告需建設單位、承建單位及監(jiān)理單位(如有)加蓋公章。11.4以下情節(jié)視為異常情況,按驗收不合格處理:——未按項目考核指標或合同要求達到所預定的主要技術指標的;——所提供的驗收材料不齊全或不真實的;——項目的內容、目標或技術路線等已進行了較大調整,但未得到相關單位認可的;——實施過程中出現重大問題,尚未解決且未做出說明,或項目實施過程及結果等存在糾紛尚未解決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