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臨床心電圖學
心律失常電解質紊亂和藥物影響心電圖分析方法和臨床應用其他常用心電學檢查綜合閱圖臨床心電學基本知識心電圖的測量和正常數據心房、心室肥大心肌缺血與ST-T改變心肌梗死臨床心電圖學一、心電圖產生原理
靜息電位
除極復極心電標測心電向量臨床心電圖學聶宏剛2006臨床心電學基本知識臨床心電圖學
靜息電位
除極復極心電標測心電向量臨床心電圖學+-電偶一、心電圖產生原理臨床心電學基本知識
靜息電位除極
復極心電標測心電向量臨床心電圖學一、心電圖產生原理臨床心電學基本知識
靜息電位除極復極
心電標測
心電向量臨床心電圖學
單細胞電極標測心肌心電標測體表心臟電位強度與心肌細胞數量成正比與探查電極位置同心肌細胞間的距離成反比與探查電極方位同心肌除極方向的角度有關一、心電圖產生原理臨床心電學基本知識
靜息電位除極復極心電標測
心電向量臨床心電圖學心電圖是心電綜合向量的二次投影一、心電圖產生原理臨床心電學基本知識
解剖學各波段意義
QRS波群命名除極順序臨床心電圖學二、心電圖各波段的組成和命名臨床心電學基本知識心臟傳導系統ThenormalSinusNodeRhythm竇房結結間束(前、中、后)房間束房室結希氏束束支(左、右)蒲肯野纖維
解剖學
各波段意義
QRS波群命名除極順序臨床心電圖學二、心電圖各波段的組成和命名臨床心電學基本知識
解剖學各波段意義
QRS波群命名除極順序臨床心電圖學二、心電圖各波段的組成和命名臨床心電學基本知識
解剖學各波段意義
QRS波群命名
除極順序臨床心電圖學二、心電圖各波段的組成和命名臨床心電學基本知識室間隔中部左右心室游離壁左室基底部/右室肺動脈圓錐部ThenormalSinusNodeRhythm
常規12導聯系統肢體導聯胸導聯臨床心電圖學三、心電圖導聯系統臨床心電學基本知識常規12導聯是國際通用導聯系統,為臨床最常用的心電圖常規導聯。
常規12導聯系統肢體導聯胸導聯臨床心電圖學三、心電圖導聯系統臨床心電學基本知識Einthoven三角
常規12導聯系統肢體導聯胸導聯臨床心電圖學三、心電圖導聯系統臨床心電學基本知識
常規12導聯系統
肢體導聯
胸導聯18導聯臨床心電圖學三、心電圖導聯系統臨床心電學基本知識
心律失常電解質紊亂和藥物影響心電圖分析方法和臨床應用其他常用心電學檢查綜合閱圖臨床心電學基本知識心電圖的測量和正常數據心房、心室肥大心肌缺血與ST-T改變心肌梗死臨床心電圖學心電圖紙心率各波段振幅各波段時間平均心電軸心臟循長軸轉位臨床心電圖學一、心電圖測量心電圖測量和正常數據國內一般采用25mm/s的紙速,使每毫米橫向間距相當于0.04s(即40ms),可成倍提高至50mm/s或100mm/s。心電圖紙
心率各波段振幅各波段時間平均心電軸心臟循長軸轉位臨床心電圖學一、心電圖測量心電圖測量和正常數據心率=60/R-R時間心電圖紙
心率各波段振幅各波段時間平均心電軸心臟循長軸轉位臨床心電圖學一、心電圖測量心電圖測量和正常數據心率=60/R-R時間心率估算法一個RR間期的大格數心率
1300215031004755606507.540…………聶宏剛2006心電圖紙
心率各波段振幅各波段時間平均心電軸心臟循長軸轉位臨床心電圖學一、心電圖測量心電圖測量和正常數據心電圖紙心率各波段振幅各波段時間平均心電軸心臟循長軸轉位臨床心電圖學一、心電圖測量心電圖測量和正常數據心電圖紙心率各波段振幅各波段時間平均心電軸心臟循長軸轉位臨床心電圖學一、心電圖測量心電圖測量和正常數據
左、右心室除極過程的總方向,正常時大多與其最大向量相一致,在心電圖學中采用“平均心電軸”的名稱,簡稱為“(心)電軸”。心電圖紙心率各波段振幅各波段時間平均心電軸心臟循長軸轉位臨床心電圖學一、心電圖測量心電圖測量和正常數據心電圖紙心率各波段振幅各波段時間平均心電軸心臟循長軸轉位臨床心電圖學一、心電圖測量心電圖測量和正常數據目前以-30。~+90。為正常值心電圖紙心率各波段振幅各波段時間平均心電軸心臟循長軸轉位臨床心電圖學一、心電圖測量心電圖測量和正常數據V1V3V5心電圖紙心率各波段振幅各波段時間平均心電軸心臟循長軸轉位臨床心電圖學一、心電圖測量心電圖測量和正常數據P波PR間期
QRS波群J點ST段T波QT間期U波臨床心電圖學二、正常心電圖波形特點和正常值心電圖測量和正常數據意義:心房除極形態:在Ⅰ、Ⅱ、aVF
、V4-V6
導聯中均向上,aVR
導聯向下時間:小于0.12s振幅:在肢體導聯小于0.25mV,胸導聯小于0.2mVP波PR間期
QRS波群J點ST段T波QT間期U波臨床心電圖學二、正常心電圖波形特點和正常值心電圖測量和正常數據意義:心房開始除極至心室開始除極正常值:成年人為0.12-0.20S在老年人及心動過緩的情況下,P-R間期可略延長但不超過0.22SThenormalSinusNodeRhythmP波PR間期
QRS波群J點ST段T波QT間期U波臨床心電圖學二、正常心電圖波形特點和正常值心電圖測量和正常數據意義:心室除極時間:
0.06~0.10s,小于0.12sP波PR間期
QRS波群J點ST段T波QT間期U波臨床心電圖學二、正常心電圖波形特點和正常值心電圖測量和正常數據QRS波群形態V1~V2主波向下多呈rS型,RV1<1.0mVV5~V6主波向上qR、qRs、Rs、R,RV5<2.5mVV3~V4R、S大致相等。R、S變化規律V1~V2R/S<1V3~
V4R/S≈1V5~V6R/S>1P波PR間期
QRS波群J點ST段T波QT間期U波臨床心電圖學二、正常心電圖波形特點和正常值心電圖測量和正常數據RⅠ<1.5mV、Ⅱ、Ⅲ,在無電軸偏移情況下主波向上aVR主波向下,
RaVR<0.5mV呈QS、rS、rSr、QrRaVL<1.2mVRaVF<2.0mVaVL、aVF呈qR、Rs、R、rS型P波PR間期
QRS波群J點ST段T波QT間期U波臨床心電圖學二、正常心電圖波形特點和正常值心電圖測量和正常數據低電壓:肢導QRS波群振幅均<0.5mV,或胸導QRS波群振幅均<0.8mV;R峰時間:RV1~2≤0.04s,RV5~6≤0.05s;Q波:Q波<同導R波1/4,時間<0.04s,(唯Ⅲ、aVR、aVL可能稍超過);V1~2不應有q波,但可呈QS型。P波PR間期
QRS波群J點ST段T波QT間期U波臨床心電圖學二、正常心電圖波形特點和正常值心電圖測量和正常數據QRS波群的終末與ST段起始之交接點P波PR間期
QRS波群J點ST段T波QT間期U波臨床心電圖學二、正常心電圖波形特點和正常值心電圖測量和正常數據意義:心室緩慢復極正常值:ST段下移在任一導聯不超過0.05mVST段上抬V1-V2<0.3mvV3<0.5mvV4-V6與肢體導聯<0.1mvP波PR間期
QRS波群J點ST段T波QT間期U波臨床心電圖學二、正常心電圖波形特點和正常值心電圖測量和正常數據意義:心室快速復極方向:多和QRS主波方向一致。若V1的T波向上,則V2-V6導聯就不應再向下。振幅:除Ⅲ、aVL、aVF、V1-V3導聯外,T波的振幅一般不應低于同導聯R波的1/10。T波在胸導聯有時可高達1.2-1.5mv尚屬正常。P波PR間期
QRS波群J點ST段T波QT間期U波臨床心電圖學二、正常心電圖波形特點和正常值心電圖測量和正常數據意義:心室除極和復極全過程正常值:0.32-0.44S(HR:60-100次/分)Q-Tc:是R-R間期為1s(心率60次/分)時的Q-T間期。Q-Tc的正常上限為0.44SP波PR間期
QRS波群J點ST段T波QT間期U波臨床心電圖學二、正常心電圖波形特點和正常值心電圖測量和正常數據T波后0.02-0.04s出現的振幅很低小的波,代表心室后除極U波方向大體與T波相一致U波明顯增高見于血鉀過低
心律失常電解質紊亂和藥物影響心電圖分析方法和臨床應用其他常用心電學檢查綜合閱圖臨床心電學基本知識心電圖的測量和正常數據心房、心室肥大心肌缺血與ST-T改變心肌梗死臨床心電圖學心房、心室肥大心房肥大左房肥大右房肥大雙房肥大心室肥大左室肥大右室肥大雙室肥大臨床心電圖學心房肥大1.P波高尖≥0.25mV,以Ⅱ、Ⅲ、aVF最突出,稱“肺型P波”2.V1導聯P波直立時≥0.15mVP波雙向時,其振幅算術和≥0.20mV。右房肥大臨床心電圖學右房肥大臨床心電圖學何為肺型P波?右房肥大臨床心電圖學1.P波增寬≥0.12s,呈雙峰型,兩峰間距≥0.04s,稱“二尖瓣型P波”,Ⅰ、Ⅱ、aVL明顯2.PtfV1≥0.04mm·s左房肥大臨床心電圖學心房肥大V1的P波常先正后負,負向P波時間乘以負向波振幅,稱為P波終末電勢(PtfV1)左房肥大臨床心電圖學何為二尖瓣P波?PtfV1如何測量?左房肥大臨床心電圖學臨床心電圖學心房肥大1.P波增寬≥0.12s,振幅≥0.25mV;2.PV1高大雙相,上下振幅均超過正常范圍。雙房肥大心房肥大臨床心電圖學臨床心電圖學雙房肥大1.QRS電壓增高:2.額面QRS心電軸左偏;3.QRS波群時間延長,但<0.12s;4.QRS波群電壓增高伴ST-T改變者,為左室肥大伴勞損。左室肥大心室肥大臨床心電圖學RV5~6>2.5mVRV5+SV1>4.0mV(男性)
或>3.5mV(女性)RⅠ>1.5mVRaVL
>1.2mVRaVF
>2.0mVRⅠ+SⅢ>2.5mVRaVL+SV3>2.8mV(男性)>2.0mV(女性)QRS電壓增高左室肥大臨床心電圖學左室肥大臨床心電圖學1.V1R/S≥1,呈R、Rs型
V5R/S≤1,S加深重度肥厚V1可呈qR型
2.RV1+SV5>1.05mV(重度>1.2mV)3.aVRR/q或R/S≥1
RavR>0.5mV4.電軸右偏
5.ST-T改變(右胸導聯)右室肥大臨床心電圖學右室肥大臨床心電圖學雙側心室肥大心室肥大臨床心電圖學
心律失常電解質紊亂和藥物影響心電圖分析方法和臨床應用其他常用心電學檢查綜合閱圖臨床心電學基本知識心電圖的測量和正常數據心房、心室肥大心肌缺血與ST-T改變心肌梗死臨床心電圖學心肌缺血的心電圖類型復極較正常推遲,出現與QRS主波方向一致的高大T波臨床心電圖學缺血(T波)心內膜心外膜損傷(ST段)心內膜心外膜包括透壁心肌缺血或透壁心肌梗死:心肌復極順序逆轉出現與正常方向相反的T波。缺血(T波)心內膜心外膜損傷(ST段)心內膜心外膜心肌缺血的心電圖類型臨床心電圖學心肌缺血臨床心電圖學心內膜損傷表現為ST段壓低,典型為ST段呈水平和下垂形下移≥0.05mV(發作時0.1mV),下移的ST段與R波的夾角≥90°缺血(T波)心內膜心外膜損傷(ST段)心內膜心外膜心肌缺血的心電圖類型臨床心電圖學心肌缺血臨床心電圖學心外膜損傷心電表現為ST段抬高缺血(T波)心內膜心外膜損傷(ST段)心內膜心外膜心肌缺血的心電圖類型臨床心電圖學發作時,面向缺血區出現缺血型ST段壓低和/或T波倒置—典型心絞痛偽性改善—心絞痛冠狀T波(倒置深尖,雙肢對稱)—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暫時性ST段抬高伴T波高尖—變異型心絞痛ST段持續抬高—提示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心電臨床意義臨床心電圖學心肌病、心肌炎、瓣膜病、心包炎;電解質紊亂、藥物影響、自主神經調節障礙;心室肥大、束支阻滯、預激綜合征心肌缺血心電鑒別診斷臨床心電圖學
心律失常電解質紊亂和藥物影響心電圖分析方法和臨床應用其他常用心電學檢查綜合閱圖臨床心電學基本知識心電圖的測量和正常數據心房、心室肥大心肌缺血與ST-T改變心肌梗死臨床心電圖學心肌梗死基本圖形及機制1.“缺血型”改變:心內膜面缺血---T波高而直立心外膜面缺血---對稱性T波倒置
2.“損傷型”改變:ST段抬高
3.“壞死型”改變:異常Q波或呈QS波心肌梗死臨床心電圖學
壞死區導聯可同時記錄到心肌缺血、損傷和壞死的圖形改變。√√√√心肌梗死圖形演變及分期心肌梗死臨床心電圖學
超急性期急性期近期陳舊期
根據壞死圖形(異常Q波或QS波)出現的導聯而進行定位判斷。
前間壁:V1~V3
前壁:V3~V4(V5)
側壁:V5~V6(V4)
高側壁:Ⅰ、aVL
廣泛前壁:V1~V6(Ⅰ、aVL)
下壁:Ⅱ、Ⅲ、aVF
后壁:V7~9心肌梗死的定位診斷心肌梗死臨床心電圖學心肌梗死臨床心電圖學心肌梗死臨床心電圖學心肌梗死臨床心電圖學心肌梗死的分類和鑒別診斷心肌梗死臨床心電圖學分類Q波/非Q波MIST段抬高/非ST段抬高MI合并其他病變合并室壁瘤;合并RBBB合并LBBB前壁心梗+RBBB心肌梗死臨床心電圖學心梗+RBBB心肌梗死臨床心電圖學前、側壁心梗心肌梗死臨床心電圖學心肌梗死的分類和鑒別診斷心肌梗死臨床心電圖學鑒別診斷急性心包炎變異型心絞痛過早復極一過性Q波橫位心順鐘向轉位左、右室肥厚,心肌病預激綜合征
心律失常電解質紊亂和藥物影響心電圖分析方法和臨床應用其他常用心電學檢查綜合閱圖臨床心電學基本知識心電圖的測量和正常數據心房、心室肥大心肌缺血與ST-T改變心肌梗死臨床心電圖學心律失常激動起源異常激動傳導異常竇性心律失常:過速、過緩、不齊、停搏異位心律被動性:逸搏與逸搏心律(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主動性期前收縮(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心動過速(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撲動與顫動(心房、心室)生理性傳導障礙:干擾與脫節(心臟各個部位)病理性傳導阻滯竇房阻滯房內阻滯房室傳導阻滯(一度、二度Ⅰ型和Ⅱ型、三度)室內阻滯(左、右束支阻滯,左束支分支阻滯)意外傳導(超常傳導、裂隙現象、維登斯基現象)傳導途徑異常心律失常臨床心電圖學竇房結自律性最高,60~100次/分房室交界區40~60次/分希氏束以下25~40次/分心肌電生理自律性興奮性傳導性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縮異位性心動過速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逸搏與逸搏心律心律失常臨床心電圖學主動性異位節律被動性異位節律(逸搏、逸搏心律)心肌電生理自律性興奮性傳導性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縮異位性心動過速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逸搏與逸搏心律心律失常臨床心電圖學⑴絕對不應期(200ms)
有效不應期⑵相對不應期(50~100ms)―T波降支
總不應期=有效不應期+相對不應期約250~400ms
易顫期(易損期)=絕對不應期到相對不應期前半
心室易顫期―T波頂峰偏前約30ms(RonT)
心房易顫期―R降支和S波⑶超常期
T-U連接處心肌電生理自律性興奮性傳導性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縮異位性心動過速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逸搏與逸搏心律心律失常臨床心電圖學
影響因素:動作電位幅度、0位相除極速度及心肌的興奮性。心肌傳導功能異常:
完全性傳導阻滯
單向阻滯
隱匿性傳導
傳導延遲
折返激動概念:起源于竇房結的心律,屬正常心律。竇性心律特征:以P波特點推測竇房結活動ECG特點
P波規律出現;
PI、II、aVF、V4~V6直立,在PaVR倒置;
正常頻率為60~100次/分。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竇性心律竇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心律不齊竇性停搏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期前收縮異位性心動過速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逸搏與逸搏心律心律失常臨床心電圖學正常竇性心律臨床心電圖學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竇性心律竇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心律不齊竇性停搏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期前收縮異位性心動過速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逸搏與逸搏心律心律失常
ECG特點
竇性心律;
心率>100次/分。
原因
運動和情緒緊張;
酒、茶、咖啡和藥物(如異丙腎上腺素、阿托品等);
疾病狀態:發熱、貧血、失血、甲狀腺機能亢進和心肌炎。臨床心電圖學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竇性心律竇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心律不齊竇性停搏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期前收縮異位性心動過速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逸搏與逸搏心律心律失常
ECG特點
竇性心律,常伴有竇性心律不齊;
心率<60次/分。
原因
健康成人、運動員、老年人和睡眠時;
低溫、藥物影響(洋地黃、β受體阻滯劑、利血平等);
疾病狀態:顱內壓增高、高血鉀、甲狀腺機能減退臨床心電圖學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竇性心律竇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心律不齊竇性停搏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期前收縮異位性心動過速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逸搏與逸搏心律心律失常ECG特征:竇性心律,節律不整;在同一導聯上P-P間期差異>0.12s;常與竇性心動過緩同時存在。呼吸性、時相性、竇房結內游走性心律不齊臨床心電圖學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竇性心律竇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心律不齊竇性停搏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期前收縮異位性心動過速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逸搏與逸搏心律心律失常ECG特征:規則的P-P間距中P波脫落,形成長P-P間距;
長P-P間期與基本竇性P-P間期之間無倍數關系竇性停搏后常出現逸搏或逸搏心律。臨床心電圖學臨床心電圖學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竇性心律竇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心律不齊竇性停搏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期前收縮異位性心動過速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逸搏與逸搏心律心律失常概念:
起搏傳導系統退行性病變以及一些心臟疾患累及竇房結及其周圍組織而產生一系列緩慢竇性心律失常,并引起頭昏、黑朦、暈厥等臨床表現。主要特征:持續竇性心動過緩HR≤50次/分,且不易用阿托品等藥物糾正竇性停搏或竇房阻滯慢-快綜合征(顯著竇緩伴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可為雙結病變臨床心電圖學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竇性心律竇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心律不齊竇性停搏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期前收縮異位性心動過速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逸搏與逸搏心律sicksinussyndrome,SSS心律失常竇性停搏,交界部逸搏:上6.4秒,下3.8秒臨床心電圖學心律失常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縮異位性心動過速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逸搏與逸搏心律概念:指起源于竇房結以外的異位起搏點提前發出的沖動,又稱早搏。發生機制:1.折返激動;
2.觸發活動;
3.異位起搏點興奮性增高。臨床心電圖學心律失常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縮異位性心動過速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逸搏與逸搏心律聯律間期:異位搏動與其前搏動之間的時距。代償間歇:期前出現的異位搏動代替了一個正常竇性搏動,其后出現的一個較正常心動周期為長的間歇。二聯律:期前收縮與竇性心律交替出現。三聯律:每兩個竇性心搏后出現一次期前收縮。臨床心電圖學心律失常插入性期前收縮:插入在兩個相鄰正常竇性搏動之間的期前收縮(間位早搏)。單源性期前收縮:期前收縮來自同一異位起搏點或有固定的折返徑路,其形態、聯律間期相同。多源性期前收縮:同一導聯中出現兩種或兩種以上形態及聯律間期互不相同的異位搏動。臨床心電圖學心律失常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縮異位性心動過速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逸搏與逸搏心律心電圖表現:
1.提前出現寬大畸形的QRS-T,前無相關P波;
2.QRS時限>0.12s,T波與主波方向相反;
3.多完全性代償間歇:期前收縮前后的兩個竇性P波間距等于正常P-P間距的二倍。臨床心電圖學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縮室性房性交界性異位性心動過速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逸搏與逸搏心律單源室早臨床心電圖學心律失常多源室早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縮室性房性交界性異位性心動過速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逸搏與逸搏心律成對室早臨床心電圖學心律失常室早三聯律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縮室性房性交界性異位性心動過速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逸搏與逸搏心律臨床心電圖學RonT室早心律失常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縮室性房性交界性異位性心動過速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逸搏與逸搏心律室早三聯律插入性期前收縮心電圖表現
1.提前出現的P′波,形態與竇性心律P波不同;
2.P′-R間期>0.12s;
3.QRS多與竇性心律相同;
4.多為不完全性代償間歇;
5.部分P′-R間期可不延長;
6.房早未下傳:P′后無QRS-T波;
7.房早伴室內差異性傳導:P′波下傳心室QRS增寬畸形,多呈右束支阻滯圖形。臨床心電圖學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縮室性房性交界性異位性心動過速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逸搏與逸搏心律心律失常臨床心電圖學心律失常臨床心電圖學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縮室性房性交界性異位性心動過速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逸搏與逸搏心律心律失常臨床心電圖學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縮室性房性交界性異位性心動過速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逸搏與逸搏心律心律失常臨床心電圖學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縮室性房性交界性異位性心動過速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逸搏與逸搏心律心律失常1.提早出現的QRS波群,前無竇性P波,QRS形態與竇性下傳者相同;
2.逆行P?波(Ⅱ、Ⅲ、aVF倒置,aVR直立),可發生于QRS波群之前(P′R<0.12s)或QRS之后(RP′<0.20s),或重疊與QRS中;
3.多為完全性代償間歇。臨床心電圖學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縮室性房性交界性異位性心動過速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逸搏與逸搏心律心律失常臨床心電圖學心律失常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縮室性房性交界性異位性心動過速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逸搏與逸搏心律
心電圖特點:
1.突發、突止;
2.頻率160-250次/分,快而規則;
3.QRS形態多正常。
(伴束支阻滯或室內差異傳導可呈寬QRS波)
臨床常見類型:
1.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AVRT)—預激旁路
2.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AVNRT)—房室結雙徑路
3.房速:自律性房速和房內折返性心動過速臨床心電圖學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縮異位心動過速PSVT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逸搏與逸搏心律心律失常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PSVT)臨床心電圖學心律失常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縮異位心動過速PSVT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逸搏與逸搏心律臨床心電圖學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縮異位心動過速PSVT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逸搏與逸搏心律心律失常PSVT:心率218次/分心律失常臨床心電圖學
臨床心電圖學房性心動過速2:1心律失常心率150次/分臨床心電圖學心律失常臨床心電圖學心律失常臨床心電圖學心律失常臨床心電圖學心律失常短陣室速:頻率115次/分臨床心電圖學1、3個或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縮連續出現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縮異位心動過速PSVT室速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逸搏與逸搏心律心律失常臨床心電圖學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縮異位心動過速PSVT室速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逸搏與逸搏心律2.QRS波群寬大畸形,時限>0.12s;心律失常臨床心電圖學
3.頻率140~200次/分,節律規則或略不規則;心律失常臨床心電圖學
4.房室分離;
5.心室奪獲;
6.室性融合波。心律失常心電圖特點:
1.3個或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縮連續出現;
2.QRS波群寬大畸形,時限>0.12s;
3.頻率140~200次/分,節律規則或略不規則;
4.房室分離;
5.心室奪獲;
6.室性融合波。臨床心電圖學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縮異位心動過速PSVT室速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逸搏與逸搏心律心律失常
可發生在心房、房室交界區和心室,又稱加速性房性、交界性或室性自主心律。心電圖特點:
1.漸起漸止;
2.交界性心律頻率:70~130次/分;室性心律頻率:60~100次/分;
3.易發生干擾性房室脫節,出現各種融合波或奪獲心搏。臨床心電圖學心律失常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縮異位心動過速PSVT室速非陣發性心動過速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逸搏與逸搏心律臨床心電圖學心律失常臨床心電圖學心律失常臨床心電圖學心律失常為嚴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心電圖特點:
1.一系列增寬變形的QRS波群以每3~10個心搏圍繞基線不斷扭轉其主波的方向;
2.每次發作持續數秒到數十秒自行終止;
3.極易復發或轉為心室顫動。臨床表現:反復發作心源性暈厥。臨床心電圖學聶宏剛2006心律失常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縮異位心動過速PSVT室速非陣發性心動過速扭轉型室速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逸搏與逸搏心律
病因:先天性長Q-T間期綜合征嚴重房室傳導阻滯,逸搏心律伴巨大T波低鉀、低鎂伴有異常T波及U波藥物所致:奎尼丁,胺碘酮等臨床心電圖學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縮異位心動過速PSVT室速非陣發性心動過速扭轉型室速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逸搏與逸搏心律心律失常臨床心電圖學心律失常電生理基礎心肌興奮性增高,不應期縮短,同時伴有一定的傳導障礙,形成環形激動及多發微折返。臨床心電圖學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縮異位心動過速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逸搏與逸搏心律心律失常房撲、房顫、室撲、室顫心電圖特點:
1.P波消失、代以形態、間距及振幅絕對規則,呈大鋸齒狀的撲動波(F波)
2.F波間無等電位線,頻率250~350次/分
3.F波以固定房室比例(2:1或4:1)下傳,心室律多規則;有時房室傳導比例不恒定,引起心室律不規則。臨床心電圖學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縮異位心動過速撲動與顫動心房撲動傳導異常逸搏與逸搏心律心律失常臨床心電圖學AF2:1AV傳導AF3:1AV傳導聶宏剛2006心律失常臨床心電圖學聶宏剛2006心律失常臨床心電圖學AAFB轉復心律失常臨床心電圖學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ation,Af)1.P波消失,代以大小不等形態、形態各異的顫動波(f波)
2.
f波頻率350~600次/分
3.
QRS波群間距絕對不規則,形態多正常
4.長短周期時可伴差傳。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縮異位心動過速撲動與顫動心房撲動心房顫動傳導異常逸搏與逸搏心律心律失常臨床心電圖學心律失常臨床心電圖學臨床心電圖學臨床心電圖學心律失常
心電圖特點:
1.無正常QRS-T波,代之以連續快速而相對規則的大振幅波動;
2.頻率為200~250次/分;
臨床特點:
1.心臟失去排血功能;
2.結局:很快轉復或轉為室顫。心律失常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縮異位心動過速撲動與顫動心房撲動心房顫動心室撲動傳導異常逸搏與逸搏心律臨床心電圖學
心電圖特點:
1.QRS-T波完全消失,出現大小不等、極不勻齊的低小波
2.頻率200~500次/分意義:
為極嚴重的致死性心律失常臨床心電圖學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縮異位心動過速撲動與顫動心房撲動心房顫動心室撲動心室顫動傳導異常逸搏與逸搏心律心律失常1.病因:
傳導系統的器質性損害
迷走神經張力增高引起的功能性抑制
藥物作用
位相性影響心律失常臨床心電圖學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縮異位心動過速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心臟傳導阻滯逸搏與逸搏心律2.心臟傳導阻滯分類:
竇房阻滯房內阻滯房室傳導阻滯室內阻滯一度(傳導延緩)二度(部分激動傳導發生中斷)三度(傳導完全中斷)永久性暫時性交替性漸進性
按發生情況:
按阻滯程度:
按發生部位:心電圖特征:
二度Ⅰ型竇房阻滯:
P-P間距逐漸縮短,于出現漏博后P-P間距又突然延長呈文氏現象
二度Ⅱ型竇房阻滯:在規律的竇性P-P間距中突然出現一個長間歇,此長間歇等于正常竇性P-P間距的倍數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縮異位心動過速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心臟傳導阻滯竇房阻滯逸搏與逸搏心律心律失常臨床心電圖學心律失常臨床心電圖學心律失常臨床心電圖學心電圖特征:
不完全性房內阻滯:
P波增寬≥0.12s,出現雙蜂,峰間距≥0.04s
PtfVI負值增大
完全性房內傳導阻滯:在正常竇性激動P波之外,還可見與其無關的異位P?或F、f波,自成節律。心律失常臨床心電圖學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縮異位心動過速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心臟傳導阻滯竇房阻滯房內阻滯逸搏與逸搏心律
病因:多數是由器質性心臟病所致,少數可見于迷走神經張力增高的正常人。
(1)一度房室傳導阻滯:
P-R間期>0.20s(老年>0.22s)
比較兩次心電,心率沒有明顯改變而P-R間期延長超過0.04s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縮異位心動過速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心臟傳導阻滯竇房阻滯房內阻滯房室阻滯逸搏與逸搏心律心律失常臨床心電圖學心律失常臨床心電圖學心律失常臨床心電圖學(2)二度房室傳導阻滯①二度I型房室傳導阻滯(稱MubizI型)
P-R間期逐漸延長,直到一個P波后脫漏一個QRS波群。
漏博后P-R間期又趨縮短,之后又逐漸延長,如此周而復始。
R-R間期進行性縮短,直至脫漏一個QRS波群。心律失常臨床心電圖學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縮異位心動過速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心臟傳導阻滯竇房阻滯房內阻滯房室阻滯逸搏與逸搏心律②二度Ⅱ型房室傳導阻滯(MorbiZⅡ型)
P-R間期恒定(正常或延長)
部分P波后無QRS波群(有規律地脫失)(2)二度房室傳導阻滯心律失常臨床心電圖學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縮異位心動過速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心臟傳導阻滯竇房阻滯房內阻滯房室阻滯逸搏與逸搏心律③高度房室傳導阻滯:
連續出現兩次或兩次以上的QRS波群脫漏,例如呈3:1、4:1傳導的房室傳導阻滯心律失常臨床心電圖學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縮異位心動過速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心臟傳導阻滯竇房阻滯房內阻滯房室阻滯逸搏與逸搏心律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縮異位心動過速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心臟傳導阻滯竇房阻滯房內阻滯房室阻滯逸搏與逸搏心律心律失常臨床心電圖學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縮異位心動過速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心臟傳導阻滯竇房阻滯房內阻滯房室阻滯逸搏與逸搏心律心律失常臨床心電圖學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縮異位心動過速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心臟傳導阻滯竇房阻滯房內阻滯房室阻滯逸搏與逸搏心律心律失常臨床心電圖學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縮異位心動過速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心臟傳導阻滯竇房阻滯房內阻滯房室阻滯逸搏與逸搏心律心律失常臨床心電圖學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縮異位心動過速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心臟傳導阻滯竇房阻滯房內阻滯房室阻滯逸搏與逸搏心律心律失常臨床心電圖學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縮異位心動過速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心臟傳導阻滯竇房阻滯房內阻滯房室阻滯逸搏與逸搏心律心律失常臨床心電圖學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縮異位心動過速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心臟傳導阻滯竇房阻滯房內阻滯房室阻滯逸搏與逸搏心律心律失常臨床心電圖學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縮異位心動過速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心臟傳導阻滯竇房阻滯房內阻滯房室阻滯逸搏與逸搏心律高度AVB心律失常臨床心電圖學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縮異位心動過速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心臟傳導阻滯竇房阻滯房內阻滯房室阻滯逸搏與逸搏心律P與QRS無關,P頻率>QRS頻率;心室起搏點通常在阻滯部位稍下方;如位于希氏束及其近鄰,心室率40~60次/分,QRS波群正常,心律較穩定;如位于室內傳導系統的遠端,心室率<40次/分,QRS波群增寬,心律不穩定。⑷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心律失常臨床心電圖學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縮異位心動過速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心臟傳導阻滯竇房阻滯房內阻滯房室阻滯逸搏與逸搏心律心律失常臨床心電圖學心律失常臨床心電圖學三度AVB,室性逸搏;起搏器治療心律失常臨床心電圖學
可根據QRS波群的時限是否大于0.12s而分為完全性與不完全性束支傳導阻滯。左束支傳導阻滯右束支傳導阻滯左前分支傳導阻滯左后分支傳導阻滯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縮異位心動過速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束支與分支阻滯逸搏與逸搏心律心臟傳導系統心律失常臨床心電圖學
QRS時限≥0.12s
V1導聯呈rsR?或M型,為特征性改變,V1R?波粗鈍,R峰時間>0.05s
I、V5、V6呈qRS型,S波增寬有切跡,時限≥0.04s;aVR導聯呈QR型,其R波寬而有切跡
V1、V2導聯ST輕壓低,T波倒置;I、V5、V6T波方向一般與終末S波方向相反,仍為直立
不完全右束支阻滯QRS時限<0.12s。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縮異位心動過速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束支與分支阻滯右束支傳導阻滯逸搏與逸搏心律心肌電生理竇性心律及竇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縮異位心動過速撲動與顫動傳導異常束支與分支阻滯右束支傳導阻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自愿替班協議書范本
- 看管水庫協議書范本
- 建設扶貧車間協議書
- 研發項目立項協議書
- 藥品寄存協議書模板
- 委托承辦會議協議書
- 重慶大足法院協議書
- 租房鋪面出租協議書
- 美國買房協議書樣本
- 紙質股票轉讓協議書
- 統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習作《形形色色的人》精美課件
- 急診科與住院部臨床科室的患者交接制度與流程
- 2025屆山西省晉中市高三下學期適應性訓練考試(二模)英語試題+答案(原卷版+解析版)
- 2024北京朝陽區高二(下)期末英語試題和答案
- 2025年上半年安徽淮北市建投控股集團限公司招聘39人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原料藥行業趨勢及市場前景分析報告
- Unit1-3短語與句子英語七年級下冊
- 高考一輪復習:有機化合物的命名 課件 2025屆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 低鈉鹽在高血壓防控中的意義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數學八年級下冊期中檢測卷(含答案)
- 皮炎護理查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