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CSF 0002-2020 海洋牧場在線監測信息化建設技術規范_第1頁
T-SCSF 0002-2020 海洋牧場在線監測信息化建設技術規范_第2頁
T-SCSF 0002-2020 海洋牧場在線監測信息化建設技術規范_第3頁
T-SCSF 0002-2020 海洋牧場在線監測信息化建設技術規范_第4頁
T-SCSF 0002-2020 海洋牧場在線監測信息化建設技術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團體標準海洋牧場在線監測信息化建設技術規范中國水產學會發布Ⅲ前言 2規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4原位在線監測系統建設 4.1監測內容 4.2岸基設施 4.3系統構成 4.4系統技術指標 4.5驗證方法 4.6調試試驗 4.7安裝布放 5海洋牧場信息平臺建設 5.1網絡設施 5.2信息發送與接收 5.3信息存儲 5.4信息展示 5.5信息安全 5.6信息備份 6運行維護 6.1常規巡視 6.2原位在線監測系統維護保養 6.3海洋牧場信息平臺運行維護 6.4驗證方法 7報告編制 7.1報告形式 7.2編制內容 附錄A(資料性附錄)在線監測系統一般架構圖 附錄B(規范性附錄)線纜接口定義 附錄C(規范性附錄)數據定義 附錄D(資料性附錄)運行維護記錄表 Ⅳ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這些專利的責任.本標準由中國水產學會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浙江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廣東海洋大學、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大連海洋大學、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工程研究所、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1海洋牧場在線監測信息化建設技術規范本標準規定了海洋牧場原位在線監測系統、信息平臺建設的技術要求和建設后運行維護、報告編制的要求,并給出了對應的證實方法.本標準適用于基于實時在線監測系統的海洋牧場監測信息化建設.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2763.2海洋調查規范第2部分:海洋水文觀測GB/T13972—2010海洋水文儀器通用技術條件GB/T14914.2海洋觀測規范第2部分海濱觀測GB17378.1海洋監測規范第1部分:總則GB/T17626.5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浪涌(沖擊)抗擾度試驗HY016.6—1992海洋儀器基本環境試驗方法試驗N:溫度變化試驗SC/T9416人工魚礁建設技術規范SC/T9417人工魚礁資源養護效果評價技術規范3術語和定義GB/T15920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復列出了SC/T9111—2017中的某些術語和定義.3.1海洋牧場marineranching基于海洋生態系統原理,在特定海域,通過人工魚礁、增殖放流等措施,構建或修復海洋生物繁殖、生模式.[SC/T9111—2017,定義3.1]3.2海洋牧場監測信息化建設informationconstructionofmarineranchingmonitoring為獲取海洋牧場監測數據及水下高清視頻并進行實時傳輸與發布而進行的海洋牧場原位在線監測系統及信息平臺的建設工作.3.3原位在線監測系統inGsituonlinemonitoringsystem依托岸基站并通過線纜進行電力供給與通信以實現對海洋牧場生態環境及水下視頻原位在線監測的系統.3.4通過線纜為海底觀測平臺進行電力供給與信息傳輸,并與地面網絡連接進行觀測信息遠程傳輸的系統.注:岸基控制系統一般應位于岸基建筑物或防水密封箱內.23.5電力信息傳輸系統power&informationtransmissionsystem連接海底觀測平臺和岸基控制系統進行電力和信息實時傳輸的系統.3.6海洋牧場信息平臺informationplatformofmarineranching依托于服務器或工作站,負責觀測信息存儲、在線展示和統計分析的平臺.4原位在線監測系統建設海洋牧場監測信息化建設中,原位在線監測系統的監測內容應符合GB17378.1對監測要素加要素.水深、水溫、鹽度監測要素準確度及分辨率應不低于GB/T12763.2規定的準確度等級3級要求.葉綠素準確度應不低于±0.02μg/L、分辨率應不低于0.03μg/L,溶解氧準確度應不低于±0.2mg/L、分辨率應不低于0.01mg/L,pH準確度應不低于±0.2、分辨率應不低于0.05,濁度準確度應不低于全量程的±2%、分辨率應不低于0.05NTU.視頻分辨率應不低于1920p×1080p.原位在線監測系統監測頻次宜設置如下:b)水下高清視頻連續不間斷.c)剖面海流每10min一次,海浪應與GB/T14914.2對海浪自動儀器觀測的采樣時間間隔要求一致,磷酸鹽、硝酸鹽、氨氮等要素每30min一次.各監測要素的監測方法如下:a)水深、水溫、鹽度、葉綠素、溶解氧、濁b)水下高清視頻宜采用海底定點在線監測.c)剖面海流宜采用海底定點在線剖面監測,磷酸鹽、硝酸鹽、氨氮等要素宜采用海底定點原位在線監測.4.2岸基設施岸基控制系統布放現場應提供獨立建筑物或尺寸不小于1m×1m×2m的防水密閉箱.岸基控制系統布放現場應能接入穩定市電,電壓波動應不大于±10%,具有可靠接地保護,同時配備不低于15min電力供給的不間斷電源.岸基控制系統布放現場應能接入外部網絡,上傳帶寬應不低于6Mbps.場地設施應通過現場探勘檢視驗證.電源設施應通過專用測量工具現場測量驗證.網絡設施應通過通用測試手段現場測試驗證.34.3.1原位在線監測系統宜包括海底觀測平臺、岸基控制系統、電力信息傳輸系統,并與海洋牧場信息平臺通過網絡連接.架構圖參見附錄A中的圖A.1.4.3.2海底觀測平臺宜包括平臺框架、儀器設備、密封控制艙(內含數據采集控制系統).布放于海底,用于儀器設備的集成搭載.4.3.3岸基控制系統宜包括岸基控制箱、供電管理模塊、監測控制模塊、信息傳輸模塊,各模塊位于岸基控制箱內部.岸基控制系統與海底觀測平臺的密封控制艙通過電力信息傳輸系統連接,用于海底觀測平臺的能源供給控制和信息中轉傳輸.4.3.4電力信息傳輸系統宜由具有防水耐壓功能的傳輸線纜及水密連接件組成,連接密封控制艙和岸基控制系統,用于電力供給與數據傳輸.4.4系統技術指標4.4.1海底觀測平臺平臺框架應滿足以下技術要求:a)平臺框架水中重量應不低于100kg;b)平臺框架應使用耐海水腐蝕材料加工,應采取防生物附著措施;c)平臺框架若采用管材、方鋼等中空材料加工,應進行打孔透水處理;d)平臺框架應為各搭載儀器配備固定裝置,搭載儀器不宜置于框架外緣范圍外;e)平臺框架應預留擴展加載儀器空間;f)平臺框架應在表層浪高不超過5m時保持穩定;g)平臺框架應防傾斜、防拖拽、防淤泥沉積.觀測儀器應符合GB/T13972—2010對海洋水文儀器通用技術條件的規定,同時應滿足以下技術要求:a)儀器設備應在檢定合格有效期內;b)儀器設備測量準確度及分辨率應滿足4.1對監測指標的要求;c)儀器設備應采用行業通用水密連接件;d)儀器設備應具備通用的數字信號和模擬信號傳輸功能;e)儀器設備工作電壓應不大于48V,功耗應不大于50W;f)儀器設備工作水深應不小于200m;g)宜采用具有獨立防腐蝕、防生物附著措施的儀器設備..1密封控制艙艙體應滿足以下技術要求:a)控制艙艙體耐壓應不小于3MPa;b)艙體內部正常工作時溫度應不高于50℃;c)控制艙儀器線纜接口應明確標識接入儀器設備名稱,線纜接口定義應符合附錄B中表B.1的要求;d)控制艙艙體宜加注標識,標識內容可包括制造單位、系統型號規格、聯系方式等..2數據采集控制系統應滿足以下技術要求:a)宜采用模塊化集成控制方式;b)應具備擴展集成功能,可接入其他儀器設備;4c)應具備動態監控功能,可實現對搭載儀器設備的狀態監測和在線控制;d)應對關鍵控制模塊及供電模塊進行物理冗余備份;e)應具備視頻處理功能,可兼容常見外部視頻流輸入,編碼壓縮處理生成滿足HTTP、RTMP、RTSP等格式的視頻流輸出;f)應兼容同一監測要素不同品牌、不同型號的儀器設備;g)應具備故障隔離功能,單臺儀器設備工作異常應不影響系統整體工作;h)應具備電磁兼容功能;i)應符合相關環境試驗要求.4.4.2岸基控制系統岸基控制箱應滿足以下技術要求:a)岸基控制箱材質應防霉、防潮、防鹽霧、防雷擊;b)岸基控制箱應可獨立控制海底觀測平臺及岸基控制系統供電,應具有海底觀測平臺工作電壓及電流顯示功能;c)岸基控制箱體宜加注標識,標識內容可包括制造單位、系統型號規格、聯系方式等.供電管理模塊供電管理模塊應滿足以下技術要求:a)輸入電源電壓應為AC220V,電壓波動范圍不超過±10%;b)輸出電源電壓一般應為DC300V,最大輸出功率應不低于300W,同時具有DC5V、DC12V、DC24V等輸出方式;c)應配備不低于15min電力供給的不間斷電源.監測控制模塊監測控制模塊應滿足以下技術要求:a)應具備現場無人值守的加電自啟動功能;b)應具備重新加電自啟動后記憶恢復功能;c)現場對某一儀器設備的調試應不影響其他儀器設備的正常工作.數據傳輸模塊數據傳輸模塊應滿足以下技術要求:a)應可根據現場網絡環境進行接入網絡的調整;b)有線網絡數據傳輸帶寬應不低于6Mbps,無線網絡應兼容市場通用網絡.4.4.3電力信息傳輸系統傳輸線纜應滿足以下技術要求:a)線纜密度應大于海水密度,耐壓應不小于3MPa;b)線纜破斷力應不小于20kN;c)線纜宜采用2芯鎧裝線纜,傳輸速率應不低于6Mbps;d)線纜傳輸壓降應不大于6V/km.水密連接件水密連接件應滿足以下技術要求:a)應采用行業通用水密連接件;b)連接件耐壓應不小于3MPa.4.5驗證方法4.5.1海底觀測平臺5中的a)~e)項應提供設計圖紙及加工證明,中的f)~g)項應提供實驗室力學計算證明.中的a)~g)項應提供儀器說明書,若儀器說明書未提及此項或為自加工儀器,則應提供相應加工或試驗證明..1中的a)項應提供耐壓測試試驗證明,.1中的b)~d)項應提供相關試驗證明或加工證明..2中的a)~e)項應提供數據采集控制系統說明書驗證..2中的f)項應提供相應更換案例證明材料,若無更換案例證明材料,則應通過現場進行更換實驗的方法進行驗證..2中的g)、h)、i)3項應由技術人員進行調試試驗進行驗證:.2中的g)項應進行故障隔離試驗,試驗應對海底觀測平臺密封控制艙電源輸出引腳進行任意短接,若控制艙內部儀器設備控制板電源輸出保護、且不影響其他儀器設備正常供電及數據采樣,則試驗通過..2中的h)項應進行電磁兼容試驗,試驗如符合GB/T13972—2010中5.6的規定,則試驗通過.規定,對密封控制艙進行高低溫試驗、溫度變化試驗、振動試驗、沖擊試驗、傾斜搖擺試驗、水靜壓力試驗,若系統保持正常工作,則試驗通過.4.5.2岸基控制系統應提供相應的加工設計圖紙等證明材料,或通過現場檢視及操作演示進行驗證.供電管理模塊應進行雷擊浪涌試驗,試驗應符合GB/T17626.5中浪涌(沖擊)抗擾度試驗的規定.監測控制模塊應通過現場測試進行驗證.數據傳輸模塊應通過測試帶寬進行驗證.4.5.3電力信息傳輸系統應提供產品說明書,若產品說明書未提及此項或為自加工產品,則應提供相應加工或試驗證明材料.水密連接件應提供產品說明書或加工證明材料.4.6調試試驗原位在線監測系統布放前,應按要求進行調試試驗,試驗應在實驗室將系統全部接入,聯調工作,若連續無故障運行7d×24h,則試驗通過.海洋牧場監測站位應位于人工魚礁、海藻場、海草床或其他構筑物投放海域,水域基本要求應符合SC/T9416對人工魚礁投放水域的相關規定.測站應避開淤泥底質,宜選取粗粒沙底質,坐底面積應不小于4m2,地形坡度應不大于20°,3級海況下海水能見度應不低于2m,距離目標監測魚礁適中.應由潛水員或水下機器人現場查勘驗證.布放船只應具備不低于1t的吊放能力,甲板作業面積應不小于4m×3m,應至少配備1名潛水員.64.7.3海底觀測平臺布放布放船只宜錨定作業,將海底觀測平臺吊放至距海底1m處,由潛水員對平臺進行位置調整以確定攝像頭角度,攝像頭應對焦于目標人工魚礁,與人工魚礁距離宜為2m~3m,位置合適后放至海底完成布放.海況超過3級,不宜進行海底觀測平臺布放.受海冰影響的海域,應避開海冰期布放.4.7.4岸基控制系統布放岸基控制系統宜布放于岸基建筑物或防水密閉箱內,布放區域應設置警示標志.4.7.5電力信息傳輸系統布放電力信息傳輸系統的布放應滿足以下技術要求:a)線纜應平鋪于海底表面,走線連接應無明顯交叉干涉;b)在岸基登陸地點及海底水流沖刷較大區域宜采用護套等方式進行防護;c)應盡量遠離航道、錨地、漁業生產作業區等區域.中的a)項應由潛水員現場查勘驗證;中的b)項應于布放結束后在岸基登陸點等相關區域現場查勘驗證;中的c)項應提供電力信息傳輸系統布放海域海圖驗證.5海洋牧場信息平臺建設應配備服務器,統一接收所有監測站點數據與視頻,服務器應具備不低于100個監測站點數據存儲容量,單個站點應保有不低于1年歷史數據.海洋牧場信息平臺應具備可公網訪問IP,上下行帶寬應不低于100Mbps,應滿足不低于50個監測站點數據接入,應保證不超過100個用戶同時在線訪問時可正常運行.監測站點可獨立配備拼接大屏、LED顯示器等展示設備.應通過服務器說明書對服務器存儲容量進行驗證.應通過第三方軟件評測并提供評測報告對平臺網絡技術要求進行驗證.5.2信息發送與接收5.2.1監測數據發送與接收監測數據通信包包括站點、協議、時間戳、包編號等公共信息定義,以及具體的業務數據或返回碼定義.通信包分為發送消息和接收消息兩種,表1規定了發送消息的接口格式,表2規定了接收消息的接口格式.表1發送消息的接口格式序號字段數據位大小中文名稱說明1<SOH>02開始符固定字符2<Site>22站點編號3<Protocol>42協議包含狀態信息、觀測數據、命令等協議4<TimeStamp>67時間戳BCD碼格式為yyyyMMddhhmmss5<Num>2包編號從每天零點重新計數,依次加16<Length>2包長度7序號字段數據位大小中文名稱說明7<Byte>1字節序0x00對應低序字節存儲在起始地址,0x01對應高序字節存儲在起始地址8<Backup>2備用位默認填充ffff9<Data>len流數據包括生態數據、剖面數據、波浪數據,具體數據格式應符合附錄C中表C.1、表C.2、表C.3的規定<EOT>len+214校驗和CRC校驗注:len代表字段<Data>流數據的數據長度.表2接收消息的接口格式序號字段數據位大小中文名稱說明1<SOH>02開始符固定字符2<Site>22站點編號3<Protocol>42協議編號包含狀態信息、觀測數據、命令等協議4<TimeStamp>67時間戳BCD碼格式為yyyyMMddhhmmss5<Num>2包編號接收包編號6<Length>2包長度7<Byte>1字節序0x00對應低序字節存儲在起始地址,0x01對應高序字節存儲在起始地址8<Backup>2備用位默認填充ffff9<Code>2返回碼0x0000表示成功,0x0001表示失敗重發<EOT>2校驗和CRC校驗5.2.2視頻數據接收系統應默認主動推送RTMP視頻流,信息平臺遠程端應可通過被動拉取RTSP視頻流.5.3信息存儲5.3.1監測數據存儲宜采用二級目錄存儲方式,能明確獲取該文件所屬具體海洋牧場站點、具體傳感器設備等基本信息,存儲目錄通常如下:AAA/BBB/其中,AAA:海洋牧場站點名稱;BBB:傳感器設備名稱.數據文件命名數據文件名宜包含傳感器名稱、時間信息,擴展名根據傳感器數據類型單獨調整,通常存儲數據默認采用txt擴展名.文件命名規則如下:EQ\*jc3\*hps19\o\al(\s\up7(XXX),其中)Y,EQ\*jc3\*hps19\o\al(\s\up7(YYY),XXX):EQ\*jc3\*hps19\o\al(\s\up7(M),5)dEQ\*jc3\*hps19\o\al(\s\up7(d),1)..tEQ\*jc3\*hps19\o\al(\s\up7(x),1)EQ\*jc3\*hps19\o\al(\s\up7(t),中)傳感器設備目錄名稱相同;YYYYG數據文件應按照逐行記錄的形式進行數據存儲.存儲格式宜為:xxxxxxxx為遞增編號;EQ\*jc3\*hps19\o\al(\s\up6(yyyy),其中)EQ\*jc3\*hps19\o\al(\s\up7(MM),yyy)EQ\*jc3\*hps19\o\al(\s\up7(d),G)EQ\*jc3\*hps19\o\al(\s\up8(d/),M)EQ\*jc3\*hps19\o\al(\s\up7(hh),MG)EQ\*jc3\*hps19\o\al(\s\up7(m),d/)EQ\*jc3\*hps19\o\al(\s\up7(m),h)EQ\*jc3\*hps19\o\al(\s\up7(s),:)EQ\*jc3\*hps19\o\al(\s\up7(sx),mm)EQ\*jc3\*hps19\o\al(\s\up7(x),s)EQ\*jc3\*hps19\o\al(\s\up7(x),s)EQ\*jc3\*hps19\o\al(\s\up7(xxxRaw),為時間戳)xxxxxxxx為遞增編號;8RawData為具體業務數據,參考5.2.1發送消息通信包data部分;\r\n為行結束符.5.3.2監測視頻存儲宜采用二級目錄存儲方式,能明確獲取視頻文件所屬具體海洋牧場站點、視頻設備等基本信息,存儲目錄通常如下:AAA/BBB/其中,AAA:海洋牧場站點名稱;BBB:視頻設備名稱.文件名應包含站點名稱、時間信息,因存儲視頻為RTMP流,默認宜采用flv擴展名,具體文件命名宜如下:XXXYYYYMMddhhmm.flv其中,XXX:與中二級目錄中海洋牧場站點名稱相同;YYYYMMddhhmm:日期時間戳;如XXX201801010100.flv.存儲方式視頻文件存儲方式應可手動配置選擇,默認按照時間先后順序存儲.視頻流URL視頻流URL宜采用多級目錄命名方式,能夠明確獲取該視頻流所屬具體層級海洋牧場站點,具體文件目錄宜如下:rtmp://IP:Port/live/AAA/BBB/CCC1….其中,IP:服務器IP地址;Port:服務器端口號,默認1935;AAA/BBB/CCC1…:根據海洋牧場層級數量進行劃分,最后一層級為海洋牧場站點,并進行數量編號,以數字依次遞增如rtmp://IP:1935/live/山東/威海/CCC1、CCC2….5.4信息展示在線網站應滿足以下技術要求:a)應具備普通用戶、直屬用戶、系統管理員多級權限管理功能,實現功能管理和信息展示區分;b)應能以曲線、表格等形式在線實時展示系統狀態信息、監測數據信息,應能在線直播實時視頻;c)應可展示歷史數據的時間變化,應可回放歷史視頻;d)應可設置預警臨界值,對系統工作異常和監測要素異常進行報警;e)應具備接入新增監測站點的功能.手機APP或微信小程序應滿足以下技術要求:a)用戶可通過手機號進行注冊、綁定、登錄;b)應具備普通用戶、直屬用戶、系統管理員多級權限管理功能,實現功能管理和信息展示區分;c)應能以曲線、表格等形式在線實時展示系統狀態信息、監測數據信息,應能在線直播實時視頻;d)應可設置預警臨界值,對系統工作異常和監測要素異常進行報警,并主動推送報警信息;e)應具備接入新增監測站點的功能.5.5信息安全信息平臺數據與視頻的存儲、保管、共享、發布和使用應遵守國家保密法律、法規的規定.95.6信息備份5.6.1岸基控制系統信息備份岸基控制系統應具備不少于6個月的觀測數據臨時備份存儲功能.5.6.2服務器信息備份各站點服務器應具備磁盤陣列備份支持功能.6運行維護應每3個~4個月現場巡視海洋牧場監測站點,檢查岸基控制系統現場電力、網絡等環境,并填寫常規巡視記錄表,格式參見附錄D中的表D.1.應每天查看海洋牧場信息平臺運行狀況,保障數據的實時傳輸、質量控制和有效存儲,并填寫信息平臺運行狀況記錄表,格式參見表D.2,數據在線率應達95%以上.6.2原位在線監測系統維護保養應對海洋牧場原位在線監測系統定期進行維護,保障監測的準確性,并填寫監測系統維護保養記錄表,格式參見表D.3.水下攝像設備維護周期應不超過6個月,犧牲陽極維護周期應不超過6個月,海底觀測平臺框架及其他儀器設備維護周期應不超過12個月.系統維護應包括平臺框架維護保養,生物附著處理,傳感器清洗定標,密封控制艙內部電路檢查測試,犧牲陽極、防護罩、O型圈等易耗品替換.6.3海洋牧場信息平臺運行維護應每周對水下視頻文件進行剪輯分類整理.應對信息平臺故障進行應急處理,響應時間應不超過24h,并填寫故障應急處理表,格式參見表D.4.6.4驗證方法應提交?常規巡視記錄表??信息平臺運行狀況記錄表??監測系統維護保養記錄表??故障應急處理表?對系統運行維護狀況進行驗證.7報告編制海洋牧場監測信息化建設單位應每隔12個月撰寫監測報告,并向上級管理部門提交監測數據及監測情況分析報告.7.2編制內容監測報告應至少包含以下內容:a)海洋牧場在線監測系統建設情況;b)海洋牧場在線監測系統運行情況;c)海洋牧場在線監測系統維護情況;d)海洋牧場生態環境數據分析;e)海洋牧場視頻數據分析.附錄A(資料性附錄)在線監測系統一般架構圖在線監測系統一般架構圖見圖A.1。網絡網絡數據分析顯示系統岸基控制箱供電管理模塊監測控制模塊信息傳輸模塊岸基控制系統海面電力信息傳輸系統海底觀測平臺平臺框架觀測儀器水下控制系統水密組件圖A.1在線監測系統一般架構圖附錄B(規范性附錄)線纜接口定義見表B.1.表B.1線纜接口定義序號線纜類型線序顏色定義12芯線纜黑VCC白GND24芯RS232線纜黑VCC白GND紅RS232Rx綠RS232Tx34芯RS485線纜黑VCC白GND紅DATA+綠46芯RS232線纜黑DATA-VCCDATA-白GND紅RS232Rx綠RS232Tx橙RS232GND藍N/C56芯RS485線纜黑VCC白GND紅RS422DATA+綠RS422DATA+橙RS422RS422DATA-藍RS422RS422DATA-68芯網絡攝像頭線纜黑GND白GND紅VCC綠VCC橙藍TxData-TxTxData-白黑白紅RxData-RxRxData-7SDI攝像頭線纜黑VCC白GND紅RS232Rx綠RS232Tx橙RS232GND藍N/CCoGCoGAx線無SDI視頻線附錄C(規范性附錄)C.1生態環境數據定義見表C.1.表C.1生態環境數據定義字段序號英文名稱中文名稱單位1SerialNum序列號2TimeStamp時間戳3Temperature溫度℃4Salinity鹽度5Depth水深m6Chlorophyll葉綠素μg/L7DO溶解氧mg/L8pHpHpH9Turbidity濁度NTU注1:各字段以“;”分隔符分割,如SerialNum;TimeStamp;Temperature;Salinity;Depth;Chlorophyll;DO;pH;Turbidity.注2:后續以“;”分隔符增加磷酸鹽、硝酸鹽、氨氮等要素(單位mg/L).C.2剖面流速數據定義見表C.2.表C.2剖面流速數據定義字段序號英文名稱中文名稱單位1SerialNum序列號2TimeStamp時間戳3CellN剖面層4Head艏向°Pitch傾斜Roll橫搖5Cell1EastVelocity剖面層數1東向流速mm/sCell1NorthVelocity剖面層數1北向流速Cell1UpVelocity剖面層數1上向流速6……mm/s…………7CellNEastVelocity剖面層數N東向流速mm/sCellNNorthVelocity剖面層數N北向流速CellNUpVelocity剖面層數N上向流速注:各字段以“;”分隔符分割,字段內部以“,”分隔符分割,如SerialNum;TimeStamp;CellN;Head,Pitch,Roll;Cell1EastEQ\*jc3\*hps15\o\al(\s\up0(Veloc),locity)ity,Cell1NorthVelocity,Cell1UpVelocity;,,;CellNEastVelocity,CellNNorthVelocity,CellNUpVeGC.3波浪數據定義見表C.3.表C.3波浪數據定義字段序號英文名稱中文名稱單位1SerialNum序列號2TimeStamp時間戳3H3有效波高m41/10大波波高m5Hmax最大波高m6Tp波峰值周期s7Tz平均周期s8DirTp波峰值波向°9DirMean平均波向°注:各字段以“;”分隔符分割,如SerialNum;TimeStamp;H3;H10;Hmax;Tp;Tz;DirTp;DirMean.(資料性附錄)運行維護記錄表D.1常規巡視記錄表見表D.1.表D.1常規巡視記錄表序號類型巡視項目檢查/測試內容檢查/測試結果1系統運行檢查岸基輸出電壓岸基輸出電壓DC300V岸基輸出電流岸基輸出電流70mA~250mA2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