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站驗證和簇優化的案例分析》7400字_第1頁
《單站驗證和簇優化的案例分析》7400字_第2頁
《單站驗證和簇優化的案例分析》7400字_第3頁
《單站驗證和簇優化的案例分析》7400字_第4頁
《單站驗證和簇優化的案例分析》7400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STYLEREF"標題1"第1章引言單站驗證和簇優化的案例分析目錄TOC\o"1-2"\h\u11188摘要 112269第1章引言 2189671.1研究背景 2249731.25G網絡現狀以及基站選址方法介紹 26654第2章5G網絡維護方法 387372.15G網絡覆蓋優化方法 3111362.2單站驗證 4182982.3簇優化 513050第3章單站驗證和簇優化的案例分析 8151363.1單站驗證案例分析 8266003.2簇優化案例分析 1025173類型序列:技術類-NR 1016242第4章結論 125853結束語 12摘要近年來,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已成為通信業界和學術界的熱門話題。5G以其超高的峰值速率、超低的時延和極快的頻譜效率,在社會和人類社會的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現有的5G移動網絡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某些基站的覆蓋能力較差。一旦基站部署后沒有及時維護,就會出現通信小區覆蓋的漏洞,導致網絡數據傳輸中斷。浙江嘉興移動于2020年下半年,開展了5G網絡建設。通過網絡測試和維護,驗證了5G網絡架構下業務接入的功能,積累了5G單站驗證、集群優化和覆蓋優化的經驗,作者通過課程實踐頂崗實習,積極參與嘉興移動公司5G實際測試和維護項目,悉心學習相關標準和實操流程,認真撰寫出附錄A《單站驗證和簇優化的案例》和本論文。本文主要針對5G網絡優化的方法,結合5G網絡中單站驗證和集群優化的案例,重點闡述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首先,介紹了5G網絡的現狀和基站的定位方法。其次,詳細展示了5G基站維護的內容。最后,結合單站驗證和集群優化的案例,分析了現有5G網絡中的覆蓋問題及其解決方案。關鍵詞:5G網絡;覆蓋優化;簇優化;單站驗證第1章引言1.1研究背景當今社會,由于對移動數據的需求日益增長以及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移動數據流量的劇增使得現有網絡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即5th-Generation)應運而生。帶來了網絡容量、超高峰值速率、超低時延和極快頻譜效率的提升,但在覆蓋方面仍有一些缺陷有待解決。[1]1.25G網絡現狀以及基站選址方法介紹目前,由于MIMO技術、基帶芯片技術和智能天線技術的快速發展,5G移動網絡進入了一個新的快速普及階段。基于現有的5G移動網絡,人們開發了生活在線支付、網上手機銀行、移動社交網絡、在線學習等移動軟件,在社交移動數據共享和業務運營能力方面有了質的提升。城市是5G移動網絡的重要應用領域之一。在一個很小的區域內有成千上萬的用戶。5G移動網絡還承載了許多業務和數據。由于5G移動網絡的固有特性,其對城市建筑、地下防空洞等障礙的滲透能力極弱。因此,需要對網絡信號進行實時跟蹤和分析,及時發現無縫覆蓋的漏洞,加強數據通信的可靠性和連續性,從而保持5G移動網絡的無縫覆蓋。[2]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被認為是5G的主要驅動力,因為它們需要超密集地部署小型基站,以滿足日益增長的交通需求。(ThemobileInternetandInternetofThingsareconsideredthemaindrivingforcesof5G,astheyrequireanultra-densedeploymentofsmallbasestationstomeettheincreasedtrafficdemands.)[3]隨著時代的興衰,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移動通信已經發展成為水、電、公路等同等重要的基礎設施。然而,與水、電、公路等基礎設施相比,人們對移動通信的認識明顯不足,甚至對通信輻射存在一些誤解,導致一些通信基礎設施被人為破壞,抑制了中國通信產業的發展。5G移動通信建設不僅是搶占我國通信技術制高點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我國數字化水平的重要舉措。然而,5G基站定位的成功率大大制約了5G通信網絡的發展,直接影響了5G網絡的持續覆蓋和商用測試,甚至影響了5G智能應用、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未來工業應用。在5G移動通信基礎設施建設不暢的背景下,5G基站定位的成功率極為重要。目前,5G基站的定位是在優化現有基站資源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將宏觀和微觀基站相結合,利用基于GPS的定位來替代相對傳統的定位模式,從而提高5G基站定位的成功率。[4]選址建設好基站之后,伴隨著5G移動網絡的建設站點的日益增多,網絡運行和維護工作中的優化課題應運而生。第2章5G網絡維護方法2.15G網絡覆蓋優化方法良好的無線覆蓋是保障移動通信網絡質量和指標的前提,結合合理的參數配置才能得到一個高性能的無線網絡。以下為5G網絡覆蓋優化的兩種方法。2.1.1工程優化調整工程優化包括站點射頻優化調整和站點補償。NR(即NewRadio,全新空口設計的5G標準)覆蓋優化優先考慮工程的優化和調整,以提高覆蓋范圍。對于需要壓下的傾斜角度,優先調整機械傾斜角度,且整體傾斜角度不得大于15度,向上傾斜角度優先通過電子傾斜角度的調整,并且具體的工程優化調整如下。射頻優化和調整:一旦規劃區域內的所有現場安裝和單站驗證工作完成,射頻優化工作將立即開始。在項目工程量大,但時間緊缺的情況下,為了趕上進度,項目團隊將在一些站點的安裝完成后開始射頻優化。當超過80%的站點總數被構建在集群中時,可以執行RF(即RadioFrequncy,射頻)優化。這是優化的主要階段之一。其目的是在優化信號覆蓋的同時控制試點污染,具體工作還包括鄰居列表的優化。若射頻優化調整后采集的路試、電話系統等指標滿足KPI要求,則射頻優化階段結束,進入參數優化階段。否則,再次分析數據并重復調整,直到滿足所有KPI要求。主要為方位和機械下傾角優化調整,即通過物理方位優化調整保證天線主瓣方向覆蓋道路,加強道路覆蓋,禁止使用旁瓣覆蓋道路;同時,結合機械向下傾斜的優化調整,加強覆蓋,減少重疊覆蓋。對于小于或等于15度的機械向下傾斜,如果需要向上和向下傾斜角度,則首先調整電子向下傾斜角度,但是,電子向下傾斜角度不得低于-5度。如果需要下傾角,則應首先調整機械下傾角,但機械下傾角不得大于15度。在傾斜角度優化的過程中,請參考圖2-1(凱瑟琳工具圖例)。圖2-1凱瑟琳工具圖例站點補償:對于站間距過大或周邊區域受阻時無法解決的覆蓋問題,現場進行了優化,需要增加站補償點,此外,對于站間距超過800m的推薦中間位置,宏站是直接添加的。對于阻塞和弱覆蓋距離(如小于100m)的,可以采用微站解決方案,有條件優先通過普通宏站。2.1.2基于后臺參數優化調整添加相鄰區域:網絡質量問題可能是覆蓋區域的流量變化太大,存在高干擾,硬件配置導致的上下不平衡使得流量低,存在弱覆蓋,相鄰區域缺失。經過單站驗證和頻率鎖定測試等反復路測,確定相鄰小區的缺失分配導致NR小區異常切換失敗。所謂鄰居缺失分配,是指激活的扇區和不活躍的扇區之間不存在鄰居關系。可能是兩個小區的信號在其覆蓋區域內重疊,兩者之間的鄰居關系沒有定義;也可能在相鄰區域找到一個強信號,但在沒有切換和掛機后,直接重新選擇這個信號。因此,在實踐中,如果兩個小區之間存在物理(實際)重疊(交叉)覆蓋區域,則將其設置為鄰居關系,通過添加鄰居關系來調整NR小區站。[5]2.2單站驗證2.2.1單站驗證概述作為網絡整體優化的基礎,單站優化的目的是保證各基站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滿足工程規范要求,軟硬件配置與規劃方案一致,單站優化的KPI指標和服務性能滿足相應要求。盡量把后期可能影響全網優化的問題,在前期解決,從而為后期更高層次的網絡優化打下良好的基礎。2.2.2單站驗證流程單站驗證主要完成的任務是測量信息的驗證。具體包括基站的經緯度等基本信息,檢查基站天線饋源系統是否與設計一致(方位角、下傾角、懸掛高度、天線型號),并采用路試方法檢查是否存在天線饋源反向的情況;檢查站點配置參數與網絡優化規劃參數(TAC,PCI,鄰居等基本參數)是否一致;檢查基站是否健康,是否可以移交給網絡(硬件報警,輸出功率,傳輸延遲&帶寬,底部噪聲);檢查基站覆蓋是否正常(路試檢查試點RSRP、SINR);測試站點的服務性能是否達標(附件/訪問性能、上傳/下載速率、PinG延遲、語音服務等)。[6]2.3簇優化2.3.1簇優化概述集群優化是將整個網絡劃分為若干個區域,每個集群區域劃分為15-25個基站,并對每個區域內的基站進行調整,使RSRP、SINR、上傳下載速率、切換、丟棄速率等指標達到規定要求。集群優化內容和目標如下:基站集群優化的前提和準備工作;路測和路測數據后處理分析的詳細過程;用于判斷集群優化工作的KPI指標說明等。集群優化階段所做的工作主要包括:覆蓋優化、干擾優化、切換優化、斷開、速率優化等。基本上,集群優化是一個重復的測試過程,發現和分析問題,優化調整,重新測試驗證,直到達到集群優化的目標KPI。2.3.2簇優化準備首先,進行簇優化準備事項,具體包括如下工作。1.分簇。單站優化后,工作人員根據分簇對網絡進行優化。分簇優化是指在一定范圍內,針對若干個獨立的基站(每個分簇一般包含15~25個基站)進行特定項的優化。基站集群劃分的主要依據是地形、區域環境特征、同一TAC區域等信息。每個基站集群中包含的基站數量不應太大,并且每個基站集群之間的覆蓋區域應具有相應的重疊區域,這就防止了在每個集群邊緣形成孤島站點(即相鄰集群的任何站點都不能提供連續的覆蓋)。2.確認集群的基站狀態。本項工作的目的是了解并確保測試集群中每個站點的狀態。例如:特定站點的地理位置,站點是否開放,站點是否正常運行,無告警,場地的邏輯鄰域關系等相關工程參數的配置,場地的目標覆蓋區域。3.規劃測試路線。測試路線應該能夠占用待測試集群中的所有開放車站。如果測試區域內有主要道路或擁擠區域,則相應地,需要選擇這些路線作為測試路線。測試路由應通過具有相鄰群集的重疊區域,以測試群集的重疊區域的網絡性能,包括鄰居關系的正確性。測試路線應指示車輛行駛方向,測試路線應盡可能考慮當地的駕駛習慣。測試路由需要保存在工作軟件Mapinfo的tab格式中,以便在后續的優化驗證測試中保持相同的測試路由。影響試驗路線設計的一個重要因素是集群中車站的開放比例。對于集群優化在集群內車站開工率小于80%的情況下,試驗路線在設計時需要盡量避免通過未開通車站的目標覆蓋區域,盡量保證試驗路線的連續覆蓋。實際上,道路測試數據中會包含一些覆蓋孔區的異常數據,這些數據直接影響覆蓋范圍和業務性能的測試結果。對于這些異常數據,在道路測試數據的后處理分析過程中需要進行過濾。4.測試工具準備和檢查。優化前準備測試軟件、分析軟件、測試終端、筆記本電腦、電子地圖、車載變頻器、GPS、測試車輛等。[7]2.3.3簇優化內容和方法1.覆蓋優化。首先,檢查無覆蓋區域和弱覆蓋區域。通過將實測數據與網絡規劃時設計的數據進行比較,確定了弱覆蓋區域規劃設計中的主控區域。找出該地區覆蓋率低的原因,并在必要時前往現場進行調查。根據分析結論和調查結果,提出了解決方案。通常的調整方法是天線方向角,下傾角(機械,電子),高度等;并通過背景調整功率和天線重量。在天線饋源調整和參數調整不起作用的情況下,提出了增加天線站的建議。從測試軟件中導出相應服務單元的PCI索引圖,通過查看索引圖找到主控單元的不可見區域,從而調整天線饋源(硬調整)和相應的切換閾值(軟調整)等參數,以進一步鎖定問題區域中的相應主小區。該軟件還可以顯示指定基站或指定小區的覆蓋范圍。如果某個小區的信號分布較寬,并且在相鄰小區的覆蓋范圍內約有一到兩匝信號,則表明該小區存在過面積覆蓋現象。如果天線懸架太高或天線饋電角度不合適,則覆蓋面積可能太大。相鄰小區會受到切換覆蓋的小區的干擾,導致質量下降。對于存在跨區域覆蓋問題的小區,可以通過調整天線方向角度、下傾角和天線懸掛高度來控制覆蓋,從而保證覆蓋范圍與設計基本一致。在解決跨區域覆蓋時,應注意覆蓋孔和弱覆蓋的負面影響。2.干擾優化。主要進行無線環境干擾噪聲測試。首先鎖定要測試的群集區域中的所有基站,包括那些可以覆蓋測試區域中的其他基站的基站。然后,用掃頻掃描(建議掃描頻帶的帶寬大于實際系統帶寬)在測試區域中掃描待測小區的相應頻帶。通過檢查掃描測試的底部噪聲來檢查是否存在外部干擾。如果網絡外部存在干擾,則可以進一步確定干擾源,然后消除干擾。其次進行下行干擾問題分析。通過DT測試中接收到的SINR指標數據定位問題,通過顯示SINR指標圖從指標圖中識別出SINR的惡化區域。同時,檢查惡化區域下游覆蓋的rsrp指數。如果下游覆蓋的rsrp指數值也較差,則可以將其識別為覆蓋問題,并在覆蓋問題分析中解決。如果rsrp良好而SINR較差,則可以確認發生下行鏈路干擾問題,并可以分析和解決干擾的原因。接著進行上行干擾問題分析。上行干擾問題是通過掃描頻率測試來判斷每個小區的底部噪聲。在測試區域中沒有UE接入的情況下,執行上行鏈路RSSI跟蹤測試。如果小區底部噪聲過高,確認上行干擾問題,分析解決干擾原因。3.速率優化。對于低速率的問題,工作人員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進行操作:首先排查硬件告警、故障日志:告警重點關注MIMO類license超限后,會導致終端rank限制在Rank1調度。其次進行終端能力排查:SIM卡開戶排查(gNodeB會跟蹤核心網下發的AMBR信息,對終端用戶進行速率限制,即終端用戶的上行、下行速率不超過對應的上下行AMBR。用戶的QCI信息,會與基站側的QCI級的PDCP、RLC相關定時器參數(包含SNbit數、RLC模式等)進行關聯,從而影響到用戶的吞吐率性能。)再對通道校正進行排查:通道校正成功才能確保下行吞吐率性能。接著對干擾排查:上行干擾會影響SRS和PUSCH解調性能,嚴重影響吞吐率性能,正常情況下底噪在-116dbm左右。常見干擾有:服務小區和周邊鄰區子幀配比不一致;還回干擾;外部無線通信系統干擾;LTETDD3.5G對NR3.5G的干擾;NR小區幀偏置錯誤引起的干擾。最后進行參數核查:其他影響下行速率的因素:DLGrant不足、下行MCS和BLER、RANK。4.切換優化。相鄰小區不匹配、乒乓切換、切換過晚過早等問題會導致切換失敗,解決方法如下:增加邏輯相鄰小區關系(4-4、4-5、5-5);排查并解決PCI模三干擾和重疊覆蓋問題。5.報警和硬件故障排除。首先,可以通過后臺網絡管理來查詢基站是否有報警條件;其次,在測試過程中,如果無法正常接收小區信號或無法正常訪問小區,應該及時與后臺的工作人員聯系,通過后臺查看集群中特定基站或特定小區的狀態,在小區重啟、基站重啟等操作無法解決問題后,可以向項目或維護發送賬單進行故障處理。[8]第3章單站驗證和簇優化的案例分析3.1單站驗證案例分析案例名稱:住宅樓中NR網絡高路損導致感知異常引起投訴案例關鍵詞:深度覆蓋、感知異常、高路損類型序列:技術類-NR問題描述:2021年春節期間,嘉善客戶反饋在學仕嘉園27棟501室內窗口處NR網絡下微信圖片無法發送。用戶占用11582513-213小區(Z11582513嘉善魏塘李家小區CRAN嘉善博文府邸東_213,PCI329),如圖3-1(投訴問題圖例)所示。投訴位置以及占用小區占用小區距離投訴位置距離圖3-1投訴問題圖例原因分析:低速率有以下原因:覆蓋問題:弱覆蓋、重疊覆蓋、過覆蓋;故障問題:CC板、VBP板、AAU等設備故障、基站吊死;干擾問題:其他制式頻段造成雜散干擾、阻塞干擾、互調干擾等系統間干擾;學校考試、會議干擾器干擾等外部干擾;失步等小區間干擾;參數問題:鄰區漏配、X2配置、切換參數設置錯誤、RS功率及功率分配參數問題等。解決措施:告警干擾檢查:該站點小區無告警,且不存在干擾;測試分析:(投訴問題最直觀方式是現場測試復現問題)經現場測試和分析,在學仕嘉園27棟501室內窗口處主要占用近處小區Z11582513嘉善魏塘李家小區機房CRAN嘉善羅星施家南路_111,PCI587,此時速率感知很好;但是偶爾會占用600米外越區覆蓋過來的Z11582513嘉善魏塘李家小區CRAN嘉善博文府邸東_213,PCI329小區,由于路損過大導致上行滿功率發射和功率受限,影響上下行業務速率,現場在窗戶口處定點長時間測試,復現了占用PCI329這個越區小區的情況,此時下載速率300M左右,上傳速率12M左右,感知不佳,如圖3-2(調整前上、下行速率截圖)所示。上傳下行圖3-2調整前上、下行速率截圖通過RFZ11582513嘉善魏塘李家小區CRAN嘉善博文府邸東_213優化后,機械下傾角下調至9度,方位角調整為330度,復測感知良好。效果評估:通過對越區小區進行電子下傾角調整,復測27棟501室內窗口處可以正常占用就近小區Z11582513嘉善魏塘李家小區機房CRAN嘉善羅星施家南路_111,PCI587,覆蓋和上下行速率良好,如圖3-3(調整后上、下行速率截圖)所示。下載上傳圖3-3調整后上、下行速率截圖結論:城市網絡中應控制覆蓋做好RF優化,避免覆蓋過遠,由于覆蓋過遠或者阻擋嚴重會造成路損過高直接影響用戶上下行感知。3.2簇優化案例分析案例名稱:鹽北路與新橋北路交叉口西側路段弱覆蓋關鍵詞:弱覆蓋、鄰區漏配、切換類型序列:技術類-NR問題描述:測試車輛由西向東行駛至鹽北路與新橋北路交叉口西100米處時,UE占用Z11583060海鹽聽雨軒_213小區,RSRP為-104.94dBm,向Z11583072海鹽淺水灣小區_113小區發起切換時,未及時切換,導致該路段出現弱覆蓋現象,如圖3-4(調整前測試頁面截圖)所示。圖3-4調整前測試頁面截圖原因分析:弱覆蓋有以下原因:建筑物等引起的阻擋;由設備故障導致;工程質量造成;RS的發射功率配置低,無法滿足基本的網絡覆蓋要求;由于網絡規劃考慮不周全或不夠完善的無線網絡結構引起。解決措施:告警干擾檢查:該站點小區無告警,且不存在干擾。測試分析:測試車輛由西向東行駛至鹽北路與新橋北路交叉口西100米處時,UE占用Z11583060海鹽聽雨軒_213小區,RSRP為-104.94dBm,向Z11583072海鹽淺水灣小區_113小區發起切換時,未及時切換,導致該路段出現弱覆蓋現象。通過后臺核查Z115830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