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源市2024-2025學年高三第二次質量檢測歷史試卷(含標準答案)_第1頁
濟源市2024-2025學年高三第二次質量檢測歷史試卷(含標準答案)_第2頁
濟源市2024-2025學年高三第二次質量檢測歷史試卷(含標準答案)_第3頁
濟源市2024-2025學年高三第二次質量檢測歷史試卷(含標準答案)_第4頁
濟源市2024-2025學年高三第二次質量檢測歷史試卷(含標準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豫西北教研聯盟(洛平許濟)2024—2025學年高三第二次質量檢測試題歷史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將條形碼貼在答題卡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在答題卡對應位置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3.非選擇題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指定位置上,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4.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束后,將答題卡交回。一、選擇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據考古發現,屬于“邦國時代”的龍山文化、筑城自守的小型城址林立。但到了二里頭文化時期,隨著面積超過300萬平方米的超大型都邑崛起,各地城址相繼廢毀。這一變化可以用來說明A.中華文明由部落向國家演變B.夏王朝的政治統治趨于穩定C.二里頭遺址是夏文化的遺存D.中國即將邁入階級社會門檻2.隱士即隱居不仕之士,他們往往才華橫溢名聲在外、卻無意仕途。下表為史書中關于隱士的部分史料。綜合表中信息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史記》卷六三《老子、韓非傳》:楚威王聞莊周賢,使使厚幣迎之,許以為相……莊周笑謂楚使者曰:“我寧游戲污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晉書》卷九四{隱逸傳》永康初,惠帝博求清節俊異之士,太守仇馥薦任旭……旭以朝廷多故,志尚隱遁,辭疾不行。(宋書)卷九三{陶潛傳》義熙末,征(潛)著作佐郎,不就。A.隱士具有獨立的精神人格B.隱士崇奉佛道思想C.社會動蕩導致隱士的出現D.隱士反對君主專制3.580年,楊堅下令把北周時期改為鮮卑姓氏的漢族將領的姓氏還原為漢姓。次年,又廢除北周官爵制度,恢復漢魏舊制,設立了以“三省六部制”為主體的中央官僚體系,六部尚書中漢人與胡人出身者也各占一半。這些改革A.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掌控B.沉重打擊了漢族世族勢力C.阻礙了各民族交融的進程D.有利于推進國家政治統一高三歷史第1頁(共6頁)4.《唐律疏議》根據“刑不上大夫”的原則制定了“八議”制度,即八種有特殊身份的人如若犯罪可以酌情減免處罰;還規定官員如若犯罪可以用官品抵當一定的刑罰(即官當制度)、民間幫助家族內犯罪者藏匿、逃跑等可以免除處罰。這些規定反映出唐代法律A.秉持寬仁慎刑的理念B.注重維護封建貴族特權C.具有禮法結合的特點D.是中華法系確立的標志5.從嘉靖年間開始,在南北二京及許多新興的工商業市鎮中,聚集了眾多因退休、趕考、交游而閑居的士人,他們使不同的學術和政見得以交流;還聚集了眾多來自全國各地的富商大賈,他們以財富的力量沖擊著傳統禮制和風俗。這些材料可用于說明A.明末思想文化活躍的背景B.市民文化興起的社會環境C.明清時期社會轉型的條件D.封建社會走向衰亡的原因6.19世紀下半葉,一部分中國七大夫率先意識到鐵路的救國價值。20世紀初、以紳商階層為主的民眾紛紛參與到路權回收運動中。辛亥革命后,國人對鐵路外債、所有制等問題有了更深入的思考。這些變化反映了A.國人的主權意識開始覺醒B.救亡圖存的時代主題C.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加深D.近代交通的迅速發展7.下圖為1920年《解放畫報》發表的一幅名為《靠不住的》的漫畫,畫面中一位婦女背靠著刻有“三從四德”的石碑,支撐石碑的細木條即將斷裂。這反映了當時A.封建禮教遭到民眾的普遍反對B.五四運動提高婦女社會地位C.婦女積極參加反封建民主運動D.思想解放運動動搖封建倫理8.1942年10月以來、陜甘寧邊區的互助合作運動有了較大發展、各種勞動互助組織紛紛建立。至1944年,參加互助合作組織的勞動力占農業總勞動力的45%。這一時期勞動合作運動的開展A.鞏固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B.促進了抗日根據地的鞏固發展C.粉碎了國民黨的經濟封鎖D.改變了農村土地的所有制性質高三歷史第2頁(共6頁)9.下表為1949至1955年我國私營工業部分數據表。據此可知,這一時期我國的私營工業年份1949年1950年1951年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戶數12316513310814765014957115027513396288809職工人數(千人)1644181620232057223117961310總產值(億元)68.2872.78101.18105.26131.09103.4172.66資產凈值(億元)20.0821.1128.3425.9829.4119.6512.93A.得到持續不斷發展B.增長速度超過國營工業C.適應了新形勢需要D.完成了社會主義的改造10.1983年2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批復了《關于在重慶進行經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意見的報告》。隨后對重慶的工業管理體制、財政、流通體制等方面進行改革、同時還試行市領導縣的體制、這是一次在大城市中進行的綜合改革實驗。這次改革A.說明我國城市改革已經全面展開B.出現了多種所有制并存的局面C.突出市場在資源配置的主導作用D.推動經濟體制改革進入新階段11.古城西帕爾遺址的考古發掘中出土了屬于古巴比倫時期的140多個土地買賣合同的泥板文書,這些土地買賣合同的基本格式如下:(1)土地面積的大小、位置和鄰接的土地,(2)買方和賣方——“從A手中,B買下了它”(3)土地的價格:(4)對交易完成儀式的描述——“木杵被傳遞,交易結束”(5)聲明對交易滿意,將來任何一方不得對交易提出爭議,訴訟,(6)起誓、證人、日期據此可知,古巴比倫時期A.商品經濟高度發達B.訂立契約成為普遍現象C.土地私有大量存在D.土地租賃關系相當成熟12.8世紀的西歐,馬瞪的使用使騎兵取代步兵成為軍隊主導力量.由于職業騎兵需要大量裝備和前期訓練,而封建領主則可以為其提供這一支持,二者逐漸結成一種以土地為紐帶的契約式關系:這一關系A.加劇了西歐政治上的分裂B.促進了西歐封建專制王權的強化C.推動了西歐封建制的產生D.減輕了騎士與領主間的依附關系高三歷史第3頁(共6頁)13.14世紀中葉,英國頒布了教職選舉規章,規定英國教士的選舉不受教皇干涉,既由本同解決;1516年法國國王同教皇締結“波倫亞協定”,明確規定國王有權任命本國教會的高級教職,有權向教士征稅等.這表明英法A.拉開宗教改革序幕B.努力實現教會民族化C.封建王權高于教權D.民族國家已初步形成14.有學者這樣論述19世紀中期的英國:廣大民眾舉止得體,公開擁戴君主副;有產階級成員對自己感到慶幸,40年代的緊張的革命氣氛、在50年代轉為平靜、到60年代已經變得非常自信。該論述主要基于當時的英國A.經濟發展提升了政治包容性B.君主立憲政體的完善C.工業革命產生重要社會影響D.福利制度的成效顯著15.1920年,蘇維埃政府頒布《租讓法令》,允許外國資本家在蘇俄開辦租讓企業或同蘇維埃一起組織合營股份公司,次年、政府下令允許私營企業雇工20名;隨后又下令把20人以下的國有化小企業歸還原主:這些舉措A.改變了蘇俄的經濟基礎B.意在打破蘇聯模式的束縛C.促進了經濟的恢復發展D.緩解了與西方國家的矛盾16.1993年歐盟委員會的一份關于出口貿易的報告指出,在需求量大、附加值高的高科技產品領域、歐盟、美國、日木占各自總出口的比重分別為:26%、30%、35%,與此同時,新興工業國家制成品出口的沖擊也讓歐盟深感憂慮,為此,歐盟A.深化經濟科技的一體化進程B.加強政府對經濟的干預C.統一加征關稅保護本土產業D.主導建立世界貿易組織二、非選擇題:共4小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清之鹽法,大華因明創而損益之.官督商防是其運銷的主要形式,政府控制食鹽專賣權,招商認引(賣鹽憑證),按引領益,劃界行銷、承包稅課(稅收).在這一制度下,(新增)鹽商只能在規定的鹽場買鹽配運,在規定的引地儲售,這就導致了不同區域監價的不同,清代鹽深歲入與田鼠收入相當,光緒十八年至二十年閑的鹽課鹽度歲入為13,659,000兩。清代監商獲利卡厚,康花之際的最高汪交如“守財名,翁豆千萬”、——摘編自郭正忠(中國益圣史·古代維)材料二1913年6月至1918年2月,北洋政府對益務進行了改革.縣主委措施有五:一、公布(監務署指核總所章程)與(監務署局核分所章程),建立了監務局住權構,并建立高三歷史第4頁(共6頁)了一套適合近代需要的鹽稅稽征制度。二、執行先課后鹽政策。鹽商運鹽,均須于未起運前將鹽稅繳納完畢、始得運銷。三、劃一稅率。將從前各項課稅名目一律刪除、改征統一稅。四、取消鹵耗、所有運鹽一律按實際重量征稅,試圖堵塞官商勾結、貪污舞弊的漏洞。五、推行自由貿易政策。廢除封建專商壟斷的運銷體制,允許公民個人或經濟實體平等、自由地參與食鹽貿易。——摘編自劉洪升《北洋初期的鹽務改革與中國鹽務近代化的開端》(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清代鹽業發展的主要特點。(6分)(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北洋政府鹽務改革的作用。(8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泰東日報》是大連市的第一份中文報紙,創刊于1908年11月3日。報道標題或內容編號軍間橫行中之民怒勃發……以京漢鐵路為中心之反抗軍閥之運動①此次中國因山東問題演成排日之風潮,繼之各校之同盟罷課,與各城工商之同盟罷業,……四百兆民眾異口同聲,以懲辦國賊為目的,曹章之免職,又豈得已。②八時半鳴炮開會,舉行慶祝式及追悼式,由聯合會委員長傅立魚主席致詞,略謂今天是第十三個國慶紀念日,大家來此祝賀參與游行都是好國民的愛國表示,我們中國現在雖然有內亂……③轟動全球之漢口事件,英兵首先刺殺徒手演講群眾,武漢人民之憤慨?!⒄扔趬毫Γ瑢⒃跐h口、九江的英租界交還中國。④——摘編自陳秋旭《1918年—1928年<泰東日報>宣傳報道研究》(1)結合所學中國近代史的相關知識,對①②③的報道事件進行排序,并簡要闡述理由。(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20世紀20年代中國社會的政治特點并指出各階級進行的革命探索。(8分)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中古中期的歐洲,隨著貿易活動的頻繁與貿易規模的擴大,自由的商品交易與領主的管理約束相互沖突,在反抗領主的斗爭中,逐漸產生了城市。中世紀的歐洲城市是自由的象征,城市還擁有租稅權、司法審判權、行政和軍事等獨立的自治權利。市民是高三歷史第5頁(共6頁)城市的主人,在城市中擁有話語權,通過選舉和市民大會參與城市的管理和監督。中國的城市往往是因為統治當局的因素,自上而下建立的、城市的空間結構、建筑布局、功能定位無不體現當權者的意志。封建的官僚、貴族和高利貸者的消費活動是城市經濟發展的動力,他們通過封建的地租和稅賦對周圍的農村進行剝削,對封建體制的依賴性越來越強?!幾詴惩取豆糯形鞣匠鞘斜容^》材料二世界早期城市的選址和分布與水資源的分布有著密切的關系,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早期殖民國家在美洲、非洲、亞洲等多個近海地區建立了貿易據點,這些貿易據點逐漸向殖民城市演變,進而興起了一批有影響力的近海貿易城市和港口城市、隨著工業革命的興起,那些位于全球產業鏈節點的城市成為經濟要素和社會要素的集中地,大量人口也隨之聚集,逐漸發展成為區域中心。隨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發生,產業結構發生重大變化,信息革命的加速發展與現代交通運輸的變革,區域核心城市的極化效應進一步強化,世界城市化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即在城市化密集地區形成了都市圈和城市群。——摘編自何一民《從“內陸農業經濟時代”到“海洋工業經濟時代”全球城市發展和空間分布格局的演化》(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古代中西方城市發展的不同之處。(6分)(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影響世界城市發展的主要因素。(6分)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如果說發展是20世紀人類所創造出的世界歷史的主題,那么代價則是這一主題下難以割舍的衍生物。發展的輝煌與代價的深重造成了20世紀世界歷史進程中最令人瞠目的巨大反差。發展與代價是一對孿生雙胞胎,在20世紀世界歷史進程中它們已表現出一種從非同步運動到同步運動的發展趨勢。發展與代價成為貫穿20世紀世界歷史的主線,20世紀世界歷史正是以發展與代價這對矛盾的同步運動過程展現在21世紀人類的回眸與反思的視野中?!猿毯椤?0世紀世界歷史進程:發展與代價的同步運動》根據材料并結合世界近現代史的相關知識,提取材料中的任意一種觀點,并加以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史實準確,史論結合,表述清晰。)高三歷史第6頁(共6頁)豫西北教研聯盟(洛平許濟)2024—2025學年高三第二次質量檢測試題歷史參考答案及評分意見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48分)1.A2.A3.D4.C5.A6.B7.D8.B9C10.D11.C12.A13.B14.C15.C16.A二、非選擇題(共52分,其中17、18題14分,19、20題12分)17.(14分)(1)特點:鹽業管理繼承前代制度;官督商銷為主要運銷形式;實行政府專賣;鹽的運銷帶有區域色彩;鹽稅是國家財政收入重要組成部分;鹽商積累了較多財富。(每點2分,任意3點6分)(2)作用:建立鹽稅稽征制度,推動了鹽務管理的近代化;實現先課稅和統一稅率,增加了政府財政收入;取消鹵耗,有利于抑制了腐敗;推行自由貿易,沖擊了舊的專賣體制。(每點2分,任意4點8分)18.(14分)(1)排序:②①③(2分)闡述:①依據“軍閥”“京漢鐵路”,可推斷是1923年2月7日的京漢鐵路大罷工。排序第二。②依據“山東問題”“罷課”“罷業”,可得知是1919年的五四運動。排序第一。③依據“第十三個國慶紀念日”“內亂”,中華民國是1912年1月1日建立的,“第十三個國慶紀念日”就是1924年。排序第三。(闡述正確1項給1分,3項給4分,共4分)(2)特點:仍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軍閥割據混戰,社會動蕩。(2分)探索:無產階級———成立中國共產黨;領導工人運動,國共第一次合作,推動國民大革命;繼續開展武裝斗爭,探索“工農武裝割據”的革命新道路。(3分)資產階級———孫中山改組國民黨;國共合作,開展國民大革命。(3分)19.(12分)(1)不同:從中西方城市的起源來看:古代中國的城市是政治經濟發展的需要,是封建體制內的產物;而中世紀歐洲的城市,是在工商業發展的基礎上,工商業者在與封建領主的斗爭中產生;從古代中西方城市的制度特征來看:歐洲城市有很多自治權力;古代中國國家對城市擁有絕對的統治權力;從城市的功能看:古代中國的城市以政治、軍事功能為主;古代西方以經濟高三歷史答案第1頁(共3頁)(2025.3)

功能為主。從城市布局來看:古代中國的城市布局規整,功能分區明顯;古代西方的城市布局相對自由、隨意。從城市發展動力看:古代中國城市主要來自政治因素,古代西方城市來自商業和貿易。(任意三個方面6分)(2)因素:生產力的發展水平;自然地理環境的限制;新航路開辟及其殖民擴張;商品貿易活動的繁榮;工業革命或科技革命;現代交通運輸的高速發展;國家戰略與國家政策等。(任意三點6分,言之有理即可)20.(12分)示例一:觀點:發展是20世紀世界歷史的主題,代價是其衍生物。(3分)論述:發展是20世紀世界歷史的主題,具體表現為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及二戰后現代科技的發展使生產力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發展;十月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領導的國家;二戰后資本主義國家通過自我調節,實現了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亞非拉地區民族解放運動空前高漲,世界殖民體系徹底瓦解,新興國家在政治獨立后,在現代化建設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但在發展的這一主題下,代價是難以割舍的衍生物。例如20世紀上半葉,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展,世界基本被瓜分完畢,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形成,這一時期的發展是以犧牲亞非拉地區為代價的。此外,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對外擴張引發了帝國主義之間矛盾,最終釀成了兩次世界大戰,給人類造成了空前嚴重的災難。經濟發展帶來的能源危機、生態環境破壞十分嚴重。20世紀后半期,世界還發生了冷戰以及多次局部戰爭,還存在不平等的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殖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