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16課《盼》原文及教案_第1頁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16課《盼》原文及教案_第2頁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16課《盼》原文及教案_第3頁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16課《盼》原文及教案_第4頁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16課《盼》原文及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16課《盼》原文及教案

【原文】

有一天,媽媽下班回來,送給我一個扁扁的紙盒子。我打開一看,是一件淡

綠色的、透明的新雨衣。我立刻抖開雨衣就往身上穿。怎么?雨衣上竟然還長著

兩只袖筒,不像那種斗篷式的:手在雨衣里縮著,什么也干不了。穿上這件情況

就不同了,管你下雨不下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我一邊想,一邊在屋里走來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

窣窣響。直到媽媽聲喊:“蕾蕾,你瘋啦?嫌身上沒長癢子嗎?"我才趕忙把雨

衣脫下來。摸摸后背,襯衫已經讓汗水浸濕了,渾身涼冰冰的。

我開始盼著變天。可是一連好多天,白天天上都是瓦藍瓦藍的,夜晚又變成

滿天星斗。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靜靜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靜靜地躺在衣柜

里。每天在放學的路上我都這樣想:太陽把天烤得這樣干,還能長云彩嗎?為什

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氣預報總是“晴”呢?

有一天,快到家時,路邊的小楊樹忽然沙啦啦地喧鬧起來,就像在嘻嘻地笑。

還用問,這是起了風。一會兒,幾朵厚墩墩的云彩飄游過來,把太陽也給遮蓋住

了。天一下子變了臉色。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卻放慢了腳步,心想,

雨點兒打在頭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果然,隨著幾聲悶雷,頭頂上真的落

上了幾個雨點兒。我又伸手試了試周圍,手心里也落上了兩點。我興奮地仰起頭,

甩打著書包就大步跑進了樓門。

“媽媽!”我嚷著奔進廚房。

“蕾蕾回來得正好,快把頭發擦擦,準備聽英語講座!”

“可是……還差半小時呀。”我嘟嚷著,心想,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

“那就休息一下。"媽媽說完,只聽吱的一聲響,原來她正往熱油鍋里放蒜

董呢。

“我今天特別特別不累。媽媽,我給你買醬油去吧,啊?"我央求著。

“你看,醬油我下班帶回來了。"媽媽沖我笑了笑,好像猜著了我的心思。

“可……是還要燉肉嗎?燉肉得放好多好多醬油呢。"我一邊說,一邊用眼

瞟著窗外,生怕雨停了。

“我什么時候說過要燉肉?”媽媽炳上米飯,轉過身來看了我兩眼。

“你沒說,爸爸可說過。”這話一出口,我就臉紅了。因為我沒見爸爸,也

沒人告訴我要燉什么肉。

“真的嗎?”媽媽問。

我不再說話,也不敢再去看媽媽,急忙背過身子盯住碗架,上邊的瓶瓶罐罐

確實滿滿當當,看來不會有出去買東西的希望了。再看看屋里的鬧鐘,六點二十,

我只好打開電視,不聲不響地聽英語講座。

吃過晚飯,雨還在不停地下著,嗒嗒嗒地打著玻璃窗,好像是敲著鼓點逗引

我出去。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張望著。望著望著又擔心起來:要是今天雨

都下完了,那明天還有雨可下嗎?還是留到明天吧。

說來也怪,雨果真像我希望的那樣停了。四周一下子變得那樣安靜。我推開

窗子,涼爽的空氣撲了過來,還帶點兒腥味。路燈照著大雨沖刷過的馬路,馬路

上像鋪了一層明晃晃的玻璃;路燈照著路旁的小楊樹,小楊樹上像掛滿了珍珠瑪

瑙。可雨點要是淋在淡綠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瑪瑙還好看。我撲到自

己的床上,一心想著明天雨點打在雨衣上的事。

第二天早晨一睜眼,四周還是靜悄悄的。我決心不再想什么雨不雨的。誰知

等我背著書包走到街上,腦門又落上了幾滴水珠。我還以為是樹上掉下來的,直

到我仰著頭躲開樹,甜絲絲的雨點兒又滴到我嘴唇上時,我的心才又像要從嗓子

里蹦出來一樣。我幾步跑回家,理直氣壯地打開柜門,拿出雨衣沖媽媽說:

“媽媽,下呢,還在下呢!”

媽媽一歪頭沖我笑了笑,幫我系好扣,戴上帽子。我挺著脖子,小心翼翼地

跑下了樓梯。

我走在街上,甩著兩只透明的綠袖子,覺得好像雨點兒都特別愛往我的雨衣

上落。它們在我的頭頂和肩膀上起勁兒地跳躍:滴答,滴答滴答……

本文作者鐵凝,選作課文時有改動。

【教案】

教學目標

L學習掌握生字新詞。

2.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寫心理活動的。

4.了解課文是通過哪些事例來寫“盼”的。

教學重點

默讀課文,知道課文寫了哪些事例。

教學難點

體會文章是怎樣圍繞“盼”這一中心意思來寫的,學習從不同方面或選取不

同事例,表達中心思想。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掌握''袖、篷、縮”等15個生字,理解新出現的詞語。

2.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了解課文中心思想。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簡介作者

1.老師出個謎語,看看誰能猜出謎底。”一件小花衣,真是好稀奇。太陽出

來不能穿,下雨穿上最神氣。”(雨衣)

2.雨衣圖片

教師解題:我們課文的題目是什么,大家讀一下。你有沒有“盼”過某些事

情?把你盼望的事情和同位說一說。課文中的故事和雨衣有關,學習了課文,我

們就知道是誰在盼,盼什么,愿望實現了嗎?(板書:16.盼)

3.簡介作者:這篇課文的作者鐵凝,是一位女作家,1957年9月出生于河

北省趙縣,河北省作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主席,1975年開始發表文

學作品,主要著作有《玫瑰門》、《大浴女》、《沒有鈕扣的紅襯衫》、等100余篇、

部,作品曾6次獲包括“魯迅文學獎”在內的文學獎。由鐵凝編劇的電影《哦,

香雪》獲第4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大獎,以及中國電影“金雞獎”“百花獎部

分作品已譯成英、俄、德、法、日、韓、西班牙、丹麥、挪威、越南等多國文字。

二、檢查預習,糾正指導

1.認讀書寫生字。

重點指導:(1)“筒”與“桶”在用法上要區別;(2)“篷”與“蓬”字形區

別,意義不同;(3)指導書寫“嚷、醬、唇”等生字。

2.查字典并結合課文內容解釋詞語。解釋詞語要依據“字不離詞,詞不離

句,句不離篇”的原則,聯系上下文準確地理解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意思。

喧鬧:喧嘩熱鬧。

理直氣壯:理由正當充分,膽子壯,說話十分有氣勢。

小心翼翼:原形容嚴肅虔誠的樣子,現用來形容舉動十分謹慎,絲毫不敢疏

忽。

三、理清段落,概括大意

L在理解生字、新詞的基礎上,默讀課文。聯系課文加強對生字、新詞的記

憶與理解。

2.學生默讀課文,思考:課文為什么以“盼”為題,圍繞題目寫了哪些內容。

(全篇課文都是講一個小朋友盼望下雨穿新雨衣的事情,所以以“盼”為題目。

文中“媽媽送我新雨衣”“下雨沒能穿雨衣”“終于穿上了雨衣”等情節都是圍繞

題目來寫的。)

圍繞''盼”寫了哪些內容,學生可能總結不全,教師指導學生讀有關句段來

幫助學生概括總結。

3.給課文劃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寫媽媽送“我”新雨衣。

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寫盼望下雨。

第三部分(第4—17自然段):寫盡管下雨還是未能如愿。

第四部分(第18-21自然段):寫“我”終于穿上雨衣。

分段時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對段落的劃分,學生會產生分歧。對學生

有道理的分段方法教師都應予以肯定。

四、朗讀課文,體會心理

1.找出自己喜歡的部分讀一讀,讀完后想一想,這段文字是圍繞什么意思寫

的。

2.分角色用相應的語氣讀一讀蕾蕾和媽媽對話的部分,體會這兩個人物此時

的心理活動。

3.你自己認為哪一部分寫得,讀給同桌聽一聽。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逐段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領悟圍繞中心意思,掌握從不同方面或選取不同事例來寫的寫法。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引入新課。

指名三名學生有感情地讀出自己喜歡的部分。并簡單說說文中的蕾蕾盼什么?

哪些地方看出她在盼?引導學習課文。

二、學習課文,理解內容。

(一)第一部分

L各自輕聲讀第一段,思考:這一段先寫了什么?再寫什么?(先寫媽媽送

給我一件新雨衣,再寫我在晴天里迫不及待地穿上新雨衣。)

(板書:媽媽送我新雨衣)

2.課文中哪些詞語寫我十分喜歡新雨衣?為了穿新雨衣我做了什么傻事?

(戴上雨帽,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響穿上雨衣熱了一身汗)

3.“你瘋啦?”說明什么?(媽媽對蕾蕾的做法非常不理解。從側面也看出

蕾蕾的做法出人意料,同時說明蕾蕾太盼望穿雨衣了。)

(二)第二部分

這一部分寫得很簡略,也容易理解,教師可用簡練的語言一帶而過。每天都

在想,盼著下雨。

(板書:天天盼下雨,想穿新雨衣)

(三)第三部分

1.默讀第三段,思考:從全段來看,圍繞什么中心意思來寫的?

(板書:雖然下雨了,但是沒如愿)

2.分角色朗讀課文中的對話,討論回答問題。

(1)作者認為什么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

(下雨天,穿上新雨衣到外面去。)

(2)“我興奮地仰起頭,甩打著書包就大步跑進了樓門。”我為什么這么興

奮?

(外面在下雨,我可以穿上雨衣到外面去玩了。)

(3)填空后,體會作者的心情。

(學生完成后先提問,然后出示答案)

我興奮地跑進樓門,媽媽讓我

(準備聽英語講座)

還差半小時,媽媽讓我

(休息一會兒)

我想去買醬油,媽媽說

(她已經買了)

我說燉肉需要很多醬油,媽媽說

(她沒說要燉肉)

我說爸爸說要燉肉,媽媽

(不相信)

(4)"我'’把雨打玻璃窗說成“敲著鼓點”可以看出什么?

(雨對“我”的吸引力非常大,為我帶來難以抑制的激動。)

(5)“我”為什么盼著雨停下來?

(讓雨留到明天再下,因為今天''我"沒機會出去了。)

(四)第四部分

L“我的心才又像要從嗓子里蹦出來一樣”是因為什么?

(沒想到又下雨了,“我”的愿望終于可以實現了,這真是意外的驚喜。)

2.“我”這次為什么會“理直氣壯”?

(媽媽沒有理由不讓“我”穿雨衣了。)

3.“小心翼翼”是因為什么?

(怕弄壞了新雨衣)

4.讀課文最后一段話,你從中看出作者什么心情?

(興奮、滿足、高興)

(板書:雨天幫助我,穿上新雨衣)

三、整體回顧,體會寫法

(一)出示問題

1.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是通過哪些事例來寫“盼”的?

2.課文哪些地方具體描寫了"盼''這一心理活動?選出你認為最生動的兩處,

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二)學生匯報,教師指導

1.學生匯報課件第一題,師生評價,教師指導:課文通過以下事例來寫出我

的“盼”

(1)晴天穿雨衣,熱了一身汗。

(2)“我”每天盼著變天。

(3)看外面下雨,“我”想找借口出去,穿穿新雨衣。

(4)“我”盼著今天的雨留到明天再下,那樣就可以穿新雨衣了。

(5)看見雨點落在許多馬路、小楊樹上的樣子想象出雨點落在新雨衣上的

樣子。

2.學生匯報課件第二題,師生評價,教師指導:課文具體描寫“盼”這一心

理活動的地方:

(1)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還有雨可下嗎?還是留到明天吧。

(2)可雨點要是淋在淡綠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瑪瑙還好看。

四、暢談收獲,課下練筆

1.請同學們說一說,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師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看到了一個急切盼望下雨,一心想穿

上新雨衣的孩子。課文圍繞“盼”這個中心意思,選取了好幾個事例來寫。我們

也要學習這種寫法,從不同方面或選取不同事例,表達中心意思。

3.課下,請同學們從下面的意思中選一個,并以此為中心寫一段話。

(板書:圍繞中心意思,從不同方面或選取不同事例來寫)

板書設計:

16.盼

媽媽送我新雨衣

天天盼下雨,想穿新雨衣

雖然下雨了,但是沒如愿

雨天幫助我,穿上新雨衣

圍繞中心意思,從不同方面或選取不同事例來寫

【教案】

教學目標:

1.會寫15個生字,重點理解“斗篷、瓦藍、預報、理直氣壯”等詞語。

2.準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語速、語調和重音。

3.把握文章的中心,理解作者是如何圍繞中心組織材料的。

4.關注景物描寫在文中的作用;體會文中心理描寫的好處。

教學重點:

了解“我”盼的過程,學習作者圍繞中心安排典型事例的寫法。

教學難點:

根據上下文,透過細膩的描寫品味“我”的心理和情感。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寫“袖、篷、縮”等1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斗篷、袖子、遮蓋、油

鍋”等詞語。

2.能準確、流暢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語言的特點。

3.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作者是如何圍繞中心安排材料的。

教學難點

1.讀寫并積累、運用生字新詞。

2.把握主要內容,概括文章圍繞中心思想寫的幾件事情。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感悟課題。

導語: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題目是《盼》。一個“盼”字帶給大

家怎樣的聯想呢?老師看到“盼”字,腦海里就浮現出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

的開頭: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他盼望的是春天的來臨,

經過了一個寒冬的人們,對溫暖、充滿生機的春天是多么盼望啊!同學們,你們

是否也有過“盼”的經歷呢?

2.學生自由發言,說一說“盼”的經歷。

預設:本文的題目只有一個字,但這一個字卻極能引發學生的思考。我們每

個人都有過‘'盼''的經歷,盼生日、盼節日、盼望一次旅行、盼望快快長大……,

學生通過談論自己“盼”的經歷,能回憶起當時的心理活動和情感,為全文的學

習奠定感情基調。

二、初讀課文,檢測預習

1.介紹作者及課文的寫作背景。

鐵凝1957年生,當代作家,河北趙縣人。主要著作有小說《玫瑰門》《無雨

之城》《大浴女》《麥桔垛》《哦,香雪》《孕婦和牛》以及散文、電影文學劇本等

百余篇(部),總計300余萬字。散文集《女人的白夜》獲中國首屆魯迅文學獎,

中篇小說《永遠有多遠》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根據小說改編的電影《哦,香雪》

獲第4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青春片獎。電影《紅衣少女》獲1985年中國電影“金

雞獎百花獎”優秀故事片獎。部分作品譯成英、法、德、日、俄、丹麥、西

班牙等文字。

本文《盼》最早收錄在鐵凝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集《夜路》當中,這本書出版

于1980年。

2.學生自讀課文,標自然段序號,勾畫生字新詞,自學生字新詞。

3.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指名認讀,區別形近字并組詞。教師提示易讀錯字、易寫

錯字,整理特殊結構的詞語。(課件出示生字)

袖筒、斗篷、縮著、瘋了、瓦藍、厚墩墩、甩打

叫嚷、吱的、醬油、蒜羞、燉肉、嘴唇、蹦出來、樓梯

?需注意的字音:

“縮”和“蒜”是平舌音;''甩"和“唇”是翹舌音;"篷"'‘瘋"和“蹦"

是后鼻音。

?需注意的字形:

易錯字:“唇”是半包圍結構,不要寫成上下結構。

辨字:篷一蓬、嘻一嬉、甩一用、鍋一禍

(2)理解詞語。教師說詞語的意思,學生根據意思在文中找出詞語。

①擬聲詞,形容細小的摩擦聲音。(窸窸窣窣)

②用言語、行動逗弄對方借以取樂。(逗引)

③狀態詞,形容很滿。(滿滿當當)

④理由充分,因而說話做事有氣勢或心里無愧,無所畏懼。(理直氣壯)

(3)整理文中特殊結構的詞語。

①AABB式:

(窸窸窣窣安安靜靜、滿滿當當、瓶瓶罐罐)

②ABB式:

(涼冰冰沙啦啦、厚墩墩、明晃晃、靜悄悄、甜絲絲)

③ABAB式

(瓦藍瓦藍滴答滴答)

預設:課文中ABB式詞語特別多,讀來十分親切、生動,就像課文中的小女

孩在向我們描述她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種種事物,可以引導學生借助這些

詞語來感受文章的語言特點。

(4)學生提出自己在文中還有哪些不理解的詞語,與小組成員交流,全班

匯報。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L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同桌交流后進行匯報:課題中的''盼”指的是什么?

(盼著變天、下雨,盼著穿上新雨衣。)

2.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1)默讀課文,思考課文是通過哪些事例來寫“盼”的。

(2)學生交流,整理答案。

明確:課文是通過以下事例來寫“盼”的:①“我”有了一件新雨衣,大熱

天在屋里試雨衣,并且開始盼著變天。②下雨天,“我”主動要求幫媽媽去買醬

油,卻被媽媽猜著了心思。③“我”希望雨停下來,留著明天下,雨果真停了。

④第二天真的下雨了,“我”理直氣壯地拿出新雨衣,穿上新雨衣去上學。

3.學習第1—3自然段,感受‘'盼”的緣由及心情。

(1)學生快速默讀這幾個自然段,圈出覺得寫得好的詞語、句子。

(2)組織學生交流,出示語句及問題。

①我立刻抖開雨衣就往身上穿。怎么?雨衣上竟然還長著兩只袖筒……

思考:加點的詞語表現出了“我”怎樣的心情?

(“立刻”寫出了“我”迫不及待地想打開雨衣的心情;“竟然”有出乎意料

的意思,寫出了“我''看到雨衣后驚奇、高興的心情。)

②我一邊想,一邊在屋里走來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

窸窣窣響。

思考:結合句中的動作描寫,想象畫面,體會此時'‘我”的心情。

(盡管現在沒有下雨,但“我”已經等不及要試試新雨衣了。這里的動作描

寫表現出了“我”試穿雨衣時開心的心情和神氣的樣子。)

過渡:讀到這句話,老師仿佛想起了小時候過年時試穿新衣服的情景。因為

新衣服要大年初一才能穿,所以就盼著年快點到,年到了就可以穿新衣服了。但

晚上睡覺前自己還是會偷偷地把新衣服穿起來,在家里轉呀轉呀,覺得自己漂亮

極了。大家有過這樣類似的心情嗎?(可引導學生談一談,側重點在描述當時的

心情。)

③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靜靜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靜靜地躺在衣柜里。

思考:讀到這兩個“安安靜靜”,你有什么感覺?你能體會到蕾蕾當時的心

情嗎?

(有種無奈、失望的感覺。雨衣只有下雨天才能穿,可是天氣一直這么好,

雨衣只能躺在盒子里睡大覺,真可惜啊!)

④找出文中一處關于“盼”的心理描寫,體會“我”此時的心情。

(“太陽把天烤得這樣干,還能長云彩嗎?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氣預報

總是‘晴’呢?”這句話中有一些擔心,擔心天一直晴而不下雨,就沒有機會穿

雨衣了;還有些生氣,覺得老天似乎故意在和自己做對,故意不讓自己穿雨衣,

所以才一直不下雨。這里寫出了“我”的天真和急切盼望下雨的心情。)

(3)請學生稍詳細地概括第1一3自然段的內容,教師引導學生把緣由、心

情描述清楚。

示例:媽媽送給“我”一件既漂亮又實用的雨衣,“我”特別喜歡,盡管天

氣炎熱,''我”還是迫不及待地試穿了它,在家里神氣地走來走去,直到被媽媽

訓說才脫下來。于是,“我”開始盼著變天,可是天天都是晴天,“我”盼下雨盼

得太焦急了。

過渡:同學們描述得不錯,但要注意語言要更簡潔些,抓住重點。大熱天試

穿雨衣,天天盼下雨,這是文章圍繞“盼”字安排的第一個小故事。雨真的會被

蕾蕾盼來嗎?我們下節課再去看一看。

四、課堂回顧,交流收獲

1.教師適當總結教學內容。

小結:“盼”的滋味我們許多人都嘗過,盼的過程或許有憂愁,但也有憧憬

與美好。正是盼的過程中的那份等待讓我們在愿望實現時有種非常快樂的感覺,

雖然沒有“美夢成真”那么夸張,但一定有心滿意足的幸福感。小女孩蕾蕾“盼”

的就是在雨天穿上她的新雨衣,我們體會到了她因“盼”而生的小心思。閱讀一

個個有趣的小插曲,我們感受到了她那小小心愿的簡單、純真、可愛。

這篇文章之所以能讓我們有所共鳴,是因為作者把“盼”寫得活靈活現,所

安排的材料都緊緊圍繞著“盼”展開。這節課,大家通過默讀課文,把握了文章

的主要內容,概括了文中敘述的幾件小事,體會了作者圍繞中心安排材料的寫法。

同時,我們圍繞著重點字詞、語句,去揣摩了蕾蕾盼下雨的心情,再一次體會了

心理描寫的作用。在下節課的學習中,我們將圍繞著更多的小故事、更生動的心

理描寫去感受蕾蕾的“盼二

2.引導學生交流收獲。

(1)自由交流并積累學習方法(結合課前導語、課后習題和旁批閱讀)。

(2)摘抄、積累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五、作業設計,鞏固提升

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結合上下文,透過細膩的心理描寫品味“我”的情感。

2.重點關注環境描寫在文中的作用,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3.體會童真的可愛,學會熱愛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

教學重難點

L體會文中生動的心理描寫的作用。

2.感受環境描寫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導入新課

1.聽寫詞語,檢查生字掌握情況,同桌互相批改。(教師出示詞語卡)

袖筒、斗篷、收縮、瘋了、瓦藍、厚墩墩、甩打、叫嚷、吱的、蒜蔓

醬油、燉肉、嘴唇、蹦跳、樓梯、逗引、預報、滿滿當當、理直氣壯

預設:本課生字較多,個別字比較難寫(如“嚷”),有的字容易寫錯(如‘'篷、

醬”),所以在課前檢查一下學生的生字掌握情況很有必要。告訴學生易寫錯的字

可做上標記,在課堂上多留意,課后多寫幾遍,直到完全掌握。

2.教師以提問的形式回顧上節課內容,過渡到新課。

(課件出示問題,學生舉手回答。)

過渡:是啊,蕾蕾天天盼著下雨,因為只有下雨了她的雨衣才可以派上用場。

可是她盼啊盼啊,一連好多天都是晴天,她真失望。不過天怎么可能老不下雨呢?

這不,這一天,終于下雨了。她有機會穿上新雨衣嗎?我們現在就來看一看吧!

二、研讀課文,重點探究

1.學習第4—17自然段,感受蕾蕾盼得雨來、希望卻落空的復雜心理。

(1)學生快速默讀第4一17自然段,教師出示三大閱讀任務。

任務一:畫出描寫“盼”這一心理活動的句子。

任務二:標出文中描寫環境的句子。

任務三:與同桌一起讀一讀,分角色表演蕾蕾與媽媽的對話。

(2)學生大聲讀出與心理活動有關的句子,交流讀后的體會,描述蕾蕾不

同的心情。

心理描寫:

①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卻放慢了腳步,心想,雨點兒打在頭上,

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

(“放慢”和“加快”形成了對比,表現了雨來時“我”興奮的心情。)

②“可是……還差半小時呀。”我嘟嚷著,心想,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

呢?

(蕾蕾的語言不連貫,“嘟嚷”是指連續不斷地小聲自言自語,多表示不滿,

可見其神態;心理描寫顯出了對媽媽有些生氣,對媽媽不明白自己的心思感到失

望。)

③望著望著又擔心起來: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還有雨可下嗎?還是

留到明天吧。

(擔心的情緒。雖然今天穿上雨衣的愿望落空了,但如果明天還下雨的話,

自己還有機會,所以祈盼著雨別在今天下完,這種天真的想法讓人讀來既覺得有

趣又心疼一一如果此時她能夠穿著雨衣在外面玩一會兒就好了!)

④可雨點要是淋在淡綠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瑪瑙還好看。我撲到自

己的床上,一心想著明天雨點打在雨衣上的事。

(想象穿著雨衣時雨點打在雨衣上的情形,此時她對雨的期盼更強烈了。)

小結:這四處心理描寫,若分別用一個詞語來形容蕾蕾當時的心情,可以用:

興奮----失望----擔心----期盼。

預設:在第四單元,學生已經重點學習、交流了心理描寫的寫法、作用,懂

得了心理描寫常常會與語言、動作、神態結合起來,從而更生動地展現人物的性

格、內心世界。今天學習的這篇課文中,心理描寫隨處可見,如果學生仔細讀一

讀,會發現這些心理描寫也伴隨著動作、語言、神態描寫。文中有些句子雖然沒

有“想,心想”這些心理描寫的提示詞,也沒有進行內心獨白的描寫,但通過其

他細膩、生動的描寫,學生也能體會到女孩子蕾蕾的內心活動,如:①“你沒說,

爸爸可說過。”這話一出口,我就臉紅了。②我不再說話,也不敢再去看媽媽,

急忙背過身子盯住碗架,上邊的瓶瓶罐罐確實滿滿當當,看來不會有出去買東西

的希望了。教師可引導學生留意類似的句子,去體會蕾蕾的心理活動。

(3)學生讀一讀描寫環境的句子,交流它們的寫法特點以及在文中的作用。

環境描寫:

①有一天,快到家時,路邊的小楊樹忽然沙啦啦地喧鬧起來,就像在嘻嘻地

笑。還用問,這是起了風。一會兒,幾朵厚墩墩的云彩飄游過來,把太陽也給遮

蓋住了。天一下子變了臉色。

預設:提醒學生注意這一段描寫中運用的修辭手法,“嘻嘻地笑變了臉色”,

這些是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讀來非常生動。“嘻嘻地笑”雖然是用來描寫小

楊樹,其實是暗示著蕾蕾的心情一一開心。“天一下子變了臉色”形象地寫出了

變天時的樣子,蕾蕾盼望的雨終于要來了。環境描寫常常可以烘托出人物的心情,

比如學生在日常的寫作中常會用陰天雨天暗示低沉、傷心的心情,而用風和日麗

的好天氣烘托輕松、愉悅的心情。教師這樣稍微點撥一下,學生便能體會出環境

描寫在文中的作用。

②我推開窗子,涼爽的空氣撲了過來,還帶點兒腥味。路燈照著大雨沖刷過

的馬路,馬路上像鋪了一層明晃晃的玻璃;路燈照著路旁的小楊樹,小楊樹上像

掛滿了珍珠瑪瑙。

(這兩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地描繪出了雨后清新、亮麗的風景。

因為“我”盼著雨停,而雨果然停了,這里的環境描寫烘托出了“我”高興的心

情。)

(4)請三名同學讀一讀第5—14自然段中的對話,兩人分別扮演媽媽和蕾

蕾,另一人讀旁白。

過渡:同學們覺得他們讀得怎么樣?讀出蕾蕾的著急、期盼的小心思了嗎?

讀出媽媽的表面一本正經而心中在笑的情態了嗎?有誰覺得可以讀得比他們更

好?可以舉手示意。

預設:文中的這一大段對話描寫非常生動,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我"想

方設法要媽媽同意“我”穿上雨衣出去玩耍,而媽媽偏偏不解風情,始終不答應

“我”的請求。母女的這場“暗戰”,以“我”的失敗告終。在學生的家庭生活

中,他們肯定也經歷過類似的場景。教師在引導學生體會“我”的心情的同時,

也可讓學生結合日常生活來談談對這段對話描寫的體會。

對話描寫:

①“蕾蕾回來得正好,快把頭發擦擦,準備聽英語講座!”(可見媽媽平時對

蕾蕾要求比較嚴格。)

“可是……還差半小時呀。”我嘟嚷著,心想,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

(不太樂意、有些失望。)

②“我今天特別特別不累。媽媽,我給你買醬油去吧,啊?"我央求著。(故

作乖巧,想出出門的方法。)

“你看,醬油我下班帶回來了。"媽媽沖我笑了笑,好像猜著了我的心思。

(媽媽看穿了“我”的小心思,因此巧妙地回絕了“我”。)

③"我什么時候說過要燉肉?”“真的嗎?”(媽媽雖然沒有直接揭穿“我”

的謊言,卻用兩個有力的問句暗示“我”,她已經看穿了“我”的小心思。所以

“我”才會不敢再去看媽媽了。)

質疑交流:為什么媽媽已經看穿了''我”的小心思,卻不給我穿上雨衣到外

面去走走的機會呢?吃完了晚飯,其實“我”也可以穿雨衣出去轉一轉,為什么

“我”不出去呢?

預設:可能有的同學會在課堂上提出這樣的疑問。媽媽明明知道“我”很想

穿上雨衣出去玩耍,可偏偏就不答應,還很有技巧地拒絕了"我“,似乎有點不

通情達理。學生提出此疑問很正常。教師可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的看法,說不定會

有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