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產500件開合螺母上座體工藝規程和夾具設計 設計說明書_第1頁
年產500件開合螺母上座體工藝規程和夾具設計 設計說明書_第2頁
年產500件開合螺母上座體工藝規程和夾具設計 設計說明書_第3頁
年產500件開合螺母上座體工藝規程和夾具設計 設計說明書_第4頁
年產500件開合螺母上座體工藝規程和夾具設計 設計說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機械制造綜合設計說明書 題目:年產500件開合螺母上座體工藝規程和夾具設計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姓名:李書銘學號:20211041073班級:機工2103指導教師:郭江

目錄12340一、開合螺母上座體的工藝分析 3262241.1、開合螺母上座體零件圖 3305821.2、開合螺母上座體簡介 3204541.3、開合螺母上座體的生產類型 3286721.4、開合螺母上座體的工藝特點 4285821.5、開合螺母上座體的技術要求 431814二、毛坯的確定 629019三、工藝規程的設計 7184763.1、基準的選擇 7196383.2、加工方式分析 7252343.3、兩套工藝方案的比較 8151703.4、工藝規程的確定 952073.5、切削參數的計算 1125223.6、時間定額的計算 1726747四、鉆床夾具的設計 2627604.1、定位方案與定位誤差計算 26138934.2、夾緊方案與夾緊力的計算 26219694.3、總體結構方案 28178124.4、夾具精度驗算 28117144.5、夾具體的設計要求與技術要求 2899294.6、夾具三維裝配圖 29243704.7、夾具體三維零件圖 2925321五、數控程序編寫 3019101六、生產成本的估算 313560參考文獻 33

一、開合螺母上座體的工藝分析1.1、開合螺母上座體零件圖圖1.1開合螺母上座體零件圖1.2、開合螺母上座體簡介開合螺母又叫"對合螺母"俗稱"開口哈夫"。在頻繁的裝夾壓緊工件過程中,普通螺母的擰卸都比較費時,嚴重影響了工作效率,并且備用的墊套也較多,占用固定資金。為此,發明了一種新型的螺母--"開合螺母",大大提高了裝夾工件的效率。開合螺母由上下兩個半螺母組成,裝在溜板箱體后壁的燕尾槽導軌中,可上下移動。因為溜板箱有兩套傳動輸入,即光桿和絲桿。一般的走刀用光桿傳動,加工螺紋時用絲桿傳動。開合螺母的作用相當于一個離合器,用來決定溜板箱是否使用絲桿傳動。。1.3、開合螺母上座體的生產類型根據需求,開合螺母上座體的產量為年產500件,為小批量生產方式,故采用砂型鑄造,毛坯精度中等,余量中等。粗糙度為Ra1.6~Ra12.5,精度等級8級。提高生產率,減少加工成本。1.4、開合螺母上座體的工藝特點圖1.2開合螺母上座體加工方案開合螺母上座體的主要工作表面為55°的燕尾槽及Φ70內孔。加工表面有端平面,底面2孔及其端,側面孔和頂部通孔,中間銑斷面。由零件圖知,燕尾槽,底部孔和軸向端平面加工精度較高,其表面粗糙度為Ra1.6,其余加工表面粗糙度分別為Ra3.2、Ra6.3、Ra12.5等。有幾個位置有小圓角R2.5加工。1.5、開合螺母上座體的技術要求根據零件圖以及上節中撥叉的工藝特點,總結撥叉加工的技術要求如下表所示。表1-1開合螺母上座體的技術要求加工表面尺寸及偏差公差/mm及精度等級表面粗糙度/μm形位公差平面86.4ITRa平2ITRa平21ITRa平110ITRa1.6↗0.03A平42ITRa孔ΦIT1Ra12.5孔ΦIT8Ra孔7H7Ra孔ΦHRa孔ΦH7Ra

二、毛坯的確定根據零件的材料以及性能要求,決定采用HT200鑄件作為毛坯??紤]到中小批量生產,鑄件采用砂型鑄造,毛坯精度中等,余量中等。尺寸精度等級為CT8級,鑄件機械加工余量等級為F,加工余量為2mm,將兩個零件鑄造在一個毛坯之中,共同加工后進行銑斷,得到兩個工件。圖2.1毛坯-零件綜合圖

三、工藝規程的設計3.1、基準的選擇根據零件圖上的要求,需要滿足基準重合原則、基準統一原則、互為基準原則、自為基準原則、便于裝夾原則、相互位置要求原則、余量均勻原則,確保表面平整,粗基準不重復使用,綜合考慮定位方式與加工方式,選擇孔A作為加工的精基準,平面I為粗基準。3.2、加工方式分析根據表1.1開合螺母上座體的技術要求,選擇各個加工表面的加工方式如下表所示。表3-1各表面加工方式加工表面公差/mm及精度等級表面粗糙度加工方案平面ITRa粗銑平ITRa粗銑-半精銑-精銑平ITRa粗銑-半精銑-精銑平ITRa1.6粗銑-半精銑-精銑平ITRa粗銑孔IT1Ra12.5鉆孔IT8Ra锪孔H7Ra鉆-精絞孔HRa粗鏜-半精鏜-精鏜孔H7Ra鉆-擴-鉸

3.3、兩套工藝方案的比較根據表3.1、遵循工序分散的原則制定兩套工藝方案如表3-2、3-3所示表3-2工藝方案一工序號加工內容定位基準定位方式1鑄造2粗銑平面II面面定位3粗銑B-B’面I面、B-B’面面定位半精銑B-B’面精銑B-B’面4粗銑C-C’面I面、C-C’面面定位半精銑C-C’面精銑C-C’面5粗銑D-D’面D-D’面面定位半精銑D-D’面精銑D-D’面6粗銑E-E’面E-E’面面定位7粗鏜A孔I面、E-E’面四爪卡盤半精鏜A孔精鏜A孔8鉆J孔D-D’面、E-E’面定位芯軸、面定位擴J孔絞J孔9鉆H孔E-E’面、A孔定位芯軸、面定位精絞H孔10锪G孔E-E’面、A孔定位芯軸、圓柱銷11鉆F孔I面、D-D’面、A孔定位芯軸、圓柱銷12銑斷I面、E-E’面面定位13去毛刺表3-3工藝方案二工序號加工內容定位基準1鑄造2粗銑平面II面面定位3粗銑B-B’面I面、B-B’面面定位4粗銑C-C’面I面、C-C’面面定位5粗銑D-D’面D-D’面面定位6粗銑E-E’面E-E’面面定位7粗鏜A孔I面、E-E’面四爪卡盤半精鏜A孔精鏜A孔8半精銑B-B’面I面、B-B’面面定位精銑B-B’面9半精銑C-C’面I面、C-C’面面定位精銑C-C’面10半精銑D-D’面D-D’面面定位精銑D-D’面11鉆J孔D-D’面、E-E’面定位芯軸、面定位擴J孔絞J孔12鉆H孔E-E’面、A孔定位芯軸、面定位精絞H孔13锪G孔E-E’面、A孔定位芯軸、圓柱銷14鉆F孔I面、D-D’面、A孔定位芯軸、圓柱銷15銑斷I面、E-E’面面定位16去毛刺比較上述兩套工藝方案可以看出,方案一工序相對較少,安裝次數較少,有較高的生產效率,但未遵循粗精分開的工序順序安排原則,因此其加工精度相對較低。方案二與方案一相比盡管多部分工序,但大體上遵循了工序順序安排原則,即先粗后精、先平面后孔、先主要后次要等原則,在降低一定加工效率的前提下獲取更高的加工精度。另外,由于要求產量為500件,屬中小批量生產,故不必要求具有很高的加工效率。綜合上述分析比較,決定采用方案二作為開合螺母上座體的加工工藝方案。3.4、工藝規程的確定根據表3-2中的工藝方案,查詢機械加工工藝手冊,得到每道工序的加工設備、刀具、以及加工余量如下列各表所示。表3-4工藝規程工序名加工余量(mm)工序尺寸及公差(mm)加工精度加工機床加工刀具粗銑I面2120.5IT11立式銑床X51莫氏錐柄面銑刀63*157粗銑B-B’面185.3IT11立式銑床X51莫氏錐柄面銑刀63*157半精銑B-B’面0.584.3IT10立式銑床X51莫氏錐柄面銑刀63*157精銑B-B’面0.583.3IT9立式銑床X51莫氏錐柄面銑刀6*83粗銑C-C’面122IT11立式銑床X51莫氏錐柄面銑刀63*157半精銑C-C’面0.521.5IT10立式銑床X51莫氏錐柄面銑刀63*157精銑C-C’面0.521IT9立式銑床X51莫氏錐柄面銑刀63*157粗鏜A孔2ΦIT11臥式鏜床T618鏜刀半精鏜A孔1ΦIT9臥式鏜床T618鏜刀精鏜A孔1ΦIT7臥式鏜床T618鏜刀粗銑D面1117IT11立式銑床X51莫氏錐柄面銑刀63*157半精銑D面0.5116IT10立式銑床X51莫氏錐柄面銑刀63*157精車D面0.5115IT9立式銑床X51莫氏錐柄面銑刀63*157粗銑E面、E’面244.5IT11立式銑床X51莫氏錐柄面銑刀63*157鉆F孔、F’孔8.5ΦIT10臺式鉆床Z512莫氏錐柄麻花鉆8.5*133鉆J孔11.5ΦIT11臺式鉆床Z512莫氏錐柄麻花鉆11.5*133擴J孔1ΦIT9臺式鉆床Z512錐柄機用擴刀12.5*138鉸J孔0.5ΦIT7臺式鉆床Z512錐柄機用鉸刀13*138鉆H孔6ΦIT11臺式鉆床Z4006A莫氏錐柄階梯麻花鉆6*162鉸H孔1ΦIT7臺式鉆床Z4006A錐柄機用鉸刀7*138锪G孔13ΦIT7臺式鉆床Z4006A锪孔鉆切斷542IT11臥式銑床X61鋸片銑刀80*43.5、切削參數的計算3.5.1、工序2表3-5工序2計算項目計算依據單位計算結果1.粗銑I面1.1.切削深度a表3-4mm21.2.進給量f查手冊mm/r0.601.3.理論切削速度v查手冊m/min301.4.轉速nn=r/min1601.5.實際切削速度vv=m/min31.673.5.2、工序3表3-6工序3計算項目計算依據單位計算結果1.粗銑B-B’面1.1.切削深度a表3-4mm11.2.進給量f查手冊mm/r0.601.3.理論切削速度v查手冊m/min301.4.轉速nn=r/min1601.5.實際切削速度vv=m/min31.673.5.3、工序4表3-7工序4計算項目計算依據單位計算結果1.粗銑C-C’面1.1.切削深度a表3-4mm11.2.進給量f查手冊mm/r0.601.3.理論切削速度v查手冊m/min301.4.轉速nn=r/min1601.5.實際切削速度vv=m/min31.673.5.4、工序5表3-8工序5計算項目計算依據單位計算結果1.粗銑D-D’面1.1.切削深度a表3-4mm11.2.進給量f查手冊mm/r0.601.3.理論切削速度v查手冊m/min301.4.轉速nn=r/min1601.5.實際切削速度vv=m/min31.673.5.5、工序6表3-9工序6計算項目計算依據單位計算結果1.粗銑E-E’面1.1.切削深度a表3-4mm21.2.進給量f查手冊mm/r0.601.3.理論切削速度v查手冊m/min301.4.轉速nn=r/min1601.5.實際切削速度vv=m/min31.673.5.6、工序7表3-10工序7計算項目計算依據單位計算結果1.粗鏜A孔1.1.切削深度a表3-4mm21.2.進給量f查手冊mm/r0.21.3.切削速度v查手冊m/min602.半精鏜A孔2.1.切削深度a表3-4mm12.2.進給量f查手冊mm/r0.082.3.切削速度v查手冊m/min1003.精鏜A孔3.1.切削深度a表3-4mm13.2.進給量f查手冊mm/r0.043.3.切削速度v查手冊m/min1503.5.7、工序8表3-11工序8計算項目計算依據單位計算結果1.半精銑B-B’面1.1.切削深度a表3-4mm0.51.2.進給量f查手冊mm/r0.21.3.理論切削速度v查手冊m/min1501.4.轉速nn=1000vr/min8001.5.實際切削速度vv=m/min158.342.精銑B-B’面3.1.切削深度a表3-4mm0.53.2.進給量f查手冊mm/r0.153.3.理論切削速度v查手冊m/min2003.4.轉速nn=1000vr/min10503.5.實際切削速度vv=m/min207.823.5.8、工序9表3-12工序9計算項目計算依據單位計算結果1.半精銑C-C’面1.1.切削深度a表3-4mm0.51.2.進給量f查手冊mm/r0.21.3.理論切削速度v查手冊m/min1501.4.轉速nn=1000vr/min8001.5.實際切削速度vv=m/min158.342.精銑C-C’面3.1.切削深度a表3-4mm0.53.2.進給量f查手冊mm/r0.153.3.理論切削速度v查手冊m/min2003.4.轉速nn=1000vr/min10503.5.實際切削速度vv=m/min207.823.5.9、工序10表3-13工序10計算項目計算依據單位計算結果1.半精銑D-D’面1.1.切削深度a表3-4mm0.51.2.進給量f查手冊mm/r0.21.3.理論切削速度v查手冊m/min1501.4.轉速nn=1000vr/min8001.5.實際切削速度vv=m/min158.342.精銑D-D’面3.1.切削深度a表3-4mm0.53.2.進給量f查手冊mm/r0.153.3.理論切削速度v查手冊m/min2003.4.轉速nn=1000vr/min10503.5.實際切削速度vv=m/min207.823.5.10、工序11表3-14工序11計算項目計算依據單位計算結果1.鉆J孔1.1.切削深度a表3-4mm21.2.進給量f查手冊mm/r0.31.3.理論切削速度v查手冊m/min301.4.轉速nn=1000vr/min7501.5.實際切削速度vv=m/min30.632.擴J孔2.1.切削深度a表3-4mm12.2.進給量f查手冊mm/r0.82.3.理論切削速度v查手冊m/min202.4.轉速nn=1000vr/min5002.5.實際切削速度vv=m/min20.423.絞J孔3.1.切削深度a表3-4mm13.2.進給量f查手冊mm/r13.3.理論切削速度v查手冊m/min153.4.轉速nn=1000vr/min3503.5.實際切削速度vv=m/min14.293.5.11、工序12表3-15工序12計算項目計算依據單位計算結果1.鉆H孔1.1.切削深度a表3-4mm21.2.進給量f查手冊mm/r0.31.3.理論切削速度v查手冊m/min301.4.轉速nn=1000vr/min16001.5.實際切削速度vv=m/min30.162.絞H孔2.1.切削深度a表3-4mm12.2.進給量f查手冊mm/r12.3.理論切削速度v查手冊m/min152.4.轉速nn=1000vr/min8002.5.實際切削速度vv=m/min15.083.5.12、工序13表3-16工序13計算項目計算依據單位計算結果1.锪G-G’孔1.1.切削深度a表3-4mm131.2.進給量f查手冊mm/r0.81.3.理論切削速度v查手冊m/min201.4.轉速nn=1000vr/min5001.5.實際切削速度vv=m/min20.423.5.13、工序14表3-17工序11計算項目計算依據單位計算結果1.鉆F-F’孔1.1.切削深度a表3-4mm8.51.2.進給量f查手冊mm/r0.31.3.理論切削速度v查手冊m/min301.4.轉速nn=1000vr/min11501.5.實際切削速度vv=m/min30.713.5.14、工序15表3-18銑斷計算項目計算依據單位計算結果1.銑斷1.1.切削深度a表3-4mm51.2.進給量f查手冊mm/r0.151.3.理論切削速度v查手冊m/min151.4.轉速nn=1000vr/min801.5.實際切削速度vv=m/min31.43.6、時間定額的計算3.6.1、工序2表3-19工序2計算項目計算依據單位計算結果1.粗銑I面1.1基本時間ttmin3.041.2輔助時間ttmin0.461.3工作地點服務及身體需要時間ttmin2.131.4準備終結時間ttmin0.151.5單件時間ttmin5.631.6單件核算時間ttmin5.783.6.2、工序3表3-20工序3計算項目計算依據單位計算結果1.粗銑B-B’面1.1基本時間ttmin3.041.2輔助時間ttmin0.461.3工作地點服務及身體需要時間ttmin2.131.4準備終結時間ttmin0.151.5單件時間ttmin5.631.6單件核算時間ttmin5.783.6.3、工序4表3-21工序4計算項目計算依據單位計算結果1.粗銑C-C’面1.1基本時間ttmin3.041.2輔助時間ttmin0.461.3工作地點服務及身體需要時間ttmin2.131.4準備終結時間ttmin0.151.5單件時間ttmin5.631.6單件核算時間ttmin5.783.6.4、工序5表3-22工序5計算項目計算依據單位計算結果1.粗銑D-D’面1.1基本時間ttmin4.561.2輔助時間ttmin0.681.3工作地點服務及身體需要時間ttmin3.191.4準備終結時間ttmin0.231.5單件時間ttmin8.431.6單件核算時間ttmin8.663.6.5、工序6表3-23工序6計算項目計算依據單位計算結果1.粗銑E-E’面1.1基本時間ttmin2.831.2輔助時間ttmin0.421.3工作地點服務及身體需要時間ttmin1.981.4準備終結時間ttmin0.141.5單件時間ttmin5.231.6單件核算時間ttmin5.373.6.6、工序7表3-24工序7計算項目計算依據單位計算結果1.粗鏜A孔1.1基本時間ttmin2.951.2輔助時間ttmin0.441.3工作地點服務及身體需要時間ttmin2.071.4準備終結時間ttmin0.151.5單件時間ttmin5.461.6單件核算時間ttmin5.612.半精鏜A孔2.1基本時間ttmin7.382.2輔助時間ttmin1.112.3工作地點服務及身體需要時間ttmin5.172.4準備終結時間ttmin0.372.5單件時間ttmin13.662.6單件核算時間ttmin14.033.精鏜A孔3.1基本時間ttmin14.753.2輔助時間ttmin2.213.3工作地點服務及身體需要時間ttmin10.333.4準備終結時間ttmin0.743.5單件時間ttmin27.293.6單件核算時間ttmin28.033.6.7、工序8表3-25工序8計算項目計算依據單位計算結果1.半精銑B-B’面1.1基本時間ttmin1.831.2輔助時間ttmin0.271.3工作地點服務及身體需要時間ttmin1.281.4準備終結時間ttmin0.091.5單件時間ttmin3.381.6單件核算時間ttmin3.472.精銑B-B’面2.1基本時間ttmin1.852.2輔助時間ttmin0.282.3工作地點服務及身體需要時間ttmin1.302.4準備終結時間ttmin0.092.5單件時間ttmin3.432.6單件核算時間ttmin3.523.6.8、工序9表3-26工序9計算項目計算依據單位計算結果1.半精銑C-C’面1.1基本時間ttmin1.831.2輔助時間ttmin0.271.3工作地點服務及身體需要時間ttmin1.281.4準備終結時間ttmin0.091.5單件時間ttmin3.381.6單件核算時間ttmin3.472.精銑C-C’面2.1基本時間ttmin1.852.2輔助時間ttmin0.282.3工作地點服務及身體需要時間ttmin1.302.4準備終結時間ttmin0.092.5單件時間ttmin3.432.6單件核算時間ttmin3.523.6.9、工序10表3-27工序10計算項目計算依據單位計算結果1.半精銑D-D’面1.1基本時間ttmin2.741.2輔助時間ttmin0.411.3工作地點服務及身體需要時間ttmin1.921.4準備終結時間ttmin0.141.5單件時間ttmin5.071.6單件核算時間ttmin5.212.精銑D-D’面2.1基本時間ttmin2.782.2輔助時間ttmin0.422.3工作地點服務及身體需要時間ttmin1.952.4準備終結時間ttmin0.142.5單件時間ttmin5.152.6單件核算時間ttmin5.293.6.10、工序117表3-28工序11計算項目計算依據單位計算結果1.鉆J孔1.1基本時間ttmin0.221.2輔助時間ttmin0.031.3工作地點服務及身體需要時間ttmin0.151.4準備終結時間ttmin0.011.5單件時間ttmin0.41.6單件核算時間ttmin0.412.擴J孔2.1基本時間ttmin0.132.2輔助時間ttmin0.022.3工作地點服務及身體需要時間ttmin0.092.4準備終結時間ttmin0.012.5單件時間ttmin0.242.6單件核算時間ttmin0.253.絞J孔3.1基本時間ttmin0.143.2輔助時間ttmin0.023.3工作地點服務及身體需要時間ttmin0.13.4準備終結時間ttmin0.013.5單件時間ttmin0.263.6單件核算時間ttmin0.273.6.11、工序12表3-29工序10計算項目計算依據單位計算結果1.鉆H孔1.1基本時間ttmin0.071.2輔助時間ttmin0.011.3工作地點服務及身體需要時間ttmin0.051.4準備終結時間ttmin01.5單件時間ttmin0.131.6單件核算時間ttmin0.132.絞H孔2.1基本時間ttmin0.042.2輔助時間ttmin0.012.3工作地點服務及身體需要時間ttmin0.032.4準備終結時間ttmin02.5單件時間ttmin0.082.6單件核算時間ttmin0.083.6.12、工序13表3-30工序13計算項目計算依據單位計算結果1.锪G孔1.1基本時間ttmin0.071.2輔助時間ttmin0.011.3工作地點服務及身體需要時間ttmin0.051.4準備終結時間ttmin01.5單件時間ttmin0.131.6單件核算時間ttmin0.133.6.13、工序14表3-31工序13計算項目計算依據單位計算結果1.鉆F孔1.1基本時間ttmin0.261.2輔助時間ttmin0.041.3工作地點服務及身體需要時間ttmin0.181.4準備終結時間ttmin0.011.5單件時間ttmin0.481.6單件核算時間ttmin0.493.6.14、工序15表3-32工序13計算項目計算依據單位計算結果1.銑斷1.1基本時間ttmin251.2輔助時間ttmin3.751.3工作地點服務及身體需要時間ttmin17.51.4準備終結時間ttmin1.251.5單件時間ttmin46.251.6單件核算時間ttmin47.5

四、鉆床夾具的設計4.1、定位方案與定位誤差計算本鉆床夾具設計用來加工開合螺母上座體的螺紋孔J--Φ13的孔,采用芯軸定位以及輔助夾具來限制零件的六個自由度。圖4.1芯軸定位誤差定位誤差公式為:?計算得定位誤差為:?4.2、夾緊方案與夾緊力的計算根據《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1.6-8確定鉆孔時軸向力、轉矩、功率的計算公式如下:1.F根據工件材料HT200,麻花鉆材料為高速鋼選擇經驗參數CF=420,ZF=1.0,yF=0.8F2.MM3.PP根據本道工序的工藝特點為鉆平面上Φ13的孔,通過芯軸與輔助裝置進行定位,避免鉆孔過程中發生上下振動、傾覆以及繞孔軸線的轉動。通過計算鉆孔軸向力為4.488KN,起到沿孔軸線方向的夾緊作用。輔助機構起到對繞孔軸線轉動的限制作用,端蓋限制垂直于軸線方向的移動。圖4.2鉆J孔時夾具受力分析計算端蓋受力:FY=Mc0.02

4.3、總體結構方案夾具裝配圖如下:圖4.3夾具裝配圖4.4、夾具精度驗算計算鉆孔的位置精度,根據經驗,影響夾具精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個因素:1、定位誤差:根據4.1節中的計算,可以得到夾具的定位誤差為0.038mm2、鉆套與支座之間的配合間隙,由?20m3、鉆頭與鉆套的引偏誤差,由以下公式可以得到e=其中導向高度H=30,排屑高度h=20,鉆孔深度B=20、刀具最大間隙?max=0.030,代入可以求出e=0.0由上述各項誤差可以求得位置綜合誤差為:?4.5、夾具體的設計要求與技術要求1.夾具體應進行時效處理。2.夾具體壁厚應處于15~30mm。3.不應阻礙刀具對工件進行加工。4.應預留良好的排屑結構。5.鑄件不應有裂紋、氣孔、砂眼、縮松、夾渣等缺陷。6.設計鑄造拔模斜度。4.6、夾具三維裝配圖圖4.4夾具三維裝配圖4.7、夾具體三維零件圖圖4.5夾具體三維零件圖五、數控程序編寫采用數控銑床對零件的I面進行銑削作業,,機床采用立式銑床XK5032,刀具選擇?12mm圖5.1數控加工路線編程得到G代碼為:N1G91G00G17G41X+30Y+30D03M03S700M08;N2G01X+116;N3Y+12;N4X-116;N5Y+12;N6X+116;N7Y+12;N8X-116;N9Y+12;N10X+116;N11Y+12;N12X-116;N13Y+12;N14X+116;N15Y+12;N16X-116;N17G40G00X-30Y-30M05M09;N18M02

六、生產成本的估算6.1、毛坯材料成本每個毛坯可以加工得到一件成品,根據毛坯的體積以及HT200鑄鐵的密度可以估算出每件毛坯的質量約為3.759kg。共生產500件零件,需要500件毛坯。查資料確定生產灰鑄鐵HT200需要配料為:新生鐵75%,廢鋼25%,硅鐵0.6%,錳鐵1.3%,焦鐵比1:7,設新生鐵,廢鋼按10%消耗。1.生產1噸鐵水熔化材料成本:1)新生鐵:=2240×1.1×75%=1837元2)廢鋼=2000×1.1×25%=550元3)硅鐵=4700×1.1×0.6%=31元4)錳鐵=4950×1.1×1.3%=71元5)焦炭=1170×1.1×14.3%=184元1噸鐵水熔化材料成本=1837+550+31+71+184=2673元2.熔化1噸鐵水成本:含修爐材料,電費,木柴,焦炭,工人工資,硅鐵,錳鐵等。噸鐵水熔化成本=130+184+15×5+71+31=491元故1t鑄鐵生產總成本為2673+491=3164元則生產該毛坯的材料成本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