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故都的秋授課教師:docer讀秀故都的秋作者:郁達夫體會秋的意境,品味精當細膩的語言特點學習情景交融的寫作特色體味作者對秋的人文思考和對故都國家的摯愛學習目標環節一:通讀入境,提要鉤玄
請同學們通讀全文,找一找,哪些段落是具體描寫北平的秋色的。小院秋晨圖秋蟬殘鳴圖秋雨話涼圖秋槐落蕊圖秋日勝果圖小院秋晨圖秋蟬殘鳴圖秋雨話涼圖秋槐落蕊圖秋日勝果圖
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第一部分(01-02):思秋第二部分(03-11):繪秋第三部分(12
):議秋第四部分(13-14):戀秋行
文
結
構環節二:細讀入心,品味鑒賞
請同學們選擇其中的一幅或幾幅圖景,品味鑒賞寫作手法與景物特點。小院秋晨圖
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說到了牽牛花,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色最下。最好,還要在牽牛花底,叫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小院秋晨圖
【改寫】
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間房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茶,坐在院中,能看見藍天和飛鴿。你還能看見透過槐樹射下來的日光,注意到墻壁縫隙里的牽牛花和附近的小草。小院秋晨圖
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說到了牽牛花,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色最下。最好,還要在牽牛花底,叫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
綜合運用視覺、聽覺,以及以動襯靜、細節描寫、冷色調等,展現了故都秋院的恬靜、清幽的秋景,透露出作者清閑中的孤寂落寞、表現了作者對故都之秋的偏愛。品讀景物描寫的角度1.修辭手法2.感官:視覺、聽覺、嗅覺……3.視角:仰視、俯視、近觀、遠觀……4.典型物象5.適合自己心境和吻合景致特點的修飾語小院秋晨圖秋蟬殘鳴圖秋雨話涼圖秋槐落蕊圖秋日勝果圖“一粒沙里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
寫槐寫蕊,首著一落字。
寫蟬寫聲,首著一衰字。
寫雨寫人,首著一嘆字。
寫樹寫棗,首著一風字。
故都之秋,天上地上,無論聲色,無論人物,都貫以生命的音符,都伴以弱者的悲鳴,從而合奏起生命的悲歌。“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著名文學評論家孫紹振曾經在《秋天:一種現代散文美——解讀郁達夫的<故都的秋>》一文中寫到:“引起生命的蓬勃之感的,自然可以激起內心歡愉的體驗,這是一種美的感受。直面生命的衰敗的感覺,啟示沉思生命的周期,逗起悲涼之感,也是一種生命的感受。誰說悲涼就不是美的呢?”
郁達夫顯然有意把秋的悲涼作為美來系統地欣賞,著重展現對滄桑生命的感悟和肯定;以“悲涼”為美,這其實就是悲秋傳統的現代變奏。物哀之美
郁達夫是個典型的傷感文人,幼年失父,體驗了生活的艱辛,養成憂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留學日本,飽受異族的歧視與凌辱,更增添苦悶消沉的心理。
在個人的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藝觀和審美追求上,提倡靜的文學,寫的也多是“靜如止水似文學。”所以他的文章總有一種傷感的、灰冷的調子。
人們評價他:豈有文章傳海內,欲將沉醉換悲涼。思考探究:
如何理解郁達夫筆下“清、靜、悲涼”的景物背后所寄寓的情感?
明確:還有作者的眷念和摯愛,還有一種無法挽留的絕望,更一種與祖國共存亡的悲壯。
1931年發生了九·一八事變,日本侵占了東三省;1933年,日軍先后攻占了山海關、承德及長城各口。1934年是一個山河分裂的多事之秋。此時中華千年的文明古都北平,每一天都處在風雨飄搖之中,作為一個正直的知識分子,他為國家命運擔憂和焦慮。這些話語的背后,實是一種即將淪為亡國奴的悲鳴!
“可是北平近郊的秋色,實在也正象是一冊百讀不厭的奇書,使你愈翻愈會感到興趣。”
“聊作我的對這日就淪亡的故國的哀歌。”
“五六百年來文化所聚萃的北平,一年四季無一月不好的北平,我在遙憶,我也在深祝,祝她的平安進展,永久地為我們黃帝子孫所保有的舊都城。”
——一九三六年五月廿七日《北平的四季》
“若沒有對故都北平的摯愛,也不會寫出這樣的文字。”——郁飛《關于我父親<故都的秋>》
大醉三千日,微吟又十年。只愁亡國后,營墓更無田。
萬一國破家亡后,對花灑淚豈成詩。
祖國呀祖國!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來!強起來罷!你還有許多兒女在那里受苦呢!——《沉淪》
本文通過描寫故都秋景,抒發了作者對故都之秋的無比懷念與眷戀之情,又寄寓了作者對故都深遠的憂思,流露出內心的孤獨落寞之感。
1933年4月,郁達夫為逃避國民政府的高壓和文藝界的紛爭而由上海遷居杭州,但他很快發現杭州也并非“世外桃源”,于是寫下了“烽火滿天殍滿地,儒生何處可逃秦?”這樣的詩句,以此來抒發內心的苦悶。1934年7月,郁達夫離開杭州去青島避暑,8月轉赴北平,終于發現了與中國歷史文化精神息息相關的“深沉的地方”,寫下了傳世名篇《故都的秋》。
郁達夫(1896-1945),原名郁文,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浙江富陽縣人。他從小熟讀唐詩宋詞和小說雜劇,1913年至1922年曾留學日本,心靈上飽受“獨在異國為異客”的痛苦煎熬,積攢著深深的歧辱抑郁。在文學創作的同時,還積極參加各種反帝抗日組織。抗戰爆發后,郁達夫下南洋聯合當地華僑秘密進行抗日活動。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憲兵秘密殺害于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認他為革命烈士。
其文學代表作有《懷魯迅》、《沉淪》、《故都的秋》、《春風沉醉的晚上》、《過去》、《遲桂花》等。
作品風格:清新,抒情濃烈,有感傷情調,有時流露出頹廢色彩。
郁達夫的創作風格獨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說和散文最為著稱,影響廣泛。
散文是與詩歌、小說、戲劇并稱的一種文學體裁,指不講究韻律的散體文章,包括雜文、隨筆、游記等。自由的文體,以抒情、記敘等方式表達。特點:①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是說散文取材廣泛自由,不受時空的限制,表現手法也不拘一格,而且作者可以根據內容需要自由調整、隨意變化。“神不散”,即散文所要表達的主題必須明確而集中。②意境深邃。散文注重表現作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租賃公寓轉租合同協議書
- 2025合同解除補償協議書
- 2024-2025學年度湖南省株洲世紀星高級中學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含答案)
- 景德鎮市重點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期中數學試題理試題
- 25年一月份全屋隔音棉驗收補充協議
- 第5課 隋唐時期的民族交往與交融(課件)-2024-2025學年七年級歷史下冊同步教學課件(統編版2024)
- 助殘委托服務協議
- 幼兒園常見事故預防和處理
- 李努生:對加強廉政建設的思考
- 2025安全巡查員技能提升合同模板
- 《天文學上的曠世之爭》 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 2024年青海省電力交易員競賽選拔考試題庫(含答案)
- 病毒性腦膜炎護理
- 高中名著導讀社團課《紅與黑》 課件
- 2025年4月自考00808商法押題及答案
- 信陽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參考試題庫(含答案)
- 國旗護衛工作總結
- 2024年河南藝術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英語/數學/語文)筆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課件
- 2022撬裝式承壓設備系統制造監督檢驗技術導則
- 2021年江蘇省徐州市中考數學試卷(學生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