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輸液治療的發展課件_第1頁
靜脈輸液治療的發展課件_第2頁
靜脈輸液治療的發展課件_第3頁
靜脈輸液治療的發展課件_第4頁
靜脈輸液治療的發展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靜脈輸液治療的發展心內五病房徐洋

靜脈輸液治療始于17世紀,歷經近500年的波折,在20世紀逐漸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在靜脈治療理論、技術、工具、設備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靜脈輸液的安全性、科學性和有效性得到極大提升。LOREM國外靜脈輸液治療的發展歷程1

1615年,德國化學家將輸血方法著書立傳,重新提出人對人輸血的概念,但當時還不能進行實際操作。進過幾個世紀之后,人對人輸血才成為可能,又經過了更長的時間才出現安全的輸血技術。英國醫生lower動物與人之間輸血的混亂應用導致諸多災難性的后果,1687年禁止將動物血輸入人體,輸血從此中斷了半個世紀之久。2、靜脈輸液治療發展的里程碑(19世紀)(1)輸血治療

1834年,英國生理學家及產科醫生James成為第一位同種輸血的成功者,但是當時由于對血型缺乏了解,輸血并發癥的發生率極高,輸血的成功或失敗缺乏科學解釋,只能被認為是運氣。(2)靜脈輸液治療1831年的歐洲霍亂是靜脈輸液治療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事件。

英格蘭醫生經靜脈給霍亂患者輸入大量煮沸后的鹽水,使患者的癥狀得到較前顯著的改善,被認為是第一位成功奠定人體靜脈輸液治療模式的醫生。

但從1835年至1890年,靜脈輸液技術發展緩慢。(3)輸液相關的感染控制19世紀中后期,對細菌學、藥學、病理學的不斷了解促進了新方法的產生。維也納產科醫生首次發現洗手與預防感染之間的相關性,被認為減少了1846年期間90%的產婦死亡。德國病原細菌家羅伯特.科赫分離出多種病原微生物,人類對疾病的認識進入全新時代,無菌技術日益受到重視。3、靜脈輸液治療的快速發展(20世紀)(1)輸血治療

1900年,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病理解剖研究所助教發現有些人的血清會與某些人的紅細胞發生凝集,確定了人類最初的三種血型,即A型、B型、O型,首次宣告開辟了現代輸血的道路。1902年,捷克醫生發現人的第四種血型(AB型),從而確立ABO血型分類,使得經靜脈輸血成為安全的急救手段。3、靜脈輸液治療的快速發展(20世紀)(2)靜脈輸液治療當時困擾醫生的主要問題是靜脈輸液治療過程中發生的感染和熱原反應。

在1925年,最常用的靜脈液體是生理鹽水。

在1925年之后,葡萄糖被廣泛制造等滲液體并提供熱量。

至20世紀60年代時,靜脈輸液治療迅速發展,有超過200種靜脈輸注的液體可供選擇,靜脈給藥方式變得多樣化,濾器和電子輸注裝置得到廣泛應用。(3)靜脈營養治療

1939年,對人體輸注2%的水解蛋白和8%的葡萄糖溶液。

1937年發現的氨基酸美國于1935年

現代靜脈營養治療始于20世紀60年代。

70年代初,營養液分瓶輸注或使用三通同時輸注。80年代后,腸外營養的發展經歷了從營養素分瓶輸注到混合輸注的過程。靜脈輸液治療器材的發展2LORE

早期輸血實驗1、靜脈輸液穿刺工具的發展

(1)外周靜脈輸液穿刺工具工業革命--19世紀1957年20世紀60年代(2)中心靜脈輸液穿刺工具19671967年1975LOREMIPSUMDOLORCONSECTETURADIPISICINGELIT20世紀802、輸液敷料的發展

紗布進展到透明敷料。至今已研發出30余種透明敷料。18世紀1962年19813、液體容器的發展(1)玻璃瓶傳統的輸液容器為玻璃瓶,已有近百年發展歷程,經過了幾次變革,至今仍有各種玻璃瓶在臨床應用。(2)塑料瓶塑料精煉技術促進了輸液器具發展,塑料被用于生產輸液器具和液體容器。日本在1965年開發聚乙烯塑料瓶作為輸液容器。塑料瓶最大的缺陷是只能采取半開放輸液方式,藥液易受污染。(4)非PVC軟袋非PVC多層共擠膜是由PP、PE等原料以物理兼容組合而成,因其具有材質穩定、無需空氣回路、具有自身平衡壓力、無交叉污染且可回收、無環保風險等特點,自20世紀80年代末得到迅速發展,成為第三大輸液中的主力產品。(1)靜脈穿刺輔助設備

靜脈輸液輔助器械的發展

(1)靜脈穿刺輔助設備

常規靜脈穿刺是在燈光或自然光下憑借護士的個人經驗及觸覺、視覺等進行。20世紀以來,人們嘗試將靜脈顯示儀、靜脈定位儀用于手背淺靜脈穿刺,大大提高了靜脈穿刺的成功率。靜脈輸液方式的演進3

20世紀30年代以前,全開放式輸液方式廣泛應用于臨床。

70年代以后,玻璃瓶全開放式輸液方式逐漸被淘汰。

1、全開放式輸液3、全密閉式靜脈輸液

自從20世紀50年代塑料軟袋包裝輸液問世以來,一種更新概念的全封閉式輸液開始在臨床應用。軟袋輸液采用聚異戊二烯膠塞可明顯減少輸液中微粒數目,提高輸液安全性。1970年,美國百特公司成功推出全封閉式靜脈輸液軟袋,成為第一個獲得美國FDA認可的輸液軟袋。我國靜脈輸液治療的發展Loremipsumdolor4第四節、我國靜脈輸液治療的發展1、靜脈輸液方式

20世紀40~50年代,靜脈輸液治療引入中國。

1971年開始應用靜脈高營養。20世紀80年代以前,國內靜脈輸液方式以全開放為主,且輸液橡膠管消毒后重新重復使用。

天津大冢公司于20世紀80年代引進第一條塑料瓶生產線,我國塑料輸液包裝開始正規的工業化生產,推動了我國半開放式輸液的開展。

90年代末引入全封閉式靜脈輸液。

20世紀90年代以前,我國一直采用傳統的液體配制方法,由護士按照患者治療需要在各種應用場所臨時配制。20世紀末引入PIVAS(靜脈輸液配制中心式輸液)。PIVAS是目前最科學、最完善的液體配制方式,也是醫院輸液體系的發展方向。2、靜脈輸液穿刺工具

自靜脈輸液技術在我國開展以來,長期使用頭皮鋼針外周淺靜脈輸液。20世紀80年代,靜脈留置針進入中國,當時極限于手術室、ICU及急診科使用,90年代后靜脈留置針逐漸在臨床廣泛應用。1999年,PICC從美國引入中國。目前在臨床應用的靜脈輸液穿刺工具主要包括頭皮針、套管針、中等長度導管、PICC、隧道式導管、植入式靜脈輸液港、經頸靜脈穿刺的導管等,材料有硅膠、PU及生物凝膠等。3、靜脈輸液穿刺技術20世紀90年代,中心靜脈插管技術引入中國,天津腫瘤醫院率先開展此項技術,主要是鎖骨下靜脈穿刺。自PICC技術引入中國之后,該技術被廣泛用于腫瘤化療、成人術后腸外營養和早產兒營養通路的建立等方面。21世紀出,輸液港進入中國。4、靜脈輸液輔助器材國內對輸液泵的研制起步較晚,大都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研究。此外,為了解決臨床輸液操作血管定位困難及液體低溫造成不良反應等問題,手臂淺靜脈顯示儀、輸液恒溫加熱器和新型熱敷器等輸液輔助裝置受到關注并研發。5、靜脈輸液包裝技術上海長征藥廠和天津和平制藥廠曾于20世紀60年代生產PVC軟袋輸液(主要是輸血袋)。80年代初我國引進塑料瓶(PE、PP)輸液生產線,90年代中期又引進PVC非復合膜輸液生產線。目前國內市場上的軟袋輸液主要包括PVC和非PVC軟袋。靜脈輸液學術組織51、美國靜脈輸液護士學會

1972年12月,美國成立靜脈輸液護理學會(AAIVN),1987年改為靜脈輸液護士協會(INS).其宗旨在于建立標準、繼續教育提高公眾意識和不斷研究來完善靜脈輸液護理,最終目標是在世界范圍內使所有需要接受靜脈輸液治療的個體和所有接受靜脈治療的患者在靜脈治療與花費上得到最有效的保證。2、美國血管通路協會

創始于1985年,旨在促進新興的血管通路專業知識,利用專業化實踐及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