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與價值觀+教學設計 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四哲學與文化_第1頁
價值與價值觀+教學設計 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四哲學與文化_第2頁
價值與價值觀+教學設計 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四哲學與文化_第3頁
價值與價值觀+教學設計 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四哲學與文化_第4頁
價值與價值觀+教學設計 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四哲學與文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必修4《哲學與文化》第六課實現人生的價值第一框《價值與價值觀》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本課是統編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學與文化》第二單元“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中的第六課“實現人生的價值”的第一框。本框三目的邏輯關系是:認識人的價值—意識到價值觀對人的導向作用—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目遵循從認識到實踐的邏輯關系,首先從認識層面帶領學生了解物的價值、人的價值和價值觀的導向作用,而后從實踐層面上引導學生自覺培育和踐行社會核心價值觀。從教學內容來看,第一目“人的價值”引導學生理解哲學意義上的價值和具體事物的價值的區別和聯系,知道人的價值在于創造價值和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如何評價人的價值等內容;第二目“價值觀及其導向作用”要求學生理解價值觀的含義,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重要導向作用、核心價值觀對于一個民族、國家的重要意義;第三目“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分別從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角度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全面解讀。掌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重要意義、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從地位作用來看,本課是整本書哲學部分的落腳點和邏輯重點。而本框又是本課的開端,承上啟下,為后面兩個框題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理論基礎。二、學情分析(一)學生的心智特征高二學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且經過前面的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哲學基礎知識,一定的信息搜集篩選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等,這為學好本框題奠定了基礎。高二學生普遍思維活躍,樂于進行探究實踐,而且具備一定的分析歸納、辯證思維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選取貼近學生生活的議題,如本框中采用的奧運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二)學生的認知結構高二學生由于認知水平和認知能力是有限的,因此教師需借助一定的視頻資料、文字資料和教材內容,引導學生進行進一步的思考與交流,使得他們對本框內容形成邏輯性、框架式認識。學生身心發展也不成熟,高二學生正處在情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面對認知沖突的時候難以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本課以奧運會為主線,力圖通過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創設真實的情景,設計較多的活動,引導學生充分進行辯證思考和合作探究,在豐富認知的同時產生情感認同,進而從自身實際出發,在日常生活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樹立正確三觀,踐行公共道德,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三、核心素養目標(一)設計思路與設計理念依據新課標“理解價值觀的導向作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要求、引導學生“觀察和分析各類現象,基本形成正確的三觀”的學業要求、深層次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重要性及其與“四個自信”的關系的學業質量水平要求,確定了本框的教學重難點和學科核心素養。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采用議題式教學方法,教師引導與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探究相結合,使學生在探究學習中升華認識,引導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二)核心素養目標1.政治認同:認同人的價值在于貢獻,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科學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正確價值觀的引領。3.法治意識:明確法治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4.公共參與:積極投身為人民服務的實踐,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主動為社會和個人作貢獻,實現美好人生。(三)基本設計思路1.通過構建、完善議題小結和思維導圖,加強對知識的整合和內在邏輯的把握,形成必備知識。2.通過分析“價值三問”(人有價值嗎?人的價值表現在哪些方面?如何衡量人的價值?)深化了學生對價值的理解和思考,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3.通過分析“飯圈”三問(如果你是陳夢、孫穎莎、球迷、網民,你怎樣看待這場比賽及比賽結果?“飯圈”亂象有何影響?如何對待“飯圈”亂象?),借助對典型事例的分析,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強化了學生對價值觀導向作用的理解,堅持正確價值觀的引領。4.通過要求學生獨立撰寫并分享交流小論文的方式,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激發學生努力學習,積極投身為人民服務的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四、評價任務通過學生自主思考自由發言、小組討論代表發言等方式,加深學生對價值、人的價值、價值觀及其導向作用的理解。觀察學生在具體案例分析中的表現,評價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撰寫一篇關于奧運并選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個或兩個核心詞,談談你的理解并說明如何踐行,深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踐踐行的認識。五、學習活動(教學過程)總議題:感悟價值觀力量弘揚中華體育精神導入:(視頻導入)教師點評:2024年夏天,我們見證了中國奧運軍團閃耀巴黎,重溫至然時刻。視頻“奧運精彩瞬間及解說”觀看后點評:激烈的比賽遇到浪漫的中文解說,美不勝收。展示學習目標(課標要求、核心素養目標)議題一:初遇價值----人的價值議學情境1:(文字材料)今日奧運:獲得獎牌、刷新紀錄、創造歷史、打破壟斷、一戰成名、獲得獎金、主席接見的最高榮譽、無數的鮮花和掌聲……議學情境2:(文字材料)昔時奧運:“奧運三問”與“一個人的奧運”1910年“奧運三問”:中國什么時候能派運動員參加奧運會?什么時候能獲奧運會金牌?什么時候才能舉辦奧運會?1932年,劉長春孤身出征奧運,因準備不足倉促上陣,在100米和200米預賽中落選。后因體力不支,放棄了400米的比賽。他的行為值得嗎?為什么?學生活動:思考并作答,值得,在國運艱難之時,參加奧運證明中國的存在等等;教師點評:開創了中國參加奧運比賽的歷史,奧運夢開始萌芽,一代代中國人用努力和拼搏交上了自己的答卷。議學任務:“價值三問”(獨立思考、自由發言)1.人有價值嗎?----有2.人的價值表現在哪些方面?3.如何衡量人的價值?學生活動:借助議學情境1.2,體會并回答人生價值的兩個方面: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為祖國和人民贏得榮譽),也包括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獎牌、獎金、主席的接見等等),既包括物質層面的,也包括精神層面的。人的價值最重要的是對社會的責任貢獻。教師點評:孫穎莎香港演講“胸前的國旗大于背后的姓名”;“河北文旅代言人”教師活動:對比講授物的價值(實物展示分析)拿出一粒中國國球----乒乓球,分析物(乒乓球)有價值嗎?引導學生體會并分析教室和乒乓球臺的乒乓球的價值不一樣,綜合考慮物本身有積極的功能和屬性、人有需要這兩個方面,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議學小結:比較“物的價值”和“人的價值”的區別:物的價值是物的屬性單向滿足人的需要,而事物本身是沒有需求的;人的價值是人的屬性與社會、他人的需要雙向滿足,人本身也是有需求的。人既是價值的創造者,又是價值的享受者。對一個人價值的評價:歸根到底是看他的貢獻。最根本的是看他對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事業的貢獻。議題二:再“探”價值-----價值觀及其導向作用議學情境3:畸形的“飯圈文化”“飯圈,是啥圈?”“粉絲”英譯“fans”,諧音一轉,“飯圈”由此而來,通常是指由一群對特定偶像支持和喜愛的人組成的社群,因興趣愛好而走到一起,成為一個情感共同體,追星日益向體系化、團隊化甚至職業化轉變,“飯圈”也隨之形成。“飯圈文化”最初在娛樂圈比較流行。近年來,隨著中國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飯圈文化”開始向體育領域蔓延。8月3日巴黎奧運會,乒乓球女子單打決賽,孫穎莎和陳夢勝利會師。一件“雙喜臨門”的好事,賽場內外卻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畫面。當陳夢4:2戰勝孫穎莎奪冠時,屬于她的喝彩與榮耀卻沒有如期到來,觀眾席上噓聲一片,甚至有一些孫穎莎的“毒唯粉”公然進行人身攻擊:豎中指、“喝倒彩”、賽后涌入球員、教練的個人社交平臺發表不文明的極端言論……。對此,有網友評論,這是受到了“飯圈文化”侵擾,這是畸形“飯圈文化”。議學任務:“飯圈”三問(小組討論交流,代表發言)1.(角色代入)如果你是陳夢、孫穎莎、球迷、網民,你怎樣看待這場比賽及比賽結果?2.“飯圈”亂象有何影響?(可從對個人、社會等多角度思考)3.如何對待“飯圈”亂象?“飯圈”一問:學生活動:角色代入陳夢、孫穎莎、球迷、網民等,理智清醒公正客觀的看待比賽及結果:競技體育有輸有贏,都是為國爭光,都拼盡全力等等教師活動:對于比賽,為什么畸形“飯圈文化”會有不同認知呢?歸根到底是錯誤價值觀在作祟,得出價值觀影響人們認識世界,影響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評價。“飯圈”二問:學生活動:自由發言,分析“飯圈”亂象的危害:影響到運動員、教練員、管理員等正常的工作、生活、家庭,影響運動員的心態、影響比賽,破壞比賽秩序和社會秩序,損壞國家形象等等。教師活動及點評:網絡不是法外之地、體育需要理性關注等。引導學生進行理論升華,價值觀影響人們改造世界。“飯圈”三問:學生活動:學生運用發散思維,打開思路,從多個角度分析了措施,如:運動員應該樹立科學的三觀、理智看待名利;公安部門依法打擊整治飯圈亂象;乒協等發表聲明,表明要追究責任;政府:加強監管、制定有關法律法規;互聯網及自媒體等網絡平臺:加強行業自律,不一味的追求熱度、流量;粉絲:支持明星要合理合法、有邊界感------教師活動及點評:正向價值破除飯圈亂象。8歲孫穎莎觀看2008年北京奧運會王楠、張怡寧的女子單打乒乓球決賽,10歲的潘展樂回答記者“比孫楊游得快”就是他的目標,對偶像的正確認識和認知,對偶像全力以赴精神的佩服激烈著他們逐步走上了最高領獎臺,對“價值觀是人生的重要向導”產生共鳴。展示總書記指出的“我們生而為中國人,最根本的是我們有中國人的獨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覺的價值觀”。理解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的“根”和“魂”。理解價值觀對于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意義。議學小結:總結價值觀的含義,從對個人和國家兩個方面全面掌握價值觀的導向作用。議題三:踐行價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議學情境4:(視頻、圖片)視頻:習近平向奧運健兒致以熱烈祝賀(合并)圖片:中華體育精神議學任務:(獨立撰寫、交流分享)“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請結合中國奧運的發展或巴黎奧運會觸動你的人或事,選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個或兩個核心詞,談談你的理解并說明如何踐行。要求:1.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觀點明確2.論證充分,邏輯清晰3.字數:200字左右學生活動:(該任務課下已簡單布置)根據課堂所學所感,對自己所寫的小短文進行補充完善。交流分享環節:學生有以“奧運健兒的松弛感是國家富強的體現”為題,列舉了全紅嬋、潘展樂等體現的松弛感其實背后是強大富強的國家;有以“巴黎奧運會的敬業精神”為題講了馬龍和張雨霏兩位奧運勞模的敬業精神;有講中國游泳隊經歷多次興奮劑檢測面臨的不公,最終用實力打破一切質疑,贏的坦蕩、贏的干凈;有以“友善之光照亮奧林匹克”為題介紹了何冰嬌摘銀時戴著西班牙奧委會的徽章以此安慰因傷退賽的馬林、“中朝韓”三國運動員互相握手致意等等,體現了對對手無國界的尊重和友善,充分彰顯了奧運會“更快、更高、更團結、更強”的體育競技精神;有以鄭欽文為例講述她盡顯愛國風范等等。教師活動:逐一點評上臺演講的同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同學們的交流分享中具象化了,進一步肯定了同學們短文書寫的落腳點----如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發揮本堂課的價值導向作用。議學小結:從內涵、重要性、具體要求三個方面構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體系。議學延伸:使命在肩奮斗有我青年興則國興,青年強則國強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追逐光·靠近光·成為光·散發光追光而遇,沐光而行。成長路上,你我皆是星光!努力做更好的自己,做一個有價值的人,一起成就更好的中國!教師活動:“使命在肩、奮斗有我”或許是這個夏天留給青年學生最好的啟示,每一個夢想都值得我們全力以赴!六、作業設計(一)鞏固性作業1.(2023泰安二模)錢七虎院士被稱為"國家鑄盾人",我國防護工程學家。7歲那年,父親臨終前叮囑他“要干一番事業”,他銘刻在心。傾心竭力六十余年,他為祖國“鑄盾”;捐出獎金、津貼,資助584位困難學生,為國育才。錢老說,"為國家和人民安全貢獻心血,有價值"。2023年3月4日,錢七虎獲頒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材料表明()①只要尊重客觀規律就能實現人生價值②價值觀是人生的向導,影響人們的行為選擇③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標準,往往因人而異④要把獻身國家和人民的事業作為最高價值追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山東省實施“村村都有好青年”選培計劃,通過技能培訓幫助返鄉在鄉青年創新創業,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力量,截至2020年底,山東省已選培鄉村“好青年”12.8萬名,帶動一大批青年活躍在鄉村振興第一線。對此理解正確的有()①大量鄉村“好青年”的涌現是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②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返鄉在鄉青年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③開展技能培訓推動了鄉村振興過程中生產關系的調整和變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