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第6課從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國精梳理·通時空觀念一、隋朝興亡1.隋統一全國:eq\o(□,\s\up3(01))589年,隋滅陳,統一全國。2.隋煬帝即位:隋文帝死后,eq\o(□,\s\up3(02))楊廣即位,這就是隋煬帝。3.隋的建設eq\b\lc\{\rc\(\a\vs4\al\co1(1廣建\o(□,\s\up3(03))倉庫,積儲豐富。,2興建\o(□,\s\up3(04))洛陽城,著名于世。,3開通\o(□,\s\up3(05))大運輸河,促進南北經濟溝通和運輸河沿岸城市發展。))4.隋的滅亡eq\b\lc\{\rc\(\a\vs4\al\co1(1緣由:隋煬帝大興土木、窮奢極欲,引發起義。,2經過: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將殺死,隋朝滅亡。))二、唐朝的旺盛和民族交融1.鼎盛局面的形成2.唐朝前期的民族關系[金版微點撥]【思索探究1】“治世”與“盛世”有什么區分?金版點撥:治世多出現于新朝代的前期,多表現為政治的清明穩定,經濟的復原,人民生活安定。盛世多出現于王朝中期,其多表現為政治安定、經濟旺盛、疆域寬闊。【思索探究2】如何看待唐太宗的民族政策?金版點撥:(1)其民族政策呈現恩威并重,剿招結合的特點。對少數民族一視同仁、寬容。(2)這種政策是在那個時期明智的選擇,與當時狀況適宜。(3)產生了眾多主動的效果。(4)對后世處理民族關系有眾多啟示。【易混易錯】文成公主入藏并不代表西藏地區已歸屬唐朝版圖唐與西藏和親反映的是兩個政權之間的友好往來關系,不是從屬關系。直到元朝,西藏才正式歸屬中心管轄。【易混易錯】唐朝時西藏、新疆、蒙古、東北地區與中心政府的關系并不一樣除西藏外,其他地區已經歸屬中心政府管轄,只是管理的方式不同。中心對新疆地區的管控更嚴格,干脆設管理機構,中心派出官吏管理;而蒙古和東北地區任用當地貴族管理,中心對這些地區的限制力較弱。3.唐朝的疆域(1)疆域唐朝前期,疆域東到大海,西達咸海,東北至外興安嶺、庫頁島一帶,南及南海。南海諸島及相關領域納入中國版圖。(2)開發唐朝周邊eq\o(□,\s\up3(17))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對祖國邊疆地區的開發作出了主動貢獻。三、安史之亂、黃巢起義和五代十國【學問拓展】唐蕃會盟發生于821年,會盟雙方重申了歷史上“和同為一家”的甥舅親誼,決心今后“社稷如一”,恒久和好,相互救濟,充分表達了藏漢兩族人民要求友好相處的共同愿望。記載這次會盟內容的“唐蕃會盟碑”現仍立于拉薩大昭寺前。【易混易錯】五胡十六國與五代十國的異同同:都發生在國家分裂時期。異:五胡十六國主要是少數民族在北方,或同時或先后建立的十六個國家,而五代是北方先后出現的五個朝代,十國是南方的十個政權。五胡十六國發生在西晉滅亡后,五代十國發生在唐朝滅亡后。【易混易錯】宋、齊、梁、陳與梁、唐、晉、漢、周怎么區分宋、齊、梁、陳是東晉滅亡后南方先后出現的四個朝代,后被隋朝滅掉,國家重新統一。梁、唐、晉、漢、周是唐朝滅亡后北方先后出現的五個朝代,為區分歷史上的同名朝代,人們習慣在五個朝代前加“后”,即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后周被北宋取代。研重難·籍史料實證主題一隋朝的統治一下面是隋朝大運輸河示意圖及文字介紹。隋朝大運輸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長的運輸河,是在已有的自然河道和古運輸河基礎上開鑿的。它利用了黃河南北水流的自然地形趨勢,貫穿了不同水系之間的水路交通,成為連接富庶經濟地區與國都的紐帶。——七年級教材二(隋朝)在長安、洛陽兩都和地方廣設倉庫,其中既包括供應朝廷糧食和物資的倉庫,也包括備水旱賑濟、遍置于鄉間的義倉,積儲豐富。其中含嘉倉是隋朝在洛陽修建的最大的國家糧庫。經考古發掘,遺址面積40多萬平方米,有數百個糧窖。倉窖口徑最大的達18米,最深的達12米。隋文帝末年,國家儲備的物資和糧食可以供應全國五六十年。三唐的旺盛是在隋的基礎上不斷繼承創新的結果。隋朝開通的大運輸河,將長江南北的經濟更緊密地聯結起來,唐朝受惠于這條運輸河許多。——摘編自袁行霈《中華文明史》四唐朝詩人皮日休在《汴河懷古》中寫道:“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教你讀史]史料一大運輸河示意圖跨黃河、淮河、長江,說明南北對峙局面結束;文字史料“在已有的自然河道和古運輸河基礎上開鑿”“連接富庶經濟地區與國都”說明南方經濟的開發。史料二糧倉規模大且多,說明農業經濟發展。史料三、四是大運輸河的影響和對隋的評價,關鍵詞“唐的旺盛是在隋的基礎上……”“南北的經濟更緊密地聯結”“盡道……至今”“論功”明顯是確定,而“若無水殿龍舟事”是否定。[問題探究](1)依據史料一和所學學問,分析大運輸河開鑿所具備的條件。金版參考:國家統一;強大的中心政權;魏晉南北朝時期江南地區經濟的開發和北方經濟的復原發展;隋煬帝受儒家有為思想影響。(2)史料二中的考古發覺能說明什么?結合所學學問,推斷對史料一、二中現象的影響。金版參考:說明:隋朝經濟的發展。影響:大運輸河的開鑿有利于鞏固國家統一和南北方經濟文化的溝通;大運輸河的開鑿和隋朝經濟的發展為唐朝的全盛奠定基礎。(3)依據史料三、四,談談看法?金版參考:隋煬帝修建大運輸河、發展經濟,造福后代,為唐朝經濟旺盛奠定基礎。但隋煬帝窮奢極欲、大興土木、窮兵黷武,造成民不聊生,導致隋朝短命而亡。[史論總結]隋朝的歷史地位(1)隋朝結束了漢末以來的動蕩,實現了國家統一,對唐朝大統一、大旺盛、大交融作出了突出貢獻。(2)隋朝統治者實行了一系列發展經濟、鞏固統一的措施,如建立三省六部制、創立科舉制、推行均田制、實行府兵制等都為隋唐政治制度的建立和經濟的發展創建了良好條件。(3)隋朝大運輸河的開鑿,促進了南北經濟的溝通,成為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對唐代乃至以后經濟、交通都有重要作用。(4)隋王朝復原了幾個世紀以來因割據紛亂幾乎中斷的對外關系,主動發展與亞洲各國的溝通,提高了隋朝在亞洲的地位,為后世盛唐打下了基礎。(5)它的快速滅亡對唐朝統治者有著深刻教訓,促使唐初統治者細心治國,為唐的繁盛打下了基礎。主題二唐朝的鼎盛一天下大稔,流散者咸歸鄉里,米斗不過三四錢……。東至于海,南及五嶺,皆外戶不閉,行旅不赍糧,取給于道路焉。——《資治通鑒》二(唐太宗對大臣們說)“夫欲盛則費廣,費廣則賦重,賦重則民愁,民愁則國危……故不敢縱欲也。”——《資治通鑒》三貞觀十七年,唐太宗命人畫24位功臣相貌于凌煙閣,這24位功臣中有的參與過隋末農夫起義,有的是太子李建成政治集團的人,還有一些人出身少數民族。——《盛唐氣象》四太宗曰:“夷狄亦人耳,其情與中華不殊。人主患德澤不如,不必猜忌異類,蓋德澤洽,則四夷可使如一家。”——《資治通鑒》五唐玄宗是一個勵精圖治的皇帝,他重用賢才,實行改革,穩定政局,加快了經濟的發展。當時國家統一,中心政權強大,唐太宗、武則天時期奠定了物質基礎,尤其是勞動人民創建了巨大的社會財寶,加之中外文化、經濟的溝通,促進了中華文明的進步。在唐玄宗統治的開元年間,唐王朝達到鼎盛。[教你讀史]史料一,省略號前反映經濟狀況,省略號后反映政治狀況。史料二反映縱欲的危害。史料三反映唐太宗所倚重的功臣包括對立集團和少數民族的人才。史料四反映對少數民族的看法。史料五從個人、政治、歷史、人民、中外關系等多角度反映唐朝鼎盛的緣由。[問題探究](1)概括史料一描述的現象。金版參考:經濟發展、政治穩定,史稱“貞觀之治”。(2)依據史料二、三、四,概括唐太宗的做法。金版參考:輕徭薄賦、戒奢從簡;知人善任、虛懷若谷;民族政策開明。(3)依據史料五,指出唐王朝達到鼎盛的緣由。金版參考:①唐玄宗勵精圖治、重用賢才、實行改革。②國家統一,政權強大。③唐太宗、武則天時的奠基。④勞動人民的創建。⑤中外溝通頻繁。[史論總結]1.唐太宗的歷史貢獻(1)盛世局面:唐太宗勵精圖治,開創了“貞觀之治”的局面,這為“開元盛世”局面的出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民族和諧:唐太宗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促進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加強了民族交融,使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進入了鼎盛時期。(3)開放外交:唐太宗實行開放的外交政策,封建文化出現了旺盛的局面,使中國文化呈現出多元色調并對世界文明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4)治國策略:唐太宗擅長納諫和用人,成為古代封建君王的楷模和典范,并對以后歷朝的治國策略產生了深遠影響。(5)制度創新:完善了隋朝開創的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沿用均田制,實行租庸調制,影響深遠。2.唐朝鼎盛的緣由(1)唐朝全國統一,政局穩定、疆域寬闊。(2)唐初幾位有為皇帝政策開明、改革有效、為開元盛世奠基。(3)唐代教化的發展為其供應了人才。(4)先進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的獨創有利于推動經濟的發展。(5)中外溝通既可引進技術又可促進商業發展和文化溝通。(6)唐玄宗勵精圖治、重用賢才、實行改革。(7)勞動人民辛勤勞動的創建。本課小結史苑窺斑民族交融對詩歌的影響隋唐之際的民族大交融,始終是雙向進行的。一是少數民族的漢化,二是漢民族受到少數民族的浸染和影響。這種雙向的交融,對中華民族的大交融,對各民族自身素養的提高有重要意義。一個文明程度較低的民族被先進的漢族文明吸引后,便會加速其由質而文的歷程;而少數民族的尚武精神和不斷的武力折服,也有利于漢民族擺脫上層社會纖弱庸俗的頹廢風氣,轉而呼喊粗獷和剛健的氣質,起先了由文返質的改變。漢民族與少數民族正是在這種似相反實相成的改變過程中,漸漸縮小了彼此之間的差別,加速了各民族的文明朝著更健康的方向發展。同時,也加快了南北詩風融合的步伐。考察隋唐之交的詩歌,假如不了解這一時期民族斗爭和交融的性質和特征,就不行能找到一個精確的視角。因為民族斗爭和交融的形式不同,那么當時詩歌發展的趨勢便有很大的差別。所以,我們假如不從民族大交融的角度,不從關隴集團在隋唐之交的作用著眼,就很難理解這一時期詩風轉變的緣由。總之,隋唐之際的民族大交融消弭了南北地域的界限和各民族之間的隔閡,也消弭了各民族不同的文化之間的鴻溝。朝野上下恢宏的氣魄,開闊的胸襟,非凡的氣度,自由開放的思想,大大地開拓了人們的視野,為詩人們突破舊的藩籬,融南北詩風之長創建了有利的條件。——張采民:《民族融合與隋唐之際詩風的嬗變》,載《南京師高校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4期課堂跟蹤訓練1.國家統一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公元6世紀中國重新完成統一。對此,下列敘述正確的是()①各民族大交融為統一創建條件②南北方經濟的發展為統一奠基③隋文帝雄才大略于581年完成統一④結束割據實現統一是民心所向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D解析結合所學學問可知,公元6世紀的統一王朝是隋朝,而隋統一時間是589年,故③錯誤,其他敘述均正確,故選D項。2.唐太宗說:“以史為鏡,可見興亡;以人為鏡,可知得失。”他在位期間能體現這一思想的重大舉措是()①反復強調“存百姓”思想,勵精圖治②任用賢臣,擅長納諫③戒奢從簡④輕徭薄賦,勸課農桑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依據材料“唐太宗說:‘以史為鏡,可見興亡’”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唐太宗吸取隋朝滅亡的教訓,在位期間勵精圖治,反復強調“存百姓”思想,戒奢從簡,重視農業生產,輕徭薄賦,勸課農桑;而“以人為鏡,可知得失”體現了唐太宗重視人才的思想,為此他實行的措施是任用賢臣,擅長納諫。由此可知①②③④都符合題意,故選D項。3.“貞觀十五年,公主嫁到吐蕃,加強了中原與吐蕃的經濟文化聯系”,對此說明正確的是()A.反映了唐蕃和親的意義B.促進了東北地區的開發C.西藏正式納入中國版圖D.其首領被封為懷仁可汗答案A解析依據材料“貞觀十五年”“加強了中原與吐蕃的經濟文化聯系”等信息可知,材料著重強調了唐蕃和親的意義,故A項正確。吐蕃在西藏地區,B項錯誤;C項史實錯誤;D項是回紇首領,故解除。4.假如把“大運輸河的開通”“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曲轅犁”“安西都護府”整合為一個學習單元,符合這一單元內容的主題是()A.中華文明的起源B.國家的產生與社會變革C.旺盛與開放的社會D.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大運輸河的開通”反映了隋朝的政治和經濟成就;“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曲轅犁”“安西都護府”反映了唐代開明、旺盛的盛世。二者都著重強調其社會的旺盛與開放,故C項正確。“中華文明的起源”是史前時期的時代特征,A項不合題意;“國家的產生與社會變革”指的是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不一樣的你我他(教案)-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下冊
- 2024秋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 第三單元 法律在我心中 第十課 維護消費者權利(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教學設計 人民版
- 《第四單元10以內數加與減-小雞吃食》(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一年級上冊數學北師大版
- Unit 1 Making friends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英語三年級上冊
- 2024年二年級品生下冊《愛惜每一張紙》教學設計2 鄂教版
- 2024-2025學年高中生物 第六章 從雜交育種到基因工程 第1節 雜交育種與誘變育種教學設計2 新人教版必修2
- 2023七年級英語上冊 Module 6 A trip to the zoo Unit 3 Language in use教學設計 (新版)外研版
- Unit 1 The secrets of happiness Presenting ideas 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外研版(2024)七年級英語下冊
- 2023六年級英語下冊 Unit 7 Shanghai Is in the Southeast of China第1課時教學設計 陜旅版(三起)
- 2023三年級數學上冊 二 觀察物體第1課時 看一看(1)教學設計 北師大版
- 跨學科實踐“橋梁調查與模型制作”(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八年級物理下學期項目化課程案例
- (二模)溫州市2025屆高三第二次適應性考試歷史試卷(含答案)
- 全國高職單招時事政治歷史題庫
- 冷庫貨物儲存合同范本
- 專題06 機械能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練習)(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二輪復習講練測(新高考用)
- 應急物資儲備檢查改進應急預案
- 第15課《青春之光》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 2025年河南輕工職業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附答案
- 世界給予我的 課件-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開學第一課主題班會
- 個體診所申請書范文
- 《高速鐵路系統》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