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模擬試卷語文(山西卷)_第1頁
2024年中考模擬試卷語文(山西卷)_第2頁
2024年中考模擬試卷語文(山西卷)_第3頁
2024年中考模擬試卷語文(山西卷)_第4頁
2024年中考模擬試卷語文(山西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擬考試(山西卷)語文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8頁,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2.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本試卷相應的位置。3.答案全部在答題卡上完成,答在本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讀·書(12分)1.顏真卿書法具有“點畫豐富飽滿,結構端正闊達”等特點,下列屬于顏真卿書法作品的一項是(2分)()ABCD2.古詩詞特別有文化韻味。結合下面的一段文字,請你將有關詩文補充完整。(10分)古詩文是文化的星火,代代相傳。讀古詩文就是讀百種生活、千樣人生,在那些作品里,你可賞自然之趣,“樹繞村莊,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秦觀《行香子》);你可寄思念之情,“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燕然未勒歸無計。(范仲淹《漁家做·秋思》);你可悟人生豁達,“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你可知情感之真,“春蠶到死絲方盡,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隱《無題》);你可抒懷古豪情,“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坐斷東南戰未休。”(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此外,讀“⑥_____________________?青衫濕!”(《滿江紅·小住京華》),你能感受到鑒湖女俠知音難覓的悲嘆;讀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與他一起去赴這千古雪花之約;讀“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過零丁洋》)你定能明了文天祥視死如歸的堅定信念。二、讀·思(38分)(一)【活動一:品讀老城故事】老城故事多,皆因城市的老街舊巷。當你走進鐘樓巷,感覺只需一個轉身,便能在歷史與現實之間穿梭。漫步其中,一磚一瓦、烏漆大門、雕花門楣,仿佛都在告訴你許多景物都經歷了漫長歲月和風雨打磨。在距今已有1000余年歷史的南唐銅鐘旁,斑駁的落葉詮釋著靜美,兩者相互映襯,歷史的厚重感撲面而來。古今相融的鐘樓巷,現已成為廣大市民和游客喜愛的“文藝一條街”,移步換景,引人駐足,隨手一拍就是一張風景美照。咖啡店、面包房、土菜館【甲】令人目不睱接的特色小店為老巷子注入了新的活力。走出鐘樓巷,轉入稅務街,喬園、蔣科進士第等古建筑延續著這座城市的歷史文脈,【乙】見證了海陵的繁華,也為當地的人們留住了鄉愁。(選自學習強國“水韻江蘇”,有改動)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劃浪文線句子的主干為“小店注入活力”。B.從結構上說,“老街舊巷”是并列短語,“雕花門楣”是偏正短語。C.【甲】處標點符號應當用省略號。D.【乙】處的劃線句語序不當,應該將“為當地的人留住了鄉愁”和“見證了海陵的繁華”調換位置。【活動二:走進小說天地】4.2024年是吳敬梓誕辰323周年。為紀念《儒林外史》這部巨著,請你從下列四個人物中任選一個,設計一張人物紀念郵票,并說一說你的設計構思。(5分)A.嚴監生B.王冕C.周進D.匡超人選:____________設計構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動三:群策群力擬主題】5.班級向全班同學征集此次活動主題語,已擬出了主題語的前半句,請你從下面語段中的劃線句尋找有用信息,續寫后半句,上下句要對仗。(2分)提起小說,你一定不陌生,那生動的故事,鮮活的人物,一定給你留下過深刻的印象。豐富的情感因經典小說而形成,美好的靈魂因經典小說而塑造,人生的真諦因經典小說而悟得。既然這樣,我們何不挽起手來,再度走進那一片動人的文學天地?主題語:走進小說世界,______________(二)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第6~7題。在公園里看兩位老人下圍棋,他們下棋的速度非常緩慢,令圍觀的人都感到不耐煩。第一位老人,很有趣地說:“嘿!是你們在下棋,還是我在下棋?我們一個棋考慮十幾分鐘已經是快的,你知不知道林海峰下一顆棋子要一個多小時。”旁邊的老人起哄:“未見笑!自己比為林海峰。”第二位老人,看起來很有修養地說:“你們不知道,圍棋要慢慢下才好,下得快則殺氣騰騰,不像是朋友下棋了。何況,當第一個棋子落下,一盤棋就開始走向死路。一步一步塞滿,等到圍棋子滿了,棋就死了,要撤棋盤了。慢慢下才好,慢慢下死得慢呀!”這段看似意有所指的話,使旁邊的老人都沉默了,看完那盤棋,都不再有人催趕或說話。好的圍棋要慢慢地下,好的生活歷程要細細品味;不要著急把棋盤下滿,也不要匆忙的走人生之路。人們常常也是這樣,一味地追求速度和目標,卻忽略了身邊的美好和幸福。其實,只有在放慢腳步的時候,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讓我們慢下來吧!去欣賞生活中的每一個美好瞬間,去感受每一個溫馨的擁抱和每一個友好的微笑。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地感受到人生的精彩和快樂!6.結合選文內容,選文最后“才能”后要填寫內容是什么?請在橫線處補寫。(3分)7.讀了上面的這則故事,你獲得了怎樣的啟示?請圍繞你感受最深的一點,寫一段議論性文字,表明你的觀點并加以闡釋。(8分)寫作提示:①觀點明確;②論證合乎邏輯;③不少于100字。(三)請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題。答謝中書書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三峽酈道元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8.與“巴東三峽巫峽長”中“長”的讀音和詞義相同的一項是(2分)()A.拔苗助長B.鞭長莫及9.請將下面的句子翻譯為現代漢語。(4分)(1)山川之美,古來共談。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沒有這么快。10.古代文人墨客常寄情于山水。請結合兩文中的寫景句,體味其中蘊含的情感,完成表格。(4分)篇目山水之景蘊含情感《答謝中書書》高峰入云,清流見底。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峽》重巖疊嶂,隱天蔽日。素湍綠潭,回清倒影。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閱讀兩文后,小茗和小青被文中所描述之景深深吸引,就此展開討論。請你根據兩文內容,將下面對話補充完整。(2分)小茗:我發現兩文中均寫到了“猿鳴”,但所營造的氛圍卻有所不同。比如《答謝中書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營造出了清晨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熱鬧氛圍。小青:沒錯,《三峽》中的“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則營造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氛圍。追和陶淵明詩引(節選)蘇轍東坡先生謫居儋①耳,置家羅浮②之下。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薯芋。先生平生獨喜為詩。是時,轍亦遷海康,書來告曰:“吾于詩人,無所甚好,獨好淵明之詩。淵明作詩不多,然其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③。然吾于淵明,豈獨好其詩也哉?如其為人,實有感焉。吾今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淵明,欲以晚節師范其萬一也。”嗟夫!淵明不肯為五斗米一束帶見鄉里小人,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為獄吏所折困,終不能悛④,以陷于大難,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淵明,其誰肯信之?(有刪改)【注】①儋:即儋州。②羅浮:即羅浮山。③質而實綺,癯而實腴:這是蘇軾對陶淵明詩歌的評價,意思是平實中透著文采的華麗,清淡中透著豐富的意味。④悛(quān):改變。12.參考下面的詩句,畫線句中加點詞“桑榆”的意思是(3分)()。“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A.桑樹和榆樹 B.指日落時余光所在處,謂晚暮C.比喻晚年 D.喻指隱居田園13.文中,蘇軾面對困境,采用讀詩寫詩排解苦悶,體現出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態度,他評價陶淵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話概括),說明他稱得上是陶淵明跨越時空的知音。(3分)三、讀·寫(70分)14.小說是人們喜聞樂見的一種文學樣式。為調動同學們課余時間閱讀優秀小說的積極性,豐富同學們的文化生活,學校舉辦了一場以“走進小說”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下面是校文學社為此次活動設計的流程圖,請你據圖所示,用連貫的語言給同學們介紹整個流程。(6分)寫作提示:①注意寫作順序;②80字左右。閱讀下面的選文,完成第15題。父親的東籬李漢榮①說起來,我也算是個詩人,性情質樸、誠懇、淡遠。古國詩史三千年,我最喜歡陶淵明。南山啊,東籬啊,菊花啊,田園啊,歸去來啊,桑樹顛啊,這些滴著露水粘著云絮的詞兒,在我心里和筆下,都是關鍵詞和常用意象。②可是,自從離開老家進了城,幾十年來,我沒有種過一苗菜,沒有撫摸過一窩莊稼,沒有刨過一顆土豆,連一根蔥都沒有親手養過。幾十年了,沒有一只鳥認識我,沒有一只青蛙與我交流過對水田和稻花香的感受。或許是因為土地、故鄉、田園,離我太遠太遠了吧,在城里呆得越久,內心的匱乏就越強烈。③其實,不說別的,就說我的鞋子吧,我的鞋子,它見過什么呢?見過水泥、輪胎、塑料、污水、玻璃、鐵釘、痰跡、垃圾,見過無數的、大同小異的鞋子吧。從這閱歷貧乏的鞋子,就可以看出我們是多么貧乏,就可以看出我們離土地、離故鄉、離田園,離得有多么遠,我們離得太遠太遠了。④這些年,“拜訪”陶淵明就成了我經常要做的事,動不動就轉身出走,去淵明兄那兒,在東籬下,深巷里,阡陌上,桑樹顛,有時就在他的南山,靠著一塊石頭坐下,久久坐著,一直到白云漫過來漫過來,把我很深地藏起來,藏在時光之外。我以為自己正以這樣的方式延續著田園的意趣和意境,延續著懷鄉戀土的永恒鄉愁。⑤直到那年初夏的一天,我才突然明白:我的這些孤芳自賞、不無優越感的做法和想法,只是我的自戀,帶著幾分小資情調和審美移情的自戀,這自戀被一廂情愿地放大了,放大成了關乎鄉愁的延續了。⑥為什么是在那天,我才突然明白這些呢?⑦那天下午,我回到老家李家營,立夏剛過,天朗氣清,小風拂衣,溫潤暖和,我沿麥田里的阡陌,橫橫豎豎走了一陣,其實,若是直走,一會兒就到家,我想多走一會兒田埂,所以,橫的、豎的阡陌我都走了個遍,橫一下,豎一下,就在田野里寫了好幾個“正”字。因為我的父親名叫正德。然后,我就到了家。⑧走進老屋院子,看見父親正在維修菜園籬笆。他用竹條、青岡木條、楊柳樹枝,對往年的籬笆進行仔細修補。菜園里種著萵筍、白菜、茄子、包包菜、芹菜,一行行的蔥和蒜苗,薺薺菜算是鄉土野菜,零星地長在路坎地角,像是在正經話題里,順便引用幾句有情趣有哲理的民間諺語。指甲花、車前草、薄荷、麥冬、菊、掃帚秧等花草,也都笑盈盈站在或坐在籬笆附近,逗著一些蛾子、蟲子、蝴蝶玩耍。喇叭花藤兒已經開始在籬笆上比畫著選擇合適位置,把自己的家當小心放穩,揣在懷里的樂器還沒有亮出來,就等一場雨后,天一放晴,它們就開始吹奏。⑨“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我忽然想起陶淵明的詩句。但是,此刻,在這里,在人境,結廬的,不是別的哪位詩人,是我父親,是我種莊稼的父親,是我不識字、不讀詩的父親。但是,實實在在,我的不讀詩的父親,在這人境里,在菜園里,仔細編織著籬笆,編織著他的內心,編織著一個傳統農人的溫厚淳樸的感情。⑩“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此時正值初夏,還不是采菊的時候,菊,連同別的花草和莊稼,都剛剛從春困中醒來不久,都剛剛被我父親粗糙而溫和的手,撫摸過和問候過,父親還在它們的腳下輕輕松了土,培了土,以便它們隨時踮起腳,在農歷的雨水里呼喊和奔跑。而當到了秋天,夏季悶熱的霧散去,頭頂的大雁捎來涼意,我的父親也會在籬笆邊,坐在他自己親手做的竹凳上,面對村子邊漾河岸上的柳林,向南望去,他會看見一列列穿戴整齊的青山,正朝他走來,那是巴山,我們世世代代隔河而望的南山。我的不讀詩的父親,在他親手編織創造的田園中,培植著他能感念也能讓他感到心里安穩的樸素意境。?而我呢?我讀著山水之詩,其實是在緩解遠離山水的郁悶;我寫著故園之詞,其實是在填補失去故園的空虛;我吟著東籬之句,其實是在裝飾沒有東籬的殘缺。?那天下午,我無比真誠地感激和贊美了我的父親。我那不讀詩的父親,他不知道詩為何物,他不知道陶淵明是誰,但是,正是我的父親,和像我的父親一樣的無數種莊稼的父親們,正是他們,耕耘和創造著鄉村的田園,延續和維護著陶淵明的“東籬”,澆灌和撫慰著匱乏的心靈。(取材于李漢榮的散文)15.在班級的閱讀分享會中,你推薦大家閱讀散文《父親的東籬》。(1)第?段作者為什么花了很多筆墨描寫菜園“風光”?請結合上下文簡要分析。(5分)(2)文章寫了作者回歸所向往的田園生活的歷程,他尋找、領悟、反思與感激,是對“東籬”意蘊不斷發現的過程,啟人思考。請你從下面句子中任選一句作為開頭,寫一段賞析性文字,與同學們分享交流。(不少于150字)(10分)◎寫景狀物生動傳神。◎富有特色的語言增強感染力。◎標題精妙而意蘊豐富。材料一青菜是中國常見的蔬菜,深受人們的喜愛。在南方,青菜就是青菜。既名曰“青菜”,一定要綠油油的才討喜。但在大部分北方人的眼中,“一份青菜”約等于“一份蔬菜”,內涵邊際非常大,黃瓜、芹菜、萵筍、茄子、蘿卜、白菜等等都包括在內,可謂包羅萬象。蔬菜品種眾多,但在過去,因為種種條件限制,許多地方還是很難吃到新鮮多樣的蔬菜。如今,隨著種植技術和物流運輸的發展進步,設施蔬菜、高原夏菜、南菜北運等豐富著居民的“菜籃子”。一年四季、隨時隨地、各式各樣,吃想吃的菜已經不再是難事。(摘編自張君燕《餐桌上的青菜》等)材料二:青菜口感清淡,是餐桌上的常客。冬日里民間有一道“青菜豆腐湯”。燒上一鍋青菜,切幾塊豆腐放鍋里,熱氣氤氳,一家人吃得渾身熱乎乎的。據說這道菜,還有個美好的寓意:青菜豆腐保平安。清代《本草綱目拾遺》中也說青菜“利腸胃,除胸煩,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咳”。青菜樸實無華,散發著平常日子里的煙火氣,頗受文人墨客的喜愛。據說鄭板橋當年流落蘇北小鎮時,在房門口貼了副對聯:“一庭春雨瓢兒菜,滿架秋風扁豆花。”想想,在一個偏僻的小鎮,鄭板橋自己種菜,過著清苦淡泊的生活,但他還能在尋常事物中看出一點動人的美來,歌詠生活。(摘編自徐廷華《青菜》)材料三:齊白石,湖南省湘潭縣杏子塢人。他常以白菜、蘿卜、蘑菇、柿子等蔬果入畫,畫中寄寓了深厚的精神內涵,畫風亦俗亦雅,喜愛者甚多。16.(1)下列對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青菜在生活中十分常見,它的內涵邊際在我國南北方存在較大差異。B.沒有種植技術和物流運輸的發展,居民就難有隨時吃各種蔬菜的自由。C.引述清代的《本草綱目拾遺》材料,意在強調人們生活離不開青菜。D.鄭板橋和齊白石都善于從尋常事物中發現美,進而表現美、創造美。(2)青菜受到人們喜愛的原因有哪些?請根據材料簡要概括。(2分)(3)校園藝術活動周期間,班級開展“藝術與生活”主題活動,某小組準備推薦材料三齊白石的兩幅畫作。請你結合材料,從命名用意角度擬寫一段推介,代表該小組在班級交流發言。(10分)要求:①體現畫作特點;②角度正確;③150字左右。17.(35分)題目一:知音,《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解釋為“真正了解自己的人”。作家丁立梅送知音一朵云。你會給你的知音送什么呢?送的禮物又蘊含著你怎樣的志趣呢?請以“送你_______”(把題目補充完整)為題,以“分享,或勸慰,或感謝,或道歉,或鼓勵……”為寫作目的,寫一篇文章。題目二:生活常常因細節顯得豐盈而又意味深長。但是,正當其事時,我們往往會忽略它們的存在。直到某個時候,回望過去,一些細節才會在我們記憶深處燦爛起來……請以“那些燦爛的細節”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1)立意自定,文體自選(詩歌、戲劇除外),不少于600字。(2)字跡工整,書寫清楚,卷面整潔。(3)文中不得出現考生姓名及與考生相關的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擬考試(山西卷)語文·全解全析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8頁,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2.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本試卷相應的位置。3.答案全部在答題卡上完成,答在本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讀·書(12分)1.顏真卿書法具有“點畫豐富飽滿,結構端正闊達”等特點,下列屬于顏真卿書法作品的一項是(2分)()ABCD【參考答案】A【解析】B項,該書法作品符合隸書“蠶頭燕尾”的特征,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C項,該書法作品形體方正,筆畫平直,規矩端正,屬于楷體;D項,該書法作品瀟灑飄逸,用筆細膩,屬于行書。2.古詩詞特別有文化韻味。結合下面的一段文字,請你將有關詩文補充完整。(10分)古詩文是文化的星火,代代相傳。讀古詩文就是讀百種生活、千樣人生,在那些作品里,你可賞自然之趣,“樹繞村莊,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秦觀《行香子》);你可寄思念之情,“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燕然未勒歸無計。(范仲淹《漁家做·秋思》);你可悟人生豁達,“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你可知情感之真,“春蠶到死絲方盡,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隱《無題》);你可抒懷古豪情,“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坐斷東南戰未休。”(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此外,讀“⑥_____________________?青衫濕!”(《滿江紅·小住京華》),你能感受到鑒湖女俠知音難覓的悲嘆;讀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與他一起去赴這千古雪花之約;讀“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過零丁洋》)你定能明了文天祥視死如歸的堅定信念。【參考答案】①水滿陂塘②濁酒一杯家萬里③沉舟側畔千帆過④蠟炬成灰淚始干⑤年少萬兜鍪⑥莽紅塵何處覓知音⑦忽如一夜春風來

千樹萬樹梨花開⑧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二、讀·思(38分)(一)【活動一:品讀老城故事】老城故事多,皆因城市的老街舊巷。當你走進鐘樓巷,感覺只需一個轉身,便能在歷史與現實之間穿梭。漫步其中,一磚一瓦、烏漆大門、雕花門楣,仿佛都在告訴你許多景物都經歷了漫長歲月和風雨打磨。在距今已有1000余年歷史的南唐銅鐘旁,斑駁的落葉詮釋著靜美,兩者相互映襯,歷史的厚重感撲面而來。古今相融的鐘樓巷,現已成為廣大市民和游客喜愛的“文藝一條街”,移步換景,引人駐足,隨手一拍就是一張風景美照。咖啡店、面包房、土菜館【甲】令人目不睱接的特色小店為老巷子注入了新的活力。走出鐘樓巷,轉入稅務街,喬園、蔣科進士第等古建筑延續著這座城市的歷史文脈,【乙】見證了海陵的繁華,也為當地的人們留住了鄉愁。(選自學習強國“水韻江蘇”,有改動)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劃浪文線句子的主干為“小店注入活力”。B.從結構上說,“老街舊巷”是并列短語,“雕花門楣”是偏正短語。C.【甲】處標點符號應當用省略號。D.【乙】處的劃線句語序不當,應該將“為當地的人留住了鄉愁”和“見證了海陵的繁華”調換位置。【參考答案】D【解析】D項語序正確。【活動二:走進小說天地】4.2024年是吳敬梓誕辰323周年。為紀念《儒林外史》這部巨著,請你從下列四個人物中任選一個,設計一張人物紀念郵票,并說一說你的設計構思。(5分)A.嚴監生B.王冕C.周進D.匡超人選:____________設計構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A.嚴監生:我選嚴監生。郵票畫面描繪了嚴監生在彌留之際,看到燈盞里點著兩根燈草費油,不肯瞑目,伸出兩個手指頭。刻畫了他吝嗇的形象。B.王冕:我選王冕。郵票畫面描繪了年幼的王冕戴著一頂草嵋,趴在荷塘邊專心畫畫,荷塘里的荷花開得正盛。刻畫了王冕勤奮刻苦的形象。C.周進:我選周進。郵票畫面描繪了周進參觀貢院因受刺激過度,一頭撞在號板上,蘇醒后滿地打滾,放聲大哭的樣子,刻畫了皓首窮經,沉溺于科舉難以自拔(熱吏功名)的形象。D.匡超人:我選匡超人。郵票畫面描繪了晚上村里失火,累及自家,匡超人背著父親,攙扶母親的情形。(或郵票畫面描繪了匡超人晚上服侍父親,身邊是臥病在床的父親,匡超人在床側油燈下讀書陪到深夜。)刻畫了匡超人孝順父母的形象。(5分,情節有畫面感2分,情節2分,形象1分)【解析】本題考查對人物形象及相應情節。人物情節和形象特點要對應正確,因為題目要求“設計構思”,所以描述情節要結合描寫人物方法,務必注重對其外貌、動作、神態等細節的描寫。【活動三:群策群力擬主題】5.班級向全班同學征集此次活動主題語,已擬出了主題語的前半句,請你從下面語段中的劃線句尋找有用信息,續寫后半句,上下句要對仗。(2分)提起小說,你一定不陌生,那生動的故事,鮮活的人物,一定給你留下過深刻的印象。豐富的情感因經典小說而形成,美好的靈魂因經典小說而塑造,人生的真諦因經典小說而悟得。既然這樣,我們何不挽起手來,再度走進那一片動人的文學天地?主題語:走進小說世界,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示例:形成豐富感情/塑造美好靈魂(2分)【解析】該題考查仿寫及對仗。結合片段可知,有用的信息是“豐富的情感”“美好的靈魂”“人生的真諦”;題目要求對仗,按照仄起平收的原則,下聯最后一個字必須是一聲或二聲,再看上聯“走進”與“小說世界”構成動賓結構短語。可以寫出如:形成美好感情;塑造美好靈魂等。注意“真諦”的“諦”是四聲,屬于仄聲,所以如果是“感悟人生真諦”給1分;“形成美好情感”的“感”是三聲,屬于仄聲,也只給1分。(動賓結構1分,符合仄起平收原則1分)(二)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第6~7題。在公園里看兩位老人下圍棋,他們下棋的速度非常緩慢,令圍觀的人都感到不耐煩。第一位老人,很有趣地說:“嘿!是你們在下棋,還是我在下棋?我們一個棋考慮十幾分鐘已經是快的,你知不知道林海峰下一顆棋子要一個多小時。”旁邊的老人起哄:“未見笑!自己比為林海峰。”第二位老人,看起來很有修養地說:“你們不知道,圍棋要慢慢下才好,下得快則殺氣騰騰,不像是朋友下棋了。何況,當第一個棋子落下,一盤棋就開始走向死路。一步一步塞滿,等到圍棋子滿了,棋就死了,要撤棋盤了。慢慢下才好,慢慢下死得慢呀!”這段看似意有所指的話,使旁邊的老人都沉默了,看完那盤棋,都不再有人催趕或說話。好的圍棋要慢慢地下,好的生活歷程要細細品味;不要著急把棋盤下滿,也不要匆忙的走人生之路。人們常常也是這樣,一味地追求速度和目標,卻忽略了身邊的美好和幸福。其實,只有在放慢腳步的時候,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讓我們慢下來吧!去欣賞生活中的每一個美好瞬間,去感受每一個溫馨的擁抱和每一個友好的微笑。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地感受到人生的精彩和快樂!6.結合選文內容,選文最后“才能”后要填寫內容是什么?請在橫線處補寫。(3分)7.讀了上面的這則故事,你獲得了怎樣的啟示?請圍繞你感受最深的一點,寫一段議論性文字,表明你的觀點并加以闡釋。(8分)寫作提示:①觀點明確;②論證合乎邏輯;③不少于100字。【參考答案】6.示例:更好地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和幸福。(意思對即可)7.示例:慢下來,生活更多彩。俗話說:“慢工出細活”。清代作家曹雪芹,歷時十年創作出的《紅樓夢》,被譽為中國古典小說中的巔峰之作,成為中國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瑰寶;最美教師格桑德吉慢下腳步,堅守雪山大江之間,才有了門巴族子弟的未來。慢下來,洗盡鉛華,內心滿滿的,都是美好。【解析】6.本題考查情境補寫。結合前文“一味地追求速度和目標,卻忽略了身邊的美好和幸福”可知應填:慢下來才能感受到身邊的美好和幸福。7.本題考查議論文的微寫作。首先,弄清題干要求。結合材料可知全文的關鍵詞是“慢”,再結合最后一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地感受到人生的精彩和快樂”,可提煉出:慢下來,生活更精彩。然后,根據自己的素材積累情況,從題干已給的三個觀點中選擇一個,或自己創設一個觀點進行表述。表述時,要注意以下幾點:①觀點要明確;②要選用恰當的道理論據或事實論據支撐自己的觀點;③邏輯要清晰,可按“總一分”或“總一分一總”的結構進行表述;④字數要符合要求。(8分。準確提煉并明確觀點2分,結合生活實例,運用對應論證方法4分,語言通順流暢1分,思路清晰,結構完整1分,字數不符合要求,酌情減分。)(三)請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題。答謝中書書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三峽酈道元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8.與“巴東三峽巫峽長”中“長”的讀音和詞義相同的一項是(2分)()A.拔苗助長B.鞭長莫及9.請將下面的句子翻譯為現代漢語。(4分)(1)山川之美,古來共談。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沒有這么快。10.古代文人墨客常寄情于山水。請結合兩文中的寫景句,體味其中蘊含的情感,完成表格。(4分)篇目山水之景蘊含情感《答謝中書書》高峰入云,清流見底。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峽》重巖疊嶂,隱天蔽日。素湍綠潭,回清倒影。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閱讀兩文后,小茗和小青被文中所描述之景深深吸引,就此展開討論。請你根據兩文內容,將下面對話補充完整。(2分)小茗:我發現兩文中均寫到了“猿鳴”,但所營造的氛圍卻有所不同。比如《答謝中書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營造出了清晨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熱鬧氛圍。小青:沒錯,《三峽》中的“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則營造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氛圍。【參考答案】8.B(2分)【解析】“巴東三峽巫峽長”中的“長”讀音為“chánɡ”,詞義為“兩端之間的距離大(跟‘短’相對)”,與“鞭長莫及”中的“長”讀音和詞義相同;“拔苗助長”中的“長”讀音為“zhǎnɡ”,詞義為“生長;成長”。9.(1)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談論的(2)中間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騎著飛奔的馬,駕著疾風(每空1分,共4分)【解析】(1)“古來”,自古以來;(2)“雖”,即使;“奔”,動詞作名詞,飛奔的馬。10.①酷愛自然、樂在林泉的情趣。②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4分)11.①曉霧將歇,猿鳥亂鳴②三峽秋天蕭瑟悲涼(2分)追和陶淵明詩引(節選)蘇轍東坡先生謫居儋①耳,置家羅浮②之下。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薯芋。先生平生獨喜為詩。是時,轍亦遷海康,書來告曰:“吾于詩人,無所甚好,獨好淵明之詩。淵明作詩不多,然其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③。然吾于淵明,豈獨好其詩也哉?如其為人,實有感焉。吾今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淵明,欲以晚節師范其萬一也。”嗟夫!淵明不肯為五斗米一束帶見鄉里小人,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為獄吏所折困,終不能悛④,以陷于大難,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淵明,其誰肯信之?(有刪改)【注】①儋:即儋州。②羅浮:即羅浮山。③質而實綺,癯而實腴:這是蘇軾對陶淵明詩歌的評價,意思是平實中透著文采的華麗,清淡中透著豐富的意味。④悛(quān):改變。12.參考下面的詩句,畫線句中加點詞“桑榆”的意思是(3分)()。“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A.桑樹和榆樹 B.指日落時余光所在處,謂晚暮C.比喻晚年 D.喻指隱居田園13.文中,蘇軾面對困境,采用讀詩寫詩排解苦悶,體現出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態度,他評價陶淵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話概括),說明他稱得上是陶淵明跨越時空的知音。(3分)【參考答案】12.C(3分)13.樂觀、豁達/積極/曠達(1分)詩品高妙(1分)人品高潔(1分)【解析】12.本題考查詞語的解釋。“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句的意思是:不要說日落時光照桑榆樹端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暉照樣可以映紅滿天。比喻老當益壯,老有所為,積極進取。桑榆,桑榆:指桑、榆二星。太陽下到桑榆二星之間,天色便晚了,喻人至晚年。“乃欲以桑榆之末景”句的意思是:想要用自己的晚年。故選:C。13.本題考查內容的理解。文中,結合“吾于詩人,無所甚好,獨好淵明之詩。淵明作詩不多,然其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淵明不肯為五斗米一束帶見鄉里小人”句可知,蘇軾評價陶淵明文采卓然、孤傲高潔,說明他稱得上是陶淵明跨越時空的知音。【參考譯文】東坡先生被貶謫居海南,將家安置在羅浮山下,只和幼子挑著擔子過海,建造茅竹之屋居住。每天吃的是番薯芋類。先生平生只是喜歡作詩,這時我也貶到了海康,子瞻來信告訴我說:“我對于詩人沒有特別愛好的,只好陶淵明詩。淵明作詩不多,但他的詩看似質樸其實華美,看似清瘦其實豐腴。但我對于陶淵明,難道是只愛他的詩嗎?對他的為人,我實在有些感想。我半生做官,觸犯世人,這就是深深佩服淵明,想在晚年多少學習一點陶淵明的行為的原因啊。”唉,淵明不肯為五斗米整衣戴冠拜見鄉里小兒。但子瞻做官三十幾年,被獄吏困辱,卻始終不能悔改以致陷此大難之中,竟想在晚年將精神寄于淵明,這誰能相信呢?三、讀·寫(70分)14.小說是人們喜聞樂見的一種文學樣式。為調動同學們課余時間閱讀優秀小說的積極性,豐富同學們的文化生活,學校舉辦了一場以“走進小說”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下面是校文學社為此次活動設計的流程圖,請你據圖所示,用連貫的語言給同學們介紹整個流程。(6分)寫作提示:①注意寫作順序;②80字左右。【參考答案】示例:校文學社設計了講座和實踐課程兩項活動。講座主要講人物鑒賞和情節構思;實踐課程由閱讀課和寫作課構成。閱讀課進行課本劇表演,寫作課進行小說創作。學期末將對實踐課程進行表演、展示。【解析】本題考查圖文轉換能力。用流暢的語言向同學們介紹活動設計的流程圖即可,注意結構、寫作的順序和層次。(6分。語言通順流暢2分,表達條理2分,符合畫面內容2分,字數不符合要求,酌情減分。)閱讀下面的選文,完成第15題。父親的東籬李漢榮①說起來,我也算是個詩人,性情質樸、誠懇、淡遠。古國詩史三千年,我最喜歡陶淵明。南山啊,東籬啊,菊花啊,田園啊,歸去來啊,桑樹顛啊,這些滴著露水粘著云絮的詞兒,在我心里和筆下,都是關鍵詞和常用意象。②可是,自從離開老家進了城,幾十年來,我沒有種過一苗菜,沒有撫摸過一窩莊稼,沒有刨過一顆土豆,連一根蔥都沒有親手養過。幾十年了,沒有一只鳥認識我,沒有一只青蛙與我交流過對水田和稻花香的感受。或許是因為土地、故鄉、田園,離我太遠太遠了吧,在城里呆得越久,內心的匱乏就越強烈。③其實,不說別的,就說我的鞋子吧,我的鞋子,它見過什么呢?見過水泥、輪胎、塑料、污水、玻璃、鐵釘、痰跡、垃圾,見過無數的、大同小異的鞋子吧。從這閱歷貧乏的鞋子,就可以看出我們是多么貧乏,就可以看出我們離土地、離故鄉、離田園,離得有多么遠,我們離得太遠太遠了。④這些年,“拜訪”陶淵明就成了我經常要做的事,動不動就轉身出走,去淵明兄那兒,在東籬下,深巷里,阡陌上,桑樹顛,有時就在他的南山,靠著一塊石頭坐下,久久坐著,一直到白云漫過來漫過來,把我很深地藏起來,藏在時光之外。我以為自己正以這樣的方式延續著田園的意趣和意境,延續著懷鄉戀土的永恒鄉愁。⑤直到那年初夏的一天,我才突然明白:我的這些孤芳自賞、不無優越感的做法和想法,只是我的自戀,帶著幾分小資情調和審美移情的自戀,這自戀被一廂情愿地放大了,放大成了關乎鄉愁的延續了。⑥為什么是在那天,我才突然明白這些呢?⑦那天下午,我回到老家李家營,立夏剛過,天朗氣清,小風拂衣,溫潤暖和,我沿麥田里的阡陌,橫橫豎豎走了一陣,其實,若是直走,一會兒就到家,我想多走一會兒田埂,所以,橫的、豎的阡陌我都走了個遍,橫一下,豎一下,就在田野里寫了好幾個“正”字。因為我的父親名叫正德。然后,我就到了家。⑧走進老屋院子,看見父親正在維修菜園籬笆。他用竹條、青岡木條、楊柳樹枝,對往年的籬笆進行仔細修補。菜園里種著萵筍、白菜、茄子、包包菜、芹菜,一行行的蔥和蒜苗,薺薺菜算是鄉土野菜,零星地長在路坎地角,像是在正經話題里,順便引用幾句有情趣有哲理的民間諺語。指甲花、車前草、薄荷、麥冬、菊、掃帚秧等花草,也都笑盈盈站在或坐在籬笆附近,逗著一些蛾子、蟲子、蝴蝶玩耍。喇叭花藤兒已經開始在籬笆上比畫著選擇合適位置,把自己的家當小心放穩,揣在懷里的樂器還沒有亮出來,就等一場雨后,天一放晴,它們就開始吹奏。⑨“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我忽然想起陶淵明的詩句。但是,此刻,在這里,在人境,結廬的,不是別的哪位詩人,是我父親,是我種莊稼的父親,是我不識字、不讀詩的父親。但是,實實在在,我的不讀詩的父親,在這人境里,在菜園里,仔細編織著籬笆,編織著他的內心,編織著一個傳統農人的溫厚淳樸的感情。⑩“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此時正值初夏,還不是采菊的時候,菊,連同別的花草和莊稼,都剛剛從春困中醒來不久,都剛剛被我父親粗糙而溫和的手,撫摸過和問候過,父親還在它們的腳下輕輕松了土,培了土,以便它們隨時踮起腳,在農歷的雨水里呼喊和奔跑。而當到了秋天,夏季悶熱的霧散去,頭頂的大雁捎來涼意,我的父親也會在籬笆邊,坐在他自己親手做的竹凳上,面對村子邊漾河岸上的柳林,向南望去,他會看見一列列穿戴整齊的青山,正朝他走來,那是巴山,我們世世代代隔河而望的南山。我的不讀詩的父親,在他親手編織創造的田園中,培植著他能感念也能讓他感到心里安穩的樸素意境。?而我呢?我讀著山水之詩,其實是在緩解遠離山水的郁悶;我寫著故園之詞,其實是在填補失去故園的空虛;我吟著東籬之句,其實是在裝飾沒有東籬的殘缺。?那天下午,我無比真誠地感激和贊美了我的父親。我那不讀詩的父親,他不知道詩為何物,他不知道陶淵明是誰,但是,正是我的父親,和像我的父親一樣的無數種莊稼的父親們,正是他們,耕耘和創造著鄉村的田園,延續和維護著陶淵明的“東籬”,澆灌和撫慰著匱乏的心靈。(取材于李漢榮的散文)15.在班級的閱讀分享會中,你推薦大家閱讀散文《父親的東籬》。(1)第?段作者為什么花了很多筆墨描寫菜園“風光”?請結合上下文簡要分析。(5分)(2)文章寫了作者回歸所向往的田園生活的歷程,他尋找、領悟、反思與感激,是對“東籬”意蘊不斷發現的過程,啟人思考。請你從下面句子中任選一句作為開頭,寫一段賞析性文字,與同學們分享交流。(不少于150字)(10分)◎寫景狀物生動傳神。◎富有特色的語言增強感染力。◎標題精妙而意蘊豐富。【參考答案】(1)父親的菜園中,蔬菜花草種類豐富,生機勃勃,富有鄉野情趣、詩意美感,突出這才是真正的詩意田園,與前文我在詩文中尋求詩意田園不過是孤芳自賞形成對比,自然引出下文“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詩意聯想,而且這樣的詩意田園是父親用汗水澆灌出來的,為結尾表達是“父親們”在維護、“延續著古國的鄉愁和詩史”作了鋪墊。(2)示例一:寫景狀物生動傳神。采用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笑盈盈”是表現神態的詞語,賦予指甲花、車前草、薄荷等以人的情態,寫出了籬笆及其他花草既充滿活力又友好的情態;“踮起腳”用人的動作寫出了花草和莊稼在父親的精心照料下得以在初夏時節奮力生長的情形;“穿戴整齊”用擬人手法描繪青山的外形特點,寫出了作者想象秋天時父親會像陶淵明“悠然見南山”一樣,看見草木茂盛的巴山向他走來,表達了作者對不讀詩卻過著最有詩意生活的父親的羨慕和贊美。示例二:富有特色的語言增強感染力。運用借代手法,如“公元前的露水和青草”指代《詩經》中描寫的詩意自然,以“唐朝的山水”“酒香”“月光”指代唐詩中的詩意生活,以“李白們”代替唐代詩人群體,生動描繪出作者沉醉于詩歌世界的心靈體驗,閱讀《詩經》、唐詩時的癡迷狀態,具體可感,令人神往;化虛為實,無形的心魂可以有形地“龜裂”,生動描繪出缺少詩意滋潤的心靈那種粗糙干涸狀態;“清涼月光”可以攜帶,“清涼和皎潔”可以擱放,化抽象為具體,將唐詩帶給作者的美好感受、精神滋養與心靈愉悅具體生動地呈現出來,富有感染力。示例三:標題精妙而意蘊豐富。題目用了陶淵明“采菊東籬下”的詩句,形象別致,引發讀者關于“東籬”意象的豐富聯想,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東籬”意蘊豐富,既指父親的菜園,真實的田園,也指父親及像父親一樣的農人們扎根鄉土、辛勤勞作、營造美好田園的質樸生活方式,還指真正的田園詩意,延續千年的古國詩脈,國人的心靈歸宿、精神家園;“父親”則限定、提示了“東籬”深層意蘊,虛實結合,暗示、深化了文章的主旨。【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重要情節、語段的作用的能力。從內容上看,通過“笑盈盈站在或坐在籬笆附近”“像是在正經話題里,順便引用幾句有情趣有哲理的民間諺語”“把自己的家當小心放穩,揣在懷里的樂器還沒有亮出來,就等一場雨后,天一放晴,它們就開始吹奏”等句子,可以看出父親的菜園的生機和熱鬧,富有鄉野情趣和詩意美感,表達了作者的喜愛之情;從結構上看,下文寫父親的菜園讓我想起了陶淵明的詩句“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表明作者感覺到父親的菜園才是真正的詩意田園。作者寫這段文字是承接上文,解釋自己對田園的錯誤理解,作者原本以為自己追求的是真正的田園,“我以為這就不錯了,覺得也在以自己的微薄心智和誠懇情思,延續著古國的詩脈和詩心,延續著田園的意趣和意境,延續著懷鄉戀土的永恒鄉愁”;但是現在,在父親的菜園里看到自然的蓬勃生機,才認識到自己在詩文中尋求詩意田園不過是孤芳自賞,只有這樣的院子才能培植“安穩的樸素意境”,從而為下文贊美父親一樣的農人“溫厚淳樸的感情”,贊美他們對“延續古國的鄉愁和詩史”做出的貢獻作鋪墊。(2)本題考查學生賞析文學作品的能力。如選“寫景狀物生動傳神”可以結合第⑧⑩相關語句從修辭角度分析;“富有特色的語言增強感染力”,可以結合分析文中第⑤段的借代,化虛為實的寫法;“標題精妙而意蘊豐富”,從標題的作用、表層、深層含義方面分析。(10分。任選一個點評開頭,賞析角度合理2分,語言通順流暢2分,結合材料賞析準確4分,思路清晰,結構完整2分,字數不符合要求,酌情減分)材料一青菜是中國常見的蔬菜,深受人們的喜愛。在南方,青菜就是青菜。既名曰“青菜”,一定要綠油油的才討喜。但在大部分北方人的眼中,“一份青菜”約等于“一份蔬菜”,內涵邊際非常大,黃瓜、芹菜、萵筍、茄子、蘿卜、白菜等等都包括在內,可謂包羅萬象。蔬菜品種眾多,但在過去,因為種種條件限制,許多地方還是很難吃到新鮮多樣的蔬菜。如今,隨著種植技術和物流運輸的發展進步,設施蔬菜、高原夏菜、南菜北運等豐富著居民的“菜籃子”。一年四季、隨時隨地、各式各樣,吃想吃的菜已經不再是難事。(摘編自張君燕《餐桌上的青菜》等)材料二:青菜口感清淡,是餐桌上的常客。冬日里民間有一道“青菜豆腐湯”。燒上一鍋青菜,切幾塊豆腐放鍋里,熱氣氤氳,一家人吃得渾身熱乎乎的。據說這道菜,還有個美好的寓意:青菜豆腐保平安。清代《本草綱目拾遺》中也說青菜“利腸胃,除胸煩,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咳”。青菜樸實無華,散發著平常日子里的煙火氣,頗受文人墨客的喜愛。據說鄭板橋當年流落蘇北小鎮時,在房門口貼了副對聯:“一庭春雨瓢兒菜,滿架秋風扁豆花。”想想,在一個偏僻的小鎮,鄭板橋自己種菜,過著清苦淡泊的生活,但他還能在尋常事物中看出一點動人的美來,歌詠生活。(摘編自徐廷華《青菜》)材料三:齊白石,湖南省湘潭縣杏子塢人。他常以白菜、蘿卜、蘑菇、柿子等蔬果入畫,畫中寄寓了深厚的精神內涵,畫風亦俗亦雅,喜愛者甚多。16.(1)下列對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青菜在生活中十分常見,它的內涵邊際在我國南北方存在較大差異。B.沒有種植技術和物流運輸的發展,居民就難有隨時吃各種蔬菜的自由。C.引述清代的《本草綱目拾遺》材料,意在強調人們生活離不開青菜。D.鄭板橋和齊白石都善于從尋常事物中發現美,進而表現美、創造美。(2)青菜受到人們喜愛的原因有哪些?請根據材料簡要概括。(2分)(3)校園藝術活動周期間,班級開展“藝術與生活”主題活動,某小組準備推薦材料三齊白石的兩幅畫作。請你結合材料,從命名用意角度擬寫一段推介,代表該小組在班級交流發言。(10分)要求:①體現畫作特點;②角度正確;③150字左右。【參考答案】16.(1)(2分)C(2)(2分)食用價值/藥用價值/審美價值。(答對任意兩點即可)(3)(10分)示例:同學們好!請看齊白石的《百財聚來》,畫作以白菜、蘿卜、蘑菇三種蔬菜入畫,“三種”泛指各種、百種,“百菜”(或“白菜”)諧音“百財”,百財匯聚,寓意財源廣進;畫作《事事清白》以柿子、白菜入畫“柿”諧音“事”“白菜”葉青莖白,寓意清清白白做事。這兩幅畫命名寓意美好,雅俗共賞。(10分,有問候語“同學們好”1分,語言通順流暢2分,完整講解畫面內容3分,介紹寓意3分,思路清晰,結構完整1分,字數不符合要求,酌情減分,缺乏“同學們好”,無交際意識,扣分。)【解析】(1)本題考查信息的篩選。C.“意在強調人們生活離不開青菜”錯誤,其目的是為了強調其藥用價值。(2)本題考查信息的提取概括。材料一,講述的是青菜食用,可知有食用價值;材料二,“清代《本草綱目拾遺》中也說青菜‘利腸胃,除胸煩,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咳’”可知有藥用價值;“他還能在尋常事物中看出一點動人的美來,歌詠生活”和材料三將青菜入畫,可知有審美價值。(3)本題考查學生整合信息并進行語言表達的能力。題干要求考生作為小組代表進行總結發言,故作答時一定要體現交際意識。一定要有發言對象“同學們”;發言內容針對推薦材料三齊白石的兩幅畫作,要圍繞這一內容,客觀描述畫面內容,語言可以生動形象。17.(35分)題目一:知音,《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解釋為“真正了解自己的人”。作家丁立梅送知音一朵云。你會給你的知音送什么呢?送的禮物又蘊含著你怎樣的志趣呢?請以“送你_______”(把題目補充完整)為題,以“分享,或勸慰,或感謝,或道歉,或鼓勵……”為寫作目的,寫一篇文章。題目二:生活常常因細節顯得豐盈而又意味深長。但是,正當其事時,我們往往會忽略它們的存在。直到某個時候,回望過去,一些細節才會在我們記憶深處燦爛起來……請以“那些燦爛的細節”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1)立意自定,文體自選(詩歌、戲劇除外),不少于600字。(2)字跡工整,書寫清楚,卷面整潔。(3)文中不得出現考生姓名及與考生相關的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等。題目一:【寫作指導】1.審題立意。本題是材料加半命題作文,要求以“送你_______”為題或根據提示語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首先要讀懂提示語,“你會給你的知音送什么呢?送的禮物又蘊含著你怎樣的志趣呢?”告訴我們“你”可以是個特定的人,也可以是某個群體,但他(她)或他(她)們一定是你的“知音”;其次將作文題目補充完整,題目橫線處可以填“一朵花”“一個禮物”“一個微笑”“一片森林”“一片海”“一朵云”“一把傘”“一塊糖”“一支筆”“一個彩虹”……以表達分享、勸慰、尊敬、感謝、贊賞、道歉、鼓勵、關心、愛護等情感。2.構思選材。比如以“送你一朵花”為題寫作,“一朵花”可以喻指生活中人情的美好,比如來自你的關心、問候、鼓勵等。“送你一朵花”就是要善于發現生活中普通人的閃光點,并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對對方的尊敬、贊賞或者關心、愛護之意等。寫作時要注意寫作對象的確定,重點突出“花”的實際意義。“你”如果是個特定的人,“送你一朵花”就可以是對某人的鼓勵、關心、愛護,也可以是對某人的感恩、尊敬等;“你”如果是某個群體,“送你一朵花”就可以是對弱勢群體的關懷、幫助,也可以是讓內心布滿陰霾的人群的心靈充滿陽光的行動等。例文送你一縷春風“曾栽楊柳江南岸,一別江南兩度春。遙憶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池邊的楊柳樹已枝葉茂盛,陽光柔柔地灑下,留下一片碎花般的影子。楊柳很常見,很平凡,可祖父偏愛這種不起眼的植物。老家后院兒的魚塘邊,就栽了一株柳,現在已變得蒼老,樹皮凹凸且奇倔,葉色干黃。記得從前,每到春天,祖父總愛帶我坐在池邊。那時,我還年幼,自是按捺不住,跑去后院玩鬧,看著春風柔和地為柳樹梳發,看著陽光灑向亮晶晶的池水,看著祖父寵愛的目光。玩累了,依偎著祖父,他邊為我披一件衣裳,邊說,春風寒。我心里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