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船舶監控與管理作業指導書TOC\o"1-2"\h\u27290第1章緒論 3891.1船舶監控與管理概述 325981.2船舶監控與管理的重要性 317232第2章船舶監控系統的組成與功能 4115332.1船舶監控系統的組成 495552.2船舶監控系統的功能 5318662.3船舶監控系統的選型與配置 521967第3章船舶監控技術 544543.1船舶定位技術 571803.1.1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5182523.1.2差分定位技術 665673.1.3地理信息系統 6177163.2船舶通信技術 6158383.2.1無線電通信 6308083.2.2數字選擇性呼叫 6225813.2.3船舶通信管理系統 6216803.3船舶自動識別技術 6279603.3.1自動識別系統 649053.3.2雷達識別技術 7180273.3.3電子海圖顯示與信息系統 78792第4章船舶安全管理 7160414.1船舶安全管理體系概述 7260764.1.1船舶安全管理體系的定義 757574.1.2船舶安全管理體系的組成 74734.1.3船舶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與實施 7143944.2船舶安全管理的實施 869524.2.1安全培訓與教育 8209574.2.2安全操作規程 8312824.2.3安全檢查與維護 869134.2.4安全處理 8116754.3船舶安全風險評估與控制 839464.3.1船舶安全風險評估 8294634.3.2船舶安全風險控制 8273794.3.3船舶安全風險控制效果評估 88230第5章船舶污染防治 8230135.1船舶污染防治概述 9208835.2船舶污染防治措施 9104905.2.1油類污染防治 981565.2.2化學污染防治 9232045.2.3生活污水污染防治 9184185.2.4垃圾污染防治 9295125.2.5空氣污染防治 9294315.3船舶污染防治法規與標準 973065.3.1國際法規與標準 9237745.3.2國內法規與標準 1032746第6章船舶能效管理 10228126.1船舶能效概述 10315426.1.1能效定義 10281046.1.2能效影響因素 1096326.1.3船舶能效管理的重要性 10166086.2船舶能效監測與評估 1047316.2.1監測方法 10124266.2.2評估方法 10263486.2.3評估指標體系 10303466.3船舶能效改進措施 11169126.3.1設計優化 11307946.3.2船舶運行管理 11131616.3.3設備維護與保養 11123146.3.4節能技術應用 1165376.3.5船舶能效監測與評估系統 11168016.3.6政策與法規支持 1121342第7章船舶貨物管理 1167957.1船舶貨物管理概述 11165187.1.1目的與意義 11189407.1.2管理要求 12126917.1.3管理流程 12195427.2船舶貨物裝卸作業管理 12120757.2.1裝卸作業準備 12138917.2.2裝卸作業實施 12305637.2.3裝卸作業結束 12166957.3船舶貨物綁扎與固定 12191527.3.1綁扎與固定要求 1232577.3.2綁扎與固定操作 13120517.3.3綁扎與固定檢查 1317203第8章船舶設備管理與維護 13150978.1船舶設備管理概述 1315728.1.1設備管理的重要性 13246748.1.2設備管理的基本原則 13258188.1.3設備管理的主要任務 1326968.2船舶設備維護與保養 13312778.2.1維護與保養的基本要求 14233938.2.2維護與保養的主要內容 14288748.2.3維護與保養的實施 14269298.3船舶設備故障分析與處理 14274018.3.1設備故障分類 1496058.3.2故障分析與處理方法 14293008.3.3故障預防措施 158495第9章船舶人員管理 15297859.1船舶人員管理概述 15156119.1.1管理任務 15153959.1.2管理原則 1554299.1.3管理內容 1585279.2船舶人員培訓與考核 1697879.2.1培訓內容 1636429.2.2培訓方式 16232089.2.3考核評價 16281799.3船舶人員績效評估與激勵 16306889.3.1績效評估 16173409.3.2激勵措施 1717419第10章船舶監控與管理案例分析 173082110.1船舶監控與管理成功案例 172271110.1.1案例一:某集裝箱船隊的遠程監控與管理系統 171025810.1.2案例二:某油輪公司的船舶能效監控系統 172860310.2船舶監控與管理問題分析與改進 17909110.2.1問題一:船舶監控數據不準確、不及時 17923810.2.2問題二:船舶監控與管理策略不完善 182304910.3船舶監控與管理發展趨勢與展望 181199610.3.1發展趨勢 181313310.3.2展望 18第1章緒論1.1船舶監控與管理概述船舶監控與管理是指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通信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及船舶專業知識,對船舶的航行、設備運行、安全狀況、貨物狀態等進行全面監控與管理的活動。其主要目標是保證船舶安全、提高船舶運輸效率、降低運營成本、保護海洋環境。船舶監控與管理涉及多個領域,包括航海、電子、通信、計算機、管理科學等。1.2船舶監控與管理的重要性船舶監控與管理在現代航運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保障船舶安全。通過對船舶航行、設備運行等方面的實時監控,能夠及時發覺并處理潛在的安全隱患,降低發生的風險。(2)提高船舶運輸效率。船舶監控與管理有助于優化航線、航速等航行參數,提高船舶運輸效率,降低運營成本。(3)降低運營成本。通過對船舶設備運行狀態的監控,可以實現對設備的預防性維護,降低維修成本;同時合理的航線規劃也有助于降低燃油消耗。(4)保護海洋環境。船舶監控與管理有助于減少船舶污染物的排放,降低對海洋環境的破壞。(5)提升國際競爭力。我國作為世界航運大國,加強船舶監控與管理,提高航運業整體水平,有助于提升國際競爭力。(6)滿足法律法規要求。船舶監控與管理有助于船舶滿足國際、國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避免因違規而產生的法律責任。(7)促進航運業可持續發展。通過船舶監控與管理,可以提高航運業對資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實現可持續發展。船舶監控與管理在現代航運業中具有的作用。加強船舶監控與管理,對于提高我國航運業整體水平、保障船舶安全、保護海洋環境、促進航運業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第2章船舶監控系統的組成與功能2.1船舶監控系統的組成船舶監控系統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1)傳感器:用于采集船舶運行狀態、設備工作狀態以及環境參數等信息,如GPS、速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等。(2)數據采集與處理單元:對傳感器采集到的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和存儲,實現對船舶狀態的實時監控。(3)通信設備:將船舶監控系統的數據傳輸至地面監控系統,包括衛星通信、無線電通信等。(4)顯示與控制設備:用于顯示船舶狀態信息,實現對船舶設備的遠程控制,如觸摸屏、控制器等。(5)報警與預警系統:對船舶運行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預警和報警,保證船舶安全。2.2船舶監控系統的功能船舶監控系統主要具有以下功能:(1)實時監控:實時監測船舶的運行狀態、設備工作狀態以及環境參數,為船舶管理和決策提供數據支持。(2)數據存儲與分析:對船舶運行數據進行存儲、分析和處理,為船舶運行優化、設備維護和故障排查提供依據。(3)遠程控制:實現對船舶設備的遠程控制,提高船舶操作便利性和安全性。(4)報警與預警:對船舶運行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預警和報警,保證船舶安全。(5)信息傳輸:將船舶監控數據傳輸至地面監控系統,便于地面管理人員實時了解船舶狀態,指導船舶運行。2.3船舶監控系統的選型與配置船舶監控系統的選型與配置應根據船舶類型、用途、航行區域等因素綜合考慮,以下是一些建議:(1)傳感器:選擇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抗干擾能力強的傳感器,以滿足不同船舶的需求。(2)數據采集與處理單元:選擇功能穩定、處理速度快、存儲容量大的數據采集與處理單元。(3)通信設備:根據船舶航行區域和通信需求,選擇合適的通信設備,如衛星通信、無線電通信等。(4)顯示與控制設備:選擇操作簡便、顯示清晰、控制精準的設備。(5)報警與預警系統:結合船舶特點,配置相應的報警與預警設備,保證船舶安全。在選型與配置過程中,應充分考慮船舶監控系統的兼容性、擴展性和可維護性,以適應未來船舶監控技術的發展。第3章船舶監控技術3.1船舶定位技術3.1.1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GNSS)是船舶定位的核心技術。通過接收多顆衛星發射的信號,船舶可以精確計算出自身位置。目前國際上主要使用的GNSS系統包括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GLONASS系統、歐洲Galileo系統和中國北斗導航系統。3.1.2差分定位技術差分定位技術(DifferentialGPS,DGPS)通過在已知精確位置的基準站和船舶上的移動站之間進行通信,消除衛星信號在傳播過程中的誤差,從而提高定位精度。差分定位技術在船舶航行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夠滿足船舶在復雜航行環境下的高精度定位需求。3.1.3地理信息系統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是一種集成、存儲、分析、管理和展示地理空間數據的計算機系統。在船舶定位技術中,GIS可用于船舶航行路線規劃、海域資源管理和應急處理等,為船舶提供更加精確和全面的定位信息。3.2船舶通信技術3.2.1無線電通信無線電通信是船舶的主要通信手段,包括單邊帶通信、調頻通信和衛星通信等。其中,衛星通信是實現遠洋航行船舶與陸地通信的關鍵技術,具有通信距離遠、覆蓋范圍廣、不受地理環境限制等優點。3.2.2數字選擇性呼叫數字選擇性呼叫(DigitalSelectiveCalling,DSC)是一種基于數字技術的船舶通信方式,可實現快速、準確的船與船、船與岸之間的通信。DSC在遇險報警、緊急通信和日常通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3.2.3船舶通信管理系統船舶通信管理系統(MaritimeCommunicationManagementSystem,MCMS)是一種集成化的船舶通信設備,能夠實現船舶內部通信、船與船、船與岸之間的通信。通過MCMS,船舶可以實現通信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通信效率。3.3船舶自動識別技術3.3.1自動識別系統自動識別系統(AutomaticIdentificationSystem,S)是一種用于船舶識別和跟蹤的自動通信系統。S通過VHF無線電頻率,實時傳輸船舶的靜態和動態信息,如船舶名稱、尺寸、類型、位置、航向、航速等。S在提高船舶航行安全、避免碰撞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3.3.2雷達識別技術雷達識別技術是利用雷達設備對船舶進行探測、跟蹤和識別的技術。通過分析雷達回波,可獲取船舶的航速、航向、距離等關鍵信息,為船舶監控和管理提供依據。3.3.3電子海圖顯示與信息系統電子海圖顯示與信息系統(ElectronicChartDisplayandInformationSystem,ECDIS)是一種集成化的航海信息系統。通過ECDIS,船舶可以實現海圖數據的實時顯示、更新和船舶自動識別,提高航行安全。ECDIS在船舶監控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有助于避免船舶在復雜海域的碰撞和擱淺。第4章船舶安全管理4.1船舶安全管理體系概述4.1.1船舶安全管理體系的定義船舶安全管理體系是指一系列旨在保證船舶在各種工況下安全運行的組織結構、職責分配、程序、過程和資源。4.1.2船舶安全管理體系的組成船舶安全管理體系主要包括以下組成部分:(1)政策與目標:明確船舶安全管理的宗旨、目標和要求;(2)組織結構:建立船舶安全管理組織,明確各級管理人員和船員的職責;(3)船舶安全管理體系文件:包括船舶安全政策、安全手冊、操作規程等;(4)船舶安全管理體系執行:保證船舶安全管理體系的實施和運行;(5)船舶安全管理體系審核與評估:定期對船舶安全管理體系進行內部和外部審核,以評估其有效性。4.1.3船舶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與實施船舶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與實施應遵循以下原則:(1)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國際公約和行業標準;(2)充分考慮船舶的類型、規模、航區和運營特點;(3)全員參與,明確各級管理人員和船員的職責;(4)持續改進,不斷提高船舶安全管理水平。4.2船舶安全管理的實施4.2.1安全培訓與教育對全體船員進行安全培訓,提高其安全意識和技能,保證船舶安全管理體系的有效實施。4.2.2安全操作規程制定和完善船舶安全操作規程,包括船舶操縱、貨物裝卸、船舶維修等方面的規定,保證船舶在各種工況下的安全運行。4.2.3安全檢查與維護定期對船舶進行安全檢查和維護,保證船舶設備設施的安全功能。4.2.4安全處理建立健全安全處理機制,對船舶發生的安全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并吸取教訓,預防類似的再次發生。4.3船舶安全風險評估與控制4.3.1船舶安全風險評估開展船舶安全風險評估,識別船舶運營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為制定針對性的安全控制措施提供依據。4.3.2船舶安全風險控制根據船舶安全風險評估結果,制定相應的安全控制措施,包括:(1)技術措施:采用先進技術和設備,提高船舶安全功能;(2)管理措施:完善船舶安全管理體系,加強船舶安全管理;(3)人員措施:加強船員培訓,提高船員安全意識和技能;(4)應急預案:制定應急預案,應對可能發生的安全。4.3.3船舶安全風險控制效果評估定期對船舶安全風險控制措施的實施效果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調整和優化安全控制措施,不斷提高船舶安全管理水平。第5章船舶污染防治5.1船舶污染防治概述船舶污染防治是船舶監控與管理的重要內容,旨在降低船舶運營過程中對海洋環境造成的污染,保證海洋生態安全。船舶污染主要包括油類污染、化學污染、生活污水污染、垃圾污染及空氣污染等。本章節主要從船舶污染防治措施、法規與標準等方面進行闡述,以期為船舶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參考。5.2船舶污染防治措施5.2.1油類污染防治(1)加強船舶油料管理,防止油料泄漏;(2)在船舶設計、建造及維修過程中,采用防漏措施;(3)對船舶油污水進行處理,達到排放標準;(4)建立船舶油污水收集、運輸及處理體系。5.2.2化學污染防治(1)合理使用化學品,減少化學污染源;(2)加強化學品儲存、運輸及使用過程中的安全管理;(3)對化學品泄漏進行應急處理,降低污染影響。5.2.3生活污水污染防治(1)采用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對船舶生活污水進行處理;(2)建立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維制度,保證處理效果;(3)禁止將未處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海洋。5.2.4垃圾污染防治(1)加強船舶垃圾的分類收集與儲存;(2)對垃圾進行合理處理,如焚燒、壓縮或打包;(3)禁止將垃圾直接排入海洋。5.2.5空氣污染防治(1)優化船舶動力系統,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采用低硫燃油,減少硫化物排放;(3)實施船舶尾氣凈化技術,降低污染物排放。5.3船舶污染防治法規與標準5.3.1國際法規與標準(1)國際海洋污染防治公約;(2)國際海事組織(IMO)相關法規;(3)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相關標準。5.3.2國內法規與標準(1)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2)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污染海洋環境防治管理規定;(3)船舶污染防治相關國家標準及行業標準。遵循上述法規與標準,加強船舶污染防治,是保障我國海洋環境質量,促進航運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第6章船舶能效管理6.1船舶能效概述6.1.1能效定義船舶能效是指船舶在運行過程中,完成單位運輸工作量所消耗的能源量。提高船舶能效,有助于降低航運成本,減少能源消耗,降低環境污染,符合我國節能減排的政策導向。6.1.2能效影響因素船舶能效受多種因素影響,主要包括船舶設計、船舶建造、船舶運行狀態、船員操作水平、航線選擇等。6.1.3船舶能效管理的重要性加強船舶能效管理,有助于提高船舶運輸效益,降低能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實現綠色航運。6.2船舶能效監測與評估6.2.1監測方法船舶能效監測主要包括對船舶燃油消耗、航速、航程等數據的實時采集,以及對船舶設備運行狀態、船員操作水平等方面的監測。6.2.2評估方法船舶能效評估采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法,通過建立評估指標體系,對船舶能效進行綜合評價。6.2.3評估指標體系船舶能效評估指標體系包括以下方面:(1)船舶設計指標:如船體線型、船體結構、動力系統等;(2)船舶運行指標:如航速、燃油消耗、航程等;(3)船員操作指標:如船員操作水平、航線選擇等;(4)設備狀態指標:如主機、輔機、螺旋槳等設備的工作狀態。6.3船舶能效改進措施6.3.1設計優化優化船舶設計,采用先進船型、動力系統和設備,降低船舶阻力,提高船舶能效。6.3.2船舶運行管理合理規劃航線,提高航速控制水平,降低燃油消耗;加強船員培訓,提高船員操作水平。6.3.3設備維護與保養定期對船舶設備進行維護與保養,保證設備處于良好工作狀態,提高船舶能效。6.3.4節能技術應用采用節能技術,如螺旋槳涂層、主機余熱利用、風力助航等,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船舶能效。6.3.5船舶能效監測與評估系統建立船舶能效監測與評估系統,實時掌握船舶能效狀況,為船舶能效改進提供數據支持。6.3.6政策與法規支持加強船舶能效管理相關政策與法規的研究與制定,引導船舶企業提高能效管理水平。第7章船舶貨物管理7.1船舶貨物管理概述7.1.1目的與意義船舶貨物管理是保證船舶運輸過程中貨物安全、高效運輸的關鍵環節。本章主要闡述船舶貨物管理的目的、意義、基本要求及管理流程,為船舶管理人員提供操作指導。7.1.2管理要求(1)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國際公約及行業標準;(2)保證貨物安全、完整、迅速地運輸到目的地;(3)合理利用船舶貨物裝載能力,提高運輸效率;(4)加強船舶貨物裝卸、綁扎、固定等作業管理,防止貨物損失和船舶損壞。7.1.3管理流程船舶貨物管理主要包括貨物接收、貨物裝載、貨物運輸、貨物卸載、貨物交付等環節。各環節應嚴格按照規定程序操作,保證貨物安全、高效運輸。7.2船舶貨物裝卸作業管理7.2.1裝卸作業準備(1)了解貨物性質、數量、包裝等信息,制定裝卸作業方案;(2)檢查裝卸設備、工具及安全防護設施,保證其完好;(3)組織船舶人員進行裝卸作業培訓,提高裝卸作業技能;(4)與港口、貨主等相關方溝通協調,保證裝卸作業順利進行。7.2.2裝卸作業實施(1)按照裝卸作業方案,合理安排船舶貨物裝卸順序;(2)嚴格執行裝卸作業操作規程,保證作業安全、高效;(3)加強對裝卸作業現場的管理,維護作業秩序;(4)及時處理裝卸作業中出現的各類問題,保證貨物安全。7.2.3裝卸作業結束(1)確認貨物裝卸完畢,核對貨物數量、質量;(2)整理裝卸設備、工具,清理作業現場;(3)對裝卸作業進行總結,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7.3船舶貨物綁扎與固定7.3.1綁扎與固定要求(1)根據貨物性質、船舶結構和航行條件,合理選擇綁扎材料及固定方式;(2)保證貨物在運輸過程中不發生滑動、傾覆等安全;(3)綁扎固定工作應按照規定程序進行,保證綁扎牢固、可靠。7.3.2綁扎與固定操作(1)使用合適的綁扎帶、鏈條、鋼絲繩等材料進行綁扎;(2)按照規定方法,對貨物進行合理分布和固定;(3)檢查綁扎固定效果,保證貨物在航行中不會發生位移。7.3.3綁扎與固定檢查(1)定期檢查綁扎固定情況,發覺問題及時處理;(2)在航行過程中,密切關注貨物狀態,發覺異常立即采取措施;(3)遇有惡劣天氣、海況等特殊情況,加強檢查,保證貨物安全。第8章船舶設備管理與維護8.1船舶設備管理概述8.1.1設備管理的重要性船舶設備是船舶安全、高效運行的關鍵。設備管理的優劣直接關系到船舶的安全、經濟效益及環境保護。因此,加強船舶設備管理,保證設備處于良好狀態,對提高船舶運輸能力和降低運營成本具有重要意義。8.1.2設備管理的基本原則船舶設備管理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1)預防為主,防治結合;(2)科學管理,規范操作;(3)安全第一,質量至上;(4)全員參與,持續改進。8.1.3設備管理的主要任務船舶設備管理的主要任務包括:(1)制定設備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2)實施設備檢查、維護和保養;(3)開展設備故障分析與處理;(4)提高設備使用效率和延長使用壽命;(5)保證設備安全、環保、節能。8.2船舶設備維護與保養8.2.1維護與保養的基本要求船舶設備維護與保養應遵循以下基本要求:(1)嚴格執行設備維護保養計劃;(2)保證維護保養質量;(3)提高設備可靠性和安全性;(4)降低設備故障率。8.2.2維護與保養的主要內容船舶設備維護與保養的主要內容包括:(1)日常巡檢;(2)定期檢查;(3)定期保養;(4)特殊保養。8.2.3維護與保養的實施船舶設備維護與保養的實施應按照以下步驟進行:(1)制定維護保養計劃;(2)開展維護保養工作;(3)記錄維護保養情況;(4)對設備進行功能評估;(5)持續改進維護保養工作。8.3船舶設備故障分析與處理8.3.1設備故障分類船舶設備故障可分為以下幾類:(1)機械故障;(2)電氣故障;(3)液壓故障;(4)控制系統故障。8.3.2故障分析與處理方法船舶設備故障分析與處理方法包括:(1)收集故障信息;(2)分析故障原因;(3)制定故障處理方案;(4)實施故障處理;(5)驗證故障處理效果。8.3.3故障預防措施為預防船舶設備故障,應采取以下措施:(1)加強設備檢查與維護;(2)提高設備操作人員技能;(3)完善設備管理制度;(4)強化設備故障應急預案;(5)定期進行設備功能評估。通過以上措施,保證船舶設備的安全、高效運行,降低運營成本,提高船舶運輸能力。第9章船舶人員管理9.1船舶人員管理概述船舶人員管理作為船舶監控與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船舶的安全、效益及船員隊伍的穩定。本章主要對船舶人員管理的任務、原則和內容進行概述。9.1.1管理任務船舶人員管理的任務主要包括:合理配置船舶人員,保證船舶安全、高效運營;提高船員綜合素質,提升船舶管理水平;維護船員合法權益,促進船員隊伍穩定。9.1.2管理原則船舶人員管理應遵循以下原則:(1)以人為本,關注船員成長與發展;(2)公平公正,保證船員權益;(3)科學合理,優化人員配置;(4)動態管理,不斷提高管理水平。9.1.3管理內容船舶人員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船員招聘與選拔;(2)船員培訓與考核;(3)船員績效評估與激勵;(4)船員福利與權益保障;(5)船員隊伍穩定與和諧。9.2船舶人員培訓與考核9.2.1培訓內容船舶人員培訓內容應包括:專業知識、技能操作、安全意識、法律法規、職業道德等方面。9.2.2培訓方式船舶人員培訓可采用以下方式:(1)崗前培訓:對新入職船員進行系統培訓;(2)在崗培訓:針對在崗船員進行技能提升和知識更新;(3)專項培訓:針對特定技能或知識進行培訓;(4)遠程培訓:利用網絡等遠程教育手段進行培訓。9.2.3考核評價船舶人員考核評價應包括以下方面:(1)理論知識考核;(2)實操技能考核;(3)安全意識與責任心考核;(4)綜合素質評價。9.3船舶人員績效評估與激勵9.3.1績效評估船舶人員績效評估應遵循以下原則:(1)客觀公正,全面評價船員工作表現;(2)注重實績,突出船員工作成效;(3)激勵與約束并重,促進船員自我提升。績效評估內容包括:(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10我們當地的風俗(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統編版
- 《100 以內的減法(退位減)》(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二年級上冊數學人教版
- 2024年二年級品生下冊《有規律 好處多》教學設計 山東版
- 18生物與非生物(教學設計)-青島版科學四年級下冊
- 2024-2025學年高中英語 Module 4 Fine Arts-Western,Chinese and Pop Arts教學設計2 外研版必修2
- 《時、分、秒的認識》(教案)-2024-2025學年三年級上冊數學人教版
- 2024-2025學年高中英語 Module 4 Fine Arts-Western,Chinese and Pop Arts教學設計1 外研版必修2
- 2023四年級語文上冊 第七單元 習作:寫信配套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調制飲料配方教程課件
- 4 月相變化的規律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科學三年級下冊教科版
- 試崗期七天試崗協議書范文
- 2024年彩色鋯石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走進創業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
- DB3402T 59-2023 露天礦山無人駕駛礦車作業通 用要求
-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音樂全冊表格式教案(集體備課)
- 西方文論概覽(第二版)-第六章課件
- 初中語文教材常見問題答疑(八年級)
-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春蕾小學2023-2024學年數學五年級第二學期期末復習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成人門急診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解讀
- AIGC基礎與應用全套教學課件
- 《建筑排水塑料管道工程技術規程 CJJT29-2010》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