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存在的問題及原因調研分析報告目錄TOC\o"1-2"\h\u29280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存在的問題及原因調研分析報告 1138351.1問卷調查與分析 1159601.1.1問卷設計與調查 1127891.1.2數據統計分析 2241301.2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存在的主要問題 7322191.2.1就業服務總量不足,缺乏“量體裁衣”式的個性化服務 7173481.2.2就業服務質量不高,粗放籠統的服務與畢業生所需相悖 734231.2.3就業服務結構不佳,服務錨向性不足導致供需錯位 85731.3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問題的原因分析 98971.3.1就業服務理念明顯滯后 985231.3.2就業服務主體協作不足 9244781.3.3就業服務保障機制孱弱 10103001.3.4就業服務隊伍專業素質欠佳 1091011.4以“精準”紓解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之困 11210681.1.1需求端:尊重個體差異,精準甄別需求 11172611.1.2供給端:提升服務質量,精準靶向服務 1265631.1.3技術端:互聯網技術推動供需精準匹配 121.1問卷調查與分析1.1.1問卷設計與調查本文在梳理國內相關研究文獻的基礎上進行問卷設計,初始問卷包含18道題目。經由專家意見指導,對初始問卷進行刪減與增添,從而形成本研究的問卷定稿。問卷調查內容主要由以下兩大模塊組成:第一模塊是對高校畢業生的個人基本情況的調查,具體包括性別、學歷層次、高校類型、專業類型、畢業去向等情況。第二模塊是對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情況的調查,主要圍繞畢業生個體、政府、高校、社會及用人單位等五個維度,對就業服務重要性、需求程度、滿意程度等方面進行評估。本文選取F省的“雙一流”建設高校、普通本科院校、獨立學院以及高職高專院校共計十所高校作為調查范圍,以應屆高校畢業生為調查對象;并借由問卷星軟件在上述10所高校的應屆生群體中進行問卷發放。1.1.2數據統計分析本次調查,共計發放問卷500份,回收496份,剔除數據缺失或隨意作答造成的無效問卷(15份),收回有效問卷481份,有效回收率為96.2%。本文先是使用SPSS22.0軟件對調查問卷數據進行匯總和處理,再對問卷調查中的需求與滿意這兩個關鍵變量進行信度分析,得到Cronbach’α系數分別為0.862、0.857,由此得出本次調查的樣本數據已具有較高的可信度,可以用于后續的數據統計分析。從數據結果來看,本次調查對象中男生220人,占比45.74%;女生261,占比51.26%,男女比例較為均衡;其中理工類專業188人,占比39.09%;經管類專業162人,占比33.68%;文史類專業131人,占比27.23%,專業類型分布比較全面;按照學歷層次的不同,本次調查對象中專科層次畢業生109人,占比22.66%;本科層次畢業生208人,占比43.24%;研究生層次畢業生164人,占比31.10%,學歷層次符合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實際,見表4-1。表4-1樣本分布情況項目指標頻數百分比(%)性別男22045.74女26151.26學歷層次專科10922.66本科20843.24研究生16431.10高校類型雙一流建設高校12826.61普通本科14930.97高職高專10622.04民辦院校/獨立學院9820.37專業類型理工類18839.09經管類16233.68人文類13127.23合計481100第二部分是關于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情況調查,主要是按照李克特五級量表對相關選項進行賦值,并通過對各項量表內容的統計測量,以求得各項均值與標準差。態度量表中,1-5分別代表非常不贊同、不太贊同、一般、比較贊同、非常贊同;重要性量表中,1-5分別表示完全不重要、比較重要、一般、比較重要、非常重要;滿意度量表中,1-5分別代表非常不滿意、不太滿意、一般滿意、比較滿意、非常滿意。需求量表中,1-5分別代表幾乎沒有、比較少、一般、比較多、非常多。首先是關于不同主體層面的就業服務重要性與滿意度。從就業服務重要性評價結果來看,絕大多數的高校畢業生認為學校提供的就業服務、政府主辦的人才市場/就業服務中心提供的服務、社會職業中介機構提供的就業服務、用人單位招聘中提供的就業服務對其能否順利就業都是相當重要,評估均值位于比較重要和非常重要之間,見表4-2。從就業服務滿意度評價結果來看,畢業生對于學校提供的就業服務滿意度最佳;反之,畢業生對于其他三個主體所開展的就業服務評價結果不太理想,雖然滿意度都有達到平均水準,但距離比較滿意和非常滿意仍有一段距離見表4-3。在問卷十一題中設置了對于你是否認為高校、政府、社會、用人單位參與就業服務較少的態度題,有半數以上的畢業生比較贊同政府、社會、用人單位較少參與就業服務,見表4-4。綜上可見,政府、社會、用人單位在畢業生就業服務工作中的表現遠不及高校。但是,要提升畢業生就業服務整體滿意度,僅憑高校一方的力量明顯不夠,因此需要加強高校、政府、社會及用人單位之間的合作。表4-2不同主體層面的就業服務重要性評價的均值項目樣本量均值標準差學校提供的就業服務4811.390.809政府主辦的人才市場/就業服務中心提供的服務4811.130.950社會職業中介機構提供的就業服務4811.011.025用人單位招聘中提供的就業服務4811.170.992表4-3不同主體層面的就業服務滿意度評價的均值項目樣本量均值標準差學校提供的就業服務4813.421.029政府主辦的人才市場/就業服務中心提供的服務4813.070.974社會職業中介機構提供的就業服務4813.031.021用人單位招聘中提供的就業服務4813.141.108表4-4不同主體參與就業服務是否較少的評價分布選項分布狀況均值非常不贊同不太贊同一般比較贊同非常贊同我認為高校參與就業服務較少31(6.40%)149(31%)157(32.60%)100(20.8%)44(9.10%)2.95我認為政府參與就業服務較少4(0.80%)27(5.60%)182(37.80%)172(35.80%)96(20.00%)3.68我認為社會參與就業服務較少8(1.70%)21(1.40%)159(33.10%)193(40.10%)100(20.80%)3.74我認為用人單位參與就業服務較少1(0.20%)16(3.30%)211(43.90%)148(30.80%)105(21.80%)3.71其次是關于就業服務項目需求程度與滿意程度。從需求程度來看,高校畢業生對于各項就業服務內容的需求都比較高,其中排名前三的分別是就業技能培訓(1.29)、一對一就業指導(1.25)、就業信息服務(1.18),見表4-5。對于不同高校畢業生而言,由于自身能力、素質、興趣愛好的不同,其對就業服務需求有所差別也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從表4-6中可以看出,目前高校畢業生對于各項就業服務內容的滿意度偏低。對比高校畢業生對于各項就業服務的需求情況來看,兩者之間存在明顯的不均衡,即各項服務的需求很高,但是需求滿足程度較不理想。由此可見,目前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的針對性不強,未能很好地滿足畢業生的就業需求。表4-5就業服務項目需求程度的均值項目樣本量均值標準差就業政策咨詢服務4813.760.956就業信息服務4811.180.821職業生涯輔導4811.061.026就業技能培訓4811.290.912就業推薦4811.120.874提供實習實踐機會4813.900.902就業心理輔導4813.631.015就業幫扶4813.920.893一對一就業指導4811.250.806表4-6就業服務項目滿足程度的均值項目樣本量均值標準差就業政策咨詢服務4812.760.997就業信息服務4813.240.804職業生涯輔導4812.860.971就業技能培訓4813.021.006就業推薦4813.121.032提供實習實踐機會4812.840.948就業心理輔導4812.970.815就業幫扶4812.841.107一對一就業指導4812.801.014關于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問題及滿意度評價的描述,見表4-7。在關于“我認為目前就業服務未能很好地滿足我的就業需求”這一問題上,選擇非常不贊同的0人;不太贊同30人,占比6.24%;一般贊同69人,占比11.35%;比較贊同266人,占比55.3%;非常贊同116人,占比21.12%。由此可見,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需求與就業服務供給之間的匹配度不太理想。在關于“我認為目前缺少個性化的就業指導服務”這一問題上,有36.2%的人選擇比較贊同,31.7%的人選擇非常贊同,兩項相加超過樣本總數的七成,說明高校畢業生對于個性化就業服務的需求旺盛。在關于“我認為目前缺少差異化的就業指導服務”這一問題,有51.1%的人選擇了比較贊同,25.2%的人選擇非常贊同,可見高校畢業生對于就業服務是否具有差異性非常重視。在就業服務形式方面,有60.7%的人認為當前就業服務形式比較單一,可見高校畢業生不僅關注就業服務內容,同時還關注就業服務形式。此外,關于“我認為當前就業服務平臺之間缺乏聯動”這一問題上,一般的占比21.7%,比較贊同的占比50.5%。非常贊同的占比18.5%,由此可見高校就業服務中平臺之間的聯動性有待提高。表4-7就業服務問題的評價分布選項分布狀況(百分比%)均值非常不贊同不太贊同一般比較贊同非常贊同我認為目前就業服務未能很好地滿足我的就業需求0(0)30(6.2)69(11.3)266(55.3)116(21.1)3.97我認為目前缺少個性化的就業指導服務9(1.9)35(7.3)96(20.0)174(36.2)167(31.7)3.95我認為目前缺少差異化的就業指導服務8(1.7)29(6.0)77(16.0)246(51.1)121(25.2)3.92我認為當前就業服務形式比較單一9(1.9)14(2.9)99(20.6)292(60.7)67(13.9)3.82我認為當前就業服務平臺之間缺乏聯動6(1.2)24(5.0)119(21.7)243(50.5)89(18.5)3.80通過相關分析來研究學歷層次與就業服務滿意度之間是否相關,得到兩者相關系數值為0.145,呈現出0.01水平的顯著性,結果表明學歷層次與就業服務滿意度有著顯著的正相關關系。此外,通過卡方檢驗來分析學歷層次與就業服務滿意度之間的差異關系,從表4-9中可以看出學歷層次與就業服務滿意度之間呈現出0.01水平顯著性(chi=39.104,p=0.000<0.01)。結合百分比對比差異發現,本科生選擇3分的比例為66.67%,明顯高于平均水平43.24%;專科生選擇4分的比例為41.38%,明顯高于平均水平22.66%;本科生選擇5分的比例為48.28%,明顯高于平均水平43.24%;專科選擇6分的比例為31.34%,明顯高于平均水平22.66%;研究生選擇7分的比例為42.47%,明顯高于平均水平31.10%;研究生選擇8分的比例為46.03%,明顯高于平均水平31.10%。綜上可知,不同學歷層次的高校畢業生對于就業服務滿意度的評價均呈現出顯著性差異。由此可見,就業服務在面上也要根據不同學歷層次的高校畢業生進行精準推送。表4-8交叉(卡方)分析結果就業服務滿意度分布狀況(百分比%)χ2p3456789總計專科生0(0.0)12(41.38)16(27.59)34(31.34)24(12.90)9(11.29)14(32.56)109(22.66)39.1040.000**本科生2(66.67)13(41.83)28(48.28)40(40.40)83(41.62)25(39.68)17(39.53)208(43.24)研究生1(33.33)4(13.79)14(21.14)25(25.25)79(42.47)29(46.03)12(27.91)164(31.10)總計32958991866343481*
p<0.05**
p<0.011.2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存在的主要問題1.2.1就業服務總量不足,缺乏“量體裁衣”式的個性化服務從調查中發現,現階段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需求日益旺盛;但就業服務的供給還比較欠缺,已然出現一定程度的供不應求。加之高校畢業生人數的連年增加,就業服務供給總量不足的問題日益凸顯。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個性化就業服務內容供給不足,較難滿足高校畢業生日益增長的就業服務需求。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機構或其工作人員通常都比較熱衷于提供耗資少、見效快的服務項目,例如收集和發布招聘信息;而在那些需要消耗更多時間、精力、人力、物力的個性化服務上,工作人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明顯不足,例如一對一的就業指導、訂單式就業服務。正如問卷調查結果所示,高校畢業生對于個性化就業服務內容的需求趨于上升,但目前此類就業服務供給情況不如人意。二是就業服務活動不夠豐富,與高校畢業生就業所需所盼仍有相當長的一段距離。高校畢業生就業選擇日益多樣,不同就業選擇的畢業生往往需要不同類型的就業服務。盡管中央政府部門一再強調各地各高校要開展多頻次、全方位的精準就業服務。但囿于屬地管理的限制,中央政府對于各地高校具體落實情況較難實現及時全面的監管。不少高校常以就業管理替代就業服務,抑或是僅為應屆畢業生提供集中性的群體指導。而對于畢業生就業迫切需要的技能培訓、個別指導、職業生涯規劃輔導等活動視若無睹,極少提供“量體裁衣”式的就業服務。誠然,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在供給總量上存在較大的不足。1.2.2就業服務質量不高,粗放籠統的服務與畢業生所需相悖在推進就業服務過程中,存在大而化之、抓大放小的形式主義,缺乏因材施教和對癥下藥的精準服務,導致就業服務質量的降低。根據調查發現,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質量不高,主要表現就業服務粗放籠統、形式單一,缺乏精細化的設計。一是就業服務粗放籠統,與高校畢業生所思所想不一致。具體而言,就是較少關注不同高校畢業生的特征屬性,較少關注高校畢業生的差異化訴求;往往是按照高校畢業生群體特征進行標準統一,“趨同化”特征顯著。此外,對于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變化還缺乏深入考察,導致就業服務內容對變化感知的滯后性。二是就業服務形式單一,內容缺乏深度。多數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還停留在課堂教學、一對多的團體輔導的層面;在細分就業服務對象、精準推送就業服務方面還稍顯乏力。對畢業生就業需求的精準識別不足,因此沒有針對高校畢業生個體的差別提供精準、針對性的就業指導和深度輔導。從而導致就業服務流于形式、浮于表面,達不到應有的效果。三是就業服務管理過多采取“一把抓”、“一刀切”的辦法,從而無法很好地適應高校畢業生的就業需求。在實踐操作層面,就業服務工作更多地是有學校輔導員或其他學生工作者擔任。一些工作人員由于自身專業能力的不足,常常停留在理論指導上,而缺乏具體的實踐性操作經驗。研究表明,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體系與西方國家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體系的差距不在于就業服務種類的多與少,而是在于就業服務質量方面的差異。1.2.3就業服務結構不佳,服務錨向性不足導致供需錯位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不僅存在總量不足和質量不高的問題,而且還存在結構不佳的問題。本文在調查中發現,近年來高校畢業生對于“個性化”、“差異化”的就業服務需求不斷釋放出來,更有井噴之勢。然而,就業服務供給內容和形式“粗放化”、“同質化”的問題也較為突出。表現為有效供給不足、服務錨向性不足,繼而暴露出就業服務供給結構的弊端。在此情況下,就業服務供給無法較好地滿足高校畢業生實際需求,由此引發供需錯位問題。這一現象在高校層面的就業服務中尤為突出。例如,不少高校都針對畢業生群體推出了內容比較豐富、形式比較多樣的就業服務專題講座,卻也普遍存在“叫好不叫座”的問題;盡管高校畢業生對于各項就業服務的需求程度趨于上升,但在各項就業服務活動的參與情況上也是高低不齊,活動效果不盡如人意;究其根本,主要原因在于現階段開展的就業服務尚且不能很好地滿足畢業生的個性化和差異化需求[NOTEREF_Ref11221\f\h40]。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進步,高校畢業生對于就業服務的類別和規格也在持續變化;這無疑對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結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高校要及時調整就業服務結構,政府、社會、用人單位也需要及時做出應對措施。但在實踐中,除政府和高校以外,其他主體對于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需求變化的關注較少,未能對高校畢業生就業需求變化做出及時調整和有效回應,進一步加劇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結構的失衡。1.3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問題的原因分析1.3.1就業服務理念明顯滯后理念是行動的先導。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問題產生的原因之一是當前就業服務供給主體的服務理念滯后于畢業生個性化、差異化和多元化的就業需求。早在計劃經濟時期,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采取以政府統一分配模式。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單一、單向的就業服務供給模式無法滿足畢業生就業需要。因此,讓畢業生進入勞動力市場自主擇業便是最優的選擇。政府致力于引導高校、社會中介等主體積極參與畢業生就業服務,不斷完善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供給體系。政府、高校作為畢業生就業服務的主要決策者,有著絕對的權威。因此,就業服務供給主體提供什么樣的就業服務取決于他們對當前就業形勢和學生就業需求的判斷。此后很長一段時間,都遵循著“供給”為主導的服務理念。但是在面對市場需求變化時,其靈活性和適應性顯然不夠,表現出了明顯的乏力。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需求難以得到充分的回應。高校畢業生個體的就業需求難以得到有效滿足,繼而影響畢業生對于就業服務的體驗和滿意度評價。由此可見,以“供給”為主導的服務理念是造成就業服務質量不高、就業服務供需錯配的原因之一。因此,亟須盡快革新以供給為主導的理念,建立以需求為導向的精準服務理念。1.3.2就業服務主體協作不足在整個就業服務工作過程中,政府、高校、社會及用人單位四個子服務系統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由于多元主體之間良性互動不足、缺乏有效的溝通協調,導致就業服務整體效率降低[NOTEREF_Ref29554\f\h36]。首先,政府部門之間的協作不足。以教育部與人社部為例,這兩個部門本身職能邊界相對清晰。但作為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的主管部門,兩個部門之間不可避免地也存在職能交叉,就業服務環節存在一定的重復,極易造成“出了問題踢皮球”的現象。其次,從行政與執行層面來看,就業服務的具體執行最終要落實到基層單位,即高校和用人單位。就高校方面而言,存在明顯的“塊塊”劃分現象。由于畢業生就業工作的絕大多數權力都集中在校級就業主管部門,而具體的實施則由院系方面負責。然而囿于權力不足的限制,導致院系方面服務執行力的弱化,從而阻礙了校院就業服務的協調聯動和各自職能的發揮[[]馮玲,李博偉.新常態下高校就業管理工作創新的策略與方法[J].高等財經教育研究,2015,18(03):23-28+32.]。就用人單位而言,其參與就業服務的主動性不強,就業服務大多處于表明和淺顯的狀態。這是因為大多數用人單位僅在招聘期間提供服務,一旦招聘結束、服務也隨之戛然而止。最后,社會職業中介機構的未能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社會職業中介機構作為聯系用人單位和畢業生的重要媒介之一,其參與畢業生就業服務的主動性不高,故其職能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發揮。此外,在屬地管理的限制下,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供給存在明顯的地區分割,表現出很強的區域性和排他性;不利于地區與地區之間就業服務資源的跨地區流動。綜上可知,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系統中的各個主體之間缺乏協作,最終外化為就業服務的碎片化。[]馮玲,李博偉.新常態下高校就業管理工作創新的策略與方法[J].高等財經教育研究,2015,18(03):23-28+就業服務保障機制孱弱就業服務的開展同其他公共服務一樣是需要完善的政策法規和充足的財政資金作支撐。理想的狀態是具備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嚴格的服務監督體系、強有力的財政保障體系,為就業服務的落實保駕護航。但目前遠未達到此目標,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保障機制存在明顯的孱弱,從而限制就業服務功能的全面發揮。一方面是法律法規的保障不足。盡管現有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相關政策法規不計其數,但絕大多數都是以通知、意見的形式出現,且修改與變動的頻繁。正因如此,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政策的法治化程度比較低,難以實現對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體系的強約束。此外,政府在制定就業政策時,相關內容不夠精細,欠缺可操作性,因此對于就業服務供給主體行為的監督與約束不強,對于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的意義也不大。另一方面是就業服務財政保障不足。資金是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有序開展的前提條件,無論是就業指導工作人員的培訓,辦公設備的升級,場地維護等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財政資金不充裕,難免導致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所需硬件設施和軟件設施供給的乏力。1.3.4就業服務隊伍專業素質欠佳目前建立起來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工作隊伍主要有兩大類。一是教育行政部門從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員,相對是比較穩定;這些工作人員主要負責畢業生就業政策制定、就業預測、資源統籌、執行監督。二是高校內部的就業服務工作人員,按照級別的不同可分為校級和院級;按照穩定性的不同可分為專職和兼職兩種。對于高校專職指導教師同畢業生的比例,教育部作出了明文規定,要求師生比至少保證不低于1:500的標準。有學者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一次隨機抽樣調查,調查內容以校院兩級專職就業指導工作人員師生比為主,結果顯示多數高校在校級專職就業指導工作人員師生比方面尚未達到教育部提出的標準;進而得出當前高校專職就業指導服務教師隊伍配備明顯滯后于畢業生規模,兼職就業指導教師受其崗位發展影響流動頻繁,與現實需求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李勝利.開展高校就業指導隊伍分類培訓的有效路徑[J].教育與職業,2016(20):87-89.[]李勝利.開展高校就業指導隊伍分類培訓的有效路徑[J].教育與職業,2016(20):87-89.1.4以“精準”紓解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之困馬克思主義認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著矛盾。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的質量問題與結構性矛盾錯縱交織,對就業服務工作的整體效能產生深刻影響。化解就業服務矛盾,提升就業服務效能,勢必要從具體問題著手,堅持以精準思維,科學有效地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面臨的發展困境。開展精準就業服務是新時期我國為進一步提升高校就業服務質量和水平所作出的重要決策。基于前文對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工作的縱向發展歷程的梳理,進而闡述新時期高校畢業生就業實施精準服務的現實必然性。1.1.1需求端:尊重個體差異,精準甄別需求新時期,高校畢業生就業日益呈現出多元化發展態勢。畢業生對自身職業規劃、就業方向和就業期待各有不同,加之個體能力和素質差異等原因,導致普適性的就業服務難以較好地滿足畢業生個性化的就業需求。現代行為經濟學派主張個體行為異質性,認為個體偏好的不同往往會導致不同經濟行為的產生,且不同時間點和空間位置也會導致同一個體對于同一事物產生不同的反應[[]宋妍.異質性視角下個體行為選擇的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智能化裝配工藝創新-全面剖析
- 硝基苯胺環境行為研究-全面剖析
- 倡導文明新風演講稿(26篇)
- 環境友好紡織纖維的結構設計與制造-全面剖析
- 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一地理魯教版期中必刷常考題之人口遷移
- 商鋪租賃修繕合同范本
- 留學那些事兒培訓
- 醫藥銷售合同范本6
- 阿房宮賦原文課件
- 承包會所投標合同范本
- 湖南省常德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模擬考試(二模)物理試卷(含答案)
- 人教版初一下學期生物實驗報告冊
- 《月是故鄉明》定稿 優秀獎 教學課件
- 高鐵站裝飾裝修施工方案
- 防臺防汛管理制度
- 消防器材(滅火器)檢查及記錄表
- 2012小小科學家高年級試題生物
- 廣電運通研究報告:數字人民幣促產業升級-AI+城市助業務轉型
- 移動式腳手架安全操作規程
- 永輝超市企業文化ppt課件
- 多肉生石花圖譜_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