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文學》練習題庫_第1頁
《民間文學》練習題庫_第2頁
《民間文學》練習題庫_第3頁
《民間文學》練習題庫_第4頁
《民間文學》練習題庫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華中師范大學網絡教育學院《民間文學》練習測試題庫一、填空1、民間文學是人民大眾運用口頭語言來和的一種活的語言藝術。2、民間文學的這些適宜于口頭創作和口頭流傳的特征叫。3、民間文學的特征是由集體性、口頭性特征所帶來的,因為口傳心授,靠記憶保存,又要在集體流傳中不斷受到人們的加工改造,所以有異文在所難免。4、共六卷,主要記述了周穆王巡游四海,見西王母的故事。5、被稱為"天下之笑林,調謔之巨觀"的中國第一部笑話專集,是三國時魏所撰的,現存二十余則。6、可以看作是南朝民歌的代表。7、1955年5月,民研會主辦的專門性刊物月刊創刊。8、從1984年開始,由中央文化部、國家民委和中國民協共同組織領導、編撰民間文學三套集成、、。9、民間文學作品的采錄,是一項理論與實踐相聯系的操作性很強的活動,有人把它稱為“”。10、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1958年制定出“,重點整理,大力推廣,”的民間文學工作方針。11、是口頭創作和流傳的,則是書面形式創作和流傳的。12、魏晉南北朝時期,志怪小說有30余種,這些志怪小說中保存了大量的傳說故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有的《搜神記》、王嘉的、陶潛的等。13、人民大眾所創造和傳承的口頭文學,主要體裁包括神話、民間歌謠、、、、民間長詩、民間諺語、民間謎語、俗語、歇后語、民間說唱、民間小戲等。14、由民族文化的交流整合,投射中國民間文學這個口頭藝術整體上的中華文化特色,可以從、、、四個字上反映出來。15、西漢著篇記載了古老的壯族民歌《越人歌》。16、宋元戲曲的樂調主要就是按照的宮調來分配的。17、民間文學又通常被稱作“人民的口頭創作”或“”,因為它是一種活躍在人民口耳間的特殊的語言藝術是民間文學的重要特征。18、所謂傳承人,可分為和兩種。19、民間文學的四個基本特征是:集體性、、和傳承性。20、唐太宗制定的集中了隋唐時代漢族民間以及外國和邊疆少數民族樂曲的成就,完成了漢族聲律的大轉變。21、盤古開天辟地、化生天地萬物的神話,最早也見于三國東吳人徐整的《三五歷紀》和。22、隨著市民階層的形成,加上受西域音樂的影響,唐代正式形成了一種新的民間文學形式,即。23、20卷(續集10卷),寫成于晚唐時期,是一本極有價值的民間文學資料集。此書所載的灰姑娘型故事、木鳥型傳說《魯班作木鳶》成為世界上最早見于文字記錄的同類型故事。24、民間小戲是我國民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歷史發展中,構成了龐大的系統,在這些系統中主要有和等(選寫兩個系統)。25、唐代高僧到西域取經,回國后所撰的也記述了不少以印度為主的西域民間故事傳說。這一切為我國故事學的研究提供了極為寶貴的資料。26、為古代民謠專集,收古今民謠二百八十余首。27、年以來,由中央文化部,國家民委和中國民協共同領導編纂的中國民間文學三套集成是指、、《中國諺語集成》。28、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我國在進行民族識別和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的過程中,發現了大量的創世史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彝族的、納西族的、苗族的。29、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我國民俗學運動的中心在,其代表人物有、。30、明末清初,文學大師馮夢龍搜集整理了兩部著名的民歌集子,其作品名稱為、。31、我國著名三大英雄史詩是藏族的、蒙古族的、和的《瑪納斯》。32、“民俗”作為專門學科術語,是對“Folklore”的意譯,這個詞率先由提出。33、時期,志怪小說有30余種,這些志怪小說中保存了大量的傳說故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有任仿的《述異記》、陶潛的等。34、北京大學歌謠研究會曾明確提出當時搜集民間歌謠有兩個目的,即學術的和。35、20世紀,對我國民間文學研究方法,尤其是對傳說學研究產生重大影響的著作是顧頡剛的。36、按照芬蘭歷史地理學派研究方法編纂的著名民間故事研究的工具書是。37、1950年3月,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成立,首任理事長是。38、由著名作家李季根據陜北信天游民間歌謠形式創作的,在當時解放區文藝中產生了重要影響。39、由賀敬之根據陜北秧歌劇和民間流傳的“白毛仙姑”的故事創作的,在中國歌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40、“Folklore”一詞最先由博物學家湯姆斯提出來,其意思為“民眾的知識或民眾的智慧”。41、我國著名創世史詩有納西族的,瑤族的;著名的民間敘事長詩是(民族)的《阿詩瑪》。42、是流傳在內蒙古西部地區,與信天游極為接近的一種民間歌謠形式。43、我國民間說唱主要分為唱故事、和說笑話三大類。44、我國機智人物故事十分豐富,其中最有名的機智人物有維吾爾族族的、漢族的等。45、我國三大英雄史詩是藏族、蒙古族的《江格爾》和的《瑪納斯》。46、民間笑話最顯著的藝術特點是。47、魏晉南北朝時期,志怪小說有30余種,這些志怪小說中保存了大量的傳說故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有的《搜神記》、的《述異記》、陶潛的等。48、先秦時代,我國北方民歌被保留下來的代表性作品是。南方民歌被保留下來的代表作品為。49、“五四”運動前后,以北京大學為中心發起的全國性的運動,其代表人物有沈伊默、、。這次運動被譽為中國現代民間文藝學的開端。50、我國從1984年以來,組織和進行的民間文學三套集成工作轟轟烈烈,其中三套具體指、、。51、我國四大民間傳說是指、、、。二、名詞解釋1、傳說核2、史詩3、再生態民間文學4、全面搜集5、集體性6、歌謠學運動7、花兒8、民間歌謠9、民間笑話10、創世史詩11、民間傳說12、《民俗周刊》13、神話14、信天游15、英雄史詩三、簡答題1、試論民間文學口頭性的形成及發展?2、在民間文學的采錄過程中如何才能保持記錄的忠實性?3、民間文學與通俗文學的區別。4、如何理解神話是一種“不自覺的藝術加工”?5、簡析民間文學的傳承性特征。6、民間傳說的歷史價值主要體現在哪幾個方面?7、簡述史詩的主要特點。8、民間文學的實用性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9、如何理解民間故事的幻想性?10、簡析民間文學的變異性特征。11、為什么說神話是嚴肅神奇的語言藝術?12、試舉例說明民間抒情長詩與民間敘事長詩的區別?13、簡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民間文藝學運動。14、簡述神話與民間傳說的聯系與區別。15、如何理解民間歌謠的真實性?四、利用民間文學基本理論分析下面作品1、南陽宋定伯,年少時,夜行,逢鬼,問之。鬼言:“我是鬼。”鬼問:“汝復誰?”定伯誑之,言:“我亦鬼。”鬼問:“欲至何所?”答曰:“欲至宛市。”鬼言:“我亦欲至宛市。”遂行。數里,鬼言:“步行太遲,可共遞相擔,何如?”定伯曰:“大善。”鬼便先擔定伯數里。鬼言:“卿太重,將非鬼也。”定伯言:“我新鬼,故身重耳。”定伯因復擔鬼,鬼略無重。如是再三,定伯復言:“我新鬼,不知有何所畏忌?”鬼答言:“惟不喜人唾。”于是共行。道遇水,定伯令鬼先渡,聽之,了然無聲音。定伯自渡,漕漼作聲。鬼復言:“何以有聲?”定伯曰:“新死,不習渡水故耳。勿怪吾也。”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擔鬼,著肩上,急執之。鬼大呼,聲咋咋然,索下,不復聽之。徑至宛市中下著地,化為一羊,便賣之,恐其變化,唾之,得錢千五百,乃去。當時石崇有言:“定伯賣鬼,得錢千五。”2、吳王夫差,小女,名曰紫玉,年十八,才貌俱美。童子韓重,年十九,有道術,女悅之,私交信問,許為之妻。重學于齊,魯之間,臨去,屬其父母使求婚。王怒、不與。女玉結氣死,葬閶門之外。三年,重歸,詰其父母;父母曰:“王大怒,玉結氣死,已葬矣。”重哭泣哀慟,具牲幣往吊于墓前。玉魂從墓出,見重流涕,謂曰:“昔爾行之后,令二親從王相求,度必克從大愿;不圖別后遭命,奈何!”玉乃左顧,宛頸而歌曰:“南山有烏,北山張羅;烏既高飛,羅將奈何!意欲從君,讒言孔多。悲結生疾,沒命黃壚。命之不造,冤如之何!羽族之長,名為鳳凰;一日失雄,三年感傷;雖有眾鳥,不為匹雙。故見鄙姿,逢君輝光。身遠心近,何當暫忘。”歌畢,歔欷流涕,要重還冢。重曰:“死生異路,懼有尤愆,不敢承命。”玉曰:“死生異路,吾亦知之;然今一別,永無后期。子將畏我為鬼而禍子乎?欲誠所奉,寧不相信。”重感其言,送之還冢。玉與之飲燕,留三日三夜,盡夫婦之禮。臨出,取徑寸明珠以送重曰:“既毀其名,又絕其愿,復何言哉!時節自愛。若至吾家,致敬大王。”重既出,遂詣王自說其事。王大怒曰:“吾女既死,而重造訛言,以玷穢亡靈,此不過發冢取物,托以鬼神。”趣收重。重走脫,至玉墓所,訴之。玉曰:“無憂。今歸白王。”王妝梳,忽見玉,驚愕悲喜,問曰:“爾緣何生?”玉跪而言曰:“昔諸生韓重來求玉,大王不許,玉名毀,義絕,自致身亡。重從遠還,聞玉已死,故赍牲幣,詣冢吊唁。感其篤,終輒與相見,因以珠遺之,不為發冢。愿勿推治。”夫人聞之,出而抱之。玉如煙然。3、楚干將莫邪為楚王作劍,三年乃成,王怒,欲殺之。劉有雌雄,其妻重身,當產,夫語妻曰:“吾為王作劍,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殺我。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出戶,望南山,松生石上,劍在其背。’”于是即將雌劍往見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劍有二一雄,一雌,雌來,雄不來。王怒,即殺之。莫邪子名赤,比后壯,乃問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為楚王作劍,三年乃成,王怒,殺之。去時囑我:‘語汝子:出戶,往南山,松生石上,劍在其背。’”于是子出戶,南望,不見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砥之上,即以斧破其背,得劍。日夜思欲報楚王。王夢見一兒,眉間廣尺,言欲報讎。王即購之千金。兒聞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謂:“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將莫邪子也。楚王殺吾父,吾欲報之。”客曰:“聞王購子頭千金,將子頭與劍來,為子報之。”兒曰:“幸甚。”即自刎,兩手捧頭及劍奉之,立僵。”客曰:“不負子也。”于是尸乃仆。客持頭往見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頭也。當于湯鑊煮之。”王如其言。煮頭三日,三夕,不爛。頭踔出湯中,躓目大怒。客曰:“此兒頭不爛,愿王自往臨視之,是必爛也。”王即臨之。客以劍擬王,王頭隨墮湯中;客亦自擬己頭,頭復墮湯中。三首俱爛,不可識別。乃分其湯肉葬之。故通名三王墓。今在汝南北宜春縣界。4、新羅國有第一貴族金哥,其遠祖名旁迤。有弟一人,甚有家財,其兄旁迤因分居,乞衣食。國人有與其隙地一畝,乃求蠶谷種于弟,弟蒸而與之,迤不知也。至蠶時,有一蠶生焉,日長寸余,居旬大如牛,食數樹葉不足。其弟知之,伺間殺其蠶。經日,四方百里內蠶,非集其家。國人謂之巨蠶,意其蠶之王也,四鄰共繅之,不供。谷唯一莖植焉,其穗長尺余,旁迤守之。忽為鳥所折,銜去,旁迤逐之。上山五六里,鳥入一石罅,日沒徑黑,旁迤因止石側。至夜半月明,見群小兒赤衣共戲。一小兒云:“爾要何物?”一曰:“要酒”。小兒露一金錐子,擊石,酒及樽悉具。一曰:“要食”。又擊之,餅餌羹炙羅于石上。良久,飲食而散,以金錐插于石罅。旁迤大喜,取其錐而還,所欲隨擊而辦,因是富侔國力。常以珠璣贍其弟。弟方始悔其前所欺蠶、谷事,仍謂旁迤:“試谷欺我,我或如兄得金錐也。”旁迤知其愚,諭之不及,乃如其言。弟蠶之,止得一蠶如常蠶。谷種之,復一莖植焉,將熟,亦為鳥所銜。其弟大悅,隨之入山,至鳥入處,遇群鬼,怒曰:“是竊金錐者”。乃執之,謂曰:“爾欲為我筑塘三版乎?爾欲鼻長一長乎?”其弟請筑塘三版,三日饑困,不成,求哀于鬼,乃拔其鼻,鼻如象而歸。國人怪而聚觀之,慚恚而卒。其后,子孫戲擊錐求狼糞,因雷震,錐失所在。5、穎川有富室,兄弟同居,兩婦數月皆懷妊,長婦胎傷,因閉匿之。產期至,同到乳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