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外歷史綱要》上冊第一單元第2課諸侯紛爭與變法運動課標要求:通過了解春秋戰國時期的經濟發展和政治變動,理解戰國時期變法運動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學說;通過孟子、荀子、莊子等了解“百家爭鳴”的局面及其意義。烽火戲諸侯
周幽王寵愛褒姒,廢嫡立庶,導致王室內爭,周王室天下共主的地位削弱,宗法分封制從頂層開始遭到破壞。
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的大動蕩、大交融、大發展、大變革、大解放的時期,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是重要的社會轉型時期。問鼎中原尊王攘夷退避三舍一鳴驚人老馬識途負荊請罪紙上談兵三令五申圍魏救趙胡服騎射竊符救趙圖窮匕見771B.C770B.C476B.C475B.C戰國七雄:齊秦楚燕趙魏韓爭霸春秋五霸:齊晉楚等國兼并221B.C東周分兩段,春秋與戰國。“禮崩樂壞”-----春-------秋-------------戰國---------------戰國七雄一、列國紛爭與華夏認同——大動蕩、大融合權力逐漸下移時間朝代時代特點實質公元前476年—公元前221年戰國兼并周朝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壞,各國國君紛紛稱王。公元前771年—公元前476年春秋爭霸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壞,權力下移。春秋五霸“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禮樂征伐自大夫出”西周滅亡平王東遷三家分晉田氏代齊秦朝建立
從歷史發展的總趨勢看,春秋爭霸客觀上加快了歷史發展的進程。首先,爭霸促進了中國的統一。春秋初期,黃淮江漢這一中心區域見于文獻記載有140余國,及至春秋末,這一地區只剩下大小20余國。其次,爭霸促進了華夏與所謂蠻夷戎狄之間的交融。最后,爭霸促進了各國社會制度的改革。——摘編自沈長云《先秦史》【問題探究】:結合教材P10的史料閱讀、歷史縱橫以及材料信息,思考列國紛爭帶來了怎樣的影響?積極:促進局部統一,加速統一進程;促進各國的制度改革;促進民族交融,使周邊各民族產生華夏認同觀念。消極:爭霸戰爭使道德泯滅并給人民帶來了災難。【思考】結合P10第二自然段與地圖,從春秋到戰國,民族關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春秋形勢圖戰國形勢圖春秋:“尊王攘夷”戰國:追求統一華夏認同觀念
華夏認同:華夏民族,簡稱華夏族,是漢族的前身,華夏又稱"華"、"諸華"、"夏"、"諸夏"、"中夏"。是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區的漢民族的先人為區別四夷(東夷、南蠻、西戎、北狄)的自稱,又稱中華。華夏作為文化、政治實體,在春秋戰國時被周邊民族所認同。列國紛爭——大動蕩、大融合◎春秋時期的鐵制農具和穿有鼻環的牛尊【自主學習】根據材料并結合教材11(包括是史料閱讀和錢幣圖片),概述春秋戰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表現。二、經濟發展與變法運動——大發展、大變革農業手工業商業一)經濟大發展①鐵制農具開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廣,形成小農經濟②各國紛紛興修水利灌溉工程:都江堰、鄭國渠、芍陂分工更加細密(冶鐵技術)貨幣流通廣泛,涌現一批中心城市,大商人范蠡煮鹽業羽毛齒革糧食羊馬鹽池藥材冶鐵業
含義:春秋戰國時期形成,以個體家庭為生產、生活單位,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生產主要是為滿足自己基本生活需要和繳納賦稅,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是中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經營模式。特點:教材補充——小農經濟以家庭為生產、生活的基本單位;自給自足,市場交換少,農民被束縛在土地上,缺乏交流;相對簡單的生產工具,長期不變的生產技術和容易滿足的社會心理;生產規模小,分工簡單,條件簡陋,生產資料有限,很難擴大再生產;受天災人禍的影響,小農很容易破產。①分散性:②封閉性:③保守性:④落后性:⑤脆弱性戰國時期生產力變革——鐵犁牛耕生產效率提高土地需求量上升廢井田,開阡陌土地私有制出現奴隸主貴族衰落新興地主崛起貴族政治衰落兼并戰爭加劇各國為了富國強兵紛紛進行變法運動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問題探究】:結合所學,怎么理解教材P10學習聚焦這句話?經濟基礎: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總和;上層建筑: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上的社會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設施等的總和。(思想、政治、藝術、宗教、哲學等)二)變法運動1、背景①鐵犁牛耕出現,生產力大幅提升,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漸取代井田制,新興地主階級勢力壯大。②兼并戰爭日益劇烈,富國強兵的迫切需要。2、概況變法成為戰國時期的主流趨勢
燕國:樂毅改革
齊國:鄒忌改革
魏國:李悝改革
韓國:申不害改革
楚國:吳起改革
秦國:商鞅改革
趙國:趙武靈王改革措施富國之策強兵之策集權之策【自主學習】據P11,分別指出商鞅變法(BC356)采取的措施及作用。穩定財政收入,提高生產積極性,促進封建經濟發展,增強經濟實力以法律形式承認土地私有,廢除奴隸制經濟基礎,確立封建經濟基礎,壯大了地主階級的力量。刺激小農戶數量的增加及生產積極性打擊奴主貴族特權,提高軍隊戰斗力強化中央集權加強對人民控制3、商鞅變法①重農抑商,獎勵耕織②廢井田、開阡陌③小家庭政策獎勵軍功(軍功授爵制)廢世卿世祿制①廢分封,行縣制②戶籍制,連坐法【問題探究】: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探究如何評價商鞅變法?材料一:孝公用商鞅變法,移風易俗,民以殷富,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李斯《諫逐客書》材料二:商鞅變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說(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于公戰,鄉邑大治……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者。——《史記·商君列傳》材料三:商君,其天資刻薄人也。……相秦不以百姓為事……殘傷民以駿刑……君之出也——《史記·商君列傳》(1)積極性:①商鞅變法順應歷史潮流,集列國變法之長,是戰國時期持續時間最長、涉及面最廣、改革最為徹底的一次變法。②變法使秦國國富兵強,為秦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2)局限性:①輕罪重罰,壓迫和剝削百姓等②變法輕視教化,開文化高壓政策之惡例。燕國:樂毅改革齊國:鄒忌改革楚國:吳起改革趙國:趙武靈王改革韓國:申不害改革魏國:李悝改革秦國:商鞅改革“士”階層
西周:士是統治階級的最低層春秋戰國(私學興起):士,統治階級知識分子的統稱。本為低級貴族,成為人們對當時或文或武、有一技之長者的統稱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被譽為“天縱之圣”、“天之木鐸”、“千古圣人”,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
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與莊子并稱"老莊"。后被道教尊為始祖,稱"太上老君"。曾被列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儒就倫理和政治重建提出了自己的主張,在教育方面成就卓著。仁民眾:關愛他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統治者:愛惜民力,順應民心,“為政以德”禮主張恢復西周等級森嚴的禮樂制度承認制度隨著時代變化應當有所改良教育開創私學,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整理《詩》《書》《禮》《易》《春秋》等經典,言論被弟子形成《論語》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魯國人。后世尊稱他為“至圣”、“萬世師表”三、孔子與老子——春秋時期思想家道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晚期楚國人道家代表人物:老子《道德經》又稱《老子》政治對策:無為而治——反對制度束縛,柔能克剛,無為而治,甚至退回到小國寡民的時代。思想核心:道——樸素唯物論:“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肯定物質世界的本原性和統一性)——樸素辯證法:事物相互依存,相互轉化,對立統一: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小國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老子》所謂“百家”,是泛指,意為數量眾多的學派;所謂“爭鳴”,意為爭論和發表見解;所謂“百家爭鳴”是指春秋戰國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按照本階級(層)的利益和要求,各自提出關于自然、社會和人生的主張,爭相發表自己的見解,相互學習,相互爭辯,于是形成各流派爭芳斗艷的局面◎百家爭鳴的含義四、百家爭鳴——戰國時期——大解放學習聚焦:百家爭鳴是社會大變革在意識形態上的反映。唯物史觀: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1、百家爭鳴局面出現的原因井田崩潰土地私有奴隸主貴族沒落新興地主階級崛起轉變“學在民間”支持士階層興起并受重用百家爭鳴思想文化(1)經濟根源——社會經濟發展,促使階級關系變化(2)階級關系——舊貴族等級體系開始瓦解,新興“士”階層崛起(3)政治狀況——各國統治者出于爭霸的需要,爭相招攬人才,士人受重用。(4)思想文化——孔子和老子的學說為百家爭鳴奠定基礎,春秋晚期學術下移,私學興起,推動學術文化繁榮P13思考點:閱讀教材P12第4、5自然段及所學鐵犁牛耕學派人物時代主要思想儒家孟子戰國
荀子戰國
墨家墨子戰國
道家莊子戰國
法家韓非戰國
陰陽家鄒衍戰國2.各派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仁政;性善論;重義輕利
隆禮重法;性惡論兼愛;非攻;尚賢;節用;重利輕義逍遙自由以法治國;控制臣民、中央集權相生相勝;五行間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自主學習】閱讀教材P12,請完成下列表格4.意義(1)性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2)為新興的地主階級登上歷史舞臺奠定思想理論基礎。(3)成為后世中華思想文化的源頭活水:在很大程度上,它們共同構造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百家爭鳴:
傳統文化體系初建。中心話題:如何恢復或重建秩序【展示風采】:你能從材料中概括他們的重要思想嗎?材料一: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仁義禮智非由外鑠(shuò,滲入)入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材料二:由士以上則必以禮樂節之,眾庶百姓則必以法數制之。——《荀子·富國》材料三:鄒子有終始五德,從所不勝,木德繼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文選·魏都賦》李善注引《七略》材料四: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墨子材料五:法不阿貴,繩不撓曲……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執要,四方來效。萬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諸侯者,以其威勢也。——以上均摘自《韓非子孟子:性善論荀子:隆禮重法鄒衍:五行相生相勝墨子:兼愛(兼愛:主張沒有等級差別的愛;非攻:反對不義的兼并戰爭;尚賢:選用人才不分貴賤,唯才是舉;節用:提倡節儉,反對鋪張浪費)韓非子:依法治國,中央集權諸侯紛爭與變法運動大動蕩戰爭不斷——春秋爭霸、戰國兼并大變革經濟鐵犁牛耕,私田出現,井田制逐漸瓦解戰國時期
,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漸確立政治分封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版(2024)八年級下冊第7課 偉大的歷史轉折一等獎教學設計
-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課標)八年級上冊第二節 氣候教案設計
- 七年級數學上冊 第3章 一元一次方程3.4一元一次方程模型的應用第3課時 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行程問題教學設計 (新版)湘教版
-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20 外國詩二首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教案設計
- 人美 版四年級美術下冊(北京)《第18課 靠墊設計》教學設計
- 內部培訓刑法有關知識考試題庫附答案
- 粵教粵科版 (2017)一年級下冊10 讓紙張更結實教案
- 大單元九+課時二+就業創業+課件高考政治二輪復習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二法律與生活
- 七年級數學下冊 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標系7.2 坐標方法的簡單應用7.2.1 用坐標表示地理位置教學設計 (新版)新人教版
- 防范安全意識知識講座
- 智慧物流園區建設可行性研究
- 2024年湖北宜昌猇亭區社區專職工作者招考聘用管理單位遴選500模擬題附帶答案詳解
- 國家安全教育1班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
- 大學生創新創業基礎(創新創業課程)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靜脈治療行業標準
- 大學物理復習資料
- 2023年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招聘筆試真題
- 完善食品安全風險管控清單制度
- 安橋功放機TX-NR3010說明書
- 2024年湖北隨州國資本投資運營集團限公司高層次人才招聘【23人】高頻考題難、易錯點模擬試題(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肺結節科普宣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