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熱與能(二)5.35.5內能與熱機-2020-2021學年八年級物理下冊單元復習過(上海)(原卷版)2_第1頁
第5章熱與能(二)5.35.5內能與熱機-2020-2021學年八年級物理下冊單元復習過(上海)(原卷版)2_第2頁
第5章熱與能(二)5.35.5內能與熱機-2020-2021學年八年級物理下冊單元復習過(上海)(原卷版)2_第3頁
第5章熱與能(二)5.35.5內能與熱機-2020-2021學年八年級物理下冊單元復習過(上海)(原卷版)2_第4頁
第5章熱與能(二)5.35.5內能與熱機-2020-2021學年八年級物理下冊單元復習過(上海)(原卷版)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5章熱與能(二)5.3、5.5內能與熱機2021年八年級第二學期物理單元復習一遍過(滬教版)一、單選題1.下列現象中,不能用分子動理論解釋的是()A.海綿很容易被壓縮B.濕衣服在陽光下逐漸曬干C.春天,校園里花香撲鼻D.高壓下,油罐里的油能從罐壁滲出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高溫物體一定比低溫物體的內能大B.高溫物體比低溫物體含有的熱量多C.熱量總是從比熱大的物體傳給比熱小的物體D.比熱是物質特性之一,它是反映物質吸熱(或放熱)本領大小的物理量3.下列事例中,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A.火爐燒水 B.搓手取暖C.臀部發熱 D.鉆木取火4.關于物體的內能,熱量和溫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一個物體從外界吸收了熱量,溫度一定升高 B.一個物體溫度升高,它的內能一定增加C.只要物體的溫度不變,它的內能就一定不變 D.溫度高的物體比溫度低的物體含有的熱量多5.下列關于熱現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溫度高的物體含有的熱量多 B.物體的內能增加,一定是從外界吸收了熱量C.做功和熱傳遞都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但功和熱量是不同的物理量,單位也不同D.冰水混合物吸熱時,溫度不變,內能增大6.某單缸四沖程汽油機的轉速是600R/min,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1min內燃機對外做了600次功B.1s內完成了10個工作循環C.燃氣1s做功5次D.1s內活塞共來回20次7.如圖所示,對于下列實驗所描述的物理過程,說法正確的是A.甲圖試管內的水蒸氣推動塞子沖出去時,塞子的機械能減少B.將乙圖裝置的玻璃板抽去,兩瓶中氣體逐漸混合均勻,說明空氣的密度比二氧化氮大C.往丙圖瓶中打氣,瓶內的空氣推動塞子跳起時,瓶內空氣的內能增大D.丁圖厚玻璃管中的空氣被壓縮時,管內空氣的內能增大8.生活中一些常見的現象(1)打開白酒瓶或醋瓶,可聞到酒香或酸味;(2)走過面包房,可聞到面包香味;(3)將紅墨水滴入水中,水會變紅。你認為下列關于物質微觀結構的模型,哪種能較好地解釋上述現象?A.物質由微小的顆粒組成,顆粒之間是有空隙B.物質由微小的顆粒組成,各個顆粒是緊靠著排在一起C.物質由微小的顆粒組成,各個顆粒是不停地運動D.物質由微小的顆粒組成,顆粒之間存在相互作用的排斥力9.一臺四沖程內燃機轉速為600轉/分,則A.每分鐘內做功150次,共有600個沖程B.每分鐘內做功600次,共有1200個沖程C.每秒內做功20次,共有10個沖程D.每秒內做功5次,共有20個沖程10.如圖所示是內燃機的能量流向圖,則熱機效率(η)等于A.B.C.D.11.下列關于熱量、內能、溫度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物體吸收了熱量,它的溫度一定升高,內能一定增加B.物體的溫度升高,它的內能一定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熱量C.物體內能增加,它的溫度不一定升高,可能是吸收了熱量D.物體內能增加,它的溫度一定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熱量12.如圖是用相同的加熱裝置對a、b、c(已知質量關系為Mb=Mc)三種物質加熱至沸騰時它們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下列對圖象的分析正確的是()A.b的比熱容大于c的比熱容B.t1t2時間內物質a的溫度不變,內能不變C.溫度從T1升高到T2時,a物質吸收的熱量比b多D.如果a、b是同種物質,b的質量大于a的質量二、填空題13.寒冷的冬天,人們的手常常會感到冷。小麗和小亮為了使自己的手更暖和些,分別采用了如圖所示的方法。從物理學的角度看,小麗和小亮分別通過______和______的方法使手的溫度升高內能增加。14.如圖所示是板鴨制作工藝中的“曬露”過程。板鴨在這一過程中不斷吸收熱量,內能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分子_____加快,于是板鴨飄香四溢。15.質量為80kg的運動員在某次訓練中排汗0.7g,假如汗水均從身上蒸發掉而不沒有流掉,這將導致運動員的體溫_____約_____℃,內能改變了_____J,改變運動員內能的方式是__.(人體主要成分是水,可認為人的比熱容和水的相等,每千克汗水汽化所要吸收的熱量為2.4×106J).16.騎行自行車集節能環保鍛煉身體于一體,很多同學都喜歡。你是否注意到在給自行車打氣時如圖打氣筒底部會發熱;而連續下坡后,由于連續剎車,剎車碟片也會發熱。請指出是_______能轉化_______能;請說出發熱原因的不同之處.17.如圖所示a、b、c三杯水中,b、c兩杯水的質量相同,比較它們的溫度后,可知:_____杯中水的內能是最大的.18.運用知識解決問題:(1)生活中,常用水作為暖氣片中的循環物質,是因為水的比熱容較________,相同條件下放出的熱量________的緣故。(2)鋸木頭時,對鋸條________,鋸條的內能________,溫度升高。(3)給質量為1kg的水加熱,其溫度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則前6min內水吸收了多少熱量____?(請寫出計算過程)19.如圖是四沖程汽油機工作狀態意圖,由圖可以看出,此時它正處在____沖程,此時氣缸內汽油與空氣的混合氣體的內能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若汽油機曲軸的轉速為1200r/min,則1s內該汽油機完成了____個如圖所示的沖程。20.將盛有涼牛奶的瓶子放在熱水中(如圖所示),通過______方式改變牛奶的內能,圖乙是250g牛奶與熱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則牛奶在加熱過程中吸收的熱量為________J;容器中熱水質量______牛奶質量(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C牛奶=2.5103J/(kg·℃),假設熱水放出熱量全部被牛奶吸收]三、實驗題21.小明同學在課外探究學習的過程中,收集整理出以下幾種擴散現象.現象1:打開一盒香皂,很快就會聞到香味,如圖甲所示.現象2:在量筒中裝一半清水,水下面注入硫酸銅溶液,開始時,可以看到清水和硫酸銅溶液之間有明顯的界面.靜放幾天后,界面逐漸模糊,最終消失,如圖乙所示.現象3:把磨得很光滑的鉛片和金片緊壓在一起,在室溫下放置5年后再將它們切開,可以看到它們互相滲入約1mm深.通過這些實驗現象,你能總結出哪些結論?(寫出兩點)22.如下,四個相同的杯子,裝有溫度為的冰,裝有溫度為的水,裝有溫度為的水,裝有溫度為的水.A.B.C.D.()四杯水中,內能最大的是哪一杯?__________(填杯子序號)()、相比內能哪一杯大?__________(填杯子序號)這反映微觀上、的分子在哪方面不同?__________(填序號)①分子數目②分子運動的劇烈程度③分子的平均勢能()中的水吸收__________的熱量就可以和中的水內能相同?(水的比熱容為),除了吸收熱量,還可以通過什么方式使中的水內能增加?__________.23.學習分子的有關知識之后,小王等同學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分子的運動快慢和溫度之間有沒有關系?①分子運動快慢與溫度沒有關系;②分子運動快慢與溫度有關系,并且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快;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確,小王等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如圖取來相同的兩只燒杯,在其中放質量相同的冷水和熱水,各滴入一滴紅墨水,小王他們發現溫度高的那杯水中的顏色變化得快一些.小王他們通過分析、歸納、總結,得出分子的運動快慢和溫度之間的關系.(1)通過實驗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實驗過程中,用相同的燒杯,放質量相同的冷水和熱水,各滴入一滴紅墨水,所運用的一種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實驗過程中,_______(能/不能)用玻璃棒攪動杯中的水,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4)“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樹喜新晴.”這是南宋詩人陸游《村居書喜》中的兩句詩,請說說你現在對“花氣襲人知驟暖”的理解__________.(5)請你將上面的實驗改成能研究“分子運動的快慢與物質的種類有關”的實驗.①實驗的方法:_____________②實驗注意點:____________24.課堂上,楊老師將斷成兩段的均勻圓柱形鉛塊A、B的兩端磨平,將磨平的端面相對,用力壓緊,兩段鉛塊合在了一起,就像沒有斷開過一樣,如圖,將合在一起的鉛塊豎直懸掛在鐵架臺上,然后在鉛塊下面懸吊了多個鉤碼,兩鉛塊仍未分離。(1)針對上述實驗,判定下列說法的對錯。①上述實驗說明分子間只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而不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___)②上述實驗說明在任何情況下,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都表現為引力。(___)(2)為了粗略地測出圖示狀態下鉛塊A、B的接觸面單位面積上A對B的分子作用力大小,小李、小趙同學找來了以下器材:A.刻度尺B.停表C.彈簧測力計D.溫度計E.量筒①他們應該選擇的器材是其中的____(填字母);②他們應該直接測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所測物理量的名稱和符號);③用測得的物理量表示出單位面積上A對B的分子作用力大小是_____。25.有四位同學,為了研究物體溫度升高時吸收熱量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做了如下實驗:在四個相同的燒杯中分別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樣的加熱器加熱,下表是他們的實驗記錄,根據實驗記錄,回答下列問題.燒杯號液體質量(g)初溫(℃)末溫(℃)加熱時間(min)1水200202882水100202843煤油200202844煤油20020242(1)比較1、2兩燒杯的實驗記錄,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