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5空氣、氧氣、碳及其化合物燃燒與滅火1.(2022江蘇無錫中考真題)下列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敘述錯誤的是()A.蠟燭熔化是物理變化B.二氧化碳是蠟燭完全燃燒的產物C.由蠟燭燃燒生成水可推知蠟燭中含有氫元素D.吹熄蠟燭可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答案】D【解析】A、蠟燭熔化過程中只有蠟燭的狀態發生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說法正確;B、蠟燭在氧氣不充足時不完全燃燒生成CO,在氧氣充足時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故選項說法正確;C、根據元素守恒可知物質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發生變化,蠟燭與氧氣燃燒生成物中有水,氧氣由氧元素組成,水由氫元素與氧元素組成,分析得出蠟燭中一定含有H,可能含有O,故選項說法正確;D、吹滅蠟燭是因為吹氣降低了蠟燭周圍的溫度至著火點以下,達到滅火效果,著火點是物質的性質,不能改變,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D。2.(2022江蘇常州中考真題)常州的焦尾琴是四大古琴之一,面板材料取自尾部燒焦的桐木。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桐木能夠燃燒說明其具有可燃性 B.向灶膛扇風可加快桐木燃燒速度C.桐木燒焦時部分桐木轉化為木炭 D.澆水可降低桐木的著火點而滅火【答案】D【解析】A、桐木能夠燃燒說明其具有可燃性,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B、向灶膛扇風提供了充足的氧氣,從而使桐木燃燒更充分即加快桐木燃燒速度,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C、木材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加強熱會生成木炭,因此桐木燒焦時部分桐木轉化為木炭,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D、澆水可降低溫度至桐木的著火點以下,從而使其熄滅,著火點是物質的屬性不能降低,選項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3.(2022江蘇淮安中考真題)儲存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廠房需要有明顯的安全標志。下列圖標不屬于消防安全標志的是()A. B.C. D.【答案】D【解析】A、此圖為禁止煙火標志,屬于消防安全標志,故A不符合題意;B、此圖為禁止火種標志,屬于消防安全標志,故B不符合題意;C、此圖為禁止燃放鞭炮標志,屬于消防安全標志,故C不符合題意;D、此圖為節能標志,不屬于消防安全標志,故D符合題意;故選D。4.(2022江蘇淮安中考真題)下列關于空氣及其成分的說法錯誤的是()A.空氣中各成分含量相對穩定 B.CO2含量過高影響人體健康C.N2用作糧食、瓜果的保護氣 D.O2可以支持所有的物質燃燒【答案】D【解析】A、空氣中含氮氣體積分數78%、氧氣體積分數21%等氣體,各成分含量相對穩定,正確;B、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過高,會使全球氣候變暖,加劇溫室效應,影響人體健康,正確;C、氮氣化學性質穩定,可作為糧食、瓜果的保護氣體,正確;D、氧氣由助燃性,但不能支持所有物質燃燒,錯誤。故選D。5.(2022江蘇連云港中考真題)下列物質的性質與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A.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于凈水 B.石墨有導電性,可用于生產鉛筆芯C.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用來煉鐵 D.碳酸鈣難溶于水,可用作補鈣劑【答案】A【解析】A、活性炭結構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符合題意;B、石墨質軟,容易留下痕跡,故可用于生產鉛筆芯,不符合題意;C、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可用來煉鐵,不符合題意;D、碳酸鈣含鈣元素,且能與胃液中的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故可作補鈣劑,不符合題意。故選A。6.(2022江蘇南通中考真題)現代航空技術使用高能燃料液氫和助燃劑液氧,在發動機內氫氣和氧氣發生燃燒時生成水。下列有關氫氣與氧氣的說法中不正確是(
)A.氫氣、氧氣和水都是由分子構成的B.氫氣和氧氣燃燒生成水的過程中,分子種類發生了變化C.氫氣和氧氣燃燒生成水的過程中,原子種類沒有發生改變D.氫氣、氧氣和水都是化合物【答案】D【解析】A、氫氣、氧氣和水都是由分子構成的,其構成分子分別是氫分子、氧分子、水分子,不符合題意;B、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的過程中,分子種類發生了改變,氫分子、氧分子變成了水分子,不符合題意;C、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的過程中,原子種類沒有發生改變,不符合題意;D、氫氣、氧氣分別只由一種元素組成,是單質,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是化合物,符合題意。故選D。7.(2022江蘇南通中考真題)下列關于燃料與燃燒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物質與氧氣發生的反應都屬于氧化反應B.木柴架空燃燒更旺是因為增大了木柴與氧氣的接觸面積C.“煙頭”能引發火災是因為煙頭改變了可燃物的著火點D.鎂條可以在氮氣中燃燒,說明燃燒不一定有氧氣參加【答案】C【解析】A、氧化反應是物質跟氧發生的反應,物質與氧氣發生的反應都屬于氧化反應,故選項說法正確;B、木柴架空燃燒更旺是因為增大了木柴與氧氣的接觸面積,故選項說法正確;C、燃燒是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可燃物、溫度達到著火點、氧氣或空氣,“煙頭”能引發火災是因為煙頭使可燃物溫度達到著火點,故選項說法不確;D、鎂條可以在氮氣中燃燒,說明燃燒不一定有氧氣參加,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C。8.(2022江蘇蘇州中考真題)下列有關物質的性質與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A.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于工業煉鐵B.酒精具有揮發性,可用于殺菌消毒C.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劑D.熟石灰微溶于水,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答案】C【解析】A、一氧化碳可用于工業煉鐵,是利用了一氧化碳的還原性,在高溫條件下一氧化碳和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與可燃性無關,選項錯誤;B、酒精可用于殺菌消毒,能使細菌中蛋白質變性而將其殺死,與揮發性無關,選項錯誤;C、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夠將別的物質中混有的水分吸收,故可用作干燥劑,選項正確;D、熟石灰(氫氧化鈣的俗稱)是一種堿,能與酸性物質發生中和反應,故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選項錯誤;答案為:C。9.(2022江蘇蘇州中考真題)天然氣是家庭日常生活的常用燃料。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天然氣是一種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B.天然氣燃燒能放出熱量C.天然氣完全燃燒時,會產生大量炭黑顆粒D.發現家中天然氣泄漏,立即關閉閥門,開窗通風【答案】C【解析】A、天然氣是一種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故選項說法正確;B、天然氣燃燒能放出大量的熱,故選項說法正確;C、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燒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會產生大量炭黑顆粒,故選項說法錯誤;D、發現家中天然氣泄漏,立即關閉閥門,開窗通風,不能打開排氣扇,以免產生的電火花將煤氣引燃,甚至發生爆炸,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C。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題:工業上一般采用分離液態空氣的方法獲得大量氧氣,液態氧通常儲存在鋼瓶里。在實驗室中,常用分解高錳酸鉀或雙氧水來制取氧氣。10.(2022江蘇蘇州中考真題)空氣中各組分氣體體積分數最大的是()A.氧氣 B.氮氣 C.二氧化碳 D.稀有氣體11.(2022江蘇蘇州中考真題)下列有關氧氣壓縮成液態氧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A.氧分子體積變小 B.氧分子質量變小C.氧分子數目變少 D.氧分子間空隙變小12.(2022江蘇蘇州中考真題)下列有關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組裝儀器 B.檢查氣密性 C.加熱固體 D.氧氣驗滿13.(2022江蘇蘇州中考真題)在雙氧水制取氧氣實驗中,一定不需用到的儀器是()A.酒精燈 B.水槽 C.集氣瓶 D.錐形瓶【答案】10.B;11.D;12.B;13.A【解析】10.空氣的成分按體積計算:氮氣78%、氧氣2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氣體和雜質:0.03%,故空氣中各組分氣體體積分數最大的是氮氣。故選B;11.氧氣壓縮成液態氧過程中,分子之間的間隔變小,分子的質量、體積、數目不變。故選D;12.A、組裝儀器時,應把橡皮塞慢慢轉動著塞進容器口,切不可把試管放在桌上,再使勁塞進塞子,以免壓破容器,圖中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B、檢查氣密性:將導管置于水中,用水緊握試管,觀察導管口是否有氣泡冒出,有氣泡冒出,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符合題意;C、給試管中的固體加熱時,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試管,不符合題意;D、氧氣具有助燃性,氧氣驗滿: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木條復燃,說明已經集滿,不能伸入集氣瓶內,不符合題意。故選B;13.用雙氧水制取氧氣,屬于固液不加熱反應,無需酒精燈,錐形瓶是反應容器,氧氣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收集裝置可選集氣瓶和水槽。故選A。14.(2022江蘇宿遷中考真題)下列關于物質的性質利用途對應關系不正確的是()A.N2化學性質穩定,能作保護氣B.Mg(OH)2能與酸反應,用于治療胃酸過多C.生石灰具有吸水性,可作食品干燥劑D.濃鹽酸具有揮發性,可用于金屬除銹【答案】D【解析】A、常溫下氮氣的化學性質穩定,可用作保護氣,不符合題意;B、胃酸的主要成分是鹽酸,氫氧化鎂能與鹽酸發生中和反應,因此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不符合題意;C、生石灰能與水反應,因此可以作食品干燥劑,不符合題意;D、濃鹽酸能與金屬氧化物反應,因此可用于金屬除銹,符合題意;故選D。15.(2022江蘇宿遷中考真題)證據推理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推理中不正確的是()A.氫氣與空氣混合點燃可能會發生爆炸,CO與空氣混合點燃也可能會爆炸B.酸雨的pH值小于7,pH值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C.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物質不一定是氧化物D.某物質燃燒后生成CO2和H2O,則該物質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答案】B【解析】A、氫氣與一氧化碳都為可燃氣體,可燃氣體濃度在爆炸極限之內點燃會引起爆炸,故選項說法正確;B、酸雨呈酸性pH值小于7,正常的雨水中溶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則正常的雨水也呈酸性,故選項說法錯誤;C、氧化物是指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其中一種為O的化合物,則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物質不一定是氧化物,如C2H6O,故選項說法正確;D、某物質燃燒后生成CO2和H2O,根據質量守恒得出反應物由C、H、O三種元素組成,其中氧氣中含有O,則該物質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B。16.(2022江蘇宿遷中考真題)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選項實驗目的實驗操作A比較銅和銀金屬活動性順序將金屬分別放入稀鹽酸中,觀察現象B除去KCl溶液中的MgCl2滴加適量NaOH溶液C鑒別羊毛衣物和純棉布料取樣,灼燒聞氣味判斷D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用木炭代替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答案】C【解析】A.銅和銀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排在氫后面,與稀鹽酸都不反應,沒有明顯現象,無法比較金屬活動性順序,故A錯誤;B.除去KCl溶液中的MgCl2,滴加適量NaOH溶液,MgCl2與NaOH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鈉,會引入新的雜質氯化鈉,應滴加適量KOH溶液,故B錯誤;C.鑒別羊毛衣物和純棉布料,取樣,灼燒聞氣味,有燒焦羽毛氣味的是羊毛衣物,有燒紙味、燃燒后有灰燼的是純棉布料,故C正確;D.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不能用木炭代替紅磷,因為木炭燃燒有氣體生成,密閉容器內外無法形成壓強差,水不會倒流,測定不出空氣中氧氣含量,故D錯誤。故選C。17.(2022江蘇泰州中考真題)推理和歸納是化學學習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確的是()A.燃燒都有發光發熱現象,則有發光發熱現象的變化一定是燃燒B.置換反應都有單質生成,則有單質生成的反應一定是置換反應C.中和反應有鹽和水生成,則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D.單質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則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單質【答案】D【解析】A、燃燒通常是指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發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有發光、發熱現象的變化不一定是燃燒,例如燈泡放光放熱屬于物理變化;錯誤;B、由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與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是置換反應,置換反應有單質生成,但有單質生成的反應不一定為置換反應,如;錯誤;C、中和反應是酸和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但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如;錯誤;D、由單質的定義可知,單質是由同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則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單質;正確;故選D。18.(2022江蘇泰州中考真題)某興趣小組利用氧氣傳感器探究不同物質在空氣中燃燒的耗氧量情況。足量蠟燭和紅磷分別在相同的密閉容器中燃燒,測定的氧氣含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蠟燭燃燒過程中,a點時容器內氮氣體積分數為84%B.紅磷燃燒過程中,b點和c點時容器內物質總質量相等C.燃燒后,兩容器中氧氣均未耗盡,紅磷耗氧量較多D.若將足量蠟燭和紅磷放在同一密閉容器中燃燒,氧氣的體積分數可降至3%【答案】BC【解析】A、由圖可知,蠟燭燃燒過程中,a點時氧氣的體積分數為16%,其他氣體的體積分數為84%,包括氮氣、二氧化碳、稀有氣體等,故A錯誤;B、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不變化,因為是在密閉容器中進行的,所以紅磷燃燒過程中,b點和c點時容器內物質總質量相等,故B正確;C、由圖可知,蠟燭燃燒后,氧氣的體積分數為14%,紅磷燃燒后,氧氣的體積分數為10%,故C正確;D、由圖可知,氧氣的體積分數為減少到14%時,蠟燭停止燃燒,氧氣的體積分數為減少到10%時,紅磷燃燒停止,所以將足量蠟燭和紅磷放在同一密閉容器中燃燒,氧氣的體積分數降至10%,二者都停止燃燒,故D錯誤。故選BC。19.(2022江蘇徐州中考真題)化學在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中起著重要作用。下列認識錯誤的是()A.我國科學家首次利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該技術有助于推進“碳中和”B.北京冬奧會火炬“飛揚”采用氫氣作為燃料,燃燒產物無污染C.建造潛水器外殼所使用的鈦合金,具有強度高、硬度大等特點D.加大化石燃料的開采與利用,以滿足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答案】C【解析】A、利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該技術可充分利用二氧化碳,有助于推進“碳中和”,正確;B、氫氣燃燒只生成水,作為燃料,燃燒產物無污染,正確;C、合金硬度大于成分金屬,建造潛水器外殼所使用的鈦合金,具有強度高、硬度大等特點,正確;D、合理開采使用化石燃料,以滿足能源需求并利于保護環境,錯誤;故選C。20.(2022江蘇徐州中考真題)在化學實驗中要特別注意觀察和記錄實驗現象。下列實驗現象的記錄正確的是()A.硫粉燃燒生成無色無味的氣體B.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生成黑色氧化鎂C.干冰放置在空氣中有白霧出現D.銅片加入稀硫酸中有大量氣泡出現【答案】C【解析】A、硫粉燃燒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錯誤;B、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生成白色固體,描述現象不能出現具體物質的名稱,錯誤;C、干冰升華吸熱,溫度降低,導致空氣中水蒸氣冷凝,故放置在空氣中有白霧出現,正確;D、銅位于金屬活動性順序表氫的后面,不和稀硫酸反應,加入稀硫酸中沒有氣泡出現,錯誤;故選C。21.(2022江蘇徐州中考真題)學習化學應正確認識物質及其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催化劑在化學反應后質量會減小B.鋁在空氣中會生成氧化鋁膜C.硬水煮沸后導電能力通常會增強D.空氣液化主要發生化學變化【答案】B【解析】A、催化劑改變化學反應速率,本身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后不變,錯誤;B、鋁在空氣中會生成致密的氧化鋁膜,可以保護內部金屬不變銹蝕,正確;C、硬水煮沸后導致鈣鎂離子濃度減小變為軟水,導電能力通常會變弱,錯誤;D、空氣液化只是物質狀態的變化,沒有生成新物質,物理變化,錯誤;故選B。22.(2022江蘇揚州中考真題)防治空氣污染,保護生態環境。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開發和使用清潔能源 B.車輛尾氣凈化后排放C.工業廢氣排放到高空 D.管理和控制工地揚塵【答案】C【解析】A、開發和使用清潔能源,可以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減少污染物的排放,保護環境,不符合題意;B、車輛尾氣凈化后排放,可以減少污染,保護環境,不符合題意;C、工業廢氣雖然排放到高空,但是還是排到了空氣中,沒有減少污染物,還是會污染空氣,符合題意;D、管理和控制工地揚塵,可以減小可吸入顆粒物的含量,減少污染,保護環境,不符合題意。故選C。23.(2022江蘇揚州中考真題)下列物質的性質與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A.石墨能導電,可用于制作鉛筆芯 B.氮氣是無色氣體,可用作保護氣C.一氧化碳難溶于水,可用于高爐煉鐵 D.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氧氣【答案】D【解析】A、石墨質軟,因此可用于制作鉛筆芯,石墨做鉛筆芯與石墨能導電無關,不符合題意;B、氮氣可用作保護氣,是因為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與氮氣的顏色無關,不符合題意;C、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能奪取鐵的氧化物中的氧,因此可用于高爐煉鐵,該用途與一氧化碳難溶于水無關,不符合題意;D、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因此可用于干燥不跟濃硫酸反應的氣體,如氧氣,符合題意。故選D。24.(2022江蘇鎮江中考真題)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與化學性質有關的是()A.用金剛石切割玻璃 B.用液氮作醫療冷凍劑C.用水銀制作溫度計 D.用酒精作實驗室燃料【答案】D【解析】A、用金剛石切割玻璃,是因為金剛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質,硬度屬于物理性質;B、用液氮作醫療冷凍劑,是因為液氮汽化吸熱,能使溫度降低,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質;C、用水銀制作溫度計,是因為汞原子之間的間隔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質;D、用酒精作燃燒,是因為酒精具有可燃性,可燃性屬于化學性質。故選D。25.(2022江蘇泰州中考真題)人類社會需要充足的能源、豐富的材料、良好的環境。Ⅰ.自然界中的“碳循環”(見圖)為生態系統的正常運轉提供了可靠的資源保障。(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____,煤的燃燒過程中_____能轉化為熱能。(2)人們積極開發和利用新能源,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屬于新能源的是____(填序號)。a.氫能
b.木炭
c.太陽能
d.秸稈(3)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中“碳循環”和“氧循環”的重要環節,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機物的化學式為_____。(4)泰州擁有我國最大的二氧化碳氣田。請寫出二氧化碳的一種用途:_____。Ⅱ.金屬材料為促進生產發展、改善人類生活發揮了重要作用。(5)《呂氏春秋》記載“金柔錫柔,合兩柔則剛”(注:金指銅單質,錫指錫單質,剛指堅硬)。這句話說明銅錫合金相較于銅、錫的特點是_____。(6)分別向盛有硫酸鋅溶液、硝酸銀溶液的兩支試管中加入銅片,其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7)金屬銹蝕給人類帶來了巨大損失。請寫出防止鐵生銹的一種方法:_____。【答案】(1)
天然氣
;化學;(2)ac;(3)C6H12O6;(4)滅火(合理即可);(5)硬度大;(6)Cu+2AgNO3=Cu﹙NO3﹚2+2Ag;(7)涂油(合理即可)【解析】(1)目前人類以化石燃料為主要能源,常見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氣;煤燃燒時將化學能轉化為熱能;(2)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術基礎上加以開發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生物質能、風能、地熱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與深層之間的熱循環等;此外,還有氫能、沼氣、酒精、甲醇等,而已經廣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稱為常規能源。故選ac。(3)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化學方程式為,故生成的有機物的化學式為C6H12O6;(4)二氧化碳的用途:滅火、工業原料、干冰用作制冷劑等(5)這句話說明銅錫合金相較于銅、錫的特點是硬度大;(6)根據金屬的化學活動性順序可知,鋅、銅、銀的活動性:鋅>銅>銀,故銅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銅和銀,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2AgNO3=Cu(NO3)2+2Ag;(7)鐵生銹是因為在潮濕的空氣中與氧氣和水發生反應,防止鐵生銹的方法為涂油、刷漆、電鍍等。26.(2022江蘇宿遷中考真題)我國抗擊“新冠疫情”卓有成效,為全世界做出了貢獻。(1)“新冠”重癥患者需要使用呼吸機供氧,氧氣來自于空氣。利用液態空氣中各成分的______不同,將氧氣從空氣中分離出來。疫情期間,醫用氧氣的需求量增大,______(填“會”或“不會”)使空氣中氧氣含量大幅度減少。(2)增強體質,做好防護是“抗疫”的有效方法。①加強營養。午餐食用米飯、清蒸魚、青菜、牛奶,其中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是______。②勤通風消毒。家庭常用75%的醫用酒精(主要成分乙醇C2H6O)消毒,乙醇分子中C、H、O原子的個數比為______;次氯酸鈉(NaClO)也是一種常用的消毒劑,其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制取次氯酸鈉的反應為:,X的化學式為______。【答案】(1)
沸點
;不會;(2)青菜;2:6:1
;+1;Na2CO3【解析】(1)可利用液態空氣中液氮和液氧沸點的不同,將其分離,將氧氣從空氣中分離出來;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保持相對穩定,故疫情期間,醫用氧氣的需求量增大,不會使空氣中氧氣含量大幅度減少;(2)①米飯富含糖類;清蒸魚富含蛋白質;青菜富含維生素;牛奶富含蛋白質和水,故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是青菜;②由化學式可知,乙醇分子中C、H、O原子的個數比為:2:6:1;次氯酸鈉中鈉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x,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可得:(+1)+x+(2)=0,x=+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反應物中含Ca、Cl、O、C、Na的個數分別是1、2、2、0、0,生成物中含Ca、Cl、O、C、Na的個數分別是1、2、5、1、2,故反應物中還應含3個O、1個C、2個Na,故X的化學式為:Na2CO3。27.(2022江蘇無錫中考真題)暖寶寶可用于“暖”寶寶。(1)利用鐵粉、活性炭、水和食鹽可自制暖寶寶。暖寶寶發熱的原因是鐵與空氣中的______和水反應放熱。(2)利用溫度傳感器測得兩種不同暖寶寶使用時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與市售暖寶寶相比,自制暖寶寶用來取暖的不足有:①______;②______。(3)利用暖寶寶可從空氣中分離出氮氣。氮氣可用作食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EC 60099-4:1991+AMD1:1998+AMD2:2001 CSV FR-D Surge arresters - Part 4: Metal-oxide surge arresters without gaps for a.c. systems
- 環衛掃路車操作教程
- 2025年秋新人教版部編本五班級上冊語文教學工作方案附教學進度支配表
- 2025年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匯報
- 公文寫作和信息宣傳培訓
- 學齡前兒童教育
- 2025年學年學校工作的方案
- 2025年小班教學工作方案表
- 2025年團建創意活動方案
- 二手汽車行業分析
- 2024年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題庫必考題
- 消化內鏡進修總結匯報
- 獸醫檢驗題庫與答案
- 2024屆高三語文二輪復習信息類文本選擇題備考策略與技巧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案
- 江蘇省昆山、太倉、常熟、張家港市2023-2024學年下學期七年級數學期中試題
- MOOC 敦煌文學藝術-浙江師范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休閑與旅游農業課件
- 珍惜生命遠離水域
- 比例知識講座
- 40篇詳細的機械頂崗實習周記
- 社會組織年檢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