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一歷史人教統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下冊同步課時訓練 第8課 西歐的思想解放運動(含解析)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一歷史人教統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下冊同步課時訓練 第8課 西歐的思想解放運動(含解析)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一歷史人教統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下冊同步課時訓練 第8課 西歐的思想解放運動(含解析)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一歷史人教統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下冊同步課時訓練 第8課 西歐的思想解放運動(含解析)_第4頁
2024-2025學年高一歷史人教統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下冊同步課時訓練 第8課 西歐的思想解放運動(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高一歷史人教統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下冊同步課時訓練第8課西歐的思想解放運動

一、單選題1.16世紀,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在一篇四頁的《短論》中總結了自己的“日心說”猜想,否定天主教會宣揚的“地心說”,英國科學家牛頓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中提出萬有引力定律,解釋了自然世界運行的客觀規律。這說明()A.科學革命助推了思想解放B.科學技術改變生活方式C.思想解放促進了科技革命D.天主教會喪失絕對權威2.16—17世紀,意大利音樂家杰蘇阿爾多的作品中出現了新穎的語言,相對自由的曲式、不斷變化的節奏。此外,他還使用了大量的跳音與半音,以盡可能地刻畫人物內心、描述情感活動,且以痛苦、失望、惆悵等情緒為主。由此可見,杰蘇阿爾多的作品()A.擺脫了天主教會的束縛 B.體現了人文主義的內涵C.諷刺了資產階級的腐朽 D.反映了底層人民的情感3.在1738年伏爾泰所著《牛頓哲學原理》一書的封面上,“光明”從牛頓頭上照下,通過繆斯女神手中的鏡子反射到伏爾泰正在寫作的手稿上。這一封面設計寓意著啟蒙運動()A.受到科學理性的影響 B.提倡自由平等的理念C.推動了資產階級革命 D.追求現世的幸福生活4.下圖《哀悼基督》是喬托在14世紀為意大利帕多瓦的阿雷那禮拜堂所作的裝飾壁畫。此畫描繪了基督遺體即將下葬時的情景,構圖突破了中世紀平面而抽象化的程式,以左下角的基督與圣母為焦點核心,表現心靈與情感的動人場景。這反映了()A.浪漫主義的發展 B.人文主義的興起C.宗教改革的開始 D.理性主義的產生5.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們開始使用透視法,這種方法將數學原理與實際觀察相結合,為畫面帶來了深度和真實感。此外,還注重對人體結構和比例的研究,使得他們的作品更加逼真和精確。由此可見,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作品()A.不再以宗教為主要題材 B.否定了天主教的神學理論C.突出表現個人主觀感受 D.重視運用科學知識表現真實6.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人發明的玻璃鏡風靡歐洲。相比之前的銅鏡,玻璃鏡讓人們能夠看清自己,認識到自己的獨特性,極大地影響了個人的自我認同,這反映了()A.禁欲觀念的消亡 B.實用主義的流行 C.人文主義的興起 D.啟蒙思想的傳播7.它為即將到來的法國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準備,它在歐洲大陸上動搖了封建統治的思想,迫使西歐帝王改變統治方法,對歐洲資產階級革命和美國獨立戰爭起了深遠影響。它激勵著亞非拉和殖民地人民的反抗運動。“它”是指()A.新航路開辟 B.文藝復興 C.啟蒙運動 D.科學革命8.在14世紀的巴黎,藝術家們在廣場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吸引了眾多市民的關注和贊賞。同時,城市政府大力資助藝術創作,修建了許多華麗的建筑和雕塑。這反映了巴黎()A.文化藝術繁榮昌盛 B.宗教信仰占據主導C.商業競爭異常激烈 D.政治制度高度民主9.16世紀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疾病大流行時期,這些疾病大多是當時醫生從未見識過的。由于沒有現成的理論,當時的醫學家不得不自己去觀察和研究,結果他們很多都成了極富自由精神的學問家。這一轉變在當時()A.促進了民主思想的發展 B.導致了工業革命的出現C.動搖了天主教統治地位 D.有利于近代科學的發展10.中世紀的歐洲,教會對畫家們說:“最重要的是把《圣經》故事里的人物畫清楚,把故事講明白,讓人一眼就能看懂。”到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畫家喬托的宗教畫中的人物被刻畫上豐富的表情,并讓他們的眼神不再詭異地盯著觀眾,而是看向各自該看的地方。由此可知,喬托()A.批判基督教會 B.追求自由平等 C.推崇人文主義 D.主張信仰得救11.伏爾泰提出,自由是人人享有的一種天賦權利,不應受任何侵犯,這種天賦人權只受法律支配;平等則意味著反對等級制度和封建特權,人人生而平等。而政府只不過是從法律上來保護人們的自由、平等權利的國家政治制度和權力結構。這意在強調()A.自由平等應得到尊重 B.個人與國家間的契約關系C.理性主義的哲學思考 D.社會契約為國家學說核心12.據表推知,莎士比亞意在()莎士比亞創作的歷史劇及臺詞(部分)劇名臺詞《亨利五世》英格蘭還有哪一朝國王擁有過更富裕的貴族,更忠心的臣民?《約翰王》沒有一個意大利的教士可以在我們的領土之內抽取捐稅;在上帝的監臨之下,我是最高的元首,我可以獨自統治我的國土。《亨利六世》法國人是我們的敵人,會說敵人語言的人能不能做一個好大臣?高貴的英國人啊,把法蘭西大軍打得落花流水。A.倡導人文精神 B.抨擊教會特權 C.激勵英國爭霸 D.強化民族認同13.英國著名劇作家克里斯托弗·馬洛(1564-1593)在其代表作《浮士德博士的悲劇》中塑造了主人公的形象:自認為自己的知識已超越人類極限的浮士德,為渴望得到無限的權力和享樂,不惜出賣靈魂與魔鬼簽約,最終被魔鬼拖入地獄,留下無盡的恐懼和悔恨。作品表達了作者()A.對世俗主義的反思 B.對理性社會的憧憬C.對現實政治的不滿 D.對思想壓制的批判14.啟蒙運動的英文名詞Enlightenment原意就是用光明驅散黑暗,形象地表達了啟蒙運動的功績。啟蒙運動的“光明驅散黑暗”主要體現在()A.以學習和恢復希臘羅馬古典文化,來創立資產階級新文化B.以理性和科學的光芒,驅散宗教狂熱和專制統治帶來的黑暗C.以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沖擊天主教的意識形態和神學體系D.以高超的藝術表現手法描繪世界,表達無產階級的政治和經濟訴求15.在古典時代,人要么匍匐在神的腳下,要么服從自然:“在宇宙萬物之中,人并不是最高貴的”;17世紀以后,“人類是宇宙的中心”漸成共識,“通過對自然的智力攻克使得人類變成了自然的主人”的認識逐漸凸顯出來。出現這一轉變的主要原因是()A.文藝復興的推動 B.科學革命的興起 C.工業革命的發生 D.殖民擴張的需要16.英國哲學家洛克(1632—1704)曾撰寫《政府論》獻給英國的統治者,認為天賦人權是不可剝奪的;后來又著有《人類理解論》,探討人類的認識能力和知識來源。由此可見,洛克()A.思想具有復雜性 B.重視人權與認知C.理論充滿矛盾性 D.著作影響很深遠二、材料題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世紀出現了席卷歐洲的“中國熱”現象。法國伏爾泰在《風俗論》中,闡釋了對儒家哲學的理解,以中國為矛攻擊當時法國社會的政治和宗教制度。德國萊布尼茨在《中國自然神論》中,推崇儒家的理性精神。法國魁奈被尊稱為“歐洲的孔子”,他在《經濟表》中,將中國樹立為歐洲重農典范和理想社會,以針對當時法國重商主義泛濫的窘迫社會狀況;在《中華帝國的專制制度》中,認為中國的專制不是建立在武斷的奇思妙想上,而是遵照規律法則,關注的核心是人們的福祉與社會和諧。——摘編自黃麗娟《“中學西漸”歐洲現代精神的中國借鑒》材料二:和法國、德國相比,英國的“中國熱”在18世紀呈現出“早退”的現象,雖然此時英國民間的“中國熱”仍在持續,但知識界對中國文化的評價卻在降低,如英國學者斯當東曾說:“中國政治制度上沒有代議制性質的機構來幫助、限制和監督皇權。”亞當·斯密則指出:“許久以來,他(中國)就停滯于靜止狀態了。”此外,他們對中國的研究也開始有意識地與開拓海外市場的經濟動機緊密相連。——摘編自嚴建強《歐洲“中國熱”中的英國社會》(1)據材料一,概括18世紀歐洲思想家眼中中國文明的內容,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歐洲思想家掀起“中國熱”的意圖。(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18世紀英國“中國熱”“早退”的原因。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西方近代思想啟蒙17、18世紀歐洲思想領域出現啟蒙運動,涌現出一大批著名的啟蒙思想家,他們提倡科學,否定封建專制,提出了系統的資產階級政治理論。中國近代思想啟蒙鴉片戰爭后,中華民族出現民族危機和傳統文化危機,知識分子將目光轉向世界,向西方文化學習,引發了一場由外而內的思想啟蒙和制度改革。——摘編自郭成偉、馬志剛《近代中西文化啟蒙及法制建設之比較》(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比較中西近代啟蒙思想的異同(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圍繞“西方思想啟蒙與近代中國”自擬論題,展開論述。(要求:論題明確,史論結合,論證充分,表述清晰)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啟蒙運動在18世紀中后期從英、法等國傳入德國以后,由于德國特殊的歷史條件,出現了新的特點。啟蒙運動在德國的政治努力成分相對不足,它既不像英國一樣是17世紀中期資產階級革命的產物,也不像法國那樣以1789年大革命的思想準備而出現,而是??在宣揚理性、寬容、進步等啟蒙理念的同時,將民族意識的提升和民族的文化認同作為自己努力的主要目標,希圖以此促進德意志民族的統一。由于相關努力純粹是文化領域的,它體現出來的只能是一種文化氣息濃厚的民族主義。——摘編自邢來順《啟蒙運動與德國的文化民族主義》材料二1871年1月18日,德意志帝國宣布成立,俾斯麥任首相。他著手整頓全國經濟,統一了全國度量衡和幣制,確定馬克為貨幣單位。同時對交通運輸的紛雜狀況進行了大力整頓,廢除國內貿易的障礙,完成了國內市場的統一。在對外貿易方面也采取了統一的政策,政府為了鼓勵本國工業的發展,改革原有的關稅制度,對工農業都實行保護主義政策。之后,工業出現跳躍式發展。德國抓住新技術革命的機會,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在19世紀最后25年,德國在鋼鐵、化學、電氣、內燃機等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承擔了開拓者的角色。——摘編自高德步、王玨《世界經濟史》(1)根據材料一、概括德國啟蒙運動的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影響。(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從國家政策的角度概括當時德國出現“跳躍式發展”的原因。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中世紀晚期的歐洲,教會內部出現了嚴重分裂和道德墮落,教皇權力受到來自宗教立場的改革者和來自世俗立場的國家主義者的批判和否定,經院哲學理性和信仰的綜合觀念遭到破產,這一切都表明,中世紀文明陷入了某種宗教性的價值危機。這一危機在另一方面的表現,則是一種新的價值追求的精神曙光開始在東方的地平線上閃現出來,這就是對世俗的人與自然的興趣和關注,就是人文主義思潮的產生和自然科學精神的孕育。——摘編自李秋零、田薇《神光沐浴下的文化再生:文明在中世紀的艱難腳步》材料二:啟蒙運動不但達到了它的“照亮”頭腦,基本上削弱了教會神權和封建統治的目的,還替資產階級制造了一套新的意識形態,促進了資產階級革命的發展。啟蒙運動的領袖們都是些知識分子,政治斗爭首先采取了思想斗爭的形式,他們沒有看到,也不可能看到,社會發展的動力是物質生產的經濟基礎。同時,啟蒙運動者的“理性的王國”“正是資產階級的理想化的王國”,“按照這些啟蒙學者的原則建立起來的資產階級世界也是不合乎理性和不正義的”。——摘編自朱光潛《西方美學史》(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世紀晚期歐洲文明陷入“價值危機”的表現。(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評價啟蒙運動。

參考答案1.答案:A解析: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可知,16—17世紀,歐洲自然科學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促進了歐洲的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說明科學革命助推了思想解放,故選A項;日心說和萬有引力定律對人類生活的影響不大,“改變生活方式”說法有誤,排除B項;據材料“否定天主教會宣揚的‘地心說’”“解釋了自然世界運行的客觀規律”可知,材料反映了科學革命對思想解放的作用,思想解放促進科技革命因果倒置,排除C項;天主教會依然具有較大影響力,“喪失權威”說法錯誤,排除D項。2.答案:B解析:人文主義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核心思想,強調人的價值、尊嚴和個性自由,追求現實生活的幸福和享受。杰蘇阿爾多的作品中,通過新穎的語言、自由的曲式、變化的節奏以及大量跳音與半音的運用,深入刻畫了人物內心和情感活動,尤其是痛苦、失望、惆悵等復雜情緒。這種對個體情感和內心世界的關注和表達,正是人文主義精神的體現,故選B項;雖然16—17世紀是歐洲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重要時期,但僅憑杰蘇阿爾多作品中的音樂風格和情感表達,并不能直接斷定他完全擺脫了天主教會的束縛。音樂創作上的創新更多地反映了藝術家個人風格和時代審美趨勢,而非直接的政治或宗教立場,排除A項;杰蘇阿爾多的作品并未直接涉及對資產階級的諷刺或批判。他的音樂創作更多地是關注人性、情感和內心世界,而非社會政治問題,排除C項;藝術家的創作往往具有普遍性和超越性,能夠觸及不同社會階層和群體的共鳴。而且,從作品的描述來看,更多地是關注個體內心的復雜情感,而非特定社會階層的情感表達,排除D項。3.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推斷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歐洲。材料“光明’從牛頓頭上照下,通過繆斯女神手中的鏡子反射到伏爾泰正在寫作的手稿上”體現的是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推動了啟蒙運動的興起即啟蒙運動受到科學理性的影響,A項正確,材料未涉及自由平等思想,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思想解放運動和資產階級革命之間的關系,排除C項;文藝復興運動追求現世的幸福生活,排除D項。故選A項。4.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4世紀(歐洲)。根據材料“此畫描繪了基督遺體即將下葬時的情景,構圖突破了中世紀平面而抽象化的程式,以左下角的基督與圣母為焦點核心,表現心靈與情感的動人場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哀悼基督》這幅畫的構圖和表現手法突破了中世紀藝術的傳統,更加注重人物的情感表達和空間的透視效果。而人文主義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核心思想,強調人的價值和尊嚴,喬托的作品通過表現人物的情感和內心世界,體現了人文主義精神的興起,B項正確;浪漫主義是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的藝術和文學運動,與喬托的時代不符,排除A項,宗教改革是16世紀的宗教運動,主要針對天主教會的改革,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C項,理性主義是一種哲學思想,強調理性和邏輯分析與喬托的藝術風格和表現手法沒有直接聯系,排除D項。故選B項。5.答案:D解析:據材料可知,透視法的使用體現了數學原理在繪畫中的應用,對人體結構和比例的研究則體現了對人體解剖學的關注,這些都是科學知識的體現。同時,這些科學知識的運用使得繪畫作品更加逼真和精確,即更好地表現了真實,故選D項;材料中并未提及繪畫題材的轉變,且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雖然開始關注世俗生活,但宗教題材仍然是重要的創作內容之一,排除A項;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們雖然對宗教有了新的理解和詮釋,但并未全面否定天主教的神學理論,排除B項;雖然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強調人的價值和個性,但材料中強調的是繪畫技術的革新和對真實感的追求,而非個人主觀感受的突出表現,排除C項。6.答案:C解析:據材料“玻璃鏡……極大地影響了個人的自我認同”可知,玻璃鏡的出現使人們正確地認識自我,促使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的人文主義的興起,故選C項;“消亡”說法錯誤,且材料也不涉及禁欲觀念,排除A項;實用主義產生于19世紀70年代,一切以效果、功用為標準,與“認識到自己的獨特性,極大地影響了個人的自我認同”不符,排除B項;文藝復興時期,啟蒙思想還沒有傳播,排除D項。7.答案:C解析:據材料“法國大革命……思想準備”“動搖了封建統治”“歐洲資產階級革命和美國獨立戰爭”“激勵著亞非拉和殖民地”等并結合所學可知,啟蒙運動為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論準備和輿論宣傳,直接推動了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鼓舞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故選C項;法國大革命發生在18世紀,新航路開辟發生在15、16世紀,時間不符,并且新航路開辟沒有產生題干中表述的影響,排除A項;文藝復興發生在14、15世紀,法國大革命發生在18世紀,與“即將到來”不符,并且文藝復興沒有產生題干中表述的影響,排除B項;科學革命發生在16——17世紀,與題干表述的時間、影響不符,排除D項。8.答案:A解析:據材料可知,14世紀的巴黎藝術家在廣場展示作品吸引民眾參觀,表明藝術創作受眾群體較多,同時政府不僅資助藝術創作而且修建華麗雕塑作品,這在客觀上體現政府扶持鼓勵藝術發展,兩者共同反映政府民間合力推動文藝繁榮,故選A項;材料并未涉及藝術創作題材以宗教為主,排除B項;材料并未體現藝術家創作藝術作品是為銷售,而是具備公共屬性,排除C項;14世紀的巴黎屬于君主制時期,沒有達到高度民主的程度,排除D項。9.答案:D解析:據材料可知,16世紀疾病流行推動醫學家對疾病的觀察研究,這在客觀上促進近代醫學的發展,故選D項;醫學研究能夠促進醫療公共衛生事業發展,能夠增強民眾衛生觀念,但不能直接促進民主思想發展,排除A項;工業革命的發生時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但與醫學進步沒有關系,而與物理學聯系緊密,排除B項;科學革命能在一定程度上沖擊天主教地位,但是達不到“動搖”的程度,排除C項。10.答案:C解析:人文主義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核心思想,強調人的價值和尊嚴,追求個性解放和人性自由。喬托的宗教畫中,人物表情豐富,眼神自然,不再像中世紀那樣刻板僵化,這恰恰體現了對人性和個性的關注和尊重,是人文主義精神的體現,故選C項;題目中并未明確提及喬托對基督教會的批判態度。他的宗教畫雖然有所創新,但主要是從藝術表現手法上進行的改變,并未直接對教會進行批判,排除A項;題目中主要討論的是喬托宗教畫中人物表情和眼神的變化,這與追求自由平等的社會理念無直接關聯。喬托的創新更多地體現在藝術表現上,而非社會政治理念,排除B項;信仰得救是宗教改革時期的重要思想,與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創新無直接聯系。喬托的宗教畫雖然仍是宗教題材,但其創新之處并不在于宗教信仰的宣揚,而在于藝術表現手法的革新,排除D項。11.答案:B解析: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法國)。根據材料“自由是人人享有的一種天賦權利,不應受任何侵犯,這種天賦人權只受法律支配;平等則意味著反對等級制度和封建特權,人人生而平等。而政府只不過是從法律上來保護人們的自由、平等權利的國家政治制度和權力結構”可知,伏爾泰意在強調自由平等屬于人的天賦權利,政府需要在法律上保護人們的自由、平等權利,體現了個人與國家間的契約關系,B項正確;伏爾泰意在強調個人與國家間的契約關系,A項理解片面,排除A項;材料意在強調自由平等應得到尊重,不是強調理性主義的哲學思考,排除C項;伏爾泰強調自由平等,未涉及國家學說,排除D項。故選B項。12.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目的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英國)。據材料“英格蘭還有哪一朝國王擁有過更富裕的貴族,更忠心的臣民”“沒有一個意大利的教士可以在我們的領土之內抽取捐稅;在上帝的監臨之下,我是最高的元首,我可以獨自統治我的國土”,可知英國對王權的認同,據材料“法國人是我們的敵人,會說敵人語言的人能不能做一個好大臣?高貴的英國人啊,把法蘭西大軍打得落花流水”,可知英國人形成了語言認同,所以莎士比亞的歷史劇臺詞是為了強化民族認同,D項正確;材料強調莎士比亞意在強化民族認同,而不是人文精神,排除A項;“抨擊教會特權”片面反映材料內容,排除B項;“激勵英國爭霸”片面反映材料內容,排除C項。13.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推斷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英國。根據材料“自認為自己的知識已超越人類極限的浮士德,為渴望得到無限的權力和享樂,不惜出賣靈魂與魔鬼簽約,最終被魔鬼拖入地獄,留下無盡的恐懼和悔恨”和所學可知,《浮士德博士的悲劇》反映了人文主義者最終未能從宗教中解放出來的歷史真實情況,是對世俗主義的反思,A項正確;對理性社會的憧憬與啟蒙運動有關,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對現實政治的不滿,排除C項;材料強調的是人文主義思想,是對世俗主義的反思,非對思想壓制的批判,排除D項。故選A項。14.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歐洲。結合所學內容可知,啟蒙運動主要宣揚的是理性的主張,主張人要獨立運用自己的理性。所以啟蒙運動的“光明驅散黑暗”體現在以理性和科學的光芒,驅散宗教狂熱和專制統治帶來的黑暗,B項正確;以學習和恢復希臘羅馬古典文化,來創立資產階級新文化的是文藝復興,排除A項;以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沖擊天主教的意識形態和神學體系的是近代科學革命的興起,排除C項;啟蒙運動是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并不會表達無產階級的政治和經濟訴求,排除D項。故選B項。15.答案:B解析:文藝復興主要集中在文學、藝術領域,與材料"通過對自然的智力攻克使得人類變成了自然的主人"相悖,排除A項;根據材料并結合綱要下冊第8課所學科學革命可知,17世紀的科學革命使人類重新認識世界和自然,哥白尼、伽利略、牛頓等偉大的科學家通過探索和實驗,不斷挑戰并取代了原本以神和自然為中心的世界觀和宇宙觀,將人類置于宇宙的中心,也賦予了人類力量和信心去研究和征服自然,故選B項;工業革命開始于18世紀中期,排除C項;殖民擴張開始于15世紀,且殖民擴張側重歐洲殖民國家對殖民地的掠奪,與材料不符,排除D項。16.答案:B解析:B選項(重視人權與認知):這個選項直接對應了題目中提到的兩部著作的主題,即天賦人權和人類的認識能力及知識來源,表明洛克對這兩個方面都有深入的探討和重視。C選項(理論充滿矛盾性):題目中并未提及洛克的理論存在矛盾,因此這個選項無法成立。17.答案:(1)內容:儒家哲學是攻擊當時法國社會的政治和宗教制度的武器;儒家思想具有理性精神;重視農業的典范;遵照規律和法則,關注人們的福祉與社會和諧。意圖:利用中國的文化,抨擊歐洲的封建思想和文化,以達到思想啟蒙的目的。(2)原因:英國通過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君主立憲的資本主義制度;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中國閉關鎖國,逐漸落后于世界。解析:(1)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18世紀(歐洲)。內容:根據材料“法國伏爾泰在《風俗論》中,闡釋了對儒家哲學的理解,以中國為矛攻擊當時法國社會的政治和宗教制度。”可知,儒家哲學是攻擊當時法國社會的政治和宗教制度的武器;根據材料“德國萊布尼茨在《中國自然神論》中,推崇儒家的理性精神。”可知,儒家思想具有理性精神;根據材料“在《經濟表》中,將中國樹立為歐洲重農典范和理想社會,以針對當時法國重商主義泛濫的窘迫社會狀況;”可知,重視農業的典范;根據材料“在《中華帝國的專制制度》中,認為中國的專制不是建立在武斷的奇思妙想上,而是遵照規律法則,關注的核心是人們的福祉與社會和諧。”可知,遵照規律和法則,關注人們的福祉與社會和諧。意圖:根據材料“闡釋了對儒家哲學的理解,以中國為矛攻擊當時法國社會的政治和宗教制度。……將中國樹立為歐洲重農典范和理想社會,以針對當時法國重商主義泛濫的窘迫社會狀況”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利用中國的文化,抨擊歐洲的封建思想和文化,以達到思想啟蒙的目的。(2)本題是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18世紀(英國)。原因:根據材料“中國政治制度上沒有代議制性質的機構來幫助、限制和監督皇權。”可知,英國通過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君主立憲的資本主義制度;根據材料“許久以來,他(中國)就停滯于靜止狀態了”可知,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根據材料“他們對中國的研究也開始有意識地與開拓海外市場的經濟動機緊密相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國閉關鎖國,逐漸落后于世界。18.答案:(1)同:內容:都否定封建專制,主張制度變革;意義:都起到思想啟蒙的作用異:背景:西方是封建專制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中國更多是民族危機加深而引發;內容:西方提出了系統的資產階級政治理論;中國偏重于向西方學習;結果;西方啟蒙思想沖擊歐洲封建秩序,推動法國大革命及北美獨立戰爭,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中國未能挽救民族危機和傳統文化危機。(2)示例:論題:西方啟蒙思想文化的傳播推動近代中國救亡圖存運動的興起與發展。闡述:隨著西方殖民主義的入侵,西方啟蒙思想也隨之傳入中國,先進的中國人也開始向西方學習。魏源撰寫《海國圖志》,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洋務派提出“中體西用”,開展洋務運動,引進西方先進軍事與科技;資產階級維新派和革命派分別主張在中國實行君主立憲制和民主共和制;資產階級激進派高舉民主與科學的旗幟,掀起新文化運動。這些思想都推動了近代中國的救亡圖存運動的興起和發展。綜上所述,西方啟蒙思想推動了近代中國的救亡圖存運動,而中國近代的救亡圖存運動又進一步推動了啟蒙思想在中國的傳播。“示例”只做閱卷參考,不作為唯一標準答案,其他觀點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給分。解析:(1)本題是對比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近代中國和西方。同:據材料“啟蒙運動……否定封建專制”據材料“引發了一場由外而內的思想啟蒙和制度改革”并結合所學維新變法思想、辛亥革命三民主義思想等知識可得出內容上都否定封建專制,主張制度變革;意義方面都起到思想啟蒙的作用。異:結合所學可知,可從背景、內容、結果方面具體展開作答。背景方面,西方資本主義發展比較充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作為上層建筑的封建專制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發展,資產階級主張推翻封建君主專制,而中國當時更多是民族危機加深而引發的;內容方面,西方提出了系統的資產階級政治理論,中國偏重于向西方學習;結果方面西方啟蒙思想沖擊歐洲封建秩序,推動法國大革命及北美獨立戰爭,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中國近代的思想啟蒙啟發了民智,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中國近代化,但未能挽救民族危機和傳統文化危機。(2)這是論述題之歷史事物闡釋題,這一題所涉及的最大范圍的時空近代中國和世界。論題:據材料“鴉片戰爭后,中華民族出現民族危機和傳統文化危機,知識分子將目光轉向世界,向西方文化學習,引發了一場由外而內的思想啟蒙和制度改革。”可得出論題是西方啟蒙思想文化的傳播推動近代中國救亡圖存運動的興起與發展。闡述:可從背景、經過和內容、結果或意義等角度展開闡述,可做到邏輯清晰。需先闡述近代中國民族危機的基本情況,結合所學可得出,隨著西方殖民主義的入侵,西方啟蒙思想也隨之傳入中國,先進的中國人也開始向西方學習。接著闡述清楚近代先進中國人如何學習西方思想文化的,按時間順序闡述,可做到條理清晰,史實豐富,如魏源撰寫《海國圖志》,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洋務派提出“中體西用”,開展洋務運動,引進西方先進軍事與科技;資產階級維新派和革命派分別主張在中國實行君主立憲制和民主共和制;資產階級激進派高舉民主與科學的旗幟,掀起新文化運動。然后闡述清楚西方思想文化傳播的積極作用,如這些思想都推動了近代中國的救亡圖存運動的興起和發展。最后歸納總結,升華主題,完成闡述,即綜上所述,西方啟蒙思想推動了近代中國的救亡圖存運動,而中國近代的救亡圖存運動又進一步推動了啟蒙思想在中國的傳播。注意要表述成文。19.答案:(1)特點:以提升民族意識和文化認同為主要目標(如答啟蒙思想以促進民族統一為相標同等給分)主要集中在思想文化領域。影響:宣揚了理性主義:推動民族主義思想發展,豐富了啟蒙思想的內涵:為近代德國統一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礎。(2)原因:發動三次王朝戰爭實現統一(建立統一的德意志帝國);整頓全國經濟和交通運輸,統一國內市場:采取統一的對外貿易政策(改革關稅制度,實施貿易保護)抓住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機遇,大力發展新興產業。解析:(1)本題是特點類與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近代(德國)。第一小問特點,根據材料一“而是……在宣揚理性、寬容、進步等啟蒙理念的同時,將民族意識的提升和民族的文化認同作為自己努力的主要目標,希圖以此促進德意志民族的統一”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以提升民族意識和文化認同為主要目標(如答啟蒙思想以促進民族統一為目標同等給分);根據材料一“由于相關努力純粹是文化領域的,它體現出來的只能是一種文化氣息濃厚的民族主義”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主要集中在思想文化領域。第二小問影響,根據材料一“在宣揚理性、寬容、進步等啟蒙理念的同時”可知,宣揚了理性主義;根據材料一“由于相關努力純粹是文化領域的,它體現出來的只能是一種文化氣息濃厚的民族主義。”所學知識可知,推動民族主義思想發展,豐富了啟蒙思想的內涵;根據材料一“將民族意識的提升和民族的文化認同作為自己努力的主要目標,希圖以此促進德意志民族的統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