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西安市新城區校園聯考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語文試題_第1頁
陜西省西安市新城區校園聯考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語文試題_第2頁
陜西省西安市新城區校園聯考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語文試題_第3頁
陜西省西安市新城區校園聯考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語文試題_第4頁
陜西省西安市新城區校園聯考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語文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類型:A(部編版)2023~2024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調研試題(卷)八年級語文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10頁,滿分120分,時間150分鐘,學生直接在試題上答卷;2.答卷前將裝訂線內的項目填寫清楚。一、積累和運用(24分)教室內書聲瑯瑯,校園外鳥語花香。同學們在課堂上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也應該走出校園,在更大的課堂中實現成長。為此,學校正在開展“走出教室小課堂,邁向社會大舞臺”系列活動,請你和同學們一同參加。1.【覽自然之勝】人間最美四月天,莫負春光與年華。校組織部帶領同學們進行春游。雯雯深深沉醉于美景之中,于是寫下了一段隨筆。請你幫她解決相應的文字問題。(4分)草長yīng飛,春花絢爛。徜徉古鎮,滿眼都是幽遠寧靜的流水,長滿青苔的長街,綴滿綠藤的灰墻。耳邊傳來的婉轉悠揚的絲竹聲,悄悄濾去了生活的枯zào,就連沐浴在疏煙淡雨中的綠柳,也是那么溫婉嬌秀。站在溪畔,放眼遠眺,好一派宜人而恬靜的風光?。?)請根據語境,給句中的加點字注音。(2分)①長滿青苔的長街,綴()滿綠藤的灰墻。②站在溪畔,放眼遠眺,好一派宜人而恬()靜的風光!(2)請根據語境,寫出下列詞語中拼音所對應的漢字。(2分)①草長yīng______ ②枯zào______2.【抒古人之嘆】面對眼前的美景,古文研習社的同學也紛紛發出贊嘆。請你根據他們的對話,在橫線上補充恰當的詩文名句。(6分)彤彤:“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這是謝靈運眼中春的生機;“(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桃花源記》),這是陶淵明筆下花草的明媚。小武:沒錯。陶淵明著眼于花草,而柳宗元則關注樹木:“青樹翠蔓,(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边@張枝蔓織就的綠網同樣生機勃勃,在風中輕柔飄拂。文馨:這次春游真的太棒了。希望今后還能繼續開展這樣的活動。下次我希望能去洞庭湖,那里的景色與這里的溫婉不同,氣勢磅礴,雄偉壯觀,“(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一詩中就是這樣描繪的。3.【沐經典之光】結束了春游,同學們來到新建的市圖書館參觀。“經典文庫”區的電子宣傳屏正在播放《典籍里的中國》節目。婷婷在看完節目后產生了疑惑,請你為她解答。(3分)婷婷:《典籍里的中國》第二季選擇了《詩經》作為開篇,說“民族回首,必見《詩經》”。我在閱讀《經典常談》中也讀到過對它的介紹,可還是不理解節目組為何這么說。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襄國潮之興】同學們來到圖書館二樓的中央閱覽大廳,發現圖書管理員的裝扮很有特色:“杜甫”正在為借閱詩詞的讀者引路,“唐僧”正在整理古典小說書架上的名著,“哪吒”正在陪同小朋友閱讀繪本……各色的中國經典人物形象裝扮,讓大家眼前一亮。小華也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找來了相關閱讀資料,請你和他一起閱讀,并解決相應問題。(4分)①角色扮演領域何以刮起中國風?②從根本上講,國風國潮“軟實力”的展現緣于“硬實力”的支撐。③近年來,中國綜合國力迅速增強,國際地位______,國際影響力______。④成長在大國崛起時代的青年,擁有前所未有的文化自信。⑤他們已經深化認識到相比于外面的世界,如今的中國在很多領域都能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1)請將下列語句分別填入第③句中的橫線處。(只填序號)(2分)A.不斷擴大 B.持續提升(2)請提取第④句的主干,并寫在下面的橫線上。(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⑤句有語病,請將修改意見寫在下面的橫線上。(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傳民俗之風】最后一站,同學們來到了民俗博物館。在這里,大家充分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并親身體驗了部分民俗文化產品的制作過程。請你完成下列任務。(3分)(1)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同學們成功完成了一幅剪紙作品。請你將作品中的美好寄語,正確、規范、工整地書寫在田字格內。(1分)(2)同學們在參觀過程中了解到,對民俗的保護、傳承與發展在現代社會中遇到了挑戰,亟需妥善處理好相關問題。為更好地保護、傳承、發展民俗文化,請你提供兩條策略。(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創低碳之境】返校時,同學們發現學校周邊社區存在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等不文明現象,于是決定在社區開展“節能降碳你我同行”活動。請你積極參與。(4分)(1)為更好地宣傳低碳理念,提高本次活動的宣傳影響力,請你為本次活動擬寫一則宣傳口號。(要求:語言生動,至少使用一種修辭手法)(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下是同學們為本次活動準備的兩張宣傳海報,你更喜歡哪一張?請結合畫面內容和寓意說明理由。(2分)二、閱讀(46分)(一)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7~9題。(9分)【材料一】①我們都知道人類的體溫是37攝氏度,其實人類的體溫會因為身體部位和時間的不同而有所差別。②然而,恒定的體溫并非理所當然。當體溫高于環境溫度,身體因為熱傳導與輻射持續喪失熱量,且溫差越大,熱量損失越快。若要維持體溫不變,就必須在體表建立有效的隔熱層,同時在體內源源不斷地制造熱量,才能平衡損失。這意味著人類必須頻繁地進食、進水,才能保證體溫不會大幅變化。相比之下,對體溫不那么講究的變溫動物,在相同的體重下,對能量的需求只有恒溫動物的1/10,這讓它們更加容易在食物匱乏的環境中生存下來。③這樣看來,變溫動物的生存策略似乎更加高明。但實際情況是,奢侈消耗熱量的哺乳類和鳥類,反而完全占據了大地與天空、高山與兩極,它們才是當今世界占統治地位的物種。④這是因為,恒溫動物具有明顯的生存優勢。⑤當氣溫太高,缺乏體溫調節能力的變溫動物必須躲藏起來,防止體溫過高導致死亡;當氣溫太低,它們又需要尋找外部熱源,或者進行休眠。恒溫動物受氣溫影響更小,因而能適應更多變的環境,搶占更多生態位。這也就解釋了為何在南北兩極有很多哺乳動物和鳥類,卻沒有爬行動物。⑥變溫動物在外界氣溫變化較大時,還會行動緩慢、反應遲鈍。這是因為動物體內控制所有生化反應速率的酶,對溫度變化非常敏感,相差10攝氏度,都會帶來2到3倍的變化。而恒溫動物總是保持在自己的最佳溫度,生化反應速率更高,因而擁有更加出色的反應和運動能力。⑦然而問題還沒有解決,雖然恒溫具有這些優勢,人類為何會停留在37攝氏度?⑧如果我們把常溫、常壓下水的冰點和沸點及其之間的溫度,看作一條線段,那么就會發現,黃金分割的另一端是38.2攝氏度,非常接近于我們的平均體溫。大概這只是一個美妙的巧合。⑨但生物學家發現,黃金體溫確實存在,而問題的關鍵與毫不起眼的真菌有關。⑩自然界存在著種類繁多的真菌,其中不乏致命的殺手。盡管能接觸到超過4000種真菌,哺乳類動物卻只會感染其中不到500種,大部分也不會致病。?除了免疫系統的功勞,體溫也在其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大多數真菌的活動溫度在4到30攝氏度,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真菌能在37攝氏度以上的環境中存活。?提高體溫可以殺滅更多真菌,但是更高的體溫也消耗更多熱量,在不生病和不餓死之間,人類或是其他動物必須選擇一個平衡點。生物學家對這兩者進行建模和計算,發現存在一個投入與收益的最優解:36.7攝氏度。體溫低于這個“黃金體溫”的哺乳動物,都更易感染真菌。于是,在殘酷的自然選擇和簡單的數學原理之下,人類的體溫就固定為37攝氏度?!静牧隙竣偃梭w擁有很強大的調節系統和能力,對于普通健康人群來說,人體能夠有效地控制調節體液酸堿度,使之處于一種動態平衡。無論你吃的食物是酸性的還是堿性的,進入到胃部,在胃酸的作用下呈現酸性;隨后進入小腸,在堿性腸液作用下會呈現堿性。②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有人說“某某是酸性體質”“某某是堿性體質”,其實,酸堿體質的說法缺乏科學依據,而對于食物,我們也大可不必太在意它的酸堿,應該注意的是選擇多樣化的食物,營養齊全,比例適當,以滿足人體需要。7.下列對【材料一】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2分)A.人類身體的各個部分在任何時間都是37攝氏度。B.變溫動物對能量需求更少,因而它們的生存策略更加高明。C.自然界存在著種類繁多的真菌,它們都是人與動物的致命殺手。D.體溫37攝氏度是人類在不生病和不餓死之間選擇的一個平衡點。8.【材料一】第⑤段主要運用的說明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人體在對待溫度和酸堿度方面表現出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是什么?請根據上述材料概括回答。(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題。(21分)漁村的炊煙簡梅①我的故鄉在東南沿海的一個漁村。小時候,最喜歡和伙伴們爬到村后的山上,眺望鱗次櫛比的房屋冒出的裊裊炊煙。那歡快、樸素的炊煙,從家家戶戶煙囪里徐徐而出,飄舞如輕紗,斜飛似綢帶……它們與千變萬化的云朵相互映襯,最終消失在海天遠處。②早晨、中午、晚上的炊煙各有不同。清晨時,海天還未醒來,零星的炊煙從斑斑青瓦間寂寥地現出身姿,村巷時近時遠的雞鳴聲襯得清晨更加寧靜。閩江入海口飄來的薄霧,仿佛為炊煙鋪了一層底色。炊煙中,可見影影綽綽的人影,傳來一兩聲呼兒喚女、囑咐添衣的叮嚀,以及漁民收拾漁具窸窸窣窣的聲響。等到一輪紅日豁然展現在村莊的上方,煙色也漸漸濃重起來。而中午時的炊煙,則夾雜著飯菜的香氣,大人們早已在案板及灶臺前,削、碾、揉、捏、包……忙活了半天,端上一碗碗新出鍋的魚丸、魚面,滾燙著、蒸騰著。大老遠,就能聽見鄉音俚語歡快地在左鄰右舍間蔓延。天色漸漸暗下來了,此時,炊煙再次從灶膛處升騰起來,風一拂動,便在幽深狹窄的村巷中徘徊,或在苔蘚斑駁的土路上繾綣,然后化作淺淡的煙縷重返天空,向遠處慢慢飄去。③在我的鄉愁記憶里,那親切、輕盈的炊煙,滿是溫暖的氣息。特別是到了逢年過節的日子,不絕如縷的炊煙就會集結成方陣,以一種別樣的舒展、高曠,給人以親情的召喚——那些海上捕撈歸來的人,遠遠地望見炊煙,就仿佛看見家中鍋灶旁忙碌的親人,正在準備著熱騰騰的飯菜,那飯菜中飽含著家人的汗水和智慧,氤氳著團聚的期待和喜悅。一瞬間,他們感覺辛勞頓消,渾身都暖和了起來。④炊煙裊裊,迎來送往,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人們在大海上辛勤勞作,為的就是讓漁獲滿滿、炊煙不斷。他們經過大風大浪的洗禮,愈加認定:家中燈火的溫暖和柴米油鹽的充實,便是人生的幸福。然而在過去,地窄、村偏、人窮的漁村,僅靠人的雙手在茫茫大海上勞作,收獲甚微。聽老人講,過去故鄉緊缺柴火,人們得去外縣山區找柴砍柴,而后雇船回鄉,歷經千辛萬苦。而找一次柴僅能應付兩三個月,一年得往返三四次。為了節省柴火,漁村人更是想盡一切辦法,比如將好的柴塊墊底,使火更旺,而將雜碎的柴薪鋪在上面;燒完的火炭要扒出來,待冷卻后二次利用,拿來生火燉湯、熬藥;火灰可當肥料,一擔賣五六角……⑤改革開放后,漁村的生產生活發生很大變化,大船小船也都裝上現代化器械,風風雨雨里,滿載而歸的日子更多了。接續的奮斗,使許多人家都擺脫了貧困。于是,漁家灶腔的火苗愈燃愈旺了,升騰的炊煙也愈來愈歡了,繚繞、繁忙的炊煙,現出一副喜氣洋洋的身姿。輕拂著一家家廳堂,喜躍馬鞍墻,俯瞰遍野的梅花……⑥生活條件改善了,漁村人臉上的笑容也多了起來。有人在新居里摘著香瓜,看見熟人路過,一聲親切的招呼響起:“剛摘下的,帶幾個回去給孩子吃吧?!庇腥巳ム従訌N房借點蠔油,鄰居剛好煮出一鍋海鮮,“來,坐下嘗一口!”村頭常年繚繞的炊煙下,時而還有邂逅發生,“好久不見啰!聽說你在外省做生意?來,進屋喝杯茶吧!”……舉止之間,言語之中,善意的微笑,溫暖的話語,熨帖著人們的心靈。⑦如今,家家戶戶用上了煤氣灶,只有在歲末年關的時候,需要大灶蒸年糕,炊煙才從煙囪里重新冒了出來……纏纏繞繞、蓬蓬松松的炊煙,總在人的心底勾起不盡的鄉思與鄉情,滿溢出童年和時光的味道。⑧縷縷炊煙,慢慢拂過漁村的街巷與人家,在漁村上空輕舞出幸福的味道……10.在作者筆下,不同時期的炊煙有不同的特點。請根據文章內容,補全下表。(4分)時期炊煙的特點小時候(1)在“我”鄉愁的記憶中(2)(3)歡快、繁忙、喜氣洋洋如今(4)11.本文的語言樸實自然而又生動有韻味。請品讀下面的語句,按要求賞析。(5分)(1)天色漸漸暗下來了,此時,炊煙再次從灶膛處升騰起來,風一拂動,便在幽深狹窄的村巷中徘徊,或在苔蘚斑駁的土路上繾綣,然后化作淺淡的煙縷重返天空,向遠處慢慢飄去。(從修辭的角度賞析句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瞬間,他們感覺辛勞頓消,渾身都暖和了起來。(賞析加點詞的表達效果)(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結合文章內容,分析結尾段的妙處。(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本文在敘述事件的過程中,融合了描寫、抒情、議論等多種表達方式。請你結合文章具體內容,任選其中兩種表達方式,分析其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作者以“漁村的炊煙”為題有什么用意?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題。(12分)【甲】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保ü澾x自陶淵明《桃花源記》)【乙】蘇①自永樂間久不治,朝廷患之,屢遣使督責無效。后況②出郡守治此地。公既至,悉察得民隱,喟然曰:“郡久不治,病在賦重、民貧、吏胥為奸耳?!币蚍傧阕宰?,奏減正賦七十二萬余石?;蛘f以禍福,不顧,卒得所請。次發奸吏豪民數人,郡遂大治。初,郡多水患公講求其利無不曲盡。自后遂無墊沒③。性剛明,見事必為,不計成敗,然卒皆底④于成。朝廷累有褒美宴勞之寵,而以蘇人仰之,終不遷其官,公亦為之不倦焉。【注】①蘇:指蘇州。②況:況鐘,字伯律,南昌人,時任蘇州太守,明朝著名廉官。③墊沒:沉沒,淹沒。④底:同“抵”,達到。15.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4分)(1)阡陌交通() (2)便要還家()(3)悉察得民隱() (4)公亦為之不倦焉()1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項是()(2分)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朝廷累有褒美宴勞之寵B.潭西南而望 而以蘇人仰之C.乃不知有漢 乃記之而去D.其如土石何 終不遷其官17.請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1)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或說以禍福,不顧,卒得所請。(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甲】文描寫桃花源中人安居樂業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____________的向往;【乙】文中寫況鐘治理蘇州期間,他做了______、揭發壞人、治理水患等事,讓蘇州百姓安居樂業,他也因此受到了百姓的敬仰。(2分)(四)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19~20題。(4分)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19.詩中的畫線句是對主人公心理活動的描寫,極為生動。請你結合詩句,談談連用兩個“悠”字有怎樣的表達效果。(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鄭樵在《六經奧論·詩經·國風辨》中說:“古者三百篇之詩皆可歌。”請你為本詩選擇合適的配樂,并結合詩歌簡要說明理由。(2分)A.如泣如訴的樂曲 B.恬淡悠然的樂曲 C.激蕩昂揚的樂曲我選(只填序號):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作文(50分)21.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寫作。(50分)人的一生是漫長的,在時光賽道上,我們正忙碌行走著,而那一段段逝去的生活卻讓我們忍不住回頭觀望,或溫暖,或開心,或煩惱……引人無限回想。請以“那段______的生活”為題,寫一篇作文。要求:①請先將題目補充完整;②文體自選;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透露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關信息。試卷類型:A(部編版)2023~2024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調研試題(卷)八年級語文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積累和運用(24分)1.(4分)(1)(2分)①zhuì②tián(2)(2分)①鶯②燥評分標準:(1)拼音書寫正確,得1分。計2分。(2)漢字書寫正確,得1分。計2分。共4分2.(6分)(1)芳草鮮美落英繽紛(2)蒙絡搖綴參差披拂(3)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評分標準:每空1分,如有錯字、別字、加字、漏字,該空不得分。共6分。3.(3分)[示例]“民族回首,必見《詩經》”,因為《詩經》是中國古代文學的瑰寶,記錄了大量中國古代的社會風貌、道德倫理和價值觀,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們回顧和思考中華民族文明發展的重要窗口。評分標準:原因分析準確,即可得分。共3分。4.(4分)(1)(2分)BA(2)(1分)青年擁有自信。(3)(1分)[示例]將“深化”改為“深刻”。評分標準:(1)序號填寫正確,得2分;(2)句子主干提取正確,得1分;(3)病句修改正確,得1分。共4分。5.(3分)(1)(1分)略。評分標準:漢字書寫正確、規范、工整,得1分。共1分。(2)(2分)[示例]①在文化部門的監管下,新媒體平臺可加大對民俗文化的傳播力度,推動民俗文化走近更多受眾。②學校可以定期開展關于民俗文化的專題講座,邀請民俗文化學者、藝術傳承人深入課堂。評分標準:每條1分。言之有理即可。共2分。6.(4分)(1)(2分)[示例]愿地球的“碳”息越來越少。評分標準:標語內容符合主題,得1分;修辭手法使用正確,得1分。共2分。(2)(2分)[示例一]我喜歡圖一。圖一畫面主體為一個流淚的電燈泡,文字是“我不想日夜加班,請隨手關燈,節約用電”。寓意為踐行低碳理念,從節約用電開始。這體現了“節能降碳”的主題。[示例二]我喜歡圖二。圖二畫面主體是一卷流淚的衛生紙,文字是“我不想無故暴瘦,請節約用紙,保護生態”。寓意為踐行低碳理念,從節約用紙開始。這體現了“節能降碳”的主題。評分標準:畫面內容介紹準確,得1分;寓意解讀準確,得1分。共2分。二、閱讀(46分)(一)(9分)7.(2分)D評分標準:選項正確,得2分。共2分。8.(3分)作比較。將變溫動物與恒溫動物在溫度太高或太低時的表現作比較,突出說明了恒溫動物能適應更多變的環境,搶占更多生態位。評分標準:說明方法判斷準確,得1分;作用分析正確,得2分。共3分。9.(4分)相同之處:都能夠依靠自身強大的調節能力,使體溫或體液酸堿度處于平衡狀態。不同之處:“黃金體溫”有生物學研究和數學原理支撐,“酸堿體質”說法缺乏科學依據。評分標準:準確概括相同和不同之處,各得2分。共4分。(二)(21分)10.(4分)(1)歡快、樸素(2)親切、輕盈、溫暖(3)改革開放后(4)纏纏繞繞、蓬蓬松松評分標準:每空1分。共4分。11.(5分)(1)(3分)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賦予炊煙以人的動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