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護理的護考知識點_第1頁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護理的護考知識點_第2頁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護理的護考知識點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護理的護考知識點1、心功能分級一級:活動不受影響。二級:活動輕度受限。三級:活動明顯受限。四級:不能下床活動。2、左心衰的臨床表現出現順序依次為(勞力性呼吸困難,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端坐呼吸)。3、右心衰竭主要臨床癥狀出現的病理生理基礎是(體循環淤血),左心衰竭主要臨床癥狀出現的病理生理基礎是(肺循環淤血)。4、誘發和加重心力衰竭最常見和最主要的因素是(感染),特別是(呼吸道感染)。5、容量負荷(前負荷)過重常見于(二尖瓣關閉不全,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容量負荷過重常見于因為瓣膜關閉不全所引起。6、壓力負荷(后負荷)過重常見于(高血壓,主動脈瓣狹窄,肺動脈高壓,肺動脈瓣狹窄)。前兩者是左心室壓力負荷重,后兩者是右心室壓力負荷重,壓力負荷過重常見于因為瓣膜狹窄所致。7、左心衰竭最早出現的是(呼吸困難)。8、發生急性肺水腫病人咳(粉紅泡沫樣)痰。9、左心衰竭最重要的體征是(交替脈),雙肺底可聞及(濕羅音)。10、左心衰竭患者最主要的臨床表現是(呼吸困難)。11、全心衰竭是(左心衰竭兼有右心衰竭)的癥狀,其中以(右心衰竭)的表現為主。12、右心衰竭早期可出現(凹陷性)水腫,表現為出現在身體的(下垂和組織疏松)部位。13、右心衰竭最重要的體征是(頸靜脈怒張)和(肝頸靜脈回流征陽性),可出現肝(大)及肝區(壓痛)。14、右心衰竭引起發紺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體循環靜脈淤血,血流緩慢,血液中還原血紅蛋白增多)所致。15、治療心力衰竭最常用的藥物是(洋地黃類)藥,常用藥物(地高辛,毛花苷丙),主要作用為(增強心肌收縮力)。16、洋地黃類藥物在急性心肌梗死(24)小時內不宜應用,以免(引發或加重心律失常)。17、洋地黃類藥物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早二聯律)最為常見。18、利尿劑的作用是減少心臟(前負荷),以(排出體內多余潴留的液體,改善心功能)。19、擴血管藥的主要作用是擴張小動脈,減輕(后負荷),擴張小靜脈,減輕(前負荷),擴張小動脈常用藥物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如(卡托普利),α受體阻滯劑(哌唑嗪),擴張小靜脈常用藥物硝酸酯類藥物(硝酸甘油)。20、卡托普利的主要副作用是(干咳),哌唑嗪主要的副作用是(體位性低血壓),硝酸甘油主要的副作用是(顏面潮紅,頭痛,心動過速,血壓下降)。21、使用洋地黃類藥物之前應(測量脈搏),服藥之后若心率(小于60次/分)應(立即停藥)并(報告醫生)。22、硝酸甘油的給藥方式為(舌下給藥),初次應用時用藥后應(平臥片刻),以免引起(體位性低血壓)。23、心功能一級患者活動(不受限制,但避免劇烈體力活動),心功能二級患者活動(適度,可適當做輕體力工作和家務),心功能三級患者活動(嚴格限制,日常生活可在別人協助下進行),心功能四級患者(絕對臥床休息)。24、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體位宜為(端坐位)。25、服用血管擴張劑,改變體位時動作不宜(過快),以防發生(直立性低血壓)。26、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飲食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