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行業標準國土調查數據庫標準2020-06-16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發布I 1范圍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14數據庫內容和要素分類編碼 34.1數據庫內容 34.2要素分類與編碼 34.3標識碼編制規則 65數據庫結構定義 75.1空間要素分層 75.2空間要素屬性結構 95.3屬性值代碼 6數據交換文件命名規則 6.1標準圖幅國土調查數據交換文件命名規則 346.2以行政區為基礎的國土調查數據交換文件命名規則 7數據交換內容與格式 8元數據 附錄A(規范性附錄)國土調查數據交換格式 37附錄B(資料性附錄)國土調查數據交換格式檢驗規則 附錄C(資料性附錄)矢量數據索引文件格式 47參考文獻 48Ⅲ本標準按照GB/T1.1—2009《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給出的規則起草。本標準代替TD/T1016—2007《土地利用數據庫標準》。與TD/T1016—2007相比,除編輯性修改外主要技術內容變化如下:——名稱改為《國土調查數據庫標準》。——規范性引用文件刪除了部分引用文件的版本日期。——術語和定義調整了術語和定義中引用標準的版本。——數據庫內容中增加了“獨立要素”,包括“自然保護區類要素”“城鎮開發邊界要素”和“生態保護點”層要素;“基本農田要素”名稱調整為“永久基本農田要素”;增加了“海岸線”“村級調查區”“村級線”“宗地”"界址線"和"界址點"屬性結構;行政區屬性結構中增加了“海島名稱”和“備注”屬性字段,屬性字段“控制面積”調整為“調查面積”;地類圖斑屬性結構中刪除了“線狀地物”和“零星地物”相關屬性字——屬性值代碼刪除了“地類界線類型代碼表”“證件類型代碼表”“界址線類別代碼表”“界址線位置代碼表”“界標類型代碼表”“界址點類型代碼表”和“土地使用權類型代碼表”;調整了“界線類型代碼表”;增加了“圖斑細化類型代碼表”“種植屬性代碼表”“臨時用地用途分類代碼表”“臨時用地具體項目用途分類代碼表”“批準建新項目業務類型代碼表”“生態保護紅線類型代碼表”“無居民海島利用現狀分類代碼——增加附錄A,將TD/T1016—2007中“數據交換內容與格式”作為規范性附錄,附錄名稱調整為“國土調查數據交換格式”,對“國土調查數據交換格式”有關內容進行了規定。——增加附錄B“國土調查數據交換格式檢驗規則”,作為資料性附錄,對國土調查數據交換格式的檢驗規則進行了說明。——增加附錄C“矢量數據索引文件格式”,作為資料性附錄,對基于矢量圖形數據索引文件的建立進行了說明。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提出。本標準由全國自然資源與國土空間規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93)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國土勘測規劃院、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司、合肥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為規范國土調查數據庫的內容、數據庫結構、數據交換格式,促進國土調查數據的管理和共享,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土地調查條例》等法律、法規,參照《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技術規程》等標準、規程,制定本標準。1國土調查數據庫標準1范圍本標準規定了國土調查數據庫的內容、要素分類編碼、空間要素分層、要素屬性結構、數據交換格式和元數據等。本標準適用于縣級國土調查數據庫建設與數據交換。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2260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GB/T7027信息分類和編碼的基本原則與方法GB/T13923基礎地理信息要素分類與代碼GB/T13989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分幅和編號16820地圖學術語17798地理空間數據交換格式28407農用地質量分等規程33469耕地質量等級CH/T1007基礎地理信息數字產品元數據TD/T1016—2003國土資源信息核心元數據標準TD/T1053農用地質量分等數據庫標準TD/T1055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技術規程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現實世界現象的抽象。要素的性質。具有共同特性和關系的一組要素的集合。2具有明確定義的邊界和封裝狀態與行為特征的實體。實體entity具有共同性質的對象類。具有相同應用特性的類的集合。標識碼identificationcode對某一要素個體進行唯一標識的代碼。矢量數據vectordata由幾何元素所表示的數據。柵格數據rasterdata被表示成有規則的空問陣列的數據。格網數據griddata與特定參照系相對應的空間的規則化的數據。圖形數據graphicdata表示地理實體的位置、形態、大小和分布特征以及幾何類型的數據。圖形表現graphicalpresentation用圖形符號表達空間對象。對相連或相鄰的點、線、面、體之間關系的科學闡述;特指那種在連續映射變換下保持不變的對象性質。拓撲關系topologicalrelationship描述兩個要素之間邊界拓撲和點集拓撲的要素關系。3—一級類要素分類碼——二級類要素分類碼—x三級類要素分類碼—x—x四級類要素分類碼—xa)大類碼為專業代碼,設定為2位數字碼,其中:基礎地理要素專業碼為10,土地要素專業碼為碼均為1位數字碼;空位以0補齊。國土調查數據庫各類要素的代碼與名稱描述見表1。說明定位基礎測量控制點數字正射影像圖糾正控制點4表1要素代碼與名稱描述表(續)說明境界與行政區行政區行政區界線村級調查區村級調查區界線等高線高程注記點坡度圖數字航空正射影像圖數字航天正射影像圖數字高程模型臨時用地要素臨時用地臨時用地注記5表1要素代碼與名稱描述表(續)說明耕地等別開發園區光伏板區推土區拆除未盡區路面范圍無居民海島自然保護區類要素國家公園要素國家公園國家公園注記自然保護區要素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區注記森林公園6表1要素代碼與名稱描述表(續)說明風景名勝區地質公園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區濕地公園水產種植資源保護區其他類型禁止開發區生態保護紅線注1:本表的基礎地理信息要素第5位至第10位代碼參考GB/T13923。注2:行政區、行政區界線與行政區注記要素參考GB/T13923的結構進行擴充,各級行政區的信息使用行政區與行政區界線屬性表描述。4.3標識碼編制規則按照每個要素的標識碼應具有唯一代碼的基本要求,依據GB/T7027規定的信息分類原則和方法,要素標識碼采用三層18位層次碼結構,由縣級行政區劃代碼、要素層代碼、要素標識碼順序號構成(見圖1)。具體如下:a)第一層為縣級行政區劃代碼,采用GB/T2260中規定的數字代碼6位數字碼。b)第二層為要素層代碼,采用本標準表1規定的4位字符碼。c)第三層為要素標識碼順序號,采用8位數字碼,碼值為00000001~99999999。7要素標識碼代碼結構如下圖所示:5數據庫結構定義5.1空間要素分層空間要素采用分層的方法進行組織管理,層名稱及各層要素見表2。表2層名稱及各層要素屬性表名說明1測量控制點O數字正射影像圖糾正控制點CO2CO3境界與行政區行政區M行政區界線MO村級調查區M村級調查區界線MO4等高線O高程注記點O坡度圖M5O數字高程模型數字高程模型O6土地利用MO7基本農田O屬性結構引用原國土資源部《永久田圖斑屬性結構O8表2層名稱及各層要素(續)屬性表名說明8臨時用地C臨時用地注記OCOMO耕地等別MOOO開發園區OO光伏板區CO推土區CO拆除未盡區CO路面范圍MO無居民海島CO9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C國家公園注記O自然保護區C自然保護區注記O森林公園CO風景名勝區CO地質公園CO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區CO濕地公園C9表2層名稱及各層要素(續)屬性表名說明9自然保護區OCO水產種植資源保護區CO其他類型禁止開發區COCO生態保護生態保護紅線CO注1:約束條件取值為M(必選)、O(可注2:本標準所標識的條件可選(C),表示數據內容存在則必選;特殊說明的除外。5.2空間要素屬性結構5.2.1測量控制點屬性結構測量控制點用于記錄空間要素測量時所布設的控制點信息,具體屬性結構見表3。表3測量控制點屬性結構描述表(屬性表字段類型小數位數約束條件1M2見表1M3C4C5見表31M6見表31M7標石類型2見表32M8標志類型2見表33M9見本表注1O點之記O3M3M表3測量控制點屬性結構描述表(屬性表名:CLKZD)(續)83(一160,8850)MO注1:控制點狀態是指現有控制點的保存現狀,可以用保有完好、部分損壞、完全損壞等文字概要描述。注2:本字段存儲點之記影像文件所在的物理路徑及文件名。在數據交換時需要將本字段交換數據文件的物理路徑,同時將本字段的物理路徑值轉換為存儲交換數據文件的物理路徑值。本標準中所有Varbin類型字段均同此含義。注3:約束條件取值為M(必填)、O(選填)、C(條件選填),下同。5.2.2數字正射影像圖糾正控制點屬性結構數字正射影像圖糾正控制點用于記錄對航空或航天遙感影像進行幾何糾正所選取的控制點信息,具體屬性結構見表4。表4數字正射影像圖糾正控制點屬性結構描述表(屬性表名:JZKZD)字段類型小數位數約束條件1M2見表1M3C4C5見表31M6見表31M7點之記O8點位DOM影像O9點位實地照片O3M3M83MO5.2.3海岸線屬性結構海岸線要素用于記錄海岸線類型、長度等信息,具體屬性結構見表5。字段類型小數位數約束條件1M2見表1M36M42見表47M52C6O5.2.4行政區屬性結構行政區要素用于記錄調查區域所屬行政區劃信息,具體屬性結構見表6。1M2見表1M39M見本表注14M5調查面積2M面積單位:m262C面積單位:m27描述說明2M8C9O注1:行政區代碼在現有行政區劃代碼的基礎上詳細到鄉(鎮、街道),即:縣及縣級以上行政區劃道)代碼。縣及縣級以上行政區劃代碼采用GB/T2260中的6位數字碼,鄉(鎮、街道)代碼為3位數字碼。注2:行政區代碼相同的行政區要素填寫其所屬行政區的調查面積;行政區范圍未發生變化,持不變;縣級行政區劃內,所有鄉級行政區調查面積之和應等于該縣級行政區調查面注3:計算面積指根據行政區界線坐標計算的橢球面積。本標準中所有面積字段如無特別說明,均指橢球面積。注4:描述說明欄海島區域填寫代碼01,非海島區域填寫05.2.5行政區界線屬性結構行政區界線要素用于記錄調查區域所屬行政區的界線信息,具體屬性結構見表7。表7行政區界線屬性結構描述表(屬性表名:XZQJX)字段類型小數位數約束條件1M2見表1M3界線類型6M4界線性質6見表35M5界線說明O6O5.2.6村級調查區屬性結構村級調查區要素用于記錄鄉(鎮、街道)界線內的行政村(社區居民委員會)信息,具體屬性結構見表8。表8村級調查區屬性結構描述表(屬性表名:CJDCQ)1M2見表1M3見本表注1M4見本表注1M5調查面積2M面積單位:m262C面積單位:m27描述說明2M8C見本表注39O注1:①坐落單位代碼填寫至村級調查區,代碼填寫為行政村(社區居民委員會)代碼+“0000000“9990000000”,坐落單位名稱填寫鄉(鎮、街道)行政區名稱+“直屬”。注2:坐落單位代碼相同的多個村級調查區要素填寫該村級調查區的總調查面積;村級調查區村級調查區調查面積保持不變;鄉級行政區劃內,不同坐落單位代碼對應的村級調查區該鄉級行政區調查面積。注3:對于擁有多個村級調查區的海島,海島名稱通過海島名稱+2位順序號區分。5.2.7村級調查區界線屬性結構村級調查區界線要素用于記錄鄉(鎮、街道)界線內的行政村(社居委)界線信息,具體屬性結構見表9。表9村級調查區界線屬性結構描述表(屬性表名:CJDCQJX)字段類型小數位數約束條件1M2見表1M3界線類型6M4界線性質6見表35M5界線說明O6O5.2.8等高線屬性結構等高線要素用于記錄調查區域內地表等高線信息,具體屬性結構見表10。表10等高線屬性結構描述表(屬性表名:DGX)字段類型小數位數約束條件1M2見表1M3等高線類型6見表36M44M5O5.2.9高程注記點屬性結構高程注記點要素用于記錄調查區域內地表高程點信息,具體屬性結構見表11。表11高程注記點屬性結構描述表(屬性表名:GCZJD)1M2見表1M372M4O5.2.10坡度圖屬性結構坡度圖要素用于記錄調查區域內地表坡度信息,具體屬性結構見表12。表12坡度圖屬性結構描述表(屬性表名:PDT)1M2見表1M3坡度級別2見表37M4O5.2.11數字正射影像屬性結構數字正射影像是具有地圖兒何精度和影像特征的圖像,數字正射影像要素用于記錄國土調查中建立或獲取的數字正射影像數據相關信息,具體屬性結構見表13。表13數字正射影像屬性結構描述表(屬性表名:SZZSYX)字段類型小數位數約束條件1M2見表1M3圖幅編號C4圖幅名稱C5見本表注1C64M77O8坐標系統類型M9M中央子午線經度84M3M3M3M3M拍攝時間8C正射影像圖MO(SPOT)等注2:影像分辨率填寫正射影像圖的分辨率(原始影像分辨率“可選擇填寫”),如:0.2M(0.1M)。注3:成圖比例尺填寫正射影像圖的比例尺分母,如:2000、5000等。注4:坐標系統類型填寫“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或“WGS84大地坐標系”等。注5:大地平面坐標投影應填寫“3°帶高斯一克呂格投影”或“6°帶高斯一克呂格投影”。注6:中央子午線經度應使用度分秒的小數表達方式。如117度0分0秒,應填寫117.0000;117填寫117.1825。字段類型字段長度小數位數備注1M2見表1M3圖幅編號C4圖幅名稱C551M67見表13注3O7坐標系統類型M8見表13注5M9中央子午線經度84見表13注6M3M3M3M3M制作時間8C格式:數字高程模型M備注O5.2.13地類圖斑屬性結構地類圖斑要素用于記錄調查區域內圖斑的空間信息和相關屬性信息,具體屬性結構見表15。表15地類圖斑屬性結構描述表(屬性表名:DLTB)字段類型小數位數約束條件1M2見表1M3圖斑預編號O4圖斑編號8見本表注1M55M6M7權屬性質2見表38M8M9MMM圖斑面積2>0,見本表注5M面積單位:m2扣除地類編碼C64C扣除地類面積2≥0,見本表注6C面積單位:m2圖斑地類面積2>0,見本表注7M2C耕地坡度級別2見表37C線狀地物寬度51>0,見本表注9C圖斑細化代碼6見表39C圖斑細化名稱見表39C6見表40C見表40C耕地等別2C飛入地標識見本表注11C4C見本表注124M見本表注13表15地類圖斑屬性結構描述表(屬性表名:DLTB)(續)描述說明MCO注1:圖斑以村級調查區為單位統一順序編號。變更圖斑號在本村級調查區最大圖斑號后續注2:地類編碼和名稱按《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技術規程》附錄A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土地分各地可制定相應的規則,但應符合字段類型和長度要注4:坐落單位代碼指該地類圖斑實際坐落單位的代碼。注6:扣除地類面積=圖斑面積×扣除地類系數。注7:圖斑地類面積=圖斑面積一扣除地類面積。注8:當圖斑為坡地耕地時,耕地類型填寫“PD”;圖斑為梯田耕地時,耕地類型填寫“TT注10:根據GB/T28407開展耕地分等調查評價,填寫利用等。注12:對城市、建制鎮和村莊范圍內的地類圖斑,相應標注城市(201或201A)、建制鎮(202或205.2.14臨時用地屬性結構臨時用地要素用于記錄調查區域內經批準的各類用途的臨時用地信息,具體屬性結構見表16。表16臨時用地屬性結構描述表(屬性表名:LSYD)字段類型小數位數約束條件1M2見表1M3關聯圖斑標識碼見本表注1M4M5M表16臨時用地屬性結構描述表(屬性表名:LSYD)(續)6圖斑面積2M面積單位:hm272M面積單位:hm281見表42C根據臨時用地的實際用92見表43C根據臨時用地具體項目8M格式:YYYYMMDD見本表注2C土地使用合同CO注1:關聯圖斑標識碼指臨時用地圖斑關聯的地類圖斑層中的所有地類圖斑標識碼。臨時用地圖斑時,各地類圖斑標識碼之間用全角逗號(“,”)分隔。注2:延期事項包含批準時間、使用期限、土地面積等內容。5.2.15批準未建設土地屬性結構批準未建設土地要素用于記錄調查區域內已批準新建項目,但尚未按照合同等相關約定開工建設的土地信息,具體屬性結構見表17。表17批準未建設土地屬性結構描述表(屬性表名:PZWJSTD)字段類型小數位數約束條件1M2見表1M3圖斑編號8M46M5M6項目編號C7項目名稱C見本表注18C見本表注298C見本表注3M5M見本表注42C面積單位:m2表17批準未建設土地屬性結構描述表(屬性表名:PZWJSTD)(續)圖斑面積2M見本表注52C面積單位:m2占用耕地面積2C面積單位:m2占用永久基本農田2C面積單位:m2O注1:項目名稱指批準建新項目名稱。注2:批準文號指批準建新項目批準文號。注3:批準日期指批準建新項目批準時間,格式:YYYYMMDD。注4:批準用途按《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技術規程》附錄A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工作分類執行,填寫最末級分類。注5:圖斑面積指按圖斑所在參考橢球體計算的面積,單位:m2。5.2.16城鎮村等用地屬性結構城鎮村等用地要素用于記錄調查區域內城市、建制鎮、村莊、鹽田及采礦區或特殊用地的相關信息,具體屬性結構見表18。表18城鎮村等用地屬性結構描述表(屬性表名:CZCDYD)1M2見表1M34見本表注1M4見本表注2M5見本表注3M62M面積單位:m27O注1:城市用地填寫:201或201A;建制鎮用地填寫:202或202A;村莊用地填寫:203或203A政區劃代碼(6位數字碼)+鄉鎮級代碼(3位數字碼)+‘0000000000’”;村莊代碼、鹽田及采礦用地或特殊用地代碼填寫圖斑所在坐落單位代碼。注3:城鎮村名稱填寫城市、建制鎮、村莊、鹽田及采礦區或特殊用地的名稱。5.2.17耕地等別屬性結構耕地等別要素用于記錄調查區域內耕地圖斑的耕地等別信息,具體屬性結構見表19。表19耕地等別屬性結構描述表(屬性表名:GDDB)字段類型小數位數約束條件1M2見表1M3單元編號M45M5M6扣除地類編碼5C7扣除地類面積2O8圖斑地類面積2M面積單位:m29自然等指數5M自然等2M5M2M5M2MO5.2.18重要項目用地屬性結構重要項目用地要素用于記錄調查區域內風能、光伏或高爾夫等項目用地相關信息,具體屬性結構見表20。表20重要項目用地屬性結構描述表(屬性表名:ZYXMYD)1M2見表1M3C4項目類型M5O6占地面積2M面積單位:m2表20重要項目用地屬性結構描述表(屬性表名:ZYXMYD)(續)7批準用地時間8C格式:YYYYMMDD8O注:填寫“風能項目”“光伏項目”“高爾夫項目”等。5.2.19開發園區屬性結構開發園區要素用于記錄調查區域內各級開發區信息,具體屬性結構見表21。表21開發園區屬性結構描述表(屬性表名:KFYQ)字段類型小數位數約束條件1M2見表1M3M4開發園區類型3見表41M5開發園區性質見本表注1M6M7開發園區面積2>0,見本表注3M82M9面積2MO注1:開發園區性質填寫依法審批范圍或實5.2.20光伏板區屬性結構光伏板區要素用于記錄調查區域內用于光伏發電的光伏板區用地相關信息,具體屬性結構見表22。表22光伏板區屬性結構描述表(屬性表名:GFBQ)字段類型小數位數約束條件1M2見表1M字段類型小數位數約束條件3項目名稱C4O5區域面積2M面積單位:m26批準用地時間8C格式:YYYYMMDD7O1M2見表1M32M面積單位:m24O1M2見表1M3占地面積2M面積單位:m24O字段類型小數位數約束條件1M表25路面范圍屬性結構描述表(屬性表名:LMFW)(續)2見表1M3M4寬度51M52M面積單位:m265M7O8O注:地類編碼按《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技術規程》附錄A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工作分類執行,填寫最末級分5.2.24無居民海島屬性結構無居民海島要素用于記錄調查區域內所有無居民海島用地信息,具體屬性結構見表26。表26無居民海島屬性結構描述表(屬性表名:WJMHD)字段類型小數位數約束條件1M2見表1M34見表46M4見表46M5M6M7面積2M面積單位:m28O5.2.25自然保護區要素屬性結構自然保護區要素用于記錄調查區域內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地質公園、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區、濕地公園、飲用水水源地、水產種植資源保護區、其他類型禁止開發區等各類自然保護區要素用地信息,具體屬性結構見表27。表27自然保護區要素屬性結構描述表(屬性表名:GJGY、ZRBHQ、SLGY、FJMSQ、DZGY、1M表27自然保護區要素屬性結構描述表(屬性表名:GJGY、ZRBHQ、SLGY、FJMSQ、DZGY、2見表1M3M4M5保護區級別6M填寫“國家級”“省級”“市級”或“縣級”6M7批準時間8M格式:YYYYMMDD82M面積單位:m29O5.2.26城鎮開發邊界屬性結構城鎮開發邊界要素用于記錄調查區域內城鎮開發邊界信息,具體屬性結構見表28。表28城鎮開發邊界屬性結構描述表(屬性表名:CZKFBJ)字段類型小數位數約束條件1M2見表1M3M46M52M面積單位:m26設立時間8M7O5.2.27生態保護紅線屬性結構生態保護紅線要素用于記錄調查區域內生態保護紅線信息,具體屬性結構見表29。表29生態保護紅線屬性結構描述表(屬性表名:STBHHX)字段類型小數位數約束條件1M2見表1M36M表29生態保護紅線屬性結構描述表(屬性表名:STBHHX)(續)42見表45M54見本表注1M6M780見本表注2O8見本表注3O9M區域面積4M面積單位:km2O主要人為活動類型見本表注5OOO設立時間8M格式:YYYYMMDDO注1:數量代碼表示某一類型生態保護紅線的地塊序號,從0001開始順序編號。注4:地理位置應注明紅線邊界各拐點經緯度坐標,清晰描述所處的具體位置。注5:主要人為活動類型包括種植、養殖、放牧、旅游5.2.28注記屬性結構注記要素用于描述國土調查各類空間要素的注記信息,具體屬性結構見表30。表30注記屬性結構描述表(屬性表名:ZJ)小數位數約束條件1M2見表1M3M44M5M表30注記屬性結構描述表(屬性表名:ZJ)(續)64O71O8下劃線1O9寬度1O高度1O間隔62O3M3M注記方向6Mrad(弧度)O5.3屬性值代碼5.3.1控制點類型及等級代碼控制點類型及等級代碼表記錄控制點的類型、等級及其代碼,具體屬性值見表31。表31控制點類型及等級代碼表測量控制點平面控制點大地原點大地原點三角點一等,二等,三等,四等,5“,10”圖根點導線點高程控制點水準原點水準原點水準點一等,二等,三等,四等,圖根水準點衛星定位控制點衛星定位等級點注2:導線點指點位精度分別為5”、10”的一級導線和二級導線。注3:圖根導線使用圖根點描述5.3.2標石類型代碼標石類型代碼表記錄標石類型及其代碼,具體屬性值見表32。表32標石類型代碼表12395.3.3標志類型代碼標志類型代碼表記錄標志類型及其代碼,具體屬性值見表33。表33標志類型代碼表12395.3.4界線類型代碼界線類型代碼表記錄界線類型及其代碼,具體屬性值見表34。表34界線類型代碼表界線類型國界鄉、鎮、街道界表34界線類型代碼表(續)5.3.5界線性質代碼界線性質代碼表記錄界線性質及其代碼,具體屬性值見表35。表35界線性質代碼表界線性質已定界注:根據GB/T13923的擴充原則進行擴5.3.6等高線類型代碼等高線類型代碼表記錄等高線類型及其代碼,具體屬性值見表36。表36等高線類型代碼表等高線類型首曲線間曲線5.3.7坡度級別代碼坡度級別代碼表記錄坡度級別及其代碼,具體屬性值見表37。表37坡度級別代碼表坡度級別12表37坡度級別代碼表(續)坡度級別3455.3.8權屬性質代碼權屬性質代碼表記錄權屬性質及其代碼,具體屬性值見表38。表38權屬性質代碼表權屬性質國有土地所有權國有土地使用權國有無居民海島使用權鄉集體經濟組織5.3.9圖斑細化類型代碼圖斑細化類型代碼表記錄圖斑細化類型及其代碼,具體屬性值見表39。表39圖斑細化類型代碼表圖斑細化類型圖斑細化類型電解鋁工業用地5.3.10種植屬性代碼種植屬性代碼表記錄種植屬性及其代碼,具體屬性值見表40。表40種植屬性代碼表未耕種林糧間作即可恢復5.3.11開發園區類型代碼開發園區類型代碼表記錄開發園區類型及其代碼,具體屬性值見表41。表41開發園區類型代碼表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表41開發園區類型代碼表(續)保稅區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園區保稅港區綜合保稅區跨境園區其他類型的開發區其他園區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特色工業園區省級以下5.3.12臨時用地用途分類代碼臨時用地用途分類代碼表記錄臨時用地用途分類及其代碼,具體屬性值見表42。表42臨時用地用途分類代碼表臨時用地用途分類GDQ5.3.13臨時用地具體項目用途分類代碼臨時用地具體項目用途分類代碼表記錄臨時用地具體項目用途及其代碼,具體屬性值見表43。表43臨時用地具體項目用途分類代碼表臨時用地具體項目用途礦產資源勘查、工程地質勘查、水文地質勘查等勘查期5.3.14批準建新項目業務類型代碼批準建新項目業務類型代碼表記錄批準建新項目業務類型及其代碼,具體屬性值見表44。表44批準建新項目業務類型代碼表國務院批準單獨選址項目國務院批準城市分批次項目省政府批準城市用地實施方案項目省政府批準單獨選址項目省政府批準城市分批次項目增減掛鉤試點項目建新區工礦廢棄地復墾試點項目場地平整區低丘緩坡等未利用地開發試點項目建新區5.3.15生態保護紅線類型代碼生態保護紅線類型代碼表記錄生態保護紅線類型及其代碼,具體屬性值見表45。表45生態保護紅線類型代碼表生態保護紅線類型生物多樣性維護防風固沙表45生態保護紅線類型代碼表(續)生態保護紅線類型5.3.16無居民海島利用現狀分類代碼無居民海島利用現狀分類代碼表記錄無居民海島利用現狀分類及其代碼,具體屬性值見表46。表46無居民海島利用現狀分類代碼表開發利用區旅游娛樂用島交通運輸用島工業倉儲用島漁業用島農林牧業用島可再生能源用島城鄉建設用島公共服務用島國防用島其他用島未開發利用區植被覆蓋區濱海濕地區5.3.17海岸線類型代碼海岸線類型代碼表記錄海岸線類型及其代碼,具體屬性值見表47。表47海岸線類型代碼表自然岸線圍海6數據交換文件命名規則6.1標準圖幅國土調查數據交換文件命名規則以標準圖幅為基礎的國土調查數據交換文件命名規則如下:命名規則說明:a)主文件名采用21位字母數字型代碼,行列號位數不足者前面補零,擴展文件名因文件格式不同而不同:矢量數據為VCT,數字正射影像圖為IMG,數字柵格地圖為RAS,數字高程模型為DEM,元數據為XML,附加信息文件和頭文件為TXT。b)比例尺代碼見表48。表48比例尺代碼表比例尺HGFEDCBc)行列編號計算公式(引用GB/T13989)。 (1) (2)[]——商取整;φ——圖幅內某點的緯度或圖幅西南圖廓點的緯度; (3)d=[(a/6°)/△a]+1 (4)[]——商取整;()——商取余;6)1:1000000圖幅的列號數字碼為50:△?=1'15”△λ=1'52.5”c=4°/1'15"-[(39°22'30"/4°)/1'15"]=192-[3°22'30"d=[(114°33'45”/6°)/1'52—業務—業務代碼—專業代碼l比例尺代碼縣級行政區劃代碼年代時間命名規則說明:a)主文件名采用21位字母數字型代碼,位數不足的數字碼前面用“0”補足。擴展文件名因文件格式不同而不同:矢量數據為VCT,數字正射影像圖為IMG,數字柵格地圖為RAS,數字高程模型為DEM,元數據為XML,附加信息文件和頭文件為TXT。b)專業代碼采用2位數字碼,土地專業代碼為20。c)業務代碼采用2位數字碼,土地利用業務代碼為01。d)比例尺代碼采用1位字符碼,比例尺代碼表見表48。c)年代代碼采用4位數字碼。f)縣(市)級行政區劃代碼采用6位數字型代碼,由GB/T2260查取。g)鄉(鎮)級行政區劃代碼采用十進制3位數字碼。h)特征碼表示村的次序號,為十進制3位數字碼。i)命名實例。7數據交換內容與格式依據GB/T17798,國土調查數據交換內容與格式見附錄A。8元數據矢量數據元數據依據TD/T1016—2003。柵格數據元數據采用CH/T1007中的描述。(規范性附錄)國土調查數據交換格式A.1交換格式國土調查數據交換格式按GB/T17798的規定進行描述。A.2交換格式說明國土調查數據交換格式屬于GB/T17798的實例,按以下規定描述。A.2.1一般規定a)國土調查數據僅描述矢量數據,文件的后綴名為VCT,簡稱VCT文件。b)以縣級行政區為基本單位,一個縣級行政區的全部國土調查要素使用一個VCT文件進行描述。c)國土調查矢量數據中的拓撲數據和點、線、面要素的圖形表現數據暫不描述。d)未規定的格式內容,應使用字符值::=Unknown表示,如:<圖形表現編碼>、<要素類型編碼>、<層名>等。e)未對國土調查數據交換格式的規定做出說明的,應使用GB/T17798中的規定進行描述。國土調查數據交換格式文件頭的規定如下:a)DataMark:<數據標識>,缺省值::=LANDUSE-VCT。b)Version:<版本號>,缺省值::=3.0。c)CoordinateSystemType:<坐標系類型>,缺省值::=P。d)Dim:<坐標維數>,缺省值::=2。e)XAxisDirection:<X坐標軸方向>,缺省值::=E。f)YAxisDirection:<Y坐標軸方向>,缺省值::=N。g)XYUnit:<坐標單位>,缺省值::=M。h)ZUnit:<高程坐標單位>,缺省值::=M。i)Spheroid:<參考橢球>,缺省值::=CGCS2000,6378137.0,298.257222101。j)PrimeMeridian:<首子午線>,缺省值::=Greenwich。k)Projection:<投影類型>,缺省值::=高斯一克呂格投影。1)Parameters:<投影參數>,缺省值::=<原點經度>、<歸化比例因子>、<東偏>、<北偏>、<帶寬>、<帶號>。m)VerticalDatum:<高程基準>,缺省值::=1985國家高程基準。n)TemporalReferenceSystem:<時間參照系>,缺省值::=北京時間。o)ExtentMin:<VCT文件中平面投影最左邊X坐標>、<VCT文件中平面投影最下邊Y坐p)ExtentMax:<VCT文件中平面投影最右邊X坐標>、<VCT文件中平面投影最上邊Y坐q)MapScale:<比例尺分母>。r)Offset:<坐標偏移量>。t)Separator:<半角逗號>,缺省值::=,“,”表示半角逗號。A.2.3幾何數據國土調查數據中的幾何數據僅按點狀要素、線狀要素、面狀要素a)點狀要素中的<點的特征類型>::=1|2,“1”表示獨立點,“2”表示結點。b)線狀要素中的<線的特征類型>::=1,“1”表示直接坐標線,線對象作為構成面的引用線時,其要素類型編碼為1099000000,圖形表現編碼為Unknown。c)線的特征類型中<線段的類型>::=11,“11”表示折線。d)面狀要素中的<面的特征類型>::=100,“100”表示由間接坐標構成的面對象。e)間接坐標面中的<間接坐標面的構成類型>::=21,“21”表示引用線對象構成的面。A.2.4注記國土調查數據中注記中的<注記的特征類型>::=1,“1”表示單點注記。(資料性附錄)國土調查數據交換格式檢驗規則B.1矢量數據文件名測試用例標識:/base/file/vec測試目的:驗證矢量數據文件名是否符合要求。a)矢量數據文件名由21位字母數字型代碼組成,其中第1和第2位數字碼為20,第3和第4第6位至第9位為大于2017的年代時間值,第19位至第21位為十進制3位數字碼。b)擴展名為“.VCT”,則通過測試。B.2矢量數據B.2.1文件頭a)檢查數據文件中是否包含HeadBegin和HeadEnd數據段。b)檢查HeadBegin和HeadEnd數據段內容是否為空,若不為空,則通過測試。B.2.1.1格式標志測試目的:驗證文件頭中是否包含格式標志,且值為LANDUSE-VCT。a)檢查文件頭內容是否以DataMark標志開始。b)檢查DataMark標志是否為LANDUSE-VCT,若是,則通過測試。B.2.1.2格式版本測試目的:驗證文件頭中是否包含格式版本說明,且值為3.0。a)檢查文件頭內容是否包含Version信息。b)檢查Version信息是否為3.0,若是,則通過測試。B.2.1.3坐標系統測試目的:驗證文件頭中是否包含坐標系統說明。a)檢查文件頭內容是否包含可選的坐標系統信息。b)檢查坐標系統信息是否符合規范的要求,若是,則通過測試。B.2.1.4坐標維數測試目的:驗證文件頭中是否包含可選的坐標維數說明。a)檢查文件頭內容是否包含坐標維數信息。b)檢查坐標維數信息是否為2或3,若是,則通過測試。B.2.1.5數據范圍測試目的:驗證文件頭中是否包含可選的數據范圍說明。a)檢查文件頭內容是否包含數據范圍信息。b)檢查數據范圍信息是否正常,若是,則通過B.2.1.6數據比例尺測試目的:驗證文件頭中是否包含可選的數據比例尺說明。a)檢查文件頭內容是否包含數據比例尺信息。b)檢查數據比例尺信息是否符合規范要求,是否與文件名中對應的比例尺信息相符合,若是,則通過測試。B.2.1.7數據時間測試目的:驗證文件頭中是否包含數據時間說明。a)檢查文件頭內容是否包含可選的數據時間信息。b)檢查數據時間格式是否符合規范要求,數據時間是否小于當前系統時間,若是,則通過測試。B.2.2要素類型測試目的:驗證文件中是否包含要素類型。a)檢查文件中是否包含FeatureCodeBegin和FeatureCodeEnd數據段。b)檢查FeatureCodeBegin和FeatureCodeEnd數據段內容是否不為空,若是,則通過測試。B.2.2.1要素類型編碼測試目的:驗證要素類型編碼是否規范。a)檢查要素類型編碼是否符合國土調查數據庫的要素分類與編碼規則,要素類型編碼是否為十位數字碼。b)檢查要素類型編碼是否唯一。c)檢查是否包含國土調查數據庫中規定的要素類型,如必要的行政區、地類圖斑等要素類型,B.2.2.2要素類型名稱測試目的:驗證要素類型名稱是否規范。a)檢查要素類型名稱是否符合國土調查數據庫中規定的要素名稱。b)檢查要素類型名稱是否與要素類型編碼一致,若是,則通過測試。B.2.2.3要素圖形類型測試目的:驗證要素圖形類型是否正確。a)檢查要素圖形類型是否為Point、Line、Polygon及Annotation。b)檢查要素圖形類型是否與國土調查數據庫中規定的一致,若是,則通過測試。B.2.2.4要素屬性表名測試目的:驗證要素屬性表名是否規范。a)檢查要素屬性表名是否與國土調查數據庫中規定的一致。b)檢查要素屬性表名是否與要素類型名稱、要素類型編碼對應。c)檢查屬性表名是否在屬性數據結構數據段中有對應的定義,若是,則通過測試。B.2.3要素屬性結構及屬性表定義B.2.3.1重要屬性結構測試用例標識:/content/vec測試目的:驗證要素屬性數據結構是否規范。a)檢查文件中是否包含TableStructureBegin和TableStructureEnd數據段。b)檢查TableStructureBec)檢查每個屬性表定義是否以0為結束標志。B.2.3.2屬性表定義測試用例標識:/content/vect測試目的:驗證要素屬性表定義是否規范。對于每個屬性表定義執行如下測試:a)檢查屬性表名是否唯一。b)檢查屬性表名是否與國土調查數據庫中規定的一致。c)檢查屬性表定義是否與國土調查數據庫中規定的一致。對于屬性表中的每一個字段執行如下測試:字段名、字段類型、字段長度、小數位數是否與國土調查數據庫中規定的一致,若是,則通過B.2.4圖形數據測試用例標識:/content/vector/features/geometry。測試目的:驗證文件中是否包含圖形數據。測試方法:a)檢查文件中是否包含PointBegin和PointEnd點對象數據段,LineBegin和LineEnd線對象數據段,PolygonBegin和PolygonEnd面對象數據段。b)檢查圖形數據段是否不為空。c)檢查每個空間對象是否以0分隔,若是,則通過測試。測試類型:基本測試。B.2.4.1空間對象要素測試用例標識:/content/vector/features/feature。測試目的:驗證空間對象要素是否規范。測試方法:a)檢查文件中對象標識碼是否為唯一的整數。b)檢查要素類型編碼是否在要素類型參數數據段中有對應的定義。c)檢查圖形樣式編碼是否為Unknown,若不是,檢查圖形表現數據段是否有對應的定義。d)檢查坐標的范圍是否與文件頭中聲明的一致,若是,則通過測試。測試類型:基本測試。B.2.4.2點狀圖形數據測試用例標識:/content/vector/features/geometry/point。測試目的:驗證點狀圖形數據是否規范。測試方法:a)檢查點對象標識碼的唯一性;檢查有屬性的點對象是否有對應的屬性記錄。b)檢查點的特征類型是否為1、2。c)檢查坐標點的個數是否等于1。d)檢查坐標維數是否與文件頭中聲明的一致。e)檢查坐標的范圍是否與文件頭中聲明的一致,若是,則通過測試。測試類型:基本測試。B.2.4.3線狀圖形數據測試用例標識:/content/vector/features/geometry/line。測試目的:驗證線狀圖形數據是否規范。測試方法:對于每一個線狀圖形數據執行如下測試:a)檢查線對象標識碼的唯一性;檢查有屬性的線對象是否有對應的屬性記錄。b)檢查線的特征類型是否為1。c)檢查線段條數是否大于等于1。d)檢查一個線對象是否引用多條不相連接的線段,若是,則不通過測試。對于每個線段執行如下測試:a)檢查線段的類型是否為11。b)檢查線段的點數是否大于等于2。c)檢查坐標維數是否與文件頭中聲明的一致。d)檢查坐標的范圍是否與文件頭中聲明的一致。e)線段內容的數量與線段條數記錄是否一致,若是,則通過測試。測試類型:基本測試。B.2.4.4面狀圖形數據測試用例標識:/content/vector/features/geometry/polygon。測試目的:驗證面狀圖形數據是否規范。測試方法:對于每一個面狀圖形數據執行如下測試:a)檢查面對象標識碼的唯一性。b)檢查有屬性的面對象是否有對應的屬性記錄。c)檢查面的特征類型是否為100。d)檢查標識點坐標維數是否與文件頭中聲明的一致。e)檢查標識點坐標的范圍是否與文件頭中聲明的致。f)檢查標識點坐標是否合理。g)檢查面對象應是封閉的。對于每個間接坐標面執行如下測試:a)檢查間接坐標面的構成類型是否為21。b)檢查構面的對象個數是否大于等于1。c)檢查引用的對象標識碼個數是否等于構面的對象個數。d)檢查對象標識碼是否以半角逗號(,)分開。e)檢查每行的對象標識碼個數是否小于或等于8。f)檢查面是否封閉。g)檢查是否可以找到引用的線對象定義,若是,則通過測試。測試類型:基本測試。重要性:非常高。B.2.5注記數據測試用例標識:/content/vector/features/annotation。測試目的:驗證文件中是否包含注記數據段。測試方法:a)檢查文件中是否包含AnnotationBegin和AnnotationEnd注記數據段。b)檢查注記數據段是否不為空。c)檢查每個注記對象是否以0分隔,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糧食代理合同范本
- 個人自建包工合同范本
- 學校證訂書合同范本
- 個人藏品交易合同范本
- 臨時設施 勞務合同范本
- 房屋工程終止合同范本
- 海邊出售地皮合同范本
- 個人定車合同范本
- 2025工程合同范本簡化、實際案例解析
- 2025商業辦公樓租賃合同模板
- GB/T 14229-1993齒輪接觸疲勞強度試驗方法
- 乳膏劑制備課件
- 小學英語一般現在時-(演示)課件
- 腎綜合征出血熱-課件
- 《最后一次講演》-【精品課件】
- 高一物理 必修二《機車的兩種啟動方式》教學設計
- 2022年陜西省普通高校職業教育單獨招生統一考試模擬題
- 靜脈藥物調配中心PIVAS靜脈用藥配置中心靜脈藥物配置中心靜配中心調配工作簡介培訓教學課件
- 常壓熱水鍋爐產品質量證明書
- 出廠檢驗報告范本(共3頁)
- 第三節 意大利現代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