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民族關系與國家關系一、選擇題1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以來,自治區生產總值由1958年的3.29億元提高到2012年的2327億元;地方財政收入從1958年的0.37億元提高到2012年的264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9831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180元,分別是1958年的90倍和60倍。這反映出()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得到持續貫徹B.國家給予自治區經濟發展大力支援C.自治區人民享有高度自治的權利D.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促進了自治區經濟發展2.毛澤東一再表明,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政策的基本目標之一,在于摧毀自近代以來將中國置于屈辱地位的“舊世界”。為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的外交方針是()A.“兩個拳頭打人”B.“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C.“一邊倒”D.和平共處五項原則3.中華民族歷來崇尚“和為貴”“和而不同”“協和萬邦”“兼愛”“非攻”等理念。下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外交原則、方針及政策中最能體現該理念的是()A.“一邊倒”方針 B.“另起爐灶”方針 C.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D.不結盟政策4.下圖反映了1961—1971年聯合國大會上關于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切合法權利的投票情況。總體來看,這種變化反映出()A.中國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就B.國際社會需要中國發揮作用C.第三世界國家主導了聯合國D.中美之間的關系實現正常化5.1954年,中國倡導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國際關系準則;1964年,中國與法國建交,實現了中國同西方大國關系的突破;進入21世紀,中國發起成立上海合作組織、博鰲亞洲論壇,推動二十國集團成為國際經濟治理主要平臺。這說明()A.中國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B.綜合國力決定外交話語權C.中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D.和平外交符合各國共同利益6.《三國志》卷三十《魏書》記載:“魏興,西域雖不能盡至,其大國龜茲、于闐、康居、烏孫、疏勒、月氏、鄯善、車師之屬,無歲不奉朝貢,略如漢氏故事。”據此可知()A.政權分立阻礙了對外貿易的發展B.曹魏政權中斷了與西域的聯系C.西域與中原的交往較為頻繁D.西域是東西方交往的橋梁7.宋朝詩人劉迎在詩中寫道:“迄今井邑猶荒涼,居民生資惟榷場。馬軍步軍自來往,南客北客相經商。”這反映的主要現象是()A.宋朝與少數民族政權之間的戰爭激烈B.宋朝海外貿易發達C.宋朝與少數民族政權之間的邊界貿易頻繁D.商業稅收成為宋朝國庫財富的重要來源8.西羅馬帝國崩潰以后,羅馬法陷于沉寂,教會逐漸形成了一套政治法律制度。但到了12世紀,羅馬法在西歐掀起了一股復興的浪潮,宣揚“國王的愛好具有法律的力量”“國王不受法律約束”。這在當時()A.推動了文藝復興運動迅速興起B.有利于民族國家的逐步形成C.改變了教權高于王權的局面D.適應了反君主專制斗爭的需要9.荷蘭人格勞秀斯(1583—1645年)認為國家主權對內是至高無上的統治權,對外是不受任何權力限制的獨立權,奠定了國家主權內外統一的法理基礎。格勞秀斯提出這一法理的主要意圖是()A.運用社會達爾文主義推動海外擴張B.緩和大國沖突,和平解決國際爭端C.適應反國家分裂和殖民擴張的需求D.鼓吹戰爭有理,推行狹隘民族主義10.唐朝的民族政策,除了朝貢、和親外,在邊疆地區還設立羈縻州、大都護府、都督府,任用當地部族領袖為都督府都督、羈縻州刺史。唐朝的羈縻政策()A.有利于邊疆地區的穩定和發展B.導致藩鎮割據局面出現C.沖擊了中央集權制度D.固化了對不同民族差別對待的政策二、非選擇題1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國際法的起源可追溯到16、17世紀,和民族國家的興起同時產生。1648年締結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確立了主權國家在國際法中的核心地位。在殖民擴張過程中,國際法中所包括的思想和價值被歐洲列強帶到世界的其他地方。但中國等亞非國家非但沒有成為國際法體系中的一員,反而隨著主權被侵犯不斷淪為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以《聯合國憲章》為核心的一整套國際規則體系,才逐漸成為整個國際社會的行為規則,構成了當代國際法。國際組織的大量出現,使國際法中出現了全新的關于國際組織和機構的法律體系。廣大發展中國家要求修改調整外國投資、開發和其他部分的國際法內容,國際法出現了一個新興的分支——國際經濟法。同時,國際法還產生了許多新的分支學科,比如外層空間法、環境保護法等。——摘編自周忠海《國際法史與國際法的發展》材料二中國堅定捍衛以《聯合國憲章》為核心的國際法基本原則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中國以建設性姿態參與國際規則制定,已參加了幾乎所有普遍性政府間國際組織,締結了500多項國際公約和2萬多項雙邊條約,成為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國際法治的堅定維護者和建設者。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契合當代國際法發展大勢,為國際法指明了以人類為中心、以人類社會整體利益和共同的前途命運為依歸的新的價值目標。——摘編自徐宏《人類命運共同體與國際法》(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當代國際法發展的新特點,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因素。(8分)(2)根據材料一、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近現代中國在國際法體系中地位的變化,說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對推動國際法發展的積極意義。(8分)民族關系與國家關系一、選擇題1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以來,自治區生產總值由1958年的3.29億元提高到2012年的2327億元;地方財政收入從1958年的0.37億元提高到2012年的264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9831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180元,分別是1958年的90倍和60倍。這反映出()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得到持續貫徹B.國家給予自治區經濟發展大力支援C.自治區人民享有高度自治的權利D.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促進了自治區經濟發展答案:D解析:題干材料體現的是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以來經濟的大幅度發展,這主要得益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實行,故D項符合題意;題干材料沒有體現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得到持續貫徹,故排除A項;題干材料沒有體現國家的大力支援,故排除B項;C項說法錯誤,故排除。2.毛澤東一再表明,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政策的基本目標之一,在于摧毀自近代以來將中國置于屈辱地位的“舊世界”。為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的外交方針是()A.“兩個拳頭打人”B.“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C.“一邊倒”D.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摧毀自近代以來將中國置于屈辱地位的‘舊世界’”指的是肅清帝國主義在中國的勢力和影響,取消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即“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故B項正確。3.中華民族歷來崇尚“和為貴”“和而不同”“協和萬邦”“兼愛”“非攻”等理念。下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外交原則、方針及政策中最能體現該理念的是()A.“一邊倒”方針 B.“另起爐灶”方針 C.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D.不結盟政策答案:C解析:“一邊倒”強調的是站在社會主義和世界和平民主陣營一邊,與“和而不同”不符,故A項錯誤;“另起爐灶”是指不承認國民黨政府同各國建立的外交關系,要在新的基礎上經過談判同外國建立新的外交關系,與題干材料主旨不符,故B項錯誤;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超越了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逐漸發展成世界各國外交關系的準則,是“和而不同”“協和萬邦”等理念的最佳體現,故C項正確;不結盟政策與“和而不同”“協和萬邦”無必然關聯,故D項錯誤。4.下圖反映了1961—1971年聯合國大會上關于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切合法權利的投票情況。總體來看,這種變化反映出()A.中國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就B.國際社會需要中國發揮作用C.第三世界國家主導了聯合國D.中美之間的關系實現正常化答案:B解析:根據題干材料時間“1961—1971年”并結合當時中國的外交狀況,可知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的國家數量逐漸上升,這表明國際社會需要中國發揮作用,故B項正確;1978年中國開始改革開放,故排除A項;C項說法不符合史實,故排除;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是在1972年,故排除D項。5.1954年,中國倡導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國際關系準則;1964年,中國與法國建交,實現了中國同西方大國關系的突破;進入21世紀,中國發起成立上海合作組織、博鰲亞洲論壇,推動二十國集團成為國際經濟治理主要平臺。這說明()A.中國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B.綜合國力決定外交話語權C.中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D.和平外交符合各國共同利益答案:C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54年,為打破西方的封鎖,與周邊國家建立友好關系,中國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美蘇爭霸的背景下,中國與法國建交,實現了中國同西方大國關系的突破;21世紀中國發起國際論壇、成立區域合作組織,積極發展多邊外交,這說明中國始終堅持走自己的外交道路,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故C項符合題意;題干材料沒有體現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故排除A項;題干材料沒有體現“綜合國力決定外交話語權”,故排除B項;“和平外交符合各國共同利益”與題干材料無關,故排除D項。6.《三國志》卷三十《魏書》記載:“魏興,西域雖不能盡至,其大國龜茲、于闐、康居、烏孫、疏勒、月氏、鄯善、車師之屬,無歲不奉朝貢,略如漢氏故事。”據此可知()A.政權分立阻礙了對外貿易的發展B.曹魏政權中斷了與西域的聯系C.西域與中原的交往較為頻繁D.西域是東西方交往的橋梁答案:C解析:根據題干材料“西域雖不能盡至”“無歲不奉朝貢”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西域與中原的交往比較頻繁,故選C項。7.宋朝詩人劉迎在詩中寫道:“迄今井邑猶荒涼,居民生資惟榷場。馬軍步軍自來往,南客北客相經商。”這反映的主要現象是()A.宋朝與少數民族政權之間的戰爭激烈B.宋朝海外貿易發達C.宋朝與少數民族政權之間的邊界貿易頻繁D.商業稅收成為宋朝國庫財富的重要來源答案:C解析:宋與遼、宋與西夏的邊界開設貿易場所,稱為“榷場”。根據題干材料“居民生資惟榷場”“南客北客相經商”,可知反映的主要現象是宋朝與少數民族政權之間的邊界貿易頻繁,故選C項。8.西羅馬帝國崩潰以后,羅馬法陷于沉寂,教會逐漸形成了一套政治法律制度。但到了12世紀,羅馬法在西歐掀起了一股復興的浪潮,宣揚“國王的愛好具有法律的力量”“國王不受法律約束”。這在當時()A.推動了文藝復興運動迅速興起B.有利于民族國家的逐步形成C.改變了教權高于王權的局面D.適應了反君主專制斗爭的需要答案:B解析:“國王的愛好具有法律的力量”“國王不受法律約束”的主張出現在12世紀,當時的歐洲天主教會仍占統治地位,這些主張是對教皇權威的一種挑戰,因此有利于民族國家的逐步形成,故選B項;文藝復興運動興起的時間是14世紀,故A項錯誤;C項不符合題干材料,故排除;題干材料主張加強君主專制,故排除D項。9.荷蘭人格勞秀斯(1583—1645年)認為國家主權對內是至高無上的統治權,對外是不受任何權力限制的獨立權,奠定了國家主權內外統一的法理基礎。格勞秀斯提出這一法理的主要意圖是()A.運用社會達爾文主義推動海外擴張B.緩和大國沖突,和平解決國際爭端C.適應反國家分裂和殖民擴張的需求D.鼓吹戰爭有理,推行狹隘民族主義答案:C解析:根據題干材料,可知格勞秀斯對國家主權的認識,一是對內強調至高無上的統治權,實際上是反對國家分裂,二是對外強調不受任何權力限制的獨立權,實際上適應了歐洲殖民者進行海外擴張的需求,故C項正確;16—17世紀還未出現社會達爾文主義,故A項錯誤;題干材料未涉及和平解決國際爭端,故B項錯誤;根據題干材料可知格勞秀斯從對內、對外兩個角度闡述了國家主權的內涵,并不是僅從對外戰爭的角度,故D項錯誤。10.唐朝的民族政策,除了朝貢、和親外,在邊疆地區還設立羈縻州、大都護府、都督府,任用當地部族領袖為都督府都督、羈縻州刺史。唐朝的羈縻政策()A.有利于邊疆地區的穩定和發展B.導致藩鎮割據局面出現C.沖擊了中央集權制度D.固化了對不同民族差別對待的政策答案:A解析:羈縻政策尊重少數民族的習俗等,有利于中央政府對邊疆地區的管轄,推動了邊疆地區的穩定和發展,故A項正確;B項與史實不符,故排除;這一政策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故C項錯誤;這一政策體現了唐朝開明的民族政策,并非強調差別對待,故D項錯誤。二、非選擇題1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國際法的起源可追溯到16、17世紀,和民族國家的興起同時產生。1648年締結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確立了主權國家在國際法中的核心地位。在殖民擴張過程中,國際法中所包括的思想和價值被歐洲列強帶到世界的其他地方。但中國等亞非國家非但沒有成為國際法體系中的一員,反而隨著主權被侵犯不斷淪為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以《聯合國憲章》為核心的一整套國際規則體系,才逐漸成為整個國際社會的行為規則,構成了當代國際法。國際組織的大量出現,使國際法中出現了全新的關于國際組織和機構的法律體系。廣大發展中國家要求修改調整外國投資、開發和其他部分的國際法內容,國際法出現了一個新興的分支——國際經濟法。同時,國際法還產生了許多新的分支學科,比如外層空間法、環境保護法等。——摘編自周忠海《國際法史與國際法的發展》材料二中國堅定捍衛以《聯合國憲章》為核心的國際法基本原則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中國以建設性姿態參與國際規則制定,已參加了幾乎所有普遍性政府間國際組織,締結了500多項國際公約和2萬多項雙邊條約,成為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國際法治的堅定維護者和建設者。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契合當代國際法發展大勢,為國際法指明了以人類為中心、以人類社會整體利益和共同的前途命運為依歸的新的價值目標。——摘編自徐宏《人類命運共同體與國際法》(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當代國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筆記本生產合同履約金協議
- 鐵路旅客運輸服務鐵路客運安全車站規范課件
- 鐵路旅客運輸服務鐵路客運服務概述課件
- 手持物品鐵路運輸服務禮儀課件
- 鐵路旅客運輸服務鐵路旅客運輸服務質量規范89課件
- 鐵道機車專業教學鄭州鐵路單紹平84課件
- 監理輔助設施施工方案
- 山東pc板溫室施工方案
- 鐵道概論授課石德勇課件
- 中醫經絡養生知識課件
- 2025廣東省能源集團西北(甘肅)有限公司招聘18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面粉代理合同協議
- 2024年5月26日河南省事業單位聯考《職業能力測試》真題及答案
- 基金從業人員資格歷年真題答案2024
- 尋甸城鄉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筆試信息
- 2025年江蘇揚州水利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健康管理考試題庫及答案
- 【MOOC】隧道工程-中南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鐵路基礎知識考試題庫500題(單選、多選、判斷)
- 銀行保險客戶KYC基礎信息表
- 復變函數與積分變換第四章級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