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無錫市青陽片重點名校2024年中考聯考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江蘇省無錫市青陽片重點名校2024年中考聯考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江蘇省無錫市青陽片重點名校2024年中考聯考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江蘇省無錫市青陽片重點名校2024年中考聯考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江蘇省無錫市青陽片重點名校2024年中考聯考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無錫市青陽片重點名校2024年中考聯考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某班同學擬舉辦辛亥革命105周年系列紀念活動,活動的主題分別確立為“構想共和”“浴血共和”“締造共和”“維護共和”。以“浴血共和”為主題的紀念活動最應該選擇在A.南京B.武昌C.廣州D.東京2.陳旭麓《近代中國的新陳代謝》:"1865年,李鴻章在上海成立江南制造總局,成為當時最大的軍工廠。此外,各省先后辦過20個機器局,都是兵工廠。其間不僅搬入了外國的槍炮、彈丸、雷管,而旦外國的機器也由此而傳入中國。這些企業由國庫支付開銷,以調撥分配產品,內無利潤積累,外無市場聯系。"對上述材料理解正確的是()A.興辦這些企業體現了洋務派"求富"的要求B.興辦這些企業使李鴻章等官僚大發橫財C.洋務派興辦了近代第一批民族資本主義企業D.這些企業的經營方式導致經濟效益低下3.莊園是中世紀西歐社會經濟的一個顯著特色。下列關于中世紀西歐莊園生活農民生活的描述,不準確的是A.從9世紀開始,莊園作為一種新的農業經濟組織形式流行開來B.莊園內的“直領地”由領主耕種,“份地”由佃戶耕種C.領主不能隨意沒收佃戶中的自由農民的上地D.莊園法庭沒有專門的工作人員,沒有固定開庭地點4.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后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后一個士大夫”。他的代表作有膾炙人口的《受戒》和《大淖記事》等,請問這位作家是A.阮元 B.鄭板橋 C.魯迅 D.汪曾祺5.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化,已經發展成為國際化經濟中心和金融中心的是A.海南經濟特區 B.上海浦東開發區C.環渤海地區 D.長江三角洲地區6.下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蘇聯的一幅漫畫——《窒息的英、法、意市場》,它諷刺的是A.杜魯門主義B.馬歇爾計劃C.北約建立D.蘇聯模式7.如圖是1950年由方成、鐘靈合作完成的時政漫畫《不得不理》。該漫畫說明A.中國出兵朝鮮是興正義之師B.中朝攜手是抗美援朝勝利的原因C.抗美援朝戰爭沉重打擊了美國的囂張氣焰D.出兵朝鮮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威望8.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當時社會的一些特點。小明在學習“假道伐虢”“杞人憂天”等春秋戰國時期的成語時發現了“虢”“杞”這樣的國名,這些名稱與以下哪個制度有關()A.禪讓制 B.分封制 C.郡縣制 D.行省制9.“兩極格局具有相對的穩定性,但是它又因國際力量對比的不斷變化而受到撼動,并且已受到逐步壯大起來的其他中心力量的挑戰。”以下不屬于“撼動”和“挑戰”的是A.改革開放后的中國B.歐共體成立C.世界貿易組織成立D.日本的崛起10.武漢市的"首義路”“首義廣場”“首義公園”等地名會讓我們聯想到()A.辛亥革命 B.戊戌變法 C.五四運動 D.秋收起義11.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的全球肆虐再次讓全球聯合起來。下面的圖片也反映全球的聯合,它們反映的是A.第一國際 B.國際聯盟 C.歐盟 D.全球化12.下面是某同學學完世界古代史之后制作的有關歐洲國家演變的思維導圖,下列選項中序號對應的國家或王朝正確的是A.①拜占庭帝國②查理曼帝國③德意志B.①拜占庭帝國②波斯帝國③英格蘭C.①亞歷山大帝國②阿拉伯帝國③荷蘭D.①阿拉伯帝國②德意志帝國③俄羅斯帝國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某校八年三班準備舉行一次主題為“新中國外交成就”的小論壇。如果你該班的一員,你可以通過哪些途徑獲取相關的材料?請你幫助小紅同學完成新中國外交成就的知識卡片14.14—18世紀的歐洲大陸先后掀起了兩次思想解放運動,這兩次思想解放運動分別是什么?它們在歷史發展的進程中分別起到了什么作用?在思想核心和表現形式方面后者比前者有什么進步和發展?15.歷史上有許多杰出人物,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文藝復興的先驅是誰?孟德斯鳩是博學的蒙學者,他提出分權制衡的政治模式,他的這一思想在18世紀美國的哪一法律文獻中得到體現?與馬克思共同創立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人是誰?提出了進化論的觀點的人是誰?請寫出把法國大革命推向高潮的人物一位。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的領導人是誰?我們應該學習以上人物的哪些優秀品質?

參考答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B【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浴血共和”指的是武昌起義,故B正確。“締造共和”指的是中華民國的建立,地點在南京,故排除A項。“維護共和”指的是二次革命和護國戰爭,地點較廣,如江西云南廣州等。故排除C項。“構想共和”指的是同盟會的創立,地點應該是在東京,故排除D項。故選B。2、D【解析】

洋務運動是19世紀60~90年代洋務派所進行的一場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以維護封建統治的“自強”、“求富”運動。洋務運動進行30多年雖然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洋務運動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洋務運動中創辦了很多企業,但是這些企業的經營方式導致經濟效益低下,最終失敗。題干現象表明著這一點,所以答案選D。3、B【解析】

依據關鍵信息“不準確”,結合課本所學,莊園的土地分為兩部分:一部分自己保留,直接經營,成為“直領地”,通過占莊園全部可耕地的1/3到1/2,收入全部歸領土所有;剩下的耕地是佃戶的“份地”,是佃戶生活的來源。佃戶取得份地的條件是義務耕地領主的“直領地”。B項符合題意;從9世紀開始,一種新的農業經濟組織形式流行開來,這就是莊園。A項不合題意;自由農民是獨立的小生產者,擁有自己的生產工具和財產,有份地保有權,主不能隨意沒收佃戶中的自由農民的上地。C項不合題意;莊園法庭沒有專門的工作人員,一般是每隔一段時間為解決一批問題而開庭一次。法庭開庭地點也不固定。D項不合題意。由此可知ACD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B。4、D【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蘇省高郵市,中國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后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后一個士大夫。《受戒》和《大淖記事》是他的代表作。故D符合題意;阮元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經史、數學、天算、輿地、編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著非常高的造詣,被尊為三朝閣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故A不符合題意;鄭板橋是清朝著名的畫家,故B不符合題意;《受戒》和《大淖記事》不是魯迅的代表作,故C不符合題意。故選D。5、B【解析】

聯系已學知識可知,1990年中央作出開發、開放上海浦東的決定,成為中國進一步對外開放的標志,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化,上海浦東開發區已經發展成為國際化經濟中心和金融中心,故選B。6、B【解析】

依據題干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蘇聯的一幅漫畫——《窒息的英、法、意市場》,結合所學知識,冷戰時期美國在經濟上推行援助西歐的“馬歇爾計劃”(1947年提出,也叫“歐洲復興計劃”)其目的是幫助西歐各國迅速恢復經濟,防止革命的爆發;通過美國的援助,打開西歐的門戶,控制西歐。B選項符合題意;1947年3月“杜魯門主義”的出臺標志美蘇戰時同盟關系正式破裂、美蘇之間冷戰開始(杜魯門提出的“遏制共產主義”、干涉別國內政、加緊控制其他國家的綱領和政策被稱為“杜魯門主義”)。A選項不符合題意;1949年5月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性質是軍事組織同盟)。C選項不符合題意;1936年,蘇聯憲法頒布,標志著蘇聯模式的形成。D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7、A【解析】

根據漫畫《不得不理》中“朝鮮,中國”,可知與抗美援朝戰爭相關;漫畫中代表美國的人物一只腳伸到了中國國界,說明抗美援朝是為了保家衛國,BCD三項從漫畫中不能看出來,不符合題意;故選A。8、B【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虞國和杞國都是西周初年分封的諸侯國。西周建立后,為了鞏固統治,周天子實行分封制。即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和奴隸分封給親屬和功臣等,封他們為諸侯,建立諸侯國。諸侯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定期朝覲天子,平時鎮守疆土,戰時帶兵隨從周天子作戰。故“虢”“杞”與分封制有關。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9、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日本、中國和第三世界國家力量的崛起,歐共體的成立。都對美蘇兩國的世界霸權提出了挑戰,ABD不符合題意。而C項不屬于撼動兩極格局的因素,世界貿易組織成立于1995年;而蘇聯于1991年解體,標志著兩極格局的瓦解。所以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10、A【解析】

根據題干中“武漢市的‘首義路’‘首義廣場’”結合所學可知,1911年10月10夜,武昌新軍中的革命黨人打響了起義的第一槍,經過一夜激戰,占領了武昌城,史稱“武昌首義”,所以,這些名字是為了紀念辛亥革命,A符合題意;戊戌變法沒有題干中城市、地名無關,排除B;五四運動早期斗爭的中心在北京,后期中心轉移到上海,與題干中的地名無關,排除C;秋收起義是1927年,毛澤東在湖南領導工農革命軍發動秋收起義,與題干中的地點無關,排除D。故選A。11、D【解析】

WTO即世界貿易組織是促進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國際性經濟組織,G20集團的成立為國際社會齊心協力應對經濟危機,推動全球治理機制改革帶來了新動力和新契機。因此D正確。ABC與題意無關,ABC錯誤。綜上故選D。12、A【解析】

根據題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成東西兩個帝國。東羅馬定都君士坦丁堡(舊名拜占庭),故稱“拜占庭帝國”,故①為拜占庭帝國。843年,根據《凡爾登和約》,查理曼帝國分裂為三部分:萊茵河以東地區稱東法蘭克王國;斯海爾德河、默茲河以西地區稱西法蘭克王國;中法蘭克王國北起北海,循萊茵河而南,包括羅訥河,直到中部意大利,仍承襲羅馬皇帝稱號。大體奠定了德意志第一帝國、法蘭西王國、意大利王國三國的雛形。故②為查理曼帝國,③為德意志,選項A符合題意;選項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1)從書畫、報刊、雜志上獲得有關資料;從廣播電視里獲得有關信息;從電腦網絡上查找有關資料,通過人物言談等社會調查搜集有關材料(寫出其中兩項)(2)50年代成就:1953年月12月、我國政府在同印度政府代表的談判中,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55年,在萬隆會議上,周恩來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70年代成就:1971年10月,26屆聯合國代表大會上,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答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簽署《中美聯合公報》也可)。【解析】

(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獲取相關的材料的途徑有:從書畫、報刊、雜志上獲得有關資料;從廣播電視里獲得有關信息;從電腦網絡上查找有關資料,通過人物言談等社會調查搜集有關材料等。(2)據所學可以知道,50年代的外交成就有,1953年12月,我國政府在同印度政府代表談判中,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55年4月,周恩來總理率代表團參加了在印度尼西亞萬隆舉行的亞非國家會議,周恩來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推動會議取得圓滿成功。20世紀70年代的外交成就有,1971年第26屆聯合國大會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恢復中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雙方簽署了《中美聯合公報》,標志著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中日關系正常化。14、(1)文藝復興運動,思想啟蒙運動(2)文藝復興運動使人們開始認識到,必須打破中世紀以來的統治和教會神學對人們思想的束縛,強調和發揮人在這個世界上的作用,文藝復興是資產階級叩響近代社會大門的思想解放運動。啟蒙運動.是一場弘揚理性,全面清算封建意識形態,把人們的思想從宗教神學和封建專制的禁錮中解放出來的思想解放運動。它不僅為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提供了銳利的思想武器,而且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立提供了理論前提。(3)文藝復興運動的思想核心是宣揚“人文主義”表現形式:通過繪畫、文學作品和各種著作,體現當時人們對人性回歸的渴望。思想啟蒙運動以理性主義為核心。表現形式:通過著書立說把批判的鋒芒直指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主張全面清算封建意識形態。【解析】

(1)結合所學知識,14世紀中葉在歐洲工商業發達的城市開始興起一種人文主義思潮,掀起了一場文藝復興運動,這是一場反對“神權至上”和提倡人文主義的新文化運動,促進了人們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延續了近300年之久。18世紀開始,又興起了一場以法國為中心,波及歐洲其他國家的反對就制度的思想文化運動,被稱為“啟蒙運動”,啟蒙運動是一場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因此,這兩次思想解放運動分別是文藝復興運動和思想啟蒙運動。(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兩場思想解放運動都推動了歷史的發展。文藝復興運動使人們開始認識到,必須打破中世紀以來的統治和教會神學對人們思想的束縛,強調和發揮人在這個世界上的作用,文藝復興是資產階級叩響近代社會大門的思想解放運動。啟蒙運動.是一場弘揚理性,全面清算封建意識形態,把人們的思想從宗教神學和封建專制的禁錮中解放出來的思想解放運動;它不僅為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提供了銳利的思想武器,而且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立提供了理論前提。(3)結合所學可知,兩次思想解放運動中文藝復興運動的思想核心是宣揚“人文主義”,表現形式為通過繪畫、文學作品和各種著作,體現當時人們對人性回歸的渴望。思想啟蒙運動以理性主義為核心,主要是通過著書立說把批判的鋒芒直指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主張全面清算封建意識形態。15、(1)但丁。(2)1787年美國憲法。(3)恩格斯。(4)達爾文。(5)羅伯斯庇爾。(6)列寧。(7)勇于探索創新、善于學習思考、不畏艱難險阻,敢于斗爭等。【解析】

(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4世紀開始于意大利的文藝復興以人文主義為其核心。意大利詩人但丁是文藝復興的先驅,他的長詩《神曲》,提倡人性,率先對天主教會進行批判。但丁是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孟德斯鳩是博學的蒙學者,他提出分權制衡的政治模式,他的這一思想在18世紀美國的1787年美國憲法中得到體現。《1787年憲法》是美國1787年制定并于1789年批準生效的美利堅合眾國聯邦憲法,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成文憲法。它奠定了美國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礎,制定后多年來附有27條修正案,迄今繼續生效。1787年憲法強調加強國家權利,又在權利結構中突出“分權與制衡”的原則,以避免權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