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浙江省金華市蘭溪市實驗中學中考歷史全真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4屆浙江省金華市蘭溪市實驗中學中考歷史全真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4屆浙江省金華市蘭溪市實驗中學中考歷史全真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4屆浙江省金華市蘭溪市實驗中學中考歷史全真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4屆浙江省金華市蘭溪市實驗中學中考歷史全真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浙江省金華市蘭溪市實驗中學中考歷史全真模擬試題考生請注意:1.答題前請將考場、試室號、座位號、考生號、姓名寫在試卷密封線內,不得在試卷上作任何標記。2.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需將答案寫在試卷指定的括號內,第二部分非選擇題答案寫在試卷題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標志美國與蘇聯戰時同盟關系正式破裂,美蘇之間冷戰開始的事件是()A.杜魯門主義 B.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建立C.馬歇爾計劃 D.華沙條約組織的建立2.世界貿易組織自成立后的十年間,貿易總額增加了3倍,成員國生活水平有了明顯提高。這表述的是該組織的A.成立背景B.建立過程C.活動方式D.積極作用3.他是個文采遜于武功的馬上皇帝,一個出身于普通農家的青年,靠著三千子弟起家,一路拼殺,滅秦敗項,終于一統天下,開創了傳承二百余年的王朝基業。他開創的這個王朝是A.秦朝B.西漢C.東漢D.明朝4.哥特式建筑起源于法國,13﹣15世紀流行于歐洲,最明顯的是高聳入云的尖頂,最典型的是巴黎圣母院(如圖一)。15﹣19世紀,這種建筑風格發生了變化,在造型上排斥象征神權至上的尖頂,提倡復興古羅馬時期的古典柱式比例,半圓形拱券,以穹隆為中心的建筑形體等,如維琴察圓廳別墅(如圖二)。這種建筑風格的變化表明()A.人們徹底摒棄了宗教神學 B.市民階層追求世俗化的生活體驗C.羅馬古典文明的真正回歸 D.美學發展改變了設計理念5.日本歷史上有兩次變革,一次是“漢化”;另一次是“歐化”。其中“漢化”是()A.大化改新 B.明治維新 C.新經濟政策 D.羅斯福新政6.“共產黨是工人階級的政黨,它的產生需要具備一定的歷史條件。在中國,五四運動以后,這些條件逐步具備了。”據此得出,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條件是A.共產國際的援助B.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C.馬克思主義中國化D.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7.1927年,毛澤東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指出:“很短的時間內,將有幾萬萬農民從中國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來,其勢如暴風驟雨,迅猛異常,無論什么大的力量都將壓抑不住。他們將沖決一切束縛他們的羅網,朝著解放的路上迅跑。”這段話旨在強調A.農民已成為中國革命的主力B.中國農村所蘊藏的革命力量C.聯合各個革命階級的重要性D.對中國革命對象的正確認識8.恩格斯說:“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20世紀三四十年代日本侵華戰爭時期中國取得“歷史的進步”是A.中華民族由衰敗到振興,國際地位提高B.中國國民黨“圍剿”共產黨的計劃破產C.中國歷史偉大轉折,奮起直追世界強國D.中國贏得民族獨立,社會性質改變9.林肯總統說:“我們不是敵人,我們是朋友,我們友情的紐帶,也許會因情激動繃緊,但絕不可能割斷,”美國人“友情的紐帶”被割斷最終引發了A.美國獨立戰爭B.美國南北戰爭C.克里米亞戰爭D.朝鮮戰爭10.2018年7月14日,在法國國慶日閱兵儀式上,飛機噴出象征自由、平等、博愛精神的藍、白、紅三色國旗的彩煙。與“自由、平等、博愛”相關的法律文獻是()。A.《權利法案》 B.《獨立宣言》 C.《人權宣言》 D.《共產黨宣言》11.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狀元”一詞和下列古代哪一制度有關?A.禪讓制 B.郡縣制 C.世襲制 D.科舉制12.當今世界,聯合國在處理重大國際事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決定建立“聯合國”這一國際組織的會議是A.凡爾賽會議B.巴黎和會C.華盛頓會議D.雅爾塔會議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羅斯福“新政”新在哪里?“新政”的核心和基礎是什么?如何評價羅斯福新政?14.以上革命有什么相同的積極作用?15.近代化主要是指資本主義產生、發展和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確立的過程,19世紀下半期到20世紀初,中國近代化在飽受列強欺凌、被迫開放的環境中艱難起步。中國近代化艱難起步的歷史進程中,主要經歷了哪些運動?這些運動分別體現了什么樣的思想主張?這些思想對中國近代化的起步分別起了什么積極作用?

參考答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A【解析】

據所學可知,1947年3月,美國總統杜魯門在國會發表演說,把“遏制共產主義”作為美國政治意識形態和對外關系的指導思想。這些政策和綱領后來被稱為“杜魯門主義”,它的出臺標志著美蘇“冷戰”的開始。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2、D【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1995年1月1日,在關貿總協定的基礎上,成立了世界貿易組織,總部設在瑞士的日內瓦,是獨立于聯合國的永久性國際組。世貿組織的成立是世界經濟全球化發展的一個重要表現。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世貿組織為促進全球貿易和經濟的發展及就業、收入與需求的增長,提高人類生活水平都作出了重大貢獻,所以D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BC三項均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選D。3、B【解析】

依據題干關鍵信息“滅秦敗項”“開創了傳承二百余年的王朝基業”并結合所學可知,他開創的這個王朝是西漢。秦朝末年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大起義,劉邦和項羽是其中著名的兩支隊伍,秦朝滅亡后,經過楚漢戰爭,劉邦打敗項羽。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漢朝,定都長安,史稱西漢,劉邦就是漢高祖。公元9年,外戚王莽奪取西漢政權,建立新朝,西漢滅亡,共存在二百余年,所以B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4、A【解析】

依據材料“在造型上排斥象征神權至上的尖頂,提倡復興古羅馬時期的古典柱式比例。”可以看出文藝復興的建筑反對宗教神權,強調人文主義精神,這種建筑風格的變化表明人們徹底擯棄了宗教神學,所以A項符合題意;綜上所述B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A。5、A【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C新經濟政策是蘇聯的一次改革。D羅斯福新政是美國的一次改革。B明治維新是近代日本學習歐美進行的一次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A大化改新是古代日本學習中國隋唐制度的一次改革。故答案應選A6、B【解析】

根據材料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五四運動標志著無產階級登上了政治舞臺,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奠定了階級基礎。共產國際的援助、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也是共產黨誕生的條件,但不符合材料信息。所以ACD項與題意不符,B項符合題意,故選B。【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根據材料信息對選項進行分析,四個選項內容都是共產黨誕生的條件,但是五四運動為中國共產黨誕生奠定了階級基礎。其他選項與材料信息無關。7、B【解析】

根據題干信息“很短的時間內,將有幾萬萬農民從中國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來,其勢如暴風驟雨,迅猛異常,無論什么大的力量都將壓抑不住。他們將沖決一切束縛他們的羅網,朝著解放的路上迅跑。”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27年,毛澤東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認為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是農民問題,反映中國農村所蘊藏的革命力量,強調進行農村革命的偉大意義。選項B符合題意;選項ACD與題干內容不符,故選B。8、A【解析】

依據材料“歷史災難……歷史的進步……20世紀三四十年代……”等關鍵信息可知,面對著日本的侵略,中國人民奮起抵抗,形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加入了反法西斯同盟,戰勝了日本法西斯,中華民族由衰敗到振興,國際地位得到了提高,A項符合題意;B是屬于國內戰爭,排除;C材料沒有體現;真正使中國獲得民族獨立是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D不符合題意;故選A。9、B【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林肯政府時期為了維護國家的統一進行了南北戰爭,材料中“我們不是敵人,我們是朋友,我們友情的紐帶,也許會因情激動繃緊,但絕不可能割斷”指的就是林肯面對南北雙方存在的矛盾所說的,最終導致了南北戰爭。A項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的領導人是華盛頓;C項指的是俄國與西歐國家之間的戰爭;D項朝鮮戰爭指的是朝鮮的內戰。B項符合題意,故選B。10、C【解析】

依據題干關鍵詞“法國國慶日、自由、平等、博愛”可知,法國大革命中頒布的《人權宣言》,提示了天賦人權、自由、平等的原則,否定了封建等級制度,體現了摧毀君主專制的要求,成為資產階級奪取政權和鞏固政權的思想武器。它是資產階級革命的綱領性文件,將啟蒙運動中的政治主張以法律形式肯定下來,故C符合題意;《權利法案》、《獨立宣言》、《共產黨宣言》與題干無關,故AB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C。11、D【解析】

根據題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隋煬帝時設進士科,標志著科舉制的正式形成。進士科考中第一名稱為狀元,選項D符合題意;黃帝之后,我國黃河流域有許多部落。為了增強實力,陶唐氏、有虞氏和夏侯氏三個部落結成同盟,堯、舜、禹依次成為聯盟的首領。當時實行禪讓制,即將聯盟首領的位子傳給賢德之人,選項A不符合題意;郡縣制,中國古代繼宗法血緣分封制度之后出現的以郡統縣的兩級地方行政制度。是中央垂直管理下官員由中央直接任免的流官任期制,選項B不符合題意;世襲制指王位、爵號和財產按照家族血緣關系世代繼承下去,選項C不符合題意。故選D。12、D【解析】

二戰期間決定建立“聯合國”這一國際組織的會議是雅爾塔會議,故選D。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新在開創了資產階級政府大規模干預經濟生活的先河;《全國工業復興法》“新政”是美國資本主義的一次自我調節,開創了資產階級政府大規模干預經濟生活的先河,進一步提高了美國國家資本主義的壟斷程度,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新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美國渡過了危機。【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沖擊了美國的資本主義制度。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后,立即以“新政”救治經濟危機,“新政”的最大特點是全面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開創了資產階級政府大規模干預經濟的先河;羅斯福“新政”實行了一系列措施,諸多措施里以復興工業為核心和基礎,頒布了《全國工業復興法》;“新政”使美國渡過了經濟危機;“新政”是美國資本主義的一次自我調節,開創了資產階級政府大規模干預經濟的先河,進一步提高了美國國家資本主義的壟斷程度,是資本主義發展史的里程碑,經濟危機爆發的根源是資本主義制度造成的,所以“新政”不可能消除經濟危機。14、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推動了人類歷史的進程。【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確立了自己的統治地位,為發展資本主義掃清了道路,推動了世界歷史進程。美國獨立戰爭推翻了英國殖民統治,為發展資本主義掃清了道路,推動了世界歷史進程。法國大革命摧毀了封建制度,為發展資本主義掃清了道路,推動了世界歷史進程。由此可知它們的積極租用是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推動了世界歷史進程。15、(1)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2)“師夷長技”(自強、求富);維新變法(變法圖強或發展資本主義);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民主、科學(3)洋務運動引進了西方先進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工業企業,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戊戌變法: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結束,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新文化運動:在中國近代掀起了一場思想解放的風暴【解析】

(1)據所學知,近代以來伴隨著中國民族危機的日益加深,不同的階級、階層紛紛進行救亡圖存的探索,地主階級洋務派進行了洋務運動,資產階級維新派掀起了戊戌變法,資產階級革命派發動了辛亥革命,資產階級激進派進行了新文化運動。

(2)據所學知,洋務運動時期,打出了“自強”和“求富”的旗號,希望通過引進西方技術的方法,挽救統治危機。戊戌變法時期,康有為等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