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揭陽市重點中學中考歷史最后一模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4屆揭陽市重點中學中考歷史最后一模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4屆揭陽市重點中學中考歷史最后一模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4屆揭陽市重點中學中考歷史最后一模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4屆揭陽市重點中學中考歷史最后一模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揭陽市重點中學中考歷史最后一模試卷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用“五個創造性地”總結毛澤東在黨的歷史上所作的重要貢獻,強調毛澤東創造性地解決了中國革命道路問題。這里的“創造性的革命道路”是指()A.城市領導農村的革命道路 B.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C.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 D.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2.這是對二戰期間某次事件的評價:“沒有一個人曾料到日本人竟敢以如此罪大惡極的方式侮辱美國的威力……大家立即團結起來,一致支持總司令羅斯福?!痹撌录茿.七七事變B.偷襲珍珠港C.諾曼底登陸D.中途島戰役3.吳玉章在回憶錄中沉痛地寫道:“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國條約!它使全中國都為之震動。從前亡國還只是被西方大國打敗過,現在竟被東方的小國打敗了,而且失敗得那樣慘,條約又訂得那樣苛,這是多么大的恥辱?。 辈牧现械摹巴鰢鴹l約”是A.《南京條約》B.《璦琿條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4.宣傳報道帶有鮮明的時代印記。與如圖類似的報道會出現在A.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B.“大躍進”時期C.“文化大革命”時期D.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5.如下圖為抗日戰爭時期某戰役的形勢示意圖。下列關于這場戰役的說法正確的是A.是李宗仁指揮的一場大規模戰役B.以破壞敵人交通線為主要目標C.粉碎了“日本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D.是抗戰以來正面戰場取得的重大勝利6.1775年5月10日,北美13個殖民地的代表聚集費城召開會議,并通過了組織大陸軍的決議。這次會議是指()A.第一屆大陸會議 B.第二屆大陸會議 C.反法同盟會議 D.第一國際會議7.近代兩次工業革命和現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將人類由蒸汽時代推進到電氣時代直至現今的信息時代。下面是某學習小組在探究三次革命相同點時整理的學習卡片,正確的有①都從資本主義國家開始②都是科學與技術的結合③都促進了生活方式的改變④都推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8.老舍先生的話劇《茶館》中,秦二爺有這樣一段臺詞:“把本錢攏在一塊兒,開工廠!”“嗯,頂大頂大的工廠!那才救得了窮人,那才能抵制外貨,那才能救國!”秦二爺的思想與下列哪個人物的思想相近()A.李鴻章 B.魏源 C.康有為 D.張謇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1945年8月舉行光復大會②漢武帝設西域都護③明成祖設東廠④劉備建立吳國⑤《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使民族區域自治邁出法律化、制度化的第一步⑥改革開放以來,城鄉居民告別了物質生活相對短缺的時代A.①②③ B.③⑥ C.④⑤⑥ D.①③⑥10.澳門大學校長特別顧問馮達旋的《“一帶一路”與新文藝復興》文章中說到:“一帶一路”戰略將推動亞歐沿途各地的經濟社會發展,同時誕生新的文藝復興。以下有關文藝復興的敘述中正確的一項是()①否定神的絕對權威②鼓勵人們探求知識,追求幸福生活③強調人的價值的力量,發展人的個性④宣揚忍受苦難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1.據史料記載:甲午海戰時北洋水師在艦船噸位、艦隊建制、艦炮活力等方面與日本海軍相比,或是相差無幾,或是互有優劣;但北洋水師遭到慘敗,直至全軍覆沒。導致這一結果的根本原因是A.北洋水師官兵作戰不力B.北洋水師將領指揮不利C.李鴻章實行投降政策D.中國社會制度的落后12.下圖為1920年上海《申報》上發表的漫畫,名為《共去厭物,道路平坦》。用中四個農家裝束的老百姓在挖刨一顆寫著“軍閥”二字的老枯樹。該圖反映了當時A.人們渴望結束軍閥混戰局面B.北洋軍閥破壞報社言論自由C.袁世凱復辟帝制失敗D.五四運動推動思想觀念解放13.傅斯年在五四運動的反思中寫道:從前人們說中國民眾是“一盤散沙”,沒有組織,沒有活力。五四運動的勃興,各種群眾團體如雨后春筍,到處涌現。他們做社會調査,討論國內外大事,辦平民教育,辦宣講團等等。這說明五四運動A.徹底改變了中國社會性質B.促成了革命統一戰線的形成C.開啟了近代民主革命運動D.激發了民眾的責任感14.《湯姆叔叔的小屋》以細膩的手法和感人至深的情節無情揭露了南方奴隸制度的殘暴面目,激起了北方人民對奴隸制度的極度義憤,最終引發了一場戰爭。戰爭結束后,國家實現了統一,這場“戰爭”的領導人是A.華盛頓B.林肯C.亞歷山大二世D.章西女王15.徐中約在《中國近代史》中寫道:“在英國人看來,這場戰爭是一場報復性的戰爭,是一個捍衛他們的通商權利、維護其國家榮譽,糾正在華英國官員和臣民所受不公正待遇,以及確保未來中國開放的必要行動。在中國人看來,這場戰爭主要是一場對鴉片的清剿?!睂Σ牧侠斫庹_的是()A.肯定英國人發動戰爭的正義性 B.中國禁煙運動是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C.國家立場影響戰爭的性質 D.都抹殺了鴉片戰爭發生的實質16.近幾年來,兩岸關系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實現“大三通”、共同抗議外國對中國領土主權的侵犯、共同應對自然災害、國共兩黨高層持續良性互動、通過《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2008~2012年兩岸貿易總額達5542.7億元等。這些變化充分說明海峽兩岸()A.統一的阻力已經完全消除 B.和平發展、中華民族復興是共同愿望C.相互交流僅限于經濟領域 D.“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已變為現實17.一班的同學正在進行歷史研究性學習,他們收集了人民海軍,人民空軍的建立,兩彈一星的成功研制,解放軍戰略導彈部隊的組建等內容。據此推測,他們研究性學習的主題應該是A.中國近代化歷程 B.近代社會生活 C.改革開放 D.新中國的國防建設18.造成下圖中1913——1950年資本主義同家,經濟增長率較低的原因有()①第一次世界大戰②第二次世界大戰③拿破侖對外戰爭④世界經濟大危機A.①②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9.著名學者傅宗懋曾說:“世宗(雍正)的集權很是巧妙的,并不是像以前的枝枝節節,他只設了一個軍機處,于是就把以前內閣和八旗的權力,整個拿來?!狈洗嗽u論主旨的是A.軍機處的設置極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B.軍機處的設置是為了輔助皇帝處理政事C.軍機處是清朝常設的中樞機構D.軍機處的設置是為了強化君主專制20.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化,已經發展成為國際化經濟中心和金融中心的是A.海南經濟特區 B.上海浦東開發區C.環渤海地區 D.長江三角洲地區21.斯福在一次演講中說道:“為了永遠糾正我們經濟體制中的嚴重缺點,我們依靠的是舊民主秩序的新應用?!边@表明羅斯福新政的特點是()A.在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做出的政策性調整B.提高國家資本主義的壟斷程度來消除經濟危機C.目的是改善工人和小生產者的狀況D.實行計劃經濟22.明朝大學士宋濂有一次在上朝的時候,朱元璋問他昨天在家請客沒有,客人是誰,吃的什么菜。宋濂一一照實回答。朱元璋很滿意地說:“你沒有欺騙我?!敝煸澳軌蛘莆沾蟪嫉囊慌e一動是因為明朝實行的哪項措施A.廢除丞相制度 B.八股取士 C.廢行省,設“三司” D.設置廠衛特務機構23.清朝后期,“處處皆關,關關有稅?!薄叭缬写蛟祀p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論官兵民人,調發邊衛充軍?!边@反映了清朝()A.設立關卡、禁絕貿易 B.抑制商業、實行海禁C.重農抑商、打擊海運 D.征收重稅、限制商貿24.2016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紀念日。某班同學要設計“中國共產黨成立背景”的主題黑板報,下列選項可作為板報內容的有()①十月革命的影響②中國工人階級隊伍發展壯大③北伐戰爭的勝利④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根據下列提示寫出相對應的戰役名稱。使東北全境獲得解放﹣﹣_____使華北全境基本解放﹣﹣_____為解放長江以北地區奠定了基礎﹣﹣_____解放南京,國民政府垮臺﹣﹣_____26._____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第一槍的起義是。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是_____革命根據地。27.觀察《元朝疆域圖》,請將元朝管理全國政務的中央機構名稱和管轄西藏的機構名稱分別填入答題卡圖中相應的方框內。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7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時間事件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1953—1957年“一五”計劃的實施1978年底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1985年國有企業改革全面展開材料二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世界主要國家中名列前茅,國內生產總值穩居世界第二……積極發展社會民主政治,推進全面依法治國,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制度建設全面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請從材料一中任意選取三個有關聯的歷史事件,通過設計示意圖的形式將其關系展示出來,并說明設計理由。據材料二,概括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取得了哪些成就?綜上所述,你能從中得到哪些認識。29.(6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唐朝前期(627年)中國疆域示意圖材料二:(北魏)尚書于果曰:“自先帝以來,久居于此,百姓安之;一旦南遷,眾情不樂。”(孝文)帝曰:“今代(平城)在恒山之北,九州之外,非帝王之都也?!薄巴跽咭运暮榧?,或南或北,何常之有!朕之遠祖,世居北荒。平文皇帝始都東木根山?!牢浠实圻w于平城。朕幸屬勝殘之運,而獨不得遷乎!——《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三十九材料三:1153年,金遷都燕一反對遷都者提出“上都之地我國旺氣況是根本,何可棄之”。贊同遷都者的理由則是,“上京僻在一隅,轉漕艱而民不便,唯燕京乃天地之中”;“燕都地處雄要…近在都畿,易于據守”;“燕京地廣土堅,人物蕃息,乃禮義之所”……1151年,有司據陰陽五行學說來規劃燕都的布局。金帝完顏亮言:“國家吉兇,在德不在地。使桀紂居之,雖卜善地何?使堯舜居之,何用卜為?”遷都二十多年后,“女真人寢忘舊風”,“燕飲音樂,皆習漢風?!薄幾浴洞蠼饑尽返雀鶕牧弦徊⒔Y合所學知識,在圖中B地生活的是今天族的祖先;元政府在AB兩地管轄的機構分別是、。選做題:以下兩個小題請任選一個做答。(如果兩個都答,按第①小題計分)①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孝文帝主張遷都的理由及其歷史影響。②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金遷都燕京的原因及其歷史影響。結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了什么感悟?30.(7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絲綢和香料從原料產地向西,運輸到達中亞、伊朗、阿拉伯和羅馬帝國的消費者手里,羅馬帝國生產的玻璃器皿、葡萄酒等也在絲綢之路上大量流動。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都通過絲綢之路吸引了遠方的信教者。﹣﹣摘編自杰里?本特利等著《新全球史》材料三公元前138年,張騫奉漢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途中遭匈奴扣留,到公元前126年才回到長安。公元前119年,張騫再次奉命出使烏孫等國,公元前115年回到長安。明朝前期,社會安定,國力雄厚。從1405年到1433年,鄭和的船隊七下西洋。最后一次航行,船隊正在穿越印度洋回歸祖國時,62歲的鄭和病逝在他的寶船上。﹣﹣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等根據材料一,分別指出西漢“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根據材料二,概括絲綢之路的作用。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鄭和下西洋的客觀條件。張騫、鄭和都是我國歷史上的杰出人物,你更贊賞哪一位?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C【解析】

1927年9月,毛澤東領導了湘贛邊秋收起義,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中國共產黨找到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城市領導農村的革命道路是列寧開創的,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是中國和蘇聯革命道路的相同點,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是鄧小平開創的,因此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2、B【解析】

根據“日本人”“侮辱美國”“羅斯?!钡汝P鍵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該事件是偷襲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太平洋美國基地珍珠港,第二天,美國對日作戰,太平洋戰爭爆發,二戰規模進一步擴大。12月8日,美國對日宣戰,緊隨其后,對日宣戰的有中國、英國、澳大利亞等20多個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故B正確。ACD不符合題意,故排除ACD項。故選B。3、C【解析】

依據題干信息“現在竟被東方的小國打敗了,而且失敗得那樣慘”可知,材料反映的歷史事件是甲午中日戰爭。結合所學知識,1894年,日本發動了甲午中日戰爭。1895年,清政府在戰爭中失敗,被迫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C項符合題意;A項《南京條約》是清朝與英國簽訂的,不符合題意;B項《璦琿條約》是清朝與俄國簽訂的,俄國不屬于“東方的小國”;D項《辛丑條約》是八國聯軍侵華之后簽訂的,不符合題意。由此可知AB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4、B【解析】

依據題干“早稻畝產三萬六千九百多斤”及所學知識可知,這是大躍運動浮夸風的表現。由于黨和人民對于我國社會主義所處的發展階段認識不足,對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缺乏經驗,又急于求成,忽視了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1958年黨發動的“大躍進”運動,導致以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和“共產”風為標志的“左”傾錯誤嚴重泛濫。故正確答案為B。ACD均與圖片報道不符,故選B。5、B【解析】

依據題干圖片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為抗日戰爭時期百團大戰的形勢示意圖,李宗仁指揮的一場大規模戰役是臺兒莊戰役,故A不符合題意。為了粉碎敵人的“囚籠”政策,1940年8月,八路軍在彭德懷等指揮下,在華北向日軍發動大規模攻擊,主要目標是破壞敵人交通線,摧毀日偽軍據點,史稱“百團大戰”,百團大戰是抗戰期間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一次最大規模的戰役,它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堅定了全國人民抗戰勝利的信心,故B符合題意。粉碎了“日本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的是平型關大捷,故C不符合題意??箲鹨詠碚鎽饒鋈〉玫闹卮髣倮桥_兒莊戰役,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军c睛】對于地圖類歷史選擇題,要抓住歷史地圖中關鍵性地名、國家和區域分界線等有效信息,調動和運用所掌握的歷史知識,與試題的相關信息建立正確的聯系,并作出綜合性判斷,從而選出最符合題干要求的選項。6、B【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1775年5月,北美13個殖民地的代表聚集費城,召開了第二屆大陸會議,會議上,華盛頓強烈主張武力反抗英軍,會議一致決定把民兵整編為大陸軍,委任華盛頓為總司令,B項符合題意;ACD三項的會議沒有這樣的內容,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7、B【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工業革命中機器的發明者大多數具有實踐經驗的工人和技師,新機器的科技含量不高,第二次工業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都是科學與技術的結合,故②不合題意,含有②的ACD不合題意;三次革命都從資本主義國家開始、都促進了生活方式的改變、都推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仔細審查B.①③④符合題意。故此題選B。8、D【解析】

依據材料信息秦二爺有這樣一段臺詞:“把本錢攏在一塊兒,開工廠!”“嗯,頂大頂大的工廠!那才救得了窮人,那才能抵制外貨,那才能救國!”并結合所學分析可知,秦二爺的思想與張謇的思想相近。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華民國成立之后,頒布了一系列獎勵實業的法令,隨著民族矛盾的逐漸加深,中國民族資產階級打出“實業救國”的口號,產生了一批實業家,以狀元實業家張謇為代表,他主張實業救國。張謇一生創辦了20多個企業,為我國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作出了重要貢獻,所以D項符合題意。A項是地主階級洋務派的代表,主張“師夷長技”,B項是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C項是資產階級維新派,主張維新變法。由此分析ABC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9、B【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舉行光復大會是在1945年10月,故①不符合題意。設西域都護是在西漢漢宣帝時期,故②不符合題意。明成祖設東廠特務機構,故③符合題意。劉備在曹丕篡漢建魏后,于成都稱帝,國號“漢”,歷史上稱為蜀漢,故④不符合題意。1952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實施綱要》使民族區域自治邁出法律化、制度化的第一步,故⑤不符合題意。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城鄉居民告別了物質生活相對短缺的時代,故⑥D不符合題意。故選B。10、A【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4世紀,文藝復興運動在意大利興起,它是新興資產階級通過弘揚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方式,反對教會宣揚的陳腐說教,發起了一場嶄新的、促使人們思想解放的文化運動。它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它主張一切以人為本,反對神的權威,把人從中世紀的神學枷鎖下解放出來,否定神的絕對權威;突出強調人的價值,追求個性解放,追求現實人生幸福,追求自由平等,①②③項敘述正確,A項符合題意;④項敘述錯誤,需排除含④的BCD三項。故選A。11、D【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威海衛戰役是甲午中日戰爭中日本軍隊為奪取山東半島而進行的戰役。威海衛戰役中北洋艦隊腹背受敵,日軍擊破威海衛,清朝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導致這一結果的根本原因是中國社會制度的落后,D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B、C選項表述不正確,故此題選D。12、A【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遷往北京,辛亥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竊取,標志著北洋政府統治中國的開始。袁世凱死后,北洋軍閥分裂。這些軍閥為了爭奪地盤和鞏固政權,不惜出賣國家利益,依附帝國主義。大小軍閥連年混戰,中國陷入了軍閥割據紛爭的動亂之中。當時的中國政治腐敗、社會黑暗。所以漫畫中老百姓在挖刨一顆寫著“軍閥”二字的老枯樹反映了當時人們渴望結束軍閥混戰局面,A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B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A。13、D【解析】

依據材料中“運動的勃興,各種群眾團體如雨后春筍,到處涌現”“討論國內外大事,辦平民教育,辦宣講團”可知,五四運動激發了民眾的責任感,D符合題意;五四運動并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A不符合題意;促成了革命統一戰線的形成是孫中山的新三民主義思想,B不符合題意;開啟了近代民主革命運動的是太平天國運動,C不符合題意。故選D?!军c睛】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改變的是民主革命的界限。不是改變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改變近代中國社會性質的是新中國的成立。14、B【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所說的戰爭是美國南北戰爭。隨著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南方奴隸制越來越不適應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1861年,主張限制奴隸制的共和黨人林肯就任美國總統,成為南方奴隸主發動戰爭的導火線,1861年4月,南方軍隊挑起戰爭,美國內戰爆發,B符合題干材料,ACD與美國內戰沒有關系,故本題選B。15、D【解析】

依據題干“這場戰爭主要是一場對鴉片的清剿”的信息,結合所學可知,1840年,英國為了打開中國的大門,以虎門銷煙為借口發動了侵華戰爭,被稱為鴉片戰爭,虎門銷煙是鴉片戰爭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英國想要打開中國市場,掠奪原材料,題干材料都抹殺了鴉片戰爭發生的實質,D項符合題意;ABC三項的說法都不正確,排除;故選D。16、B【解析】

依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材料主要反映了兩岸在關系的改善上均做出了一些努力,體現了和平發展、中華民族復興是共同愿望,B符合題意;A中“完全”表述不合史實,C中“僅限于經濟領域”不能全面歸納題意,D中“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只是在香港、澳門得以實現,不符合史實。綜合分析可知B符合題意,故選B。17、D【解析】

題目給出的人民海軍和空軍建立、“兩彈一星”的成功研制、解放軍戰略導彈部隊的組建等內容都是新中國成立后的國防建設,所以最符合的主題名稱是新中國的國防建設。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18、C【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1914年---1918年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1945年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兩次世界大戰嚴重影響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1929---1933年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爆發了嚴重的經濟危機,使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增長率降低,仔細審查C.①②④符合題意;拿破侖對外戰爭發生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與題干無關,故含有③的BD不合題意;A包括不全面,不合題意。故此題選C。19、D【解析】

據“世宗(注:雍正帝)

的集權很是巧妙的,并不是像以前的枝枝節節,他只設了一個軍機處,于是就把以前內閣和八旗的權力,整個拿來?!辈⒔Y合所學知識可知,符合此評論主旨的是軍機處的設置是為了強化君主專制。為加強君主專制,雍正帝設立軍機處,議政王大臣會議名存實亡,到乾隆帝時撤銷,軍國大事由皇帝決斷,軍機大臣只是跪受筆錄,然后傳達給中央和地方部門去執行。這樣地方軍政首腦實際上直接聽命與皇帝。標志著我國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進一步強化,我國君主專制達到頂峰,所以D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BC三項均不符合該評論主旨,排除,故選D。20、B【解析】

聯系已學知識可知,1990年中央作出開發、開放上海浦東的決定,成為中國進一步對外開放的標志,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化,上海浦東開發區已經發展成為國際化經濟中心和金融中心,故選B。21、A【解析】試題分析: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對羅斯福新政有關知識的識記。我們通過學過的知識知道:1933年,美國通過《國家工業復興法》,開始對對工業進行調整。羅斯福新政是在資本主義制度內部進行調整,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以消除經濟危機。舊民主秩序指的是資本主義制度,新應用指的是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故選A.考點:人教新課標九年級下冊·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世界·經濟大危機22、D【解析】

朱元璋如此清楚宋濂行蹤是因為他依靠了錦衣衛。朱元璋為了加強君權,特別設立錦衣衛,專門偵緝官民言行,由皇帝直接指揮,不受法律的約束,成為專屬皇帝的特務機構。因此D正確。廢除丞相制度與偵緝官民言行無關。因此A錯誤。八股取士,鉗制人的思想,但與題意無關,B錯誤。廢行省,設“三司”是為了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與題意無關,C錯誤。綜上故選D?!军c睛】本題考查明清時期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在解題的時候要把握各項措施的目的,從而進行辨析。23、B【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旨在考查學生對清朝的閉關鎖國的對外經濟政策以及理解文言文題干材料的能力。材料前者是通過增收關稅來限制商業,后者是嚴格限制出海的海禁政策,結合題體現了清朝后期抑制商業發展,實行海禁政策。ACD都概括內容不全面,具有片面性。所以答案選B考點:人教版新課標七年級歷史下冊?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的危機?明清經濟的發展與“閉關鎖國”。

24、C【解析】本題可以用排除法來做,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國共產黨的創建是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開,而③北伐戰爭的勝利是1927年,此時,中共還沒有成立,不符合題意,應該排除③,所以答案選擇C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遼沈戰役平津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解析】

(1)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遼沈戰役1948年9月12日開始,11月2日結束,解放了東北全境。戰役結束后,人民解放軍首次在兵力數量方面超越國民黨軍。三大戰役的勝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勝利的基礎。(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平津戰役1948年12月5日開始,1949年1月31日結束,解放了北平、天津在內的華北大片地區,基本解放華北全境。(3)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8年11月的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中原野戰軍在以徐州為中心的廣大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的戰略性進攻戰役。淮海戰役的勝利,使長江中下游以北的廣大地區獲得解放,為解放軍渡江作戰奠定了基礎。(4)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三大戰役后,1949年4月21日,毛澤東、朱德向人民解放軍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渡江戰役開始,國民黨苦心經營的長江放線,頃刻間土崩瓦解,23日,解放軍占領南京,宣告了延續22年的國民黨政權垮臺。26、南昌起義井岡山【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27年8月1日爆發的南昌起義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第一槍的起義,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是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27、左:宣政院右:中書省【解析】

元朝為加強對全國的有效統治,元世祖在中央設中書省,地方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元政府設置宣政院,加強對西藏的管轄,西藏成為元朝正式的行政區。故答案為左:宣政院,右:中書省。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1)示意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土地改革完成→“一五”計劃的實施;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實行的土地改革,既鞏固了新政權,又為”一五計劃”的實施準備了條件。(2)經濟建設取得重大成就;民主法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提出了當今社會的主要矛盾。(3)只有始終不渝的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我國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才能最終取得成功?!窘馕觥?/p>

(1)根據所學可知: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人民翻身當家作了主人。但是,廣大農民無地或少地,只有讓他們擁有土地,才能完成新民主主義的遺留任務,才能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于是從1950年到1952年,完成了土地改革。這次土地改革,實行廢除地主階級的封建土地制度實行農民的土地制度。農民得到了土地,解放了農村生產力,為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由于我國是落后的農業國,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須時行工業化。于是,在土地改革完成的基礎上,1953年到1957年,我國執行了第一個五年計劃,重點建設重工業。到1957年,一五計劃超額土地改革完成,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2)根據所學可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國內生產總值穩居世界第二,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全面依法治國,實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法制體系,人民代表大公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基層民主制度得到完善和發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我國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實行新發展理念,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主要矛盾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3)根據所學可知: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實現國家獨立人民當家作主,才能走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正確道路,也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所以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军c睛】必須掌握以下知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社會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注意這個矛盾和“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的區別。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29、(1)藏;嶺北行省、宣政院。(2)①理由:鞏固北魏統治,促進經濟發展;改變鮮卑族落后的狀態,緩和社會矛盾;民族融合成為歷史發展的潮流;先輩遷都促進了民族發展等;影響:加強了北魏的實力;促進了鮮卑對漢文化的認同;實現了少數民族的封建化;使中原文化得到了豐富和發展;促進了民族交融等。②原因:上京偏僻,漕運不便;燕京地勢險要,易于據守;燕京物產豐富、文化先進,有利于加強金國實力。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