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任務實施1.安全案例解析。在實作過程中指導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一旦發生安全事故,應立即采取處理措施,,及時向相關部門報告。2.組織學生逐條背誦《車工安全操作規程》,強調安全生產的重要性。感謝觀看與聆聽第五章茶樹病蟲害綜合防治與茶葉安全生產茶樹病蟲害綜合防治與茶葉安全生產一、茶園病蟲害的綜合防治(一)綜合防治的基本原理;(二)綜合防治的主要技術措施二、茶葉安全生產與茶葉農殘控制(一)茶葉農藥殘留量的現狀;(二)茶葉農藥殘留量的控制三、無公害茶園常用農藥介紹(一)農藥基本知識;(二)無公害茶園常用農藥一、茶文化的內涵和功能1.茶文化的概念廣義的茶文化是指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有關茶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它以物質為載體,反映出明確的精神內容,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高度和諧統一的產物,是一種對茶事認知集合形態的人類現象。狹義的茶文化則是專指其精神財富部分。2.茶文化的特點(1)物質與精神的結合(2)高雅與通俗的結合(3)功能與審美的結合(4)實用與娛樂的結合3.茶文化的功能(1)文化功能(2)經濟功能(3)社會功能2.茶葉(1)茶葉的分類茶葉的分類名稱,在學術研究上的「學稱」系統可分成綱、目、群、型等?!妇V」:不酦酵茶屬綱
「目」:綠茶、黃茶、黑茶屬目
「群」:蒸菁綠茶、炒菁綠茶屬群
「型」:圓珠形的蝦目、珠茶及扁條形的龍井屬型
除了「學名」外,一般也有通俗的稱呼,即稱之為「俗稱」。酦酵程度學名成茶名稱不酦酵茶綠茶類龍井、碧螺春、明前蝦目(又名珠芽)以及以外銷
主的珠茶、眉茶、煎茶。至于面上冠以各商標名稱或產地名稱的「○○綠茶」,就稱為一般綠茶。半酦酵茶
(部份酦酵茶)青茶類輕酦酵茶
(包種茶類)文山
種茶(即俗稱清茶),宜籣包種,南港包種。白茶(雖屬輕酦酵,但
重萎凋)凍頂茶、松柏長青茶、明德茶、鐵觀音、武夷、水仙。重酦酵茶烏龍茶、普洱茶。全酦酵茶紅茶類按品種可分成小葉種紅茶、阿薩姆紅茶(大葉種)兩種。若按形狀可分成「條狀紅茶」與「碎形紅茶」。至于市面上冠以各商標名稱或產地名稱的「○○紅茶」就總稱為一般紅茶。茶綠蒸青綠茶(煎茶、玉露等)曬青綠茶(滇青、川青、陜青等)炒青綠茶眉茶(炒青、特珍、珍眉、鳳眉、秀眉、貢熙等)珠茶(珠茶、雨茶、秀眉等)細嫩炒青(龍井、大方、碧螺春、雨花茶、松針等)烘青茶類普通烘青(閩烘青、浙烘青、徽烘青、蘇烘青等)細嫩烘青(黃山毛峰、太平猴魁、華頂云霧等)白茶白芽茶(白毫銀針等)白葉茶(白牡丹、貢眉等)黃茶黃小茶(北港毛尖、溈山毛尖、溫州黃湯等)黃芽茶(君山銀針、蒙頂黃牙等)黃大茶(霍山黃大茶、廣東大葉青等)烏龍茶(青茶)閩北烏龍(武夷巖茶、水仙、大紅袍、肉桂等)閩南烏龍(鐵觀音、奇蘭、黃金桂等)廣東烏龍(鳳凰單機、鳳凰水仙、嶺頭單樅等)臺灣烏龍(凍頂烏龍、包種烏龍等)紅茶功夫紅茶(滇紅、祁紅、川紅、閩紅等)小種紅茶(正山小種、煙小種等)紅碎茶(葉茶、碎茶、片茶、末茶)黑茶湖南黑茶(安化黑茶等)湖北老青茶(蒲抗老青茶等)四川邊茶(南路邊茶、西路邊茶等)滇掛黑茶(普洱茶、六堡茶等)再加工茶類花茶(茉莉花茶、珠蘭花茶、玫瑰花茶、桂花茶等)緊壓茶(黑磚、塊磚、方茶、餅茶等)萃取茶(速溶茶、濃縮茶、罐裝茶水等)果味茶(荔枝紅茶、檸檬紅茶、獼猴桃茶等)藥用保健茶(減肥茶、杜仲茶、降脂茶等)含茶飲料(茶可樂、茶汽水等)(2)茶葉名品①綠茶:西湖龍井、黃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廬山云霧、六安瓜片、太平猴魁②紅茶:祁門紅茶、滇紅工夫茶③黃茶:君山銀針、霍山黃芽④白茶:白毫銀針、白牡丹⑤烏龍茶:鐵觀音、武夷巖茶⑥黑茶:普洱茶⑦花茶:茉莉花茶第五章茶樹病蟲害綜合防治與茶葉安全生產茶樹病蟲害綜合防治與茶葉安全生產一、茶園病蟲害的綜合防治(一)綜合防治的基本原理;(二)綜合防治的主要技術措施二、茶葉安全生產與茶葉農殘控制(一)茶葉農藥殘留量的現狀;(二)茶葉農藥殘留量的控制三、無公害茶園常用農藥介紹(一)農藥基本知識;(二)無公害茶園常用農藥第五章茶樹病蟲害綜合防治與茶葉安全生產一、茶園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植物病蟲害的綜合防治(integratedcontrol):本著預防為主和安全適用的原則,以農業防治為基礎,因時因地制宜,合理地運用生物的、物理的、機械的或化學的方法,把病蟲雜草的種群密度控制在經濟損失水平以下,以達到保護環境、保護人畜安全和保證作物高產、優質的目的。第五章茶樹病蟲害綜合防治與茶葉安全生產(一)綜合防治的基本原理茶園病蟲害綜合防治的基本原理:按照生態學的基本原則,從病蟲害、天敵、茶樹及其周圍環境整體出發,在充分調查茶園生態系統及周圍環境的生物群落結構的前提下,研究各種生物與非生物因素之間的聯系,掌握各種茶園主要病蟲生物種群的發生消長規律,全面考慮各種措施的控制效果及對茶樹生長發育的影響,充分發揮以茶樹為主體的、以茶園環境為基礎的自然調控作用。第五章茶樹病蟲害綜合防治與茶葉安全生產(二)綜合防治的主要技術措施茶園病蟲害綜合防治的主要技術措施:堅持以農業技術為基礎,加強茶園栽培管理措施;保護和利用天敵資源,積極開展生物防治;加強人工防治,推廣新的防治技術;抓住越冬期防治,認真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第五章茶樹病蟲害綜合防治與茶葉安全生產1、植物檢疫植物檢疫(plantquarantine):是由國家或地方行政機關頒布植物檢疫法規,建立專門機構,禁止或限制危險性病、蟲、雜草人為地從國外傳人國內,或從國內傳到國外,或傳入后限制其在國內局部地區傳播的措施;可分為進出境檢疫和國內檢疫兩類。應用:加強植物檢疫,嚴防危險性茶樹病蟲害遠距離傳播,對于有病蟲的苗木、接穗在出苗圃后要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才能調運。第五章茶樹病蟲害綜合防治與茶葉安全生產2、農業防治農業防治(agriculturalcontrol):是指利用農業技術措施來達到預防或控制病蟲害的措施。應用:選育和推廣抗性品種,增強茶樹抗病蟲能力;避免大面積單一栽培,豐富茶園群落結構;優化茶園生態環境,增強茶園自然調控能力;增施有機肥,嚴格控制化肥的使用;及時采摘,抑制芽葉病蟲的發生;合理修剪、臺刈,控制枝葉上的病蟲。第五章茶樹病蟲害綜合防治與茶葉安全生產3、生物防治生物防治(biologicalcontrol):是應用某些生物及其代謝產物來防治病蟲害的措施;包括以蟲治蟲、以菌治蟲、以菌治菌等。應用:人工助遷和釋放天敵,給天敵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采取保護措施使天敵安全越冬;保護和利用蜘蛛,發揮對害蟲的控制作用;使用微生物制劑(如真菌、細菌、病毒等)治蟲或防病。第五章茶樹病蟲害綜合防治與茶葉安全生產4、物理防治物理防治(physicalcontrol):指利用各種物理因子、機械設備以及多種現代化除蟲工具來防治病蟲害的措施。應用:采用人工捕殺、食物誘殺、燈光誘殺、異性誘集或誘殺、種子處理、微波處理等傳統的方法,簡單易行、效果明顯。一、財政政策的目標財政政策目標是指政府制定和實施財政政策所要達到的預期目的。財政政策目標可以是一元的,也可以是多元的。一般來說,一個國家財政政策目標往往不止一個,而是由多重目標構成的體系。諸多目標在方向上可能一致,也可能有矛盾,這就要求政府根據不同歷史時期面臨的主要問題,在政策目標的選擇上有所側重和協調。1.經濟穩定持續增長經濟穩定持續增長是指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結構比例協調合理,經濟增長適度均衡,無大幅起落。實現經濟穩定持續增長是保持一國經濟長期良好發展態勢的基本前提。我國受基本國情的制約,人口多,基礎差,人均資源占有量少,面臨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發展生產的雙重任務,經濟增長速度既不能保守緩慢,也不能急躁冒進、大起大落,這就需要借助財政政策及其工具的強有力的干預,達到對經濟平穩增長的有效控制。宏觀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關鍵是要做到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的總量平衡和結構平衡。2.物價相對穩定物價相對穩定是經濟穩定的標志,因此它成為多數國家政府追求的一個目標。所謂物價相對穩定,不是凍結物價,物價穩定并不排斥個別商品價格的劇烈波動,也并非物價總水平的固定不變,而是把物價總水平的波動約束在經濟穩定發展可承受的范圍內,即避免和抑制惡性通貨膨脹的發生。穩定物價是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共同目標,從政策傳導機制看,貨幣政策在這方面發揮的作用更直接有力,而財政政策在這方面相對較弱,因此,這一目標應該作為貨幣政策的首選目標,作為財政政策的次選目標,財政政策應配合貨幣政策實施。3.合理配置資源合理配置資源是通過財政分配引導人力、物力的合理流向,實現人、財、物等社會經濟資源的合理調配,最終達到資源結構合理化的目的,使社會經濟資源被有效地使用,從而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不同的經濟體制下,資源配置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對整個經濟進行集中控制,并通過國家計劃的方式分配所有的資源是該時期財政資源配置的典型形式。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過程中起基礎性作用,政府干預經濟活動的范圍基本上是同市場失靈的范圍相適應的。4.社會分配公平公平分配是市場經濟體制下實現經濟穩定與發展的關鍵因素。市場經濟奉行的是按要素貢獻大小進行分配的原則,它雖然能調動積極性,但也能帶來收入分配的懸殊差距。為了解決收入分配上的矛盾,需要政府在按要素貢獻的基礎上實行再調節,通過財政收入再分配政策實現社會公平分配的目標。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微觀層次內,按要素投入獲得相應要素收入的對稱要求進行的,在此基礎上,進行國民收入的再分配,最終形成社會各部門、各單位和各階層居民的收入。財政分配在國民收入分配體系中占主導地位,直接影響國民收入的分配。二、財政政策的工具財政政策工具是為財政政策目標服務的,如果沒有財政政策工具,財政政策目標就無法實現。我國目前的財政政策工具主要有稅收、國債、國家預算、財政投資以及公共支出等。1.稅收稅收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力參與社會分配的重要形式,它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的特征,是財政政策的主要工具。與其他財政政策工具相比,稅收有以下兩個顯著的特點。調控權威性強稅收依法征收,具有強制性,能完整地體現調控意圖作用范圍廣稅收涉及國民經濟各領域、社會再生產各環節2.國債調節國債的發行規模,可以調節政府和市場主體的財力結構,從而調節政府穩定經濟的能力和市場主體投資發展經濟的能力,理論上稱之為“排擠效應”。調節國債的發行規模,可以改變社會資金的使用方向和流通中貨幣的數量,從而影響社會總供求。理論上稱之為“貨幣效應”。政府發行國債必須還本付息,政府使用國債資金興建公共設施,無差別地滿足全體社會成員的公共需要。這樣在一般納稅人與國債持有人之間就產生了收入轉移的問題,理論上稱之為“收入效應”。3.國家預算國家預算是財政政策的主要手段,國家預算通過財政收支規模、收支差額和收入結構,直接介入社會經濟的運行和收入分配,調節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的變化。其調控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通過預算收支規模的變動,可以有效地調節社會總供求關系。一般來說,在總需求大于總供給時,可以通過緊縮預算規模和實行預算收入大于支出的結余預算政策進行調節;當總供給大于總需求時,可以通過擴張預算規模和實行預算支出大于收入的赤字政策進行調節;在總供求基本平衡時,為保持這種平衡狀態,國家預算應實行收支平衡的中性政策與之配合。第二,通過預算支出結構的調整,可以調節國民經濟中各種比例關系,從而形成合理的經濟結構。國家預算增加對某個部門的資金支出,就能促進該部門的發展;反之,國家預算削減對某部門的撥款則會限制該部門的發展。通過調整預算支出結構,相應影響國民經濟中有關的比例關系,從而調整經濟結構。4.財政投資財政投資是指由國家預算安排的生產建設性支出,是國家重點建設和大中型建設項目的主要資金來源。其調節作用主要表現在兩方面:首先,調整國民經濟結構。財政投資建設的項目都是關系國民經濟全局的重點建設項目,這些項目直接關系到我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協調發展。因而,財政投資是調整和改善國民經濟結構的有力手段。其次,調節總需求與總供給的關系。財政投資從當前看,會形成社會總需求;從長遠看,又會增加總供給。因此,其具有既調節供給又調節需求的雙重功能。運用財政投資手段時要注意以下三點:合理確定投資規模;正確把握投資方向和投資重點;綜合運用投資、稅收和貼息等各種政策手段,引導社會投資方向。5.公共支出公共支出是政府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的一般性支出,包括購買性支出和轉移性支出兩部分。購買性支出是政府直接購買用于投資的資本品和用于社會公共消費品的支出,而轉移性支出是政府單方面的無償的資金支出,如社會保障支出和財政補貼等。國家財政依據社會經濟形勢需要增加或減少公共支出,可以調節社會公共福利供給量,影響社會公眾生活質量;可以調節最低收入居民水平,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維持生活穩定;可以調節總需求量,平衡總供給矛盾,保持經濟平穩運行。三、財政政策的類型1.擴張性財政政策(1)減稅。政府減稅可以通過稅收乘數效應實現創造多倍的國民收入的目的,進而形成經濟的擴張。(2)增加政府的公共支出。以政府公共支出是否直接從市場上購買商品和勞務為依據,可以將政府公共支出劃分為購買性支出和轉移性支出。(3)增加政府投資。增加政府投資,能增加社會總需求和就業崗位。(4)擴大國債發行規模。在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時,擴大國債發行規模是增加政府公共支出和投資規模,調整政府與市場主體在國民收入中所占比重的重要保證。4.2奧氏體不銹鋼的焊接4.3鐵素體及馬氏體不銹鋼的焊接4.4奧氏體-鐵素體雙相不銹鋼的焊接4.1
不銹鋼的分類及特性4.1不銹鋼的分類及特性2.1非合金鋼與鋼材分類方法不銹鋼
不銹鋼是不銹耐酸鋼的簡稱,耐空氣、蒸汽、水等弱腐蝕介質或具有不銹性的鋼種稱為不銹鋼。發明:1912年
具有良好耐腐蝕性、耐熱性和較好力學性能性能制造要求耐腐蝕、抗氧化、耐高溫和超低溫的零部件和設備,應用十分廣泛應用按照合金元素對不銹鋼組織的影響和作用的程度,將其分為兩大類:1)形成或穩定奧氏體元素:C、Ni、Mn、N和Cu2)縮小奧氏體區即形成鐵素體的元素:Cr、Si、Mo、Ti、Nb、V、W和Al等。合金元素:Cr(wCr≥12%)、Ni、Mn、Mo等4.1.1不銹鋼的基本定義4.2奧氏體不銹鋼的焊接4.3鐵素體及馬氏體不銹鋼的焊接4.4奧氏體-鐵素體雙相不銹鋼的焊接4.1
不銹鋼的分類及特性4.1不銹鋼的分類及特性4.1.1不銹鋼的基本定義1.不銹鋼的定義不銹鋼是指能耐空氣、水、酸、堿、鹽及其溶液和其他腐蝕介質腐蝕的,具有高度化學穩定性的合金鋼的總稱,對其含義有以下三種理解:(1)原義型
僅指在無污染大氣環境中能夠不生銹鋼。(2)習慣型
指原義型含義不銹鋼與能耐酸腐蝕的耐酸不銹鋼的統稱。(3)廣義型
泛指耐蝕鋼和耐熱鋼,統稱為不銹鋼我國目前所謂不銹鋼是指習慣型含義。4.2奧氏體不銹鋼的焊接4.3鐵素體及馬氏體不銹鋼的焊接4.4奧氏體-鐵素體雙相不銹鋼的焊接4.1
不銹鋼的分類及特性4.1不銹鋼的分類及特性4.1.1不銹鋼的基本定義2.不銹鋼與耐熱鋼的區別不銹鋼
耐熱鋼
耐熱鋼則是在高溫氣體環境下使用,除耐高溫氧化作為必要性能外,高溫下的力學性能是評定耐熱鋼質量的基本指標。不銹鋼主要是在溫度不高的所謂濕腐蝕介質條件下使用,尤其是在酸、堿、鹽等強腐蝕溶液中,耐腐蝕是使用不銹鋼最關鍵、最重要的原因。
不銹鋼和耐熱鋼的區別主要是用途和使用環境條件不同
不銹鋼為提高耐晶間腐蝕等性能,含碳量愈低愈好。而耐熱鋼為保持高溫強度,一般含碳量均較高。4.2奧氏體不銹鋼的焊接4.3鐵素體及馬氏體不銹鋼的焊接4.4奧氏體-鐵素體雙相不銹鋼的焊接4.1
不銹鋼的分類及特性4.1不銹鋼的分類及特性不銹鋼具有耐腐蝕性的原因123
不銹鋼中一定量Cr元素,能在鋼材表面形成一層不溶于腐蝕介質堅固鈍化膜Cr2O3,使金屬與外界介質隔離而不發生化學作用;
大部分金屬腐蝕屬于電化學腐蝕,鉻加入可提高鋼基體的電極電位;
Cr、Ni、Mn、N等元素加入還會促使形成單相組織,阻止形成微電池,從而提高耐蝕性。4.2奧氏體不銹鋼的焊接4.3鐵素體及馬氏體不銹鋼的焊接4.4奧氏體-鐵素體雙相不銹鋼的焊接4.1
不銹鋼的分類及特性4.1不銹鋼的分類及特性4.1.2不銹鋼的分類主要成分為Cr和Ni
節鎳型奧氏體不銹鋼部分Ni被Mn、N替代,可減少Ni含量指wCr=12%~30%,其基本類型12Cr13型
指wCr=12%~30%,wNi=6%~12%和含其他少量元素的鋼種,基本類型06Cr19Ni10鋼(1)(2)(3)
鉻不銹鋼
鉻鎳不銹鋼鉻錳氮不銹鋼N:固溶強化元素,提高耐腐蝕性能,特別是耐局部腐蝕(點腐蝕、晶間腐蝕、縫隙腐蝕)4.2奧氏體不銹鋼的焊接4.3鐵素體及馬氏體不銹鋼的焊接4.4奧氏體-鐵素體雙相不銹鋼的焊接4.1
不銹鋼的分類及特性4.1不銹鋼的分類及特性4.1.2不銹鋼的分類1.按用途分不銹鋼(指習慣型含義)包括大氣環境下及有浸蝕性化學介質中使用的鋼,工作溫度一般不超過500℃,要求耐腐蝕,對強度要求不高。高Cr鋼:1Cr13、2Cr13低碳Cr-Ni鋼:0Cr19Ni9、1Cr18Ni9Ti超低碳Cr-Ni鋼:00Cr25Ni22Mo200Cr22Ni5Mo34.2奧氏體不銹鋼的焊接4.3鐵素體及馬氏體不銹鋼的焊接4.4奧氏體-鐵素體雙相不銹鋼的焊接4.1
不銹鋼的分類及特性4.1不銹鋼的分類及特性4.1.2不銹鋼的分類2.按組織分1)奧氏體鋼是在高鉻不銹鋼中添加適當Ni(8%~25%)而形成的具有奧氏體組織的不銹鋼。應用最廣的一類,以高Cr-Ni鋼最為典型18-8系、25-20系、25-35系供貨狀態:固溶處理2)鐵素體鋼顯微組織為鐵素體,wCr=11.5%~32.0%主要用作:耐熱鋼(抗氧化鋼)、耐蝕鋼如1Cr17、1Cr25Si2鐵素體鋼以退火狀態供貨4.2奧氏體不銹鋼的焊接4.3鐵素體及馬氏體不銹鋼的焊接4.4奧氏體-鐵素體雙相不銹鋼的焊接4.1
不銹鋼的分類及特性4.1不銹鋼的分類及特性4.1.2不銹鋼的分類2.按組織分3)馬氏體鋼顯微組織為馬氏體,wCr=11.5%~18.0%。Cr13系列最為典型:1Cr13、2Cr13、3Cr13、1Cr17Ni12供貨狀態:退火、淬火回火態4)鐵素體-奧氏體雙相鋼鋼中鐵素體δ占60﹪~40﹪奧氏體γ占40﹪~60﹪,故常稱為雙相不銹鋼特點:極其優異的抗腐蝕性能典型:18-5系、22-5系、25-5系00Cr18Ni5Mo3Si2、00Cr22Ni5Mo3N供貨狀態:固溶處理狀態4.2奧氏體不銹鋼的焊接4.3鐵素體及馬氏體不銹鋼的焊接4.4奧氏體-鐵素體雙相不銹鋼的焊接4.1
不銹鋼的分類及特性4.1不銹鋼的分類及特性4.1.3不銹鋼的特性合金元素含量越多,熱導率λ越小,而線膨脹系數α和電阻率μ越大4.2奧氏體不銹鋼的焊接4.3鐵素體及馬氏體不銹鋼的焊接4.4奧氏體-鐵素體雙相不銹鋼的焊接4.1
不銹鋼的分類及特性4.1不銹鋼的分類及特性4.1.3不銹鋼的特性1.不銹鋼的物理性能:物理性能與低碳鋼有很大差異馬氏體鋼和鐵素體鋼:λ約為低碳鋼的1/2,其α與低碳鋼大體相當磁性:非奧氏體鋼均顯現磁性;奧氏體鋼中只有25-20型及16-36型奧氏體鋼不呈現磁性;18-8型奧氏體鋼在退火狀態下雖無磁性,在冷作條件能顯示出強磁性。焊接:過程中會引起較大的焊接變形,特別是在異種金屬焊接時,由于這兩種材料λ和α有很大差異,會產生很大的殘余應力,成為焊接接頭產生裂紋的主要原因之一。奧氏體鋼:λ約為低碳鋼的1/3,其α則比低碳鋼大50%,并隨著溫度的升高,線膨脹系數的數值也相應地提高4.2奧氏體不銹鋼的焊接4.3鐵素體及馬氏體不銹鋼的焊接4.4奧氏體-鐵素體雙相不銹鋼的焊接4.1
不銹鋼的分類及特性4.1不銹鋼的分類及特性4.1.3不銹鋼的特性2.不銹鋼的耐蝕性能腐蝕形式
均勻腐蝕、點腐蝕、縫隙腐蝕、晶間腐蝕、應力腐蝕等1)均勻腐蝕:接觸腐蝕介質的金屬全部表面或大部分表面均勻進行的腐蝕現象危害:使金屬截面不斷減少變薄,最后的破壞是使結構穿孔或發生類似于超載引起的破壞。
鋼鐵構件在大氣、海水及稀的還原性介質中的腐蝕一般屬于均勻腐蝕。
4.2奧氏體不銹鋼的焊接4.3鐵素體及馬氏體不銹鋼的焊接4.4奧氏體-鐵素體雙相不銹鋼的焊接4.1
不銹鋼的分類及特性4.1不銹鋼的分類及特性4.1.3不銹鋼的特性2.不銹鋼的耐蝕性能2)點腐蝕:
在金屬材料表面大部分不腐蝕或腐蝕輕微,而分散發生高度的局部腐蝕,又稱坑蝕或孔蝕(PittingCorrosion)常見蝕點的尺寸小于1mm,深度往往大于表面孔徑,輕者有較淺的蝕坑,嚴重的甚至形成穿孔。原因:不銹鋼常因Cl-的存在而使鈍化膜局部破壞以至形成腐蝕坑。優先腐蝕區域:表面缺陷處(夾雜物、貧Cr區、晶界、位錯)
3.調幅電路當傳感器線圈電量變化時,諧振曲線將左右移動,工作點就在同一頻率的縱坐標直線上移動(如移至B點),于是輸出電壓的幅值就發生相應的變化。
4.調頻電路調頻電路的基本原理是傳感器電感L變化將引起輸出電壓頻率的變化。
圖3.7調頻電路
圖3.6諧振電路
3.1自感式傳感器
3.1.1基本自感式傳感器
1.工作原理
基本變間隙自感式傳感器由線圈、鐵芯和銜鐵組成,結構如圖3.1所示。
電感式傳感器又可分為變氣隙長度的傳感器和變氣隙面積的傳感器。前者常用于測量直線位移,后者常用于測量角位移。
2.靈敏度
變間隙式電感傳感器用于測量微小位移時是比較準確的。為了減小非線性誤差,實際測量中廣泛采用差動變間隙式電感傳感器。靈敏度K為圖3.1變間隙自感式傳感器
3.1.2差動變間隙式傳感器
差動變間隙式電感傳感器采用兩個相同的傳感器共用一個銜鐵組成。電感相對變化量的靈敏度K為單線圈式和差動式兩種變間隙式電感傳感器的特性比較:①
差動式比單線圈式的靈敏度高一倍;②
差動式的非線性項等于單線圈非線性項乘以因子,因為,所以,差動式的線性度得到明顯改善。3.1.3螺管型電感式傳感器
螺管型電感傳感器的銜鐵隨被測對象移動,線圈磁力線路徑上的磁阻發生變化,線圈電感量也因此而變化,線圈電感量的大小與銜鐵位置有關。圖3.3螺管型電感式傳感器
圖3.2差動變間隙式電感傳感器
3.1.4測量電路
1.電阻平衡臂電橋當銜鐵偏離中間位置時,電橋失去平衡。
K
稱為差動電感傳感器連成四臂電橋的靈敏度。K的物理意義是:銜鐵單位移動量引起的電橋輸出電壓。K值越大,靈敏度越高。
2.交流變壓器式電橋銜鐵上移時,銜鐵下移時,由于輸出Uo是交流電壓,輸出指示無法判斷位移方向,必須配合相敏檢波電路來解決。
圖3.4電阻平衡臂電橋電路圖3.5變壓器式交流電橋測量電路
3.調幅電路當傳感器線圈電量變化時,諧振曲線將左右移動,工作點就在同一頻率的縱坐標直線上移動(如移至B點),于是輸出電壓的幅值就發生相應的變化。
4.調頻電路調頻電路的基本原理是傳感器電感L變化將引起輸出電壓頻率的變化。
圖3.7調頻電路
圖3.6諧振電路
3.2變壓器式傳感器
3.2.1螺線管式差動變壓器
螺線管式差動變壓器由一個初級線圈、兩個次級線圈和插入線圈中央的圓柱形鐵芯等組成。等效電路如圖3.9所示,其中U1、I1為初級線圈激勵電壓與電流(頻率為w
);L1、R1為初級線圈電感與電阻;M1、M2分別為初級線圈與次級線圈1、2間的互感;L21、L22和R21、R22分別為兩個次級線圈的電感和電阻。
在負載開路情況下,輸出電壓為
由于在一定的范圍內,互感的變化D
M與位移x成正比,所以的變化與位移的變化成正比。圖3.8螺線管式差動變壓器
圖3.9等效電路
實際上,當銜鐵位于中心位置時,差動變壓器的輸出電壓并不等于零,通常把差動變壓器在零位移時的輸出電壓稱為零點殘余電壓。它的存在使傳感器的輸出特性曲線不過零點,造成實際特性與理論特性不完全一致。特性曲線如圖3.10所示。
圖3.10零點殘余電動勢
零點殘余電動勢使得傳感器在零點附近的輸出特性不靈敏,為測量帶來誤差。為了減小零點殘余電動勢,可采用以下方法:①盡可能保證傳感器尺寸、線圈電氣參數和磁路對稱。②選用合適的測量電路。③采用補償線路減小零點殘余電動勢。3.2.2變間隙式差動變壓器傳感器由差動變壓器的特性可知,差動變壓器的輸出與初級線圈對兩個次級線圈的互感之差有關。結構形式不同,互感的計算方法就有所不同。P型差動變壓器的輸出特性為
輸出電壓Uo與銜鐵位移Dd成比例。式中負號表明Dd向上為正時,輸出電壓與電源電壓反相;Dd向下為負時,兩者同相。
P型差動變壓器的靈敏度表達式為圖3.11變間隙式3.2.3測量電路
1.差動整流電路圖3.12所示為典型的差動全波整流電壓輸出電路。這種電路把差動變壓器的兩個次級輸出電壓分別全波整流,然后將整流電壓的差值作為輸出,電阻R0用于調整零點殘余電壓。
圖3.13所示為差動全波整流電壓輸出波形。
圖3.12差動整流電路圖圖3.13差動整流波形2.相敏檢波電路
u0處于正半周時,VD2、VD3導通,VD1、VD4截止,形成兩條電流通路,等效電路如圖3.15所示。電流通路1為→C→VD2→B→→→RL→
電流通路2為→RL→→→B→VD3→D→圖3.14二極管相敏檢波電路
當u2與u0同處于負半周時,VD1、VD4導通,VD2、VD3截止,同樣有兩條電流通路,等效電路如圖3.16所示。電流通路1為→RL→→→A→R→VD1→C→
電流通路2為→D→R→VD4→A→→→RL→
傳感器銜鐵上移傳感器銜鐵下移
圖3.15等效電路
圖3.16等效電路
3.3.1電渦流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金屬導體被置于變化著的磁場中,或在磁場中運動,導體內就會產生感應電流,該感應電流被稱為電渦流或渦流,這種現象被稱為渦流效應。一般地,線圈電感量的變化與導體的電導率、磁導率、幾何形狀,線圈的幾何參數、激勵電流頻率,以及線圈與被測導體之間的距離有關。如果控制上述參數中的一個參數改變,而其余參數恒定不變,則電感量就成為此參數的單值函數。如只改變線圈與金屬導體間的距離,則電感量的變化即可反映出這二者之間的距離大小變化。
3.3電渦流傳感器
圖3.17電渦流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圖3.3.2電渦流傳感器種類
1.高頻反射式電渦流傳感器電渦流傳感器的線圈與被測金屬導體間是磁性耦合,電渦流傳感器是利用這種耦合程度的變化來進行測量的。
2.低頻透射式電渦流傳感器
由于金屬板中產生渦流的大小與金屬板的厚度有關,金屬板越厚,則板內產生的渦流越大,削弱的磁力線越多,接收線圈中產生的電勢也越小。因此,可根據接收線圈輸出電壓的大小,確定金屬板的厚度。
圖3.18高頻反射式電渦流傳感器圖3.19低頻透射式電渦流傳感器3.3.3測量電路
1.載波頻率改變的調幅調頻式測量電路由3個部分組成:電容三點式振蕩器、檢波器和射極跟隨器。
圖3.20調頻調幅式測量電路
2.調頻式測量電路
3.電橋電路圖3.22調頻式測量電路圖3.23電橋法原理圖3.4變磁阻式傳感器的應用3.4.1自感式傳感器的應用
1.壓力測量
2.位移測量
1—基底;2—電阻絲;3—覆蓋層;4—引線圖2.23電阻絲應變片的基本結構1—引線;2—線圈;3—銜鐵;4—測力彈簧;5—導桿;6—測端圖3.25電感測微儀原理框圖圖3.24變間隙式差動電感壓力傳感器
3.4.2變壓器式傳感器的應用
1.加速度測量
2.壓力測量
圖3.26差動變壓器式加速度傳感器原理圖
1—罩殼;2—差動變壓器;3—插頭;4—膜盒;5—接頭;6—銜鐵圖3.27差動變壓器式壓力傳感器原理圖
第五章茶樹病蟲害綜合防治與茶葉安全生產一、茶園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植物病蟲害的綜合防治(integratedcontrol):本著預防為主和安全適用的原則,以農業防治為基礎,因時因地制宜,合理地運用生物的、物理的、機械的或化學的方法,把病蟲雜草的種群密度控制在經濟損失水平以下,以達到保護環境、保護人畜安全和保證作物高產、優質的目的。第五章茶樹病蟲害綜合防治與茶葉安全生產(一)綜合防治的基本原理茶園病蟲害綜合防治的基本原理:按照生態學的基本原則,從病蟲害、天敵、茶樹及其周圍環境整體出發,在充分調查茶園生態系統及周圍環境的生物群落結構的前提下,研究各種生物與非生物因素之間的聯系,掌握各種茶園主要病蟲生物種群的發生消長規律,全面考慮各種措施的控制效果及對茶樹生長發育的影響,充分發揮以茶樹為主體的、以茶園環境為基礎的自然調控作用。第五章茶樹病蟲害綜合防治與茶葉安全生產(二)綜合防治的主要技術措施茶園病蟲害綜合防治的主要技術措施:堅持以農業技術為基礎,加強茶園栽培管理措施;保護和利用天敵資源,積極開展生物防治;加強人工防治,推廣新的防治技術;抓住越冬期防治,認真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第五章茶樹病蟲害綜合防治與茶葉安全生產1、植物檢疫植物檢疫(plantquarantine):是由國家或地方行政機關頒布植物檢疫法規,建立專門機構,禁止或限制危險性病、蟲、雜草人為地從國外傳人國內,或從國內傳到國外,或傳入后限制其在國內局部地區傳播的措施;可分為進出境檢疫和國內檢疫兩類。應用:加強植物檢疫,嚴防危險性茶樹病蟲害遠距離傳播,對于有病蟲的苗木、接穗在出苗圃后要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才能調運。第五章茶樹病蟲害綜合防治與茶葉安全生產2、農業防治農業防治(agriculturalcontrol):是指利用農業技術措施來達到預防或控制病蟲害的措施。應用:選育和推廣抗性品種,增強茶樹抗病蟲能力;避免大面積單一栽培,豐富茶園群落結構;優化茶園生態環境,增強茶園自然調控能力;增施有機肥,嚴格控制化肥的使用;及時采摘,抑制芽葉病蟲的發生;合理修剪、臺刈,控制枝葉上的病蟲。第五章茶樹病蟲害綜合防治與茶葉安全生產3、生物防治生物防治(biologicalcontrol):是應用某些生物及其代謝產物來防治病蟲害的措施;包括以蟲治蟲、以菌治蟲、以菌治菌等。應用:人工助遷和釋放天敵,給天敵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采取保護措施使天敵安全越冬;保護和利用蜘蛛,發揮對害蟲的控制作用;使用微生物制劑(如真菌、細菌、病毒等)治蟲或防病。第五章茶樹病蟲害綜合防治與茶葉安全生產4、物理防治物理防治(physicalcontrol):指利用各種物理因子、機械設備以及多種現代化除蟲工具來防治病蟲害的措施。應用:采用人工捕殺、食物誘殺、燈光誘殺、異性誘集或誘殺、種子處理、微波處理等傳統的方法,簡單易行、效果明顯。第五章茶樹病蟲害綜合防治與茶葉安全生產5、化學防治化學防治(chemicalcontrol):是指利用有毒的化學物質(通常指農藥)來預防或殺滅病蟲害的措施?;瘜W防治的優缺點:當病蟲害大發生時,可在短時間內達到有效的防治目的,是目前主要的防治方法之一;同時,也存在一些嚴重問題,即國際上通稱的“3R”問題,即農藥殘留、抗藥性和再增猖撅。病蟲害防治的基本途徑植物檢疫農業防治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物理防治防治方法改變生物群落的組成和結構改變營養、發育和繁殖的條件減少被為害的機會直接消滅病蟲害第五章茶樹病蟲害綜合防治與茶葉安全生產二、茶葉安全生產與茶葉農殘控制無公害茶葉(non-pollutedtea):是指按特定的操作規程生產,成品茶的農藥殘留、重金屬、有害微生物等衛生質量指標達到國家有關標準的茶葉。有機茶葉(organictea):是指按有機農業操作規程生產,經有機食品認證機構審查頒證,獲得有機茶標識的茶葉。綠色食品茶葉(greenfoodtea):是指綠色食品規程生產,由專門機構認定,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茶葉。第五章茶樹病蟲害綜合防治與茶葉安全生產(一)茶葉農藥殘留量的現狀茶葉農藥殘留(teapesticideresidues):是指農藥使用后一定時期內沒有被分解而殘留于茶葉中的微量農藥原體及其代謝產物的總稱。最大殘留限量(maximumresidueslimits,MRLs):是指允許農藥在茶葉中殘留的最大濃度,根據良好農藥使用(GAP)和在毒理學上認為可以接受的食品農藥殘留量而制定。第五章茶樹病蟲害綜合防治與茶葉安全生產(二)茶葉農藥殘留的控制放寬病蟲防治指標:根據病蟲情況,適當放寬防治指標,注重對病蟲的綜合治理。農藥種類輪換使用:防治病蟲時有的放矢地選用髙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種類輪換使用,并且嚴格按照規定量用藥。堅持冬季清園:堅持在冬季用石硫合劑打“封園藥”,壓低病蟲的越冬基數,減少來年發生,從而減少田間用藥。第五章茶樹病蟲害綜合防治與茶葉安全生產三、無公害茶園常用農藥介紹(一)農藥基礎知識(二)無公害茶園常用農藥第五章茶樹病蟲害綜合防治與茶葉安全生產農藥(Pesticide,Agriculturalchemical):是指用于預防、消滅或者控制危害農業、林業的病、蟲、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調節植物、昆蟲生長的化學合成或者來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質的一種物質或者幾種物質的混合物及其制劑。(一)農藥基礎知識第五章茶樹病蟲害綜合防治與茶葉安全生產1、農藥的分類按防治對象分:殺蟲劑、殺螨劑、殺菌劑、殺線蟲劑、除草劑等。按生產來源分:人工合成農藥、植物性農藥、微生物農藥、抗生素農藥等。按農藥作用方式分:胃毒劑、觸殺劑、內吸劑、熏蒸劑、趨避劑等。第五章茶樹病蟲害綜合防治與茶葉安全生產2、農藥的加工劑型粉劑:由原藥與填充料經機械粉碎加工制成的粉狀混和物制劑??蓾裥苑蹌河稍幣c填充料、濕潤劑經機械粉碎加工制成的混合物;易在水中分散、濕潤和懸浮,可加水噴霧使用。乳劑:又叫乳油;在原藥中加進溶劑和乳化劑加工而成的油狀液體制劑,對水后能形成穩定的藥液;濕潤性、展布性、附著力都好,是當前茶園最常用的劑型。第五章茶樹病蟲害綜合防治與茶葉安全生產3、農藥的毒力和藥效農藥的毒力:是指農藥在較單純的條件下或在室內人為控制的條件下對病蟲草害等有害生物毒害的程度。農藥的藥效:是指農藥在田間實際使用中對病蟲草害的防治效果;持效是指藥劑防治病蟲草害的有效持續時間。第五章茶樹病蟲害綜合防治與茶葉安全生產4、農藥的毒性農藥的毒性:是指藥劑對人、畜等高等動物引起毒害的性能;分為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急性毒性:是指高等動物接觸一定劑量后,在短時間內引起急性病理反應。第五章茶樹病蟲害綜合防治與茶葉安全生產(二)無公害茶園常用農藥要合理選用農藥品種:選擇低毒、低殘留、高效的農藥品種。遵循經濟學原則:根據各種病蟲的防治指標進行防治,以減少農藥使用次數,降低防治成本。要強調生態學原則:不求“消滅”害蟲病菌,而要控制病蟲危害;留少數害蟲,以提供天敵食料。要科學使用農藥:充分發揮農藥作用,減少其負面影響。主要內容ZhuYaoNeiRong
技術設計概述測繪技術設計書的內容專業技術設計書的主要內容和編寫要求設計評審、驗證和審批測繪項目組織與實施管理技術設計書范例10.1技術設計概述由一組有起止日期的、相互協調的測繪活動組成的獨特過程,該過程要達到符合包括時間、成本和資源的約束條件在內的規定要求的目標,且其成果(或產品)可提供社會直接使用和流通。10.1.1術語和定義
1.測繪項目將顧客或社會對測繪成果的要求(即明示的、通常隱含的或必須履行的需求或期望)轉換為測繪成果(或產品)、測繪生產過程或測繪生產體系規定的特性或規范的一組過程。
2.測繪技術設計10.1技術設計概述為測繪成果(或產品)固有特性和生產過程或體系提供規范性依據的文件。主要包括項目設計書、專業技術設計書以及相應的技術設計更改文件。
3.測繪技術設計文件設計更改過程中由設計人員提出、并經過評審、驗證(必要時)和審批的技術設計文件。技術設計更改文件既可以是對原設計文件技術性的更改,亦可以是對原設計文件技術性的補充。
4.技術設計更改文件制定切實可行的技術方案,保證測繪成果(或產品)符合技術標準和滿足顧客要求,并獲得最佳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10.1.2目的及分類
1.測繪技術設計的目的10.1技術設計概述測繪技術設計分為項目設計和專業技術設計。項目設計是對測繪項目進行的綜合性整體設計。
專業技術設計是對測繪專業活動的技術要求進行設計。它是在項目設計基礎上,按照測繪活動內容進行的具體設計,是指導測繪生產的主要技術依據。
2.測繪技術設計分類10.1技術設計概述對于工作量較小的項目,可根據需要將項目設計和專業技術設計合并為項目設計。項目設計由承擔項目的法人單位負責;專業技術設計由具體承擔相應測繪專業任務的法人單位負責。10.1技術設計概述10.1.3技術設計應遵照的基本原則1.技術設計應依據設計輸入內容,充分考慮顧客的要求,引用適用的國家、行業或地方的相關標準,重視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2.技術設計方案應先考慮整體而后局部,且顧及發展;要根據作業區實際情況,考慮作業單位的資源條件(如人員的技術能力和軟、硬件配置情況等),挖掘潛力,選擇最適用的方案。3.積極采用適用的新技術、新方法和新工藝。4.認真分析和充分利用已有的測繪成果(或產品)和資料;對于外業測量,必要時應進行實地勘察,并編寫踏勘報告。10.1技術設計概述10.1.4設計人員的要求1.具備完成有關設計任務的能力,具有相關的專業理論知識和生產實
踐經驗。2.明確各項設計輸入內容,認真了解、分析作業區的實際情況,并積
極收集類似設計內容執行的有關情況。3.了解、掌握本單位的資源條件(包括人員的技術能力,軟、硬件裝
備情況)、生產能力、生產質量狀況等基本情況。4.對其設計內容負責,并善于聽取各方意見,發現問題,應按有關程
序及時處理。10.1技術設計概述10.1.5設計過程設計過程是一組將設計輸入轉化為設計輸出的相互關聯或相互作用的活動。設計過程通常由一組設計活動所構成,主要包括策劃、設計輸入、設計輸出,設計評審、驗證(必要時)、審批和更改。
1.策劃(1)技術設計實施前,承擔設計任務的單位或部門的總工程師或技術負責人負責對測繪技術設計進行策劃,并對整個設計過程進行控制。必要時,亦可指定相應的技術人員負責。主要內容ZhuYaoNeiRong
技術設計概述測繪技術設計書的內容專業技術設計書的主要內容和編寫要求設計評審、驗證和審批測繪項目組織與實施管理技術設計書范例10.1技術設計概述由一組有起止日期的、相互協調的測繪活動組成的獨特過程,該過程要達到符合包括時間、成本和資源的約束條件在內的規定要求的目標,且其成果(或產品)可提供社會直接使用和流通。10.1.1術語和定義
1.測繪項目將顧客或社會對測繪成果的要求(即明示的、通常隱含的或必須履行的需求或期望)轉換為測繪成果(或產品)、測繪生產過程或測繪生產體系規定的特性或規范的一組過程。
2.測繪技術設計10.1技術設計概述為測繪成果(或產品)固有特性和生產過程或體系提供規范性依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橡膠帶的耐化學品性能提升考核試卷
- 稀土金屬礦選礦廠自動化控制系統與設備維護考核試卷
- 家具行業品牌合作與資源共享考核試卷
- 天津市第二新華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3月) 數學試題(含解析)
- 靜脈輸液工具的合理選擇
- 山西省大同市常青中學校等校聯考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3月月考 數學試題(含解析)
- 河北省唐山市第八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3月月考 數學試卷(含解析)
- 2025屆浙江稽陽聯誼學校高三下學期二模物理答案
- 統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4課《梅花魂》精美課件
- 四川省瀘州市龍馬潭區天立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3月適應性檢測試題物理試題含解析
- GB/T 38615-2020超聲波物位計通用技術條件
- 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學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課件
- 智慧環衛大數據信息化云平臺建設和運營綜合解決方案
- 2022Z世代洞察報告QuestMobile
- 中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研究報告
- 申請法院調查取證申請書(調取銀行資金流水)
- 辦公室事故防范(典型案例分析)
- 三治融合課件講解
- 第二部分-CPO-10中央機房優化控制系統
- 設計概論重點知識
- 留仙洞總部基地城市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