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醫療廢物管理制度_第1頁
醫院醫療廢物管理制度_第2頁
醫院醫療廢物管理制度_第3頁
醫院醫療廢物管理制度_第4頁
醫院醫療廢物管理制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的:規范醫療廢物的分類、處置、運送和暫時貯存,預防與控制醫療廢物對環境產生的危害。2.范圍:全院科室/部門。3.定義:3.1醫療廢物是指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分感染性廢物、損傷性廢物、病理性廢物、藥物性廢物、化學性廢物五大類。3.1.1感染性廢物:攜帶病原微生物具有引發感染性疾病傳播危險的醫療廢物。3.1.2損傷性廢物:能夠刺傷或者割傷人體的廢棄的醫用銳器。3.1.3病理性廢物:診療過程中產生的人體廢棄物和醫學實驗動物尸體等。3.1.4藥物性廢物:過期、淘汰、變質或者被污染的廢棄藥品。3.1.5化學性廢物:具有毒性、腐蝕性、易燃易爆性的廢棄化學物品。4.權責:4.1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負責制度的修訂、完善。4.2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負責制度的培訓、執行及督查。4.3總務部負責醫療廢物的收集、院內轉運、醫院儲存的管理。4.4各部門負責人監督制度落實。5.作業內容:5.1科室醫療廢物分類收集方法和管理要求5.1.1設置合格的醫療廢物分類收集容器,包括塑料袋、腳踏式帶蓋的垃圾桶、封口標簽、銳器盒、警示標志、科室標簽。5.1.2嚴格按照醫療廢物的分類標準,對本科室產生的醫療廢物進行分類收集,放置在裝有黃色垃圾袋的醫療廢物桶中,禁止混入生活垃圾袋(黑色垃圾袋)中;針頭、刀片、破碎玻璃器皿等置銳器盒中,小心處理減少工作人員針刺傷的發生。5.1.3一般醫療廢物如棉球、紗布、手套、口罩、帽子、中單等直接放置在裝有黃色垃圾袋的醫療廢物桶中,使用后的血袋由血庫統一處理,回收前由各科室臨時暫存在裝有黃色垃圾袋的有蓋容器中,并固定位置存放。5.1.4少量藥物性廢物可以放置在黃色垃圾袋中作為醫療廢物處理,大量藥物由藥學部統一處理。含有化療藥物的醫療廢物按《化療藥物管理制度》處理。5.1.5少量化學消毒劑可直接通過醫院污水系統處理排放,大量的化學性廢物嚴禁直接傾倒入下水道,需要收集在固定的容器中,由總務部交由專門機構集中處理。批量的含有汞的體溫計、血壓計等醫療器具報廢時,也應交由專門機構處置。5.1.6病原體的培養基、菌毒種等高危廢物,應先進行壓力蒸汽滅菌后,再按醫療廢物處理。5.1.7特殊傳染病(如朊毒體、氣性壞疽及突發原因不明的傳染病病原體)患者產生的廢物應使用雙層黃色垃圾袋,并及時密封,外貼標簽。感染科患者產生的生活垃圾均按感染性醫療廢物處理。5.1.8手術及其他診療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的人體組織、器官、病理切片后廢棄的人體組織、病理臘塊按病理性廢物處理,暫存時應冷藏。5.1.9感染患兒的尿布等生活物品按醫療廢物處理,非感染患兒的尿布等生活物品按生活垃圾處理。5.1.10黃色垃圾袋裝量達3/4時應扎緊袋口后放入黃色醫用廢物暫存容器(轉運箱)中。存放醫療廢物的容器應防滲,根據廢物類型分類存放及交接。銳器置銳器盒中,存放時間不超過48小時或滿3/4封口,集中回收處置。5.1.11治療室外使用后產生的醫療廢物嚴禁入治療室存放。5.1.12醫療廢物收集人員負責登記各部門產生的垃圾量,與各部門人員確認簽名(雙簽名)。5.1.13醫療廢物移交運離醫院后應當對暫存點進行清潔和消毒。5.1.14盛裝醫療廢物前,應對醫療廢物的包裝物或容器進行密封性的檢查。5.2特殊醫療廢物的處理5.2.1截肢后的肢體及妊娠滿14周及以上死胎放置在專用轉運箱中,由專人送至醫院太平間,集中到殯儀館焚燒。5.2.2手術后拆除的鋼板、鋼針、釘子,按照醫療廢物管理。5.2.3醫療廢物由醫院專人、定時、定線、密封容器進行收集、運送,不污染環境,中途不應停留和離開醫療廢物。運送人員在運送醫療廢物前,應檢查包裝或容器的標識、標簽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不得將不符合要求的醫療廢物運送至醫院醫療廢物暫存點。收集人員應做好必要的防護,如工作衣、手套等。每天運送結束后,應對運送工具(車輛、電梯、路線)進行清潔和消毒。5.2.4醫院集中存放醫療廢物的房間必須上鎖,避免流失,并粘貼明顯的警示標志,有防漏、防鼠、防蚊蠅、防蟑螂、防盜、防兒童接觸等安全措施。有洗手設施。每天對環境進行清潔與消毒,有污染時立即消毒;運送車輛每天清潔消毒并記錄。5.2.5醫療廢物每天由醫院合同單位回收處置,必須做好詳細記錄,包括來源、種類、數量及交接情況等項目,資料保存至少3年。5.2.6任何人不得自行外運、買賣醫療廢物。發生醫療廢物泄露事件后,應按照《醫院醫療廢物流失、泄露、擴散和意外事故的管理和應急預案》處理。6.注意事項:無。7.相關文件:7.1《醫療廢物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80號(2003年)7.2《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令第36號(2003年)7.3《醫療廢物分類目錄》衛醫發〔2003〕287號7.4《醫療廢物專用包裝袋、容器和警示標志標準》(HJ421-2008)7.5《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醫療廢物發生意外的應急預案》8.流程或表單:8.1《醫療廢物封口標識》8.2《醫療廢物分類目錄》院領導批準:簽署日期:2016年01月15日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TheSecondHospitalofXXMedicalUniversity醫療廢物封口標識編號:H-IC-009-F1A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TheSecondHospitalofXXMedicalUniversity醫療廢物分類目錄編號:H-IC-009-F2A類別特征常見組分或者廢物名稱收集容器顏色/標識感染性廢物攜帶病原微生物具有引發感染性疾病傳播危險的醫療廢物。1.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棉球、棉簽、引流棉條、紗布及其他各種敷料;—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及器械;--—廢棄的被服;——其他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黃色垃圾袋/容器,表面粘貼“醫療廢物”標識2.醫療機構收治的隔離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產生的生活垃圾。3.病原體的培養基、標本和菌種、毒種保存液。4.各種廢棄的醫學標本。5.廢棄的血液、血清。6.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及器械視為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診療過程中產生的人體廢棄物和醫學實驗動物尸體等1.手術及其他診療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的人體組織、器官等。黃色垃圾袋/容器,表面粘貼“醫療廢物”標識2.醫學實驗動物的組織、尸體。3.病理切片后廢棄的人體組織、病理臘塊等。損傷性廢物能夠刺傷或者割傷人體的廢棄的醫用銳器。1.醫用針頭、縫合針。銳器盒2.各類醫用銳器,包括:解剖刀、手術刀、備皮刀、手術鋸等。3.載玻片、玻璃試管、玻璃安瓿等。藥物性廢物過期、淘汰、變質或者被污染的廢棄藥品。1.廢棄的一般性藥品,如:抗生素、非處方類藥品等。黃色垃圾袋/容器,表面粘貼“醫療廢物”標識。2.廢棄的細胞毒性藥物和遺傳毒性藥物,包括:致癌性藥物,如硫唑嘌呤、苯丁酸氮芥、萘氮芥、環孢霉素、環磷酰胺、苯丙胺酸氮芥、司莫司汀、三苯氧氨、硫替派等;可疑致癌性藥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